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八章)

合集下载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

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

智慧树20XX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5•总分数 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5•1【多选题】(2分)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2【多选题】(2分)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结构方式B.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所用材料4【多选题】(2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A.价格便宜B.采集较易C.加工较易D.运输方便5【多选题】(2分)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台基B.天花C.梁枋D.E.门窗•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B.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C.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2【多选题】(2分)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色彩不绚丽B.色彩鲜丽C.气势恢宏3【多选题】(2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10年B.清朝C.13年D.明朝4【多选题】(2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考中状元B.皇后完婚C.出征武将5【单选题】(2分)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6【判断题】(2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对B.错7【多选题】(2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雍和殿D.天坛祈年殿•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判断题】(2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第八章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第八章 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国古代墓葬的特点
1、鲜明的政治等级—如坟丘高低大小、棺椁的重层数(皇帝外椁四 层、诸公三重、诸侯双重、大夫一冲、士不重)、墓穴形制大小、 陵墓前石刻的规格等体现死者身份、权势等级。 2、强烈的宗法观念—如宗族伦理观、宗族墓地情结,约束人的行为、 不屑子孙不得入祖坟、祖坟被毁是最大耻辱、叶落归根等。 3、“事死如事生”的表现形式—以死者生前生活情形安排墓葬,如 帝王恭候的多重墓室,先是生前宫殿厅堂风采;秦兵马俑象征秦 军浩大阵势,唐陵前石像、石瓮象征皇帝御前文武百官;仿木结 构、墓室壁画、画像砖石及随葬品都如现实生活在现。 4、堪舆学说影响—如墓地选址及布局的相地之术,把阴宅风水好坏 与子孙福祸相联系,尤其帝王陵墓经反复踏勘、讲究聚气纳势、 以山带河。
三、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与保 护
1、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的旅游吸引因素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了解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求;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求; (4)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类生活方式的需求; (5)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上的需要。 2、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 (1)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典型性,代表性); (2)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纵、横向文华展示方式结合); (3)精心设计,做好旅游方式策划工作(复制、模拟、操作、专题等系列活动形式结 合); (4)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创新意识、管理体制、产品设计革新)。 3、历史古迹旅游资源的保护 (1)历史遗存的保护;(2)遗存环境的保护;(3)出土文物的保护;(4)历史遗迹的 修复与重建。
4、屋顶和屋缘 —屋顶与屋缘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悬山式、硬山式、攒尖顶、卷棚 顶等;屋缘分为单缘、双重缘、三重缘等,重缘增加建筑形态立面美 感。 —用料与色彩:主要指灰陶瓦和琉璃瓦,其中釉质琉璃瓦分黄、绿、蓝 三色,以黄色为尊贵,皇宫主体建筑专用。 —屋脊装饰:屋脊上饰以动物雕塑,增加威严和神秘。如正脊上的螭龙、 垂脊上的垂兽、戗脊曰走兽。 5、彩画装饰 —和玺彩画:最高级别、龙凤为图案主体, 皇宫专用。 —旋子彩画:用于次级宫殿、庙宇,画面多为涡卷辫旋花,以贴金多少 而别。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供参考)

智慧树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供参考)

智慧树2021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5总分数 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查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份总题数:51【多选题】(2分)建筑艺术在表现形式上与绘画、雕塑有何不同?A.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场景B.建筑艺术不能表现人物C.建筑艺术不能表现具体情节2【多选题】(2分)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结构方式B.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3【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此刻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所用材料4【多选题】(2分)木材比石料的长处表此刻哪几方面:A.价钱廉价B.收集较易C.加工较易D.运输方便5【多选题】(2分)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份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台基B.天花C.梁枋D.基础E.门窗•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查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份•总题数:7•1【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宫殿具有哪两方面的功能?A.具有艺术上的表现功能B.具有艺术上的实用功能C.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2【多选题】(2分)从陕西西安唐朝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朝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色彩不绚丽B.色彩鲜丽C.气势恢宏3【多选题】(2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10年B.清朝C.13年D.明代4【多选题】(2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考中状元B.皇后成婚C.出征武将5【单选题】(2分)太和殿前陈列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6【判断题】(2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品级是不是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对B.错7【多选题】(2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座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雍和殿D.天坛祈年殿•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查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份•总题数:7•1【判断题】(2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是埋藏在地宫中的。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习题目(含答案)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习题目(含答案)

欢迎阅读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5∙总??分??数?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3【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B.对建筑形象的追求?C.所用材料4【多选题】(2分)木料比石料的优点表现在哪几方面:?D.基础?E.门窗∙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二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7∙总??分??数?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1【多选题】(2分)气势恢宏3【多选题】(2分)北京紫禁城建成于何时?花了多少时间??A.10年?B.清朝?C.13年?D.明朝4【多选题】(2分)午门中央门洞除皇帝外还允许什么人出入??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等级是否按下列的屋顶形式排列的:庑殿顶、悬山顶、歇山顶、硬山顶。

