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精)

合集下载

《景观设计(2)》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2)》课程教学大纲

《景观设计(2)》课程教学大纲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设计基本原理等景
观专业相关专业理论知识;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景观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景观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城市附属用地景观设计的内容结构以及形式;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景观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市附属用地景观的设计方法、内容设计以及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呈现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形成战略性设计思维训练,并以此为指导,形成一定的城市附属用地景观设计的能力;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多维度、多面向的景观设计能力,包括创意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调控能力、专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的设计素质、空间想象与空间组织能力,形成独自设计能力;
7.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景观项目汇报展示技巧,提高项目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备注:由于城市附属用地中景观绿地类型比较多,任课老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综合景观设计(1)和景观设计(3)的教务内容进行选择合适的景观绿地类型为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和进行实践设计练习。

1.建议教材
1[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美]卡罗琳•弗朗西斯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第二版全新修订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

2.张燕主编.居住区规划设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

2.主要参考书
1汪辉,吕康芝著作.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2.彭或、黄伟晶编著.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6138课程名称:环境艺术综合设计 Synthetical Environmental Design 先修课程:室内设计基础环境艺术概论总学时:80(讲授与实例分析:15 方案辅导与讲评:25 方案设计: 4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是四年级环境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是在完成了专业基础课程和单项设计课程之后,对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性检验的一门强化训练课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先进的设计理念、立足于建立开放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的知识结构。

掌握最新设计方法和行业法规,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对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和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设计,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生理、心理需求的理想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从设计到施工、从虚题到真题的把握能力,以及对实际工程技术的全面了解及掌握。

注重对学生设计语言表达能力和设计规范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概述(课堂讲授 1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本章难点:如何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特性与本质;如何掌握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思维与方法,达到能够独立设计的目标。

第二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课堂讲授 5学时)主讲老师:陈华新、吴江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相关内容。

本章难点: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程序与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第三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人文理念与作品赏析(课堂讲授 3学时)主讲老师:薛娟、侯宁本章重点: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现代建筑环境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

本章难点:如何将现代建筑设计的最新人文理念运用到实践中,设计出“以人为本”的舒适空间。

第四章环境艺术综合设计创意与表达(课堂讲授 2学时)主讲老师:吴志锋本章重点: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思维过程、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方案的创意表达。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50504课程名称: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64学时(其中实验学时为40学时)学分:4适用对象: 广告学(广告策划与经营管理)、2015环境设计(展示设计)考核方式:考试和考察结合先修课程:专业导论、广告学、广告学概论、创意思维、计算机辅助设计1 二、课程简介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五”精神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建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观念。

《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科基础课,课程将设计理论为基础,以设计案例为引导,对商业美术设计的理论及设计实践进行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释与分析。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视觉传达设计概论、图形与视觉传达设计、文字与视觉传达设计、插画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导向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与视觉传达、新媒体设计——数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心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水平与实战能力,对实际商业美术设计案例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阐释与分析,本课程是学生修读后续课程重要的基础。

In order to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party’s "14th Fi ve-Year Plan" spirit and "China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2035", follow the law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dhere to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morality,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adapt to social needs as a measure of the level of talent training Fundamental standards, strengthen the adaptability of talent training goals to the needs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ability training,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apabilities, build a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suitable for training goals, and cultivate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on Applied talents with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can better serve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build the school into a local applied high-level university.Construct a moder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ncept.The course "Basics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s the basic subject of the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The course takes design theory as the basis, guided by design cases, and provides a more systematic and in-depth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heory and design practice of commercial art design.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mainly includes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Graphic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Text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Illustration Design, Logo Design, Packaging Design, Orientation Design, Advertising Design, Display Design and Visual Communication, New Media Design-Digital Design , Visually convey the design psychology.Through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basic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ability of graphic design, the actual commercial art design cases are compared systematically and in-depth interpretation and analysis. This course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to take subsequent courses.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视觉传达设计基础课程是我校面向广告学及展示设计专业学生开设一门学科基础课。

《环境设计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见习》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 .全面学习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社会服务方向、设计与施工环节内容;了解该专业毕业生从业所需的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结构;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能够正确合理的进行专业评价,并能够指导自己的设计实践。

2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结合实际,对相关设计行业能自主分析,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敏感性,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培养和开拓学生视野,为更多的专业设计课程及今后入行做好准备。

