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奥秘1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 (2)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教学 (2)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2)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变了,变成
,然后
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可见,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而
不可(bùkě)分,这就是

的本质区别。由此定义:
是化学变化中


12/10/2021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板书设计
分子(fēnz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gòuchéng)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分子、原子等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 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一般分子是由两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可分。
12/10/2021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第2课时(kèshí)
【实物展示】
请几名同学把亲手制作的分子模型(móxíng)展示给大家。(水分子、氧分 子、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
【问题情景】 1.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12/10/2021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 子(fēnzǐ)的图象
通过(tōngguò)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 字
12/10/2021
第八页,共二十一页。
【获得结论】 1、氨水(ān shuǐ)能使酚酞试剂变红。 2、B烧杯浓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见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A烧杯 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颜色变红。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1.用洁净烧杯C装入20 mL蒸馏水,滴入2—3滴酚酞(fēn tài)试剂。 静置,观察现象,将其单独罩在大烧杯里,观察现象。
2.另取两只烧杯,重新配好A烧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馏水代替浓氨 水,用大烧杯罩住A、B烧杯,观察现象。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学校:___________ 姓名:班级:得分:一、单选题(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对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于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答案】C【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单个的分子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则由阴阳离子共同保持其化学性质。

2.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质量变小C.分子体积变大D.分子运动速率变大【答案】A【解析】氧气由气态变成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运动速率很慢。

故选A.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离子能构成物质B.分子之间有间隔,原子之间没有间隔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D.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答案】C【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运动,C在正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原子不能再分,D错误。

故选C。

4、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氨气B.氯化钠C.镁D.金刚石【答案】A【解析】A、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现象或事实解释A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的间隔大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停运动C 气体热胀冷缩分子可变大可变小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答案】C【解析】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且间隔比较大;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物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千克,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1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全章教案第一节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微粒特征。

学习重点: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学习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构成物质的微粒特征。

课堂学习:一、引入问题情境学生交流二、师生互动活动探究1〔1〕研碎高锰酸钾小颗粒〔2〕将一小粒高锰酸钾溶于10mL水中振荡〔3〕将〔2〕得到的液体倒入烧杯,注入90mL水学生讨论〔1〕高锰酸钾颗粒是否可以再分〔2〕为什么试管中的液体变为紫红色〔3〕溶液颜色变浅,但还是紫红色,这一现象又说明什么结论〔1〕物质是可以在分的〔2〕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微粒构成的活动探究2〔1〕向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2〕用大烧杯将盛有蒸馏水和酚酞的烧杯与盛有浓氨水的烧杯罩在一起,观察现象学生讨论为什么烧杯中的液体变为红色结论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活动探究3〔1〕将50mL水与50mL水混合;将50mL酒精与50mL酒精混合。

观察体积有无变化〔2〕将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观察体积有无变化〔3〕压缩注射器中的水;压缩注射器中的空气。

比较二者被压缩的难易程度学生讨论〔1〕为什么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2〕为什么空气容易被压缩结论〔1〕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2〕不同种物质的微粒间的空隙不同〔3〕同种物质时,液体微粒间的间隙很小,气体微粒间的间隙很大三、课堂小结课本61页四、课堂反响1、请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解释〔1〕水的三态变化〔2〕夏天自行车容易爆胎〔3〕校园里花香四溢2、在一量筒里先放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再参加两块冰糖,观察液面刻度,待全部溶解后,发现液面刻度_____________,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之。

第三章第二节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响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说明了什么?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 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 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 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固体 液体 气体
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的本身没有变 化(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分 子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分子性 质不同
原 子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 1)原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升高,原 )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子运动加快 (3)原子间有间隔 (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性 质不同
练一练
2、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 是 ( B ) A.酒精的挥发 B.过氧化氢分解 C.石蜡熔化 D.分离液态空气
练一练
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B
)
A.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 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 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 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 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形状变
状态变
固体 液体 气体
2.定义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 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 粒子
是否分子变了,物质的化学 性质也变了?分子是怎样变 的呢?
例:氧化汞分解
Hg
O 分解
Hg Hg
O O 重新 组合
Hg Hg
汞原子
Hg
O
氧化汞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

