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黄河教案2

合集下载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

七年级上地理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工作,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工作情况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兴趣、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三课时教案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2.3河流第三课时教案

2.3 河流(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运用图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2.结合实际,说出黄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结合图文材料,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和防治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黄河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长江不同河段的开发与防治。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视频——航拍中国的黄河片段,请同学们欣赏黄河自然风光,感受黄河的壮阔与美丽,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黄河在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忧患,如何了解黄河的忧患,更好的改造黄河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本节课——黄河。

新课讲授: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 黄河概况活动1:通过黄河流域水系图,观察黄河干流的形状: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形状,从而对黄河的形态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2:引导学生阅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通过认真观察,同学们了解黄河基本的水系特征。

活动3:引导学生阅读我国政区图,观察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9个省级行政区,青、川、甘(陇)、宁、内蒙古、晋、陕(秦)、豫、鲁,9省区。

是我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千米。

活动4:通过中国地形图,观察黄河干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区,关注阶梯交界处的山脉,使同学们更好理解黄河开发与治理当中的利与弊。

活动5:读读黄河水系图,找到黄河上、中、下游的节点;黄河从源头到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的河口为上游,黄河从河口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

活动6:读黄河水系图,观察黄河的主要支流,通过圈画,让同学们了解黄河更多的水系特征;图片展示汾河与渭河风光。

2.黄河的奉献活动1: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之下,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请同学们结合历史和生活说一说。

活动2:读黄河水系图,了解黄河在提供水源、引黄灌溉。

黄河沿岸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自古至今,黄河就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河也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2)提供灌溉水源
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早在两千年前,宁夏平原的人们 就揭开了引黄灌溉的历史。现在,人们黄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 供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
(3)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黄河上中游处在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国家对黄河的
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续建成了多座大型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济发 展。 ①上游的水电站主要有青海省的龙羊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甘肃省的刘家峡 水电站;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青铜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的水电站主要有河南省的三门峡水电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等。
当堂小练
2.“漂流瓶”漂过龙羊峡水电站和刘家峡水电站时流速很快,这是 由于该河段( C) A.降水丰富,河水流速快 B.在雪山附近,有大量冰雪融水补给 C.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D.有很多支流汇人,河流水量大
3.“漂流瓶”经过的哪个河段时,会有凌汛现象发生(D )
A.甲
B.乙
C.丙D.丁Fra bibliotek凌汛上游(宁夏、 受纬度位置影响,黄河南北向河段气温的差异 内蒙古境 明显。初春时节,纬度较低的上游河段河面解 内)和下游 冻较早,河水挟带冰块而下,导致水位猛涨;
(山东境内) 下游纬度较高河段河面解冻较晚,容易形成冰 的部分河段 坝,阻塞上游来水,导致河堤决口、河水泛滥
可采用破冰船破冰、 军事爆破等
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至河南 省桃花峪 河南省桃花峪至人海口
特征
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多支流,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 高原,河流多泥沙 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宽阔.水流缓慢, 泥沙淤积,河床拾高,形成“地上河”
3.黄河的贡献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教案

【课题】八上第二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黄河【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运用黄河流域示意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划分等河流概况。

2.说出黄河的上游主要水文特征。

3. 说出黄河的中游主要水文特征,并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4. 说出黄河的下游主要水文特征,并举例说明黄河治理的综合措施。

【教学模式】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教学方法】读图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图【教学过程】状等。

巴颜喀拉山渤海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5464千米思考:可否称黄河为我国第二“大”河?(强调年径流量)(2)黄河流经的主要省区及三游分界点。

青海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渤海巴颜喀拉山甘肃宁夏总结:青川甘宁和内蒙,晋陕豫鲁共9省。

(3)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和主要支流。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河流经了哪些地形区?汾河渭河回答完毕后,请用红笔在课本45“黄河流域”图中沿干流自源头至入海口描一遍。

