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
![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a43986af45b307e9719776.png)
9、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的是( D)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
汞和氧气
3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36
一、课原题2 分子子和的原子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的构成 (+) 中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
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24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构成
构成 分子
物质
原 子
直接构成பைடு நூலகம்
物质(金属,稀有气 体,固体非金属)
25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26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变化前后有无其他物质生成
分子是否改变,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了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
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
容易晾干。
8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观察与思考1
再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次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设
计
现象
溶液为无色
实 验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证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
+11 2 9
+11 2 7 2
45
【小课知题2识分子】和原物子 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 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 结构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87bba40240c844769eaeeb7.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结构 物质构成的奥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原子的结构 物质构成的奥秘](https://img.taocdn.com/s3/m/285b0b0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3.png)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构成氧原子的微粒有( C)
A.8个质子,8个中子,16个电子 B.8个质子,8个电子
C.8个质子,8个中子,8个电子 D.8个原子核,8个中子,8个电子
6、某原子的质子数为26,中子数比质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总数为(
)
82
15
1
盘点收获
学习目标你到达成了吗? (1)能说出原子的构成; (2)会解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知道原子的质量为什么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
1 原子构成的发现史
2.汤姆森对原子中带正电部分的 猜想 汤姆森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3、卢瑟福和他的研究团队对猜想 的实验验证 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葡萄 干布丁”模型,建立了新的“卢瑟 福”原子模型
5
我们把体积很小、质量很大(相对而言)、 带正电的部位称之为原子核
思考提示:1.α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比电子大得 多 2.结合生活中类似的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没受到阻碍 这个地方体积很小、外面有很大的空间
极少部分粒子反个地方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 这个地方带正电荷
6
2
原子的结构
1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51页两段内容,独立思考并完成: 1.说一说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原子核又是怎样结构的? 说一说各部分的带电情况? 2.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简称什么好? 推一推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的关系?为什么? 3.电子为什么又叫核外电子?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带电,为什么整个原子却不显电性? 推一推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4.说出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的原因? 阅读52页最后一段, 了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它有哪些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021a3003d8ce2f006623b8.png)
C.50
D.272
16 3 2、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核外有______ 8 6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层上有______个电子。该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得___到__(“得到”或“失去”)电子。
+16 28 6
四.离子的形成 钠 + 氯气 Na Cl2
课题3元素
一、元素
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 概念: 讲种类,不讲个数。
金属元素:Fe、Cu、Al、Au…… 分类: 非金属元素:O、H、N、Cl……
意义:
稀有气体元素;He、Ne、Ar…… 宏观: 表示一种元素或一种物质 微观: 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符号: 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若几种元素的 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这样的符 号叫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
钠原子Na +11 2 8 1
失 电 子 钠离子Na+ +11 2 8
点燃 氯化钠 NaCl
氯原子Cl
+17 2 8 7
得 电 子
+17 2 8 8 氯离子Cl-
Na+Cl- 氯化钠
Na Cl
四.离子的形成
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如:O2- 、S2-、 F-
分类: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如:H+ 、Na+、Mg2+、Al3+
芦老师的课堂
复习课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不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导学案(答案不全)](https://img.taocdn.com/s3/m/840fe4f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e.pn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神秘课题 1 分子和原子(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理解分子、原子看法,知道分子和原子关系。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看法来解说平时一些现象。
学习要点1.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理解分子、原子看法,知道分子和原子关系。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看法来解说平时一些现象。
课前预习:1.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的事实是()A .水结成冰B .水分蒸发C.水被电解D.水汽化2.小明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能缩身,甚至能减小到分子大小,他到水世界旅游一趟,并报告了见闻。