?A.对?B.错7【多选题】(2分)除紫禁城的太和殿外,北京还有哪几处大殿是坐落在三层石台基上的:?A.太庙?B.明长陵?C.雍和殿∙∙∙∙∙∙∙?A.错?B.对唐朝皇陵开创了与前朝皇陵不同的做法是:?A.陵前设神道?B.以自然山体为地宫设立方整的陵区3【单选题】(2分)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A.碑亭?B.大红门?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A.明昭陵?B.明长陵?C.明定陵?A.樟木?B.松木?C.楠木6【单选题】(2分)在已发掘的地宫中四壁满布佛教内容雕刻的是清朝哪位皇帝的陵墓?乾隆?B.康熙?C.雍正7【多选题】(2分)∙∙∙∙∙∙∙总题数:61【单选题】(2分)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A.郊祭?B.野祭?C.遥祭2【单选题】(2分)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A.皇穹宇?B.祁年殿?C.圜丘?A.祠堂;宗庙?B.太庙;祠堂?C.经堂;宗庙?D.太庙;经堂在农村,多路神仙可以同置于一座庙堂祭祀。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复习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复习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1.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物件:A屋顶B屋身C台基D斗拱E装饰2.中国古建筑的特点:A建筑材料:木材,大方B结构形式:框架式结构,有三种形式:井干式,穿斗式,抬梁式C空间布局:灵活,承重与桅杆结构分工明确D单体建筑构件:标准化,模数化E平面布局:内身含蓄,多层次,均衡对称F创造斗拱结构形式G运用色彩装饰手段3.中国古建筑的等级:A屋顶的形式与等级(庑殿,歇山,攒头,悬山,硬山,卷棚顶)B台基的形式与等级(普通台基,较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最高级台基)C面阔间数与等级(面阔间数越多,建筑物级别越高)D柱色与等级(金色,红色,黑色)E门色及门钉与等级(皇宫正殿门为红色,一直三品官员府第门为红色,四品以下官员府第门为黑色)F斗拱与等级(斗拱出挑的层数越多,建筑物的等级越高)G彩画与等级a和玺彩画(金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b旋子彩画c苏式彩画(金琢墨苏画,金线苏画,海曼苏画)4.古典宫殿建筑的布局特色是怎样的:A严格的中轴对称B左祖右社或称左庙右社C前朝后寝5.古代宫殿建筑内外的陈涉:A宫殿外陈设:华表、石狮、日晷、嘉量、吉祥缸、鼎式香炉、铜龟铜鹤、社稷江山金殿、御路石、排水的龙头B宫殿内的陈涉:御座、蟠龙金柱、金砖墁地、地平台、藻井、轩辕镜、屏风6.中国古代丧葬的形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7.帝王陵寝的地面建筑有哪些:石牌坊、大红门、神道、神功圣德碑、朝房、陵寝大门、东西配殿、祭殿、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8.古代城池的主要组成部分:A城墙与战壕B雉堞C女墙D瓮城E城门F马面G城楼H战棚I马道J羊马墙K雁翅城9.中国民居的主要形式有哪些:A毡房B窑洞C碉房D干栏式竹楼E蒙古包F四合院G土楼H井干式民居I徽派民居J云南一颗印民居K新疆喀什民居10.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A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在造园艺术上,“虽为人造,宛自天成”B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在造景手法上,运用漏景、移景、借景、添景等手法C园林建筑,顺应自然D树木花卉,表现自然1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造景手法:A借景B对景C抑景D添景E夹景F框景G漏景H透景I障景12.中古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A筑山B理池C动物D植物E建筑F匾额名词解释:A紫禁城: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

中国古建筑与园林第一章中国古建筑概述

(三)物产的影响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物产丰饶, 为建筑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材料。
二、中国古建筑发育的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至少下面几个方面 都对中国传统建筑产生过重要影响。
(一)天人合一 中国古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天与
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 通的,人与自然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统一,人只有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 才能利用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
北方的建筑偏重保暖,除了房屋朝南之 外,还使用火坑和较厚的外墙和屋顶。 北方建筑当中的常见的“合院”形式也 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既可防风、防沙, 又可提供安全保障。在黄土高原一带所 挖的窑洞冬暖夏凉,人们就干脆住在窑 洞当中,这在潮湿的南方是难以想象的。
南方的建筑重视通风和防雨、防虫,如 屋顶采用坡顶以便排水防漏;墙壁薄、 窗户多,以便散热、透风;房前屋后注 重绿化以便乘凉挡雨;有的地方甚至使 用架空的干栏式构造。
3.西周建筑 木构架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
砖瓦的出现和使用是西周在建筑史上的 突出成就。
形成著名的“三朝五门”格局,成为此 后历代帝王宫殿建筑的蓝本。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朝阳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 “高台榭,美宫室”:邯郸的丛台、临
淄的梧台、楚国的章华台 斗拱在此时初具雏形 鲁国人公输班(即鲁班)是此时最著名
筑大量采用红色宫墙和黄琉璃瓦。
(五)元代建筑
元代建筑粗犷豪放,北方官式木构建筑 上甚至使用未经过细致加工的粗大木料。 木结构建筑的斗拱变小,装饰性增强, 减柱法已成为大小建筑的共同特点。
五、中国传统建筑的高峰期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 现存的古代建筑多数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都是这一时期建筑 的代表。单体建筑的标准化与建筑群布 局的成熟是明清建筑的显著特征,而园 林建筑则是明清建筑的最大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代表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它们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就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和影响进行探讨。

一、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严而富有艺术感的特点闻名于世。

典型的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造材料,结构精巧,装饰华丽。

古代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宫殿、寺庙、园林和民居等。

中国古代宫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作。

宫殿建筑以紫禁城为典型,其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壮观。

建筑师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设计和建筑技巧,如“飞檐翘角”和“三进五进式”布局,使宫殿更加庄重和美观。

古代寺庙也是中国古代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

寺庙建筑旨在供奉神明或修行者居住,以它的宁静和庄严而闻名。

寺庙建筑通常由几个主要建筑物组成,如山门、天王殿和大雄宝殿。

这些建筑物常常用彩画和雕刻来装饰,营造出一种宗教氛围。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园林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古代园林由人工湖泊、假山、花草树木等元素组成,旨在模拟自然景观。

园林的设计和布局讲究意境和动静结合,力求创造出富有诗意的环境。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它以其精致的布局和独特的景观设计而受到广泛赞誉。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影响不仅限于中国本土,还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和精湛工艺,吸引了众多外国游客和建筑师的关注。

