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背景资料

合集下载

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的背景
Hale Waihona Puke 汇报人; 汇报人;王博背景介绍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2
1
美国对伊朗强硬的原因
3
伊朗问题的结症
4
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情结
伊朗核问题引发核危机
伊朗签署了附加议定书 核问题是否依然存在?
伊朗火箭发射升空
伊朗问题新决议
美国对伊朗强硬的原因 ① 伊朗被美国认定是现实其中东战略的最大障碍。 ②美国甚为伊朗的经济实力和军力不断增强。 ③美国认为伊朗发展核武对美国和它正在进行的反恐战争都是一个潜在威胁。 ④美国担心伊朗什叶派势力对伊拉克局势的影响。 ⑤石油因素,伊朗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中、德、俄 伊朗核问题 会议
中国主张和平解 决伊朗核问题
伊朗问题的结症 透过伊朗核问题的表象,其实质是伊拉克战争后美 国和伊朗之间展开的新一轮较量,伊朗问题的结 症是美伊的重大利益矛盾性。
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情结 从国际层面看,伊朗奉行强硬的核外交是基于其判断国际 环境“有机可乘”。为阻止伊朗重启核计划,欧盟威胁将 伊朗核问题送运安理会处置,美当时总统布什也曾暗示使 用武力,伊朗不为所动,并立即回应伊朗比美国有更多选 择余地。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

关于伊朗核问题相关资料一、伊朗核问题由来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伊朗核计划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

美国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2003年12月18日,伊朗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萨利希(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共同在维也纳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3年12月,在代表欧盟的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2004年11月,法德英三国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

由于双方存有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2005年12月,俄罗斯提出伊俄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

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

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国际社会积极斡旋,要求伊朗停止核燃料研究活动,但伊朗坚持有权和平利用核能。

07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以一致赞成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

新决议加大了对伊朗核和导弹计划相关领域的制裁,同时强调继续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核问题。

决议要点如下:1、重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确定解决伊朗核问题有助于全球防止核扩散的努力和实现中东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目标;2、强调寻求通过谈判解决伊朗核问题,指出美国、俄罗斯、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此前提出的包含激励措施的六国“一揽子方案”依然有效;3、再次要求伊朗立即执行安理会第1737号决议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暂停所有铀浓缩相关活动和后处理活动,以及所有与重水相关的项目,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加以核实,并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在60天内向安理会提交报告,说明伊朗是否遵守了有关决议;4、呼吁所有国家继续对与伊朗敏感核活动以及弹道导弹研发有关人员出入境保持警惕和克制,并向安理会下属制裁委员会报告,但没有对上述人员实施强制性旅行禁令;5、继续对与伊朗敏感核活动以及弹道导弹研发有关的人员或实体实施资产冻结,同时新增28个制裁对象,其中包括伊朗国有的赛帕银行以及伊朗革命卫队控制的3家实体;6、禁止伊朗对外出口武器,并呼吁所有国家对向伊朗出口重型武器保持警惕和克制;7、呼吁所有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除人道主义和发展用途外,不再承诺向伊朗政府提供赠款、金融援助和优惠贷款;8、支持并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鼓励伊朗与国际社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重新接触,并强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伊朗核问题;9、在伊朗暂停所有铀浓缩相关和后处理活动后,安理会将暂停执行各项制裁措施,反之将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第41条采取除军事行动以外的进一步措施。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

第二章伊朗核危机的现状和根源第一节伊朗核危机的演变历程1.伊朗核计划的发展过程(一)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70年代末)伊朗的核计划由来已久,早在巴列维王朝统治时期就开始了从事核能开发活动。

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中东海湾地区的战略支柱,也是其遏制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计划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1957年, 伊朗与美国签署了和平利用核能源的协议。

1967年, 美国首先援助伊朗在德黑兰大学建立了一个原子能研究中心, 并为其提供了一个5 兆瓦特的轻水核反应堆。

该研究中心虽然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定期检查, 但是使用含有93 %的浓缩铀芯体, 适于制造某种形式的核武器,成为当时伊朗从事核研究的一个主要基地。

自1975年起, 它开始进行用激光方法来浓缩铀的研究。

据悉, 从1976年到1979年巴列维国王下台为止, 它一直试图从美国获取激光分离技术, 且在1978年10月获得了4个激光分离设备。

发展核电站是伊朗核计划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1974年, 伊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并于当年成立了伊朗原子能组织, 开始迅速与西方协商有关建设核电站事宜。

1974年、1976年和1977年,伊朗分别与美、德、法签订了为期10年(可延长) 的核燃料供应合同。

1975年, 伊朗购买了法国一家铀浓缩加工厂10 %的股份, 该工厂的大部分股份由法国、比利时、西班牙和意大利财团拥有。

据此, 伊朗可以得到该工厂拥有的铀浓缩技术, 并可以购买一定比例的浓缩铀。

第一次石油危机后, 滚滚而来的石油美元刺激了伊朗巴列维国王,他精心制作了一套雄心勃勃的核计划方案,那就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要建成总共23个用于发电的核反应堆,励志要建立一个核大国。

1974年后, 美国、法国、西德等西方国家争先恐后地与伊朗签订核合作合同, 争夺伊朗的核市场。

以1978年美国同意向伊朗提供8座核反应堆并允许伊朗提炼浓缩铀为标志, 伊朗核计划发展进入全盛期。

中东伊朗核问题

中东伊朗核问题

中东伊朗核问题中东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和中东地区的不稳定形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和讨论。

本文将就中东伊朗核问题的背景、影响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背景中东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着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和多个国家之间的争端。