壶口瀑布小浪底水电站兰州黄河风景区黄河三角洲宁夏平原思考黄河是如何促进我们的经济发展的?思考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建在什么地方?学生依据图总结:黄河的水电站主要建在上游和阶梯分界处;进而得出上游和阶梯分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梯能开发) 例如:刘家峡、李家峡、龙羊峡、 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有没有产生什么灾难呢?第三幕 黄河灾难多沉重?自学 探究 点拨展示有关图片:水土流失思考黄河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教师适当引导并继续提问:凌汛多发生在河流的那段?为什么?进一步探究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黄河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含沙量大(中游)2. 凌汛3. 地上悬河(下游)4. 断流学生据课本内容回答并明确问题,并在图2-3-6上标注。

通过图片展现,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教案2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源头、支流、干流途经的地形区和省级行政区域,找到上中下游河段划分的起始点。

2.通过自主学习,查阅地图、文字素材,完成学习任务,概括和理解黄河在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以及如何合理地进行开发和利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河流知识已经进行了两节课的学习,所以,本课时主要以学生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为主,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运用资料和已经掌握的地理读图技能、地理分析方法,掌握黄河的水文状况和各河段的开发、利用与治理。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学生学习任务单。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开门见山教师:关于黄河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

(切换幻灯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学生:朗诵诗词。

教师:这句诗词描述的是黄河的哪个特征?学生回答预设:源头和入海口。

教师:回答得很贴切,我们首先来找一下诗句中的“天上”和“海”。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讲授新课──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和相关文字资料,了解黄河水文特征教师:(切换幻灯片)参阅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文字资料,在空白图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阅读地图和文字资料,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回答预设:诗句中的“天上”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指的是渤海。

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河南的桃花峪。

黄河干流主要流经的地形区依次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依次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是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课时3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1.能够说出黄河的概况。

2.通过对河流治理和开发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能够运用地图和统计资料说明中国河、湖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地理问题的能力。

1.黄河的地理概况。

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她在历史上曾多次泛滥,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我们的一大忧患。

今天,我们就围绕黄河的“奉献”和“忧患”来探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问题。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黄河风景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教师再展示一组突出黄河危害的图片或录像,请同学们观看。

看完后,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观看的是我国黄河的图片或录像,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她在历史上曾多次泛滥,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我们的一大忧患。

今天,我们就围绕黄河的“奉献”和“忧患”来探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问题。

(二)师生互动,理解新知教师多媒体出示课本第50页图2.41黄河流域水系图和景观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回答:(1)黄河发源于哪里?注入哪个海洋?上、中、下游是如何划分的?主要支流有哪些?(2)黄河干流流经哪些省区、地形区?黄河干流很明显地呈巨大的“几”字形,像一条巨龙,从青藏高原越过某某省、某某省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某某、某某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掉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3)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黄河发源于哪座山脉?黄河流域的主要地形特点是什么?(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黄河流域以高原、平原为主。

)(4)黄河中、下游分别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地形区?(黄河中、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主要是某某省、某某省和某某省、某某省;流经地形区主要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读“我国主要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和年径流量对比表”,黄河、长江的长度相差800千米,年径流量却相差14倍。

2019年秋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2019年秋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章 第3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与技能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3.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从图上获知黄河水能丰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辩证的认识。

2.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难点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一、导入新课展示黄河景观图片,再播放一段黄河景观视频,配上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教师: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二、讲授新课教师:李白曾吟诵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哪里?“海”又是指哪里?学生:“天上”指的是黄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因为海拔高,故形容为“天上来”,“海”是指注入的海洋——渤海。

教师:观察图2.41“黄河流域水系”,说说黄河干流像什么字。

学生:黄河干流像一个“几”字。

探究:继续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对照“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各组同学自主查找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流经的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及主要的支流。

查找后同桌互相交流,展示讨论的结果。

学生1:对照“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可知黄河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学生2:对照“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图,可知黄河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四川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9个省级行政区域。

