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猫》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谈话)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
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二、作者简介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
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古怪无忧无虑温柔可亲变化多端生气勃勃(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
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
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13《猫》第一课时 教案

13 猫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状物散文。
老舍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猫的古怪、淘气两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猫的可爱,尽显作者的爱猫之心。
全文围绕“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主线来写,让我们感到特别温馨。
第一课时着重识字,梳理课文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感知猫可爱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构段特点。
初步感知作者的语言风格。
2.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贪”等15个字。
积累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梳理结构,整体把握课文描写猫的几方面特点。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猫的可爱之处。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趣味猜谜导入新课】1.交际提示:教师出示一则关于猫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打一动物)。
2.猫的自述:教师出示关于猫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猫。
3.揭示课题:(1)揭示课文的体裁及体裁特点等相关知识。
(2)本文以动物名命题,揭示课文的写作对象;而且通过课题,可以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猫来写的。
(3)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4.走近作者。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预习检查:(1)说说你对猫的了解。
(2)“屏、折”有几个读音?组词( ) ( ) 。
(3)本文写了猫的什么特点?(4)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词语认读: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让学生朗读,在课文中标示,并读一读相关语句。
3.多音字过关:教师出示多音字“屏、折”,并分别组两个词,学生认读、识记,并联系生活造句。
4.理解连线:教师出示词语及相应的意思,让学生理解,选择正确的意思连线。
第三板块【书写指导掌握生字】1.生字新词:出示“忧、虑”等生字及组词,要求学生观察笔画、认读、识记。
2.重点指导:(1)出示重点字:忧、虑、蹭、殃、勃;(2)认读重点字;(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音序;(4)进行书写指导:忧: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虑:半包围结构,第四笔是长撇;蹭:“足”作部首时撇、捺变竖、提。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dài,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甲】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妄.()冤.枉()duàn yǔ()nüèdài()2.文段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中的“难过”是动词。
B.“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中的“暴怒”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C.“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中的“补救”是动词,“过失”是名词。
D.“误解”的近义词是“冤枉”。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捉蚱蜢,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我的美丽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着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教案:猫的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 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猫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准备:- 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黑板、粉笔。
- 学生手册。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猫的视频或展示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猫的了解的欲望。
步骤二: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使用大屏幕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例如:尖尖的耳朵、敏捷的身体等。
-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例如:夜行性、独居习性等。
步骤三: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向学生介绍猫科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属于哺乳动物,是猫科动物的家养动物等。
- 将猫分为家猫和野猫两类,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步骤四:展示学生手册并解释使用方法- 向学生介绍学生手册,解释如何使用手册查找猫的资料和图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有关猫的知识。
步骤五: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讨论有关猫的问题,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相互交流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讲评- 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强调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权益。
4.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家中的猫,记录下猫的日常习性和行为特点,并整理成报告。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猫》第一课时篇1【课文简介】《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⑴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惩戒(chng)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红绫(líng)(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__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伙伴,它们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意识,本文设计了一堂以“猫”为主题的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一、课程内容1. 猫的基本特征:外貌、体态、五官等;2. 猫的生活习性:食物、行为、生活环境等;3. 猫与人类的关系: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4. 爱护动物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明白猫与人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3)掌握爱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
2.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理解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动物保护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保护动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的认识和看法,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学习猫的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猫的外貌、体态和五官特征,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猫。
3. 探究猫的生活习性(15分钟)组织学生讨论猫的食物喜好、行为习惯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了解猫的生活方式。
4. 认识猫与人类的关系(15分钟)介绍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猫是人类的好伙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保护。
5. 引导学生探讨爱护动物的意义(10分钟)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如何爱护猫和其他动物。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强调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学生能够关爱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课堂作业1. 面对面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养的宠物,谈谈你对宠物的看法;2. 画一幅描绘猫生活场景的图片,并附上一段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猫”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公布课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徐水良【教学目标】1. 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通过交流明白得第一次阅读时无法明白得的词语意思;2.初步了解课文结构,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并能部份积存;3.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培育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诵,体味老舍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能紧跟教师思路,快速找出并明白得句子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课前预备】PPT【教学进程】一、导题解题,熟悉交流1、课前谈话:介绍教师,提出希望。
2、导入新课:师:咱们这节课一路来学习一篇写动物的课文,请大伙儿看我写的课题,学生读课题。
3、拓展学习:咱们明白猫是一个形声字,你明白哪部份是表意,哪部份表音吗?宋朝陆佃说: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PPT))。
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那个字你想说什么?陆佃的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前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
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了解有很多作家写了关于猫的文章。
同窗们,咱们来交流看看,预习时你发觉都有哪些作家写过猫呢?(老舍、周而复、夏丐尊)今天就让咱们先来熟悉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板书:老舍)PPT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的笔名,被人尊称语言大师,取得新中国第一批“人民艺术家”称号)2、读通课文:四位同窗接读课文,其余同窗随着默读,教师纠正个别读音。
试探(PPT)(1)一边注意听一边划出你临时不能明白得的词语,借助工具书明白得;(2)文中有两个两个能归纳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觉吗?请用横线划出。
3、学习生字新词。
(PPT出示部份新词)重点讲解多音字“折”的读音4、交流归纳课文要紧内容的两句话。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怪僻”、“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板书:怪僻、可爱)明白得怪僻的意思:难以三、学习课文,感受美文1、请同窗们认真默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你都从哪儿体会到了猫性格的怪僻。
在一旁作简要的批注。
2、交流,并指导学生读找出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 贪玩 尽职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高兴时温柔可亲 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胆小 勇猛
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院子里——花草遭殃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网络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模板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
15猫
学科
语文
班级
四(1)
课时
第一课时
设计者
刘素红
教学内容
1、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文先从三个方面具体表现猫的性格古怪:讲它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讲它高兴时和不高兴时截然不同的表现;讲它“什么都怕”,但又那么“勇猛”。这三个方面的表现,看起来相互矛盾,但都是事实,所以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讲它小时候十分淘气。表现在:一是刚满月,腿脚还站不稳时就爱玩;二是稍大一点胆子越来越大,也就更加淘气。
这篇课文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猫的性格古怪,哪儿又写了猫的淘气?并分别用曲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思考:成年的猫和满月的小猫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请你从概括介绍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两句话分别是:“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分别知道成年的猫性格古怪,满月的小猫淘气的不同特点,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认为成年猫和满月的小猫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
2、学习本文要好好感受一下老舍先生家的猫的可爱古怪,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为什么老舍先生能把司空见惯的猫刻画得那么独特、那么的富有魅力;同时也要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感情,请越真切,笔下的文字就越让人如临其境,越发感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谈话:同学们知道著名的作家老舍吗?他是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用词准确,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