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
[高填方路堤施工沉降观测工艺]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摘要:高路堤工程完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与汽车荷载的重复作用,常出现路堤的整体下沉与局下沉,本文重点阐述了高填方路基沉降的观测工艺,通过实践检验,证明在采纳此观测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路基高填方沉降观测工艺0 引言依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22规定:对边坡高度超过20m的路堤或地面斜坡率陡于1:2.5的路堤,以及不良地质、特别地段的路堤、应进行个别堪察设计,对重要的路堤应进行稳定性监控。
因此,针对路堤沉降监测沉降速率,保证填筑路堤的稳定性。
同时依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到达预定的工后沉降操纵目标值。
1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1.1 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以下要求:①基准点:基准点为全线BM点,以及按四等水准进行加密的导线点。
②工作基点:要求沿线路方向每200-500米一个,若路基段太短至少埋设三个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尽量选在线路两侧,且地质坚硬不易沉降的地方。
③观测点:观测点由沉降板、监测桩、位移边桩及多点位移计等组成。
2.2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由于自然条件的改变,人为破坏等缘由,不行幸免的个别点位发生改变。
为了验证监测XX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
本次技术方案设计要求基准点及BM点12个月复测一次,工作基点每6个月复测一次。
2.3 观测点的布设。
①地表沉降观测:松软土地基地段沿线纵向每40米左右设置一个沉降板观测断面,且每个工点不小于2个观测断面,路桥过渡段在距桥XX或涵洞边缘两侧3米的位置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沉降观测断面在地面埋设地面沉降板或单点沉降计。
②路基面沉降观测:在路基面中心及左右两侧路基处设路基面沉降观测桩,观测桩采纳C15混凝土桩,纵向间距不大于100米,并保证每个工点至少有一个观测断面。
2 元器件的埋设沉降板的埋设,在路基填到0.6米后挖出1×1米的坑,在坑的底层垫一层0.1米的中粗砂进行找平,再将沉降板水平安放在坑中,最终用人工将土回填。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第二标段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编译:审计:日期:1.项目概述马新成区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工程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群众服务中心主干道。
该项目的建设将促进和拓展经开区和凯马新城的城市发展空间,对后续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
凯西新城州群众服务中心一级主干道起于凯斯大道,与凯斯大道左侧90°相交。
路线全长3163.394,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 km/h。
为及时控制路基开挖的沉降和位移,指导路基施工过程,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的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2.3工程测量规范2.4路基横断面图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3.1控制和保证路基工序质量,确保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面积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保证路基路面完工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4.1观察内容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地基沉降、水平位移和路基沉降观测;涵洞与路堤过渡段的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的设置4.2.1基础沉降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方向每隔100~20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
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面中心线上埋设沉降板,进行第一次观测。
4.2.2路堤水平位移观测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沿公路每隔100~200m 在路堤两侧坡脚外2m和10m处设置水平位移观测桩,在路基填筑前埋设,进行首次观测。
4.2.3路基本体沉降观测填至设计标高后,在基底沉降板埋深段里程对应的基床面顶面,左右设计线外3.2m处设置观测桩,与其他观测桩同步观测。
路堑开挖前,在路堑顶部外5m处设置位移观测桩;平台建成后,在平台中心设置位移观测桩进行位移观测。
高速公路改扩建加宽路基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2012年第23期129(12月上)《交通世界》的废水修建防渗蒸发池,施工结束后,填平掩埋处理。
禁止在水体中清洗储存油类或其它有毒物质的车辆、容器以及器具,在专门的清洗容器中清洗,清洗后的废弃清洗液体,在蒸发池中蒸发处理。
文明安全施工,加强环境管理,避免对河道堤坝等防护设施产生破坏影响,施工生活区域远离河道设置,生活区设置专用的化粪池处理废水,使其自然蒸发,施工结束掩埋化粪池。
施工生产的污水禁止直接排放进入河流,施工中的废油、废沥青和其它固体废弃物远离河道、水体、水源堆放,同时及时清运至专门的仓库或堆放场地堆放,并设篷布遮盖,防止雨水冲刷入水体。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运输便道定时洒水,在经过村庄密集地区加强洒水密度和强度,以减少道路扬尘对居民区空气造成污染。
运送沙石料的车辆严禁超载,不得沿途洒漏,并用篷布覆盖。
施工生活取暖的设施设立在远离人群的地方,并尽可能使用清洁燃料。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施工营地、料场、材料制备场地尽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
合理安排施工活动,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避免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同时使用,路线近距离内有居民区等敏感点的路段,高噪声机械应尽量避免安排在居民休息时施工,晚22:00至次日凌晨6:00停止作业。
