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地域分异规律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3.季风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季风形成因素最主要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而形成的。
4.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化学形成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5.地球表层系统地球表层系统是指自上地幔顶部到大气层顶有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组成的环境整体系统,各圈层间通过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流域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有从一定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7.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8.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9.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10.冰川作用、冻融作用(4分)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11.黄土12.海岸均衡剖面13.风沙地貌14.对流层大气层底部,大气的垂直运动比较显著的层次。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简述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分异规律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海拔高度及洋流。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二答案
![南京师范大学[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42ec88680203d8ce2f24a3.png)
1、海洋水量平衡:380—420= -40 ;陆地水量平衡:110—70 = 40
全球水量平衡:(380+110)— (420+70)= 0 或 (380—420)+ (110—70)= 0
全球年入海量 40 立方千米
2、72000*10%/360= 20 只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链: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链。
7、大气辐合:大气从周围向低压中心会聚(汇聚)的现象。
8、生物金字塔:物质在生物链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的传递过程中,由于物质与能量的消耗,其生物量逐级递减的现象。
3、双向水流(径流、潮流)、两种介质(海水、淡水)、三种动力(径流、潮流、波浪)、高速沉积(顶托、凝絮)、高生物生产率(营养丰富)
4、地表环境的变化是人类年诞生与发展的动力,地表环境的区域分异是三大人种形成的原因,地表环境的元素组成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自然灾害直接影响与干扰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人口的分布、社会的发展也受地表环境的控制。人类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可以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改变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改变地表的物质循环,改变地表环境的能量平衡,对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Hale Waihona Puke 9、季风: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10、自然地理学: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 境以及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1、地球表层系统: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 圈与人,在地球表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的环境系统。
12、气旋:由围绕低压中心而旋转着的大气组成的大气系统。
8、物质流的调控、能量流的调控、信息流的调控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道题

现代自然地理学动态复习题1、试述地表环境分异的规律及其成因.答: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化。
(1)纬度地带性:由于太阳辐射随纬度不同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少,因而产生地球表面的热量分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表13-2)。
由于这些热量带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北向的交替变化,故称之为纬度地带性。
(2)干湿度分带性:全球陆地降水量的89%来自海洋湿润气团,而海陆间的水交换强度越深入内陆越弱,因此导致了大部分大陆上的干湿度由海岸线附近向大陆内部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沿海地带比较湿润,向内陆逐渐变干燥。
简言之,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就称为干湿度分带性。
(3)垂直带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气温逐渐降低,降水也呈现出一定的变化,因而导致了气候、植被、土壤和自然景观呈现出垂直方向上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这就是垂直带性。
简言之,垂直带性就是自然景观随海拔高度而呈现出的带状分布与变化规律。
(4)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由于构造及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与景观,例如,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
由于发生学上的一致性,各个构造—地貌单元内部自然环境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各个构造-地貌单元之间却有比较大的差异。
