反渗透纳滤
反渗透和纳滤的的工艺过程设计ppt
纳滤的设备选型
根据处理水量、水质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纳滤膜型 号和规格。
选择合适的纳滤高压泵,满足系统压力和流量需求, 并确保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选择高品质的纳滤膜组件,确保膜通量和分离效率高 、抗污染能力强。
考虑设备占地面积和安装方便性,选择合适的设备结 构和材质,以满足工艺流程设计要求。
纳滤膜具有高孔隙率和高透水性,且耐酸、碱、有机溶剂 ,对盐的分离效果较好,纳滤膜分离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纳滤的工艺流程设计
原水进入纳滤系统前需进行预处理,去除悬浮物、硬 度、有机物等杂质,保护纳滤膜不受污染。
透过水透过纳滤膜进入产水罐,可直接使用或排放。
预处理后的原水进入纳滤高压泵,通过压力差推动水 分子透过纳滤膜,截留有机物和多价离子。
工业废水处理
针对工业废水中的不同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反渗透和纳 滤技术能够进行有效的分离和纯化,实现废水回收再利 用,降低工业废水对环境的污染。
海水淡化
面对全球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海水淡化成为解决人类用 水需求的重要途径,反渗透和纳滤技术是海水淡化过程 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反渗透和纳滤的发展趋势展望
拓展应用领域
反渗透和纳滤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未来将应用于更为广泛 的领域,如能源、化工、医药等。
绿色环保
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反渗透和纳滤技术的发展 将更加注重环保和节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
反渗透和纳滤技术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推广和应用,促进全 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THANKS
脱盐率高、产水品质高、运行压力高、膜 寿命长
纳滤优点
产水流量较高、浓水排放量小、需要高压 泵能量消耗较低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孔径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孔径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是四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主要是通过膜的不同孔径大小,对溶质进行筛选和分离。
这四种膜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孔径特性。
微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1微米至10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固体颗粒和大分子的分离。
微滤膜的孔径较大,能够有效滤除悬浮物、细菌、藻类等颗粒物质,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药品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
微滤技术通常是物理分离,不需要加入化学药剂,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超滤膜的孔径介于0.001微米至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大分子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膜的孔径较小,能够滤除溶液中的胶体颗粒、蛋白质、高分子聚合物等物质。
超滤技术在饮料、乳制品、果汁等食品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保留营养成分,提高产品质量。
纳滤膜的孔径在0.001微米至0.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小分子的分离和浓缩。
纳滤膜的孔径更小,能够滤除颗粒物质和高分子聚合物,同时保留小分子溶质和溶剂。
纳滤技术在化工、制药、生物医药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能够实现对有机物、无机盐、离子等不同溶质的精确分离和浓缩。
反渗透膜的孔径在0.0001微米至0.001微米之间,主要用于水分离和纯化。
反渗透膜的孔径远小于微滤、超滤和纳滤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固体、重金属离子、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反渗透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饮用水净化等领域,可以获得高纯度的水。
综上所述,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的孔径大小不同,能够实现不同范围物质的分离和纯化。
它们在工业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清洁健康的环境和优质的产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膜分离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纳滤-反渗透试验结果
纳滤/反渗透试验结果
1、纳滤:
试验目的:通过纳滤去除单/双糖,芳香脂酸,及大分子化合物。
试验用150nm膜
结果:单/双糖基本没有去除
芳香脂酸基本没有去除
建议:下一步实验需要采用100nm或更小孔径和有效阻挡单糖渗透的膜。
2、反渗透:
试验目的:通过反渗透去除盐、金属离子和水,达到浓缩甘油目的。
结果:仍有>5%的甘油渗透
建议:下一步试验采用渗透孔径更小的膜
下一步试验:
1、利用模拟甘油溶液,筛选纳滤膜,选有效阻挡单糖渗透,理想的除糖率>99%。
模拟甘油溶液:
甘油 10%
葡萄糖 2%