3 .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使命感和务实精神,巩固专业思想,增强职业适应性,缩短
自我追求和社会需要的差距;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新时代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在考察过程中结合实际考察项目启发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科学思维能力。

五、训练材料
1 .根据见习期的内容和需求,专业指导教师配合调研单位和工程技术方安排相关的材料。

2 .《装饰材料与工程实践》,马品磊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3
.《图解界画中传统园林建筑及装饰》,朱广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1月
第一版
课程成绩包括2个部分,分别为平时出勤、平时作业。

具体要求及成绩评定方法如下: 平时
出勤(10%),具体方案为:调研考察途 中的纪律考查,听讲座、参观态度以及现场 讨论交流完
成情况。

总分为100分,无故旷 课一次扣5
分,无故缺勤、旷课超过学校规 定次数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平时作业(90%),根据学习笔记及总结报告 完成
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评分以书写规范、 对考察结果是否有合理的分析讨论为依据, 每次满分为100分,最后取平均分。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1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学习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能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课堂讲授与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与装饰艺术设计的整合过程,具有一定的环境景观理论及设计表达能力,目的培养学生从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及思维方法去思考庭院这个尺度的景观课题。

能够理解景观设计表现的基本能力,建筑概论,景观设计初步等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本课程从尺度比较小的庭院进入设计课题,了解并掌握室外空间的功能分区,空间划分,户外的基础设施的配合和在庭院尺度下的植物营造,了解基本的植物应用和室外装饰材质的习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利用AutoCAD, Photoshop, Sketch Up, 3Dmax等计算机软件或者手绘效果图等进行景观设计表达。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景观设计的概念,了解景观设计的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依据和程序;2.理解景观设计中室外空间如何让划分功能分区, 空间划分, 交通流线梳理;3.掌握景观设计的步骤、设计方法。

通过典型作业训练和辅导,结合AUTOCAD和Sketch Up 的实际操作训练,学生能制作出完整的小尺度景观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平面功能布局图、各立面图、重要节点透视效果图;4.掌握室外空间设计的植物属性以及简单的布置原则、方法和步骤。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述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景观设计的意义,景观设计的起源,学科的由来和进入国内领域后与原有园林学的区别。

掌握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重点:1.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2.景观设计的活动领域。

本章教学难点:1.景观设计的不同尺度下的项目;2.景观设计项目与艺术创作的微妙关系。

本章理论教学内容:1.阐述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2.区别不同尺度下的景观项目的区别;3.景观设计项目包含的内容。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视觉》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视觉》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3年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视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六年级(六三制)下册第一单元《人体感知环境》中的第一课时《视觉》。

本课主要呈现了三名学生交流讨论的场景图,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方法。

研究并理解人眼看到物体的过程中光的传播。

对于人眼为什么能够看到物体学生存在许多错误的前认知。

本节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人的视觉是怎样产生的?书上呈现了眼球内部结构图,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眼球结构图,认识眼球的结构。

还呈现了小女孩看到花的情景图和泡泡语,提示学生想到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眼睛在起作用,进而思考视觉产生的过程。

第二部分:眼睛对刺激会有什么反应?书上呈现了3幅对眼睛产生刺激的图片:强光刺激、风沙刺激、气味刺激,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眼睛会对某些环境刺激做出反应。

例如:遇到强光刺激时会用手遮挡光线并眯眼,遇到风沙刺激时会闭上眼睛,遇到气味刺激时会闭上眼睛并流泪等。

第三部分:了解常见的眼病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目标1.概述感觉和感觉器官的含义;描述眼球的结构以及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及近视、远视的成因和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的预防方法。

2.尝试观察瞳孔的大小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巧。

3.体会眼睛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自觉培养用眼卫生习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同时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眼球的结构与功能;视觉的形成与近视、远视的矫正原理。

【教学难点】:视觉的形成及近视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是一个很微妙的时期,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六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怎么样的呢?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呢?对与学习的态度又是怎样呢?这些问题都不容教师和家长的忽视。

对调查结果作分析,提出应对的方法和建议,为小学六年级学生更好的学习提供依据。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 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和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设计学研究范畴及环境设计专业基础知识。

2.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掌握学习方法, 熟悉环境设计专业课程, 主要内容、课程之间逻辑关系, 学会掌握课程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3.了解国内外环境设计行业发展趋势, 以及专业学科在该产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现
实意义;了解应用型人才与职业岗位技能之间技能学习的方法。