如青藏高原内部的寒旱特征,与周围地区均不相同,构成了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在自然区划中,单独划分为一个大区。
由于构造—地貌分异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叫做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
(5)具有地方气候背景的地域分异:地方性气候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
例如,湖泊及其周围气温变差比较小,湿度比较大;而向外围气温变差逐步增大,湿度降低。
2021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

2021尔雅网络课程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王建)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是:?A、人地相互作用B、利用环境C、空间组成与结构D、成因与变化过程正确答案: B???2不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是??A、近岸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荒漠生态系统? ?D、河流生态系统正确答案: A3冰川气候区的主要地貌特征是?A、多边形地面? B、刃脊? C、泥流阶地? D、石海?正确答案: B4中国泥石流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是??A、河南? B、福建? C、云贵? D、山西正确答案: C5水的分布的改变会影响地球自转的速度,如果水更多的分布在中高纬度地区,地球的自转速度会:? A、变快? B、变慢? C、没变化? D、都不对正确答案: A6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A、平原? B、盆地? C、高原? D、海洋正确答案: C7以下不是地质与地貌环境评估的途径的是:?A、海拔高度? B、地貌的起伏? C、地貌的部位位? D、地下组成正确答案: D8在生物起源过程中,什么生物出现后大气中氧含量才升高??A、蓝藻? B、真核生物? C、植物? D、动物正确答案: A9不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是()。
?A、水星? B、木星? C、火星? D、冥王星正确答案: D10我国东南地区潮湿而西北内陆干燥的气候是收到了()的影响。
?A、季风气候? B、海洋洋流? C、地球自转? D、地形差异正确答案: A11以下对降水和气温不具有调节作用的是哪一项? ?A、湖泊? B、水库? C、沼泽? D、岩石正确答案: D12地球上人类生存的原因是:?A、地球的形状及其地理意义? B、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C、日地距离及其环境意义?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3下列地区中细菌数量最多的是()。
?A、林地? B、绿化公园? C、街道? D、百货商店正确答案: D14发展经济,发展社会主要依靠的是什么:?A、资源? B、知识的创新? C、科技的进步? 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 D15地球表层系统包括()。
现代自然地理 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不包括下列哪个转型?A、资源经济转向知识经济B、农业社会转向后工业社会C、消耗经济向绿色经济D、区域经济向全球经济发展正确答案:C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从以资源开发为目的的地理学逐步走向以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地理学。
正确答案:√地理学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早期阶段是围绕着什么建立的?A、可持续发展B、环境协调C、发展经济D、资源开发正确答案:D以下哪一项是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的表现?A、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B、农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D、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正确答案:C下列哪个是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A、可持续发展B、文、理、工的有机结合C、协调人地关系D、开发资源发展经济正确答案:B哪一项不是科学的地理学:A、从经验到实验、实测B、风水化C、从描述到分析D、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正确答案:B下列哪个圈层不是构成地表环境的圈层?A、大气圈B、水圈C、植物园D、岩石圈正确答案:C自然地理学包含普通地质、普通地貌、植物地理、气象气候等学科。
正确答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自然地理环境B、地质地貌C、气象气候D、植被地理正确答案:A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A、资源调查B、开发规划C、协调人地关系D、发展经济正确答案:C地质科学是()的核心科学A、地外系统B、地球内部系统C、地球表层人文系统D、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正确答案:B现代地理学的统一比过去的所谓的地理学的统一多出的一项是:A、自然B、人为C、地理信息技术D、科技技术正确答案:C下列哪位在1960年曾经提出统一地理学的思想:A、李四光B、白光润C、阿努钦D、李吉均正确答案:C地球表层,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的循环和流动,这种循环和流动是全球性的。
正确答案:√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核心学科是?A、人文地理学B、自然地理学C、地理科学D、地质科学正确答案:C地理学研究和考察的重要对象是?A、岩石B、土壤C、气候D、区域正确答案:D以下哪一项不是地理学家应该具备的技术:A、地理观测、调查与信息获取的技术B、理论知识C、地理实验与分析的技术D、地理综合与集成的技术正确答案:B地理学面临着一些研究的挑战。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回归线2、分水岭3、石环4、山谷风5、副热带6、食物网7、气旋、反气旋8、土壤腐殖质层9、冻融作用 10、气压梯度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
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
