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三化学复习专题一物质构成的奥秘

02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 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 单位。
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 子组成。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 互称为同位素。
分子与原子
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 学键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粒子。
常见简化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单质,用简化数字表示化合物的 组成。
示例
将氧化铁(Fe₂O₃)简化表示为FeO。
化学式与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1 2
定义
元素质量分数是指某元素的质量占化合物质量的 百分比。
计算方法
元素质量分数 =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 原子 个数)/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 100%。
化学键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 化学键,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 属键等。
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在化学 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是化学变 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
离子的概念
离子的性质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是构成 物质的重要粒子之一。
离子具有带电性和极性,可以影响物 质的溶解性、导电性和酸碱性等性质。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 铁等。
化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水、二氧化碳等。
酸、碱、盐
01
02
03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 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硫酸、盐酸等。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 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化合 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 钙等。

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 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结构 物质构成的奥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结构 物质构成的奥秘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C)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8个电子
6、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82
15
1
盘点收获
学习目标你到达成了吗? (1)能说出原子的构成; (2)会解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知道原子的质量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
1 原子构成的发现史
2.汤姆森对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 猜想 汤姆森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3、卢瑟福和他的研究团队对猜想 的实验验证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葡萄 干布丁”模型,建立了新的“卢瑟 福”原子模型
5
我们把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相对而言)、 带正电的部位称之为原子核
思考提示:1.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比电子大得 多 2.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没受到阻碍 这个地方体积很小、外面有很大的空间
极少部分粒子反个地方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这个地方带正电荷
6
2
原子的结构
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51页两段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说一说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原子核又是怎样结构的? 说一说各部分的带电情况?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什么好? 推一推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为什么? 3.电子为什么又叫核外电子?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却不显电性? 推一推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4.说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的原因? 阅读52页最后一段, 了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它有哪些性质?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

【化学】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一、选择题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

故选B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D.丙不是氧化物【答案】C【解析】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

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用符号表示为N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答案】C【解析】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正确。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 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 大。 3.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
3.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分__子、__原__子等;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武汉中考)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知识点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D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和氧 D.二氧化碳分子 5.(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课标定位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性质知识在线1.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1、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如水是由大量的水聚集而成的。

【答案】原子;分子【解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图中的信息能说明(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一滴水本身就很小,但其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从而说明了水分子很小。

知识点二、分子的概念知识在线水蒸发时,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水的化学性质也就不再保持。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易错警示(1)“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2)“最小”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拓展延伸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前提是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以后学)等。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九年级】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关键字】九年级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目标: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2.注意原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

3.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4.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5.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6.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7.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课题一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3.以分子为例,用微观粒子运动来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常见现象。

学习过程: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粒子:、、。

2.图示小试身手: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二.分子的性质特点1.实验一蔗糖溶于水[提问]蔗糖为什么看不见了?难道消失了吗?[分析]水变甜了,说明蔗糖没有消失,而是蔗糖分散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一种粒子——分子。

就像生活中有时我们能闻到香味,但是却看不到这种物质。

结论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材料解读:一滴水中就含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

假如有人问你:“一个人每口喝下一亿个水分子,每秒钟喝一口,需要多久才能把一滴水中的水分子全部喝到肚子里去?”说出来一定吓你一跳。

原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喝水速度,喝完一滴水,竟需要五十万年!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3.实验二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

图A、B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化吗?(1)取一小烧杯,加水,加酚酞,搅拌,观察颜色。

(无色)(2)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入浓氨水,观察颜色变化。

(溶液变红)(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浓氨水,用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如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鲜花飘香、水的蒸发、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蔗糖溶解、酒香不怕巷子深。

】a 分子、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 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 分子原子有间隔,间隔的大小决定物质的三种状态;二、分子运动的探究预备实验1、把5-6滴酚酞溶液滴入到盛有20ml 蒸馏水的A 烧杯中搅拌均匀,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旧教材【实验操作】如下图(左)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面,观察现象。

思考:B 杯的作用:做对比实验,证明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氨气而不是空气。

浓氨水(拓展实验)1、实验现象并分析;2、浓氨水、酚酞溶液滴反现象;(旧教材) (新教材) 3、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 。

新教材【实验操作】如图烧杯A 中装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B 里装的是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B 两个小烧杯几分钟以后,观察现象。

三、 分子和原子(1)水的蒸发 (物理变化)分子之间距离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

