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
线上课程如何实现教学资源优化
线上课程如何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线上课程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要确保线上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线上课程如何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一、精心规划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教学资源的核心。
在规划线上课程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标、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
首先,明确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目标,确保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和组织,使之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例如,可以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包含特定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
此外,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结合学科的最新发展和实际应用,为学生提供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的知识。
同时,融入丰富的案例和实践项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选用合适的教学平台和工具选择适合的教学平台和工具是实现教学资源优化的基础。
目前,市场上有众多的线上教学平台,如腾讯课堂、钉钉、网易云课堂等。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教学需求,选择功能齐全、操作便捷、稳定性高的平台。
除了教学平台,还需要搭配各种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资源。
例如,使用多媒体课件(如 PPT、视频、动画等)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利用在线测试和作业系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论坛和问答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优化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教学资源应具备良好的视觉效果和交互性。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页面布局的合理性、色彩搭配的协调性以及文字和图片的比例。
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页面设计和过多的文字堆砌,重点突出关键知识点。
同时,可以添加适当的动画效果和交互元素,如点击展开、拖曳操作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对于教学视频,要保证画质清晰、声音清晰,拍摄角度和画面构图要合理。
2024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优化的结构与栏目
2024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优化的结构与栏目2024年秋期实行的新教材新在何处?有哪些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是困扰七年级教师的问题,也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是初中阶段的思政课。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特点,明白教材编写意图,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研读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时,发现新教材的结构与栏目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
结合参加新教材培训所学,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结构与栏目方面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少了一级教材结构。
原教材由单元、课、框、目四级构成,新教材由单元、课、框三级构成,少了目级。
这样修改有以下好处:防止理解路径的割裂、减少教学资源的重复、保证内容的完整连贯、有利于整体设计教学。
比如,七上第三单元第九课“守护生命安全”第二框“提高防护能力”,教材正文部分共有四段,第一段讲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第二段讲提高危险预判能力,第三段讲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第四段讲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从教材内容呈现上来看属于总分关系,先总说提高防护能力的原因,再分说提高防护能力的措施,是教材编写的明线。
从教材编写意图来看,还存在着一条时间暗线,表现在分述提高防护能力的措施上:在自然灾害发生前,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在在危险来临时,要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在需要紧急救护时,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这样的设计思路逐步推进,环环相扣,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结构化整合,形成知识体系,避免知识碎片化。
二是改了一个栏目名称。
现行教材将“运用你的经验”栏目改为“生活观察”,仍然是教材的开篇栏目。
“运用你的经验”属于“经验导入型”的活动设计,强调教学以学生个性化的生活经验为起点,希望借助这一活动唤醒学生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建立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展开真实的对话。
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有些经验是学生所不具备的,因此,栏目的实际意义就会大打折扣。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1. 引言1.1 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通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珍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尊重先贤功绩,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爱国主义教育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提升他们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同时,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
因此,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
通过精心设计和优化教材内容,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的情怀。
1.2 现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现有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单一、呈现方式较为枯燥、缺乏与实际生活结合的案例、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不够深刻、国学经典教育缺乏等问题。
现有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通过优化路径来提升教材的质量和效果。
2. 正文2.1 增加现实案例的引入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增加现实案例的引入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并激发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语文教材中可以引入一些关于中国英雄人物的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
通过他们的事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英雄对祖国和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可以引入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案例,如古诗词中表达的爱国情怀,或是历史事件中的爱国壮举。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和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增加现实案例的引入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和具体化,让学生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情怀。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金坛市涑渎中心小学徐立芳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学习已成为所有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于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应运而生。
但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陈述方式基本上是演绎的,是对符号的直接操作或是重新再操作,仍是从符号到符号,“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强调突出接受和掌握,冷落或抛弃了发现和探究,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缺乏热情,数学教学效率偏低,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整体推进。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把课堂变为学生思考、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场所,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敢于猜想、乐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逐步达到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观点,课程强调应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复杂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鼓励学生的学习;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持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方案方法措施