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卷1套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答案

B、正北
C、正南
D、东南
正确答案: D
2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A、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B、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C、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D、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正确答案: A
3
自然地理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
正确答案:×
5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近地面的气旋呈顺时针形状。()
正确答案:×
大气圈的物质输移、能量传输
1
一般来说,蒸发大于降水的是()。
A、赤道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正确答案: C
2
关于山谷风,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山顶受热较多,风由山坡吹向山谷
3
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是()。
A、南森
B、奥特柳斯
C、霍姆斯
D、魏格纳
正确答案: D
4
火山喷发包括中心式喷发和裂隙式喷发。()
正确答案:√
5
节理,又称断层,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地层的断裂。()
正确答案:×
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1
现阶段公认的板块运动的动力是()。
4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正确答案:×
5
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
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现代⾃然地理学考试答案《现代⾃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1、回归线2、分⽔岭3、⽯环4、⼭⾕风5、副热带6、⾷物⽹7、⽓旋、反⽓旋8、⼟壤腐殖质层9、冻融作⽤10、⽓压梯度⼒⼆、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1、试述⾃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物学、⽔⽂学、⼤⽓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壤发育的影响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1、试分析地球的⼤⼩、形状、运动及⽇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青藏⾼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千⽶,年降⽔量为380⽴⽅千⽶;全球⼤陆年蒸发量为70⽴⽅千⽶,年降⽔量为110⽴⽅千⽶。
如果不考虑⼟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量平衡、海洋⽔量平衡和全球⽔量平衡⽅程式。
3、在某⼀灌丛草原⽣态系统中,只有兔⼦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狼这样⼀个⽣物链。
假设这⼀灌丛草原的净初级⽣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少要吃350千克⾁,并且狼只以兔⼦为⾷。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定律,这⼀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卷1套答案要点⼀、名词解释1回归线:⼀年中地球表⾯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最⾼点连接组成的⼭岭⾼地。
3、⽯环:由于融冻作⽤形成的由⽯块或者砾⽯组成的环状地貌。
4、⼭⾕风:由于⼭坡与⾕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产⽣的⽩天吹向⼭坡,夜晚吹向⾕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流控制的⽓候⼲燥的地带。
现代自然地理学(97分)

侵蚀作用下海拔降低,部分重新被海水淹没
我的答案:B
38冰缘环境通常处于()摄氏度上下波动的情况。()(1.0分)1.0分
A、
-10
B、
4
C、
-4
D、
0
我的答案:D
39关于羊背石,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分
A、
受到磨蚀和掘蚀作用的影响形成
B、
迎冰坡较为光滑
C、
背冰坡较为破碎
D、
背冰坡较为平缓
C、
调节了洪水和枯水的径流量
D、
调节了洪峰的径流,提高水的利用率
我的答案:B
25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不包括()。(1.0分)1.0分
A、
垂直分层
B、
水平分异
C、
立体交叉
D、
多级并行
我的答案:D
26柯本气候分类法中,C指的是()。(1.0分)1.0分
A、
热带
B、
干旱带
C、
温暖带
D、
冷温带
我的答案:C
我的答案:D
40季风形成的原因是()。(1.0分)1.0分
A、
海陆日历差异
B、
地球自转
C、
海洋洋流
D、
自转偏向力
我的答案:A
41在无机圈层中,只能单方面产生影响,不能直接相互产生作用的是()。(1.0分)1.0分
A、
气候冷暖变化与海平面升降
B、
气候冷暖变化与冰川进退
C、
岩石圈均衡调整与海平面升降
D、
我的答案:√
2一般来说,地中海型气候区的净初级生产率可以达到600-800。()(1.0分)1.0分
我的答案:×
考试试卷2及答案_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二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30分)1、经线2、流域3、气候雪线4、焚风5、副热带6、食物链7、大气的辐合8、生物金字塔 9、季风 10、自然地理学 11、地球表层系统 12、气旋 13、土壤淋溶层 14、冻融作用 15、气压梯度力二、简答题(每题4分,共计32分)1、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2、岩石圈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3、从河海相互作用的角度谈谈河口的特征4、简述人类与地表环境的关系5、为什么自然界食物链通常一般不超过五个环节?6、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7、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方法8、地表系统(环境)调控的可能途径有那些?三、分析题(每题7分,共计21分)1、假如地球的大小只有月球那么大,地表的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3、假如没有大气环流,地表的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5分,共计17分)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