加热蒸发 (由液态变为气态)(2)水的电解(化学变化)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

由此引出分子的定义: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但原子并不是最小粒子,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也有结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区 别 联 系 注 意
在化学变化后,分子变成了新 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大小、性质都不变。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也是 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 分子比原子大。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物质
构 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裂成
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
稀有气体和金属,还有磷、硫、碳等
直接构成 原子 分子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
物质
离子(以后再学)
金属单质:铁、铜、汞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
固体非金属单质:碳、硫、 磷、硅等
其它看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氧
气、氮气、水、二氧化碳、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SO2由____构成,Zn是由____构成, He是由_____构成, 水是由 构成。
⑶ ⑴ ⑵ 如: ⑴1个水分子(H2O)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H) 原子构成; ⑵1个氧分子(O2)由2个氧原子(O)构成; ⑶1个氢分子(H2)由2个氢原子(H)构成。
例:电解水
O
H
O
H
通电
H
H
H
O
O
H H H
重新 组合 H H
HH
水分子
(H2O)
分为氢 原子和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2) (O )
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 稀有气体)等,如: H2O,H2,O2,N2,NH3,CO2,SO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 和非金属固体,如: Mg,Fe,Cu,He,Ne,Ar,P,S,C,Si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课题1 分子和原子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举一反三)2、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4、分子与原子分子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定义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性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联系区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答案:(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2)不断地运动着(3)有间隔(4)化学变化中(5)原子(6)新分子(7)分子(8)原子(9)原子(10)没有发生变化(11)发生变化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在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比如把1亿个氧分子排成一列,仅有1.48 cm长;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原因解释酚酞溶液遇浓氨水会变红烧杯B中的氨气分子进入到烧杯A中,使溶液变红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性质具体事例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湿衣服晾干;春暖花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

