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示钳子)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演示)
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
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
㈢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⒈谈话:
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
⒉讨论:
(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
第一节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一点:
⒊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
讲解:
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
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
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
三、巩固应用
1.讲述: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
2.提问:
⑴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
⑵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⑶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
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四、布置作业
⒈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
⒉P
51—2
教学后记:
讲解:
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
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提问:
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
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
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
(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
⒊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
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
㈢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⒈谈话:
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
⒉讨论:
(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
第一节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一点:
⒊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
讲解:
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
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
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பைடு நூலகம்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
三、巩固应用
1.讲述: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
2.提问:
⑴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
⑵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⑶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
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
四、布置作业
⒈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
⒉P
51—2
教学后记:
讲解:
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
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
提问:
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
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
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
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
(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
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
⒊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