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
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72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60千克兔子,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
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二答案卷2套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1、经线:通过地球两极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2、流域:河流或水系的相对独立的集水或汇水区域。
3、气候雪线:由气候因素决定的常年积雪分布的下限。
4、焚风:气流运动遇到山地阻挡,在迎风坡被迫爬升凝结降水;爬越山地后,在背风坡绝热下沉升温,从而形成的高温干燥的风。
《现代自然地理学》单选题(含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单选题1.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C )。
A、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B、从定性描述的地理学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地理学C、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D、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来看地表的地理学2.板块运动过程中,新俯冲边界出现于第(C )个阶段。
A、二B、三C、四D、五3.北半球的岩石圈总体上是向(C )漂移的。
A、东B、南C、西D、北4.沉积岩的层面构造一般没有(D )。
A、水平层理B、波状层理C、压扁层理D、膨胀层理5.从地理学角度来说,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内容不包括(D )。
A、资源的合理利用B、自然灾害的防治C、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D、自然景观的设计6.大陆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C )公里。
A、7.3B、23.7C、43.6D、207.地表过程包括(D )。
A、机械过程B、物化过程C、生化过程D、人文过程8.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C )方面。
A、人类的诞生B、人种的形成C、人群的文化D、人口的分布9.地理学的发展未来不太会成为(B )。
A、系统的地理学B、人文的地理学C、统一的地理学D、哲学的地理学10.地理学的特征不包括(C )。
A、综合性B、区域性C、阶段性D、环境性11.地理学的研究趋势不包括(D )。
A、研究对象复杂化B、研究维度立体化C、研究尺度多样化D、研究对象扩大化12.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D )。
A、宏观、微观分析的深化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B、分析、综合的分离到分析、综合的统一C、人文、自然、技术的相对分离到文、理、工的紧密结合D、独立、整体的割裂到独立、政体的融合13.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括(C )。
A、能量的来源B、物质的交换C、气候变化D、环境效应14.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不包括(D )。
A、垂直分层B、水平分异C、立体交叉D、多级并行15.地球气流的循环是(C )。
A、单圈环流B、二圈环流C、三圈环流D、四圈环流16.对地理学家提出的新要求中的“三种技术”是(A )。
尔雅2019年现代自然地理学(王建)网络课程习题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1关于李吉均院士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B、现代地理学是建设地理学•C、现代地理学是统一地理学•D、现代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正确答案: D220世纪地理学的发展不包括()。
•A、从经验的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的地理学•B、从定性描述的地理学逐步走向定量分析的地理学•C、从区域性的地理学走向普遍性的地理学•D、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来看地表的地理学正确答案: C3分析地理学发展的趋势一般不需要分析()。
•A、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对学科的要求•B、国家政策变化的趋势对学科的导向•C、学科自身的发展趋势•D、教育发展的趋势正确答案: B4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之一是,分析实验技术的发展使得对地表环境的丁莲观测越来越广泛。
正确答案:×5人类经历了一个从依赖适应自然,到修饰改造自然,最后达到相互协调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学学科的变化。
()正确答案:√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地理学1地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不包括()。
•A、宏观、微观分析的深化到宏观、微观的有机结合•B、分析、综合的分离到分析、综合的统一•C、人文、自然、技术的相对分离到文、理、工的紧密结合•D、独立、整体的割裂到独立、政体的融合正确答案: D2自然地理环境所指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特殊圈层不包括()。
•A、大气圈•B、生物圈•C、气候圈•D、岩石圈正确答案: C3科学的地理学的主要变化是()。
•A、从实验、实测到经验•B、从分析到描述•C、从定性到定量、半定量•D、从机制探索到过程研究正确答案: C4自然地理学研究对象是指受到人类间接或轻微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为发生明显变化的天然环境。
