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魔笛》论文
歌剧《魔笛》观后感800字
歌剧《魔笛》观后感800字在近期观看的歌剧《魔笛》中,我深深地沉浸其中,深感这场以音乐为主的演出的魅力无穷,浸润了我整个身心。
《魔笛》是一部来自于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歌剧,以独特的音乐和细腻的舞台布景,展现了主人公泰蒙斯和娜伊的成长历程,强调了对于爱和正义的执着和追求。
歌剧以《夜之女王》的命令为开端,讲述了泰蒙斯在娜伊帮助之下寻找真爱的故事,其间经历了各种考验和人物的相遇,最终以取得魔笛并战胜魔王萨拉斯的方式圆满结局。
整场歌剧中最让人惊叹的是莫扎特那动听的旋律和对于音乐美妙可人的处理。
歌剧中的歌唱和台词通常是以谐声或唱和形式展现的,一些高亢的音符让人忍不住惊叹,同时音乐中还融入了各种乐器的演奏和合唱团的独唱,带给观众极致的听觉享受。
在观看过程中,令我最感动的场景则是娜伊胸怀仁义共赴爱情的动人场面。
在她的勇气带动下,泰蒙斯逐渐摆脱凡俗,成长为一个得以在生命中负重前行的男人。
除此之外,角色塑造也极为丰富,不仅仅是男主女主,剧中次要人物的塑造也很到位,使得整部戏在情节方面更加充实。
此外,在视觉上,演出方面布景画面的整体设计和表现也十分出色。
舞台灯光变化多端,根据故事场景而随时改变颜色和显示方式,与音乐的配合让人彷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梦境之中。
尤其是那个巨大的月亮,让我忍不住想起那首《命运交响曲》。
总体而言,这是一场充满热情和深度的演出,它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勇气和坚持,同时也启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不要轻易放弃,怀着真爱,接受挑战,克服困难,最终能够走向成功。
在这场歌剧演出的过程中,我也从中获得了启示,感觉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爱情和作为人的意义。
因此我认为,这样一个以音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演出,在人们的生命历程中可以引导着我们从内心深处获得启示和动力,以运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更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判断中。
总之,《魔笛》是一场充满了深度和温情的演出,它带给观众最美的,是对于音乐和人性的解读和共鸣。
这场演出给予我们深深的启示,启迪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戏剧性分析
莫扎特歌剧《魔笛》的戏剧性分析摘要:莫扎特把音乐的创作作为歌剧创作的基础,音乐的独特表现力可以独立表达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增强歌剧的戏剧性。
戏剧性广义为戏剧艺术本身所特有的本性。
通过情节性、音乐性、主题性、崇高性和生命性才阐述歌剧《魔笛》的戏剧性。
进而从社会环境、个人价值和才能方面分析产生这些特性的原因,揭示莫扎特的创作背景。
其中,重点突出了音乐在歌剧当中的地位。
这对于肯定莫扎特歌剧创作。
推进歌剧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莫扎特《魔笛》戏剧性莫扎特作为18 世纪伟大的指挥家、演奏家、作曲家,他的音乐涉及各类体裁,广为流传,留下了很多传世佳作,其中《魔笛》更是以其独特的戏剧性征服了大众。
在各种音乐体裁当中,莫扎特对歌剧情有独钟。
他最早创作的歌剧是《阿波罗与海辛特斯》,是他为萨尔斯堡大学的学年结业创作的,是一部不够成熟的作品。
后来莫扎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纽斯》的创作中,这是为宫廷庆典而写作的歌剧。
在这部歌剧里他修改了旧的传统歌剧形式,模糊了宣叙调在歌剧中的界限,用咏叹调来表达剧中的戏剧动作。
这部歌剧标志着莫扎特歌剧在创作上的成熟。
《魔笛》则牢牢地奠定了他18 世纪重要歌剧作曲家的地位。
我们先来看一下莫扎特歌剧的几个突出的特点,以便我们结合这些特点对《魔笛》的戏剧性进行分析。
第一,注重情节性。
歌剧要以优质的情节取胜。
莫扎特的歌剧注重情节的编排,情节的曲折变化符合受众的审美期待。
正是在情节上的跌宕起伏、精心布置使得莫扎特的作品有着广泛的受众。
第二,突出的音乐性。
莫扎特曾经在一封信中对创作歌剧有过这样的言论:在一出歌剧中间,诗歌必须绝对服从音乐。
而他还强调:音乐居于最高的主宰地位。
他还在曾经寄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提到:“在歌剧中诗歌应当是音乐的顺从的女儿。
”这些观点明显地突出了音乐在莫扎特作品中的首要地位。
音乐本身能够以优美的旋律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可见莫扎特对音乐审美功能的重视,同时,音乐反应的内容也具有社会性,是对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折射。
从《魔笛》看莫扎特精神色彩
从《魔笛》看莫扎特精神色彩作者:郭旸坤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13期【摘要】莫扎特乐于接受传统曲式,并对其作巧妙地运用。
他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在于重塑并定义了古典音乐,不同于巴赫的均衡完美、贝多芬的桀骜不驯。
莫扎特留下的重要作品总括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
他谱出的协奏曲、交響曲、奏鸣曲、小夜曲、嬉游曲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
莫扎特的音乐连续感极其强烈,自如似诗,流畅如水。
作曲却是轻松自如谈笑风生,仿佛是一次春日的郊游,很多时候这应该是一种真实状态。
【关键词】莫扎特;魔笛;音乐特征【中图分类号】J161;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前言莫扎特的谱曲中频率出现高的一些速度音乐术语这些都充分的体现了莫扎特歌剧音乐的典雅轻快、优美灿烂的特征。
Allegro,是快板的意思;Vivace,说的是很快、活泼的快板;还有Presto,是说的快速的快板;以及Allegretto,这是说的小快板。
[1]在旋律上莫扎特追求自然轻松、精巧、典雅纯净的音乐线条,音色上表现出晶亮透明、圆润优美,节奏上强调均匀生动活泼。
一、代表作《魔笛》的基本介绍《魔笛》的主题性质是莫扎特成为20世纪这个黑暗年代的精神指引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现了有对当时黑暗封建势力的不满与注定消亡,也体现了对于光明和智慧的追求。
夜女王就是很好的一个隐喻,完全可以解读为当时社会的黑暗力量、封建势力、一切落后的因素(这也是后来20世纪人们可以赋予更多意义的一个形象),夜女王终究失败,也就是表现了其所代表的种种必将消亡;具备启蒙思想运动的一点意思,对于人的光明追求是极其肯定的。
这里明显透露出了追求光明和智慧,追寻真理,相信邪不压正的一个美好愿景。
王子塔米诺克服重重困难,识破夜女王的阴谋,勇敢地追求帕米娜就是对人力量的肯定。
而夜女王和萨拉斯特罗的对立则是黑暗与光明的明显不同,而最后的结局也让人们知道了光明与希望与人的勇敢能够走向的光明前途。
歌剧《魔笛》的花腔演唱及审美(全文)
歌剧《魔笛》的花腔演唱及审美歌剧《魔笛》是莫扎特离世前完成的最后一部经典歌剧作品,是众多歌剧作品中极具典型性的。
这部完全按照音乐剧音乐特色所创作的歌剧,结合了意大利歌剧的正统形式又融入了德奥歌剧的喜剧与浪漫色彩。
莫扎特让《魔笛》这部歌剧充满了激情,给予了生命的活力。
整部作品音乐线条清楚明朗,也富有棱角。
《魔笛》全剧音乐设计堪为经典,序曲是采纳奏鸣曲式,主题都有具体的艺术形象。
伴随着弦乐声如泉水般源源涌出,清楚的旋律线条顿时展现在世人眼中,它象征着光明的未来和美好的生活。
这部歌剧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歌曲片段非常多。