许多著名建筑师汲取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灵感,将其应用于现代建筑设计中。

例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受到中国古代宫殿的启发,设计了著名的明斯特博物馆。

这种跨文化的艺术交流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理解。

此外,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世界各地许多园林都受到中国古代园林的影响,如日本的京都御苑和法国的凡尔赛宫花园。

这些园林通过运用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原则,创造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氛围。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对世界建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代建筑和园林既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艺术。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样的形式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古代建筑包括宫殿、陵墓、庙宇、园林等多种类型,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1. 宫殿建筑古代宫殿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以紫禁城为首的北京故宫是中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宫殿建筑注重规划和布局的和谐,建筑结构复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彰显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华丽和庄严。

2. 陵墓建筑中国古代陵墓建筑丰富多样,其中最著名的是明陵和秦陵。

明陵是明代帝王的陵墓,以其规模宏大和精确的布局而著名。

秦陵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秦的始皇帝陵墓,其规模庞大且保护完好,是中国陵墓建筑的杰作。

3. 庙宇建筑中国庙宇建筑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其中最著名的是北京的天坛。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祭祀天地的场所,其建筑规划严谨,建筑材料讲究,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学术和工艺水平的代表作。

二、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诗意和山水画般的美丽景观而闻名于世。

在中国古代,园林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是表达主人情感和展示个人品位的载体。

1. 皇家园林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以其宏伟壮丽的规模和精美绝伦的景观而著名。

颐和园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其园林设计巧妙,水与山相互交融,构成了和谐的自然风景。

2. 文人园林中国古代文人园林是以山水和人工构建的建筑物为主题,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

苏州的拙政园和丽水的天童山都是著名的文人园林代表。

这些园林以博物馆、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为特色,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哲学思想。

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艺术不仅仅是美的体现,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建筑与园林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国家,古代建筑与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古代建筑和园林不仅展示了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和美学观念。

一、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以木质结构为主,以及以天地人三位一体为基本原则。

一方面,古代建筑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建筑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另一方面,古代建筑也强调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建筑的规划与布局要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这些古代建筑在设计上追求了均衡、谐调和美感,以及对天地和人文的尊重。

古代建筑的建筑形式多样,如宫殿、庙宇、园林、陵墓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紫禁城、天坛、故宫等。

这些建筑不仅在设计上宏伟壮观,同时还注重建筑材料的选择,如以红木、大理石等为主要材料,使得建筑更加稳固耐用。

二、古代园林的魅力中国古代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古代园林注重营造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以小巧细致的布局和细腻的景观展示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中国古代园林倡导以小见大的设计理念,通过巧妙地运用空间,创造出幽静、舒适的环境。

传统中国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包括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曲径通幽以及花草树木等。

这些元素的组合和交错营造出了种类丰富的景观,使人们在其中得以放松身心,体验自然之美。

三、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设计理念源于古代,但它们的价值观依然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

在当今世界,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重视不断增强,这与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设计理念有着契合之处。

古代建筑和园林所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这种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使得人们在城市空间中能够得到更好的生活体验。

古代建筑和园林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通过对其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测试题.

第八章 中国古代建筑测试题.

第八章中国古代建筑测试题.第八章中国古代建筑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关于隋唐建筑风格说法正确的是()。

A、豪放朴拙B、雄浑壮丽C、精细富缛D、柔美华丽2、我国古代第一座开合式梁桥是( )。

A、泉州洛阳桥B、潮州广济桥C、晋江安平桥D、云南霁虹桥3、长沙马王堆的西汉墓墓室结构是( )。

A、土穴墓B、木椁墓C、砖石墓D、悬棺4、北京正阳门属于( )。

A、军事防御性楼阁B、报时性楼阁C、观景性楼阁D、戏楼5、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完整的古城墙是( )。

A、南京城墙B、西安城墙C、平遥城墙D、丽江古城6、秦朝长城的起止点是( )。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B、东起辽东,西迄罗布泊C、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D、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7、中国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建于( )。

A、战国B、汉朝C、唐朝D、春秋8、中国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分别位于( )A、浙江、江西、湖南B、湖北、江西、湖南C、广西、福建、湖南D、湖南、广东、江苏9、( )是万里长城上构筑最复杂、楼台最密集的一段。

A、八达岭长城B、金山岭长城C、司马台长城D、黄崖关长城10、我国现存最大的坛庙建筑是( )。

A、北京故宫B、天坛C、太庙D、历代帝王庙11、中国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地方在( )。

A、北京天坛B、山东岱庙C、山东孔庙D、北京历代帝王庙12、“寻根朝敬之旅”可拜祭炎帝、黄帝、孔子,岳飞墓地,它们依次在()A、湖南、陕西、山东、浙江B、湖北、山西、山东、河南C、陕西、山西、山东、河南D、湖南、山西、山东、浙江13、中国古代最大的一座帝王陵墓是( )。

A、秦始皇陵B、汉茂陵C、唐昭陵D、明孝陵14、汉武帝的茂陵是西汉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位于( )。

A、陕西临潼B、陕西兴平C、陕西乾县D、河南巩义15、我国现存修建年代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私家藏书楼是()。

A、天一阁B、天禄阁C、文渊阁D、石渠阁16、下列与孙髯有关的观景性楼阁( )。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第一讲古代建筑概述一、建筑与古建筑概述1、建筑的出现搭窝——巢居进洞——穴居(自然山洞)建房筑屋2、建筑的含义广义的建筑,泛指人类使用木材、石料、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造而成的大型固定设施的总称,包括房屋、道路、桥梁、园林、庙宇、宫殿、陵墓等。