伊朗作为该地区的重要国家,其核计划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伊朗声称其发展核能是出于和平目的,但西方国家怀疑其实际目的是开发核武器。

这一疑虑在伊朗未履行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署的核不扩散条约以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情况下日益加深。

二、影响中东伊朗核问题的存在对地区和国际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伊朗核计划的发展可能导致核扩散,激化地区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破坏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其次,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措施给伊朗经济造成了巨大困扰,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此外,中东伊朗核问题还引发了国际社会的讨论和干预,加大了地区冲突的风险。

三、解决途径为了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多边的方式。

首先,各方应加强沟通和对话,以达成共识。

此外,通过外交途径进行谈判,并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而持久的协议,以保障地区和平与稳定。

同时,国际社会应支持伊朗开展和平利用核能的行动,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和合作。

最重要的是,所有参与方应恪守国际法和相关国际机构的决议,确保伊朗的核计划和平发展。

结语中东伊朗核问题对地区和国际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对话和谈判,推动各方达成一项全面协议,并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监督,才能有效遏制伊朗核计划的发展,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同时,各方也应本着平等和互利的原则,推动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从而根本解决中东伊朗核问题的根源。

伊朗核问题研究

伊朗核问题研究

• 和谈
• 美国、英国、 法国、俄罗斯 、中国和德国 六国与伊朗代 表14日在土 耳其最大城市 伊斯坦布尔开 始新一轮伊核 会谈。据悉, 会谈的主要议 题是伊朗的铀 浓缩等问题
• 中新网4月16日电 据外媒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5日表示 ,在新一轮的伊朗核谈判上,美国并未给予伊朗任何承诺 ,以纵容伊方采取更多核活动。 此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抨击新一轮的伊核会谈 让伊朗获得更多权利,并称国际社会纵容伊朗继续进行铀 浓缩等活动。 对此奥巴马回应称,美国没有给予伊朗“任何东西” ,也不会获得任何任何权利。奥巴马指出伊核谈判在朝着 建设性的方面发展,对即将在巴格达举行的伊核会谈保持 积极态度。
· 应对:安理会先后四次通过决议制裁伊朗
二、伊朗发展核能的原因
1 2 能源安全 对峙美国, 不被牵制 视频:前 世今生 3 4 震慑死敌 以色列 萨达姆倒 台的反省
你们来说说 看:
险恶的周边 环境
(1)
储量≠产量
能源需求增长迅速
(2)
改善伊朗能源结构
(3)
如果制裁伊朗未取得效 果,将不惜先发制人攻 击伊朗核设施
核弹头数量
美国 俄罗斯
英国
6480枚 约14000枚
约200枚
1949年8月 29日 1952年10 月3日
1964年10 月16日 1960年2月 13日 1974年5月 18日 — 1998年5月 2约9000枚已经退 役或等待拆卸的核弹头
• (二)效果及其评价
1、阻挠美国在中东战略
2、觊觎石油 •(三)美 伊矛盾的 原因
3、意识形态,反对政教合一
4、践其对国际核不扩散机制的 改造
• (四)核问题的实质
20120215 伊朗愿意:就核谈判复函欧盟 据伊朗“旗帜”电视台15日报道,伊朗首席核 谈判代表贾利利已就恢复与六国(美国、英国、法 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核谈判事宜复函欧盟外 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但报道未透露伊方 复函的时间和具体内容。 贾利利在信中说,伊方已经做好与六国恢复核 谈判的准备,“下一轮谈判能否成功,取决于六国 对伊朗的倡议作出的建设性反应”。

伊朗核问题解读

伊朗核问题解读

三、伊朗核问题的分析
1、中国的态度
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对无核地区无核国 家不进行核打击,坚持和平利用核能,有核国家 限制发展核武器,无核国家不要扩散核武器,最 终销毁核武器。
2、俄罗斯的态度
不能危及其国家利益,与美国、伊朗进行博弈
3、美国的态度
为了控制中东,在石油与战略上获得利益,不 惜与伊朗一战,且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伊朗谋求核的原因: 伊朗谋求核的原因:
1、已经有了开发和研究的基础,放弃的话很浪费 2、国家安全的需要 3、谋求大国地位的需求 4、能源战略的组成部分 5、科技立国的组成部分 6、国家主权源开发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 年美伊断交,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日伊朗签署《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 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11月22日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 10日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 11日 伊朗宣布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 伊朗) 巴,伊朗) 2006年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 达成成果。 达成成果。 2010年 16日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 2010年2月16日,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表示,伊朗最近完成了 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 新一代离心机的试验,其功率是目前离心机的5倍,新一代离心机将 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在不久后投入使用。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三