但是全剧最富盛名的还是主人公“夜后”的两首咏叹调,极致的花腔女高音多次将剧情推到高潮,其精彩华丽的演唱,成为世界声乐史上的典型代表。
莫扎特以女高音领域中最难的花腔唱法演绎的这段华彩乐章刻画了夜后的本质,以超越了正常人声范围的华丽调式来揭示抒发夜后的狂暴心情,以高音域(高音Highf3)、快速的唱法以及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等音乐技巧和手法,为夜后设计了《不要惧怕年轻人》和《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这两首花腔咏叹调。
超高音接连的出现,令人应接不暇的高难度演唱技巧,几乎铺满了这两部作品,使之成为世界歌剧演唱史上之艺术珍宝!《不要惧怕年轻人》《复仇的火焰在心中燃烧》两首花腔咏叹调所塑造的主人公夜后是一个神话人物。
她的性格特点是由善变恶、性格狂躁、复仇心态极强,人物个性十分鲜亮。
在整部歌剧中,虽然只有两个代表性的唱段,但她的人物性格却在这两首咏叹调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第一幕讲述夜后心爱的女儿帕米娜被恶魔父亲萨拉斯特罗抢走后,母亲夜后非常悲痛。
她对遇难被救的埃及王子塔米诺苦苦地请求,哀求他去救自己的女儿。
此时她是以无辜的受害者身份,充满了爱恨交错的心理来演唱这一曲咏叹调《不要惧怕年轻人》,由衷唱出了浓烈的母亲对女儿的思念情怀,唱出了她内心怒火中烧的强烈复仇之情。
这首咏叹调,以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花腔女高音三种唱法,表达对王子塔米诺的赞美、对女儿的思念。
莫扎特《魔笛》的演唱风格及艺术魅力研究
莫扎特《魔笛》的演唱风格及艺术魅力研究作者:张娓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6期【摘要】莫扎特作为十八世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戏剧人才,其在歌剧上所做出的的贡献也是非常突出的。
《魔笛》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也是最优秀的一部歌剧,该剧几乎花费了莫扎特全部的创作心血,其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运用和饱满的演唱风格赋予了作品本身独特的音乐艺术魅力。
本文以歌剧《魔笛》为蓝本,分析《魔笛》中三段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探讨该剧的演唱风格,解读该剧的独特艺术魅力。
【关键词】《魔笛》;莫扎特;演唱风格;艺术魅力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涉及面十分广泛,几乎囊括了当时社会已知的各种音乐形态。
如钢琴协奏曲、安魂曲、歌剧以及双簧管协奏曲等等,他的创作直到现在也还是音乐界的学习典范,无人能出其左右。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的主要形式,他的歌剧中不仅融入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更赋有深刻的社会内涵以及时代精神。
莫扎特一生中共创作了二十二部歌剧,而作为莫扎特的首部德语歌剧的《魔笛》,既是最后的歌剧作品也是最优秀的歌剧作品。
该剧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多元化的演唱风格使其拥有更为深刻的历史意义。
一、歌剧《魔笛》《魔笛》是欧洲作曲家莫扎特最为出名的歌剧,同时也是莫扎特创作生涯中的首部德语歌剧。
莫扎特在《魔笛》中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在这部作品中蕴含了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以及共济会思想。
《魔笛》创作于1791年,莫扎特的朋友席卡内德找到莫扎特打算为童话剧《魔笛》谱曲,两人一拍即合,但在创作的路上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莫扎特先后酝酿了几个月才写完第一幕的草稿。
这时的莫扎特因为太投入于创作而导致身体状况不断变坏,加之新即位的皇帝奥皇列奥波德二世命令莫扎特创作新的歌剧庆祝,与此同时还有人要求他帮忙创作一首安魂曲。
可以说,在《魔笛》中所运用的演唱风格以及曲调创作不仅很好的表现了剧中人物的鲜明形象以及性格,同样的也给欧洲歌剧创作带去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二、《魔笛》的演唱风格歌剧《魔笛》中的音乐优美生动,极富感染力,特别是剧中人物形象演唱风格更是成为了该剧的经典部分。
【开题报告】音乐论文-浅谈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
音乐论文-浅谈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浅谈莫扎特歌剧的艺术特点和演唱技巧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沃尔夫冈阿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出生于萨尔茨堡,是18世纪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少有的“神童”和多产作曲家。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700多部作品,他的著名歌剧作品有《魔笛》、《唐璜》、《费加罗的婚礼》等。
《魔笛》是集歌唱剧之大成的作品,在安绍石编译的《西洋歌剧名作解识》中,其研究的动态是从体载上和各个唱段的一些风格,比如,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的维也纳风格民谣调和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还有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等等。
《魔笛》是以德奥歌唱剧形式为主干的歌唱剧,同时也保留了意大利正歌剧、喜歌剧的因素。
其中,夜后的花腔、萨拉斯特罗的宣叙调,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等等,这些的艺术特点、演唱风格、技巧等,成为国内音乐专业人士的研究方向。
作为一个声乐专业的学生,选择这个题目有利于自己对歌剧的了解,对某个时期,某个作家的作品的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处理的一些了解。
选择这个题目也是为了使大家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和其重要的歌剧作品,和怎样去欣赏业部歌剧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莫扎特歌剧《魔笛》的艺术特点、演唱技巧、风格。
2.对夜后的花腔、塔米娜动人的咏叹调、帕帕善诺的排萧和歌声的演唱技巧、风格进行分析。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步骤:1.参考相关资料2.对谱子的一些特点进行分析3.总结提出个人看法的思考进度安排:1)11月查询要关资料2)11月28日确定研究方向,继续查询相关资料3)12月写开题报告并作好开题答辩4)XX年1月开始正文写作5)XX年3月中旬接受中期检查6)XX年4月修改完善文稿7)XX年5月准备参加论文答辩四、主要参考文献:[1]《音乐笔记》[2]《青年必知艺术知识》[3]《西洋歌剧名作解说》[4]《西方音乐通史》。
乐器的魔笛电影中的音乐神奇
乐器的魔笛电影中的音乐神奇在电影界中,音乐往往是创作中的重要一环。
而在电影《魔笛》中,音乐的魔力更是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将探讨乐器在《魔笛》电影中的音乐神奇,并分析其给观众带来的影响。
《魔笛》是由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而在电影中,它通过了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音乐成为了故事的灵魂。