4.在掌握环境设计的行业发展前景基础上, 进一步强化环境设计调研的方法设置、内容设计及资料分析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5.加强环境设计的形式认知与思维训练, 并以此为指导, 掌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学习方法;掌握环境设计制图的基本学习方法, 掌握环境设计工程管理的基本学习方法。

形成一定的
环境设计的专业素养。

6.通过本课程的系统了解, 具备一定的环境设计审美的基本鉴赏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 具备一定的方案前期调研策划及展演陈述技能;具备一定的独
立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
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
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建议教材
1.《环境设计》
2.《环境艺术概论》
主要参考书
1.《设计导论》。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设计概论总学时数32 讲课学时32实践学时周学时4多媒体32市场调研、考察0学分 3实验习题 4作业小结0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设计/二年级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概论》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群——必修选用教材王烨:《环境设计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12月01月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1、陈正俊:《设计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第一版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09月第一版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环境设计概论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入门课程。

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形象的语言诠释抽象理论。

本课程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从基本概念、设计领域、设计元素和设计方法等多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门课程的学习也会为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当今环境设计领域中的观念、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基本。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是从环境设计角度,结合环境设计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全面论述建筑和建筑群所构成的空间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设计领域、设计方法等理论课题,并且结合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实践目的:通过对环境设计概论课程理论内容的掌握,能够将之运用在环境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之中。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有所理论升华,为今后的设计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丰富设计知识的储备。

2、要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工作严谨、保证构思时间和策划质量。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设计专业有所认识,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老师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家具与环境设计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

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通过理论讲授和基础设计实践,使同学把握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设计程序、环境空间的设计办法及空间设计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同学具有在特定自然、人文条件下,充分注意设计与环境的协调,条理地举行功能流线设计,制造出经济、舒服、美观的室内外空间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同学生态环境意识和空间掌握设计,了解环境设计的历史、进展与走向,理解环境设计的价值,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把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环境设计的程序与办法以及空间设计的办法,终于自立完成环境设计。

本课程应达到的目标,包括:1、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环境设计的历史;把握环境设计的进展与走向;树立整体设计和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理解环境设计的价值,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把握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在环境设计当中的应用;把握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把握环境设计的程序与办法以及空间设计的办法,终于自立完成环境设计;学会并把握用设计草图和正式图纸来表达设计思想的办法。

在技能方面,要培养同学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计划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绘图能力;三维电脑建模的能力;创新设计能力。

2、过程与办法目标:了解环境设计的基本原理,把握环境设计的基本程序和办法,通过若干环境设计作业的训练,让同学把握正确的环境设计的全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展目标:在学习学问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同学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设计师的职业道德。

惟独热爱生活,才干发觉美、制造美。

四、与前后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它对许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也为同学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参与实际工作提供了须要的专业培训,是同学专业学问和能力的拓展的重要环节。

先修课程:需先把握素描、颜色、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和室内设计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环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了解相应的空间设计课题背景介绍和分析;理解相关专题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熟悉课题相关室内空间类型的专业理论与技能知识。

2.能够灵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独立进行课题创作设计;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设计技术手段进行课题设计制作;能够在给定时间内按时独立完成设计任务,提交相关设计图纸及设计说明等。

3.具有基本的查阅国内外相关设计与理论文献的能力;能够将设计知识与企业或社会需求结合创作实践;能够在相关赛事中或展览展示取得好的成绩与评价,得到提升锻炼。

4.了解景观设计设计领域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同时对相关联的景观生态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专题设计中的相关概念,了解诸主题设计中的设计思维及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5.培养和训练学生空间环境设计的整体设计能力,要求学生能对外部空间环境设计整体把握到位,并具有很好的分析能力;掌握景观设计规律,并形成个性化的创作意识;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经典案例、典型景观设计的设计技巧,掌握基本的景观设计技能。

6.培养学生积极的视觉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去进行比较、判断、移植、选择、重构、综合、交叉;具备良好的设计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设计原理与空间构成的角度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7.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积极探索创作的兴趣和态度。

1.建议教材1.《室内设计原理与专题设计实践》,陈小青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年第1版;2.《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3.《环境艺术综合设计》,陈华新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1版;4.《景观设计学一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美]约翰・0•西蒙兹;俞孔坚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5.《室内设计常用资料集》,陈小青著,化工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1版;2.主要参考书1.《室内设计资料集》,上海大师室内设计研究所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2.《室内设计师设计手册》,(美)基亚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2版;3.《景观的视觉设计要素》,[英]西蒙・贝尔,中国建工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4.《新生态建筑+循环景观》,薛彦波,仇宁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第1版;注:《环境设计综合实训》是针对某一室内类型空间进行的设计训练课程,其它具体教材、参考资料、比赛信息等资料应与具体专题设计课程开课项目、内容相对应,由各开课教师负责随课程开出。