狭义的建筑,仅指能够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及活动需要的楼宇和房屋。

3、建筑的特点耐用性结构性美观性复杂性文化性时代性区域性4、建筑的种类(1)按功能、性质分——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2)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木结构;混合结构: 砖木、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钢筋混凝土结构(3)按层数分住宅建筑——低层:1-3层多层:4-6层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以上公共建筑——24m-100m 为高层(非单层)100m以上为超高层工业建筑——单层、多层、混合层数(4)按施工方法分装配式建筑现浇式建筑装配、现浇混合式建筑5、我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基本类型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井干式结构干阑式结构密梁平顶式结构抬梁式结构穿斗式结构二、建筑的功能1、居住功能针对房屋建筑而言,其最主要的功能当然是居住了,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

质量可靠是首当其冲的。

2、生活功能2、生活功能遮风避雨饮食起居休息娱乐装饰美化待人接物用具陈设空间区隔3、审美功能对称美高大美玲珑美沧桑美奇特美组合美变化美4、经济功能建筑业是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建筑对整个经济的促进是毫无疑问的。

5、文化功能建筑是文化符号建筑是文化载体建筑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框架和依据三、中国古代建筑体现的传统思想1、敬天祀祖祭天祭社稷祭祖2、皇权至上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故宫太和殿,须弥座台基高8.13米,面阔11间,进深5间;从大明门(清朝叫大清门,现已拆除,是天安门广场的一部分)到太和殿共有5重门阙,依次为大明门、丽正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广场面积3多万平方米。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

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园林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园林艺术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园林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的特点和意义。

一、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注重平衡和谐。

无论是皇宫、寺庙还是民居,建筑物的布局都非常注重对称和均衡。

这种均衡不仅体现在整体建筑结构上,还表现在建筑元素的选择和搭配上。

例如,黄鹤楼这座中国古代建筑的门楣、柱子、扶手等部分的设计都呈现出对称和谐的美感。

其次,中国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常常运用自然元素,如池塘、假山和花草等,融入建筑物的布局之中。

这种融合使建筑更加具有灵气和生命力。

此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注重装饰细节的精致和寓意的深远。

无论是彩绘、雕刻还是瓷砖镶嵌,都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度发展和精湛技艺。

这些装饰细节往往寓意丰富,既可以表达对神明的崇拜,也可以体现人们对吉祥和幸福的追求。

二、园林的特点中国古代园林是一种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

它不仅是一种景观创造,更是一种空间塑造和情感表达。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空间布局的巧妙和变化。

通过布局不同的建筑和景观元素,园林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例如,苏州园林以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著称。

游览其中,步移景异,宛如进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世界。

其次,中国古代园林注重意境的营造。

园林中常常运用水、石、花、树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情调。

比如西湖的细垂柳、碧波荡漾,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而颐和园的假山、湖泊、廊桥等则展现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华丽与恢弘。

另外,中国古代园林也非常注重与建筑的结合。

园林中的建筑物常常与自然景观相互辉映,相得益彰。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和面湖的建筑相互映衬,使整个园林更加壮丽宏伟。

三、建筑与园林的意义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

第八章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第八章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明:37坊,百万人口;城西北郊为园林。 清:百多万人口;西北郊以建成皇家园林。
三、宫殿建筑:
(一)元: 宫城大内之后为延春阁,北海之西为兴
圣宫(太后)与隆福宫(太子),结合 园林建成工字形殿。
(二).明清宫殿:——北京故宫
占地72万多平方米,房屋九千多间,建筑面 积约十五万平方米。
宫墙高10米多,四面辟门,四角设角楼;墙 外环着52米宽的护城河;
4、 环丘
三重白石圆台,明嘉靖九年(1530年)建,清 乾隆十四年(1749年)改建;
内外二院外方内圆,四面棂星门,丘接天宇,尽 用九、五之数。
三层坛,上层径九丈,高五尺七寸;中层径 十五丈,高五尺二寸;底层径二十一丈,高五尺; 都是一、三、五、七、九阳数。四出台阶各九级。
[坛面]石块,皆取九数叠加环砌。
太庙的建筑群共有三重 围墙,均为黄琉璃瓦 顶红墙身。
在第一重和第二重围墙 之间是浓郁古老的柏 树,清幽宁静的环境 使人产生沉静严肃的 感觉。
在第一道围墙的西边原有三座门: 最南边的称为太庙街门,共5间,通向天安门里; 中间的称为太庙右门,也叫神厨门,共三间,通向端门里; 最北边的称为太庙西北门,通向午门外的阙左门。 三座门都是坐东朝西。
第八章 元、明、清时期的建筑
(公元1271—1840年)
一、社会背景:
元朝:1271~1368年 明朝:1368~1644年 清朝:1636~1911年
建筑方面:
元代 1、城市建设:元大都、军事城堡、手
工业、商业繁荣的地方城市 2、产生了较复杂的结构形式(水磨
作坊) 3、宗教建筑发展:佛教、道教祠祀
附:金都 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县 南京 开封(汴京)
(三).元大都——元朝的首都: 1267年由刘秉忠以大宁离宫为中心进行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参考答案)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参考答案)

