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自然地理学2019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2、《333 教育综合应试题库》北京理工大学出版,主编徐影老师 《333 教育综合应试解析》配套必做题库。题型全面,难度适中,对大纲所有考点考查细致,用以考生知 识点记忆过程中的巩固和检测。和解析一起,学练结合,有利于考生对知识点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18
理)(专业学位)
综合基础
报考
01(全日制)不分方向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74 地理学科基础
045116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专
⑤F139 儿 童 心 理 咨 询 与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30
业学位)
治疗
报考
F1(非全日制)不分方向
②204 英语二
或 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825 小学课程与教学
333 教育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 不接受同等学力学生 报考
人数 27
复试参考书目 备注
无 825 小学课程与教学: 《小学教学论》,刘树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版 F046 案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无
专业及方向 045117 科学与技术教育 (专业学位) 01(全日制)不分方向
介绍深层次,全方位,虽然有点小难,但是却是教育学考研最应该读的书,这本书理解好了,教心考试一 定可以过关。 2.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可参考部分知识点,有些地方介绍不够详细深入,最好辅助陈琦版的《当代教育心理学》进行学习。
现代自然地理学讲义

第一讲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现状与趋势1 地理学与自然地理学1.1 地理学及其研究对象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即地理学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个同人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
(伍光和)对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地球表层,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达,如地理壳、地理圈、景观壳等。
这些术语的内涵基本相同,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关于地球表层的厚度,却有很多的争议。
前苏联学者认为这个圈层很厚,上至对流层下至沉积岩圈,或者比此厚度更大,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个圈层只是近地面的活动层,也有人称之为自然地理面(陈传康)。
有两种折中的观点:一是对地球表层厚度有两种理解:广义的地球表面厚度上限为对流层顶部,下限为岩石圈沉积岩层底部,厚度约30~35千米;狭义的地球表面厚度指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等的交接面,上限离地面不超过100米,相当于对流层近地面摩擦层下部(又称地面边界层),下限为太阳能所能达到的深度(在陆地不超过地下30米,在海洋则不超过水下200米),厚度一般不超过200~300米。
它在陆地则和土地综合体相当,是生物和人类活动最集中的场所。
另一种观点认为,对地球表层的厚度无需做硬性规定,厚度可随研究范围的不同而有差别,研究的空间范围小,所涉及的厚度就应该薄;研究的范围大,厚度就大。
对于地球表层这一特殊物质体系的界线与范围认识的不一致,首先在于研究的对象与重点不同,另外是对其实质认识的差异。
还有—个重要原因是自然界的边界总是具有过渡性的。
因此重要的并不是边界,而是对其本质的认识。
(赵松桥)(对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或者,你赞同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1.2地理学的学科分类对于地理学的学科分类,历来存在两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议。
两分法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或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前苏联);三分法则将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陈传康等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现代地理学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划分学科:1)三分法:地理学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3及答案王建版.第四节:水圈的变化趋第五节:生物圈的变化趋第六节: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趋第一节:环境规划概第二节:环境规划编第三节:环境管理及其特第四节:环境管理的任务与内第五节:环境管理的手第六节:环境监测管理信息系第一节:优化调控概第二节:优化调控原第三节:优化调控的途第四节:优化调控的方法与模退《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三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共30分)1、赤道2、不整合3、泥石流4、海陆风5、林线6、地转偏向力7、信风带 8、土壤淀积层 9、喀斯特作用 10、大气辐散 11、对流层 12、常绿阔叶林 13、热量带 14、回归线 15、赤道辐合带二、简答题(只答要点)(每题4分,共计32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是怎样维持其稳定性的。
、1.2、为什么位于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取食空间范围要比低一级上的生物取食范围大?3、简述地外系统(宇宙环境)对地表环境的影响4、在水的相态转换过程中,能量是怎么传输的(说出传输的方向即可)?5、简述综合自然区划的原则6、土壤发育与地形、地貌之间有什么联系?7、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释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8、简要说明植被在水分循环中的作用三、分析题(每题7分,共计21分)1、假如地球停止自转,地表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假如大气组分90%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汽,那么地表环境将会是个什么样子?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四、计算题(每题8.5分,共计17分)1、一内陆封闭湖泊,面积为100平方千米,流域面积10000平方千米。
流域平均年降水量为120毫米(以毛毛雨形式降落),平均年蒸发量为2100毫米,土壤下渗水量相当于20毫米的降水,假定流域降水全部流入湖泊(没有外流),不考虑人类用水,那么湖泊水位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幅度大约有多大?假如以暴雨形式降落,湖泊水位又会怎么变化?大致变化幅度为多少?(假设忽略湖泊的水平扩张)写出大气和地面的能量平衡方程2和图1、根据图2.图12图[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三答案套答案要点3卷.一、名词解释:穿越地心并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