施工中尽可能选用效率高噪声低的机械设备,并注意维修保养和正确使用,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和最低噪声水平,可视实际情况给强噪声设备加装隔声罩。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线路长,工程量大,耗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必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邯郸至大名(冀鲁界)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卵石土路基填筑贯彻了主动控制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同时紧紧依靠试验分析实施过程控制、过程检验,保证了路基填筑的质量,符合高速公路现代化施工的基本原则要求,经验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河北省高速公路廊涿管理处工程概况京港澳高速公路涿州(京冀界)至石家庄段(京石高速公路)于1987年3月开始动工修建,1993年11月半幅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1994年12月全幅通车运营,全长221.254公里,双向4车道,路基宽度27米(局部路段为26米路基宽)。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要求
以下是中国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要求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路基沉降的观测工作在目前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重点断面沉降观测和普通沉降观测。
为了方便对地基沉降情况进行管理,因此有必要进行重点断面沉降及稳定观测,主要方式是通过测定所需数据进而对地基填土速率进行合理调配;施工人员在掌控到重点断面沉降以及稳定数据之后,据此判断路基中可能存在的地质结构和稳定性,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路基的安全和稳定状况;检测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掌握路基结构状况、路面预压以及卸载时间和施工作业时间来实现对运营期间路基存在的横向以及纵向的不均匀沉降,最终掌握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的规模、发生原因和发展机理;据此可以对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处理和应对措施、施工工艺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据此验证路基设计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情况;更加观测信息可以指定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标注,用以对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施工进行指导和帮助。
对于普通沉降及稳定观测也有其存在的必要,其主要目的包括如下:正确控制路堤施工填筑速率,指导现场施工,提供施工期间的沉降土方计量依据,对结构物及路面施工时间和预压卸载时间进行科学、合理制定,并进行信息化施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并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方式进行应对,尽最大可能性避免由此产生的环境和工程事故,控制和保证高速公路工程质量,确保路堤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
更多关于“公路路基沉降观测规范要求”等建筑方面的知识、建设规模以及建筑施工企业资质,可以关注本店铺进行查询。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交底
xxxxxxxA合同段(xxxxxx)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交底中铁XXXXXXX项目二队二○○八年十二月七日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交底高速公路的高边坡路堤、挖方高边坡、滑坡、软土地区路基施工,必须进行沉降和稳定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工后沉降控制在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
1.软基监控方案⑴软基路段在进行路堤填筑和竣工后应进行变形监测,主要为地表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监测:①竖向位移监测采用沉降板,在路中心和左右路肩对应的地面设置沉降板;②水平位移采用设置侧向变位桩进行监测,侧向变位桩埋设深度 1.4米,露出地面高度0.1米。
⑵软基位移监测的一般原则如下:①每处软基的路段长度小于100米者,至少设一个观测横断面。
②当软基的路段长度大于100米者,至少设两个观测横断面。
第一个是主观测横断面,必须设在即是软土最厚处,又是填方最高或次高处。
主观测横断面一般设在沟的正中位置。
第二个是副观测横断面,设在由主观测横断面到软基起(或止)点桩号的1/2处。
桥头处还应增设观测横断面。
③一个观测横断面上的观测点不少于7个。
其中沉降观测点3个,位置在路中线,两侧路肩;水平位移观测点4个,分别在两侧边沟外缘及边沟外距离边沟10米处。
④在施工期间位移观测应每填筑一层土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时间隔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
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定,一般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⑤设计路堤下部填筑时间为六个月,施工时匀速填筑,路堤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速率,以免由于加载过快而造成地基破坏。
路堤施工期内应连续观测路堤的沉降变形,控制填土速率的标准为: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不大于1.0cm;坡脚水平位移速率每昼夜不大于0.5cm。
其填筑速率,应以水平位移控制为主,如超过此限应立即停止填筑。
路堤竣工后,均应静置六个月,方能进行路面及边坡防护等施工。
⑶地表水平位移采用视准线法或单三角前方交会法观测,采用相对坐标系统;地表竖向位移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监测,与公路测设的BM点相连,采用国家85黄海高程系统。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
2014.05.20
目录
1、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目的 2、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3、公路路基沉降观测传统技术 4、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新技术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目的
高填方路基、软地基