有机酸适量(PH值:2.5—3.0)
水 88%
2、实验:实际发酵液
①超滤(0.1—0.2um)
②纳滤(100或<100)
甘油浓缩液
③反渗透:
水、盐、金属离子。
微滤 超滤 纳滤 反渗透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区别与联系1. 微滤膜:能截留大于0.1-1 微米之间的颗粒。
微滤膜允许大分子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但会截留住悬浮物、细菌及大分子量胶体等物质。
微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为0.7-7bar。
超滤膜:能截留能截留大于0.01微米的物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反渗透膜: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反渗透膜的运行压力一般介于苦咸水的12bar 到海水的70bar。
2. 目前有四大过滤技术,是按照过滤精度划分的,依次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微滤是最基础的过滤,如:陶瓷滤芯、PP棉超滤是指采用的过滤材料是超滤膜,净化出的净化水可以放心饮用,它在过滤掉水中一切杂质的同时,还保留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
所以还是超滤好。
3. 超滤与微滤原理超滤及微滤是依托于材料科学发展起来的先进的膜分离技术。
超滤和微滤均是利用多孔材料的拦截能力,以物理截留的方式去除水中一定大小的杂质颗粒。
在压力驱动下,溶液中水、有机低分子、无机离子等尺寸小的物质可通过纤维壁上的微孔到达膜的另一侧,溶液中菌体、胶体、颗粒物、有机大分子等大尺寸物质则不能透过纤维壁而被截留,从而达到筛分溶液中不同组分的目的。
污水处理中的纳滤反渗透工艺
采用纳滤反渗透工艺处理 水源地周边工业废水和生 活污水,保障饮用水安全
。
03
纳滤反渗透工艺的流程与设备
纳滤反渗透工艺的流程
原水预处理
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
机物等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合
格的水源。
01
纳滤
02 利用纳滤膜对不同分子量物质的
选择性透过,将大分子物质和离
子截留,使水得到净化。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02
纳滤膜具有纳米级孔径,能够截 留分子量大于膜孔径的溶质,而 对分子量小于膜孔径的溶质透过 ,从而实现分离。
纳滤反渗透技术的原理
在压力作用下,溶液中的水分子和部 分溶质可以通过膜孔径透过,而其他 高分子物质和杂质则被截留,从而实 现水与杂质的分离。
纳滤膜的孔径大小介于超滤膜和反渗 透膜之间,因此具有较高的截留性能 和通量,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 和有害物质。
使用寿命。
研发新材料
通过研发新型的膜材料和组件 ,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和通量
,降低成本。
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 和支持企业采用纳滤反渗透工 艺,推动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05
结论
总结纳滤反渗透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与不足
总结
纳滤反渗透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有高效去除污染物、低成本、环保等优势,但也存在对进 水水质要求高、膜污染等问题。
纳滤反渗透技术的特点
高效分离
纳滤反渗透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杂 质和有害物质,实现水的净化。
低能耗
与传统的水处理技术相比,纳滤反渗透技 术的能耗较低,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
环保友好
纳滤反渗透技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不需要添加化学药剂,对环境友好。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 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 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 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1微米,通常流量小,不易清洗。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孔径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孔径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是两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它们在水处理、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孔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等方面介绍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特点和应用。
一、纳滤膜孔径纳滤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的薄膜,能够根据溶质的分子大小和电荷选择性地分离溶液中的物质。
纳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可以将溶液中的大分子、胶体和悬浮物截留在膜外,而让水和小分子通过。
纳滤膜的孔径大小对其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
孔径越小,纳滤膜的截留能力越强,可以截留更小的溶质。
常见的纳滤膜孔径有超滤膜(孔径范围为1-100纳米)和微滤膜(孔径范围为0.1-10微米)等。
二、反渗透膜孔径反渗透膜是一种通过压力驱动使溶质逆向渗透的薄膜,其孔径通常在0.1纳米到1纳米之间。
