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脑电图解读[深度分析]

合集下载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

脑电图临床应用及价值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是一种记录脑电活动的非侵入性方法,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可以对脑部功能和疾病进行评估。

脑电图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许多脑部疾病,并为研究脑部功能提供重要的数据。

以下是脑电图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首先,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癫痫是一种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慢性疾病,脑电图可以帮助确定癫痫发作的类型、频率和持续时间,从而为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例如,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判断癫痫发作是部分性还是全面性的,根据癫痫发作的特点和脑电图的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

其次,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是指影响一个人正常入睡、保持睡眠或者醒来的疾病,常见的有失眠、睡眠呼吸暂停和睡眠行为紊乱等。

脑电图可以记录睡眠过程中脑电活动的变化,通过分析不同睡眠阶段的脑电图可以评估睡眠质量和诊断睡眠障碍。

比如,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脑电图常常表现出呼吸暂停时脑电活动的停滞和唤醒反应,这对于睡眠呼吸暂停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在评估脑损伤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也有应用。

脑损伤(如脑震荡或脑梗塞)和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会引起脑电活动的异常变化,脑电图可以帮助评估脑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情况。

例如,脑电图可以检测到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止状态下出现的脑电节律异常,这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认知功能和脑发育。

脑电图可以反映脑部的电活动和连接情况,通过分析脑电图可以评估大脑功能的健康水平。

例如,在儿童脑电图分析中,可以评估大脑发育是否正常,以及评估学习和认知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另外,脑电图还可用于评估药物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效果。

例如,某些药物会对脑电图的频率和振幅产生影响,通过脑电图可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脑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善或恢复,比如人们可以通过脑电图训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功能。

脑电图信号分析理论解析与三大特征浅显介绍

脑电图信号分析理论解析与三大特征浅显介绍

脑电图信号分析理论解析与三大特征浅显介绍脑电图信号是一种反映大脑活动的电生理信号,是神经元通过离子流动产生的微弱电流在头皮上被探测到的结果。

通过对脑电图信号的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疾病诊断和脑机接口等方面的应用。

本文将对脑电图信号的分析理论进行解析,并简要介绍其三个重要特征。

首先,脑电图的频率特征是对脑电信号进行分析的重要方面之一。

脑电信号的频率可以分为多个频带,包括δ波(0.5-4Hz)、θ波(4-8Hz)、α波(8-13Hz)、β波(13-30Hz)以及γ波(30-100Hz)。

不同频带代表着不同的脑电活动状态。

例如,α波往往与放松、休息、闭眼等状态相关,而β波则与注意力、思考和认知等高级活动状态相关。

通过对脑电图信号频率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做出脑功能状态的评估,进而指导临床操作和治疗。

其次,脑电图信号的时域特征也是脑电图分析中的关键指标。

时域特征是指脑电信号在时间上的变化特征,如振幅、幅值谱密度、方差等。

通过分析脑电图信号的时域特征,可以了解脑电信号的基本特性,如脑电信号的波形形态、振幅的变化,并可以评估脑电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时域特征还可以用于疾病的诊断与区分。

例如,癫痫发作时,脑电信号的频率快速增加、振幅剧烈变化,在时域特征上表现为尖波、棘波等异常波形。

通过对脑电图信号时域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最后,脑电图信号的相干性特征被认为是脑电图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

相干性是描述脑电信号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反映了不同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程度。

脑电信号的相干性可以通过几何平均相干函数、相位同步指数等方式进行计算。

通过分析脑电图信号的相干性特征,可以揭示脑网络的功能性连接,研究大脑信息传递、协调和整合等方面的机制。

此外,相干性还可以用于评估脑损伤和失调情况。

例如,在脑卒中患者中,脑电信号的相干性特征往往呈现出异常的变化,反映了脑功能受损的程度。

通过对脑电图信号相干性特征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大脑功能状态的评估和治疗指导。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附200例异常脑电图的临床分析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附200例异常脑电图的临床分析