形势与政策三形势与政策三
■ 伊朗核问题之所以在2005年11月出现激化的态势,其深 层次的原因是自1979年伊朗革命以来美国与伊朗之间高 度敌对状态的升级。(视频5)
■ 当前内贾德政府奉行强硬“核外交”政策既缘于伊朗国 内政局变化,也基于其对于国际局势的判断。
三、伊朗核危机与战争
2011年11月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公布了有关伊朗核计划 的报告,指出伊朗到2010年还在积极从事核武器的研制。 伊朗核问题突然成为国际新闻焦点。西方国家透露出一劳 永逸解决伊朗核危机的意图。美国发出严重警告:为阻止 伊朗获得核武器,美国将不排除任何一种手段。以色列暗 示不会袖手旁观。欧盟也支持加大力度制裁伊朗。
■ 美以情报机构所收集的情报已使美以越来越感到担忧:伊 朗正朝向研发核武器方向前进。而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 计划是供和平用途的;对这些演变德黑兰也做出了迅速反 应,它警告这些国家不要轻举妄动。
(一)伊朗坚持核开发强硬立场
1、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规定,任何国家都有和平 利用核能的权利。伊朗一直强调,它的核计划是和平用 途的。
■ 可以看出,美国对伊朗核问题之所以频频发难,是 因为美国目前已将伊朗视为中东反美激进势力的领 头羊,认为其直接威胁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利 益,所以不会改变推翻伊朗政府的既定战略目标。 (视频7)
2 .伊朗谋求大国地位的情结
■ 伊朗是中东地区的大国和伊斯兰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家 之一。追求大国地位,傲立世界民族之林,是伊朗历代 掌权者孜孜以求的梦想。
■ 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多 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 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 采取遏制政策。2003年初,当伊 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 站提供燃料的铀后,其核计划立 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 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国 际社会,特别是法、德、英三国 的斡旋下,2003年12月18日,伊 朗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 铀离心机的组装。

伊朗核问题协议内容解析

伊朗核问题协议内容解析

伊朗核问题协议内容解析一、伊朗核问题协议的背景伊朗核问题那可是个国际上超受关注的事儿呢。

伊朗这个国家啊,它有发展核能的想法,这本来也正常,毕竟能源需求在那嘛。

但是有些国家就担心啊,伊朗会不会借着发展核能的机会搞核武器呢。

核武器这东西可不得了,一旦伊朗有了,那中东地区的局势可就乱套了。

所以呢,国际社会就一直盯着伊朗核问题,然后就有了伊朗核问题协议的谈判。

二、协议中的核设施相关内容1. 核设施的限制伊朗核问题协议对伊朗的核设施有着明确的规定。

伊朗的核设施数量、规模和用途都被严格限制。

比如说那些能用来浓缩铀的设施,伊朗就不能随便扩建或者增加功能。

这就好比是给伊朗的核发展定了个框架,只能在这个框架里活动。

这也是为了让其他国家放心,伊朗不会偷偷地把核能转化成核武器的能力。

2. 核设施的检查为了确保伊朗遵守协议,国际原子能机构可是有权力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检查的。

这种检查可不是走走过场,那是很严格的。

就像老师检查学生作业一样,要仔仔细细地查看每一个细节。

伊朗得配合这种检查,如果不配合的话,那可就违反协议啦。

三、铀浓缩方面的协议内容1. 铀浓缩浓度限制伊朗在铀浓缩的浓度上也有明确的限制。

铀浓缩浓度越高,离制造核武器就越近。

所以协议规定伊朗只能将铀浓缩到一个很低的浓度,这个浓度是只够用于和平的核能利用的,像发电之类的。

这就像是给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上了个紧箍咒,不能超过这个界限。

2. 铀浓缩活动的监督就像对核设施的检查一样,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也是被监督着的。

国际社会要确保伊朗不会偷偷地提高铀浓缩的浓度或者进行一些隐蔽的铀浓缩活动。

这也是为了保证伊朗的核活动是朝着和平利用核能的方向发展的。

四、协议中的制裁解除相关内容1. 逐步解除制裁如果伊朗遵守协议,那么国际社会对伊朗的制裁就会逐步解除。

这些制裁可是影响到伊朗的很多方面,像经济、贸易之类的。

制裁解除就像是给伊朗松绑,伊朗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经济,和其他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往来。

一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一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早在20世纪50年代,伊朗就已经涉足核领域,巴列维时代的伊朗一直努力成为伊斯兰国家中第一个拥有核威慑的国家。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伊朗核计划处于暂时停滞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伊朗核计划重新全面启动时期。

1992年,伊朗与俄罗斯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标志着伊朗核计划进入新的阶段。

根据西方情报部门的资料显示,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伊朗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

与此同时,伊朗还大力发展自己的导弹系统。

1998年伊朗成功地进行了“谢哈布-3型”弹道导弹的试验性发射,射程1300公里,可达以色列,表明了伊朗自身的武器研制和生产能力,加强了伊朗在海湾乃至中东地区的战略威慑力。

伊朗还在研制射程2000公里的“谢哈布-4型”弹道导弹和“谢哈布-5型”洲际导弹。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美国一直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 “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及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

”早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就十分关注伊朗的核设施,也指责伊朗寻求发展核武器。

尤其是1995年伊同俄罗斯签署了共建布什尔核电站合作协议后,美如坐针毡,担心伊有朝一日发展核武器,多次敦促俄中止与伊的核合作,但无结果。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加强了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施压力度。

美国负责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博尔顿甚至威胁,美国保留使用军事手段防止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权利。

美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了对伊的核监督。

伊朗核问题论文

伊朗核问题论文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核问题的本质是尖锐的权力对立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在伊斯兰世界历来有着极大的影响。

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的地步,有政治和历史渊源。

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亲美的巴列维王朝至今,美国和伊朗关系一直处在“冰点”。

伊指责美支持以色列搞国家恐怖主义和占领阿拉伯领土,推行全球霸权主义,是世界上“最大的魔头”。

美则指责伊支持恐怖主义。

美国认为“伊朗是世界上最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其对阿以和平进程的反对,对地区和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和其寻求制造核武器的努力使其不仅成为邻国的威胁而且成为整个地区和世界的威胁。

美政府指责伊朗实际上是要发展核武器,并对伊采取“遏制政策”,千方百计阻止伊获得核技术。

2002年9月,美国的卫星发现伊朗中部地区的纳坦兹和阿拉克有可疑建筑物,认为是浓缩铀加工厂和重水反应堆设施。

为此,美国不但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加强核查,还竭力推动将该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