根据测定数据调整填土速率 预测沉降趋势,确定预压卸载时间、结构物及路
面施工时间 提供施工期间沉降土方量的计算依据
⑩ 埋桩(冬季应在水管外包保温棉),并人工掩 埋沉降杯(保护沉降杯,以免机械回填时被打翻)
3、使用流程
① 用水准仪观测方桩桩顶高程,并记录。
② 拔出堵头,向水管内缓慢补水,等液面连续三次稳定 在同一位置后,停止补水。 ③ 从方桩桩顶高程基准点处向下引尺,分别读取并记录 各水管的液面高度(必须保证刻度尺竖直)并记录。 ④ 读数完毕后,用堵头堵住测管。 ⑤ 为不影响施工,可将方桩周围用土回填(冬季应在水 管外侧采取保温装置,以免水管冻住)。
3、使用流程
(1)将方桩周围回填土清除,直至测管液面全部露出, 并确定测管内液面处于标记处(若低于测管上的标记,则 采用液面下注水至标记高度处) (2)用水准仪观测方桩桩顶高程,并记录。 (3)将所有测管的堵头拔出。
(4)用二次仪表读取降值。
(5)读数完毕后,用堵头堵住 测管。
(6)为不影响施工,可将方桩 周围用土回填(冬季应在水 管外侧采取保温装置,以免 水管冻住)。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观测频率要求
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观测频率应与沉 降、稳定的变形速率相适应,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
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 路堤填筑完成后,堆载预压期间观测应视地基稳定情况而
定,半月或每月观测一次,直至预压期结束。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1. 引言公路路基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对于确保公路的安全运行以及及时发现和处理路基沉降问题非常重要。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以帮助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操作。
2. 背景信息公路路基沉降是指公路路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垂直变形,其影响路面平整度、车辆行驶平稳性等。
及时准确地观测并处理路基沉降问题能够保障公路的安全和畅通。
因此,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3. 施工设备和材料为了进行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测深仪等)•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观测点标志杆•钉脚或膨胀螺栓4. 施工流程根据公路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下面是一种可行的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流程:步骤 1: 布置观测点根据公路的需要,在已建成的路基上选择适当的位置布置观测点。
观测点应该在路基的不同位置以及路段上均匀分布。
在每个观测点处使用钉脚或膨胀螺栓固定观测点标志杆。
步骤 2: 观测点标志杆测量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观测点标志杆的测量。
测量应包括标志杆的高度、宽度和位置等信息,并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3: 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公路两侧选择适当位置建立基准点和控制点。
基准点应位于稳定的地面上,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桩作为基准点固定。
控制点应建立在能够确定水平线的位置上,比如墙体或其他固定的建筑物上。
步骤 4: 线路测量使用经纬仪进行线路测量,记录起点和终点的经纬度坐标,并计算出两点之间的距离和方位角。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5: 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测量各观测点的高程。
将测量结果与基准点的高程进行比较,得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
步骤 6: 深度测量使用测深仪进行深度测量,测量各观测点下方土层的深度。
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手持电脑或平板电脑中。
步骤 7: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观测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有关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技术分析
【 关键词 】 公路建设 ;路基 ;技术分析 ;沉降观测
1布置和选埋观测点 在工程设计书的指导下 ,布置沉 降观测 点的埋 设位置主要 可以 考虑在路堤与路肩上分设三个不同 的沉降点 ,其 中安设一个沉 降点 在路堤中央分离带上 ,另两个沉降点分别布置在路肩 的两侧 ,而这 三点必须 保持成 为一条 直线, 以便 于今后开展 断面沉 降情况 的测定 。 沉 降板作为沉降点的基本观测标志 ,通常 由一根直杆钢管和一块钢 板 组成 ,前者的直径控制在 3 0  ̄4 0 m m ,后者大小大约控 制在 4 0 0 i a r ×4 0 0 a r m×9 a r m ,沉 降杆每一段的长度可 以设定在 2 0 c m左右,最长不 超过 3 0 c m ,其与填土的高度 呈现正相关。沉 降板 需要预先进行底座 的埋 设,通 常可 以考虑将 其埋设在砂垫层上 ,也可 以安设在路基底 面 ,根据相 关规 定与实践操作 的经验,一般会在每层土都设定埋设 点,根据实 际情 况再设定埋设的深度 与点数,最浅和最深 的埋设点 应 当按照一 定的理 论依据 进行 ,一般 而言,前者埋设在基础底面下 方的5 0 c m处 ,而后者 需要在压缩程度较低 的岩石层或者砾石层上, 或者 比压缩层理论厚度更深 2控 制沉降观测的精度 在实践经验 中,有三条主要的标准分析沉降观测的精度:1 )沉 降量大小 ;2 )在沉降观测的过程中 ,分析其产生的偏差与工程结构 在合理情况下允许的变形值的 比例: 3 ) 运用相关规定估算允许偏差。 本文将研讨 的重 点放在观测精度与沉 降量大 小二者 的相互关系上, 即观测精度与沉 降量大小呈现 负相关 的关系 。在 公路 工程 中,软土 地 基 的 沉 降 量 变 化 情 况 涉 及 很 多方 面 ,其 主 要 关 系 到 设计 总 沉 降 量 的大小、地基处理方式 、控制沉 降的方法 、软基 厚度 、填 土高度 、 观 测 频 率 等 方 面 。稳 定 状 态 ,在 理 论 上 包 括 了两 层 意 义 , 首 先 是 当 路槽区的工作处理完毕后 ,通过超载与堆载等方式预压后 ,判 定路 基是否稳 定,可 以通过 2个月以上的连续观 测,如果在每个 月中实 测沉降速度不超过 5 m m ,那么路基 的状况相对稳定 ;其次 是在稳 定 路基 之后 ,对基 层、底基 层与 油面层进 行施工 的过程 中,通过 2个 月以上的连续观 测,如果在每个月 中实测沉 降速度不超过 3 m m ,那 么可以视 为路基 的状况相对稳定 。显而 易见 ,在上述 的两种情况 下 进 行沉 降量的测定,对观测精度有着较高的要求 ,需要使用精密仪 器测量 数据 ,从而增加了观测的工作量与观测 的难度 。所 以,在施 工的所有 工期 中进 行分 阶段 的观测更为科学 。 3 沉降观测的时间 . 