反渗透膜具有高选择性,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离子、有机物、微生物等。
反渗透膜的孔径比纳滤膜更小,因此其分离效果更好。
在反渗透过程中,水分子可以通过膜孔径,而溶质则被截留在膜外。
这使得反渗透膜在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三、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纳滤膜的分离机制主要包括筛分、拦截和吸附三种方式。
当液体通过纳滤膜时,溶质分子受到膜孔径的限制,分子尺寸较大的物质被截留在膜外,分子尺寸较小的物质则通过膜孔径进入滤液。
反渗透膜的分离机制主要是通过半透膜的渗透作用实现的。
当给予反渗透膜一定的压力时,溶液中的水分子会逆向通过膜孔径流向低浓度的一侧,而溶质则被截留在膜外,从而实现对溶质的分离。
四、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应用领域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纳滤膜可以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
例如,海水淡化中使用反渗透膜可以将海水中的盐分和杂质去除,得到高纯净的淡水。
饮用水处理中的纳滤膜可以去除水中的微生物、胶体等有害物质。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纳滤膜可以回收和净化水资源。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还在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001-0.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8、当压力,就能筛出大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超滤膜的结构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
前者是各向同性的,没有皮层,所有方向上的孔隙都是一样的,属于深层过滤;后者具有较致密的表层和以指状结构为主的底层,表层厚度为0.1微米或更小,并具有排列有序的微孔,底层厚度为200~250微米,属于表层过滤。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RUSER redacted on the night of December 17,2020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
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
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
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
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
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的对比
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的对比
反渗透膜的孔径只有超滤膜的1/100比例大小,因此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质当中的重金属、农药、三氯甲烷等化学污染物。
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的对比如下:
1、反渗透膜: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2、超滤膜:能截留0.002-0.1 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r。
3、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3.5-30bar。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质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质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膜分离技术。
它们的材质决定了其应用范围和性能特点。
本文将介绍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材质以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纳滤膜材质纳滤膜的材质一般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两类。
有机膜主要包括聚醚砜(PES)、聚酮亚胺(PPI)、聚氨酯(PU)等。
无机膜主要包括陶瓷膜和金属膜。
1. 有机膜聚醚砜(PES)是一种常用的纳滤膜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温性。
它能够有效去除溶解性盐类、有机物和胶体颗粒,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和药品生产中。
聚酮亚胺(PPI)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抗污染性能。
它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大分子有机物和胶体颗粒,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饮用水净化和海水淡化等领域。
聚氨酯(PU)是一种具有弹性的纳滤膜材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化学性。
它在饮用水净化、食品加工和医药制造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无机膜陶瓷膜是一种以陶瓷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和耐高温性能。