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方案方法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1. 更新教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结合时事和学生实际,增加教材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2. 引入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展课外阅读: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优化教学方法
1. 激发学生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进行自主阅读和写作,提高语文素养。
3. 创设情境教学: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三、优化教学评价
1. 细化评价指标:将语文教学的评价指标细化为各个方面,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使评价更加准确。
2. 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语文教学的评价,如作业评价、口头表达评价、课堂互动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水平。
四、加强师资培训
1. 组织教师培训:定期组织语文教师参加教学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 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教育。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向上、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需要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资培训和教育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优化这些方面,才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优化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优化在当今社会中,教育无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如何有效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和改进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了解学生需求在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前,了解学生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目标、兴趣和特点。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和内容调整,以确保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其更易于理解和吸收。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了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教育工作者应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可能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可以尝试引入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呈现课程内容,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丰富课程的呈现方式,增加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提供实践机会与案例分析单纯的理论知识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因此,在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时,提供实践机会和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理论联系到真实的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注重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优化的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设计更多启发性的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优化呈现方式 开发重建教材
教海探航 【 论
[ 状点击] 现
一
坛】
教 师 的 教 学 只 突 f ‘ ” 例 题 与 题 , 1‘ 的 |点 以
“ 头 去 尾 烧 巾 段 ” 方 式 进 行 教 学 , 视 掐 的 忽
、
教 科 书 呈 现 方 式 潜 藏 危 机
这 样 , 材 巾 预设 的 “ 作 — — 抽 象 ” 教 学 过 程 . 教 操 的
可 以 调 整 为 “ 想 — — 验 证 ” 生 成 过 程 . 而 既 能 照 猜 的 从
顾 少 数 优 秀 生 的 思 维 发 展 需 要 ,也 能 够 解 决 部 分 学 生 的 思维 障碍 问 题 。教 材 的 编 排 思 路 , 是 外 显 的 , 是 不 而
的 基 础 上 , 师 才 能 以 不 变 应 万 变 , 锐 地 捕 捉 和 准 确 教 敏
比 如 教 学 “ 的乘 法 口 决 ” 一 般 教 师在 白编 与 熟 7 , 记 口诀 后 , 要 设计 一 砦 应 用 性 练 习 让 学生 巩 固认 识 . 都
但 无 非 是 一 些 诸 如 “一个 小 朋 友 做 7朵 纸 花 . 一 5个 小 朋 友 一 共 做 多 少 朵 ” “ 个 盘 里 有 7个 桃 子 。 、一 4个 盘 里 一 共 有 多 少个 桃 ” 类 的题 目 , 终 跳 不 ;巩 固训 练 的 套 之 始 { J 路 , 生 已 经 对 这 些 每节 课 都 会 遭 遇 的 人 为 编造 、 境 学 情 雷 同的 “ 活 题 ” 生 了 “ 觉 疲 倦 ” 而 贲重 教 化 现 式 发 建 材
2以“ ” 方 式 呈 现 知识 。 . 点 的
传 统 的 数 学 教 科 书 把 数 学 知 识 的 整 体 ● 姜 卫 钧
教材编写的呈现形式方面建议
在教材编写的呈现形式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结构清晰:教材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结构,包括目录、章节、小节等,以
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2. 图文并茂:教材应该包含大量的图表、图片和示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 语言简洁明了:教材应该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
杂的术语,以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
4. 练习和案例:教材应该包含大量的练习和案例,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
识应用到实践中。
5. 注释和说明:教材应该包含必要的注释和说明,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复
杂的概念和原理。
6. 易于阅读:教材应该易于阅读,字体大小、行距、页边距等都应该合适,以便学生能够轻松阅读。
7. 色彩搭配:教材应该使用适当的色彩搭配,以增加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8. 版本更新:随着技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教材也应该不断更新,以保持
其时效性和准确性。
总之,教材编写的呈现形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学习
效果,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优化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优化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优化课程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也有着积极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优化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并探讨它们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一、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将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实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在项目学习中,课程内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具体的目标和任务。
学生通过自主调研、合作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完成项目的各个模块,并最终呈现出一份完整的作品或解决方案。
项目学习的优势在于:1. 引发学生兴趣:项目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高学习动力。
2. 培养综合能力:项目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 提供实践经验:项目学习能够提供学生参与实践、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增强学习的实用性。