而这其中,乐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古典乐器在电影中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历史感和庄严感。
电影中的场景大多设定在古老的城堡和宫殿中,而配以古典乐器的旋律,使得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18世纪的欧洲。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被巧妙地运用,通过高亢的乐音、流畅的旋律和共鸣的和声,向观众传达了一种高雅和华丽的氛围。
其次,电影中乐器与剧情的结合使得音乐成为了情感的表达。
例如,在主人公塔米诺的表演中,他通过演奏小提琴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观众可以从塔米诺流畅的琴音中感受到他内心深处对音乐和爱情的激情。
而另一位重要角色,女神帕梅娜的歌唱也是听感饱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不同乐器所传递的情感也为电影增添了细腻和多样化的层次。
而在《魔笛》中,除了弦乐器以外,还有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等。
这些乐器的音色独特,让观众感受到了更为柔和和温暖的情感。
特别是在表达爱情和友谊的场景中,这些乐器的运用使得观众更加容易被故事所打动。
除了乐器在电影中的作用,电影对音乐的处理也是非常值得赞赏的。
电影导演通过音乐的起伏、节奏以及与视觉影像的配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进入故事中。
音乐和影像的和谐共振,使得观众能够在观看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情感冲击力,提高了整体观影体验。
综上所述,乐器在《魔笛》电影中的音乐神奇深深地打动着观众。
古典乐器的运用让观众感受到历史和庄严感,乐器与剧情的结合使得音乐成为了情感的表达,不同乐器间情感的层次变化让电影更加细腻,电影对音乐的处理则进一步提升了观影体验。
在观看电影《魔笛》时,乐器的音乐神奇带给观众一种全新的感知,让他们更加投入到故事中,共同享受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带来的艺术盛宴。
莫扎特作品赏析论文(推荐范文分享)
时代背景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启蒙运动兴起 ,人们追求自由、平等、博爱,这对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18世纪欧洲音乐市场繁荣,莫扎特得 以在维也纳等音乐中心接触到各种音 乐流派和风格,这为其音乐创作提供 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当时欧洲音乐风格逐渐从巴洛克向古 典主义过渡,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体现 了这种风格的转变,追求简洁、和谐 与平衡。
02
莫扎特生平及时代背景
莫扎特简介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 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西方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
家之一。
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自幼展 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6岁开始 巡回演出,被誉为“音乐神童”
。
一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包括交响 曲、室内乐、歌剧、协奏曲等,
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莫扎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莫扎特是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贝多芬、 海顿并称为“维也纳三杰”。
其音乐作品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对后世音乐 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音乐之父”。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独特,既继承了巴洛克音乐的华丽 与繁复,又开创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简洁与和谐,为西
方音乐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和声丰富,色彩绚丽
多样化的和声手法
莫扎特的和声手法非常多样化,包括和弦的转位、离调和声、模 进等,这些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和声层次丰富,变化多端。
绚丽的色彩
他善于运用不同的乐器和音色来塑造音乐形象,使得作品呈现出绚 丽多彩的音响效果。
和声与旋律的紧密结合
莫扎特的和声不仅丰富多样,而且与旋律紧密结合,共同塑造出鲜 明的音乐形象和情感表达。
情感表达
莫扎特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和深刻。他通过音乐表达出了对人生、爱情、友谊等主题的感悟,使得 他的作品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莫扎特及其歌剧《魔笛》浅析
莫扎特及其歌剧《魔笛》浅析潘龙华(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摘要: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史上公认的天才.他的艺术才华真是史上难得一见。
在歌剧方面.他形成了与以往歌剧大师都不同的歌剧创作原则。
他坚定的认为:“诗(歌剧)必须是音乐顺从的女儿。
”而莫扎特的<魔笛)。
可以说是歌唱剧的最后集大成之作。
<魔笛>创造出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魔笛一、奠扎特简介沃尔夫冈一阿马德乌斯一英扎特(175卜1791)1756年1月”日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斯堡.其父利奥波得一莫扎特是一个小提琴家,管风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所著的小提琴演奏教程.不仅在奥地利和德国而且在欧洲其他国家都享有盛名。
他将小神童莫扎特精心培育成才.是他对人类不可代替的贡献。
莫扎特从三岁就显出了非凡的音乐天才。
四岁的时候他开始写钢琴协奏曲,1762年.将近六岁的莫扎特就掌握了古钢琴的弹奏技术,学习小提琴。
正因为体会到了莫扎特惊人早熟的音乐天赋.利奥波得决定把他推上音乐舞台。
让千千万万世人惊艳于他不凡的才华,而他同台演出的还有他的姐姐安娜,那时莫扎特六岁,安娜十岁。
1762年秋天,父亲带着莫扎特和姐姐到维也纳去。
莫扎特一家的到来使维也纳大为轰动。
在别人的建议下,父亲把姐弟俩带进宫廷,皇族让孩子们单独演奏或是四手联奏。
并根据别人给的主题做即兴演奏,人们还用布蒙上眼睛.让莫扎特演奏复杂的曲子。
他的父亲巧把儿童的淳朴天真结合在一起,音乐使周围的人们感动不已。
在宫廷里。
他们表演了两个星期之久才离开。
1763年他们回到萨尔斯堡。
同年夏天。
莫扎特的父亲带着孩子做了音乐会旅行.在去巴黎的旅途中,他们先后去了德国的许多城市.如慕尼黑、海德堡、法兰克福、波恩、科隆等地。
每到一处,莫扎特姐弟俩都举行一次音乐会,每次都轰动当地的贵族和居民。