它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胶体颗粒和重金属离子,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金属膜是一种以金属材料为基础制成的纳滤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高温耐受性。
它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海水淡化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二、反渗透膜材质反渗透膜的材质多为聚醚砜(PES)、聚酯(PET)和聚丙烯(PP)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耐高温性能,可以有效去除溶解性盐类、有机物和微生物。
聚醚砜(PES)是反渗透膜最常用的材质之一,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耐腐蚀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聚酯(PET)是一种透明的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温性。
它在反渗透膜中被广泛使用,可以有效去除微生物、有机物和溶解性盐类。
聚丙烯(PP)是一种常用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和高温耐受性。
正渗透、反渗透、超滤、纳滤知识总结
正渗透、反渗透、超滤、纳滤知识总结一、反渗透膜、超滤膜、纳滤膜对比1、反渗透膜: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
反渗透膜广泛应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补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高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生产、废水处理和特种分离等过程。
2、超滤膜:能截留0.002-0.1微米之间的大分子物质和蛋白质。
超滤膜允许小分子物质和溶解性固体(无机盐)等通过,同时将截留下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用于表示超滤膜孔径大小的切割分子量范围一般在1000-500000之间。
超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1-7ba r。
3、纳滤膜:能截留纳米级(0.001微米)的物质。
纳滤膜的操作区间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其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M W左右,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为20%-98%之间,对可溶性单价离子的去除率低于高价离子,纳滤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地下水中的硬度及镭,且部分去除溶解盐,在食品和医药生产中有用物质的提取、浓缩。
纳滤膜的运行压力一般 3.5-30b a r。
二、反渗透膜与超滤膜的优劣对比反渗透膜的孔径只有超滤膜的1/100比例大小,因此反渗透水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质当中的重金属、农药、三氯甲烷等化学污染物,超滤净水器对此则是无能为力的。
而超滤净水器能去除的颗粒污染物及细菌,反渗透全能去除。
(一)反渗透和超滤,核心部件都是膜元件。
主要区别一共有两点:1、出水水质和卫生部门的检测标准有所不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出水细菌指标,超滤按照“一般水质处理器”,菌落总数为100个/毫升;而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则为20个/毫升,要求较为严格,当然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出水水质也要比超滤好很多。
2、反渗透水处理设备是分质供水,纯水供应饮用,浓水用来洗涤;而超滤一般都是用作洗涤用水;当自来水水质较为优质时也可以用作饮用水超纯水设备。
(二)超滤的优点与缺点:优点:一般不用泵、不耗电,无电气安全问题;接头少、水压低,故障率及漏水概率相对较低;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其缺点是:去除水中化学污染物效果差;对供水特发事件效果较差;出水口感稍差;不能降低水的硬度,如自来水硬度高,煮水容器可能会结垢。
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原理及应用解析
反渗透膜,纳滤膜,超滤膜原理及应用反渗透过程: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物质的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溶剂渗透压使溶剂通过反渗透膜而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膜过程。
反渗透同NF 、UF 一样均属于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其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 ,截留组分为(110X10—10m 小分子物质。
除此之外还可以从液体混合物中去处全部悬浮物、溶解物和胶体,例如从水溶液中将水分离出来以达到分离、纯化等目的。
一.反渗透基本原理1随着超低压反渗透膜的开发已可在小于1MPa 压力下进行部分脱盐适用于水的软化和选择性分离。
2.分离机反渗透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组分在膜中的溶解、吸附和扩散有关因此除与膜孔的大小、结构有关外还与膜的化学、物理性质有密切关系即与组分和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反渗透分离过程中化学因素(膜及其表面特性起主导作用。
3.反渗透的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主要是苦咸水和海水淡化此外被大量用于纯水制备及生活用水处理以及难于用其他方法分离混合物。
反渗透工业应用包括(1海水脱盐;(2饮用水生产(3纯水生产。