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③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性质具体事例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a.5 mL水与5 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 mL;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辨误区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答案:A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①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硫酸锌ZnSO(显著特征:含有SO,CO^NO OH NH 4 4334PO4 Cl等原子团)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相同物质相同,分子不同物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XX分子由XX原子和XX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XX分子由几个XX原子和几个XX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课题2 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质质子(带正电)丁原子核(带正电)Y原子Y I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化学·新课标(RJ)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4.离子是 带电 微粒,它也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阳离子特点是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特点是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 5.元素的种类是由 质子数 决定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 最外层电子数 是 ;铁、镁、铝属于 金属 元素,碳、硅、磷属于 非金属 元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 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对此现 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 示意图。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2)该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 ”或“非金属”)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lCl3 ; 失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离子的 结构示意图并写出离子符号 。
化学·新课标(RJ)
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新课标(RJ)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典例1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例1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解析] A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 子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C错,A对;水分子只能保 持水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故D错。 知识扩展 有关水分子的知识,可用下面的顺口溜的形式来加强记忆:分子虽小, 真实存在;互有间隔,不断运动;吸收能量,运动加快;失去能量,运动 减慢;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化学·新课标(RJ)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微观(分子的观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物质(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 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宏观上 反映为各物质都保持着各自原 有的性质)
实例
空气中含有 氧分子、氮 分子等
4.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微观
宏观 (分子的观点)
实例
没有新 物理
物质生 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发生变化
典例6 钠在人体内的作用巨大,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起重要作用。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圈“○”表 示_原__子__核___,圈内“11”表示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为__1_1__,圆弧“)”表示 __电__子__层___;钠原子共有_3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1__个电子,在 化学反应中易_失___(填“得”或“失”)电子。
2.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特别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1个质子, 没有中子,核外有1个电子。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D
A.169 C.69
B.119 D.50
3.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电子层 (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 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因此,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虽不像汽车、火车一样有 自己的运动路线,但经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 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作分层排布。已知原 子的核外电子最多的有7层,最少的只有1层。
活泼
举例 氧、硫等
分类
最外层电 结构的稳 得失电子 化学
子数
定性
趋势 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预赛南美区赛程
[单选]铁路平面无线调车A型号调车长台,调车长连续按压两次黄键再按下红键,546Hz音频呼叫()。A.站长B.区长C.车站发车人员D.司机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阴性病例占().A.90%~95%B.10%~15%C.5%~15%D.5%~10%E.1%~5% [问答题,简答题]C#中的委托是什么?事件是不是一种委托? [单选]客运专线制梁用高性能混凝土搅拌投料循序正确的是()A、粗、细骨料&rarr;外加剂&rarr;水&rarr;水泥和掺和料B、细骨料、水泥和掺和料&rarr;水&rarr;粗骨料&rarr;外加剂C、水泥和掺和料&rarr;水&rarr;粗、细骨料&rarr;外加剂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叫预拌砼?它分哪几种基本品种和等级? [单选]从事县级行政区域内道路旅客运输经营的,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A、省级B、地市级C、县级 [单选]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离、抵口岸时,必须接受()A、边防检查B、船体检查C、梯口监护D、驻船监护 [单选]比较先进的电子政务网站提供基于一的用户认证机制用于保障网上办公的信息安全和不可抵赖性()A.数字证书B.用户名和密码C.电子邮件地址D.SSL [单选,A1型题]小建中汤的功用()A.温中祛寒,补气健脾B.温中补虚,降逆止痛C.温中补虚,降逆止呕D.温中散寒,缓急止痛E.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单选]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A.朱肱B.王安道C.吴又可D.刘河间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识痴呆,举止失常,舌苔白腻者,最宜诊断为()A.痰迷心窍证B.风痰上扰证C.肝气郁结证D.痰火扰神证E.热扰心神证 [名词解释]中药 [单选]高压供电系统中,当时,计算短路电流可以只考虑()。A.系统短路电阻B.系统短路阻抗C.系统短路电抗D.系统短路电压 [单选]确诊朊毒体疾病的实验室方法是()A.计算机断层扫描B.脑电图出现特征性的周期性尖锐复合波C.脑组织切片呈海绵状改变D.免疫组化或生物学技术检查PrPscE.磁共振成像 [填空题]散文就其表现形式,可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单选]论述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专著是:().A.《温热论》B.《外感温病篇》C.《湿热病篇》D.《疫病篇》 [单选]如果饭店资源丰富、实力雄厚,可选择()市场策略。A.差异B.无差异C.密集性D.集中性 [单选]关于恶性骨肿瘤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无痛性肿块B.局部可有压痛C.血沉增快D.碱性磷酸酶增高E.一般有骨膜反应 [单选,A1型题]患者男,40岁。血尿3天,膀胱镜见膀胱底部有一1.5cm×1.0cm新生物,有蒂,活检为T期,首选治疗方法是()A.化疗B.膀胱部分切除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D.膀胱全切除E.放疗 [名词解释]极振打装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人为本,践行宗旨”的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A.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B.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C.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D.以上都是E.以上都是 [单选]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断端最常见的移位方向是()A.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B.近折端向后上移位,远折端向前下移位C.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后上移位D.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桡侧移位E.近折端向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尺侧移位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可以引起的影响,其中错误的是()。A.手部肌肉萎缩B.上肢骨质疏松C.高频段听力下降D.周围毛细血管变形E.上肢手臂末梢神经障碍 [单选]下列哪项X线表现可提示主动脉瘤()A.纵隔增宽B.与主动脉关系密切的肿块影C.肿块影可见扩张性搏动D.肿块影压迫周围邻近器官产生相应表现E.以上都是 [单选]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核心是(),它也是信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A.计算机技术B.网络技术C.微电子技术D.集成电路 [单选]在非金属液体中,()的导热系数最高。A、水;B、乙醇;C、甘油;D、甲醇。 [名词解释]玻璃的密度 [单选]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A.周围神经病变B.神经根病变C.自主神经病变D.脊髓病变E.颅神经病变 [单选]某工程按国务院规定于2008年6月1日办理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由于周边关系协调问题一直没有开工,同年12月7日准备开工时,建设单位应当()。A.向批准机关申请延续B.报批准机关核验施工许可证C.重新办理开工报告审批手续D.向批准机关备案 [单选]论文中对公式的要求是:()A、应居中B、靠左边C、靠右边 [单选]下列哪种原因导致的烧伤,应考虑合并吸入性损伤()A.烫伤B.热压伤C.电击伤D.氢氟酸烧伤E.煤矿瓦斯爆炸 [问答题,简答题]肺和胸膜检查方法 [单选,B1型题]咳铁锈样痰的疾病是()A.慢性支气管炎B.支气管哮喘C.支气管扩张D.肺炎球菌肺炎E.支气管肺癌 [问答题,简答题]营销信息系统内抄表段管理包括哪些功能? [单选]21-三体综合征的发生率为()A.0.05%~0.06%B.0.5%~0.60%C.0.06%~0.07%D.0.07%~0.08%E.0.2%~0.3% [单选]脑震荡的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A.48小时B.24小时C.6小时D.半小时E.10分钟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口腔的后界为()A.腭垂B.舌腭弓C.咽腭弓D.咽门E.舌根 [单选]《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A、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B、技术等级证书C、技术上岗证书D、再就业证书 [单选]以下跳汰机是按矸石的运动方向加以区分的()。A、单槽跳汰机B、正排矸跳汰机C、块煤跳汰机D、三段跳汰机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清RF有IgG、IgA、IgM型。目前实验室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的RF主要为()。A.IgGB.IgAC.IgMD.IgEE.Ig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