少 的诊断工具 。首先帮 助癫痫 的诊 断与 鉴别。鉴别 非痫性 发作性疾病 , 如心因性发作 、 心源性发作 、 代谢 障碍引起 的发
作症状 以及发作时 间短暂 的偏头痛 等 , 些非痫 性发 作 , 这 临
1 1 临床资料 :0 . 20例病 人 为我院 近几年来 检查 存档 的所 有异常脑 电图, 包括 门诊和住院两部分 。其 中有 的已阴确诊
21 00年第 3期
2 7
脑 电图 的临床 应 用
— —
附 20例异 常脑 电图 的临床 分析 0
曹静 丽 ’
关键词 : 常脑电图 ; 因; 异 病 临床 分 析
中 圈分 类号 : 44 文献 标 识 码 : R4 B
文章 编 号 :0 6一 9 9 2 l ) 3— o 7一u 10 o 7 (0 O 0 0 2 2
愈重 , 脑电图异常率 愈高 , 异常程度 愈 明显。什有 意识 障碍
的脑 炎 , 电图几乎 10 脑 0 %为异常 , 且意识 障碍愈重 , 电图 脑 异 常愈 明显 。如同时发 现有 棘波 、 尖波 , 提示 这些 病人容 易
伴有癫痫或 可能遗 留癫痫 , 提醒临床大夫和病 人家属尽 量减 少癫痫 的诱 发因素, 避免 临床发作 。若经治疗后病情 不再发 展, 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 , 弥漫性 和局 限性慢波 可逐渐消失 , 故脑炎病人重 复记录脑电图不仅有助于诊断 , 而且对脑炎 的 病 变程度和预后 , 也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但脑 电 图的恢 复往
断 , 的才 开 始 就 医 , 有 症 状 正在 查 找 病 因 。 有 只
床上难 于确定 , 必需借助脑电图作为判断。其 次可确定癫痫
发作类型及癫痫分型诊断的确立 , 并确定癫痫 在大脑 中的起

临床脑死亡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分析_王萍

临床脑死亡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分析_王萍

1.3体表电位图法:体表电位图法是胸部和背部安放多极导联,同时记录出的各电极部位的心电波形,由此可绘出的心动周期中任一时刻体表心电的等电位图,极值轨迹图及等时线图等等,这些图谱即体表电位图,它们有助于了解心电场在体表分布的全貌。

在体表电位图中,体表电极的安放位置和数量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研究人员试图统筹考虑人体表面丰富的去极化电场。

2研究方向的新突破:现在到了更好地利用从心电学不同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经验的时候了,进一步改进心电图诊断程序的新方向可能。

2.1采用所有心跳中可获得的所有信息:许多程序只用到1个所选定的或平均的心博来进行分类,未考虑到心电图内在的变异性。

研究表明,通过综合对各单个心博的分类,可以改进对心电图的鉴别。

2.2采用在不同程序中得到的所有知识:进一步的改进可来自于综合不同的心电图程序中的专家知识,即有直接推断法或统计法,也有用神经网络或贝叶斯信任网络。

现已解决了把心向量转换成心电图和把心电图转变成心向量图的方法。

CSE研究已表明综合那些具有不同的特性知识和不同的分类知识的不同程序来进行心电分类的优越性。

2.3吸收心电学其它研究领域中所得到的知识:体表电位图研究人员已对心电图的临床分析作出了很有价值的贡献。

心电图诊断程序的研制人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获益。

2.4采用非心电图的信息:如采用存贮在综合心血管工作站中与心电图无关的病人数据,通过计算条件概率和先验概率这些数据也许能更好地修正最后的诊断结果。

2.5评价心电图程序:用记录完整的心电数据库来评价心电图诊断程序看来对心电图诊断程序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

CSE项目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一个记录完整的、有1220条心电记录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对心电图计算机诊断程序的改进和用户对这些诊断程序的认可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收稿日期:2012—02—09)临床脑死亡患者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分析王萍(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脑电图室,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诊断脑死亡的价值。