二.纳滤基本原理纳滤技术是反渗透膜过程为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及降低成本的经济性不断发展的新膜品种,以适应在较低操作压力下运行,进而实现降低成本演变发展而来的。
我国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研制纳滤膜.与国外相比,我国纳滤技术整体上只能说是刚刚开始膜的研制、组器技术和应用开发等都刚起步。
1.纳滤过程:纳滤(NF是介于反渗透很超滤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型膜分离技术。
它具有两个特性:①对水中的分子量为数百的有机小分子成分具有分离性能;②对于不同价态的阴离子存在Donnan 效应。
物料的荷电性.离子价数荷浓度对膜的分离效应有很大影响。
(道(Donnan模型一道南(Donnan效应Donnan 模型以Donnan 平衡为基础用来描述荷电膜的脱盐过程一般纳滤膜多为荷电膜,所以该模型更多用来描述纳滤过程要用于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纯化,废水净化处理,工艺流体中有价值成分的浓缩等方面,其操作压差为05~2OMPa(或0345~1035MPa 截留分子量界限为200~1000(或200~500 ,分子大小为1nm 的溶解组分的分离。
酒 超滤纳滤反渗透
酒超滤纳滤反渗透酒的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是三种不同的膜分离技术,它们在酒类生产和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酒厂提高酒的品质,去除不必要的杂质,保留有益成分,从而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酒类产品的需求。
下面将从这三种技术的定义、原理、应用和优缺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超滤(Ultrafiltration,UF)超滤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通过一定的压力差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悬浮物与水分离的过程。
超滤膜的孔径一般在0.01-0.1微米之间,能够去除溶液中的细菌、病毒、蛋白质、胶体等大分子物质,但对小分子物质如水、醇类、糖类等则允许通过。
在酒类生产中,超滤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净化酒液:超滤可以去除酒液中的蛋白质、酵母、杂质等,提高酒液的澄清度。
2. 脱色:超滤可以去除酒液中的色素,使酒液变得更加清澈。
3. 除去有害微生物:超滤可以有效去除酒液中的细菌和病毒,保证酒的品质和安全。
二、纳滤(Nanofiltration,NF)纳滤是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其孔径一般在1-10纳米之间。
纳滤膜能够去除溶液中的二价离子、有机物、胶体等,但对一价离子如钠、钾等则允许通过。
在酒类生产中,纳滤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调整酒液中的离子平衡:纳滤可以去除酒液中的二价离子,如硫酸根、钙离子等,从而调整酒液的口感和品质。
2. 除去有机物:纳滤可以去除酒液中的有机物,如农药残留、塑化剂等,提高酒液的安全性。
3. 保持有益成分:纳滤膜允许一价离子和小分子物质通过,因此可以保留酒液中的有益成分,如矿物质、氨基酸等。
三、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反渗透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通过一定的压力差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水分离的过程。
反渗透膜的孔径一般在0.1-1纳米之间,能够去除溶液中的几乎所有溶质,包括有机物、无机物、离子等。
在酒类生产中,反渗透可以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净化酒液:反渗透可以去除酒液中的几乎所有杂质,提高酒液的纯净度。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孔径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孔径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是常用于液体或气体分离与净化的膜分离技术。
这四种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溶质的截留机制和孔径大小的不同。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四种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孔径范围。
微滤是一种通过物理过滤机制将液体中的大分子量溶质、浮游生物、微生物和悬浮颗粒物截留在膜表面上的分离技术。
通常,微滤膜的孔径大小范围从0.1微米到10微米之间。
微滤膜具有一定的通量,可以用于分离悬浮物、泥沙、大颗粒物、细菌和微生物等。
微滤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污水处理、食品加工、医药工业等领域。
超滤是一种通过物理过滤和一定程度的筛分作用将溶质和悬浮物截留在膜表面上的分离技术。
与微滤膜相比,超滤膜的孔径更小,一般在0.001微米到0.1微米之间。
超滤膜可以截留溶质中的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物质、蛋白质、细菌和病毒等。
超滤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酿酒、乳制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也有用于废水处理和脱盐等特殊领域。
纳滤是一种通过物理过滤和一定程度的电荷作用将溶质截留在膜表面上的分离技术。
纳滤膜的孔径范围较小,一般在0.001微米到0.01微米之间。
纳滤膜可以截留水溶液中的高分子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盐、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