伊朗方面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访伊,核查上述两处可疑地点,并在2003年12月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检查的结果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意料之外”的情况,证实伊朗是在和平利用原子能。

美国对此结果不满,并极力主张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讨论,其目的是要对伊朗进行更严厉的经济制裁或对伊动武,而这是欧盟所不愿看到的。

因此,法、德、英三国全力进行调解,2004年11月15日,伊朗与这三国达成协议,伊朗从11月22日起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伊朗核危机再次化险为夷。

伊朗坚持认为自己完全有权和平利用核技术,但自2004年底以来,这一要求未得到法、德、英三国的理解和支持,欧盟三国的立场与美国的强硬态度有关。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

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在各方要求下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2010年伊始伊朗核问题阶段性升温。

由于担心伊朗潜在的危机升级,世界各国纷纷呼吁相关各方继续努力,寻求一项最终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

美国一直指责伊朗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秘密的核武器发展计划,而伊朗始终否认有核武器发展计划,它的核计划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是为了自力更生确保核电站的核燃料供应。

这次核风波是从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对派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向媒体揭露伊朗正在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而开始的,一直延续至今。

借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内贾德要PK小布什,伊朗核问题背后的较量从未停止过。

美伊关系也因为这一问题而变得更加的糟糕。

不仅是美伊关系,凡是与伊朗进行核合作的其它国家如俄罗斯等,也屡遭美国的刁难。

对于各大国而言,伊朗核问题的确是一个国际难题。

说起美国对伊朗的核计划的关注,的确值得回味与警示。

伊朗核事业的倡始人是巴列维国王(1941-1979年在位)。

巴列维国王时期的伊朗可以说是美国最亲密的中东盟友之一了,自从1953年借助美国的力量再次获得国家权力后,他在外交上就一头倒向了美国。

巴列维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国王,在他的思想中,恢复古波斯帝国的荣耀与地区霸权占据重要的位置。

巴列维本人非常渴望伊朗能在核方面有所建树,所以他斥资40亿美元,在西方的帮助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

第五章 伊朗核问题

第五章 伊朗核问题
主讲人:杨晓娟
2015.4.30
1
人类为了和平而诞生,却开启世界末日之门。 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创造了它,人类将付 出更大的努力来彻底消除它。 1945年8月6日,广岛,“小男孩” 1945年8月9日,长崎,“胖子”

2

核武器指利用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者核聚变反应 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爆炸作用造成大规 模杀伤或破坏效果的武器。
3
当核武器研制成功之后,人类的未来将 不可避免地受到核困扰。 ——布罗迪《最后的武器》
4
国家
美国
首次核试 验 1945.07.16
核武器实力
拥有1.06万件核武器,有7000至8000件处 于实战部署状态 除可以使用的核弹头外,还有大约9000枚 已经退役或等待拆卸的核弹头 目前中国具有与美、俄一样的空、地、潜 全方位投射打击能力


以色列是美国在地中海东岸和海湾的另外一个 桥头堡 , 是美国的“天然盟友” , 自然以伊成为 关系亲密的伙伴。
21
为什么美国这么敌视伊朗?
22

1979年,流亡国外的穆斯林领袖霍梅尼返回 伊朗,发动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 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
Azadi Tower
23
1979 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 , 美伊关系急剧恶 化,由战略联盟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 ; 《逃离德黑兰》 1980年美伊断交; 美国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轰炸伊朗。
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
31

美国认为建立的政教合一的是极权政权, 与美国的价值观和民主观念格格不入。
32
地缘政治支轴国家的重要性 不是来自于他们的力量和动 机。而是来自于他们所处的 敏感地理位置以及潜伏的脆 弱状态对地缘战略棋手行为 造成的影响。

伊朗核问题的“心酸”与“无奈”——伊朗发展“核”的原因分析

伊朗核问题的“心酸”与“无奈”——伊朗发展“核”的原因分析

伊朗核问题的“心酸心酸””与“无奈无奈””——伊朗发展“核”的原因分析谢姣(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北京100024)[摘要]伊朗核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

多年来为了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同它的西方盟友对伊朗采取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和战争威胁,国际社会对其更是“严防死守”。

然而由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体制本身的缺陷,美国和安理会在核问题上的双重标准等,使得伊朗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信任危机不断加深。

加之出于对能源安全、民族自尊心等方面的考虑,伊朗一直强调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伊朗走上拥核这条路有其深刻的缘由。

[关键词]伊朗核问题;地缘安全;经济制裁;安全战略[中图分类号]D8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416(2014)01—0107—03伊朗拥有悠久的灿烂文明,自古代就在西亚中东地区发挥着重要作用。

伊朗拥有7260万人口,国土面积达164.5万平方公里,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

[1]总体来看,现在的伊朗似乎已经具备扮演地区大国角色的实力,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伊朗发现走诸如科技兴国这样的道路已经满足不了其想要快速崛起的欲望,再加上对中东唯一拥有核武器的以色列的担忧和不满,伊朗在各种反对、唾骂甚至制止中毅然决然地在拥核这条路上踽踽独行。

一、伊朗核问题的原因探究(一)能源不足、安全缺失的国内因素1.国家能源需求伊朗盛产石油、天然气,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藏国,也是全球第二大天然气储藏国。