脑电图简述分析

脑电图简述分析

脑电图检查法【原理】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

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

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

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

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一、常规脑电图★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波幅、波形失真少;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

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

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

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

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

神经学研究中的脑电图分析

神经学研究中的脑电图分析

神经学研究中的脑电图分析简介随着神经学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已成为了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研究神经元之间的活动、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

在脑电图研究中,脑电图分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提供关于大脑活动的有价值信号,并在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时提供有力的帮助。

什么是脑电图?脑电图是一种使用电极测量头皮表面电位变化的非侵入性技术。

这些电位变化是由大脑活动产生的神经元群体同步放电造成的。

因此,脑电图反映了一定种类和强度的大脑活动。

通过分析脑电图信号,我们可以研究大脑的基本功能,如感知、认知、意识、情绪、运动等,以及检测各种神经系统疾病。

脑电图具有很高的时间精度和空间分辨率,并且是一种无创的方法,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和相关领域。

脑电图信号的特点脑电图信号通常被分为五种频率范围,即 delta(0.5-4 Hz)、theta(4-8 Hz)、alpha(8-12 Hz)、beta(12-30 Hz)和gamma (30 Hz或更高)。

这些频率范围不仅反映了不同大脑活动的性质,而且还反映了大脑的不同状态。

例如,alpha波通常出现在闭眼放松状态下,而beta波通常出现在集中精力的活动中。

此外,脑电图信号具有很高的噪声水平和干扰,比如来自肌肉电活动、眼球运动和电磁干扰等。

脑电图分析脑电图分析是使用计算机算法和方法分析脑电图信号的过程。

脑电图分析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时域特征、频域特征、时间频率特征、空间特征等。

脑电图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大脑的基本功能和疾病的机制,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脑电图信号的预处理在进行脑电图分析之前,通常需要对原始信号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干扰和噪声,增强脑电信号的特征。

常用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滤波、去除肌电干扰、去除眼电干扰、去除其他噪声等。

时域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是用来检测脑电信号的时间变化特征的方法。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1)背景节律不对称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不对称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

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

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

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

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3.背景节律不对称4. 脑肿瘤,脑中风,脑挫裂伤,硬膜下积液,癫痫发作后状态,偏头痛,TIA,代谢性脑病。

结构性的异常常是持续性慢波,没有反应。

间断性颞叶节律性慢波(δ波)活动1.强烈提示颞叶癫痫。

脑电图报告单

脑电图报告单

脑电图报告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头皮表面脑电活动信号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它能够提供有关大脑内部运作状态的重要信息,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一系列与脑活动相关的疾病。

脑电图报告单是医生根据脑电图结果生成的一份报告,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标记和测量数据,下面我将简要介绍脑电图报告单的重要内容和解读。

1. 脑电活动特征脑电图报告单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关于脑电活动特征的记录。

脑电活动可以分为不同频带,如δ、θ、α、β和γ波。

每一种频带的特征和代表的脑功能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医生需要对特定频段的表现进行评估。

2. 异常波形分析除了常见的频段划分,脑电图报告单还会对异常波形进行分析。

在正常情况下,EEG的波形应该是规则和对称的,但是当发现异常波形时,就可能出现了某种潜在的问题。

例如,尖锐波、慢节律和间歇性的爆发式放电等异常波形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癫痫或其他类型的脑动态失调。

3. 空间关系分析脑电图报告单可以提供有关电极之间空间关系的分析。

在报告单中,医生会将检查时放置的电极的位置标注出来,这对于评估不同脑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确定脑功能区域的定位非常重要。

通过空间关系分析,医生可以进一步理解脑电活动在整个大脑中的传播和响应模式。

4. 年龄和性别相关特点除了脑电活动特征、异常波形和空间关系分析外,脑电图报告单还会将患者的年龄和性别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这是因为脑电图的解读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和发展变化。

婴幼儿、儿童和成年人的脑电图特征有所不同,因此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年龄群体采取相应的措施。

综上所述,脑电图报告单是对脑电图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它不仅提供了关于脑电活动特征、异常波形和空间关系的详细信息,还考虑到了个体的年龄和性别等因素。