纳滤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制备、海水淡化、废水回用和杂质去除等领域。
反渗透是一种通过物理过滤、渗透和浓缩作用将溶质截留在膜表面上的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的孔径最小,一般在0.001微米以下。
反渗透膜可以截留溶质中的无机盐、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同时保留溶剂和溶质中的小分子物质。
反渗透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饮用水制备、废水处理和工业分离等领域。
综上所述,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是四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它们分别通过物理过滤和截留机制将溶质和悬浮物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
这四种技术的孔径范围分别为0.1微米到10微米、0.001微米到0.1微米、0.001微米到0.01微米和小于0.001微米。
它们在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食品加工、酿酒、制药工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质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材质引言:水处理领域中,纳滤膜和反渗透膜是常用的膜材料。
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本文将介绍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的材质以及它们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纳滤膜材质纳滤膜是一种孔径较小的膜,可以过滤掉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胶体、蛋白质和颗粒物等。
纳滤膜的材质多种多样,常见的有聚酯、聚醚、聚丙烯、聚氨酯等。
1. 聚酯纳滤膜聚酯纳滤膜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适用于中性和弱碱性的溶液处理。
它的孔径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可以有效地过滤掉大分子物质,但对离子和小分子溶质的截留效果较差。
2. 聚醚纳滤膜聚醚纳滤膜对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溶质具有较好的截留效果,适用于酸性和碱性溶液的处理。
该膜材料的孔径范围在0.1-10纳米之间,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溶质,但对胶体和颗粒物的过滤效果较差。
3. 聚丙烯纳滤膜聚丙烯纳滤膜是一种常用的纳滤膜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它的孔径范围在1-100纳米之间,适用于中性和碱性溶液的处理。
聚丙烯纳滤膜能够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溶质和颗粒物。
4. 聚氨酯纳滤膜聚氨酯纳滤膜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中性和碱性溶液的处理。
它的孔径范围在1-100纳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溶质和颗粒物。
二、反渗透膜材质反渗透膜是一种具有较高截留率的膜,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质和离子,得到高纯水。
反渗透膜的材质主要有聚醚砜、聚醚胺、聚丙烯酸酯等。
1. 聚醚砜反渗透膜聚醚砜反渗透膜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和较好的耐化学腐蚀性,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
它的孔径范围在0.1-1纳米之间,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质和离子,得到高纯水。
2. 聚醚胺反渗透膜聚醚胺反渗透膜对溶质和离子具有较好的截留效果,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
它的孔径范围在0.1-1纳米之间,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质和离子,得到高纯水。
3. 聚丙烯酸酯反渗透膜聚丙烯酸酯反渗透膜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处理各种类型的水。
第五章 反渗透和纳滤海水淡化技术
1953年,C.E.Reid建议美国内务部把反渗透的研究纳入国家计划。 1956年,S.T.Yuster提出从膜表面撇出所吸附的纯水作为脱盐过程 的可能性。
1960年,S.Loeb和S.Sourirajan制得了世界上第一张高脱盐率、高 通量的不对称乙酸纤维素反渗透膜。
1970年,美国Du Pont公司推出由芳香族聚酰胺中空纤维制成的 渗透器,与此同时Dow和东洋纺公司先后开发出三乙酸纤维素中 空纤维反渗透器,UOP公司成功推出卷式反渗透元件。
随着水的渗透,高浓度水溶液一侧的液面升高, 压力增大。当液面升高至H时,渗透达到平衡,两 侧的压力差就称为渗透压(图b)。渗透过程达到平 衡后,水不再有渗透,渗透通量为零。
如果在高浓度水溶液一侧加压,使高浓度水溶液 侧与低浓度水溶液侧的压差大于渗透压,则高浓度 水溶液中的水将通过半透膜流向低浓度水溶液侧, 这一过程就称为反渗透(图c)。
反渗透技术所分离的物质的分子量一般小于500, 操作压力为 2~100MPa。
用于实施反渗透操作的膜为反渗透膜。反渗透 膜大部分为不对称膜,孔径小于0.5nm,可截留溶 质分子。
5.1.5 纳滤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纳滤 特点:孔径在纳级内,截留分子量在数百,对不同
价的阴离子有显著的截留差异,可让进料中部分或者绝 大部分的无机盐透过。
RO
UF
MF
F
MW <350
1000~30000 0.0025~10um >1um
蛋白质
细菌
NF正好介于UF和RO之间,截留分子量大概在300 1000。