根据 “ 公 路 软 土 地 基 设 计 与 旌 厂 技 术 规 范 ”的 有 关 规 定 ,在 沉 降观测 与稳 定观 测的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设计单位 的设计文件进 行 ,同时也要符合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合同文件中的有关要求 。通常 , 观 测 频 率 需 要符 合 沉 降 发 生 的 速 率 , 三 者 呈 现 正 相 关 。如 果 在 填 筑 的过程 中超过 了极限高度 ,路 堤的稳定性则会降低 ,所 以要求份填 层均要观测 ,增加在 间歇期 的观测次数;而位移 曲线如果忽然变 大 ,则 需要及时对数据进 行分 析并采取相关措施来防止发生不 良后 果 。每填筑 一层 都要进行 数据观 测,如果填筑的时间并不是很短 , 则可 以每三天进行一次观测 ,在进 行路 基中心的观测过程 中,沉降 速率超过 l c m / 昼夜便需要立即停工,防止路基不稳 。在完成路堤的 填筑 以后 ,观测预压期 间通常都是每个 月或 者每 半个 月进行一次,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我的笔记本上,又是一个忙碌的日子。
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一份详细的“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路基沉降观测激光位移测量法”。
想到这里,我不禁陷入了回忆,那些年,我在工程一线奋斗的日子。
一、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我国某重要的高速公路上,由于地质条件复杂,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成为了一个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畅通,减少路基沉降对车辆行驶的影响,我们决定采用激光位移测量法进行观测。
二、观测目的1.实时掌握路基沉降位移变化情况,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2.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保障道路安全。
三、观测方法1.激光位移测量法:利用激光测距仪,对路基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测量,实时获取路基沉降位移数据。
2.观测点布置:在路基表面布设一定数量的观测点,形成观测网。
观测点应均匀分布,且避开障碍物。
3.观测周期:根据路基沉降发展趋势,确定观测周期。
初期可加密观测,待沉降稳定后,逐渐延长观测周期。
四、观测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激光测距仪、三脚架等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设立观测点:在路基表面布设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立一根标尺,用于测量沉降位移。
3.测量沉降位移:将激光测距仪对准观测点,测量距离,记录数据。
4.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绘制沉降位移曲线。
5.分析沉降趋势:根据沉降位移曲线,分析路基沉降发展趋势,为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五、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要确保设备稳定,避免因设备晃动导致数据不准确。
2.观测时要避开阳光直射,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3.观测数据要及时记录,避免因遗漏导致观测结果失真。
4.观测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六、项目成果1.完成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分析等。
2.根据观测结果,提出相应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沉降在可控范围内。
3.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提高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质量。
沉降与稳定观测作业指导书
路基沉降与稳定观测方案我标段路基均位于软土地基上,全部为填方路基。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需进行沉降与稳定观测,具体方案如下:一、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沉降板制作:施工路段的地表沉降观测方法为在原地面上埋设沉降板进行高程观测。
一般软土路基路段,在K80+56处路中心埋设一个观测点;桥头引道路段,在K79+900、K79+940、K79+976、K80+132、K80+175、K80+218.416处设置六个观测断面,第一个断面设置在桥台桩位处,每一个断面在路中心和路肩内缘埋设三个观测点。
沉降板由钢板底板、金属测杆和保护套筒组成。
底板尺寸50cm×50cm×3cm,测杆直径4cm,保护套管直径10cm。
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
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
二、位移边桩的布置及设计:地基的稳定性通过观测地表面位移边桩的水平位移和地表隆起量而获知。
在K79+940、K79+976、K80+56、K80+132、K80+175处设置五个断面及每个桥头纵向坡脚各设一个观测断面,每一个断面在坡趾及距坡趾5.0m埋设位移边桩。
边桩采用C25号钢筋混凝土预制,长度1.5m,断面为正方形,边长15cm;桩顶预埋钢筋测头。
边桩埋置深度为地表以下不小于1.2m,桩顶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于10cm,桩周围回填密实,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
三、主要操作要点:1、测点标杆安装时应严格按规定进行,安装必须稳固,对露出地面部分均应设置保护装置。
在路堤施工期间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现标杆受拉或位移,需立即修复,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
2、在施工期间应严格按设计或合同文件要求同步进行沉降和稳定的跟踪观测。
每填筑一层应观测一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每三天至少观测一次。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编制:复核:审批:项目部XXXX年XX月XX日一、工程概况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
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5、设计图纸;6、设计院交桩成果;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侧深路堑;KXX+036-KXX+234左侧深路堑;KXX+716-KXX+925右侧深路堑。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