二、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一种基于实践案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和探讨真实或虚拟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案例研究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真实案例或虚拟场景,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案例研究的优势在于:1. 提供具体示例:案例研究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示例,使学习内容更加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培养批判性思维:案例研究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创造互动学习环境:案例研究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或辩论等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结合图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使用PPT、视频、音频,甚至是虚拟现实技术等多种媒体工具,为学生创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
如何优化小学数学教材的呈现方式
这样 就使 学生 原 先感 觉较 模 糊 、 抽 象 的分 数 大小 比较 问
题 变 得形 象 而 生动 有 趣 , 提 高 了学 生 的学 习 兴趣 , 从 而激 发 了学 生进一 步探究 的 欲望 。 低 年级 学生 的学 习 带有 浓厚 的感情 色 彩 , 一 个有 趣 的故 事可 以 吸引学生 的注 意力 , 引起学 生 的思考 。在 实 际教学 中 , 我考 虑 主题 图的特点 , 向学 生呈现 有趣 的故 事 。如 “ 乘 法 口诀
教学 中可 以采 用对 话 、 图文 、 表格、 信息 、 漫画 、 故事、 游 戏 等形式 呈现 教材 内容 , 激 发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如: 《 分数 的大 小 比较 》 一课 , 原教 材呈现 如下 :
我继 续 立 足 于场 景 图 , 带 领 学 生走 进 一 个个 情 境 , 鼓 励 学 生
第一 幅 图—— “ 你们 看 到了什 么 ? ” “ 小 松 鼠在数 松果 。 ” “ 小 朋
友, 你 们愿 意帮 助小松 鼠数 数松果 吗 ?” 这 句话 激起 了学 生兴 趣, 学生 异 口同声 “ 想” 。 “ 那 我们 一起来 帮 它们数 一数 吧 。 ” 同 学 们 的学 习兴趣 很 浓 ,在教 学过 程 中 同样 贯 穿 主题 图 内容 , 避 免 把 主题 图仅仅 当做 看 图说话 。为此 在 乘法 口诀 教 学 中 ,
较小 。
学 教材 内容及 其 呈 现方 式 进 行再 思 考 ,把课 堂 变 为 学 生思 考、 探究 、 自主 获取 知识 的场 所 , 通 过让 学生 主 动参 与数 学 教 学的研究活动 , 获 得 亲 身 体验 , 逐 步形 成敢 于猜 想 、 乐 于 质 疑、 勇 于标 新 立 异 的积 极 态 度 , 产 生 积 极 情感 , 激 发 学 生 探 索、 创新 的欲望 。让学 生在合 作 、 探 索 的情境 中逐步 达到 培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志存高远、乐观向上的思想情感品质和行为表现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成为关键。
一、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要通过语文课文和阅读材料深入展现爱国主义情感。
可以选用一些反映祖国风光和人民生活的散文诗、诗歌等文学作品,通过朴实的语言描绘祖国的美景、人民的生活,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也可以选择一些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事迹和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先进人物的高风亮节和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诗歌和散文等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在教材中增加一些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作品,如国旗、国徽、国歌等相关背景介绍,让学生了解国旗、国徽等的寓意和象征,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以通过选取一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文和材料,如古诗词、古典故事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古典诗词翻译,让学生领略古人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和敬畏感。
也可以在教材中增加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和民间文化的介绍,如春节、中秋节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和风俗习惯,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三、祖国历史的缅怀与追忆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要通过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方式,让学生深刻领悟祖国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可以选取一些反映祖国历史的课文和故事,让学生了解祖国曾经的辉煌和苦难,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认同和敬畏,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的热爱。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
改变教材呈现方式,构建富有活力的课堂南安市石砻中学林天足教材是落实教学大纲,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还学生自由创新的空间。
一、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
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所确定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体验题里的生活情节或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的生活经验,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认识和掌握分析的思路和解题的方法;另一方面,要通过图画、表格、对话等形式,让学生利用问题的情境分析数量关系,认识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静态知识过程化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
现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主动建构才能获得”。
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1. 引言1.1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作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引导作用。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呈现,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也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使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新时代公民。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可以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1.2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也是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的舞台。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诗词歌赋、古文言文等形式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培养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认同感。
爱国主义教育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通过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爱国种子,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2. 正文2.1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情况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情况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教材的选文安排上,可以看到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英勇抗战以及伟大领袖的故事和作品。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能看到《歌唱祖国》、《毛泽东诗词选》等爱国主义经典作品,通过这些文学作品的传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爱国主义情感的内涵和伟大意义。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爱国主义的呈现和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爱国主义的呈现和优化策略摘要: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强调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统编版教材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国家以及社会对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建设非常重视。
小学语文承接着中国系统化母语课程,因此担负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责任,优秀的教材是爱国主义实施行之有效的重要保障。
因此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爱国主义呈现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本文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实践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爱国主义;优化策略引言: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呈现出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是小学生逐渐形成爱国主义意识的重要载体。