• 纳滤膜的孔径为纳米级,介于反渗透膜(RO)和超 滤膜(UF)之间,因此称为“纳滤”。
• 纳滤膜的表层较RO膜的表层要疏松得多,但较 UF膜的要致密得多。因此其制膜关键是合理调节 表层的疏松程度,以形成大量具纳米级的表层孔。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概念和区别
超滤、纳滤、反渗透、微滤的区别1、超滤(UF):过滤精度在0。
001—0。
1微米,属于二十一世纪高新技术之一.是一种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并能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
是矿泉水、山泉水生产工艺中的核心部件。
超滤工艺中水的回收率高达95%以上,并且可方便的实现冲洗与反冲洗,不易堵塞,使用寿命相对较长。
超滤不需要加电加压,仅依靠自来水压力就可进行过滤,流量大,使用成本低廉,较适合家庭饮用水的全面净化。
因此未来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将以超滤技术为主,并结合其他的过滤材料,以达到较宽的处理范围,更全面地消除水中的污染物质。
2、纳滤(NF):过滤精度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脱盐率比反渗透低,也是一种需要加电、加压的膜法分离技术,水的回收率较低。
也就是说用纳滤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30%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工业纯水制造.3、反渗透(RO):过滤精度为0。
0001微米左右,是美国60年代初研制的一种超高精度的利用压差的膜法分离技术。
可滤除水中的几乎一切的杂质(包括有害的和有益的),只能允许水分子通过.也就是说用反渗膜制水的过程中,一定会浪费将近50%以上的自来水。
这是一般家庭不能接受的。
一般用于纯净水、工业超纯水、医药超纯水的制造。
反渗透技术需要加压、加电,流量小,水的利用率低,不适合大量生活饮用水的净化。
4、微滤(MF):过滤精度一般在0。
1—50微米,常见的各种PP滤芯,活性碳滤芯,陶瓷滤芯等都属于微滤范畴,用于简单的粗过滤,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滤芯通常不能清洗,为一次性过滤材料,需要经常更换.①PP棉芯:一般只用于要求不高的粗滤,去除水中泥沙、铁锈等大颗粒物质.②活性碳:可以消除水中的异色和异味,但是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对泥沙、铁锈的去除效果也很差。
③陶瓷滤芯:最小过滤精度也只0。
纳滤、超滤、反渗
纳滤(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
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
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
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 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
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
纳滤-详情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
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
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
纳滤分离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电子、食品和医药等行业,诸如超纯水制备、果汁高度浓缩、多肽和氨基酸分离、抗生素浓缩与纯化、乳清蛋白浓缩、纳滤膜-生化反应器耦合等实际分离过程中。
与超滤或反渗透相比,纳滤过程对单价离子和分子量低于200的有机物截留较差,而对二价或多价离子及分子量介于200~500之间的有机物有较高脱除率, 基于这一特性,纳滤过程主要应用于水的软化、净化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在百级的物质的分离、分级和浓缩(如染料、抗生素、多肽、多醣等化工和生物工程产物的分级和浓缩)、脱色和去异味等。
主要用于饮用水中脱除Ca、Mg离子等硬度成分、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农药、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及蒸发残留物质。
随着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在治理废水的同时实现有价物质的回收,比如:大豆乳清废液中含有1%左右的低聚糖和少量的盐,亚硫酸盐法制备化纤浆和造纸浆过程出现的亚硫酸钙废液中含有2%~2.5%的六碳糖和五碳糖,制糖工业中出现的废糖蜜中含有少量的盐等等。
超滤目录[隐藏]概述原理分类优点&缺点超滤膜超滤装置应用概述原理分类优点&缺点超滤膜超滤装置应用超滤膜组件[编辑本段]概述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渗透过程应用
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它 能阻挡所有溶解性盐及分子量大于 100 的有机物, 但允许水分子透过。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脱盐率一 般可大于 95%,反渗透复合膜脱盐率一般大于 98%。
反渗透技术广泛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 给水、工业纯水及电子级超纯水制备,饮用纯净水 生产,废水处理及特种分离等过程,在离子交换前 使用反渗透可大幅度地降低操作费用和废水排放量。
反渗透的脱盐机理
反渗透主要应用于脱除水中的盐分,其脱盐 机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解释,目前存在 两种主要理论:优先吸附-毛细孔流模型和溶解扩 散模型。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认为水分子在膜表 面形成纯水层,而膜上存在非常细小的孔,纯水可 以通过这些孔透过膜;而溶解扩散理论认为水分子 可以通过膜中的分子节点扩散到另一侧。