1763年11月莫扎特和家人终于到了巴黎,法国首都的音乐生活极大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
在巴黎,他们听了许多名演奏家的演奏,也听了不少交响音乐会。
《魔笛》——精选推荐
《魔笛》《魔笛》 - 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一七九一年的九月三十日是莫扎特的两幕歌剧《魔笛》在维也纳佛利德剧场首演的日子。
这是莫扎特的最后一部歌剧,在《魔笛》演出后不到三个月,莫扎特就去世了,享年只有三十五岁。
说起莫扎特,人们就会想起他是一个神童。
他四岁时进宫为王公贵族举行音乐演奏会,后来又随着乐团到欧洲各国巡回演出。
他一生充满活力,又富有音乐才华,一直是一位很受公众欢迎的作曲家。
但到了一七八零年代,莫扎特的音乐职业生涯开始有点走下坡路。
当时,在他家乡维也纳以外的地方,他的声望还是很高,但在维也纳本地,名气已远不如前了。
莫扎特在他事业巅峰的时候,曾有过相当好的收入,可惜他不是一个会理财的人,平时花钱手头很松,家里还要扶养两个孩子,再说他妻子康丝坦莎身体欠佳,需要花费好多的钱在看病就医上,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积蓄。
平时过日子已是“一手来,一手去”的,一旦到了约稿和演出少的时候,就不免捉襟见肘,立即有“经济危机”之虞。
虽然莫扎特为了多增加点收入,曾千方百计地多教学生和多开音乐会,但终究还是入不敷出,常常只能靠向人借钱度日。
那时的莫扎特,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精神已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
维也纳佛利德剧场的经理席卡内德是莫扎特家的老朋友。
他本人是一位很好的作曲和作词家,当时,佛利德剧场在他的打点下,正在演一些通俗的“歌唱剧”。
这种集说话,唱歌和表演为一体的剧目,很有点像我们中国的“说唱表演”或者“二人转”吧,都是些直接反映生活,雅俗共赏的节目。
席卡内德很想帮助莫扎特,他就主动提出和莫扎特合作,来创作一部通俗易懂,故事又熟为人知的歌剧。
当时莫扎特在精神上虽很忧郁,但创作热情仍高,对席卡内德的这个建议,欣然接受。
两人便开始合作。
席卡内德找来了一些德语的童话小说和故事,最后决定取材于诗人维兰德(C.M Wieland)写的童话故事《璐璐的魔笛》,由席卡内德根据故事改写成歌剧的剧本《魔笛》,莫扎特则为其谱曲。
莫扎特《魔笛》的艺术特色分析
莫扎特《魔笛》的艺术特色分析作者:王菲菲来源:《北方音乐》2015年第08期【摘要】莫扎特作为西方音乐界极为少见的音乐天才,以其杰出的音乐才能成为一代古典音乐大师,同时,在歌剧方面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莫扎特一直主张歌剧必须顺从于音乐,而其代表作《魔笛》则成为了歌剧艺术的集大成者。
《魔笛》不仅是一部集天籁之音于一体的优秀歌剧作品,同时也是一部综合性的歌剧作品,更是莫所特晚年的最有成就的代表之作。
本文主要浅析一下此部经典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魔笛;艺术特色作为歌剧艺术的创始人,莫扎特一生为歌剧艺术贡献了20多部作品,而《魔笛》则是其歌剧中的集大成之作。
通过这部歌剧,莫扎特不仅给我们展示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其人文情怀,更让世人看到了他天才般的音乐天赋,以及其为了某一目标而不断探索的坚韧不拔的精神。
同时,在这部优秀的歌剧作品中,作者以童话故事般的情节向人们展现了善良最终一定会战胜邪恶的道理,揭示了人们对自由、平等、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折射出莫扎特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们的精神面貌。
总之,这颗人类精神家园的珍珠,经历了历史的洗礼至今仍熠熠闪光。
一、故事情节《魔笛》作为一部经典的歌剧作品,主要讲述了埃及王子塔米诺在一次外出打猎时被一只巨蟒袭击后,正好被夜后的三个宫女所救。
起初,塔米诺并不知是哪位救了他,因被捕鸟人巴巴吉诺所骗,误认为巴巴吉诺就是他的救命恩人,而夜后的三个宫女及时赶到戳穿了巴巴吉诺的阴谋。
后来,夜后拿出自己女儿帕米娜的画像给王子看,没想到王子对帕米娜一见钟情。
夜后借机告诉塔米诺,如今自己的女儿被大祭祀萨拉斯特罗抢走,希望王子能救她,并答应如果王子救出女儿,自己就把女儿许配给他。
王子接过夜后的魔笛后起程奔赴前往拯救帕米娜的征程。
经历千辛万苦和种种磨难的王子塔米诺最终明白了事实的真相:原来,萨拉斯特罗并非坏人,而是一个正义的人、智慧的主宰者。
夜后的丈夫在临终前把太阳宝镜给了萨拉斯特罗,将请她帮助教导自己的女儿。
浅述莫扎特歌剧《魔笛》
音乐艺术研究 Research on Music Art47浅述莫扎特歌剧《魔笛》罗志伟(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摘要:歌剧是一门西方舞台表演艺术,简单而言就是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交代和表达剧情的戏剧,歌剧在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它源自古希腊戏剧的剧场音乐。
歌剧的演出和戏剧的所需一样,都要凭借剧场的典型元素,如背景、戏服以及表演等。
笔者个人比较喜欢古典主义时期的歌剧,他们优美的旋律下透着严格的规范,规矩却又大气。
在古典主义时期,有一位优秀的音乐家——莫扎特,他仿佛就是为了带给人们优美的音乐而生的,而如果将他的音乐创作比作画卷上的一条栩栩如生的腾龙,那么他的歌剧创作一定是那龙的眼睛,歌剧一定是他的所有音乐创作中最为重要的音乐体裁。
莫扎特一生创作了大量歌剧作品,歌剧《魔笛》就是其中尤为成功的典范。
关键词:歌剧;莫扎特;《魔笛》;古典主义歌剧《魔笛》是莫扎特在人生最为巅峰的创作时期所做出的一部歌剧,是一部成功的、具有强烈自身特点的歌剧,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歌剧之一,同时也是莫扎特所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歌剧上演的同年,莫扎特与世长辞。
身为具有歌唱剧形式的歌剧,《魔笛》的成功有着其必然性,这当然归功于作者莫扎特的神来之笔。
歌剧《魔笛》是一个融合了众多国家的歌剧文化为一体的十分多元化的作品。
莫扎特在创作时借鉴了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等在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艺术发展十分先进的国家的音乐形式,用来丰富这部作品的音乐构造。
所以说《魔笛》相当于古典主义时期众多欧洲国家的音乐之剪影,是歌唱剧形式歌剧的杰出代表以及成功典范。
在音乐风格上他延续意大利歌剧的传统的同时,加入了很多德国当地民歌的音乐色彩,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在歌剧类型上,《魔笛》的古典主义色彩以及和声曲式的严谨凸显出了一部正歌剧所应有的所有表现,丰富的和弦外音以及颇有灵气的旋律特点却彰显出这部歌剧中带有的喜歌剧特色。
同时《魔笛》中也体现了古典时期音乐特有的宗教性,为了更加容易被世俗所接受,莫扎特在音乐中加入了大量的世俗音乐色彩,使的音乐庄严中透露出些许民间风格,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歌剧《魔笛》解析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与歌剧《魔笛》解析作者:李秀君赵军辉来源:《音乐时空》2016年第13期摘要: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他一生所作的20余部歌剧包含了各种体裁类型。
莫扎特的歌剧善于用不同的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他把重唱形式作为戏剧性冲突,造成高潮的重要手段,加强了序曲的预示,起到了渲染戏剧氛围和剧情的作用。