()正确答案:×5地理学的视角包括地方的综合、地方间的相互依存、尺度间的相互依存人地相互依存等四个视角。
()正确答案:√系统的、统一的、全球的、发展的、生活的地理学1()已经成为地理学的性质和特征。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_8589

课程导航走开刷新对于本课程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第五章:大气圈与天气分异规律第六章:水圈与水均衡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互相作用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互相作用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互相作用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十五章:地表环境展望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第一节:平时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识题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构成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第一节:岩石圈的构成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第五节:结构地貌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第一节:大气圈的构成与结构第二节:大气运动第三节:物质输移第四节:能量传输第五节:天气分异规律第六节:大气与人类第一节:水圈的构成第二节:水圈的结构第三节:水圈的演化第四节:水的运动第五节:水分均衡第六节:水圈与人类第一节:生物圈的构成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第四节:生态系统第五节:人与生物圈第一节:岩石风化与天气第二节:岩石圈改动与天气第三节:地貌与天气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堆积第一节:岩石与水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第三节:水的散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第四节:结构 - 侵害 - 地貌循环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互相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第一节:水汽与天气第二节:水与天气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第四节:海气互相作用第一节:天气-海面-冰川-均衡第二节:天气-水的散布-地球自转速度-结构运动或形变第三节:结构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互相作用与黄土地貌第一节:生物圈与岩石圈互相作用第二节:生物圈和大气圈互相作用第三节:生物和水的互相作用第四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物圈的互相作用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均衡第二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迁徙与循环第三节: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地区分异规律第四节:土壤与土壤系统第五节:喀斯特作用与喀斯专门貌第一节:天气种类区分与天气环境评估第二节:生物环境分区与评估第三节:地形、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与区划第四节:水资源与水资源散布第五节:土地分类、分级与评估第一节:地表环境展望的原则第二节:岩石圈的变化趋向第三节:大气圈的变化趋向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向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向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向第一节:环境规划概括第二节:环境规划编制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容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段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第一节:优化调控概括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理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门路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型退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一试卷三一、观点解说 ( 每题 2分,共 30 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 4 、海陆风 5 、林线 6 、地转倾向力7、信风带 8 、土壤淀积层 9 、喀斯特作用10 、大气辐散 11 、对流层 12 、常绿阔叶林13 、热量带 14 、回归线 15 、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重点)(每题4分,合计32 分)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如何保持其稳固性的。
《现代自然地理》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动态复习提纲1、自然地理学的特征及其性质答:定义: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性质:地理学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和环境性。
综合性是指自然地理学多学科交叉,多要素融合的性质。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它涉及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的许多方面,许多要素。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
因此多要素融合便成了自然地理学的特征。
然而,多要素融合并不是多要素的拼凑。
拼凑只是简单的综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地理学综合。