这一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为医生准确判断和诊断脑部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患者而言,了解自己脑电图报告单的意义和解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脑部状况,提前预防和治疗潜在的健康问题。

临床脑电图解读[深度分析]

临床脑电图解读[深度分析]
• β波:低波幅,主要见于中央区及前头
部,以额、颞区明显。
• 慢波:可混有少量、散在性低波幅θ波,
主要见于额、颞区。个别δ波。
详尽讲解
28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频率:8~13HZ,在同一个体,频率相
当恒定.
• α波的波幅:常表现逐渐增大逐渐缩小, 成纺锤状.大于100μv的成人罕见,据统
脑电图解读
详尽讲解
1
脑电图 EEG
脑电图的概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是脑组
织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放大(约放大 100万倍)记录下来的曲线,由不同的脑波 活动组成。
详尽讲解
2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3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4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例如:
有人认为与枕部波幅相比超过15倍的出现频度高的为异常余为正常36详尽讲解成人清醒异常脑电图类型37详尽讲解成人清醒异常脑电图类型?基本波异常及慢波异常一?波异常频率慢化波泛化波前移不对称爆发38详尽讲解波泛化波不对称39详尽讲解波波幅增高波波幅降低40详尽讲解成人清醒异常脑电图类型?基本波异常及慢波异常二?波异常波幅增高?波异常散在广泛阵发爆发局限周期性出现等?波异常散在广泛阵发爆发局限周期性节律性出现等41详尽讲解42详尽讲解病理波癫痫样波形43详尽讲解44详尽讲解诱发实验?睁闭眼实验?过度换气实验?闪光刺激?睡眠诱发45详尽讲解睁眼反应睁眼46详尽讲解过度换气
• 10.用于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 11.其他脑功能减退的疾病;
详尽讲解
7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 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异常脑电图
异常脑电的出现方式
按部位分: 广泛性:出现于两侧脑的全部区域里 局限性:出现于脑的某一部分 半球性、区域性、局灶性
按时间分:(多指慢波) 散在性:混在基本节律中 间歇性、爆发性:突然开始突然结束,区别
于背景脑电活动,主要用于描述癫痫样异常放 电。
连续性:基本节律为慢波
异常脑电主要波形
➢鼻咽电极
➢鼓膜电极
脑电图判读
脑波的分类
慢波 ~3Hz(不足4Hz)→δ波
4~7Hz(不足8Hz)→ θ波
α波 8~13Hz 不足14Hz
14~17Hz(不足18Hz)→中间快波
快波 18~34Hz(不足35Hz)→β波
35Hz~
→γ波
滤波:
走纸速度:每秒3cm
位相:脑电波各部分之间的时间关系。
脑电图导联的种类
单极导联(参考导联):一个作用电极与
一个非作用电极(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 差。最标准,但易受颞部脑电活动影响。
一般只能使用耳垂、鼻尖和乳突部等相对零电 位点的电极作为参考电极。
双极导联:头皮上两个作用电极之 间的电位差。用于异常波定位。
平均导联
头皮以外部位的电极
➢蝶骨电极:从颧弓与下颌切迹间刺入针电 极,尖端达到卵圆孔外侧部的头颅底。记录 颞叶前极部和颞叶眶面附近的脑电活动。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
定义
脑电图是借助电子放大技术,将脑部神 经元的自发性生物电活动加以放大百万倍并 记录,以研究大脑功能有无障碍。
将脑电活动的电位作为纵轴,时间作为 横轴,把电位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记录下来。
原理
➢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是神经元的 电活动,因此神经元的电位变化可以反映中枢 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和病理变化。 ➢ 脑电图是目前监测脑功能较为敏感的指标 ,通过放置适当的电极,将神经元综合电位变 化放大记录显示于屏幕上或描记于纸上。脑电 图的电位来自于皮层大锥体细胞顶树突的突触 后电位。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和脑干网状结 构系统调节。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脑电图基础知识及判读
• 多见于头部外伤及其后遗症、脑肿瘤、去皮质综合征 等,机制不明,可能与脑干或丘脑节律起搏点功能异 常有关,也可能与额叶功能紊乱有关。
α波泛 化
成人异常脑电图的判定
• 基本节律为8c/s以下或14c/s以上的快节律 • 基本节律的平均波幅特别高或特别平坦并有低波幅
的慢波混入 • 基本节律对于各种生理刺激一侧或两侧性缺乏反应 • 基本节律波幅明显不对称,>50%。或两侧波幅相
• 过度换气反应:正常反应为随着深呼吸的进行,脑波波率逐渐变慢,波幅逐渐增高,出现双 侧性频率在1.5-4Hz左右的δ活动节律性慢波
➢ 闪光刺激诱发试验
将闪光灯置于被检者眼前20~30cm处,给予不同 频率的间断闪光刺激,观察脑波有无变化。一般由低 频逐渐转换至高频。对光敏性癫痫具有重要价值。
节律性的间断散光刺激直接兴奋枕叶初级视觉皮质。当刺激频率接近枕区本身的频 率时,视觉皮质的神经元可在刺激的作用下同步兴奋,导致节律性同化现象。
T3
C3
Cz
C4 % T4
A1
A2
20%
T5 P3 Pz
P4 T6
O1 Oz O2
枕外粗隆点
Fp1/Fp2=左/右额极(frontal pole) F3/F4=左/右额(frontal) C3/C4=左/右中央(central) P3/P4=左/右顶(parietal) O1/O2=左/右枕(occipital) F7/F8=左/右前颞(anterior temporal) T3/T4=左/右中颞(mid-temporal) T5/T6=左/右后颞(posterior temporal) Fpz=额极中线(frontal pole midline point) Fz=额中线(frontal midline point) Cz=中央中线(central midline point)

