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邹丽琼????(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摘?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
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着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
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
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
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着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
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实践及其对我国社区工作的启示

是 社 区管理 者通 过公 共权 力 的配置 和运作 , 管理 社 区公 共 事 务 , 以支 配 、 响 和 调控 社 会 的行 为。 国 影
收 稿 日期 : 0 1 30 2 1. . 1 0
从 历 史 上 看 , 区 治 理 与公 民参 与 这两 个 相 社
・
褥
萝 垒
潼 鹅蒲
在 民主理 念深 厚、 最小 政府 ” “ 思想 深入 人心 的
美 国 , 区治 理 的基 本形 态是 居 民 自治 。政 府仅 出 社 台 有 关 的法 规政 策 , 行 宏观 的约 束 , 少插 手社 进 很 区具 体事 物 的 管理 。美 国的 社 区管 理 坚持 公 民参 与的 原则 , 为 “ 效 的政 府 需 要有 意 义 的公 民参 认 有 与。在规 划 、 土地 利用 、 区域 划分 、 通 区服 务、 交 社 经济 发 展 、 乐、 娱 学校 、 察 与 公共 安 全 事务 上 , 警 广 泛 的公 民参 与是 绝 对必要 的 。 删
的参 与不足 , 区资源 远未 被动 员起来 。 当今发 展 社 形 势要 求不 断成熟 的社 会 和社 区承担从 企 业、 府 政 剥 离 出来 的社 会性职能 , 日常 的社 区治 理 问题更 为 繁 重多 变 , 有 的依靠 街道 办事处 这 一单 一主体 的 原 管 理 方 式难 以满 足城 市 管 理 的新 要 求 。社 区治 理
i ioo 。 nes g d m i -. h I 眦 _ U b m
第5 期
姜
雷, :美 国城 市社 区治理 实践及 其对我国社 区工作 的启示 等
2 1
互 关 联 的概 念 都 诞 生 于 美 国 2 纪 6 代 的 社 0世 0年
浅谈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和启示

浅谈对美国社区的认识和启示2009年11月25日14:56:36 星期三社区是最基层、最靠近百姓生活、最代表居民基础利益的平台,如何建设并使其发挥应有作用,是上至地方领导,下到普通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
美国的社区建设起步早,而且在“人人平等”的文化氛围下形成了完整的社区服务体系。
结合实地考察、查阅资料,谈谈对美国社区建设的认识和启示。
一、初步认识美国社区“社区”这个词汇,最初是由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费迪南德·滕尼斯提出来的,后翻译到美国,就使用了community这个词汇。
社区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表示人们自然形成的以血缘、地缘为纽带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单位。
一般来讲,社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社区是由有限数量的人口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因此社区一般规模有限,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比较容易。
二是社区这种单位是自然形成的,因此社区一般都具有历史的沉淀。
三是社区是超越家庭的基本生活单位。
在社区内,人们从事着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感情沟通,乃至可以参与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
四是社区以一定的聚落形式存在,是由一定的建筑和场地安排形式形成的人类居住地。
美国社区除了具体上述基本特征外,还有其独自的优势和特点。
(一)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程度高。
在美国,社区参与成为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美国社区治理为公民的参与提供了各种渠道。
社区会议和社区听证会是普通市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固定渠道。
市政府进行某项涉及社区利益的政策变动,首先要做的就是召开社区听证会,听取居民的意见。
市议员兼任社区董事会非正式成员,不参加投票。
因此,社区的利益和群众的要求能够通过他们迅速地反映到市立法部门,通过地方立法的方式,对社区事务进行宏观调控,但他们不会直接干预社区内部事务。
社区最高权力机构——社区董事会都是通过选举产生的,所以他们必须向社区居民负责。
除了通过社区代议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外,社区居民也可以建立独立的自治组织或者参加社团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影响社区董事会以及地方政府的决策。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与启示共3篇