•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 1.在常温不发生相变化的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 适用于对热敏感物质的分离、浓缩,并且与有相变化的分离方 法相比,能耗较低;
• 2.杂质去除范围广,不仅可以去除溶解的无机盐类,而且还可 以去除各类有机物杂质;
• 3.脱盐率高;
• 4.由于只是利用压力作为膜分离的推动力,因此分离装置简单, 易操作、控制和维护;
纳滤的特点
• 它有两个显著特征:一个是其截留分子量介于RO和UF之间,为 200~2 000,因而推测NF的表面分离层可能有1nm左右的微孔 结构,即具有纳米级孔径;另一个是NF膜对无机盐有一定的截 留率,因为它的表面分离层由聚电解质所构成(大多是复合型 膜),对离子有静电相互作用。受膜与离子间Donnan效应的影 响,NF膜对不同价态的离子截留能力不同。 对于阴离子,截留率为NO3-<Cl-<OH-<SO42-<CO32对于阳离子,截留率为H+<Na+<Ca2+<Mg2+
• 芳香族聚酰胺类复合膜的优点是脱盐率高通 量大,应用PH范围宽,耐生物降解、操作压 力要求低等;缺点是不耐氧化,氧化后性能 急剧衰减,抗结垢和污染能力差等
• 反渗透膜的结构
反渗透膜元件
• 反渗透膜元件包括板框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 式;其中板框式装置比较笨重,单位体积内膜面积 较小,且对膜的强度要求较高;管式传质效果好, 清洗方便,但单位体积内膜面积较小膜管连接件多, 安装较复杂;卷式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大,膜表 面流动状态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膜强度高,膜 破坏后要更换新的膜元件,清洗不方便;中空纤维 式单位体积内有效膜面积最大,工作效率最大,占 地最小膜无须支撑装置空心纤维细,水透过时阻力 损失较大,膜清洗较困难,只能用水力与化学清洗 中空纤维破坏后无法修补。可以分为外压式、内压 式
膜分离技术
• 膜分离: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
分离新技术,是根据生物膜对物质选择性通透的原理所设计的 一种对包含不同组分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的方法。分离中使用 的膜是根据需要设计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分离的混合样品可 以是液体或气体。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 制的功能,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 单、易于控制等特征。
• 主要的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MF)、超滤(UF)、纳滤
(NF)、反渗透(RO)、透析(DA)、电渗析(ED)、电脱盐 (EDI)、渗透汽化(PV)、膜萃取(ME)、膜蒸馏(MD)、 液膜技术(LM)和气体分离(GS)等
• 下面主要介绍反渗透和纳滤技术
一、反渗透
•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 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 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 渗透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地表水的有机物和色度, 脱除井水的硬度及放射性镭,部分去除溶解性盐, 浓缩食品以及分离药品中的有用物质等。
纳滤基本原理
• 纳滤与反渗透没有明显的界限。纳滤膜对溶 解性盐或溶质不是完美的阻挡层,这些溶质 透过纳滤膜的高低取决于盐份或溶质及纳滤 膜的种类,透过率越低,纳滤膜两侧的渗透 压就越高,也就越接近反渗透过程,相反, 如果透过率越高,纳滤膜两侧的渗透压就越 低,渗透压对纳滤过程的影响就越小。
纳滤膜
• 材质 • 纤维素类 • • 聚酰胺类 • • 聚砜类(聚砜、聚醚砜、磺化聚砜等) • • 聚酯类
纳滤膜元件
• 同反渗透膜元件一样,纳滤膜元件主要有4 种形式:• 卷式(最来自见,主要用于脱盐及超纯水的制备)
• 中空纤维式(水的软化)
• 板框式(处理粘度较大的料液)
• 管式(处理含悬浮物、高粘度的料液)
二、纳滤
• 纳滤:最早被称为疏松反渗透,纳滤是一种特殊而
又很有前途的分离膜品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介 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截留水中粒径为纳米级颗粒 物的一种膜分离技术。它因能截留物质的大小约为 1 纳米(0.001 微米)而得名,它截留有机物的分 子量大约为 200-400 左右,截留溶解性盐的能力 为 20-98%之间,对单价阴离子盐溶液的脱除率低 于高价阴离子盐溶液,如氯化钠及氯化钙的脱除率 为 20-80%,而硫酸镁及硫酸钠的脱除率为 90-98 %。
纳滤的应用
1、水处理方面的应用:纳滤膜一般可用于去除Ca2+、Mg2+等硬度 成分、三卤甲烷中间体(致癌物的一种前驱物)、异味、色度、 农药、可溶性有机物及蒸发残留物质,并在低压下实现水的软 化及脱盐。
2、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乳品加工,果汁浓缩,酵母生产,低 聚糖的精制和分离等
3、在染料工业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染料脱盐、纯化、浓缩等 方面的应用发展很快,对改善商品染料品质作用显著,并能降 低能耗。可用于提高各类染料,如酸性染料、活性染料、直接 染料等的纯度,制备性能更优良的液体染料和固体染料。
这两个理论都认为水分子在固液界面上被优 先吸附并通过,相反盐类和其他的物质被截留。水 与膜表面之间有弱的化学结合力,使得水能够在膜 的结构中扩散。
反渗透膜
材质:
•
醋酸纤维膜(CA膜)
•
•
芳香聚酰胺膜(PA膜)
•
•
复合膜
•
•
无机膜
• 醋酸纤维素类膜的优点是制作比较容易,价 廉,耐游离氯,膜表面光洁,不易结垢或污 染等;缺点是应用PH范围窄,易水解、操作 压力偏高,性能衰减较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