本文从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点、演唱风格及以《魔笛》为例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莫扎特歌剧创作风格《魔笛》莫扎特是西方音乐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长河中,只有莫扎特被毫无疑义地公认为稀世之才,他短暂的35年生涯,为人类留下了璀璨夺目而又滋润心田的音乐遗产。
莫扎特对歌剧创作所做的贡献是巨大而且影响深远的。
他的创作思想比格鲁克更成熟、更高超、更全面。
格鲁克认为音乐应该服从于戏剧、音乐应当只是起加强剧情的表现力的作用。
莫扎特并不轻视剧本,但是他认为歌剧创作不应拘泥于剧作原则,而应该以音乐发展的原则为基础。
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将音乐的旋律结构和戏剧的情节动作完美地连接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因此莫扎特的歌剧至今仍保持着动人的魅力。
一、莫扎特歌剧的音乐特点1.赋予每个人物以不同的特性以歌剧《魔笛》为例,塔米诺和帕米娜是抒情性的正派角色的形象,夜后的高难度的花腔演唱使人联想起那波里乐派歌剧的余风。
土耳其人奥期明的出现带来了异国情调,他的急口令般的咏叹调,典型的反映了喜剧角色的形象。
萨拉斯特罗则是正歌剧型的人物,代表了美德、善良、博爱和光明。
莫扎特除了赋予每个人物以不同的特征之外,还根据剧情的发展,使得每个人物在各个发展阶段和不同环境之中,有着不同的情绪和心情反映。
2.莫扎特还发展了重唱,并且以重唱来展开戏剧情节和作为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在他的作品中,有时重唱甚至比咏叹调、宣叙调的音乐还丰富,凡是戏剧性高潮和剧情开展的关键之处,他都采用了重唱的形式。
比如《费加罗的婚礼》第二幕的终场,音乐不间断地提供机会,让众多的角色进入剧情,使得伯爵和伯爵夫人的矛盾(二重唱),经过苏珊娜加入的三重唱,费加罗再进入的四重唱,一直发展成马切琳娜,医生巴尔托洛和教师巴西里奥上场的七重唱(中间还穿插了花匠过场的声部),从而把喜剧推向高潮。
[word格式]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
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2011年第6期(总第116期)广西教育学院GUANGXIJlAOYUXUEYUANXUEBAON0.6.201l(SerialNO.116)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傅凯(宁波成人专修学院浙江宁波315100)摘要:莫扎特是18世纪末伟大的欧洲作曲家,尤其在歌剧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歌剧作品.本文通过分析作品《魔笛》中几段具代表性的咏叹调和重唱来探讨莫扎特歌剧的声乐艺术风格,进而进一步解读他赋予歌剧的声乐艺术魅力.关键词:莫扎特;《魔笛》;咏叹调;歌唱剧;声乐风格中图分类号:J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410(2011)06—0107—04一,前言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不仅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大师,更是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音乐天才,有”音乐神童”的美誉….他短暂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极其宝贵和丰富的音乐遗产.他的作品几乎涉及了当时已知的所有音乐形式.例如:单簧管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钢琴协奏曲,安魂曲等等成为后世的范例,直到今天仍然很少有人能创作出与之并驾齐驱的作品.歌剧是莫扎特创作的主流,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时代的精神,尤其在他作品中对平民阶层思想和情感的深刻描绘和反映,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和背景下,代表着一种非常进步的思想.在歌剧上他发展了意大利歌剧,并且开创了德文歌剧的先河,《魔笛》就是用德语创作的.《剑桥插图音乐指南》这本书中对这部歌剧的评价,让人记忆深刻:”作品《魔笛》设计得如此巧妙,它足以提供很多种音乐来表现夜后①的花腔,作品的成就将在世界音乐史上写上浓重的一笔;萨拉斯特罗②和他的祭司们的声音是多么的庄严和崇高,陪伴塔米诺③寻找公主的捕鸟人帕帕盖收稿日期:2011年9月21日诺④(由希卡内德演唱)的流行小曲,紧张的三重唱(夜后的侍女们演唱)和小妖们的宁静安详的三重唱(支持塔米诺的童子们);而帕米娜⑤和塔米诺两人的音乐则表现出极其的亲切,朴索.作品蕴含着深刻的哲理I生,表达了人们对成功和理想婚姻无限向往和崇高追求的思想活动.”(孟宪福等译)2.二,《魔笛》的声乐美赏析◆经典唱段片段之一第二幕中的《仇恨的火焰》是一首极为华丽的花腔咏叹调,剧情开始的大意是夜后让女儿用It, 首杀死萨拉斯特,它是按照标准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写的.这首咏叹调分为三个部分,由抒情到花腔唱段,旋律有节制的变化;这段曲子开始后很快达到高潮,充满力量感,从F大调主题的小字一组a起音,当演唱到两小节后马上就进入激昂的高音区,然后就连续地通过上行旋律和与跳进形成激烈的情感基调,反复强调着”复仇”这一主题.随后乐曲进入新的高潮,发展成华丽的出彩花腔乐句,伴随着同音的重复和分解音型在高音区徐徐____——107.__.——广西教育学院2011年第6期环绕,充分突出了花腔女高音广阔的音域以及非凡的音色.(见谱例1)在第二段乐曲中,夜后以断绝母女情为要挟,让女儿去完成复仇的使命.随着乐曲当中旋律的跌宕起伏,乐曲的动力感加强,尤其体现在八度大跳,长,短乐句相结合等方面. 饶.啊t啊tntlIrAhIAh1.……圭圭圭圭圭圭上JL…』JL,__r.rII一.j一-谱例1—1乐谱1-2从曲调变化运用方面来看,第二段利用乐曲调性功能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对比.而且其中乐队的节奏型和伴奏织体也相当富于变化,使得和声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烘托出整个乐曲的气氛.可以说是花腔女高音咏叹调史上数一数二的名曲.作为这部歌剧中的灵魂人物,夜后这个角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艺术水准,由善到恶,莫扎特以最难的华彩乐段来刻画她的本质,她狂暴的心情以及讽刺的色彩,在非常高的音域(小字二组的F),以快速的炫技唱法,混合了乐声的重复音,配合天衣无缝,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才华.而在这部歌剧中有相当多的歌曲令人印象深刻,夜后的这首咏叹调《仇恨的火焰》受阉人歌手的影响,主要突出炫技.而且具有典型的古典歌剧艺术魅力.◆经典唱段之二而塔米诺的咏叹调唱段《哦,多么美丽的形象》也非常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特点,例如其中的第一幕第四场:此时剧情发生在一个山坡,夜后离开了,王子深情地对着帕米娜的肖像唱道:一108一“哦,多美丽的形象……”,运用的是一首降E大调的曲子,尽管歌词内容非常朴素简单,但可以从中体会到细腻的音乐和微妙的情感变化.第十七小节运用了降B大调,歌词和曲子都逐渐从简单趋向复杂和深化.乐句与歌词都能表现出塔米诺内心回荡一个声音,”那烈火燃烧我的心灵,莫非这就是爱情?”直到第三十五小节,当塔米诺此时终于发现自己有多么深爱帕米娜时,曲子配合着从降B的属和弦并运用顺回音导向主音,伴以清晰结束感的乐段,充分呈现出了古典美的莫扎特风格.第三十七小节转回降E大调.歌词中表达了,车{k#谱例3为了预示塔米诺最终将得到属于自己爱情的结局,这个片段中运用了九度大跳,歌词和乐曲同时达到了高潮,乐曲在热烈和充满力感的气氛中结束(见谱例3).◆经典唱段之三在歌剧《魔笛》中,帕帕盖诺是一个捕鸟人(男中音).第一幕第二场中,帕帕盖诺背着个大鸟笼,手拿一支笛子,曾唱了一首优美爽朗的民族式歌曲《我是快乐的捕鸟人》.