智慧树2016年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章节题目(含答案)∙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一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5∙总分数 10建筑形象的塑造决定于下列哪些因素:A.结构方式B.所用材料C.实用功能3【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建筑之不同处主要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A.色彩中国工匠对建筑哪些部分都进行了美的加工:A.台基B.天花C.梁枋D.基础E.门窗C.具有物质上的表现功能D.具有物质上的实用功能2【多选题】(2分)从陕西西安唐代大明宫遗址的发掘看,唐代宫殿造型上的特点是:A.色彩不绚丽B.色彩鲜丽C.气势恢宏B.皇后完婚C.出征武将5【单选题】(2分)太和殿前陈设铜龟、铜鹤具有什么象征意义?A.国家长治久安B.国家统一C.喜庆A.B.D.天坛祈年殿∙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三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7∙总分数 14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7A.B.A.B.C.明十三陵总入口最前列的建筑是:A.碑亭B.大红门C.六柱五开间石牌楼4【单选题】(2分)明十三陵中哪座皇陵规模最大最讲究?A.明昭陵B.C.A.B.C.A.乾隆B.康熙C.雍正【多选题】(2分)汉墓画像砖石上表现的内容有:A.劳动生产场景B.动物、人物祭祀天、地、山、川之坛庙常设在接近自然之处,因此称为:A.郊祭B.野祭C.2【单选题】(2分)北京天坛举行祭天礼仪的地方是:A.皇穹宇B.C.A.B.C.D.在农村,多路神仙可以同置于一座庙堂祭祀。