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与启示共3篇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与启示1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与启示近年来,数字化转型逐渐成为各国政府的热门话题。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原动力。
在城市治理领域,数字化转型能够为城市提供更加高效、精准和智能的服务。
本文将围绕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美国实践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其他国家的启示。
一、美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美国是数字化转型的领导者,其在政府数字化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美国政府对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视,不断试验新的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可借鉴的经验。
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美国政府也有不少的积极尝试。
(一)智能城市建设智能城市建设是美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美国许多城市都在推进智能化城市的建设。
例如,旧金山在2016年启动了名为“智慧旧金山”的计划,利用物联网等技术来优化城市交通、环境和安全等方面,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
此外,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都在推进智能化城市建设。
(二)开放数据管道开放数据管道是数字化转型的另一个方向。
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数据开放,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美国政府成立了许多机构负责开放数据,例如数据.gov网站。
很多城市也在开放数据方面走在了前列,比如纽约市,其开放数据平台早在2010年就已成立。
(三)移动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也使政务服务向移动化迈进。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政务移动化,为公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许多法定服务,如申领护照、办理驾照、纳税等,都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完成。
美国的政务移动化在公民参与和服务效率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二、美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启示美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对其他国家的数字化转型也有很多启示。
(一)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需要政府在组织、管理和执行方面进行深化。
政府应该打破组织结构上的障碍,并利用数字技术来提高行政效能。
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成功,需要政府的长期投入和政策支持。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

国外社区建设经验的启示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 和谐社区建设也相应地成了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由于我国社区发展的历史短暂,缺乏一套完整的发展模式,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经验, 对加快我国社区建设步伐,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社区建设的实践和特点以美国和加拿大为例1、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 计划性、规范性强。
美、加两国的社区建设在形成和发展的初期带有自发性质, 随着社区地位、作用的突出, 特别是上世纪年代联合国社区发展后, 社区建设成为两国政府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进而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两国政府每年对社区工作都要制定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每项计划包括工作内容、组织措施和目标要求等等, 大多数都有数量指标。
如每年对老旧社区的改造数量, 新社区福利机构、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安全教育培训中心的设置标准, 社区居民就业、贫困、医疗、老年、青少年与儿童等方面的各类发展计划、廉价住房计划、济贫计划等等。
但两国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据安大略省社区事物官员介绍, 过去政府既要负责掌舵, 又要划船, 现在只负责掌舵,不再参与划船。
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 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 这样做既大大减轻了政府的负担, 又发挥了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美国纽约, 政府和官员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都有明确的分工。
2、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民间团体承担, 工作机制、组织体系健全。
美、加两国的社区工作组织体系是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政府资助的社区组织和民间组织举办的非营利机构组织组成, 他们称之为“三大版块”或叫做“三个部门”。
政府在社区工作体系中承担的主要职责一是制定相关政策和立法, 并通过制定规划来贯彻执行二是财政支持。
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用于社区发展事业。
加拿大安大略省年用于社区建设方面的资金达亿元, 占全年财政支出的。
邻里政府:美国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1 9 6 9年出版的 《 邻里政府 :政治生活的地方基础》 和赫伍德 ・ 霍尔曼 ( H o w a r d W.H a l l m a n )的 《 大 都 市框 架 中的邻 里政 府 》 ⑨。在 这一倡 导 下 ,一 些 大城 市 当 中兴 起 了一 种 旨在 强 化社 区控 制 、
和实践层面依次经历了 “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的传统区域主义 ” ( 主张建立统一 的大都市政府对 大都市区进行整合 , 依靠政府力量配置资源) 、“ 2 0世纪 5 0 —6 0年代的公共选择学派” ( 主张依 靠市场来配置资源、认 为 “ 碎片化” 的大都市地 区是公共服务有效供 给的必要条件 ,大都市区 政治 “ 碎化”程度越高 、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 ,结果就越有效率 ) 、“ 2 0世纪 8 0 年代 以来的新 区域主义” ( 主张分权式的地方政府合作)三个发展阶段( 堇 ) 。其 中,在从传统区域主义向公共选 择学 派 转变 过程 中 ,针 对传统 区域 主义 主张 的大都 市政 府无效 性 的质 疑 ,美 国学 界开 始倡 导在 城
③ Mi t c h e l l F .R i c e , “ C i i t z e n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 P o l i t i c s &F e d e r a l P r o g r a l n s i nM e t r o p o l i t a nA r e a s ” , 脚 , V o 1 . 1 1 , N o . 4, 1 9 7 9 . P P . 6 0 4 - 6 1 6 .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美国的社区治理