他的报告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水分子之间有间隔C.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电解水就是把水中的氢气和氧气分别开来3.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差别是()A .大小不一样B.可否直接构成宏观物质C.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D.在化学反响中可否再分4.小李同学测得50 毫升酒精和50 毫升水混淆在一同后的体积小于100 毫升,这个事实说明()A .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有缝隙B.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质量很小C.酒精和水发生了分解反响D.酒精分子和水分子都变为了原子5.右图是电解水时,水分子分解过程表示图对于该图理解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 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分6.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本质的是()A.分子运动速度加速B.分子间隔变小C.分子改变,变为了其余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情境导入: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纳米车也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自主研究:1、分子【阅读与思虑】阅读教材并思虑以下问题: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3.用分子、原子的看法解说:( 1)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水通电氢气 +氧气;( 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https://img.taocdn.com/s3/m/cf42b35d783e0912a2162aa1.png)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 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 大。 3.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
3.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分__子、__原__子等;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武汉中考)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知识点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D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和氧 D.二氧化碳分子 5.(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65b3320ba1aa8114431d9bf.png)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课题1 分子和原子1.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举一反三)2、分子(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为一些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是由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表现出来,单个分子不能表现。
(2)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
3、原子(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4)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经过组合可构成分子。
金属单质,如:铁、铜、金等(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固体非金属单质,如:硫、磷、硅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氫气。
4、分子与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4、原子观点解释有关问题和现象(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变化;②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改变,原子重新组合。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①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水中只含有水分子;②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有些生活中的现象和自然现象也可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如:衣服晾晒、花香、热胀冷缩、溶解、蒸发、物质三态变化、气体压缩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7202e523968011ca3009177.png)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鲜花飘香、水的蒸发、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蔗糖溶解、酒香不怕巷子深。
】a 分子、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 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 分子原子有间隔,间隔的大小决定物质的三种状态;二、分子运动的探究预备实验1、把5-6滴酚酞溶液滴入到盛有20ml 蒸馏水的A 烧杯中搅拌均匀,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旧教材【实验操作】如下图(左)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面,观察现象。
思考:B 杯的作用:做对比实验,证明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氨气而不是空气。
浓氨水(拓展实验)1、实验现象并分析;2、浓氨水、酚酞溶液滴反现象;(旧教材) (新教材) 3、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 。
新教材【实验操作】如图烧杯A 中装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B 里装的是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B 两个小烧杯几分钟以后,观察现象。
三、 分子和原子(1)水的蒸发 (物理变化)分子之间距离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
加热蒸发 (由液态变为气态)(2)水的电解(化学变化)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
由此引出分子的定义: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但原子并不是最小粒子,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也有结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9777e63a98271fe910ef98c.png)
区 别 联 系 注 意
在化学变化后,分子变成了新 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大小、性质都不变。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也是 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 分子比原子大。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物质
构 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裂成
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
稀有气体和金属,还有磷、硫、碳等
直接构成 原子 分子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
物质
离子(以后再学)
金属单质:铁、铜、汞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
固体非金属单质:碳、硫、 磷、硅等
其它看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氧
气、氮气、水、二氧化碳、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SO2由____构成,Zn是由____构成, He是由_____构成, 水是由 构成。
⑶ ⑴ ⑵ 如: ⑴1个水分子(H2O)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H) 原子构成; ⑵1个氧分子(O2)由2个氧原子(O)构成; ⑶1个氢分子(H2)由2个氢原子(H)构成。
例:电解水
O
H
O
H
通电
H
H
H
O
O
H H H
重新 组合 H H
HH
水分子
(H2O)
分为氢 原子和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2) (O )
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 稀有气体)等,如: H2O,H2,O2,N2,NH3,CO2,SO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 和非金属固体,如: Mg,Fe,Cu,He,Ne,Ar,P,S,C,Si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58fdb83169a4517723a39e.png)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答案:(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2)不断地运动着(3)有间隔(4)化学变化中(5)原子(6)新分子(7)分子(8)原子(9)原子(10)没有发生变化(11)发生变化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在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比如把1亿个氧分子排成一列,仅有1.48 cm长;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原因解释酚酞溶液遇浓氨水会变红烧杯B中的氨气分子进入到烧杯A中,使溶液变红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性质具体事例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湿衣服晾干;春暖花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