学生3: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渭河、汾河、湟水、洮河等。

教师在黑板上绘制黄河水系图,学生自主绘制,并在空白图中填写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主要省级行政区域及主要支流。

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第三节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D
12.读下图,对黄河干流各河段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C.②河段有凌汛现象 D.③河段为地上河 A.黄河流域无结冰期 B.①河段水流平缓
13.根据黄河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要求。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它注入的海域A是____。 (2)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中、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_。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Type : Image
作图元素
立体部件化组合
数据库
作图元素
放一些财务数据或者市场份额(国内、国际)、产品归类、 组织结构之类的文字,反白字,加阴影。
T
AG
M
W
G
作图元素
产品示意图标,使用时标上名称。 (组网图不能使用产品实物图, 所以大家要善于运用此示意图标)
图1 图2


破冰
(1)上、中、下游河段中,最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游和___游。
当凌汛来临时,人们最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是____。

(2)上游的兰州至河口镇河段,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变支__流_,较从少水,系蒸特发征旺及盛人类活动两方面分引析水其灌主溉要原因:①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桃花峪
3.黄河的开发
荒漠化 4.黄河的忧患主要表现在: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 ________严重;凌在汛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初春和初冬时节疏往松往形成_____;中游流经黄土七高八原,
由于土层____,降水多集中植在被___月份,多暴雨,_____破坏严重,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下游进入华北平原地区, 水流速度减慢,泥沙沉积形成“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与反思金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三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与反思金品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知识与技能】1.运用黄河流域水系图了解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等概况。

2.依据图文资料了解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其治理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黄河的开发,知道河流的开发包括哪些方面。

2.通过学习黄河面临的问题和治理措施,初步了解分析河流治理措施的主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树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重点】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划分等概况;黄河的水患及其治理措施。

【难点】黄河面临的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关于黄河风景的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教师再展示一组突出黄河危害的图片或录像,请同学们观看。

看完后,教师总结:刚才我们观看的是我国黄河的图片或录像,黄河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她在历史上曾多次泛滥,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我们的一大忧患。

今天,我们就围绕黄河的“奉献”和“忧患”来探讨黄河的治理与开发问题。

知识点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49~P52的内容,自主完成)1.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的省区,上中下游分界点和主要支流。

__答案: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曲折东流,最终经山东省,流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

主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有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山东省(共9个)。

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内蒙古的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点为河南的桃花峪。

其最大支流为位于陕西省的渭河。

__2.说出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__答案:流经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区,水量较小;含沙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凌汛。

__3.说出黄河的主要奉献,分析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治理。

__答案:奉献——在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提供了灌溉之利;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

八年级地理教案、学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学案: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学案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地形区。

2、通过地图、图片及统计资料的分析,能够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3、掌握黄河各河段的治理措施。

【学习重点】掌握黄河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理措施。

【学习难点】知道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

【学习过程】黄河的治理【自学导航】认真阅读教材,你能独立解决下列问题!学法提示:读图分析读课文内容和图2.41和图2.42完成:1、在图中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2、找出划分黄河上、中、下游的界线河口、孟津,看它们都位于哪个省区。

3、找出黄河流经的省区。

4、找出黄河流经的地形区。

5、黄河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6、地上河的分布河段、形成过程。

7、黄河不同河段的问题与治理。

【交流展示】同桌或小组进行学习结果的交流【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解决:1、分析黄河的作用。

2、为什么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3、讨论完成课本52页活动“认识黄河的忧患”。

