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J】二年级数学:第九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第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ppt课件新人教版
三、巩固中深化认识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3)一节课40( ② ) ①米 ②分 ③元 时
)里。【教材P104 练习二十五 第9题】 ④
三、巩固中深化认识
2.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 长多少厘米,填在括号里。【教材P105 练习二十五 第10题】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教材P102 第6题】
(1)右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 那几个角是直角?
4个角 2个直角 (2)在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 使它增加3个直角。
三、巩固中深化认识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教材P104 练习二十五 第9题】
(1)下面可以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① ) ①米 ②角 ③分 ④ 时
三、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3个大小不同的角,其 中1个角是直角。
三、巩固中深化认识
3.以下边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 钝角。【教材P105 练习二十五 第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 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五、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1.
回形针长( 1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 4 )厘米。 2. 20厘米+50厘米=(70 )厘米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教材P102 第5题】
米 厘米
厘米
米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我们一点都,个学几角过条有哪边几些?个角顶?
边
边
顶点
我们学过锐角、
一个角有一个
直角、钝角。
顶点,两条边。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把说这一些说角这从些大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总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第3课时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
线段的方法。
2.引导学生复习角与直角、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复习角各部分的名称。
课件出示:
提问:角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填一填)上面的哪个角是直角?
学生交流汇报,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完成教材第102页第6题。
小组内交流讨论,组织汇报,师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1题,引导学生复习画角。
①学生独立画角,学生在画角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能正确画出锐角、直角、钝角,了解学生是否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②了解学生画角情况后,全班订正,共同回忆画角的方法。
课堂练习巩固提高(5分钟)1.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9(1)题。
2.完成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第9(2)题。
课堂小结课后作业(5分钟)1.(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
见本书配套练习题。
课堂板书
教学反思
这节课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米和厘米的关系,进一步掌握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
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教案:《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学对象: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角。
3. 学生能够巩固对时间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
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2. 角的初步认识3. 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步骤:第一节: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长度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长度的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使用场景和换算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实际测量活动,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三、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二节:角的初步认识四、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角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角的初步理解,教师总结并介绍不同类型的角。
五、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物和图形,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角的特点和名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角的识别和绘制活动,巩固对角的理解。
六、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角的理解。
2. 教师选取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第三节:认识时间的复习七、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时钟,引导学生复习对时间的认识。
2. 学生分享对时间的理解,教师总结并强调正确读取和使用时间的重要性。
八、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复习小时的划分和分钟的计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时间的读取和计算活动,巩固对时间的理解。
九、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对时间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第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新人教版
3.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三角形等。
五、教学过程(一)设问中揭示课题1.情境中设问。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习的什么知识有关?(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厘米)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米)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什么作单位?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课件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课件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教材通过不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特征,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
有的学生可能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而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
2.如何运用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使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练习题,包括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卡片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情境,引入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主题。
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动物比赛长度和角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一些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和描述。
同时,简要回顾之前学习的长度单位和角的特征和定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或实物进行操作。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
例如,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不同的角度,或者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4.巩固(10分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总复习》|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总复习,主要复习第18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加减法运算、认识人民币、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物体分类、数字书写、数学思维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第18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第18单元的知识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本节课的总复习内容。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并解释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根据复习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突出重点知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3 + 17 =45 28 =46 + 54 37 =1元 5角3元 2角书本的长度:_____厘米桌子的长度:_____厘米锐角:_____直角:_____钝角:_____2. 答案:(1)运算过程和答案:23 + 17 = 4045 28 = 1746 + 54 37 = 63(2)人民币表示:1元 5角 = 1.5元3元 2角 = 3.2元(3)长度测量结果:书本的长度:20厘米桌子的长度:120厘米(4)角的分类:锐角:30°直角:90°钝角:12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总复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第18单元的知识点,学生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积极思考,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024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教案3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第102页第5、第6题)1.使学生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对一些实物的长度进行估算和测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使学生学会在几何图形中发现角和直角,并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3.让学生体验成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重点:认识米和厘米,理解“1米=100厘米”;会用工具画角。