人教(2019)必修一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说课讲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1、说课标本节课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属于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的内容,其相对应的课程标准是“1.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进而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这也是根本要求。
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
“运用示意图”进行说明是对学生的要求。
“示意图”并不一定指向某张确定的示意图,也可以是学生用绘制示意图的方式表达对地球圈层结构的理解。
2、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通过对第一单元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掌握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能够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
本节课属于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范畴,是学生学习和将来走上社会必备的地理基础知识,旨在认识地球的圈层结构,为后面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由两个目标来完成。
第一目标地球的内部圈层,目前人类对起研究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第二目标,地球的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圈层,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地理环境的整体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及其分类;b)根据地球内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分析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的划分;c)掌握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特征(界限、厚度、物理现状和物质组成等);d)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a)通过情景教学,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引入地震波,结合多媒体图画说明其分类、特点;b)初步学会读地球内部的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图,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c)运用比较法比较内部和外部的特点,培养综合思维;d)动手画图总结概括个圈层,锻炼地理实践操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a)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及地球外部的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认识事物是存在普遍联系的;b)通过地震波的应用认识到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c)通过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和正确的宇宙观,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及责任感,地球系统观念的形成。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01 (全日制)图像理解与识别
02 (全日制)空间摄影测量
03 (全日1数学一
④852测量学
⑤F090测量综合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5
初试参考书目
852测量学: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2版),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52测量学
⑤F090测量综合
⑥摄影测量学基础
⑦地图学
20
初试参考书目
852测量学: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2版),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测量学》(第5版),程效军、鲍峰、顾孝烈等,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
复试参考书目
F090测量综合:
科目"测量综合",涵盖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基础、工程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测绘主干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③603高等数学
④847人文地理学
⑤F087区域分析与规划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20
初试参考书目
603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第七版,上下册),同济大学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847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第二版),赵荣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经济地理学》,李小建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旅游地理学》,黄震方、侯国林、周年兴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5。
复试参考书目
F091旅游学与旅游规划:
《旅游学》,李天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3版;《旅游规划原理》,陆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奥鹏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现代自然地理学(尔雅)》在线作业2

A.0.012
B.0.1
C.0.153
D.0.082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4.水圈和岩石圈相互作用不会形成
A.滑坡
B.海啸
C.泥石流
D.飓风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D
5.季风区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
A.春
B.夏
C.秋
D.冬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D
6.按照水的存储位置,水可以分为
1.冰斗一般呈U字形。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2.黄土地的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16%之间。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B
