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考研历年真题之教育综合2014--2015年考研真题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全国)真题及答案解析(1/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类比B.哲学思辨C.经验描述D.科学实验下一题(2/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2题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说:“我相信唯一的真正教育是通过对儿童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的社会情景的各种要求所引起的。
”这种对教育的定义属于( )。
A.描述性定义B.纲领性定义C.操作性定义D.解释性定义上一题下一题(3/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3题《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各国教育面临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与挑战,存在三种普遍流行的现象,即( )。
A.“教育先行”“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B.“教育先行”“终身教育”“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C.“终身教育”“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D.“教育先行”“为未知社会培养新人”“社会拒绝使用学校毕业生”上一题下一题(4/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4题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和评价要充分尊重、利用人的发展的( )。
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上一题下一题(5/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5题集中体现杜威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观点是( )。
A.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都要围绕儿童加以组织B.教育过程在它之外没有终结,它终结于它自身C.社会是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手段D.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的生长上一题下一题(6/45)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1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2011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
1.教育学
2.教学
3.教育目的
4.设计教学法
5.学习
6.心理发展
二、简述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3.简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
4.简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
三、论述题(共4小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联系教学实际论述教学中为什么要强调启发性?教学中如伺贯彻启发性原则?2.评述“朱子读书法”,并谈谈对自己读书的启示。
3.论述杜威关于教育的本质与目的的主要思想,并谈谈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作用。
4.影响学生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011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教育学答:教育学是指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也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学就是要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的规律。
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研究解释教育问题以及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上。
2.教学答: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所以,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育目的答: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各级各类的学校无论具体培养社会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4.设计教学法答:设计教学法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教学制度。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克伯屈,他被称为“设计教学法之父”。
他强调培养完整的人格,强调有目的的活动是设计教学法的核心,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是设计教学法的本质;主张放弃固定的课程体制,取消分科教学,取消现有教科书,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所设计的学习单元。
设计教学法虽然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但存在教学过多地依赖学生的主动性,容易造成放任自流,导致系统知识学习的削弱等问题。
扬州大学研究生教育333历年真题
扬州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333科目名称教育综合满分150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①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课程标准2.教育目的3.学校管理4.平民教育运动5.苏格拉底法6.编码与组织策略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2.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3.简述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内容4.简述学习动机的内部影响因素三、分析论述题(共4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论述高尚师德的具体表现及其养成方法2.论述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思想,并谈谈对当代教育的启示3.评述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4.论述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含义第1页共1页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333科目名称教育综合满分150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①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课程标准2、教学3、进步主义运动4、预设生成性教学目标5、五育并举6、学校德育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心理健康标准2、班级集体的培养方法3、苏霍姆林斯基的个体全面和谐发展说4、人发展的规律三、分析论述题(共4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陶行知生活理论以及教育启示。
2、如何理解学生必须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习间接经验,并谈谈教学启示。
3、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与教育启示。
4、为什么教育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第1页共1页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科目代码333科目名称教育综合满分150注意:①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②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题纸或草稿纸上均无效;①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育内容2.书院3.课程4.德序渐进原则5.教育管理体制校本化6.认知学习观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认知策略迁移的播施。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代码311)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解析】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①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②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③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④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⑤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⑥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2.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陈述的分类,“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
A.教育的描述性定义B.教育的纲领性定义C.教育口号D.教育隐喻【答案】A【解析】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探讨了三种定义的方式,即“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和“纲领性定义”。
规定性定义即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
描述性定义是指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对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
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它是指向实践,或隐或现地告诉人们事物应该成为的样子,是教育中常见的定义。
因此,“教育是对人心灵的陶冶”属于教育的描述性定义。
3.以下判断不能说明教育相对独立性的是()。
A.教育是个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助推器B.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C.教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D.教育具有自我复制性【答案】A【解析】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即教育活动必须接受社会的物质支持,并传播一定的政治和社会价值体系。
(NEW)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14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5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6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7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8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4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
真题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
真题
2016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
真题
2017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
真题
2018年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师范学院)813教育管理学考研
真题
2016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6年扬州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一、名词解释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1.社会本位论答: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儿童本位论相对,是主张从社会的角度考虑人和社会的关系,把满足社会的需要当作教育目的的一种价值取向。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孔德、德国的那托尔卜、法国的涂尔干等。
其基本主张是: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其发展必须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教育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个人社会化;③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社会本位论看到了社会的作用,忽视了个体的价值,不利于个体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2.产婆术答:“产婆术”是指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一套方法,也称“苏格拉底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西方渊源。
它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讥讽、助产术、归纳和下定义。
“讥讽”是指在谈话中让对方谈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揭露出对方谈话中的自相矛盾,使对方承认自己对这一问题实际上一无所知;“助产术”是指用谈话法帮助对方把知识回忆起来,就像助产婆帮助产妇产出婴儿一样;“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下定义”就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这是一个从现象、个别到普遍、一般的过程。
其使用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受教育者须有探求真理的愿望和热情;受教育者必须就所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教育的对象更适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产婆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判断和寻找正确答案。
3.结构主义教育答:结构主义教育是当代西方颇为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潮。
其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
他认为每一个认识活动都含有一定的认识结构,知识就是不断构造的结果,并把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应用到教育上,指出教育原则必须以“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思维结构、发展的规律和幼儿社会生活的机制”为依据。
另一个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他强调学校要重视基本结构的教学,并提出发现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