难点:结合实际理解认识长度单位和角,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和估算。
三角尺、尺子。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与测量有关的知识,想想是什么呢?生1:长度的测量。
生2:角的认识。
师:对,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简单地测量实物的长度。
认识了角,能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帮助我们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下面我们就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到底掌握了多少,有信心吗?(课前布置作业:找出你家里大约长1米、1厘米的物体,指给爸爸妈妈看,并说说米和厘米是怎样换算的。
你家里的物体有角吗?哪些角是直角?指给爸爸妈妈看)【设计意图:在了解、调查中再次复习长度单位,建立直观表象,为抽象的理解奠定基础。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因为在学校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所以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与家长合作,有利于巩固学生所学知识】1.小组交流汇报。
师: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们做了吗?现在在小组里把与爸爸妈妈交流的情况,说给其他同学听听,然后小组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小组汇报时,要在小组长的安排下,一个一个地说。
教师巡视,多听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是怎样说的。
2.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米、1厘米,家中哪里有角。
适时地让其他同学补充。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巩固认识长度单位,复习角,认识角的特征,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象】3.解决问题。
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哪些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宽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师:我们量线段、画线段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不管是量线段还是画线段,都要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单元教案(详案)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三幅图,完成教材P101第1题和P103~104“练习二十五”中第1~3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2.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整理、归纳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星期天,聪聪和明明结伴而行,先去了海洋馆。
海洋馆来了一位小明星——会算术的小海豹。
小海豹可厉害了,让我们来看看小海豹现场表演做算术题,好吗?(出示课件)72+6 82-40 41-7 14+50 38+27 30-16 36+19 59-46师:这些算式都是我们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这节课我们将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复习1.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1)分类整理,建构10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知识网络。
师:你可以给小海豹做的这8道题分分类吗?学生小组内整理、交流。
汇报交流分类整理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预设】预设1:按计算方法分类。
加法:72+6、14+50、38+27、36+19。
减法:82-40、41-7、30-16、59-46。
预设2:按计算方法中的进位、退位分类。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2)计算方法的再呈现和梳理。
师:在这8道题中,你认为哪几题难度大些,容易出错?【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8+27、36+19、41-7、30-16,因为它们需要进位和退位。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长度单位、认识角、时间》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印象。
同时给学生留下独立思考的悬念,为下节课的知识传授造势。
]
【环节三:实践应用,随堂检测。
】
1.课件出示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习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课件出示教材习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4.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设计练习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
【环节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把这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讲给爸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知识、方法两方面梳理本节课所学,感受到学习数学价值所在。
]
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数学的启蒙阶段,对角的初步认识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的重要一课。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角的特性。
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这些设计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孩子们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人教版第3册第38页至第39页做一做教学重点: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会画出大小不同的角。
教学难点:区分角的大小并不是由两边的长短决定,而是由两边叉开的大小程度决定的。
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思想目标: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的能力。
教具:活动角,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圆形纸学具:学生活动角,三角尺或直尺,小方格本(①号本)圆形纸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线段,问:这是什么?线段的两端有2个什么?生:2个端点.师:画线段一定要用什么工具来画的?生:三角尺和直尺师:请拿起三角尺,问:三角尺上有什么?请同学们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设计理念一、以线段图来导入,一方面:可以引出三角板上的角,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线段的两端叫端点,角的叫顶点,避免学生总把端点、顶点搞乱。
)二、探究新知1、找一找①谈话:角不仅在三角尺上可以找到,在校园里也可以找到,请大家打开书本第38页。
问:图上有些什么?能找到一些角吗?看哪个小组找得最多!生:球门上有角,爷爷的剪刀上有角,同学们做操伸手的双手形成一个角,表的两根针形成一个角。
红旗上有角,窗户上有角,教学楼......(设计理念二、利用主题图里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境,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在找角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角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9单元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9单元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第9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以及角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直角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和运用米和厘米进行长度的测量,并能够识别和构造直角。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并能够描述和识别直角。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识别直角。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欲望。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学生对长度单位换算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测量和判断直角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用尺子- 长度测量模型(如绳子、书本等)- 画有直角和不是直角的图形卡片- 学生用尺子- 练习题和活动指导手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介绍米和厘米的定义,并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接着,引入直角的定义,并通过展示图形卡片来让学生观察和识别直角。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练习使用米和厘米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互相检查对方是否正确识别了直角。
4. 巩固: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来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和直角的理解。
5.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以及直角的特征。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展示米和厘米的定义、换算关系,以及直角的识别方法。
同时,还会展示一些典型的测量实例和直角图形,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测量练习题和直角识别练习,旨在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对长度单位和直角概念的掌握程度。
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9 整理与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课件)
2.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的长度,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
填在括号里。 【教材
练习二十五 第 题】
( 4cm ) ( 8cm )
长度单位
线段有什么特征?