但是,伊朗现阶段的油气产量不论是和本国油气储量相比,还是和其他的油气大国(包括一些探明储量远远不如它的国家)相比,都显得偏少。

伊朗目前的石油年产量约为2亿吨,天然气产量约为0.09905万亿立方米。

由于天然气产量偏低,伊朗还需要进口天然气。

这样的产量使得伊朗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采比都很高。

[2]伊朗的现状是:由于石油收入增加而促进经济形势好转、人口快速增长、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源价格偏低,伊朗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

核扩散问题申

核扩散问题申

安理会有关伊朗核问题的决议
• 2006年7月安理会通过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暂停浓缩铀活动。(一个月) • 2006年12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1737号决议,决定对伊朗实行与其核计划和 弹道导弹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 。 60天
• 2007年3月,安理会一致通过1747号决议,再次要求伊朗暂停所有与铀浓缩 相关活动及所有与重水相关的项目,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加以核实 。60天 • 2008年3月,安理会通过了1803号决议,增加了对伊制裁措施,包括扩大旅 行限制和冻结资产对象名单、禁运敏感双用途物项等。90天
1942-2011
1983-
4月15日 太阳节
朝鲜
一、朝核历程
二、朝鲜为什么要拥核
三、美国面临的朝鲜困境
四、中国与朝核
(一)朝核历程
• 50~90年代初 匍匐前进 只干不说。
• 1992~2005年 伪装行军 顾左右而言他 • 2005~2009年 突击闯关 先生孩子 • 2009年以后 握手公关 后报户口
二 朝鲜为何拥核?
• “打核牌”
• “拥核战略” 国家生存与安全 • 国内:民族自豪
三、美国面临的朝鲜困境
美国式的偏执VS朝鲜式的刚烈 • • 外交:长期制裁 • 制裁:无“财”可制 • 战争:多重困境
美国面临的朝鲜困境
• 战略困境:
• 力量困境:
• 地缘政治的困境:
• 核污染的担忧
四、中国对朝核:中立到斡旋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NPT)
1970年3月正式生效,1995年无限期延长。 宗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促进和平利用核能 的国际合作。 核心谈判:签约国不谋求核武但获得民用核能技术以 换取核国家最终走向无核。 截至2004年5月,NPT的签字国为187个。 中国1992.3正式加入。 朝鲜是唯一签署又退出(03)国家。 兼容了三个未签署条约确是事实上的核武器国家: 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

国际法国际法律责任案例(3篇)

国际法国际法律责任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伊朗核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自2002年以来,伊朗在核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

2003年,伊朗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列入“关注名单”。

2006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对伊朗实施制裁。

此后,伊朗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

2015年,伊朗与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以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对其的经济制裁。

然而,201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

伊朗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裁措施。

二、案例分析1.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1)法律依据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主要依据美国国内法律,如《伊朗核协议制裁法案》(Iran Nuclear Agreement Review Act)和《伊朗制裁法案》(Iran Sanctions Act)。

这些法律赋予美国政府权力,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

(2)制裁措施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主要包括:①限制伊朗石油出口,禁止其他国家从伊朗进口石油;②禁止伊朗金融、银行和贸易活动;③禁止伊朗航空公司进入美国领空;④限制伊朗在美资产和美国人访问伊朗。

2. 伊朗的反制裁(1)法律依据伊朗的反制裁措施主要依据国际法,如《联合国宪章》、《联合国货物贸易法》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等。

(2)反制裁措施伊朗的反制裁措施主要包括:①限制美国产品进入伊朗市场;②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到美国;③限制伊朗金融、银行和贸易活动;④支持伊朗国内的反美势力。

三、国际法律责任1. 美国的国际法律责任美国对伊朗实施制裁,侵犯了伊朗的主权和经济利益。

根据《联合国宪章》第2条第4款,各国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美国的行为违反了这一规定,应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2. 伊朗的国际法律责任伊朗采取反制裁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利益,但其行为也存在一定争议。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 1、伊朗对美国很重要。 、伊朗对美国很重要。 (1)地缘位置特殊。 )地缘位置特殊。 (2)能源储量丰富 ) • (3)伊朗是美国推动大中东民主计划的重 ) 要一环。 要一环。 • 2、伊朗是美国的敌对国家 、 • (1)伊朗支持恐怖主义。 )伊朗支持恐怖主义。 • (2)谋求地区霸权。 )谋求地区霸权。 • (3)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试图获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基本结论: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对 由此可以得出如下三点基本结论: 美国来说不是轻松的选择,而是艰难的选择; 美国来说不是轻松的选择,而是艰难的选择;军事打击伊 朗不是当前美国的政策选择,而是最终和不得已的手段, 朗不是当前美国的政策选择,而是最终和不得已的手段, 但不能低估美国的战略决心;最终是否使用武力, 但不能低估美国的战略决心;最终是否使用武力,是否动 武将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结果, 武将主要取决于国际社会外交努力的结果,即伊朗最终是 否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之战难以避免。 否妥协和让步。否则,美伊之战难以避免。 • 过去舆论界在战争爆发前,总是论证这样一个命题:科索 过去舆论界在战争爆发前,总是论证这样一个命题: 沃不是伊拉克,阿富汗不是科索沃、伊拉克不是阿富汗, 沃不是伊拉克,阿富汗不是科索沃、伊拉克不是阿富汗, 美国一旦开打,就会怎样怎样陷于灾难。 美国一旦开打,就会怎样怎样陷于灾难。结果美国每次都 打,每次都赢。现在人们又在论证:伊朗不是伊拉克…… 每次都赢。现在人们又在论证:伊朗不是伊拉克 实践证明,这样的逻辑推理过于简单。 实践证明,这样的逻辑推理过于简单。
美国洲际导弹发射井
中国导弹发射井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 古巴导弹危机事件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 又称“加勒比海危机” 指苏美两国为争夺加勒比海地区进行核讹 核赌博而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 诈、核赌博而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的事件。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在伊斯兰革命以前,伊朗是巴列维王朝控制,和以色列是中东美国最铁的盟国,美国在1976年还提供了核浓缩技术,后来伊朗在1979年进行了伊斯兰革命,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使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新政权使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这也触犯了美国和以色列的利益,因为当时巴列维王朝和美国有太多的利益和战略价值,后来美国试图颠覆伊朗的新政权,更激化了美国和霍梅尼的矛盾,再加上人质危机等等,美国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早已不可调和。