《我盼望有个好姑娘》是/lI,/,J,语言文学?艺术学研究傅凯莫扎特歌剧《魔笛》赏析帕帕盖诺在第二幕里唱的一首很有名的歌.”这首唱段带有德国民谣的风格,在剧中同萨拉斯特罗和夜后的音乐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这首唱段的曲调欢快活泼,与帕帕盖诺的人物性格十分吻合”.唱段分两段,A段和B段,而B段小快板的速度与A段行板形成较大的对比,但音乐的基调仍与A段相仿.这首唱段具有跳跃,活泼和欢快等特点,风格接近于德国或奥地利流行的民歌,体现出帕帕盖诺开朗乐观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帕帕盖诺对于美好爱隋的期盼以及向往的心情.◆经典唱段之四在这部歌剧中的重唱部分给我影响比较深刻的有:侍女的三重唱,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⑥的二重唱((papapa)).剧情一开始王子塔米诺被大蛇追赶着,而后晕倒在地上,这个时候三个侍女出现了,杀死大蛇后围着王子塔米诺,看到他后都争着要照顾他,三个人相互争执的三重唱.而其中两重唱《papapa)>是我最喜欢的,是一首快活而热烈的二重唱,刚开始演唱的连续跳音使气氛非常活跃,急口令的咏叹调,听后使人非常愉快.三,《魔笛》的艺术特点浅析◆鲜明的人物特点在这部歌剧中,每个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我们可以看出莫扎特所写的是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的理念.王子塔米诺和帕米娜代表善良和真理的一方,属于抒情性的正派形象;夜后的高难度的花腔演唱,从善到恶;代表正歌剧型角色形象的萨拉斯特罗,他具备善良,光明,博爱以及美德;具有异国风情的奥斯明,他急口令般的咏叹调,代表一个典型喜剧角色的形象;代表了德国集市中的民间歌唱剧的捕鸟人帕帕盖诺和帕帕盖娜.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莫扎特赋予每个人物迥异的鲜明性格特征,使得不同人物在各个不同环境和发展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情绪反映,成功地将自己的思想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在歌剧里表现出来3.◆对重唱的发展莫扎特对歌剧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重唱进一步发展,他的作品中大量运用重唱的方式作为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展开戏剧性的情节.例如在另一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他采用了重唱的方式推动所有剧情的高潮和剧情展开. 既表现出总体的情节发展趋势,又能细致刻画剧中每个人的不同情绪和心情,让整部歌剧戏剧性更加突出.◆德文歌剧的开创和发展莫扎特歌剧的民族特点方面也比格鲁克进了一步,他对音乐史最卓越的贡献是在音乐与戏剧统一的实践上.由于莫扎特受德国歌唱剧的影响较深,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民歌和新教圣咏,采用德语对白,体现了德国民族风格,并且他在吸取了意大利喜歌剧与正歌剧中一些成功的因素,融入到德国的歌唱剧中,奠定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基础.◆歌剧的喜剧形式发展莫扎特还发展了喜歌剧的形式.当初的意大利的喜歌剧只有滑稽,杂耍等形式,其音乐特点包括华丽,轻快,热闹,有时候还允许有点夸张.起初莫扎特仅仅想模仿意大利人那种无拘无束的开朗性格.但随后他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喜歌剧方面的特有才能,扩大了作品的题材范围,使喜歌剧表现主题和形式更丰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演唱技巧特点莫扎特扩大了声部中的表现力,他常常独具匠心地运用男中音和男低音来担当主角,而一般的歌剧是采用高声部作为主角.而在演唱表现中, 严格要求演唱者起音准确,绝对不能出现上滑音或意大利浪漫主义歌剧中的华丽下滑音.完全遵循古典音乐中的流畅,典雅,秀丽和明朗为主要风格的音乐特征[.避免出现夸张的感情表现和过度的力度对比.运用优雅的中等音量,从容的声音和连贯的演唱方式,是莫扎特歌剧演唱中最基本的技法风格[5,6].四,结束语《魔笛》是莫扎特后期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作品用德语创作的剧词,它虽然选取神话题材,但是它却反映现实的思想,与社会现实紧紧联系.该剧是莫扎特所有歌剧中体现出德国歌剧风格最强的一部.在该剧中,莫扎特把德意志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品德形象鲜明地刻画出来,音乐与剧情的结合更是恰如其分,这充分证明了该剧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对于后代德国民族歌剧的建立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魔笛》的音乐写作综合了各种技巧,使之音乐与剧情达到了完美统一….《魔笛》揉合各种表现因素真是难以置信.剧中的声乐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特征,在那些极具个性的咏叹调唱段中得到充分体现,剧中一109—广西教育学院2011年第6期富有戏剧性的重唱甚至比咏叹调,宣叙调的音乐更具感染力,使歌剧更加戏剧化和形式的多样化. 从这部作品中既能发现德奥传统古典风格中的严谨,优雅和质朴,又能感受到意大利音乐那华美而夸张的艺术效果,创作出了真正的综合性的古典歌剧的无与伦比的美.注释:①夜后(女高音)②萨拉斯特罗(侍奉伊希斯女神,俄赛里斯冥王两位神的埃及祭司)(男低音)③塔米诺(王子)(男高音)④帕帕盖诺(捕鸟人)(男中音)⑤帕米娜(夜后的女儿)(女高音)⑥帕帕盖娜(女高音),剧情中后来称为老太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储声虹,徐朗,余笃刚等.外国歌剧曲选[M3.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3]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4]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华乐出版社,2003.[5]张弦,申文凯等译.西洋歌剧名作解说[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6]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7]马山雪.西方音乐史中的莫扎特晚期的三部歌剧[J].辽宁行政学院.2005(02)125】27.作者简介:参考文献:傅凯(1983一),男,浙江宁波人,从事音乐教育[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3.工作.(上接第102页)旬的句型结构特点,我们建议采用②符号词语式来构拟”得”字补语句l7种类型.这样,学生可以参照已构拟的17种类型进行模仿学习.3.增加”得”字补语句中相关成分之间的搭配训练本研究表明,越南学生在学习”得”字补语句时,常犯的错误是在组成”得”字句的相关成分上,具体地说,是在这些成分搭配之间发生偏误,如: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动词和补语搭配不当,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得”字补语句教学中,不仅要讲授句法特点,语义语用也要注意.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留心词语搭配方面的点拨,教材也应在课后练习当中增加”得”字补语句中相关成分之间的搭配训练,以提高学生注意词语搭配的意识.注释:①文中带的句子为偏误例句,()内的句子为改正形式.有些句子偏误不止一处,本文未作全面改正.