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观测频率1. 路面沉降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2. 路基变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3. 边坡变形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4. 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
六、数据分析1. 对于GPS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2. 对于地面测量仪和倾斜仪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得到路基和边坡的变形情况;3. 对于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对路基的影响等。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一、引言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是对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或运营过程中路基沉降、变形等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为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针对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沉降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通常情况下,观测点要覆盖整个路基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观测点要均匀分布,覆盖各种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如地脚螺栓等,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沉降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水管、水准仪、全站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通常情况下,初期观测频率要高,随着工程的进行,观测频率可以逐渐降低,但要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观测点布设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确定变形观测点的布设位置。
观测点要能够反映工程变形的情况,覆盖整个工程范围,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进行观测。
2.观测点标志设置在观测点处设置具有固定位置的标志物,确保观测点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
标志物要固定可靠,不受外力影响。
3.观测设备选择根据观测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变形观测设备。
常用的观测设备有测距仪、全站仪、测角仪等。
在选择设备时要考虑设备的测量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进行校准和养护。
4.观测方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常用的观测方法有静态观测、动态观测、连续观测等。
观测方法要与设备配套,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监测的需要,确定观测的频率。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1.引言2.观测方案3.观测点布设4.观测数据处理5.结论引言高速公路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关键。
而高填方及高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是高速公路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因此,为了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高填方及高边坡进行观测和监测。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以期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观测方案本文采用的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包括:选取合适的观测点,布设观测仪器,定期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
观测点应选取在高填方及高边坡的重要部位,如边坡顶部、中部和底部,以及填方顶部、中部和底部。
观测仪器应选用精度高、稳定性好的位移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周期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选定的观测点上,应先进行地面平整处理,然后再进行仪器的安装。
观测仪器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安装观测仪器时,应注意避免与其他设施和结构物的干扰,如电缆、管道、桥梁等。
观测数据处理观测数据处理是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2)数据的处理应采用专业软件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观测数据应及时上传到数据中心,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方案、观测点布设和观测数据处理等内容。
该方案能够有效地监测高填方及高边坡的位移和沉降情况,为高速公路的安全监测提供了重要参考。
高速公路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工程概况:本标段为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揭博段T7标段,全长9.980Km。
本合同段内路堑高边坡共计25段,设置沉降桩共有78个,高填方路基共25段,设置观测桩94个。
路基工程知识:高速公路路基高填方的沉降观测与分析
路基工程知识:高速公路路基高填方的沉降观测与分析路基沉降是公路工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河南正在建设的焦(作)郑(州)高速公路有大面积的可液化地段,为保证工作质量,作者通过对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和完成后的沉降观察分析,力求从中找出路基的沉降规律,为减少或消除路基沉降引起的质量病害和指导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