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③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性质具体事例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a.5 mL水与5 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 mL;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辨误区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答案:A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①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798fd945783e0912a2162ac2.png)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物质的构成1.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分(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的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例1简要完成下列问题:(1)湿衣服晾在日光下,为什么容易干燥?(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为什么缩小?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特征,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答案:(1)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较高,水的微粒获得了能量,运动加快,微粒间的间隔增大,液态水更容易转变为气态,水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容易干。
(2)气体的微粒之间有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气体微粒间的间隔缩小,因此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减小。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
例如,氧气只由一种氧分子构成,因此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因此空气就是混合物。
2.原子(1)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其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但并不等于原子不可分。
如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原子内部的核发生了反应,不但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且原子还有自己的结构。
(3)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分子本身没有变,如水的蒸发,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间隔变大。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5a2ec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f.png)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硫酸锌ZnSO(显著特征:含有SO,CO^NO OH NH 4 4334PO4 Cl等原子团)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相同物质相同,分子不同物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XX分子由XX原子和XX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XX分子由几个XX原子和几个XX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课题2 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质质子(带正电)丁原子核(带正电)Y原子Y I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https://img.taocdn.com/s3/m/a650e061240c844769eaeeed.png)
这游一个来回就凉快多了,我随即上岸,在一棵树底下坐着抽口烟。哪个网赌台子比较大 可就在这时,呼喊声传来了:“有人溺水了!” 我立刻站起来向水中望去,只见有一个人在离岸四、五十米左右的地方扑腾,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能露出头发,能露出嘴的时候很少! 在他旁边有好几个人,我就喊:“快把他拽上来呀!” 可没有人拽他,都努力的往岸边拼命自己游,就是反而都躲开了,其中还有那个中层干部! 我就喊那个中层干部的职务,让他把溺水的人拽起来,因为他们事先都说过,水性都不错。可看那个中层干部的眼睛都红了,根本也不管,也是自己拼命地往岸边游! 我一看,这个事只能由我上前了,其实我是边往水里跑边喊的,当意识到只有我能救人时,我已经跑进浅水区十多米了,还剩下三、四十米那样子,这时水也深了,我立刻用自由泳的方式,飞快地 奔溺水的人游过去! 但当我还差点距离时,溺水的人已经挣扎不了了,完全沉入了水中! 我照着那个方位,又猛窜了几下,一个猛子扎了过去! 还好,水虽然已经不是洼清了,但仍然能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一个人几乎已经沉到水底,两个手还抓挠着呢! 我赶紧把他的头发抓住提起来,然后从后面托住他的屁股往上一顶,他的嘴就露出了水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901dc6b27d3240c8447ef86.png)
化学·新课标(RJ)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4.离子是 带电 微粒,它也是构成物质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阳离子特点是 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 阴离子特点是 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 5.元素的种类是由 质子数 决定的,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 最外层电子数 是 ;铁、镁、铝属于 金属 元素,碳、硅、磷属于 非金属 元素。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 是因为( A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将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 mL,对此现 象的解释最科学的是( A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对图中信息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A.质子数为11 B.元素名称为钠 C.元素符号为Na D.核外电子数为22.99
右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 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 示意图。 (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2)该元素属于 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 ”或“非金属”)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lCl3 ; 失 (3)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 ⑷写出铝离子、氯离子、镁离子、硫离子的 结构示意图并写出离子符号 。
化学·新课标(RJ)
逐渐减小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新课标(RJ)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典例1 :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例1 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解析] A 水在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水分 子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故B、C错,A对;水分子只能保 持水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故D错。 知识扩展 有关水分子的知识,可用下面的顺口溜的形式来加强记忆:分子虽小, 真实存在;互有间隔,不断运动;吸收能量,运动加快;失去能量,运动 减慢;物理变化,分子不变;化学变化,分子改变。 化学·新课标(RJ)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2024年秋季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https://img.taocdn.com/s3/m/4455db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1.png)