对于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的应用好小学语文教科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民族历史的铭记,通过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的塑造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先锋事迹,并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逐渐成为国家需要的有用人才,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爱国情怀。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材中多方面体现1.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材中革命精神体现在小学统编教材中就有关于革命精神的课文举个例子《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等很多,这些课文中都体现出了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通过这些英雄事迹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重要价值。
1.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材中传统文化体现通过小学统编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反映出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在教材中体现出的《司马光》、《牛郎织女》等,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感受到独特内涵,并逐渐的树立起文化的自信,能够自觉去承担文化的传承重任。
1.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材中政治事件体现小学统编版教材中有很多体现国家政治的相关课文,例如说有的课文和两岸关系有着密切关系、《吃水不忘挖井人》等,这些课文的出现促进了学生更好的去关注政治事件存在的重要意义,感受领导人的魅力所在。
1.爱国主义教育在教材中辽阔地理件体现小学统编版教材描绘的中国拥有辽阔的地理壮美的山河明声古迹众多,这些都为爱国主义提供了优质的教材,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还有《观潮》等都很好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情。
教学课件的多样化呈现方式
05 教学课件的评价与优化
教学课件的评价标准
01
02
03
04
内容准确性
课件内容是否准确无误,与教 材和课程要求相符。
教学设计
课件是否符合教学逻辑,有助 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视觉效果
课件的界面布局、字体、颜色 等是否清晰、美观。
互动性
课件是否提供有效的互动环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课件的优化建议
布局合理
合理安排文字和图片的位 置,避免过于拥挤或分散 ,保持课件的整体美观。
重点突出
通过加粗、斜体、下划线 等方式突出课件中的重点 和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
03 动画与视频的运用
动画的制作与选择
动画制作软件
Adobe Animate、Toon Boom 、Flash等软件可用于制作教学
动画。
交互式课件的制作技巧
总结词
制作交互式课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巧,包括素材的选择与处理、交互功能的实现 和界面设计等。
详细描述
在制作交互式课件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素材,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并进行适当 的处理,以提高课件的质量和效果。其次,需要利用编程语言或课件制作工具,实现所 需的交互功能,如动画效果、动态内容等。最后,需要注重界面设计,保持简洁、美观
丰富内容表现形式
利用图表、动画、视频等多媒 体元素,使内容更生动有趣。
优化界面设计
采用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提 高课件的易用性。
增加互动环节
设计互动练习、小游戏等,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
及时更新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教学需求,定 期更新课件内容。
教学课件的创新与发展趋势
个性化定制
根据不同学科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 教学课件。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其内容涵盖了语文的各个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国家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更好地呈现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材是学生最早接触的语文教材之一,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故事、诗歌、文章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语文知识和文化价值观。
在现有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1. 教材内容单一:现有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大多集中在几篇课文中,缺乏全面系统的呈现。
2. 缺乏互动性: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多为静态展示,缺乏与学生互动的形式,无法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情感共鸣。
3. 缺乏多样性:现有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多以英雄人物和伟大事件为主,缺乏对普通人的敬畏和尊重,无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当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呈现仍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呈现的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优化:1. 多样化内容呈现:在教材中增加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故事、爱国主义诗词、爱国主义文言文等,以不同形式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理念。
2. 强化互动性体验:在教材中设计更多的互动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演讲、小组讨论等形式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互动,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和感悟。
3. 引入生活化教育元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境,引入更多的生活化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力量和价值。
4. 引导学生情感升华:通过教材中的一些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出自艰苦创业者和奋斗者的优秀品质和民族精神,以此升华他们的爱国情感。
5. 融入新媒体元素: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融入新媒体元素,比如网络资源、多媒体课件等,以更生动的形式向学生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和优化路径。
本文将针对这方面内容进行讨论。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方式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其中最突出的是语文课本中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这些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经典课文教材中收录了一系列经典课文,如毛泽东《愚公移山》、朱自清《背影》、郭沫若《屈原》等等,在这些课文中,教材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和事件的描述,揭示了爱国主义情怀和爱国精神。
2.生动故事教材中还收录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如《小兵张嘎》、《孔子的花园》等等,这些故事呈现了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对国家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3.史诗长歌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等等,通过史诗长歌的形式,将悠久历史中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导学生对祖国的民俗与文化习惯的了解和认识。
4.经典名篇如《草原上的日子》、《小草》等等,这些名篇通过描述大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引导学生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于祖国环境的珍视和保护意识。
以上几种形式,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形式,来呈现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知途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感。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教材的编写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贴近生活,突出实际。
要善于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描绘形象、贴近生活、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当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存在。
例如,可以增加一些与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相关的内容,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体验。