②孙德金:《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③对本文使用的形式符号的说明:动一11n一词,V.——动词和动词短语,A——形容词,A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C——补语,N——名词.参考文献:[1]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E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2]范晓.v得句的”得”后成分[J].汉语学习.1996(06).[3]刘娟.越南留学生”得”字情态补语句习得状况研究[J].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刘月华.实用现代汉语语法EM3.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6]孙德金.外国留学生汉语”得”字补语句习得情况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06).[7]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8]徐丹.汉语句法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9]张豫峰.”得”字句补语的语义指向[J].山西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莫扎特歌剧《魔笛》
浅析莫扎特歌剧《魔笛》摘要:歌剧《魔笛》几乎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风格多样并且音乐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在音乐的构成上具有独立的价值,这在当时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莫扎特《魔笛》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出生在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莫扎特虽然一生比较短暂,但是,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共有549部,其中,歌剧22部、交响乐41部、协奏曲42部,还有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其作品数量惊人并且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他的一些作品依然活跃在现代音乐的舞台上,由于莫扎特的作品脍炙人口,使一代又一代人包括当代人都为之倾倒。
歌剧作为莫扎特音乐成就的基础,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赋予了歌剧音乐歌唱性、优美性和欢乐性,同时又饱含着忧伤,同时他的音乐作品深刻反映了时代精神,尤其作品中体现出市民阶层的思想,这无疑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生活艰辛的状态,是他当时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莫扎特一生共创作22部歌剧,在这22部歌剧中,《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堪称莫扎特歌剧创作史上的颠峰之作。
其中《魔笛》的艺术创作水平最高,创造出了真正的综合性古典歌剧,可以称为歌唱剧的最后集大成之作。
一、歌剧《魔笛》的创作背景《魔笛》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创作于1791年。
该剧是莫扎特的歌剧作品中体现德国歌剧风格最强的一部,他认为歌剧是一种最能够客观反映现实社会的音乐,他把德国的民族优良传统、优秀的品德等鲜明地刻画在该剧中,并且将剧情与音乐恰如其分的结合,使该剧成为莫扎特最具有统一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作品,并且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民族叙事歌剧,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
该剧深刻的影响着后德意志民族歌剧的建立、发展。
该歌剧同《安魂弥撒曲》,并称为莫扎特的“天鹅之歌”。
莫札特歌劇《魔笛》探究doc-中学生网站
篇名:莫札特歌劇《魔笛》探究作者:高子涵。
國立馬公高中。
高一樂班指導老師:歐陽淑卿老師壹●前言《魔笛》是莫札特運用他一生在創作實踐中所累積的全部聲樂、器樂作曲技巧寫的最後一部歌劇,也是他最偉大的一部。
他不斷的努力和探尋,創造性的表現了義大利歌劇和喜劇各種類型的詠嘆調形式來豐富了德國的民族歌唱劇體裁,為德國浪漫主義大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更深入了解莫札特作曲的思考方向。
貳●正文一、莫札特生平莫札特(Mozart 1756~1791),海頓和莫札特都是奧國的音樂家,兩位音樂家攜手協力,在音樂史上確立了用主調樣式寫作的奏鳴曲與交響曲的曲式。
在音樂的創作上,海頓為踏實型,莫札特則為天才型,兩人同為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
雖然莫札特只活三十五年,但是他的作品卻是近千曲,包括當時音樂創作的各類形式。
他是音樂史上罕見的天才,給予後世的影響相當大。
他和海頓樹立了主調音樂,整頓交響曲、奏鳴曲、室內樂和協奏曲的形式,創立近代管弦樂法的典型。
在他傾注主要力量寫作的歌劇中,則是繼承葛路克的新手法、實現葛路克的理想,同時在實際的成就上也凌駕了葛路克。
莫札特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音樂家,他的作品不僅多采多姿,還隨處都流露出創意。
他那無限湧現的旋律,比海對那明晰而均衡的特質,更為艷麗,在和生中所蘊藏的美感,更是驚人。
他驅使新鮮和聲音樂技巧,使其作品中的音樂結構,更為豐富。
短短一生中創作了22部歌劇、49部交響曲、29部室內重奏曲、管、長笛奏鳴曲和協奏曲等。
歌劇是莫札特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創作背景和作品簡介莫札特的歌劇除了受薩爾斯堡前背影響所寫作的少年時代作品外,從第一次到義大利旅行後,寫得幾乎全是義大利歌劇。
直到這部《魔笛》,才把根完全落定在德國民眾劇上。
可是在音樂中,卻綜合了義大利歌劇、宗教音樂、莊歌劇、諧歌劇的各種要素,使聲樂、管弦樂與演劇達到最高境界,形成德國歌劇的金字塔。
由音樂和對白串連成單純的歌唱劇,本來是以德國北方為中心,但不知不覺也傳到維也納,然後逐漸發展成童話歌劇般的樣式,而呈現多采多姿的獨特模樣。
以《魔笛》为例看经典歌剧在当代的不同演绎
3.1 简述《魔笛》的多个不同演绎版本………………………………………………………...8 3.1.1 本文涉及的歌剧不同版本的界定……………………………………………………8 3.1.2《魔笛》有哪些不同的版本…………………………………………………………..9
3.2 以《魔笛》为例看“传统歌剧”的表现形式在当代的不同演绎……………………………9 3.2.1“传统歌剧”《魔笛》在当代的不同版本概述……………………………………...…9 3.2.2 剧情,人物与台词……………………………………………………………………10 3.2.3 舞台美术……………………………………………………………………………...12 3.2.4 舞台表演与演唱风格的微差比对…………………………………………………. .13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 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 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魔笛鉴赏论文