A.对B.错5【多选题】(2分)祠堂的功能有:A.办义学B.存义粮C.修族谱A.B.∙第1部分∙总题数:6∙1【多选题】(2分)楼阁式塔可以用以下哪几种材料建造?A.木料B.石C.砖A.B.A.喇嘛塔C.金刚宝座塔4【单选题】(2分)北京天宁寺塔属于哪种类型:A.密檐式B.楼阁式C.单层塔A.B.C.A.B.∙对应章节第六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5∙总分数 10说明:提示:选择题选项顺序为随机排列,若要核对答案,请以选项内容为准∙第1部分∙总题数:5∙1【多选题】(2分)中国古代园林有下列哪几种类型?中国宫殿、陵墓布局灵活、自由B.中国宫殿、陵墓布局规整C.中国园林布局规整D.中国园林布局灵活、自由3【单选题】(2分)从颐和园能见到远处玉泉山的玉峰塔,在景观上应属:A.成景B.C.A.B.C.A.亭子B.树木C.山石D.景观∙名称中国古建筑文化与鉴赏∙对应章节第七章∙成绩类型百分制∙题目数 6∙总分数 12说明:A.B.C.D.园林中廊子有以下哪些功能?A.遮阳防雨雪B.休息C.人行交通3【单选题】(2分)古代园林中最长的廊子在何处?A.承德避暑山庄B.C."曲水流觞"的原生地在何处?A.承德避暑山庄B.北京北海C.浙江绍兴D.杭州西湖6【多选题】(2分)在下列哪些园林中有象征"神仙岛"的景点:∙总题数:5∙1【单选题】(2分)总体上看,诸葛村是一座:A.B.商贸重镇C.血缘村落2【单选题】(2分)A.B.C.4【单选题】(2分)江苏周庄是一座:A.手工业镇B.C.血缘村5【单选题】(2分)周庄沿街建筑的基本布局是:A.B.C.乡村中建造文昌阁、风水塔能起到下列作用:A.真的多出了人材、仕官B.激励村民读书学文化C.组成村中的景观2【多选题】(2分)村口建风雨桥的作用有:A.象征性锁住财源A.B.C.D.住宅门上贴绿色(或蓝色)门联,表示:A.家中有老人去世B.该宅为危险房屋C.宅中已无人居住5【单选题】(2分)在农村,一座庙堂可以供奉多种不同的神仙吗?A.不可以B.A.B.∙第1部分∙总题数:5∙1【判断题】(2分)文物建筑必须是古代建筑吗?A.错B.对2【单选题】(2分)中国古建筑木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是:A.B.A.B.C.A.必须有特殊需要,有可靠资料的情况下可以重建B.主张重建C.一律不许重建5【单选题】(2分)北京圆明园是一座:A.遗址公园B.一般公园。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园林的基本问题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2.中国当代园林三陈:陈植着名林学家、造园学家,有造园学概论这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一部造园学论、陈俊愉、陈从周说园3.一池三山:蓬莱,方丈,瀛洲,太液池一池三山是中国的一种园林模式,源于中国的道家思想,并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仙人有长生不老之药,食之可长生不老,与自然共生;4.园林类型1p6/按构园方式区分:规则式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自然式、混合式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划分:皇家园林特点: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体形高大,代表:北京颐和园、北京北海公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私家园林特点: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静;代表:北京恭王府、苏州四大名园、上海豫园、寺观园林3按园林功能分:综合性园林、专门性园林、专题性园林、纪念性园林、自然保护区园林等;5.寺观园林的定义:佛寺,道观等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宗教建筑内外的园林化环境;6.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7.苏州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8.园林形成的三大背景:1大自然的造化 2社会历史的发展3人们的精神需要9.世界园林体系的划分标准:世界文化体系10.中国园林历史阶段的划分:萌芽期——夏--春秋战国生成期——秦--两汉发展期——魏晋--隋全盛期——唐--两宋成熟期——元--清末11.世界园林历史阶段划分:1原始文明对园林的孕育作用2农业文明形成世界世界三大园林体系3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行形成4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12.园林基本要素:建筑,山石,水体,植物,动物13.园林中水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点缀作用③倒影作用④基底作用⑤连接作用第二章欧洲园林1.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设计师{道宁园林理论与实践概要道宁之后的园林大师是奥姆斯特德}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3.造园的理论与实践是“造园艺术的圣经”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的园林艺术理论的完全确立;4.英中式园林:由于法国的风景式园林借鉴了英国风景式园林的造园手法,又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新的园林风格,被称之为“英中式园林”;5.布里奇曼规则式园林向自然式过渡,肯特造成过渡,布朗-大地的改造者,胡弗莱画家造园家一起造园,钱伯斯向中国学习肯辛顿公园:伦敦皇家园林中改为对公众开放的最大的公园;第三章伊斯兰园林1.天堂园:面积通常较小,四周有围墙,外观显得比较封闭,类似建筑围和的中庭,与人的尺寸非常协调,其内有十字型的林荫道,构成中轴线;中轴线将园分割成四区,栽有花草,在十字型林荫路交汇点处设有中心水池,象征天堂;2.空中花园又被译为“悬园”或“架空园”,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3.王宫庭园是中世纪伊斯兰的主要园林类型;4.菲恩园是国家王宫庭园的典型代表;第四章中国园林的雏形1.一池三山的应用:建章宫、西苑、元代的大内御苑2.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圃、台、园圃3.中国园林的雏形--囿,最早的囿是畜养禽兽观赏狩猎的场所4.囿中较早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5.2考工记·匠人关于周代王城的描述:匠人营国……德6.从囿到苑发展的思想流派: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神仙思想7.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志:台苑、代表:姑苏台、荆台、章华台第五章中国园林嗯形成-苑1.秦代建筑以广阔,壮丽,豪放为主要特征2.秦代皇家园林的代表:信宫极庙、阿房宫、兰池宫3.汉代三宫:长乐宫、未央宫萧何建、建章宫;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未央宫4.两汉私家园林的代表:梁孝王兔园、梁冀园苑,袁广汉园5.秦代时上林苑广阔、建章宫壮丽、广成苑豪放6.先秦两汉园林特点1造园活动的主流是皇家园林2园林的功能由最早的狩猎、求仙、生产为主,逐渐转化为后期的游息与观赏为主3大自然在人们心中尚保持着一种浓厚的神秘感7.上林苑本为秦代营建阿房宫的一处大苑囿,汉武帝时扩而广之为上林苑,上林苑是皇家禁苑,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苑中最大的是昆明湖,是世界上最早的树木园洛阳主要苑囿:鸿池苑、上林苑,广成苑第六章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魏晋-隋1.魏晋六朝时期宗教、哲学、文人思想对园林发展的影响1在时代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中国式风景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2游赏活动成为园林主导的甚至唯一的功能3私家园林成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异军突起4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集中地代表了一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5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2·皇家、私家、寺观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华林苑曲水流觞的最早起源、芳林园、乐游园私家园林:金谷园、会稽谢家庄园、城廓宅园、张伦宅园、雍宅寺观园林:同泰寺、五台山、峨眉山永宁寺佛塔是最宏伟的佛塔3.中国园林形成了皇家、寺观、私家、陵寝等四大园林类型并行不悖的鼎盛局面,标志着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第七章中国园林的写意化唐宋时代1.大明宫的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2.皇家园林的代表唐城三大内: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禁苑面积最大,在长安城北郊一带,风景园林区,狩猎区3.私家园林的代表:辋川别业长安、屡道坊宅园洛阳4.五代、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为董源,李成、关仝、荆浩5.长廊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6.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7.周师厚洛阳花木记、张峋洛阳花谱8.梨园: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皇家艺术学院”9.曲江池:我国历史上见诸文字的第一个公共游览地10.唐代园林的特点: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安全形成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前代有所升华③山水画,山水诗文山水园林这三个艺术门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中国山水园林的独特艺术风格④皇家,寺观,私家三大园林类型都已经完全具备中国风景式园林的主要特点⑤佛教禅宗兴盛⑥这个园林类型所独具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园林规模的宏丽,而且反应在园林总体的布置和局部的设计处理上面11.建筑技术方面出现的官方和民间的两本书籍:李明仲营造法式,喻皓木经12.宋代造园活动兴盛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文人园林的兴起2造园的叠石技术大为提高3植物栽培技术提高13.艮岳园①主持者是:梁师成;相关的记载文献两篇比较着名艮岳记宋徽宗撰写,华阳宫记僧人祖秀撰写②建园目的:主要是以山水的“放怀适情,游心赏玩”③艮岳的造园艺术成就1园林掇山构思独特,精心经营2园内形成一套完整水系,它几乎包罗壳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泉,沼,溪,涧,瀑,潭等3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使皇家园林平添诗情画意4园林建筑几乎包罗壳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建筑的布局绝大部分均从小造景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其“点景”、“引景”、“观景”的作用5假托道教风格,创设多样意境14.东京四苑①琼林苑:除殿亭楼阁、池桥画舫之外,还以树木和南方的花草取胜,是一座以植物为主体的园林②玉津苑:仅有少量建筑,环境比较清幽,林木特别茂盛③宜春苑:以栽培花卉之盛而闻名京师④含芳园:以竹林繁茂而出名⑤辋川别业:唐长安私园,文人别墅园林⑥履道坊宅园:唐洛阳私家园林⑦相国寺:北宋寺观园林⑧灵隐寺:南宋寺观园林15.李格非关于北宋私家园林的着作:洛阳名园记,将私家园林分为宅园富郑公园、环溪、游憩园董氏东园,董氏西园、花园归仁里,李氏人丰园洛阳名园记对洛阳私家园林的总结①除宅园之外,还有许多单独建置的游憩园②洛阳的私家园林都是以莳花栽木着称③当时中原私家园林的筑山仍以土山为主,仅在特殊需要的地方如构筑洞穴时掺以少许石料,一般少用甚至不用④园内建筑形象丰富,但数量不多,布局疏朗16.两宋时期造园的特点①皇家园林出现了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②市民园林开始兴盛③私家、皇家、寺观、三大园林类型都已完全具备中国古典园林的四个主要的特点④这个时期的园林创作方法逐渐向写意转化⑤寺观园林由世俗化更一步的文人化17.苏州现存园林中建园最早的是苏舜钡的沧浪亭18.文人园林风格特征1简远2疏朗3雅致4天然第八章中国园林的成熟1.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是:林有麟的素园石谱2.元明清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2)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民间造园活动广泛普及,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3)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园林由赏心悦目,陶冶性情为主的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4)造园的理论探索(5)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3.石涛的叠石传世作品是扬州的个园,万石园片石山房假山4.清初三部园林理论着作是作者分别是5.李渔一家言、文震亨长物志、计成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着,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着6.三山五园分别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颐和园,香山的静宜园、畅春园、圆明园7.首次较全面的引进江南造园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是:畅春园,称之为“京师第一园”叶洮负责规划,张然主持叠山工程8.避暑山庄的五个特点:(1)几乎包含了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2)湖泊与平原南北纵深联成一片(3)狮子沟北岸的远山和武烈河东岸的奇石,都能提供很好的借景条件(4)湖区有三大水源(5)具有冬暖夏凉优越的小气候条件8.圆明园的五个分区分别是:官区、后湖区、第三区、福海区、第五区包括内宫北墙外的长条分区9.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是:法源寺10.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重阳宫元代关中道教全真教着名圣地还有两个是白云观,永乐宫11.北方园林为什么以北京为中心(1)大量官僚、王宫贵戚集中,世居本地者子孙繁衍分宅而居,外省的大员、蒙古王公都要在北京兴造宅邸而有宅必有园(2)自康熙以来皇家园林建设频繁,至乾隆时达到高峰注:“皇元孙真人道行碑“赵孟頫写12.扬州园林的代表是:个园,晚清第一园是:何园13.岭南四大名园是:顺德的清辉园、东菀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粤中四大名园14.列举明清两代着名的造园匠师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叶涛:畅春园张然:畅春园张轼:寄畅园计成:影园15.私家园林矛盾现象表现在哪些方面1宅园的性质发生变化,园林与府邸的关系比过去更为密切2园林建筑物的类型改变,数量随着园林性质的转化而逐渐增多3园内用石掇山更为普遍4园内的植物配置,重艺不重技5私家园林景题盛行,形式倾向日益突出16.复道回廊:“中国立交桥的雏形”17.两堤上的六座桥梁: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宗教三大花事:法源寺“丁香”与宗教寺中土丹茶、王府海棠18.引静桥:中国古典园林最短的拱形桥19.本时期园林分化为哪三大地方派别举例阐述各自的特点;1江南园林个园,休园,影园①建筑的形式极其多样丰富,个体形象玲珑轻盈②江南园林叠山石料的品种很多,以太湖石和黄石两大类为主③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生长良好,种类繁多④园林空间多样而富于变化2北方园林半亩园,恭王府花园,勺园,清华园①建筑体量高大,形象稳重敦实②北京城里水资源匮乏,宅园多数因水源困难,故山水在布局中一般处于辅佐的地位,水池的面积都比较小,而在小水面上求其变化③北京树种比江南少,树木花草多作为点缀④叠石为假山的规模就相对要小一些⑤总体布局上多采取中轴对称的处理方式3岭南园林①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院,建筑的比重大,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②叠山常用姿态嶙峋、均折繁密的英石包镶,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外形更轻盈活泼,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以装修③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等,尺度亲切而婀娜多姿,乃是岭南园林一绝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故称岭南园林一绝20.颐和园总体规划的蓝本是:西湖;谐趣园仿照的是江南无锡的寄畅园。