2.多元化,颠覆传统。
要善于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点,将之融入教材当中,打破单一文化的局限,形成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示,以吸引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激发他们产生向往的情感,同时提升他们选择能力和判断力。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教育的基本要求。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呈现和优化。
要通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来呈现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鲜明爱国主义精神的诗词、散文和小说等进行编排。
如《诗经》中的《国风》篇章,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之情;《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贾宝玉等人物形象,表现了对中华文化的珍视和对家国的思念等。
这些语文课文在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要通过编排的方式来优化语文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学习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在课文学习中,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讨论题或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交流和分享。
在阅读教材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参观纪念馆、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等,以增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体验和感受。
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语文素养培养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语言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方面也具备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操作来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认知和体验。
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写一些与爱国主义相关的文章或感受等,以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而增强他们对爱国主义的理解和认同。
要通过师生互动和教学方式的改进来优化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和示范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知识的热情。
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辨能力的发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体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课文内容的编排、教学环节的设置、语文素养培养和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呈现和优化。
通过这些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材之一,其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呈现和优化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的呈现与优化路径展开讨论。
1.1 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唐诗宋词、古文观止等经典作品,这些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1.2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选取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如《敬祝母校华诞》、《少年中国说》等,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大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1.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实践在教材中,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故事背后的社会现实;通过一些具有时代感的作品,如《读报有感》、《外婆的槟榔》等,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变化、进步和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4 强化国学教育通过讲授中国传统经典的故事或文化知识,如《孔子的故事》、《中国传统节日》等,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
2.1 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统编教材中,可以增加更多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文学作品,如抗战题材的作品、爱国英雄的事迹等,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2.2 引入国情教育在教材中引入一些关于中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对国家有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认同。
2.3 加强课堂引导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更加注重对爱国主义内容的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爱国主义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文化自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金坛市涑渎中心小学徐立芳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的创新精神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紧迫要求。
学习已成为所有人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呼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
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于是,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应运而生。
但是,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陈述方式基本上是演绎的,是对符号的直接操作或是重新再操作,仍是从符号到符号,“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强调突出接受和掌握,冷落或抛弃了发现和探究,造成学生学习数学缺乏热情,数学教学效率偏低,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整体推进。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怎样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对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进行再思考,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把课堂变为学生思考、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场所,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的研究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敢于猜想、乐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的积极态度,产生积极情感,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逐步达到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观点,课程强调应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复杂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撑鼓励学生的学习;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持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每个学生的学习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
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方式来呈现时;当学生遭遇理智的挑战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1、课题研究目标提高本校数学教师的教学素养;摸索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重组的方法;丰富和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更好的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2、本课题研究内容(1)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
基于小学数学教材尝试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改组,拓展延伸,综合渗透,让教学内容更具现实性,更有意义,更富有挑战性。
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出发点。