【我的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学后质疑】你发现了哪些问题【同步演练】你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快来检测一下双基训练:一、选择题1、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2、黄河断流现象出现的河段是()A.上游B.中游C.下游D.中上游3、下列河流中有凌汛发生的是()A、珠江B、黄河C、长江D、淮河4、治理黄河的关键是()A、引黄淤灌B、加固黄河大堤C、全流域综合开发D、中游水土保持5、被誉为“塞上江南”的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四川盆地二、综合题下图是“黄河水系略图”,读后完成下列各题:(1)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黄河发源地:________山;②注入海域:________海;黄河是我国第________长河;干流上、中游分界处③是________,中、下游分界处④是________;位于黄河沿岸的城市⑤是________,⑥是________;主要支流⑦是________,⑧是________;主要水电站⑨是________水电站。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滔滔黄河》教案 湘教版地理

第3课时滔滔黄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概括黄河的水文特征。

(2)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利用价值或问题与治理。

★过程与方法多媒体展示各种地图资料,通过读图、析图、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获取地理信息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黄河水利建设上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通过学习黄河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治理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1)黄河流域概况。

(2)黄河水文特征。

(3)黄河各河段的开发利用或问题与治理。

【教学难点】黄河水系的空间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黄河大合唱》部分歌词,《将进酒》部分诗句。

承转过渡:《黄河大合唱》和《将进酒》中都描写了黄河的壮阔之美。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黄河。

二、新课学习(一)黄河流域概况★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读图:(1)黄河发源地是哪里?(青藏高原上的巴颜喀拉山脉)。

(2)黄河全长多少千米?(5464千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黄河流域面积是多少?(约75万平方千米)黄河干流经过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单位?(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3)黄河最终注入哪个海洋?(渤海)(二)长江水文特征★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

引导学生填表:(三)黄河河段划分★多媒体展示:黄河干流纵剖面图、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1)上游和中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河口)中游和上游的划分地点是哪里?(桃花峪)在黄河水系图中找出这两个位置。

(2)上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湟水、洮河)中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汾河、渭河)下游的主要支流有哪些?(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有哪些?(上游: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中游:黄土高原;下游:华北平原)(四)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多媒体展示:黄河水系图。

引导学生读图:找出水电站分布的河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板书设计
①黄河基本情况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流经地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全长:约5464千米
-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千米
②黄河治理历程与措施
-治理重要性:防洪、灌溉、供水
-新中国成立后治理成就:修建水库、堤坝、分洪蓄洪区
-治理措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加强污染防治
2.综合思维: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数据、图表和实例来综合分析问题。
3.地理实践:引导学生关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讨论如何在治理黄河的同时实现流域内的可持续发展。
4.人地关系:通过分析黄河治理与开发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治理历程、开发利用等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平衡、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黄河大合唱》:让学生了解这首著名歌曲背后的历史背景和黄河治理的意义。
-《治理黄河的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治理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的贡献和治理成果。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建设》:分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治理措施,探讨可持续发展之路。
-《黄河文化》: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感受黄河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⑤黄河文化
-历史文化:黄河文明、古代诗词、民间故事

幼儿园黄河优秀教案

幼儿园黄河优秀教案

幼儿园《黄河》优秀教案篇1【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的贡献。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活动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2、通过调查、广告设计、提出建议等方式,培养学生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活动难点】根据主题搜集、整理和筛选资料。

【活动内容】黄河之史——黄河之歌——黄河之忧【课时安排】三课时老师课前进行活动指导、学生课外时间搜集资料。

活动一课时:“黄河之史、黄河之歌、黄河之忧”(课外搜集资料、课内陈词交流并展示成果,以每人办一份手抄报的形式交流资料,进行展示)写作、评讲:两课时【活动准备】1、师生:(2)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黄河污染的资料分组交流。

八、课堂练习:请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设计一则公益广告语,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