线段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长度单位
如何画出线段?
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 到尺子几厘米的地方。
请画出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请画出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教材 练习二十五 第 题】
(1)下面可以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① )
①米
②角 ③分 ④时
(2)教学楼大约高15( ① )
①米
②厘米 ③分 ④元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教材
(3)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 )
练习二十五 第 题】
①米
②分 ③元 ④时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 认识了各种角。
认识角
锐角
比直角小的 角叫作锐角。
直角
和三角尺上的直角 相同的角就是直角。
钝角
比直角大的 角叫作钝角。
认识角
边
顶点
边
一个角有一个顶角
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 一排。
钝角 > 锐角 >
直角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第九单元 总复习
人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谢谢聆听
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肯定是钝角。
①
②
③
拼一拼
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
应该怎样做? 用两个三角尺上的锐角能拼成一个钝角 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教材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但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2.学生对一些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和角的度量方法。
2.采用任务驱动法,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交流和分享,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长度单位和角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练习题和活动材料。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系列的长度单位和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测量和记录长度和角的大小。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巩固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些拓展长度单位和角的知识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6.小结(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9单元第三课时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人教新课标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9单元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知道1米等于100厘米。
2. 学生能够认识角和直角,知道直角等于90度。
3. 学生能够进行米和厘米的换算,能够用米和厘米描述物体的长度。
4. 学生能够用角和直角来描述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米和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和直角的概念,能够用角和直角来描述物体的形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直尺、角的模型、直角的模型。
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用尺子量一量,并用米和厘米来描述物体的长度。
2. 讲解米和厘米的概念:用尺子演示1米等于100厘米,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
3. 讲解角和直角的概念:用角的模型和直角的模型来演示角和直角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角和直角的定义。
4. 换算练习: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并用米和厘米来表示。
然后让学生互相量一量身高,并用米和厘米来表示。
5. 应用练习:让学生用角和直角来描述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是矩形,椅子是圆形等。
六、板书设计米和厘米:1米=100厘米角和直角:直角=90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米和厘米来描述一下自己的房间。
答案:我的房间长3米,宽2米。
2. 作业题目:用角和直角来描述一下教室的桌子。
答案:教室的桌子是矩形,有四个直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米和厘米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但在角和直角的应用上,有些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用米和厘米来量一量家里的家具,用角和直角来描述一下家具的形状。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长度单位的知识,包括米、厘米、毫米。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
3.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初步概念,包括锐角、直角、钝角。
4.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复习和巩固认识时间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复习: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
2. 角的初步认识:通过实物和图形,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3. 认识时间的复习:通过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长度单位和角的概念。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增强合作意识。
3.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谜语,引发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的兴趣。
2. 复习长度单位:教师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
3. 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教师展示实物和图形,介绍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
4. 复习认识时间:教师展示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认识小时、分钟和秒的能力。
5.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答。
6. 总结和布置作业: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批改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巩固情况。
六、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长度单位尺子、角的模型、钟表模型、计时器、练习题纸张等。
2. 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放整齐,学生能清晰看到教具和黑板。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估算,理解角的初步概念,以及认识时间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2.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3.认识角的概念;4.进行角的初步认识与运用。
二、教学准备1.教材《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2.教学课件;3.课堂练习题;4.彩色画板、尺子、直角三角尺等教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长度单位的认识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物体(如铅笔、书桌、教室等),让学生感受不同长度单位的概念;2.概念讲解:介绍厘米、分米、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3.练习与检测: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1.复习:回顾厘米、分米、米的概念;2.换算讲解:教授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如厘米和分米的换算等;3.练习与检测:设计相关换算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第三课时:角的初步认识1.引入:通过展示不同角度的图形,让学生感受角的概念;2.角的基本概念:介绍角的概念、角的顶点、边等基本概念;3.角度的度量:教授角度的度量方法,让学生了解角度的度量方式。