多学科交叉,不是多学科知识的拼凑,而是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具有自身特色与体系的综合。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本质特性,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性质。
地理学就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以及人地相互作用的区域特征,区域联系与区域分异规律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学科。
环境性: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地理学的研究的主要对象与内容。
自然资源的发生、发展及其区域分异规律也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内容,但是一定角度上来说,他们又是人类环境的组成部分。
因此环境性变成了地理学的另一个性质。
系统性:系统科学是研究物与物之间联系的科学。
地球表层环境就是一个系统,可以称之为地球表层系统。
因此,如不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就难以弄清楚这些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内在联系。
2、自然地理学与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科学、生物学之间的关系答: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系统的核心学科。
地球表层自然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而构成的。
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核心学科分别是大气科学,水文学,地质学和生物学。
自然地理学包含了这些学科的某些内容。
自然地理学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构成的地表环境,从人类环境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地理学是将这些内容有机地交叉、融合在一起,将人类生存环境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以及对各个区域的环境组合进行研究的。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现代自然地理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2

南开大学智慧树知到“选修课”《现代自然地理学(尔雅)》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三千米以下的云一般称作低云。
()A.错误B.正确2.冰川边上会形成侧碛。
()A.错误B.正确3.以下哪种岩石的层理比较明显?()A.方解石B.玄武岩C.沉积岩D.浮石4.目前太平洋在逐渐缩小。
()A.错误B.正确5.山谷风是由于季风变化形成的。
()A.错误B.正确6.水汽集中分布在()。
A.平流层B.对流层下部C.对流层中部D.对流层上部A.错误B.正确8.都江堰做到四六分水,二八分沙。
()A.错误B.正确9.阔叶林生长在淋溶土上面。
()A.错误B.正确10.两个冰川对山脊侵蚀会形成()A.刃脊B.角锋C.谷丘D.蛇形丘11.干洁大气中氮和氧占总体的()A.0.99B.0.8C.0.98D.0.1212.侵蚀循环模式是()提出来的A.斯泰乐B.华生C.戴维斯D.以上都不对13.地球自转加快会导致离心力增大。
()A.错误B.正确14.高原土壤中()的含量最高。
A.矿物质B.水C.有机物D.气体15.新疆和南京的经度差()度。
A.10B.20C.40D.50第2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二郎山的()面水汽比较多A.东B.西C.南D.北2.地热的不均匀导致地幔对流。
()A.错误B.正确3.世界大陆的位置将向()偏移A.东B.西C.南D.北4.河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降水B.沼泽C.冰川D.湖泊5.大多数人不适应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A.错误B.正确6.矮草草原生长在黑钙土上。
()A.错误B.正确7.化石燃料的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
()A.错误B.正确8.植被的蒸腾会使得()A.淋惯截流B.空气湿度增大D.以上都不对9.断裂可以分为哪几种?()A.断层和断纹B.断纹和节理C.断层和节理D.以上都不对10.水的形态不包括()A.气态B.液态C.固态D.液晶11.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不包括()A.冰川融化B.水的热膨胀C.地壳变化D.全球变暖12.印尼海啸是()导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自然地理学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现代自然地理学 (84.0分)
选择题(60分)
1、地理学的发展方向有关的几个方面,下列选项不在其中的是 (2.00分)
A.社会经济发展
B.科学技术进步
2、下列不属于经常发生地震的地方是 (2.00分)
A.台湾
B.智利
C.南京
D.汶川
正确答案: C 、
3、可以漂浮在水上的岩石是 (2.00分)
A.玄武岩
B.千枚岩
4、断层的分类中不包括:() (2.00分)
A.正断层
C.平移断层
5、焚风又叫什么 (2.00分)
A.干冷风
B.湿热风
6、海洋性气候最热的时候是在 (2.00分)
A.七月份
C.九月份
7、下列不属于生物的特点的是 (2.00分)
A.亲岩性
B.亲气性
8、下列对生物圈演化叙述错误的是 (2.00分)
A.生物种类由少到多
B.生物圈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9、为什么赤道地区天气常常是日有几变,而内陆沙漠地区却几乎是常年万里无云 (2.00分)
A.因为沙漠地区气候恶劣
C.因为赤道地区和内陆沙漠不具有可比性
10、暖洋流对大气圈的作用是 (2.00分)
B.增温减湿
C.减温增湿
11、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速度减慢所带来的影响是 (2.00分)
A.赤道洋流减弱
B.赤道信风减弱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0分)
A.风促使植物蒸腾加剧,风还可以传播花粉
B.干热风具有干燥、高温和吹干三种加强蒸腾的作用,往往引起植株水分平衡的破坏
13、下列关于水体污染,说法正确的是 (2.00分)
A.水体营养越高越好
C.水体污染最终会危及人类,但是一般不会改变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4、影响地球表层环境的能量主要有三个方面,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0分)
A.太阳辐射能
C.风能
正确答案: C 、
15、下列关于冷温带说法错误的是 (2.00分)
A.常温冷温气候
B.冬干冷温气候
16、下列不属于地表环境预测的原则的是 (2.00分)
A.时空尺度原则