心系黄河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也提高了自己,收获颇多。

愿综合性学习开展得越来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幼儿园《黄河》优秀教案篇2学习目标:1、记住黄河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干流流经的省区及地形区的名称2、在图上找出并记住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河口镇和河南省旧孟津3、知道龙羊峡、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工程的名称及分布4、理解黄河“母亲河”的奉献5、理解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和造成的危害6、住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7、知道治理黄河的措施及取得的成就学习重点:1、黄河的自然特点2、黄河“母亲河”的奉献3、黄河“地上河”的形成原因4、治理黄河的关键和根本导学思考题一:1、为什么说黄河是的第二长河,而不说是的第二大河?2、阅读课文,了解黄河的发源地、长度和注入的海洋?3、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流经那些省、自治区?4、在黄河水系图上,依次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5、在黄河水系图上,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源头;四条支流:洮河、湟水、汾河、渭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河口、旧孟津,看他们各位于哪个省区?6、黄河在宁夏、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是什么平原?7、黄河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哪一段?在黄河上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及水电站有哪些?什么河段梯级开发最密集?强化训练题一: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山,全长千米,注入海。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

初中黄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特点,如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

3. 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了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4.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2. 黄河的主要特点3. 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4. 黄河文化5. 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黄河流域的具体实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黄河的生态环境问题。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黄河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这条著名的河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经省份:介绍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3. 分析黄河的主要特点:讲解黄河的泥沙含量、河床抬高、流域生态环境等特征。

4. 探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具体实例分析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

5. 介绍黄河文化:讲解黄河对我国农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组讨论黄河流域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促进流域可持续发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活跃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如合作、交流、思考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黄河流域问题的思考。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自我认知。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

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公开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时间:2015年9月24日(星期四)★课标要求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概况不仅指黄河的水文特征,更指黄河的治理。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学中能够运用地形、气候、河流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黄河的特征,提出有针对性的开发与整治黄河的措施。

★教学设计思想《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与湖泊》的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

上承中国自然环境的位置、地形、气候,下启课本教学内容《自然灾害》。

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应用,可自主推到、评估黄河的功与过,从而经一步探究出黄河的忧患及治理措施。

这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和谐“人地观”的形成过程。

学习“黄河的治理”,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感,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很密切。

真正可以做到“从生活中学习地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

具体设计如下:创设生活情境。

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现实,不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还使学生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

以教学重点为中心展开教学,采用观察探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概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突破了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黄河作为我国的“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唤起学生对治理黄河、保护黄河的责任感,并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中语文教案黄河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黄河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黄河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黄河》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以及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黄河的地理特征、历史变迁以及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

2. 学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1. 黄河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

2. 课文中长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多媒体课件,播放黄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黄河有直观的认识。

2. 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搜集的黄河资料,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三、课堂讲解1. 讲解黄河的地理特征,如流域面积、全长、流域地形等。

2. 讲解黄河的历史变迁,如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等。

3. 讲解黄河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如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长句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黄河的认识和感受。

五、总结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关于黄河的短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方面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能力,但在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

八年级地理《黄河》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使学生掌握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以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能通过地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教育学生树立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黄河的基本概况。

2. 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难点1. 黄河流域的地形区分布。

2. 黄河流域的水文特征。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黄河的地理图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地图分析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黄河的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共同探讨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流域内的地理特点。

3. 地图分析: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地形图,找出黄河的流经路径及主要地形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黄河流域的保护措施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建议。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黄河基本概况的掌握程度,包括流域面积、全长、流经省份等。

2. 评估学生对黄河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的理解和记忆。

3. 考查学生通过地图分析黄河流经路径及地形区分布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黄河流域保护措施的创意和可行性。

5. 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中的态度和进步,以及对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意识的认识。