这学期很荣幸选修了音乐鉴赏这门课,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对于音乐,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戏剧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个人启发很大。
以下,拿魔笛这部歌剧简单的做一个赏析。
魔笛是莫扎特三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这部歌剧取材于诗人维兰德(1733-1813)的童话集《金尼斯坦》(1786-1789)中一篇名为"璐璐的魔笛"的童话,1780年后由席卡内德改编成歌剧脚本。
它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
生活窘迫、疾病交加,抑郁不得志的作曲家当时的精神处于极度绝望的境况。
虽然如此,但莫扎特的创作热情仍很高,所以当维多剧院的经理席卡内德提出请他为一部德语歌剧谱曲时,他很快同意了。
为了方便莫扎特专心创作,席卡内德将作曲家任性的妻子送到外地疗养,并在剧院附近租了一个小房间(魔笛之家)给莫扎特住。
1791年7月,莫扎特谱曲到一半的时候接到命令赴布拉格,在雷奥勃尔特二世加冕礼的庆典上指挥他的另一部歌剧狄托的仁慈,同时,他又接受了一个神秘的黑衣使者的委托,写一部《安魂曲》。
回到维也纳后至9月,莫扎特终于完成了《魔笛》全剧的谱曲,在仅仅排练了两日后9月30日,于维也纳郊外的维多剧院首演,由莫扎特亲自指挥。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使其音乐语言更为丰富。
可以说它是一部集大成的歌唱剧,在当时维也纳通俗戏剧的构架上很好的统一了意大利歌剧与德国民谣的风格,既带有正剧的严谨又包含着喜剧的灵活。
故事的中心情节叙述了,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女王的宫女所救,夜女王拿出女儿帕米娜的肖像给王子看,王子一见倾心,心中燃起了爱情的火焰,夜女王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
王子同意了,夜女王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随后王子就起程了。
歌剧《魔笛》的思想艺术性及其表现
歌剧《魔笛》的思想艺术性及其表现
单宏健
【期刊名称】《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29)003
【摘要】<魔笛>是莫扎特最优秀的歌剧之一,也是他个人风格最典型的代表.其取材新颖,合乎时代的特色与节拍.创作中,作曲家既注意运用歌剧阳春白雪式的高雅表述,又兼顾普通老百姓下里巴人式的欣赏要求:既注意到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也注意对社会光明面的颂扬.他把神秘、圣洁的宗教色彩和明朗欢快的世俗色彩和谐而奇妙地结合起来,并赋予它们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使得这部歌剧既有大歌剧的庄严又有喜歌剧的明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为西方歌剧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单宏健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艺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7.2
【相关文献】
1.浅析新版《魔笛》的创新之处——以德国柏林喜歌剧团出演歌剧《魔笛》为例[J], 赵婷
2.歌剧中的宗教思想和文化——以莫扎特的歌剧《魔笛》为例 [J], 赵蒙
3.解析歌剧《魔笛》中咏叹调的语言发音规律及演唱技巧的结合——著上海市首本科普音乐读本《歌剧魔笛-音乐解析》有感 [J], 吴睿睿
4.歌剧《魔笛》专题——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歌剧音乐会——广交带你走进《魔笛》的童话世界 [J], 无
5.论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复仇的痛苦》的艺术表现与演唱技巧 [J], 任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_________
SHANGHAI UNIVERSITY
课程论文
COURSE PAPER
题目…………
核心通识课:外国经典音乐
学院社区学院
专业(大类)理工
学号 ********
学生姓名李昕阳
对莫扎特《魔笛》中帕帕盖诺演唱风格的赏析
摘要:《魔笛》几乎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几乎运用了当时歌剧的所有风格,如萨拉斯特罗的格鲁克风格,夜后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尤其是捕鸟人帕帕盖诺的演唱不仅含有维也纳风格的民谣调,还含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令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魔笛》帕帕盖诺演唱风格
《魔笛》是一部二幕或四幕歌剧,是莫扎特四部最杰出歌剧中的一部。
这部由德语演唱的歌剧是在莫扎特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写作的,也是莫扎特最后一部歌剧。
它主要是讲述的这么一个故事:
埃及王子塔米诺被巨蛇追赶而为夜后的宫女所救。
夜后告诉王子,她女儿被坏人萨拉斯特罗抢走了,希望王子去救她,并允诺只要王子救回帕米娜,就将女儿嫁给他。
王子同意了,夜后赠给王子一支能解脱困境的魔笛让王子起程。
事实上,萨拉斯特罗是智慧的主宰,“光明之国”的领袖。
夜后的丈夫死前把法力无边的太阳宝镜交给了他,又把女儿帕米娜交给他来教导,因此夜后十分不满,企图摧毁光明神殿,夺回女儿。
王子塔米诺经受了种种考验,识破了夜后的阴谋,终于和帕米娜结为夫妻。
在歌剧中,男女主角塔米诺和帕米娜的演唱把意大利风格的咏叹调和德意志风格的歌曲曲调巧妙而和谐的融合在
一起。
如萨拉斯特罗的格鲁克风格,夜后的意大利正歌剧风格;尤其是捕鸟人帕帕盖诺的演唱不仅含有维也纳风格的民谣调,还含有意大利喜歌剧的音调,令人印象深刻。
帕帕迪诺一出场给人的形象非常新鲜,披着鸟毛做的花花绿绿的衣服,背着个大鸟笼,手拿一支笛子,吹着口哨。
他在第一幕中的著名片段——男中音咏叹调《我是快乐的捕鸟人》,是一首优美爽朗的民族式歌曲,歌词诙谐风趣,音乐活泼欢快,结构精美紧凑,具有浓郁的维也纳民间歌谣风格及意大利喜歌剧的风格,活灵灵地展现了帕帕盖诺无忧无虑的开朗性格。
这首咏叹调出现在歌剧第一幕,是帕帕基诺说明自己职业的一首歌。
乐曲采用G大调,曲调和谐,速度适中,表现出捕鸟人帕帕基诺乐观活泼的性格,表达一种轻松、愉悦、欢畅的情绪。
《我盼望有个好姑娘》是帕帕基诺在第二幕里唱的一首很有名的歌。
这首唱段带有德国民谣的特点,在剧中同萨拉斯特罗和夜后的音乐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
这首唱段的曲调欢快活泼,与帕帕基诺的人物性格十分吻合。
唱段分A,B两段,而B段小快板的速度与A段行板形成较大的对比,但音乐的基调仍与A段相仿。
这首唱段具有跳跃、活泼、欢快等特点,风格接近于德国或奥地利流行的民歌,再一次表达了帕帕基诺乐观开朗的性格,同时也表达了帕帕基诺对于美好爱情的期望。
从帕帕基诺的这几首唱段中,我们能体会到莫扎特还发展了喜歌剧的形式。
当初的意大利喜歌剧只有滑稽、杂耍等形式,其音乐特点包括华丽轻快、热闹,有时候还允许有点夸张。
莫扎特充分发挥了自己在喜歌剧方面的特有才能,扩大了作品的题材范围,使喜歌剧表现主题和形式更丰富,最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
他为我们呈现出十八世纪古典主义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特罗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
《魔笛》基本是无法分类的多样化歌剧,几乎运用了当时歌剧的所有题材,是莫扎特晚年终其一生的杰作。
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