B.人地相互作用原则
C.关联性原则
17、二十一世纪的地理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科:() (2.00分)
B.经验的地理学
C.定性的地理学
D.状态的描述为主的地理学
18、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核心学科是:() (2.00分)
A.地球物理学
C.地理学
D.生物学
正确答案: C 、
19、地内系统和地表系统进行物质交换最大的途径是:() (2.00分)
A.地震
C.地热
D.板块的俯冲运动
正确答案: D 、
20、地震的烈度,可根据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分为几个等级:() (2.00分)
A.8个
B.10个
12
D.14个
21、平均海洋深度最深的是:() (2.00分)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22、可以吸收紫外线,对地球上生物有保护作用的是:() (2.00分)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汽
23、推动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2.00分)
A.太阳辐射作用
C.气压梯度力
D.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C 、
24、地球上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比较多的是:() (2.00分)
B.高纬地区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25、我国旱灾集中比较多的地区是哪里:() (2.00分)
B.华北
C.东北
D.西南
正确答案: B 、
26、在寒武纪最代表性的生物是:() (2.00分)
B.恐龙
C.菌类
D.以上都不是
27、关于生物分类由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2.00分)
A.界-门-科-目-纲
B.门-界-纲-目-科
C.界-门-纲-科-目
28、我国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 (2.00分)
B.黄河
C.雅鲁藏布江
D.松花江
29、根据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地面起伏最大的时期是在地面发育的哪个阶段:() (2.00分)
A.幼年期
C.老年期
D.无法确定
30、河流的环流会引起:() (2.00分)
B.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C.凹岸和凸岸都侵蚀
D.凹岸和凸岸都堆积
判断题(40分)
1、地球上主要有三个火山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大洋中脊的火山带。
(2.00分)
是否
2、根据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浓度,可以将大气的所有成分分为: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
(2.00分)
是否
3、在河流地貌的作用中有如下反馈机制:河床淤积,则过水断面减小,流速增大,从而导致河床淤积减小,过水断面增大,流速减小,而流速减小又导致河床淤积。
(2.00分)是否
4、大气中水汽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海洋高于陆地上,低纬低于高纬,低空低于高空,上升气流区低于下沉气流区,湿润地区高于干燥地区。
(2.00分)
是否
5、每天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的热量中,潜热约为显热的八倍。
潜热是通过水的相态变化而输送的一种热量,人体不能感觉到,只能通过实验计算出来;显热就是直接的热辐射,能使人们有明显的冷热变化感觉,通常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
(2.00分)
是否
6、黄土地貌的成因与发育过程,与风沙地貌有着本质的不同,并且典型的黄土地貌不是发育在干旱区,而是发育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风沙地貌主要是风力侵蚀和堆积的结果,而黄土地貌则是水流与风力共同作用于由黄土这一特殊的物质组成的地面的结果。
(2.00分)
是否
7、冰川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无论是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还是冰川的堆积作用,其强度、效果,都与气候、地形条件以及水的相态的变化密切相关。
(2.00分)
是否
8、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岩石产生机械破坏作用,如根劈作用和动物的挖洞掘穴等,叫做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2.00分)
是否
9、植物不能净化空气,只能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气。
(2.00分)
是否
10、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要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叫做水体富营养化。
(2.00分)
是否
11、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近似呈南北延伸、东西演替,这种分布规律就称为经度地带性。
(2.00分)
是否
12、生物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参与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改变大气圈、水圈的组成、参与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参与岩石和非金属矿物的建造。
(2.00分)
是否
13、考古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核心学科。
(2.00分)
是否
14、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也就是地球在近日点时,我国处在夏季。
(2.00分)
是否
15、岩石圈具有垂直分层与水平变异的特征 (2.00分)
是否
16、季风主要是由于海陆的温度差异造成的。
(2.00分)
是否
17、一般海平面附近的水温比深海区的水温高些。
(2.00分)
是否
18、在我国洪涝灾害最多的地区是在黄河流域。
(2.00分)
是否
19、沙尘暴就是大气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2.00分)
是否
20、海侵和海退只和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有关系。
(2.00分)
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