园林古建筑之八-舫

园林古建筑之八-舫

园林古建筑之八-舫【舫】舫,是仿照船的造型在园林的水面上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型建筑物。

似船而不能划动,故而又称之为“不系舟”。

仿照船型而造的一种建筑,大多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

清晏舫清晏舫,一座中西合壁的古建筑,在颐和园万寿山西麓岸边。

舫上舱楼原为古建筑形式。

但在英法联军入侵时,舫上的中式舱楼被焚毁。

光绪十九年(1893年),按慈禧意图,将原来的中式舱楼改建成西式舱楼。

取河清海晏之义,取名清晏舫。

装修后的清晏舫。

1893年重建时,仿翔凤火轮式样,改为西洋式楼阁并配以彩色玻璃窗船侧加了两个机轮,两层船舫各有大镜,细雨蒙蒙之时,慈禧坐在镜前,一面品茗,一面欣赏镜中雨景。

清晏舫的窗户和彩色玻璃。

清晏舫的石机轮。

湖石舫未名湖石舫,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乾隆四十九年,乾隆皇帝把与圆明园最近的淑春园赏给宠臣和珅。

和珅便在此兴建园林风景,石舫便是著名风景之一,它是仿颐和园之“清晏舫”而建。

未名湖石舫天石舫天津天石舫,建在海河上最后一个渡口遗址——北开渡口。

北开渡口上游连接北运河,是朱棣“津渡”的必经之地。

石舫长约46.8米、高15米、宽12米,比北京颐和园石舫规模还要大,全部由汉白玉石材雕刻而成。

石舫名曰“天石舫”,是为了纪念历史上“天子之渡”。

天石舫煦园石舫煦园石舫,在南京煦园,原是“中华民国”总统府旧址里的花园。

明代,是明成祖之子朱高煦汉王府的花园,故以“煦”字定名。

由石制跳板登上石舫,匾额上“不系舟”三字映入眼帘,那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留下的墨迹。