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发生化学变化时,物质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变 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原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虽然是由原子构成的,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 大。 3.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的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 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原子是______________的最小粒子。 化学变化中
3.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__分__子、__原__子等;体积很小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 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3.(武汉中考)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知识点二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D ) A.碳原子和氧原子 B.碳原子和氧分子 C.碳和氧 D.二氧化碳分子 5.(2016·南宁)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 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分子之间间隔较大,原子之间间隔较小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讲学)课标定位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及分子的性质知识在线1.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 mL计)中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3.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能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4.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5.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考题再现【考题示例】1、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如水是由大量的水聚集而成的。

【答案】原子;分子【解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水、二氧化碳、氧气、氢气等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和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图中的信息能说明(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很小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信息可知:一滴水本身就很小,但其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从而说明了水分子很小。

知识点二、分子的概念知识在线水蒸发时,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变,水电解时,水分子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分子,水的化学性质也就不再保持。

所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易错警示(1)“保持”的含义是指构成该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

(2)“最小”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拓展延伸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前提是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粒子除分子外,还有原子、离子(以后学)等。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默写—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默写—物质构成的奥秘

初中化学第三单元基础知识默写—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铁是由构成,水由构成,氯化钠由构成。

2.微粒的基本性质:(1)微粒的质量和体积。

(2)微粒是在:温度越高,微粒的;温度越低,微粒的。

(3)微粒之间有。

①一般情况下,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固体和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相对。

因此容易被压缩,较难被压缩。

①微粒之间的空隙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温度升高,微粒之间的空隙;温度降低,微粒之间的空隙。

压强增大,微粒之间的空隙;压强减小,微粒之间的空隙。

①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受热时,微粒间隔,遇冷时,微粒间隔的缘故。

3.如下图①所示,“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从微观的角度得到的结论是。

酚酞变红色的根本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运动到A烧杯中,与水形成,使酚酞变红色。

如果把此实验改为在密闭装置进行(下图①所示),优点是。

①①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的最小粒子。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注意:单个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

物质的如颜色、状态、气味、沸点等宏观性质,是。

5.分子是由构成的,如:1个二氧化碳(CO2)分子是由构成。

1个水分子(H2O)是由构成。

6.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裂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

可见,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

7.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成_ _,而原子却不能_ 。

(2)联系:分子由构成,分子和原子都可直接构成_ _。

8.用化学符号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2个氢原子,2个氧分子。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或错(填“√”或“×”)。

(1)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大了。

(2)分子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

(3)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4)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分子和原子知识点笔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一、 分子和原子一、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鲜花飘香、水的蒸发、炒菜时闻到菜的香味、蔗糖溶解、酒香不怕巷子深。

】a 分子、原子质量、体积很小;b 分子原子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c 分子原子有间隔,间隔的大小决定物质的三种状态;二、分子运动的探究预备实验1、把5-6滴酚酞溶液滴入到盛有20ml 蒸馏水的A 烧杯中搅拌均匀,酚酞溶液不变红色。

【蒸馏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2、从烧杯A 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酚酞溶液变红色。

【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旧教材【实验操作】如下图(左)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 、B 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 ,加入约5mL 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C 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面,观察现象。

思考:B 杯的作用:做对比实验,证明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是氨气而不是空气。

浓氨水(拓展实验)1、实验现象并分析;2、浓氨水、酚酞溶液滴反现象;(旧教材) (新教材) 3、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的作用 。

新教材【实验操作】如图烧杯A 中装的是无色酚酞溶液,烧杯B 里装的是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 、B 两个小烧杯几分钟以后,观察现象。

三、 分子和原子(1)水的蒸发 (物理变化)分子之间距离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水的化学性质不变。

加热蒸发 (由液态变为气态)(2)水的电解(化学变化)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水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变;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也发生改变。