脑电图分析ppt课件

脑电图分析ppt课件

病理波
• • • • • • • • 棘波 尖波 棘-慢综合波 尖-慢综合波 阵发性节律波 高幅失律 慢波爆发 三相波
• 脑电图的病理波形并不是某种疾病的 标志,而是疾病所引起的脑功能紊乱 的表现,在不同疾病下脑功能改变可 以相似,因而可具有类似的脑电图变 化,如脑肿瘤、脑脓肿可出现类似的 慢活动,反之,病因虽然相同,但脑 电波的改变可以不同。
导联组合
• 单级导联 • 双级导联
诱发实验
• 睁闭眼诱发(正常人睁眼时α波抑制,闭眼 时又出现α波) • 过度换气诱发(大脑缺血缺氧,脑电波的频 率逐渐变慢,并可能出现病理波) • 闪光刺激诱发(10-50HZ,可同步出现频率 相似的脑电波) • 睡眠诱发 • 药物诱发
3脑电图的分析
• • • • • 脑电节律 β 〉13Hz---快波 α 8-13Hz Θ 4-7Hz δ 0.5-3.5Hz
部分性癫痫的脑电图(发作时)
癫痫大发作
发作时EEG: 先兆期:散发性慢波、棘波或不规则棘 慢波 强直期:广泛高波幅棘节律 阵挛期:交替出现慢波和棘波 恢复期:平坦波或低幅慢波
全身型癫痫的脑电图
肌阵挛发作
全身强直—阵孪发作时的脑电图
癫痫小发作(失神发作)
发作时EEG:3周/秒高波幅棘慢波综合
间歇期EEG:背景活动大多正常约80%可 出现棘慢节律
精神运动性癫痫
• 发作时EEG:1. 双颞同步性高波幅θ节律 2. 阵发性快波 3. 低平波型 4. 无明显改变 • 间歇期EEG:1. 颞或额散发性棘波 2. 尖慢性、棘波性或爆发性慢波 3. 梯形波发放(锯齿波)
非典型小发作 (Lennox-Gastaut综合征)
炎症性脑疾病的脑电图
• 脑的炎症性疾病时脑电图异常分类如 下: • (1)急性期:分广泛性的慢波化和局 限性的慢波化。 • (2)慢性期:后遗重症的精神神经障 碍和癫痫发作分基本节律的局限性或 者广泛性异常、出现爆发性异常波。