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美国的社区治理从美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来看,其主要是注重社会自身的积极作用,不仅发挥公民参与的积极作用,也积极构建社会组织作用的组织网络。
依托社会主体的积极参与,不仅降低了治理成本、提升了治理合法性,而且能够将政府的不当干预降到最低,提升治理的整体效率。
结合我国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汲取经验:第一,在我国当前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着一些“党政忙碌、群众旁观”的现象,即部分民众只是旁观者或服务的被动接受者,而并未积极参与到整个治理过程中,更别说发挥主体性作用了。
我国城市基层党组织可以借鉴美国社区治理的经验,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社区”的公民教育联动活动,在社区中开展与学校教育相衔接的公民教育活动,如对协商民主工作的观摩、协商民主工作的模拟参与、参与民主和法治小课堂和街道社区公民知识竞赛等。
这些公民培育活动不仅可以以子女为中心、家庭为单位对民众展开动员,而且党组织作为中国民主、法治的推进者,是“依法治国”方针坚定的领导者和实践者,具有开展公民培育工作的资金资源、场地条件和政治权威,可以有效推动公民培育工作。
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应当在做实协商民主、社区换届选举和社区听证会等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动员民众的优势,以党员中的活动积极分子为节点,培育“党员发挥意见领袖和领导主体作用”的民众自组织形态,以此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权力侵犯。
第二,当前我国社会组织虽然发展迅猛,但依然存在治理资源不足、功能结构单一和社会接受性差等问题。
这是由于我国城市中的社会组织普遍处于一种特殊困境之中——即很难获得充足的来自社会的资源,资金和其它资源主要来自政府;而社会组织为获取资源所形成的对政府的依附关系,使这些社会组织很难获得居民的普遍认同和支持,甚至有一些社会组织因此而面临“生存危机”。
其实从美国的治理经验来看,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是下达直接的行政指令,而是进行一定资金投入和资格筛选后,发挥指导和监管职能,使公民依托社会组织平台,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监督自己。
美国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经验及启示

他 山 之石
美国城 市社区公共 安全服务供给经验及启示
刘 思思
( 湖 南警察 学 院
【 摘
湖南 长沙
4 1 0 1 3 8 )
要 】 文章 阐述 了美国城市社 区公共安全服 务供 给经验 , 探讨 了其 给予我 国的启示。要创新城 市社 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 理念 ; 构
一
中型城市 采用 , 包 括底 特律 、 亚 特兰大 、 纽黑文 、 圣路易 斯等 。
3 、 丹佛 “因地制 宜”社 区公 共安 全服 务供 给
、
美 国城市社 区公共 安全服务 供给经 验
I 、 纽约 “多层级 警务 ”社 区公 共安全服 务供 给
作 为 美 国第一 大 城市 , 纽 约 人 口多 , 结构 复 杂 , 流 动 性大 , 曾是 美 国犯 罪问题 最为 突出 的城市 。经过 多年 的综 合治 理 , 目前纽 约犯
建城 市社 区公 共 安 全 服 务 供 给 的 多元 方 式 ; 规 范 社 区公 共 安 全 服 务 供 给 流 程 。
【 关键词】 美 国; 城 市社 区 ; 公 共安 全; 多中心供给 ; 启 示
城 市社 区是 随着 工商业 文明 的发 展从农 业社 区转 变而 来 的, 一 般是指 在一定 地域范 围内的从 事工商业 或其他 非农业活 动的居 民组 成的社 会共同体 ] 。与农 业社区相 比 , 具有 三大特点 : 一 是人 口密度 高, 结 构复 杂 , 流 动性 强 , 变迁 大 : 二是 经济 社会 生活关 系复 杂 , 人 际 关 系相对 淡薄 , 阶层 分化明 显 ; 三是文 化道 德习 俗背 景差异 大 , 价 值 ; 中 突 明显 。美 国很多 城市 社区在 公共 安全 服务 供给 上 , 有 其固 定的 模 式和成 功的 经验 , 显示 出现代 化 的政府 治理 能力 。借鉴 美国城 市 社区公共 安全服务供给经验 , 做到 “ 洋为中用 ” , 对 提高我 国城市 社区 公共安全服务 效率 , 增强公 众的安全感和 归属感 , 将起到 重要作用 。
最新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