由此引出分子的定义: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但原子种类不变。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也就是说,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但原子并不是最小粒子,在其他条件下原子还可以再分,原子也有结构。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区 别 联 系 注 意
在化学变化后,分子变成了新 的分子。
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 大小、性质都不变。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也是 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分子要大些。但不能笼统认为 分子比原子大。
分子和原子的关系 物质
构 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裂成
构成
分子
原子
构成、在化学变化中重新组合
稀有气体和金属,还有磷、硫、碳等
直接构成 原子 分子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
物质
离子(以后再学)
金属单质:铁、铜、汞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
固体非金属单质:碳、硫、 磷、硅等
其它看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氢气、氧
气、氮气、水、二氧化碳、氯酸钾、二氧化锰等 SO2由____构成,Zn是由____构成, He是由_____构成, 水是由 构成。
⑶ ⑴ ⑵ 如: ⑴1个水分子(H2O)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H) 原子构成; ⑵1个氧分子(O2)由2个氧原子(O)构成; ⑶1个氢分子(H2)由2个氢原子(H)构成。
例:电解水
O
H
O
H
通电
H
H
H
O
O
H H H
重新 组合 H H
HH
水分子
(H2O)
分为氢 原子和 氧原子
氢分子 氧分子
(H2) (O )
试列举生活中或自然界中哪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哪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水和大多数气体(除 稀有气体)等,如: H2O,H2,O2,N2,NH3,CO2,SO2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稀有气体 和非金属固体,如: Mg,Fe,Cu,He,Ne,Ar,P,S,C,Si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1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类型(lèixíng)2 元素与元素周期表
【例2】[2017·襄阳中考]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 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 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D )
A.原子序数(yuánzǐ xùshù)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4.如图是钠元素和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 确的是( )
A.氯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B.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D.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C 氯元素的偏旁是“气”,属于非金属元素,A正确;根据(gēnjù)元素周期表 中的一格可知,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B正确;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即核内质子数为11,而不是中子数,C错误;钠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D正确。
第五页,共三十七页。
辨一辨►
1.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 ( × )
2.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
3.原子中最外层电子数决定了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容易得失电子。
(√ )
4.不同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相等。
(√)
5.所有(suǒyǒu)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与中子构成的。 ( × )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3.[2014·安徽8题2分]最近科学家发现,水在-157℃超低温、正常压
力或真空条件下仍呈液态,比蜂蜜还粘稠。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
的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与普通水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说课稿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例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同时,本节课也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了解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的讲解和区分。

•分子和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和关系的说明。

2. 教学难点•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进行准确理解和区分。

•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具:实验器材(显微镜、玻璃棒、显微镜玻片等)、实验材料(盐、纸屑等)•备课资料:课堂展示PPT、实验操作步骤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教师展示一张盖有透明玻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张图片是由什么构成的?背后有什么奥秘?通过一系列的导入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2.1 分子的概念•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由两个或多个原子以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分子在物质中有自由运动的能力。

2.2 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粒子,是物质的最小不可分的单位。

•原子包含有电子、质子和中子,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核结构。

3. 实验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分子和原子在物质中的存在和运动。

实验步骤如下:3.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一小块盐和一些纸屑。

3.2 实验操作步骤1.取一小块盐放在显微镜玻片上。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附2套试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知识点(附2套试卷)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初步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a. 这些微观粒子真实存在b. 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有一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稀有气体、大部分固态非金属(金刚石C,石墨C,单晶硅Si 等)c. 不同的物质中含有不同的粒子(水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铁中含有中大量铁原子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和联系★温馨提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一、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

(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2)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

(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思考:糖放入冷水和热水中,哪个溶解得快?湿衣服阳光下干得快,还是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通常情况下:气态>液态>固态。

特殊情形:水在4℃时密度最大,此时水分子间距离最小)a. 物质的三态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分子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发生改变。

b.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c. 100ml 水和100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水分子和氧分子性质不同、二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的性质不同)(5)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说,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a. 例如:一个氧分子(O2)由2 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H2O)由1 个氧原子和2 个氢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例如: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气体被压缩为液态,分子间距离变小,分子本身大小也没有变化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答案:(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2)不断地运动着(3)有间隔(4)化学变化中(5)原子(6)新分子(7)分子(8)原子(9)原子(10)没有发生变化(11)发生变化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现在的科学技术不仅能够直接观察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2)分子的性质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比如把1亿个氧分子排成一列,仅有1.48 cm长;1滴水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率越快。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酚酞溶液变红A烧杯中的溶液变红原因解释酚酞溶液遇浓氨水会变红烧杯B中的氨气分子进入到烧杯A中,使溶液变红结论—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性质具体事例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湿衣服晾干;春暖花开,缕缕花香扑鼻而来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晾在太阳底下的湿衣服干得更快;敞口容器中的水,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尘土飞扬不能用分子的运动解释。

因为尘土不属于分子,分子体积小,肉眼无法看到。

③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性质具体事例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a.5 mL水与5 mL酒精倒在一起的体积小于10 mL;b.相同质量的同一物质(如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c.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辨误区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体积是否变化物质在三态变化、热胀冷缩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分子体积没有发生变化。