以色列和伊朗的矛盾,你可以看看以色列和伊朗的渊源,一个是犹太人,一个是波斯人,是历史矛盾,再加上内贾德掌权后对以色列实施强硬态度,更激化了两国矛盾,而以色列是美国在中东最铁的盟国,因为在美国,犹太人有很大的权利和经济地位,这也就上演了美国总统和法国总统对于以色列总统的对话,以色列害怕伊朗掌握核武器,而伊朗人有曾经波斯帝国的大国情节,想要发展核武器,所以以色列一直想打掉伊朗核设施,但是伊朗传统的阿拉伯国家铁杆盟友过多,和伊朗自身军事实力,美国始终没下决心动武,一单动武将点燃整个中东,也会给世界经济雪上加霜,再加上现在伊朗核报告的出炉,使伊朗成为了国际焦点。

其实现在的矛盾,主要就是核武的矛盾,以色列现在想打去转移国内矛盾,但是还得靠美国,以为以色列国土太小,如果收到反击,代价太严重,美国想改善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现在还不想动武,但是又收到国内竞选和犹太人的压力。

历史矛盾就是霍梅尼和巴列维王朝以及巴列维王朝两个支持者美国和以色列的矛盾。

伊朗核开发始于1957年

伊朗核开发始于1957年

伊朗核开发始于1957年。

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是美国以及西方在海湾地区遏制前苏联南下的重要战略屏障,因此伊朗核计划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曾向伊朗提供了一些小型核设施。

所谓伊朗核问题的出现是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美伊交恶,从这时候开始美国对伊朗实行“遏制政策”,两伊战争结束后,美国不断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

伊朗核问题演变为核危机是在“9·11”事件之后,2002年初,布什在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将伊朗列为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

从此,美国不断加大对伊朗的政治和军事压力。

与此同时,面对美国的压力,伊朗也加速发展自己的军事自卫能力。

这使得本已存在的核问题不断激化,最终演变成为核危机。

伊朗核危机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一、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2002年8月-2003年2月)。

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政府组织“伊朗全国抵抗委员会”向媒体披露了一条消息,称伊朗自2000年开始在纳坦兹和阿拉克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

2002年9月16日,美情报机构依据两幅侦察卫星照片,指出伊朗正在上述两地建造两个秘密的核设施。

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要求对伊朗进行核查呼声日渐高涨。

在强大压力下,伊朗决定同意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于2003年2月下旬来伊视察。

视察的结果使他们大吃一惊:两处核设施不仅规模巨大,如果整个工厂建成,每年可制造两枚铀弹。

2003年2月9日,伊朗总统哈塔米突然宣布,伊朗已经在中部城市亚兹德附近的萨甘德地区发现了铀矿,并进行开采。

第二天,伊朗国家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卡扎德称,伊朗正在伊斯法罕和卡桑两个城市附近分别兴建两座铀提炼加工厂。

这是伊朗官方首次对外宣布其拥有铀矿及生产、提炼能力。

从此伊朗核危机全面爆发。

二、核查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补充议定书的签定(2003年6月-12月)。

2003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理事会,呼吁伊朗同意该机构对其进行核查,并立即无条件签署并执行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问题一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是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它地处海湾与中亚这世界两大石油产区的要冲地带,是连接波斯湾和里海、中亚的最佳通道,具有重要地缘战略和经济地位。

是大国政治争夺的前沿。

在此背景下,伊朗核问题由来已久。

伊朗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在核项目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了完整的核燃料循环体系,然而伊朗军事力量的发展、尤其是核问题引起了美国的严重不安。

所以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步步紧逼,其具体原因在于:首先,冷战结束,世界两极格局发生变化后,美国就在构思如何建立新的国际秩序。

美国认为,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它有能力也有责任在全世界行使军事、政治和道义上的领导权。

由于苏联势力在中东的退缩,使美国看到了建立以美国为主的“中东新秩序”的机会,但海湾地区霸权主义的出现对美国的中东新战略又是一种严重挑战,美国不得不认真对待。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的实力已大不如前,十年禁运使其日益贫瘠,根本无力向外扩张。

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使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对于美国维持在中东的霸权可以说是消除了一大威胁。

但失去了伊拉克这个敌人并不意味着中东地区霸权主义的消失,其留下的力量真空难免不被另外的地区强国所填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这个海湾地区的军事、经济大国自然成为美国关注的重点。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遭到严重削弱,为伊朗称霸海湾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中东这样重要的战略地区,美国决不希望伊朗成为霸主,挑战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地位。

美国的目标是使中东的政治经济秩序服从美国的全球利益,使中东在美国的全球扩张中不致成为一个障碍。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大做文章,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借机削弱伊朗,降低其在中东说话的声音。

其次,美国要通过伊朗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以压促变,竭力把伊朗这个中东仇美反美的国家纳入自己的政治价值体系。