国外典型社区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社区建设的启示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区管理模式无外乎三种类型:政府主导模式、社区自治模式和混合模式。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
正是由于这种结合紧密程度的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工作各具特色。
在国外众多的社区管理模式中,较为突出的有以美国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混合模式。
本文汇编了三国的社区建设模式,供大家参考。
美国:公民自治的典型一、美国社区治理的模式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社区并不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单元(行政区划) 而存在。
联邦各州乃至各个市、镇,都有其独特的社区治理方式,但是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
他们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
在社区的日常运作中,社区委员会、社区主任、专业社区工作者、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 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负有职责和义务。
(一) 政府机构制定政策美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政策影响社区的发展。
例如,联邦、州地方政府一方面负责评估和修改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信誉和住房等问题的种族、民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
联邦、州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和慈善部门、社区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联邦、州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途径。
联邦、州地方政府还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为了推动社区发展,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
(二) 第三部门提供服务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又称第三部门,它是美国社区治理的支柱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缩减,第三部门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精简政府机构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本应由各级政府机构负责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都较多地由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 来承担。
美国纽约大都市区治理:经验、教训与启示

美国的城市化、城市治理与经济发展 步调一致。根据保罗·诺克斯等人的研究, 1875年是美国开始受工业资本主义影响、 城市化发展进入工业城市化时期的一个节 点,这也是美国传统城镇之间关系发生显 著变革的起点[4]。因此,以此为分界点,试 图对大规模工业化以前纽约大都市区的治 理格局进行探索,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大规模工业化尚未影响美洲大陆的 17世纪,欧洲首批殖民者就开始在北美大
表1 纽约大都市区的两种统计单元范围界定
统计单元
区域范围
面积(km2) 人口(万人)
纽约州的 12个县(纽约市的5个行政区——布鲁克林、
大都市统计 皇后区、曼哈顿、布朗克斯和史坦顿岛,长岛的两个县 区(MSA) 和哈德逊河下游的五 Urban Insight, No. 2, 2021
图1 纽约大都市区空间示意图
陆建立了许多殖民型前哨贸易站点,纽约最 初就是1624年由荷兰殖民者在哈德逊河口 建立的一个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皮毛贸 易定居点。1664年英国获得荷兰殖民地新阿 姆斯特丹后,正式将其改称纽约,并建立了 12个县,包括隶属于现今纽约的5个区:纽 约县(曼哈顿)、金斯县(布鲁克林)、布 朗克斯县(布朗克斯)、里士满县(史坦顿 岛)和皇后县(皇后区),纽约开始成为殖 民地的首府城镇。
17405
2030
13个县,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1个县,总共26个县
联合统计区 其中还包括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 (CSA) 的另外10个县
34490
2370
资料来源:https:///wiki/New_York_metropolitan_area.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经验启示作者:李枭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年第19期[摘要] 社区治理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关键环节及治理体制的基础。
我国社区治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保证基层社会活力以及实现基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介绍国外城市社区治理3种典型模式的具体做法并总结经验,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 社区治理;多元参与;社区自治;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 G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9- 0098- 03社区作为社会治理中最基本的单位承载了基层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责任,伴随社会治理理念的创新与变革,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在转变政府职能、协调社区组织关系和鼓励公民参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政府行为失范、社区组织行政化严重、治理主体单一、社区内非营利组织发育不成熟、公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制约了我国城市社区的改革发展进程。
在发达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历史中,其城市社区经历了“建设—发展—治理”的过程且累积了成功的经验。
审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理念,为我国探索并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局面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本文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精神的指导下,立足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美、日、新加坡等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典型经验介绍,总结有益的治理经验,以期为当前研究和解决我国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1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大致分为3种类型:自治型治理模式、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和混合型治理模式。
1.1 自治型社区治理模式美国是典型的分权联邦制国家,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体制、发达的经济和高度民主的政治环境,在社会治理方面,其社区作为基本地方性单元剥离于政府管理而独立存在,逐步形成了以社区自治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美国凤凰城社区管理模式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