路基沉降是公路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多年来,由于对路基沉降的原因和机理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刻的研究,致使路基沉降在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并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损等多种质量病害,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社会效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路基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焦郑高速公路指挥部根据工程需要,在焦郑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选取了1#点(K0+100)、2#点(K10+135)、3#点(K31+000)三个有代表性的位置分别对路堤填筑材料本身和原地基进行沉降观察研究。
沉降观测设置的方式高填土沉降试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1、观察高填土路基的自身沉降(含不同的填土高度(约3m)和不同的压实区域路基自身的沉降)。
2、观察高填土路基基底在路基填土重力等作用下的沉降。
其设置方式为:在不同的观察位置竖直埋置一根导管(用ф6cm钢管制作),导管下端设置砼底座(30#普通砼,几何尺寸为0.5×0.5×0.2m,在导管内竖直放一根自由导杆(外径2 cm钢管),导杆下端和另一砼底座(30#普通砼,几何尺寸为1.0×1.0×0.2m)相连,并与所要观察的位置平齐,结合填土高及便于观察和操作等实际情况,导管和导杆采用逐节连接方式进行加长,每节长度一般按3m 或2m进行选择。
2m导管和导杆主要用在上一节。
导管和导杆上端伸出路面顶适当高度以便于工程竣工后跟踪观察。
根据各观察点的路基填筑高度和地质情况,分别按照上述设置原则进行观察点设置。
1#观测点(路基高8.0m)分别在原地基、路基高3.4m处、6.5m处(93%压实区顶面)、7.2m处(95%压实区顶面)、8.0m处(97%压实区顶面)及路面顶设置共计六个不同高度和不同压实区观察点,分别编号为:1#——A、1#-B、1#-C、1#-D、1#-E、1#-F.2#观测点(路基高10.5m)分别在原地基、路基高3.0 m 处、6.0 m处、9.0 m处(93%压实区顶面)、9.7 m处(95%压实区顶面)、10.5 m处(97%压实区顶面)及路面顶设置共计七个不同高度和不同压实区观察点,分别编号为:2#-A、2#-B、2#-C、2#-D、2#-E、2#-F和2#-G.3#观测点(路基高6.2m)分别在原地基、路基高 4.7 m 处(93%压实区顶面)、5.4 m处(95%压实区顶面)、6.2 m处(97%压实区顶面)及路面顶设置共计五个不同高度和不同压实区观察点,分别编号为:3#-A、3#-B、3#-C、3#-D、3#-E.观察方法与要求观察包括安装或接杆时的观察以及定期沉降观测。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是为了了解路基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掌握路基的稳定性,以便采取必要的维护和修复措施,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本文将介绍一种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二、观测目标本观测方案的目标是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包括实际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通过观测,可以了解路基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公路的安全通行。
三、观测方法1.观测点的选取为了全面了解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该在路基不同位置选取观测点进行观测。
观测点的选取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路基不同部位的使用情况,如高速公路的匝道、桥梁附近等,这些地方的沉降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路基的地质条件,如土质、岩性等,地质条件不同会对路基的变形产生影响。
2.观测仪器的选择为了测量公路路基的沉降情况,应选择合适的观测仪器。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全站仪、水准仪或GPS仪等仪器。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仪器,并确保仪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3.观测方法的确定公路路基的沉降观测可以采用静态观测法或动态观测法。
静态观测法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地面标志点的位置变化来计算沉降量和沉降速率。
动态观测法则是通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来计算路基的变形情况。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
四、观测程序1.建立基准点在观测前,应先建立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择在不会发生沉降的位置,如周围的岩石或土质较硬的地方。
建立基准点可以使用GPS仪器或全站仪等设备测量,确保基准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定期观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或半年进行一次观测。
在观测过程中,要确保选取的观测点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施工活动、地质灾害等。
3.数据处理和分析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或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到路基的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等信息,并将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判断路基的稳定性。
路基的沉降观测
路基的沉降观测1.1路基沉降观测的发展1.1.1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PTA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路基沉降问题就是工程界所关心的难题之一。
路基沉降影响了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特别是桥头路段的沉降所引起严重的桥头跳车现象,直接产生许多不良影响:(1)降低行车速度,影响道路的使用功能;(2)引起乘员的不适;(3)加剧机件、轮胎的磨损;(4)由于跳车对桥台、桥头路面及伸缩缝的冲击作用,使其破坏加速,尤其是对伸缩缝的破坏作用更为明显。
桥头跳车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带来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
如何有效地、经济地控制路基沉降,减缓或消除桥头跳车现象,以保证道路交通安全和快速运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1.2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交通也日渐于快速化,高速公路线路也日渐增多。