二各国立场美国制裁阻力重重通过制裁来削弱和孤立伊朗,是美国现阶段的既定政策。

因为美国一向在中东颐指气使,对该地区事务已习惯于家长式的发号施令,容不得外人置喙。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项热点话题,其涉及国际核不扩散问题以及中东地区的安全稳定等方面。

自1970年代开始,伊朗就开始了其核能开发的探索,并在2002年被曝光涉及秘密核活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制裁。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探究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供分析和思考。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并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分析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以期为解决伊朗核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2.伊朗核问题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

3.伊朗核问题所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

4.伊朗核问题所面临的局限性和推动因素。

5.针对伊朗核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思考。

四、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背景、涉及的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问题、局限性和推动因素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五、研究意义伊朗核问题是当今国际关系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其涉及国际安全、核不扩散等方面,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分析其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地缘政治因素,探究其对国际安全和核不扩散秩序的影响,对于深入了解伊朗核问题的性质和本质,推动国际社会对伊朗核问题的理性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朗核问题的背景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其核技术大部分从与当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

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其核能项目陷于停滞状态。

90年代初,伊朗开始与俄罗斯商谈恢复修建有关核电站问题,并与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

1980年与伊朗断交的美国对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满,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一直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9·11”事件之后,美国将伊朗视为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和“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同年9月12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核计划,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动,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其进行更为严格的突击检查,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

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于2003年12月18日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造成伊朗核问题今日今时危局的主要原因远远超越了伊朗自身,而是深深扎根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其中包括伊朗同西方、伊朗同以色列、伊朗同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之间、美国同欧洲围绕核计划,以及伊朗什叶派神权政权间种种相互交织的利益与冲突。

从历史事件上看,以上种种关系的由来又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几乎持续上世纪整个80年代的两伊战争,因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及巴以冲突而加剧的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分歧,甚至“9·11”事件后恐怖主义势力发展对西方体系的冲击。

国际社会之所以为伊朗核计划忧心忡忡,并不在于伊朗作为《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是否具有和平发展核能的权利,而是在于伊朗始终无法让国际社会信服其核能开发是完全出于和平目的。

国际社会进而担心,伊朗在接受国际核监督之外,还可能另有一套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核计划。

在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心腹大患之时,一个拥有核武器、并且在西方眼里同恐怖组织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伊朗,对西方而言是完全不可容忍的。

这也就解释了美国的底线:伊朗绝对不能拥有核武器。

在伊朗的强硬与西方的恫吓背后,伊朗距离美国的底线究竟有多远?根据制造核武器的基本知识,天然条件下出产的铀矿需要加工成所谓的铀浓缩体(俗称“黄色蛋糕”),然后转变成铀四氟化物(UF4),后者再进一步转换成为气态的铀六氟化物(UF6),然后通过离心机将铀六氟化物加工成低浓缩铀(就是目前伊朗宣布已取得的技术突破),低浓缩铀进一步浓缩成高浓缩铀,后者既可产生民用核能,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如果伊朗的声明属实,根据有关专家估算,它距离生产出制造一枚原子弹所需要的高浓缩铀还有十三年零七个月。

但令国际社会担心的是,伊朗不会满足于其目前拥有的164台离心机机组——伊朗已经声称到今年底修建由3000台离心机组成的机组。

据估算,这样规模的机组将可以在271天内造出一枚原子弹所需的高浓缩铀。

而伊朗的内坦兹核工厂的装机设计容量是5万台离心机,假设在美国的炸弹降落下来之前建成并全力运行,只需16天就可以造出一枚核弹所需量的高浓缩铀。

去年俄罗斯为解决僵局提出的在其领土上建立合作核燃料工厂的提案,主要是避免让伊朗完成浓缩铀的全过程,即将“黄色蛋糕”之后的阶段转移到俄境内进行加工。

而伊朗宣称的低浓缩铀的制成,标志着伊朗掌握了浓缩铀的全过程技术。

因此,内贾德在4月11日骄傲地宣称,伊朗从此加入核俱乐部的行列。

伊朗核问题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核能资源,伊朗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其核能发展计划,并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一个核电站、6个核研究中心和5个铀处理设施。

目前,伊朗核计划已经发展到关键阶段,即核燃料循环系统建设阶段。

这个系统建成后,便可为伊朗的核电站和研究机构提供燃料,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浓缩铀的丰度,使伊朗能够获得武器级高浓缩铀。

有资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发现铀矿资源,并正在建设基于高速离心机技术的浓缩铀设施,为建成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做准备;伊朗南部布什尔核电站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已经建成;伊朗还在建设重水反应堆,这将使伊朗能够更有效地从核废料中获取金属钚。

根据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情报,伊朗目前已经迈进了核门槛,但还未能获得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级浓缩铀或钚。

伊朗前总统哈塔米2003年2月9日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在雅兹德地区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以便建立一个完整的核燃料循环系统。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兰核研究中心曾进行钚回收试验。

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伊朗已经分离出100克的钚。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总统兼原子能组织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说,伊朗已开始将37 吨“铀黄饼”(即铀矿料)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试验。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经开发出用“混合澄分”法从铀矿石中提取铀浓缩所需要的“铀黄饼”的技术。

该技术使伊朗朝自主建设核燃料循环系统迈进了一步。

铀浓缩是生产核燃料的关键环节。

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铀浓缩活动,2004年11月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

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启动作为铀浓缩准备阶段的铀转化活动。

伊朗的表态今年2月,伊朗核问题被报告给安理会后,国际社会并未放弃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外交框架下解决该问题。