【例1】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地震废墟中的幸存者,这能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比原子大解析:人体中散发出的物质,其分子不断运动,刺激搜救犬的嗅觉细胞,从而感知生命的存在。

答案:A2.分子可以分为原子(1)分子的概念①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说明:“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不变,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就不变。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物质的构成1.分子(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分(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分子的基本性质①分子很小,体积很小,质量也很小,我们看不见,摸不着,需要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设备来观察。

②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运动加快,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

③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的间隔较大,而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

气体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不容易被压缩。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例1简要完成下列问题:(1)湿衣服晾在日光下,为什么容易干燥?(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为什么缩小?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粒的特征,微粒之间有间隔,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并应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答案:(1)太阳照射的地方温度较高,水的微粒获得了能量,运动加快,微粒间的间隔增大,液态水更容易转变为气态,水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空气中去,所以容易干。

(2)气体的微粒之间有较大的间隔,气体受压时,气体微粒间的间隔缩小,因此气体所占的体积也减小。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纯净物,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就是混合物。

例如,氧气只由一种氧分子构成,因此氧气是纯净物;空气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构成的,因此空气就是混合物。

2.原子(1)原子可直接构成物质,例如金属、稀有气体是由其原子直接构成的。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但并不等于原子不可分。

如原子弹的爆炸就是原子内部的核发生了反应,不但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且原子还有自己的结构。