美国凤凰城社区管理模式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启示摘要近年来,城市社区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且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与美国凤凰城相比,我国的社区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社区环境存在“脏乱差”等问题。
我们应积极借鉴美国凤凰城先进的社区管理模式,结合我国国情,通过完善立法来明确社区组织的职能,通过社区环境综合治理来改善社区环境等,以此不断增强城市社区建设的民主性和法制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社区发展之路。
关键词美国凤凰城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社区建设作者简介:张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创业就业与企业伦理。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建设直接制约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
基层社区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一步一个脚印的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是目前我国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发展状况(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社区组织的职能错位。
尽管近年来我国社区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但仍然有着较浓的行政化色彩,特别是近年来政府的精细化管理被运用到社区中来,使得原本属于社区的自治管理功能日渐萎缩。
当前昆仑社区组织的日常事务都遵循政府的行政指令,一方面,社区要承担政府下派的各项任务,例如维护社区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和劳动保障等等;另一方面,社区还得解决居民反映的各种临时性问题,例如居民家庭矛盾的调解和社区的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问题,这就导致社区无暇顾及自身的建设。
2.社区治安存在重大隐患。
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抓好社区安全治安防范工作,整个社会才能安全稳定的发展。
当前我国社区的治安存在重大隐患,以西安市昆仑社区为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流动人口,这部分人的社会关系非常复杂,虽然公安机关和昆仑社区不定期的对其进行登记,但对于目前中国庞大的流动人口,显得有些杯水车薪;第二是盗窃及诈骗案件,有的盗窃和诈骗分子方法残忍,手段高超,严重威胁着社区居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第三是娱乐场所,如酒店p茶店等,此类店铺人员集中,不乏汇聚吸毒和赌博人员,严重威胁着社区治安。
美国社区治理的原则及启示

美国社区治理的原则及启示作者:姜郸来源:《学理论·上》2015年第01期摘要:美国社区治理是一种以公民治理社区为主的自治模式。
在这个治理过程中,多种治理主体包括如政府、社区居民、社区非政府组织、社区企业都平等、自由地参与其中。
美国的社区治理历史悠久,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能够为我国发展社区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美国;社区治理;社区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1-0058-02“社区”(Community)是指一种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和单位,是超越家庭的具有地域性质的基本生活单位。
社区的形成主要依靠自然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地缘关系,通常表现在人数固定、语言和文化具有相同性等。
社区一般具备共同的生活环境和社区具体制度,社区居民具有很强的集体归属感。
社区治理是指政府,社区各类组织(包括盈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居民和辖区单位等主体,依据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会认同,通过协调与合作,达到社区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优化社会运作机制,稳定社会秩序。
一、美国社区治理概况社区和社区治理是随着西方社会发展历程中为解决新问题而建立的科学社会理论,美国社区治理历史悠久,积累了大量的先进经验,为发展我国社区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
但中美社区在产生及性质上存在着一定差异。
中国社区是自上而下产生的,是国家设置的,是市辖区(县)下设的街道办事处为了便于进行基层群众自治的地方。
美国的社区是地方政府下的基层自治体,并不属于行政下属层级。
美国社区是自下而上产生的,也就是说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之前,就已经存在类似的居民自治组织,即社区的早期形式。
托克维尔对此的评价是:“在美国,在县成立之前,乡镇已经成立了,在县成立以前,州已经成立了,而联邦成立以前,州也已经成立了。
”[1]46因为地方政府存在不同的形式,这使其社区的类型也具有很大差别,根据地方政府与社区的管理体制上的关系,现有的美国社区类型可分为行政依附型社区、半自治型社区、完全自治型社区。
美国社区管理制度