但以内贾德为代表、主张发展核计划的强硬势力,至少在目前看来已经成为伊朗外交的主要声音。

这种执意独立发展伊朗核工业的心态,主要来自在1980-1988年两伊战争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伊朗领导人,既对西方核不扩散承诺的质疑,更对核武器禁忌不屑一顾。

在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对伊朗军队使用了化学武器,但在当时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西方都支持伊拉克的情况下,世界舆论对萨达姆的行为指责寥寥。

在意识形态以及地缘政治的考虑成为决策核心时,世界默许乃至纵容了萨达姆的行为。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中东研究高级研究员雷·塔基亚(Ray Takeyh)在今年春季号的《国家利益》杂志中指出,对内贾德这样两伊战争老兵出身的新一代领导人而言,战争教给他们这样的信条:国家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只能靠自身的发展来保证,寄望国际公约和西方的善意是行不通的。

而在伊朗看来,美国对以色列实际拥有核武器的支持,以及最近美印之间关于核合作的条约,都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核不扩散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对“民主国家”和盟友,完全可以罔顾以色列和印度不是《核不扩散条约》签字国的事实,对其发展核工业乃至核武器开绿灯,不惜一再破例;但对伊朗这样身为条约签字国的国家,仅因为其同美国不和,就可以被剥夺利用核能的权利。

在西方世界的双重标准下,自主开发核能乃至最终造出核武器成为伊朗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和安全的虚实双重保证。

在两次伊拉克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中,美军常规力量所显示出来的压倒优势,以及最近对伊朗核设施使用战术核武器论调的抬头,更使伊朗强硬派领导人确信,只有核威慑才能避免伊朗沦为下一个萨达姆或塔利班。

这种看法伴随着美国在海湾地区军事存在的加强,美国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加速,以及政权更迭(regime change)的威胁,增强了伊朗建立核威慑的迫切性。

内贾德认为,核问题仅是美国挑战伊朗神权政权的第一步,即使伊朗按照美国要求停止核计划,美国依然会以伊国内的人权、民主问题为借口步步进逼,直到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的政权被推翻。

美国国务卿赖斯要求的用于“推进伊朗国内民主力量发展”8500万美元拨款,也被认为是美在伊朗实现政权更迭的步骤之一。

战争的可能性一个核武装的伊朗将打破中近东地区的战略平衡,会影响到以逊尼派穆斯林为主的阿拉伯国家对权力的控制,同时可能产生所谓的“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引发类似伊拉克目前的逊尼和什叶教派之争。

但西方也有投鼠忌器的一面:战端一开,目前刚刚迎来新总理的伊拉克,可能因为伊朗公开支持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力量,再次将伊拉克动荡不安的国内安全局势送到一个更加危险的境地。

此外,西方指责的伊朗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联系,同叙利亚的密切关系,连同伊朗对巴勒斯坦哈马斯政府的支持,都会因此得到加强,从而对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反恐事业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此外,在萨达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发动对科威特的侵略后,整个阿拉伯世界呈现“中东政治美国化”的局面,彼此间的互信程度下降,各国忙于自保。

而另一场海湾地区战争的后果,很可能再次强化美国的在该地区本已十分强大的存在,加强阿拉伯国家互相孤立、各自为政的局面,导致阿拉伯世界在所谓的文明冲突中再次败下阵来。

因此,阿拉伯世界如果不是反对用军事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至少也不希望造成支持美对伊朗军事打击的印象。

对美国而言,如果不能聚合尽可能多的盟友,特别是阿拉伯盟友,发动对伊朗的攻击将令其摆脱霸权形象的努力付之东流。

更为严重的是,鉴于美国正在世界推行的“民主化”浪潮,伊拉克战争似乎昭示着,至少在中东地区,战争已成为推进民主的主要手段。

而一场对伊朗的军事打击将会导致这种印象实质化。

这无疑对美国“民主化”的推进不利,使其民主成本呈指数级加大。

西方内部的分歧也几乎排除了近期进行军事打击的可能。

尽管欧洲三国(法国、德国和英国) 在过去三年多的谈判中无功而返,目前站在美国一边要求对伊朗采取强硬立场,但美欧在处理方式上仍有本质区别:对欧洲国家而言,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是他们的原则,并不是一时之计。

而美国则不同,主张用外交手段更多是考虑到眼下进行军事打击的准备不够充分,是一种权益之计。

欧洲主张必须在穷尽外交手段之后,才可以另寻它途,美国的布什政府显然没有这种信条与耐心。

围绕伊朗核问题的种种错综复杂关系使得该问题的解决分外棘手。

但外交斡旋不会因为巴拉迪报告的出台而就此停止。

相关各方将会各尽其力,寻求一个尽可能令各方保住面子,同时又不至于导致局面不可收拾的解决方案。

安理会成为各方角力的主战场的事实,并不理所当然地意味外交——制裁——战争这一路径的不可逆转。

伊朗核问题的反复,也意味着其解决进程的一波三折。

世界仍旧需要更多的耐心.附录1:德黑兰权力架构根据伊朗宪法,国家最高领导人,即精神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Khamenei)是武装力量统帅,同时也控制国家宣传机器和国家司法权。

伊朗外交政策的决策机构是国家最高安全委员会(SNSC),该委员会目前为拉里贾尼(Ali Larijani)领导,他也是此次核危机中伊朗的首席谈判代表;但哈梅内伊对最高安全委员会的决定拥有最终决定权。

在4月5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举办的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讨论会上,国立伊朗大学的国家关系教授马哈穆德·沙里奥哈兰(MahmoodSariolghalam)表示,从哈梅内伊掌权的17年历史来看,他既不希望同西方实现和解,同时也不希望发生同西方的对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