第四课时:角度的应用1.角度的应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角的应用;2.角的简单应用题:设计简单的角度问题,让学生进行角度计算的训练;3.总结与复习: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角度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2.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能积极参与?3.学生对长度单位和角度的掌握情况如何,是否需要加强训练?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长度单位和角度的知识;2.设计一些有趣的角度计算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角度,增强对角度的理解。
以上是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的详细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9 总复习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精品教案
第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课本第102页第5、6题,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的第9、10、1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验证。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和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难点】1.认识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情景导入】学生自学看书。
小组讨论:长度单位和角的认识这两个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梳理。
长度单位角的认识米---厘米---线段1米=100厘米【进行新课】知识点1 复习米和厘米(1)出示下题: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1米=()厘米。
(2)让学生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3)让学生举出教室内或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大约是1米,哪些东西的长大约是1厘米。
(课桌的边长大约是1米,数学课本厚大约是1厘米等。
)(4)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5)出示以下两条线段,(请学生打开课本第105页,见课本第10题中的两条线段),提问:“先估计课本中的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回答。
让学生量一量这两条线段的长是几厘米?并把结果填在课本的括号里。
提问:第一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短几厘米?(6)练习:在下面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①一枝铅笔长约10()②旗杆高约8()③毛巾长约60()④衣柜高约20()知识点2 复习线段和画线段(1)提问:我们见过哪些图形上有线段?(2)完成以下题目:下面图形中有几条线段。
(3)让学生画线段。
①画出4厘米长的一条线段。
②画出比10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画线段。
二上:《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巩固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
2. 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定义、分类(锐角、直角、钝角)。
3. 认识时间:时、分、秒的认识及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知识的运用。
2. 难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时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
3. 课堂讲解: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的知识。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与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方面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学习等情况,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 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学间的相互评价,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拓展: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和认识时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二年级上教案-第九单元第三课“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人教版
二年级上教案第九单元第三课“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大家呈现二年级上教案——第九单元第三课“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复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九单元第三课,主要内容包括米和厘米、角和直角两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概念及换算,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概念及换算。
难点:将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米尺、直尺、量角器、三角板。
学具:练习本、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的长、宽、高,思考如何用米和厘米来表示。
2. 知识复习: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概念及换算。
3. 例题讲解:以教室的长、宽、高为例,讲解如何用米和厘米表示,以及如何用角和直角来描述教室的形状。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米和厘米表示教室的长、宽、高,并用角和直角描述教室的形状。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米和厘米、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6. 成果分享: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概念及换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米和厘米表示教室的长、宽、高。
(2)用角和直角描述教室的形状。
(3)列举两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应用。
2. 答案:(1)教室的长约为8米,宽约为6米,高约为3米。
(2)教室的形状可以用一个长方形来描述,其中长为8米,宽为6米,四个角都是直角。
(3)实例一:用米和厘米测量自己的身高。
实例二:用角和直角描述一本打开的书的形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了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角和直角的描述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课时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2页第5、6题,第104页练习二十五的第9、10、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验证。
2.使学生加深对角和直角的认识,在操作、观察等活动中获得对线段、角、直角等图形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度,画线段和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重点难点】
1.认识米和厘米,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
2.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情景导入】
学生自学看书。
小组讨论:长度单位和角的认识这两个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梳理。
长度单位角的认识
米---厘米---线段
1米=10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