七、教学准备1. 准备黄河流域地形图、黄河流经省区图等相关教学地图。

2. 搜集黄河相关视频资料,如黄河壶口瀑布、黄河三角洲等。

3. 准备黄河流域环境保护案例材料,用于小组讨论。

4. 制作教学课件,包括黄河概况、黄河流域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点。

5. 准备课后练习题,涵盖本节课主要内容。

黄河的教案8篇

黄河的教案8篇

黄河的教案8篇黄河的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保卫黄河》是西师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丰富奇特的想象和联想是本文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根据课标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领悟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的表达方法,本课教学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这种方法,这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针对第三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场景描写他们也并不陌生的认知基础,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掌握本课生字词,联系本课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让学生课前去搜集作者、黄河、时代背景、朗诵词等相关资料,从而搭建起学生与文本内容理解的桥梁集中力量把时间用在突破重点与难点上本课文质兼美,我们要咬定“语言”不放松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倾听保卫黄河的音乐、抓重点词句等方法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体悟其间蕴含的情感,更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语言深处,引导学生揣摩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寻求一种“言意”兼得的教学效果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七八段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保卫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2积累优美词句,学会写实和联想、想象相结合的表达方法并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师:cai课件学生:了解抗战历史,搜集《保卫黄河》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破题(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二)交流课前搜集资料,了解黄河及《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对于黄河,你们都有哪些了解?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保卫黄河的创作背景及目的,为学习课文做铺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梳理课文主要内容: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再读课文,弄清课文的结构: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哪些段落写了演出的情景,哪些段落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一)体验一段音乐1创设情景,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那即将演奏的是一支怎样的乐曲?请在受到触动的词句或者标点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者体会2.师生共同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乐曲?(1)第六段(课件)①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②初步了解联想和想象:这深情的声音让作者联想和想象到了哪些人物或者事物?③生齐读(2)第七段(课件)①演出仍在继续,想象也在继续,咱们继续交流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乐曲的气势磅礴的?②这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哪,演员们的哪些动作让你印象深刻,特别感动?请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生答后追问:你从这些动词体会到什么?③(课件,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同学们,看到这凄惨的一幕幕,我们怎能不愤怒,怎能不激情满怀?指挥,举起了指挥棒;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马号,透过这一举一提,一捏一劈,想想,此时此刻,他们会想些什么?④学生朗读——⑤(点击课件)出示句子: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乐声的响起,就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作者丰富的想象那这一想象有什么作用?⑥同学们齐读——⑦语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进行说话训练(3)学习第八段(课件)①咱们继续交流,你还从哪里体会到乐曲的气势磅礴?②被劈动的仅仅是死寂的东海吗?被震醒的仅仅是沉睡的山峰吗?被劈动的,被震醒的到底是什么?结合了解到的时代背景谈谈你的理解③生读④一个排比句,一个感叹号,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⑤生读⑥抓学生的心里期待,听保卫黄河之“黄河船夫曲”(课件)⑦师生合作读(二)学会一种方法1请大家再次默读这三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把保卫黄河写得如此生动形象,富有震撼力的?2(课件)现在,咱们把这些联想和想象部分去掉,你们再读读,你发现文章变得怎样了?3小结:我们写文章时也可以把写实和联想、想象结合起来(三)发现一支乐队1如此气势磅礴的保卫黄河,究竟是由一支怎样的乐队表演出来的?请大家浏览课文第4、5自然段2这是一支怎样的乐队?(奇特)3你从乐队的奇特体会到了什么?4教师小结(四)感悟一片情?1运用前面总结出的方法同桌合作学习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读课文第10、11段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勾画出写实和联想的部分,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如有疑难,可以和同桌合作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3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音乐让作者想到了什么,你都勾画了哪些内容?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滔滔黄河
1课时2010年10月28日
罗卜田中学江财国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黄河的源流概况;
2、了解上、中、下游的分段及各段的自然特征;
3、了解黄河水能资源和著名的水利枢纽的分布;
4、理解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5、了解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教学中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对黄河的“利”与“害”有一个辨证的认识。

2、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治理黄河所取得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

3、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辨证观。

二、教学重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2、对黄河的治理和开发所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难点:
1、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的原因及黄河水害的由来。

2、黄河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自学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开放式教学等。