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
通过对地基基础的沉降观测可及时掌握沉降大小及其变化规律,很多工程均设置了沉降观测。
因此沉降观测成为了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
1.2本文的主要工作(1)路基沉降问题进行分析,描述路基沉降观测的种类及成因。
(2)介绍路基沉降观测的基本原理。
(3)介绍路基沉降观测的几个固定原则。
(4)介绍路基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5)介绍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
(6)介绍分析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2 路基沉降观测的种类和成因2.1荷载引起的沉降路基在动、静荷载下产生沉降的原因有:①在设计计算阶段:计算时没有计算或漏算了一部分;计算模型不合理;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不符;路基安全系数不够;荷载少算或漏算;设计断面不够;软基不合理的处理方式;路基设计时没有考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设计图纸没有交代清等。
路基沉降观测规范
观测设备的选择与安装
选择合适的沉降观测设备,如水准仪、全站仪等 确定观测点位置,确保能够全面反映路基沉降情况 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备安装,确保稳定可靠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观测频率和周期
观测频率:根据工程需要和沉降速度确定,一般 不超过10天
观测周期:根据工程等级和沉降速度确定,一般 不少于3个月
应用范围:适用于大型工程、高速公路、桥梁等需要进行高精度沉降观测的场合。 实施步骤:确定观测点、安装测量设备、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分析与处理等。
近景摄影测量法
优点:精度高、非接触、适 用于各种地形和天气条件
应用场景:高速公路、桥梁、 隧道等大型工程
定义:通过拍摄建筑物的各个 角度照片,利用摄影测量技术 计算建筑物沉降量
测。
液体静力水准测 量法:利用连通 管原理,通过测 量液体静止时各 管中液面的高程 来计算沉降量。
数据处理流程
数据采集:通过各 种观测仪器和设备, 获取沉降观测数据。
数据预处理:对原始 数据进行校准、筛选 和整理,确保数据准 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根据沉降 观测目的和要求,对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找出沉降规律和趋势 。
沉降观测数据的积累可以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提高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 全性。
观测点的布设要求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工程特点确定观测点。 观测点应能够反映路基沉降的变化情况。 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观测点的布设应便于观测和保护,并应避免对路基稳定性和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数据共享与分析:建立统 一的沉降观测数据平台, 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为 工程安全预警和决策提供 支持。
跨学科融合发展:将沉降 观测与地质工程、土木工 程等领域进行跨学科融合, 推动沉降观测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
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
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益频繁,而西部地区地势通常变化较大,属于在山岭地区的建设,高速公路建设过程所面临的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气候条件都更加复杂化,高填方路基大量出现,最大填方高度甚至超过50 米,进行高填方路基施工。
致使路基沉降在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并引起桥头跳车、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损等多种质量病害,直接影响到公路的使用质量和社会效益。
因此,我们要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路基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掌握高填方路基施工段的沉降控制措施。
高填方路基特点高填方路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填筑工程量大,工期长,涉及的填筑问题较多,控制起来比较困难;二是高填方路基填筑较高,要求路基具有良好的边坡稳定性及足够的整体抗压性;三是路堤本身累积沉降大,必须严格控制路堤单位填筑高度的工后沉降要求更为严格;四是高路堤的稳定性需要进行专门分析和验证。
基于以上特点,路基填筑完毕之后,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趋于稳定,这是因为路基填筑完毕之后,虽然地基所承受的土压力趋于稳定,但使用过程中除了土压力之外,它还将受到行车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所以,必须经过大约一年的时间才能真正趋于稳定。
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高填方路基施工前,必须进行填筑段试验。
作为试验段,控制长度大于200m。
在试验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备类型以及各种参数,进行反复试验。
确定工程中的各种设备和参数,便于施工阶段的施工。
在施工前必须仔细勘察填方区域,了解其地质和土质情况,尤其是特殊地基,应根据相关规范,对地基进行处理。
可先将地面的树木和腐殖质土清除,并排除积水,晾晒、平整,然后采用压路机碾压,直到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运料前,挖方区的填料经试验合格后使用。
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输到填方区。
汽车卸料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30cm 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进行摊铺和整平阶段。
然后采用自重30t 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进行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以利于平地机平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半幅埋设时,将3个设备分别埋于路肩、1/4路面总宽处、 路中心.