3.台风是一个高气压。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4.大多数人不适应3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区。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B
9.岩石的形成离不开水。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B
10.陆地的比热容比海洋大。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11.冻融作用属于化学风化。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12.陆地和海洋相互作用表现突出的地方是岛屿。
A.错误
B.正确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13.芒萁一般生长在酸性土壤中。
24.Jenny是()的土壤学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试卷分析]标准答案是:A
25.岩石圈和大气圈之间有()作用。
A.蒸发和蒸腾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考研招生目录及参考书目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53旅游管理概论
⑤F091旅游学与旅游规划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5
初试参考书目
853旅游管理概论:
《饭店管理概论》,黄震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旅行社经营管理》(第2版),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
复试参考书目
F090测量综合:
科目"测量综合",涵盖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摄影测量学、大地测量基础、工程测量、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测绘主干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120203旅游管理
01 (全日制)旅游管理
02 (全日制)旅游规划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
01 (全日制)图像理解与识别
02 (全日制)空间摄影测量
03 (全日制)遥感应用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2测量学
⑤F090测量综合
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报考
5
初试参考书目
852测量学: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第2版),潘正风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复试参考书目
F087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崔功豪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
备注
专业及方向
初试科目
复试科目
同等学力
加试科目
人数
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2019现代自然地理学理论第三章地理学的基本理论.ppt

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而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要 素按自然规律运动,社会要素按社会规律运动。同时,自 然要素与社会要素存在同一个地域,互相开放,互相影响, 甚至互为因果,产生多层次的复杂的关系,存在既涉及自 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规律。 依地理学的基本规律来划分:地理学研究的规律有三个方 面(见图3.1),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
例一、生产力布局(建厂选址)中的区域观 点和综合观点
上海市金山石油化工总厂是选址比较合理的典型。其主要优 点有: ①利用沿海滩地和低产盐场,占用农田较少,岸线涨塌基本 平衡。采取工程措施后略有涨出; ②厂址地面下22米处有粘土层,地基强度每平方米8到12吨, 可作为桩基的持力层; ③引取黄浦江支流张泾河,紫石泾河的淡水比较方便,还可 以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水用; ④厂区西24公里的乍浦可建2.5万吨级深水码头,修建44公里 铁路支线可与沪杭铁路接轨; ⑤厂区附近是产量较低的鲳鱼渔场边缘,排放污水对水产业 的影响较小; ⑥厂址在市区正南偏西,直线距离40公里,盛行西北风和东 南风,对市区没有大气污染影响; ⑦与市区交通方便,协作密切,生产所需1 56种化工原料绝 大部分可以从市区供应,产品大部分就近销往市区。
例四、自然资源评价中的区域观点和综 合观点
在自然条件评价中,区域观点与综合观点 可以表现为: ①有利和不利的统一:如好与坏;台风的 利与弊; ②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如缺水的含义; ③绝对量和相对量的统一:如我国自然资 源的地大物博与地大物不博; ④时空分布的统一:如我国的旱涝规律; ⑤自然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的统一。
纬度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 地域分异规律 经度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非地带性 地域综合规律 距离衰减规律 区域系统规律 人地关系发展 地域发展规律 区域周期发展 城市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概念的对抗性
C、包容性
D、交互性
4
【判断题】辩论中最高包容性的对抗,就是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正确)
5
【判断题】概念持平的意思是概念偏向于一方,但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可跨界。(错误)
杀人游戏中的价值判断
1
【单选题】辩论中,4号同学坚持投给1号,最终造成平局,其背后可能的原因是(C)。
A、地表物质循环、自然资源消耗
B、地表环境能量平衡、环境污染破坏
C、地表环境结构
D、地表环境演化方向和速率
5大棚技术是由于人类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而出现的。()X
6天然烛台的形成重要因素是节理。()对
7高雄西子湾建造的堤坝是为了防止侵蚀。()X
岩石圈的组成
1
岩石可以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和()。D
A、岩浆岩
A、内容
B、内涵
C、范围
D、外延
4
【判断题】异地高考的外延小于高考移民的外延。(错误)
5
【判断题】概念可以囊括的社会现象、同类事物等更多,也就是外延过大。(正确)
概念的定义
1
【单选题】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D)为主的概念,是辩题中经常出现的两类概念。
A、主观臆断
B、客观存在
C、群体意念
D、价值判断
A、角色同一
B、价值消失
C、价值失真
D、判断正确
2
【单选题】(B)是平民、警察、杀手形成博弈的基础。
A、相同的主体
B、不同的价值目标
C、不同的陈词
D、相同的价值目标
3
【单选题】辩论中,四位同学在首轮发言中集体“装好人”,这是A的表现。
A、角色感不强
B、进入角色快
C、了解角色
D、角色感强
4
【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思考和判断要保持行为一致,逻辑上可以不一致。(错误)
7资源、环境的调查、利用和规划都离不开地理学。()对
现代自然地理学绪论
1
地理学研究特征包括()。D
A、研究对象的复杂化
B、研究维度的立体化
C、研究尺度的多样化
D、以上都是
2
21世纪地理学面临的机遇不包括()。C
A、素质教育
B、国情教育
C、全球教育
D、科学发展观
3未来地理学家应具备()两个基础。BD
A、自然地理基础
D、观察者的主观感知
3