六、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录像一):
播放一段气势磅礴的黄河景观录像,配上诗朗诵,使学生感受到黄河博大的胸怀,增加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师:是啊!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多么想去深入了解这条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母亲河啊!
滔滔黄河
板书:一、黄河的概况
活动一:
利用电脑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并结合《中国的地形图》,要求各小组合作完成课本P49五个活动题,代表上台指图讲解,其他的同学纠正补充,最后师生一同在课件中分析出黄河概况(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流经的省区;长度、流域面积;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教师及时板书。

(分组讨论):
接着大屏幕上展示有关黄河的讨论: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一条害河。

你的观点呢?黄河是其中之一,还是两者兼有?(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师:是啊,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在华北大地上,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够具体指出是哪些?
由于有前面的知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以下几点:板书: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开发旅游、缔造文明
活动三:
接着教师与学生结合相关的景观图片,指图一一讲解。

黄河冲出青铜峡后,水势变缓,在干旱的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塑造了具有“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和“塞外江南”的河套平原,在下游地区又塑造了广阔
的华北平原。

(在流域图中,配上相应的景观图片。


请看大屏幕上我们发现黄河的中上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所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在黄河的中上游修建了一系列的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课件展示沿途主要水电站的景观图片,让学生知道梯级开发成串分布的特点。


这些水电站和水利枢纽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水能,而且还提供了便利的灌溉。

而首先揭开引黄灌溉历史的是宁夏平原。

新中国成立以来,又修建了许多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使黄河流域的面积大大增加。

(课件展示宁夏平原灌溉渠道图片和刘家峡水库图片。


接着继续介绍壶口瀑布及中华古代文化小结开发旅游和古代文明。

过渡:而有人说黄河又是一条害为什么?
紧接着屏幕展示三条黄河水土流失情景的资料及黄河入海口的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

过渡:面对这样的状况,会给下游造成怎样的危害呢?
讨论: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安全正确吗?
学生讨论,代表起来回答。

教师小结:黄河的上游多流经的是湖泊与沼泽,河水较清,含沙量只占10%;
而到了中游含沙量剧增占了90%.
师:携带了这么多泥沙的黄河,出了黄土高原,进入下游的华北平原,水速怎样变化?携带泥沙的能力又怎样变化?最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大屏幕再次展现“地上河”的动态形成过程,师生共同归纳出: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地上悬河”)
活动四(朗诵表演、画“地上河”):
师:同学们!你们在这悬河下散步,会心安吗?(从而引出决口之险。

)师:决口后将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怎样的灾难呢?(图片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说明。


师:是啊,决口之后,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极大的危害。

过渡:黄河流域的人民面对这凶猛的黄河,他们岂能坐以待毙。

但如何合理的摆脱黄河的这些忧患,一直困扰着黄河流域的人民,同学们,假如你就是水利
部长,你认为治理黄河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板书:四、黄河的治理
活动五(角色扮演)
学生结合收集到的相关的资料,小组进行激烈的讨论,纷纷献计献策,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其中最为主要的措施是:加固堤防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板书)
(针对上述措施,大屏幕上及时显示相应的景观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措施对黄河流域的人民来说,太重要了。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治理后的黄河流域的景象?(大屏幕上展示黄河治理取得的成就:治理后的黄河流域欣欣向荣的农业景象。


师:同学们,此刻你们的心情怎样?面对黄河的种种忧患,我们并不惧怕,只要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加上科学的治理措施,就能将黄河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
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对全课进行总结。

课内练习。

七、板书设计:
滔滔黄河
一、黄河的概况
1、发源地、主要地形区、注入的海洋
2、流经的省区
3、长度、流域面积
4、主要支流,上、中、下游的划分
二、黄河的奉献
塑造平原、富蕴水能、提供水源、开发旅游、缔造文明
三、黄河的忧患
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
四、黄河的治理
上游: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等)修建水库
下游:加固堤防、疏通河道
八、课后活动:
师:黄河的问题,历来是指它的水患问题,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黄河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水患问题,还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