➢ 沉降控制标准
• 容许工后沉降
• 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应不大于10~15mm • 路面铺筑时间的确定采用双标准控制:即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
设计容许值,同时要求连续2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5mm
3、使用流程
(1)将方桩周围回填土清除,直至测管液面全部露出, 并确定测管内液面处于标记处(若低于测管上的标记,则 采用液面下注水至标记高度处) (2)用水准仪观测方桩桩顶高程,并记录。 (3)将所有测管的堵头拔出。
(4)用二次仪表读取沉降值。
(5)读数完毕后,用堵头堵住 测管。
(6)为不影响施工,可将方桩 周围用土回填(冬季应在水 管外侧采取保温装置,以免 水管冻住)。
⑦ 当上铺土层在3040cm时,向水管内注入 加有颜色的水,用以区分 读数(加水过程必须保证 水管内没有气泡)。
⑧ 安装沉பைடு நூலகம்杯(区分气管和水管)
⑨ 向方桩侧水管内用注射器补满水,等液面稳定 后分别读取并记录水 管初始读 数,然后用塞子将 测管堵住,防止管内进土。
⑩ 埋桩(冬季应在水管外包保温棉),并人工掩 埋沉降杯(保护沉降杯,以免机械回填时被打翻)
➢ YY-1型沉降观测设备
1、特点 精度高,误差在3mm以内 安装、使用操作简便 设备易于保护,且不影响正常施工 耐久性好,能够满足长期沉降观测的要求
2、安装流程
(1)将沉降仪观测端埋设在观测点的地基层顶面 (2)按要求预埋管线 (3)埋设方桩,固定测管 (4)向测管内注入足够液体,作适当保护,并标记 (5)确定并记录方桩桩顶高程 (6)使用二次仪表读取沉降值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新技术
YY-1型沉降观测设备 HX-1型沉降观测设备
➢ HX-1型沉降观测设备
1、特点 设备性价比高 测量精度高 安装、使用操作较简便 设备易于保护,且不影响正常施工
2、安装流程
① 地基上开挖管槽(由路中心到路肩逐渐加深30cm)。
② 在边坡坡脚处(不影响排水沟、 护坡道施工)埋设方桩,设置标 尺。
二次仪表
③根据测设点安设位置截取相应长度 的测管(分全幅路基断面和半幅路 基断面确定测设点位置)。
④将测管两端对应编号(区分水管、 气管),将测管埋置于管槽底部, 在两端预留适当长度。
⑤将靠近方桩端的测管用 铁丝固定在方桩上(将 水管按编号顺序固定于 方桩一侧)。
⑥ 测管两端部用堵头塞 住,防止进土,并将管槽 用土适当回填,露出测管 端部。
3、使用流程
① 用水准仪观测方桩桩顶高程,并记录。
② 拔出堵头,向水管内缓慢补水,等液面连续三次稳定 在同一位置后,停止补水。 ③ 从方桩桩顶高程基准点处向下引尺,分别读取并记录 各水管的液面高度(必须保证刻度尺竖直)并记录。 ④ 读数完毕后,用堵头堵住测管。 ⑤ 为不影响施工,可将方桩周围用土回填(冬季应在水 管外侧采取保温装置,以免水管冻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