(3)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是分子本身没有变,如水的蒸发,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间隔变大。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NaCl硫酸锌ZnSO(显著特征:含有SO,CO^NO OH NH 4 4334PO4 Cl等原子团)4、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XX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二、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相同物质相同,分子不同物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XX分子由XX原子和XX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XX分子由几个XX原子和几个XX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课题2 原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质质子(带正电)丁原子核(带正电)Y原子Y I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九年级化学精品课件】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铜由铜原子构成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思考讨论 相同点
水的三态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变化中分 子本身改变了吗?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2.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的是( D )
A.碘受热升华 B.加热水,水会变成水蒸气 C.铁矿石磨成粉末 D.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
状态改变,物理变化。
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汞原子和氧原子,汞原子聚集成汞; 2个氧气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配套人教版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粒子。 2.会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 混合物。 3.学习一些类比、模型等科学方法,培养抽象、想象分析和推 理等思维能力 。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观察动图,说说化学变化的实质。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成 新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有的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诱社区视频: [单选]局部结构表达方法多采用()和向视图两种表达方法。A、节点图B、视图C、剖视D、剖面 [名词解释]表生环境 [单选]脊柱结核的好发部位是()A.颈椎B.胸椎C.腰椎D.胸腰交界区E.骶、尾椎 [单选]厨房要有一定坡度以防积水,坡度应该保持在()A、15%~20%B、20%~25%C、25%~30%D、30%~35% [单选]人体细胞可分为肌细胞、()、上皮细胞和神经细胞。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结缔组织细胞 [单选]世界上首家采用生命表计算人寿保险费率的保险公司是()A.英国伦敦衡平保险社B.英国伦敦公平人寿保险社C.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寿保险公司D.美国纽约人寿保险公司 [单选,A1型题]X线检查示肺动脉段凹陷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法洛四联症D.动脉导管未闭E.主动脉狭窄 [单选]从事救助遇难船舶作业时应于开始工作时24h以内向海事局()。A.申请办理《许可证》B.提出口头申请C.申请免办《许可证》D.提出工作报告 [名词解释]永久档案 [单选,A1型题]下列有关体表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A.疖是毛囊与邻近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B.痈是多数散在的、不相关联的疖病C.丹毒是皮内网状淋巴管的炎性病变D.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结缔组织的感染E.脓肿是急性感染后的局限性脓液积聚 [多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附录是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依据,其中附录C中包括的安装专业工程有()。A.构筑物工程B.炉窑砌筑工程C.工艺金属结构制作安装工程D.消防工程 [单选,A2型题]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是指什么,用来说明人口年龄构成对人口经济活动的影响()A.老年人口系数B.少年人口系数C.老龄化指数D.总抚养比E.老年人口抚养比 [单选]下列不属于矿业工程组织措施费中的临时设施费为()。A.临时宿舍B.临时仓库C.临时施工所必须的预注浆工程费D.临时办公用房 [单选]绒毛膜癌病人的处理原则为()A.进行放疗B.同位素治疗C.子宫切除D.以化疗为主E.子宫及附件切除 [单选]胃壁固有肌层声像图上显示层次为()。A.6层B.5层C.4层D.3层E.2层 [单选]应隔离治疗的皮肤病是()A.带状疱疹B.盘状红斑狼疮C.疥疮D.药物性皮炎E.丘疹样荨麻疹 [单选]物流目标优化的对象是指()A.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B.物流系统内部要素的目标C.物流系统的整体目标和内部要素目标D.物流系统内部和外部的要素 [单选]不能载货的专用作业车车辆按()收费。A.行驶证上的总质量B.改为按总质量折半后吨位计量收费C.原核载质量D.计重收费 [单选]我国目前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是()。A.土地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C.企业所得税D.消费税 [单选]90年代涌现了一批漫画领军人物,其中不包括()。A、华君武B、丁聪C、齐白石D、方成 [单选]诊断癫痫主要靠()。A.神经系统检查B.头颅X线平片C.脑脊液检查D.病史询问E.脑电图检查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不适合做牵张训练的是()。A.骨性关节活动障碍B.影响日常功能活动或生活自理的挛缩C.肌肉无力而拮抗侧组织紧张D.由于挛缩、粘连、瘢痕所致软组织缩短性关节活动受限E.未能有效预防软组织缩短性关节活动受限而进一步造成的结构性变形 [单选]了解胎儿宫内生长发育的情况可根据().A.每天早晚自测胎动B.宫高、腹围及胎头双顶径测定C.羊水L/S测定D.NST或OCTE.羊膜镜检查 [问答题,简答题]为什么巴比妥C5次甲基上的两个氢原子必须全被取代才有疗效? [不定项选择]属于从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的方法的是()。A.在工程设计中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工操作方法,降低工艺噪声B.在生产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中保持设备良好运转状态,不增加不正常运行噪声C.合理安排建筑物功能和建筑物平面布局,使敏感建筑物远离噪声源,实现"闹静分开"D.采用合 控制措施或技术,来实现降噪达标的目标 [单选]图示结构弯矩MK影响线在K点的竖标为:()A.1.414d/2B.d/4C.0D.d/2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妄想性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妄想常具有系统化的倾向B.可伴有短暂幻觉C.慢性病程D.往往出现人格衰退E.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特点中错误的是().属于酶免疫测定范畴B.整个反应无需固相载体参加,完全液态化C.酶标记抗原或抗体结合稳定D.酶催化发光剂发出的光稳定,持续时间长E.最后一步将底物改为发光剂和测定的仪器为光信号检测仪 [单选]下列关于肾血流动力学异常的原因哪项是错误的()A.交感神经过度兴奋B.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兴奋C.肾内舒血管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缩血管性前列腺素产生过多D.血管缺血导致血管内皮损伤E.球一管反馈过弱 [单选]不属于二次环境污染物的是A.光化学烟雾B.可吸入颗粒物C.酸雨D.甲基汞E.有机汞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最重要的脑脊液异常().A.压力>0.02kPaB.白细胞数>0.01×109/LC.涂片见到白血L病细胞D.蛋白>0.45g/L或潘氏试验阳性E.以上都不正确 [单选]用来制作印刷胶版,并检查核对胶版和()图案的纸稿图案称为版样。A.胶版B.印刷C.文字D.设计 [单选]变压器瓦斯保护动作的原因是由于变压器()。A.发生接地故障B.套管闪络C.电压过高D.内部故障以及油面降低 [单选]锅炉分气缸的主要作用是()。A、储存蒸汽B、蒸汽的汽水分离C、分配蒸汽D、多台锅炉蒸汽并用 [单选]()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使油滴上浮进行分离的。按工作方式又可分为静置分离和机械分离。A.吸附分离B.自然分离C.重力分离D.化学分离 [名词解释]保管期限 [填空题]胶管是由橡胶和纤维或钢丝材料经()而成的中空可挠性管状橡胶制品。通常用于输送或抽吸各种气体、液体、粕流体和粉粒状团体等物料。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王先生,40岁。工伤导致右前臂损伤。于现场检查见右前臂有反常活动,伤口有活动性出血。要求:请用止血带、夹板等为患者行止血、固定处理。 [单选]无线通信导频单工方式下,在150MHZ频段,收发频率间隔一般为()A.5.7MB.10MC.45M [单选,A1型题]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治疗方剂宜首选()。A.荆防达表汤B.葱豉桔梗汤C.新加香薷饮D.参苏饮E.加减葳蕤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