临床脑电图解读

临床脑电图解读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 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特殊电极 脑电图
脑电图监测
脑电地形图
头皮电极 诱发脑电图
皮层或深部电极 鼻咽或蝶骨电极
睡眠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数字地形图 彩色地形图
脑电图
脑电图参数 • 频率 • 波幅 • 位相关系
EEG
脑电图
EEG
• 频率: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 或者从一个波底到下一个波底所需要的时 间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来表示(1秒等 于1000毫秒);每秒出现的周期数称为频率, 以次/秒(c/s)或赫兹(Hz)来表示。
地线
Inion
参考
参考 地线
电极电阻要小于5 K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频率、波幅、波形、部位、对称
性、指数、调节与调幅、反应性。
• β波:低波幅,主要见于中央区及前头
部,以额、颞区明显。
• 慢波:可混有少量、散在性低波幅θ波,
主要见于额、颞区。个别δ波。
正常成人觉醒时的脑电图
• α波的频率:8~13HZ,在同一个体,频率相
25%
T5
P3 O1
P4
T6
O2
Inion
Inion
20% 10%
25%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10-20导联
20% 20%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为O1与T3,O2与T4中点.
详尽讲解
14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15
脑电图 EEG
• 位相关系 两个导程的描记中其波幅间的时间关系可 产生位相差,如两个导程的波幅同时由基 线向上或向下偏转而位相差等于0度时,称 同位相或同步,反之产生位相差称不同位相 或不同步。如两个导程的波同时向基线相 反的方向偏转,位相差等于180度时,称位 相倒转
癫痫
脑卒中 肿瘤 感染 退化性疾病 昏迷 脑死亡
详尽讲解
5
脑电图的适应证(一)
• 1.脑死亡的判定; • 2.睡眠障碍的诊断与监测; • 3.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及危重病人监测; •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现代心脑血管
外科手术以及介入的监测; • 5. 麻醉的监测,控制麻醉的深度; • 6.缺氧性脑病以及高压氧治疗效果的观察;
10%,左枕点(O1)右枕点(O2)分别为Oz
(4)其他:左右额点(F3,F4)分别为FP1 和C3,FP2和C4中点,或Fz与F7与F8 之间.左右顶点(P3,P4)分别为C3与O1,
C4和O2,或Pz与T5与T6之间
左右10%距离,左右颞前点(F7,F8)为FP1
与T3,FP2与T4中点,左右颞后点(T5,T6) 详尽讲解
后20%额正中点(Fz), Fz后20%中央中点 (T4)分别为A1和A2上10%,左中央点(C3
(Cz), Cz后20%顶中点(Pz), Pz后20%Oz ) 、右中央点(C4)为Cz与T3、T4的中点
详尽讲解
21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10%
Pg1
Pg2
20%
Nasion
Fp1
Fp2
F7
Fz
详尽讲解
19
20%
Pz
20%
Oz
10% Inion
10-20导联
20%
Cz
Fz
20%
Fpz
10%
20%
C3
20%
20%
Cz
C4
Pz
20%
Nasion
T3
OzT41Fra bibliotek%A2
Pg2
A1
10%
10%
A2
20%
Nasion
Fp1
Fp2
F7
Fz
F8
20%
A1
A2
T3 C3 Cz
C4 T4
Left
Right
Pz
脑电图解读
详尽讲解
1
脑电图 EEG
脑电图的概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是脑组
织生物电活动通过脑电图仪放大(约放大 100万倍)记录下来的曲线,由不同的脑波 活动组成。
详尽讲解