(2)探索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本课题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还是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概念、计算、应用题、几何形体等),不同的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不同的学生(兴趣、个性、知识基础)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适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能主动地思考和探究,使学生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和谐发展,这就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3)评价方式的研究。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量化为标志,关注结论,侧重甄别,与新课程理念相悖逆,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鼓励,体验成功的快乐,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四、研究的具体策略我校自申报课题后,便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共同参与研究。
从教学常规管理入手,学习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学校的经验,围绕“优化教材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这一课题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互帮互学,分工合作,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提高了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1、加强领导,制定实施方案。
进行教科研,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有学校的发展,这是我校领导和老师的共识。
我校自接到课题研究任务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首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教导处主抓,教研组具体落实研究,全体数学教师主动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管理体系,其次是制订了详细的课题实施方案和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方法,课题奖惩措施,挑选实验教师,确定实验班级,校领导亲自参与研究的全过程与实验教师一起学习,探讨、研究、总结,确保课题的顺利开展。
2、加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课程在改革,观念要更新,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加强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我们不仅订阅了《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等多种杂志报刊,还专门购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钟启源等主编)。
《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彭纲等主编)《多元智能》(美·加佳内著)、《小学数学教师》丛书、《松子评课》(宋淑持主编)、《构建生活的课堂》(成尚荣主编)、《教学和艺术》(美、盖伊·莱弗朗索瓦兹著)等专著类案例解读类的书籍。
通过学习,全体课题成员进一步转变了教学观念,牢固确立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观念;发展学生个性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观念,为课题研究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3、加强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1)坚持例会制。
在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始终坚持每两周一次的例会活动。
活动定人定时定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传达会议精神的、有介绍外出体会的、有学习先进文章的、有组织观看优秀课录像的、有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等等,不能说每次活动都效果显著,但两年来踏踏实实地开展每项活动,确实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促进了教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2)上好研究课。
认真上好研究课是搞好课题研究的关键,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积极开展研究活动,把比较成功的研究活动上传到校园网上;同时每位教师准备一节实验课,抓好备课、上课、评课各环节,强化教师的研讨意识,提高研究能力。
一年多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均有很大的改变,涌出了许多优秀的实验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例如:闻震芳老师执教的《认图形》,夏美珍老师执教的《分数应用题》,汤志成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等,体现出合理有效的呈现方式,能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有利的帮助。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拔下,自主探究,所呈现出的轻快和快乐,让全体课题成员感到那些精品课不再高高在上。
特别是曹素华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周群老师执教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两节课,落实了如何让学生经历有价值猜想,探究验证,归纳的过程朴实自然,实用且具有实效,让课题组老师耳目一新,带动我校的数学教学前进了一大步。
(3)撰写研究性文章。
课题组成员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写好研究性文章,由学校组织、择优参加各类论文、案例的评选或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两年来,在各级各类论文评选中或各级各类杂志上获奖和发表文章十几篇,说明了课题组教师善于总结,勤于反思,乐于笔耕,这是一种非常科学而认真的科研态度。
(4)以活动促进研究和提高。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是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有力措施,自课题开题以来,学校先后组织了“青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和“数学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从备课、制作课件到课堂教学及反思,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教师专注和投入,让人感到十分可贵。
还有课题组自发组织的口算比赛,数学竞赛,数学手抄报评比,数学情景作业评比等活动,既锻炼了老师,又提高了学生。
同时,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分别邀请了华罗庚实验学校的陆卫英老师来校上了一节示范课《变与不变》,金城中心小学的蒋守成老师、华罗庚实验学校的朱春平老师、城西中心小学的李林兵老师等教科研能手来校作讲座。
还与朝阳小学进行了校际的课堂教学交流,朝阳小学的汤丽华和杨亦锋老师分别为我校数学课题组成员上了两节示范课。
还安排教师积极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的“苏教版,青年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等各类活动,每聆听一次专家的讲座,每听一节优秀的示范课,都会让老师们了解到许多新的教育信息和动态,都会使老师们更深入地反思自己。
五、主要研究成效分析1、全面梳理教材,整体把握教材体系。
课题组成员对所任年级的两册教材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四领域的内容标准对数学教材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专门的交流。
每位课题组成员对教材的内容安排、各学段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上所应达到的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能较全面地把握教材体系。
2、探索并初步整理出了部分教材内容和课型的呈现方式。
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能否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其主阵地在课堂,在第一阶段对单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的研究基础上,课题组第二阶段重点对“空间图形”这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专题研究,归纳和整理出以下三种呈现方式:小学阶段,学生将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逐步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学习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测量,初步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过程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使学生通过观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同时,课题组成员先对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在做到整体把握教材的基础上,为寻求合理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
(1)原型激趣,激发学生思考。
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丰富的现实原型,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又是学生熟悉的或者是能看得到摸得着的,学生对它们有了初步的认识经验。
所以我们将生活中的原型和学生已有的经验作为学生理解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
案例1:确定位置(执教:曹素华)1、课前准备:在教室的八个方位,分别摆上不同的花。
2、问题引入:师:小朋友们发现今天的教室有什么变化了吗?生:变得漂亮了,摆了许多花……3、认识方位师:你能告诉其它小朋友这些分别在教室的什么方位吗?生:杜鹃花在教室的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