他6次南巡,竟有4次登临此舫,十分得意。

煦园石舫舫为长14.5米的仿木石舫,分为前后两舱,卷棚屋顶,覆以黄色琉璃瓦,舫身两侧镶嵌有雕刻着许多彩色图案的青砖雕花栏板,十分精细。

煦园石舫团瓢舫常州兴福寺团瓢舫,明末僧人了幻所建,外型如水瓢,以茅草搭建,禅僧栖身其中,闭关修行。

原构在东园空心潭上,清初已废。

一九八四年,西园新辟放生池,于池中建石舫,上设小楼敞轩,飞檐雕栏,别致玲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古代桥梁建筑
一、古代桥梁的发展历史
周文王姬昌在渭河上架设浮桥迎亲的故事,成 为中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桥梁建筑史的开端。 春秋战国时期,现代桥梁中广为修建的多孔桩 柱式桥梁已遍布黄河流域和其他地区 。 隋唐时期,桥梁建筑技术日益成熟,达到飞跃。 元明清时期是桥梁发展的饱和期,西南地区的 铁索桥、竹索桥、藤索桥等得到了较大发展。
(三)灵渠 灵渠是秦代修筑的水利工程,又名 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俗称陡河,位 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是中 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坎儿井 坎儿井是我国新疆地区特有的一种 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 的水利设施,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 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二、著名水利工程介绍
(一)芍陂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的古陂塘灌溉 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 南。始建于春秋时期,迄今2500多年 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与都 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 代四大水利工程。
(二)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 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世界上 年代最久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 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章小结
本章分别对中国古代楼阁、桥梁和水利工程 三类建筑做了概括性介绍。古代楼阁建筑种类 繁多,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蕴含着丰富的中 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是世界上“多桥梁的古 国”,中国的桥梁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 有较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世界桥梁建筑史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用途 广泛,既可治理水患,还可灌溉、通航等,从 古至今一直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是古 人智慧的结晶,也给人类历史留下了珍贵的文 化遗产。
第八章 楼阁、桥梁和水利工程建筑
本章导读
楼阁、桥梁、水利工程在中国大地上随处 可见,它们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发 展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极高的使用和艺术价值。本章对中国古代 楼阁、桥梁、水利工程建筑进行分别介绍, 通过本章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这些建筑的 发展历程、重要价值,还能够学会欣赏具有 代表性的著名建筑,了解隐藏在建筑表面下 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目录 第一节 古代楼阁建筑 第二节 古代桥梁建筑 第三节 古代水利工程建筑
第一节 古代楼阁建筑
一、古代楼阁建筑的发展历史 秦汉以前已出现楼阁建筑的雏形——夯土高台 商代,在夯土台上建造木结构建筑物已蔚然成 风 春秋战国时,普遍出现了双层楼阁建筑 秦汉时期,高台建筑得到了快速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楼阁建造达到了鼎盛的阶段 唐宋辽金时期的楼阁建筑,功能扩展到宫殿、 园林、风景、商业和居住 元明清时期,楼阁的应用范围在各方面有所扩 大,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功能 有所深化
(三)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 泸定县的大渡河之上。
Hale Waihona Puke (四)广济桥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位于潮州古城东门 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 交通要津。
第三节 古代水利工程建筑
一、古代水利工程的发展历史 (一)生活用水工程的发展历史 (二)农田灌溉工程的发展历史 (三)防洪排水工程的发展历史 (四)漕运航运工程的发展历史
三、现存著名古代桥梁 (一)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俗称大石桥,位于河北省石 家庄市赵县城南。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初年 (595—605),是世界现存年代最久、保存 最好、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的古石 拱桥,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二)卢沟桥 卢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丰台区永 定河上,因为永定河旧时称卢沟河,卢沟桥 之名也由此而来。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 老的石造联拱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塔是从( )建筑中分化出来的。 A. 佛寺 B. 道观 C. 石窟 D. 楼阁 2. 下列楼阁建筑中素有“西江第一楼”美誉的是( )。 A. 滕王阁 B. 岳阳楼 C. 黄鹤楼 D. 蓬莱阁 3.宁波的天一阁从功能上看,属于( )的楼阁。 A. 游赏型 B. 军事型 C. 文化型 D. 祭祀型 4.中国古代有文字可考的桥梁建筑史开端于( )。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秦朝 D. 东汉 5. 下列古代桥梁中,出现最早的一种是( )。 A. 梁桥 B. 拱桥 C. 索桥 D. 浮桥 6. 现存最古老的竹索桥,是建于北宋的( )。 A. 赵州桥 B. 洛阳桥 C. 安澜桥 D. 泸定桥 7. 下列古代桥梁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是( )。 A. 卢沟桥 B. 赵州桥 C. 洛阳桥 D. 广济桥 8. 中国四大古桥中,具有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的是 ( )。 A. 洛阳桥 B. 赵州桥 C. 卢沟桥 D. 广济桥 9.下列用于灌溉的古代水利工程,修建时间最早的是( )。 A. 漳水十二渠 B. 期思陂 C. 都江堰 D. 郑国渠 10. 下列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A. 郑国渠 B. 漳河渠 C. 都江堰 D. 芍陂
二、古代桥梁的主要类型 (一) 梁桥 所谓梁桥,是指用梁承载构件的桥,由于 梁一般是平直安置,故又称平桥。 (二)拱桥 拱桥是指以拱形构件作为承载结构的桥, 由于外形是曲的,所以古时也常称为曲桥。 (三)索桥 索桥,也称吊桥、绳桥、悬索桥等,是用 竹索或藤索、铁索等为骨干相拼悬吊起的大 桥,主要见于西南地区。 (四)浮桥 浮桥是指把浮体置于江河之上而联结成的 一座桥梁。
(二)岳阳楼 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耸立在湖南省岳 阳市西门城头、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 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
(三)黄鹤楼 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坐 落于湖北武昌蛇山,享有“天下绝景”的盛 誉。
(四)西安钟鼓楼 西安钟、鼓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是西安标 志性建筑物,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代楼阁建筑的类型 (一)按建筑形式划分 主要包括井干式、重屋式、平坐式、 通柱式等。 (二)按功能用途划分 概括起来主要有游赏型、祭祀型、 军事型、生活型、文化型等几类。
三、现存著名楼阁 (一)滕王阁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 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巅峰代表之作,在中华建 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素有“西江第一楼” 的美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