《环境设计专业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设计专业写生》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掌握正确的观察自然对象的方法,正确运用透视原理描绘建筑风景;熟悉利用钢笔线条表现建筑风景的素描关系;掌握钢笔淡彩和水彩的综合表现技法,掌握马克笔与彩铅的写生技法。

系统地掌握对景写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通过大量的写生练习提高表现技能,并进行设计创作。

2.巩固运用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结合实际,进一步强化色彩感知能力,色彩搭
配能力、色彩呈现能力。

进一步提高空间形体的表达能力,丰富表现形式。

对相关艺术及设计能一定的自主分析,培养学生对绘画及设计的敏感性;培养和开拓学生视野,为更多的专业设计课程做好准备;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培养多维度、多面向的绘画能力,包括鉴赏能力、创意能力、画面组织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画面效果评估能力。

掌握绘画展示技巧,提高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训练材料
1.建议教材
1.高梦琳、李松著,《建筑速写》,华中科技出版社,2013.5;
2.薛欢、孙凤玲著,《建筑风景写生》,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1.夏克梁主编,《夏克梁建筑风景钢笔速写》,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2.文抑著,《一支笔的静心之旅一一钢笔淡彩风景速写(全彩)》,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3o。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大纲

《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设计传达设计学分:总学时:32讲课学时:16 实践学时:16适用对象:工业设计专业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构成基础、产品效果图技法与分析、产品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产品形态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史、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制图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着重培养学生对图形、色彩、文字等视觉要素的敏锐感知力和创造力,训练学生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设计综合表达能力,突出各种设计领域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强调技术和视觉设计的交叉融通。

我们的生活中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如电视、电影、建筑物、造型艺术、各类设计产品,以及各种图标、舞台、文字设计等。

此课程是一种思维训练的课程,着重于逻辑思维和创造性设计思维的表达,应用范围广泛。

视觉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像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设计图形信息共享形式。

此课程设计要求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方法运用在设计中,以准确地表现达到接受方接受和理解的目的。

设计重点在于创意训练与设计流程、表达方式。

1、认识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范围;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设计程序;3、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立体部分的基本要素设计和应用要素设计的技能。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知识目标1.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技能和方法;3.具有独立进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的基本能力;4.了解有关经济、文化、艺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培养学生在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展示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对视觉传达基础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运用视觉元素进行设计的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开发。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设计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环境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 72课时,第五学期进行
一、课程教学目标
展示设计既是一门空间与场地的规划艺术,又是关于视觉传达的艺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比较熟悉展示设计范围内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运用,鼓励学生尽可能尝试新的展示方式。

通过本课程展示基本理论的讲授和专题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和实施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概论
1、展示的基本概念:揭示展示的本质和内涵,了解展示目的和类型
2、展示与人:明确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分析人的参展方式和动机,强调信息传达的双向性。

3、展示设计程序:介绍展示设计的操作流程。

第二章:展示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1、展示设计的历史沿革:介绍18世纪末~20世纪各时期的展示风格和展示手法。

2、信息时代的展示设计:了解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第三章:展示环境
1、展示空间形式:展示空间的功能分区,展示空间的总体空间形式和具体空间形式。

2、展示空间设计:空间配置和场地分配,时序与动线、展示空间的平面计划以及展示空间构成。

3、展示环境的照明设计:了解明明和技术语,主要照明光源和灯具以及展示照明的方式、类型和照明效果。

第四章:展示视觉传达设计
1、设计的视觉要素:介绍展示设计中的基本视觉要素。

2、文字和平面视觉设计:文字处理、照片和图形符号以及展示版面设计。

3、展示中企业形象设计:了解展示设计是企业形象设计的纵向
延伸。

第五章:展示道具
1、展示道具选用原则:介绍展示道具选用一般原则。

2、展示道具的分类:介绍展示道具的种类和特色。

3、展示道具的设计:了解道具设计的人机尺寸、结构构造、加工工艺和材料特性。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作业评分,总成绩为实践环节①、②的平均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推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