微观(分子的观点)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的 物质(各种不同物质的分子相 互间不发生化学反应,宏观上 反映为各物质都保持着各自原 有的性质)
实例
空气中含有 氧分子、氮 分子等
4.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解释物质的变化 微观
宏观 (分子的观点)
实例
没有新 物理
物质生 变化
成
由分子构成的物 质在发生物理变 化时,分子本身 没有发生变化
典例6 钠在人体内的作用巨大,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起重要作用。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圆圈“○”表 示_原__子__核___,圈内“11”表示_核__内__质__子__数__为__1_1__,圆弧“)”表示 __电__子__层___;钠原子共有_3__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_1__个电子,在 化学反应中易_失___(填“得”或“失”)电子。
2.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的。
特别提醒 1.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中子,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1个质子, 没有中子,核外有1个电子。 2.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
D
A.169 C.69
B.119 D.50
3.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1)电子层 (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 与原子相比,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因此,原子核外有很大的空间, 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做高速运动,这种运动虽不像汽车、火车一样有 自己的运动路线,但经常出现在一定区域。科学家形象地将这些区 域称为电子层。核外电子的这种分层运动又叫作分层排布。已知原 子的核外电子最多的有7层,最少的只有1层。
活泼
举例 氧、硫等
分类
最外层电 结构的稳 得失电子 化学
子数
定性
趋势 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建议中,未涉及()。A.积极参加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活动B.对实验室收入和支出应实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C.检验结果必须准确、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迅速送到医师手中D.实验室有责任就检验报告为临床医师提供科学的解释和参考意见E.应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心血虚、心阴虚、心气虚、心阳虚的共有症状是()A.失眠B.面白C.健忘D.多梦E.心悸 [单选]当岩石按坚硬程度分类时,强度为30~60MPa的是()。A.坚硬岩;B.较坚硬岩;C.较软岩;D.软岩。 [单选]生用重镇潜阳、安神、软坚,煅用收敛固涩,制酸止痛的药物是()A.珍珠母B.石决明C.赭石D.牡蛎E.蒺藜 [单选]狭水道航行,利用浮标转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选择浮标正横时转向B.视具体情况,可提前或推后转向C.离浮标远时适当推后转向D.顺流时适当提前转向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预防创伤性坏疽发病最可靠的方法是()A.应用青霉素B.彻底清创C.应用甲硝唑D.应用抗毒素E.高压氧治疗 [多选]倒摄抑制()A.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B.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C.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D.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单选]耙装机的工作机构属于()。A.上取式B.底取式C.侧取式D.混合式 [单选,B1型题]双肺满布哮鸣音的疾病是()A.支气管内膜结核B.心源性哮喘C.支气管肺炎D.慢性支气管炎E.支气管哮喘 [名词解释]动物性极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恶性肿瘤的转移方式,不正确的是()A.直接浸润转移B.血液循环转移C.通常自下而上转移D.种植性转移E.淋巴道转移 [单选,A1型题]中毒是指()A.物理因素引起的损害B.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损害C.细菌感染引起的损害D.放射物质引起的损害E.药物引起的损害 [判断题]化学热处理不仅改变了钢的组织,而且表层的化学成分也发生了变化。()A.正确B.错误 [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A.对债权人的责任B.对消费者的责任C.对社会公益的责任D.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填空题]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简明、美感、()。 [填空题]粗集料在混合料中起()作用。 [单选]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中50%~60%转移至()A.锁骨上淋巴结B.锁骨下淋巴结C.同侧腋窝淋巴结D.中下颈淋巴结E.中上颈淋巴结 [单选]()兼管信用管理后,企业往往会出现销售保守,业务量下降,客户减少等现象。A.财务部门B.销售部门C.人事部门D.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 [单选]污染物在环境自净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A.氧化B.还原C.分解D.电解E.中和 [名词解释]一级价格歧视 [问答题,论述题]试述番茄高密度一穗果栽培要点。 [单选]脊柱外伤造成脊髓休克是由于()A.脊髓神经细胞遭受震荡,产生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B.骨折片刺入脊髓C.脊髓受血肿等压迫D.外伤后脊髓神经细胞遭破坏E.脊髓上、下行神经传导束断裂 [单选]具有设计任务书和总体设计,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行政上具有独立组织形式的工程被称为()。A.单位工程B.建设项目C.分部工程D.分项工程 [问答题]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 [单选]患者,女,30岁。产后5天,右侧乳房红肿胀痛,触摸到硬块,大便如常,小便色黄。治疗应首选()A.大青叶B.蒲公英C.淡竹叶D.栀子E.知母 [单选,A1型题]关于药品标签和包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药品的标签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其内容不得超出说明书的范围B.药品标签上不得印有暗示疗效、误导使用的文字和标识C.药品包装上可印有宣传产品的文字和标识D.药品标签上应有指导安全、合理用药的文字和资料E.供上市销售的 [单选]公司成立时间是()。A.公司资本缴足的日期B.公司正式对外营业的日期C.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D.公司向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的日期 [填空题]为测定水的色度而进行采样时,所用与样品接触的玻璃器皿都要用()或()加以清洗,最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洗净、沥干。 [单选]以下决策问题中,结构化程度最高的是()。A、工资计算B、库存控制C、厂址选择D、长期预报 [多选]记忆是通过(),再认或回忆等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A.复述B.识记C.注意D.保持 [单选]病人神情默默,倦怠懒言,身体赢瘦,脉沉细。但默默不语,却语时声高气粗;虽倦怠乏力却动之觉舒,肢体赢瘦而腹硬满拒按,脉沉细而按之有力,此属()。A.真热假寒B.真寒假热C.真实假虚D.真虚假实E.表虚里实 [多选]矿业工程项目的成本由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及()构成。A.工程建设其他费B.建设期贷款利息C.直接工程费D.措施费E.预备费 [单选,A型题]白喉毒素作为生物导弹治疗肿瘤的原理是()A.毒素与肿瘤抗原特异抗体结合B.毒素与肿瘤抗原特异的T淋巴细胞结合C.A亚单位与肿瘤单克隆抗体结合D.B亚单位与肿瘤单克隆抗体结合E.毒素对肿瘤有高度的亲和力 [单选,A1型题]关于t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上的核苷酸序列全部是三联体密码B.是核糖体组成的一部分C.可贮存遗传信息D.由稀有碱基构成发夹结构E.二级结构为三叶草形 [问答题,简答题]压缩机突然断电如何处理?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结核性脑膜炎的炎性渗出物多聚集于().A.大脑表面B.小脑周围C.脑底部D.脊髓膜E.脑室内 [单选]人体细胞可分为肌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结缔组织细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金匮要略》论历节病的成因是()。A.外感风寒湿之气B.肝肾亏虚,筋骨失养C.肝肾亏虚,风寒湿侵D.肝肾不足,寒伤骨髓E.阳气亏虚,血行不利 [多选]以下各项线路布置时,须要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的是()。A.架空线路敷设B.电缆线路敷设C.室内配线敷设D.室外线路敷设E.照明线路敷设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高渗性脱水,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液增加B.细胞外液减少C.细胞内液减少D.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