【判断题】“白马非马”与“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都是倾向于认知层面的辩论。(正确)
4
【判断题】“本分而理”强调的是讨论具体事实和细节。(错误)
辩论的“真善美”
1
【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高层次。
A、辞藻的华丽
B、诗意的栖息
C、肉体的搏斗
D、完全的胜利
2
【判断题】信息的碎片化不会使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有任何偏差。(错误)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学科发展趋势的多角度分析
1
二十世纪地理学的发展包括()。D
A、从经验地理学走向实验和实证地理学
B、从定性描述地理学走向定量分析地理学
C、从站在地表看地表的地理学走向从地表以外看地表的地理学
D、以上皆是
2
关于白光润教授对现代地理学的看法,下面说法错误的是()。C
A、现代地理学是全球地理学
B、花岗岩
C、石英岩
D、火成岩
2
地球表面中覆盖面积最多的岩石是()。B
A、灰岩
B、沉积岩
C、火成岩
D、变质岩
3下面()是浅色矿物。AC
A、石英粉
B、辉石
C、长石粉
D、角闪石
4岩石圈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成分是硅。()X
5大理石岩是由灰岩变质形成的。()对
岩石圈的结构和运动类型
1
关于褶皱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C
A、精力集中
B、角色融入感
C、整体局势分析
D、个体价值
4
【判断题】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必须充分考虑全局,不需要考虑体验角色。(错误)
辩论中的价值博弈
1
【单选题】人们对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持不同看法,这是(C)的体现。
A、相同个体,不同价值
B、不同个体、相同价值
C、不同个体、不同价值
2
【单选题】在辩论教育公平时,可以暂且不考虑下列哪个因素?(C)
A、资源分配合理
B、结果公平
C、性别平等
D、机会均等
3
【单选题】“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应属于下列哪种辩题?(B)
A、判断性辩题
B、比较性辩题
C、猜测性辩题
D、事实性辩题
4
【判断题】在辩论中,进一步论辩的基础是对概念所具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分析。(正确)
D、板块分裂与运动
5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表自然系统的唯一学科。()X
6目前太阳系包括水星、金星、地球、海王星、冥王星等八大行星。(X)
7地球公转运动会导致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调节地表温度等。(对)
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1
地内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不包含()。C
A、能量来源
B、物质交换
C、引力影响
D、地内活动其他环境效应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及特征、功能
1
下列选项关于人类在四个圈层中的地位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人类是生物圈一部分
B、四大圈层是人类诞生发展的基础和环境
C、人类决定四大圈层的关系
D、人类与四大圈层均有相互作用
2
地球表层环境的结构特征包括()。D
A、垂直分层、水平分异
B、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C、垂直分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C、环太平洋火山带
D、大西洋海岭火山带
4断层是岩石发生破裂,两侧没有明显位移。()X
5大陆漂移学说是由魏格纳提出的。()对
无处不在的“辩论”
1
【单选题】在学习中,(D)才是最重要的。
A、求合BΒιβλιοθήκη 效率C、知识D、发现
2
【单选题】(B)是辩论的最终价值体现。
A、争胜
B、求和
C、谋利
D、口才
3
【判断题】权利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和判断所剥夺被称为显性剥夺。(错误)
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1
自然地理学研究内容不包括()。C
A、地表环境空间组成及分布规律
B、地表环境成因及变化规律
C、地表环境利用价值
D、运行机制及相互作用
2
自然地理学不具备()性质。D
A、综合性
B、区域性
C、环境性
D、统一性
3自然地理学是以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为研究对象。ACD
A、区域特征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1
【单选题】辩论中,坚持或者反对某种观点的切入点可以是(D)。
A、会形成一系列连续弯曲
B、分为背斜、向斜
C、由岩石圈垂直运动形成
D、类型有直立褶皱、歪斜褶皱等
2
大洋型的地壳平均厚度为()。B
A、43.6千米
B、7.3千米
C、20千米
D、23.7千米
3沉积岩与火成岩相比,区别在于沉积岩()。BD
A、质地比较硬
B、内部有化石
C、分布广泛
D、层面构造具有层理性
4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对
1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特殊圈层。D
A、植物圈
B、沙土圈
C、气候圈
D、生物圈
2
以下()不是现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C
A、环境演变
B、灾害防治
C、地方志
D、区域可持续发展
3
被应用于地理学研究和调查的科学技术包括()。ABCD
A、遥感
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5岩石圈的垂直运动也称为“造山运动”。()X
板块构造与岩石圈的运动机制
1
青藏高原是欧亚板块和()撞击形成的。C
A、非洲板块
B、南极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
大洋向陆地演化的板块运动会经历()阶段。D
A、4
B、7
C、5
D、6
3一般火山带分布在()。ACD
A、阿尔比斯-喜马拉雅火山带
B、大陆裂谷火山带
2
地球表层系统由()三态物质组成。B
A、固态、液态、动态
B、固态、液态、气态
C、动态、静态、稳态
D、固态、气态、稳态
3地球表层系统由()几个界类组成。BCD
A、自然界
B、人文界
C、有机界
D、无机界
4火山喷发是由于地热能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对
5海平面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平整的,由于重力场原因存在起伏落差,甚至可以相差100余米。()对
D、统一的、综合的、全球联系的
2
地球上人类能够生存的原因不包括()。C
A、日地距离、地球质量适合
B、地球接近于球体
C、地球空气适合
D、地球自转、公转运动
3
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由于引力影响会发生()。D
A、潮汐
B、固体潮
C、大气潮
D、以上都是
4
陨石撞击不会引起()环境效应。C
A、陨石坑、环型山
B、地震
C、火山
D、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3地表过程主要包含()。ABCD
A、物理过程
B、生物过程
C、人类过程
D、化学过程
4地球表层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这四个圈层组成的。()X
5地表系统只包含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这三个功能。()X
人类与地表环境
1
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分布线叫()。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