2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3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4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在诊断多种脑病中发挥着重 要作用。 例如:
详尽讲解
12
Beta Alpha Alpha Theta
Delta
频率波段
快波
慢波 详尽讲解
1秒.
14
Beta
+
13
Alpha
8
7
Theta
4
3
Delta
0
13
脑电图 EEG
• 波幅:
波幅又名振幅或电压,代表脑部电位 活动的大小,系指波顶到波底的垂直高度, 用微伏(μV)表示。
低波幅<25μv 中波幅25μv~75 μv 高波幅>75μv 仅指成人,各书描述不一致
20%
Cz
Fz
20%
Fpz
10% Nas ion
A2
Pg2
20%
C3
20%
T3
10%
A1
20%
Cz
C4
Pz
20%
Oz
T4
10%
A2
(1)前后正中线:鼻根到枕骨粗隆,全长 (2)冠状线:左右耳前点(A1和A2)通过Cz
100%,鼻根上10%额极中点(FPz), FPz 点,全长100%,左颞中点(T3)和右颞中点
• 10.用于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 11.其他脑功能减退的疾病;
详尽讲解
7
脑电图诊断系统分类
脑电图 诊断系统
常规脑电图
特殊电极 脑电图
脑电图监测 脑电地形图
头皮电极 诱发脑电图
皮层或深部电极 鼻咽或蝶骨电极
睡眠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视频脑电图
详尽讲解
数字地形图 彩色地形图
8
脑电图 EEG
脑电图参数 • 频率 • 波幅 • 位相关系
详尽讲解
6
脑电图的适应证(二)
• 7.脑的器质性病变如智能障碍与痴呆、脑血管病、 脑炎、脑病、脑脓肿、脑肿瘤及脑寄生虫病等的 诊断与监测;
• 8.代谢中毒性脑病(如酒精中毒)以及一些全身 疾病的并发症的观察与评价;
• 9.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癫痫手术治疗前的定 位;对抗癫痫药物效果的评价;停服抗癫痫药物 的指标;
详尽讲解
16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17
脑电图记录与导联连接
详尽讲解
18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 FP1左额极 • FP2右额极 • F3左额 • F4右额 • C3左中央 • C4右中央 • P3左顶 • P4右顶 • O1左枕 • O2右枕 • A1左耳垂 • A2右耳垂
• F7左前颞 • F8右前颞 • T3左中颞 • T4右中颞 • T5左后颞 • T6右后颞 • FPz额极中线点 • Fz额中线点 • Cz中央中线点 • Oz顶中线点 • Pz枕中线点
F8
20%
25% 25%
Nasion
Fp1 Fp2
F7 F3 Fz F4 F8
A1
A2
T3 C3 Cz
C4 T4
A1 T3 C3 Cz C4 T4 A2
Left
Right
Pz
T5
T6
20%
Left
25%
Right
P3 Pz P4
T5
T6
O1
O2
O1
O2
Inion
20%
25%
Inion
10%
(3)侧连线:从FPz经T3和T4达Oz, 全长分别为100%,左额极点(FP1) 右额极点(FP2)为FPz分别向左向右
详尽讲解
9
脑电图 EEG
• 频率: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 或者从一个波底到下一个波底所需要的时 间为周期,通常用毫秒(ms)来表示(1秒等 于1000毫秒);每秒出现的周期数称为频率, 以次/秒(c/s)或赫兹(Hz)来表示。
详尽讲解
10
脑电图 EEG
详尽讲解
11
脑波按照频率可分为以下几种: α波:频率8~13c/s即8~13Hz。 β波:频率超过13c/s,通常为14~30c/s。 θ波:频率4至不足8c/s,通常为4~7c/s。 δ波:频率不足4c/s或周期超过250毫秒。 β波因频率高于α波又称快波,θ波及δ波 频率低于α波统称慢波。
T5
T6
20%
O1
O2
Inion
10%
20%
详尽讲解
25%
25%
A1
Left
25%
25%
Pg1
Pg2
Nasion
Fp1
Fp2
F7 F3 Fz F4 F8
T3 C3 Cz
C4 T4
P3 Pz P4
T5
T6
O1
O2
Inion
A2
Right
20
电极安放10~20电极放置法
20%
Pz
20%
Oz
10% In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