美国社区管理制度美国社区管理制度在美国的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管理制度是指城市或乡村政府机构通过规划、组织和执行具体的管理政策和项目,以达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
社区管理制度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建筑规划、公共设施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服务和公共安全等。
在美国,社区管理制度的发展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
下面我们将对美国社区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是社区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城市或乡村政府会制定相应的建筑规划方案,以确保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能够达到规划的目标。
建筑规划包括了土地使用规划、建筑设计和建设标准等方面。
城市或乡村政府会设立专门的建筑规划部门,负责规划、审核和批准城市建设项目。
此外,城市还会委托专业的建筑规划公司或组织参与规划工作,以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公共设施管理公共设施管理是社区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公共设施包括公路、桥梁、供水供电设施、交通设施等。
城市或乡村政府负责公共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政府会设立专门的公共设施管理部门,负责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工作。
此外,政府也会与相关的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营公司合作,以提高公共设施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社区管理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在美国,城市或乡村政府会制定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以确保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卫生水平。
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空气质量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
政府会设立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环境监测、环境规划和环境保护工作。
此外,政府还会联合相关的环境保护组织和科研机构,共同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社区管理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美国,城市或乡村政府会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帮助有特殊需要的居民。
这些社会服务包括了教育、医疗、福利和残疾人服务等方面。
政府会设立专门的社会服务部门,负责社会服务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
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及其启示

他山之石3本文系2008年度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课题(项目编号:hzf08006)。
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及其启示易承志[摘 要]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导趋势。
本文分析了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实践历程和现阶段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的特征,认为,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实践在根据需要灵活选择治理模式、注重处理政府间关系与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方面为处于迅速发展过程中的我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中图分类号]D03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863(2010)05-0106-03 大都市区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一般用来描述中心城市及与该中心有较高经济、社会、空间整合联系的地理区域。
美国是当代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大都市区的出现是20世纪初开始的现象。
进入20世纪,随着大城市人口的膨胀,加上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大城市人口开始逐渐向郊区迁移,形成了功能相当集中的中心商业区和以居住为主的郊区,构成大都市区的两个基本要素。
[1]此后,美国大都市区不断扩张,到了1940年,美国几乎一半人口已经居住在大都市区内。
然而,美国大都市区的扩张并没有停止,而是向着更为高级的阶段发展。
到了2000年,美国全国人口的80%以上居住在大都市区。
[2]大都市区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其内部林立着分散化的而非层级化的政府权威,由此造成了利益关系的交错重叠。
为了解决大都市区内部各种相关的问题,如交通、环境、水源、教育等,就需要各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
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当中,美国大都市区政府治理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不少失败的教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也开始发育形成了一些比较明显的大都市区,如长三角大都市区、珠三角大都市区、京津唐大都市区等等。
这些大都市区也存在着区域协同治理的需要与政府权威分割的现实之间、不同地方政府利益的一致与竞争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大都市区的治理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邹丽琼(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摘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
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
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
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
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
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
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
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
西方学者对治理作出了许多新的界定。
英语中的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
20世纪90年代,全球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 Rosenau)在《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中指出:治理为一系列活动的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
与统治不同的是,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
⑤Rhodes认为:其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⑥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社区治理是与社区统治相对的概念,它表示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时代社区公共管理的新理念。
相对于社区统治而言,社区治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非意识形态性。
社区统治强调对社区的政治统治,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
社区治理则关注对社区管理的有效性,强调节约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的效能。
(2)非暴力色彩。
社区统治注重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持对社区的统治和占有,具有非常强的强制性。
社区治理虽然也具有强制性,但是这种强制性是比较微弱的。
社区治理是建立在政治和社会认同基础上的,更多的是依靠社区成员自觉的服从和参与。
(3)权力运行的多向性。
社区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
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
治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⑦无论是“社区”、“治理”还是“社区治理”都是中国从西方引入的概念。
它们是西方在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中为了应付新的社会形势和解决新的社会问题而建立的理论。
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社区和社区治理的发展领先于中国,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和教训,而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才刚刚起步,因而研究西方尤其美国社区治理的基本问题,对于中国社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美国社区治理的模式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社区并不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单元(行政区划)而存在。
联邦各州乃至各个市、镇,都有其独特的社区治理方式,但是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
他们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
在社区的日常运作中,社区委员会、社区主任、专业社区工作者、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负有职责和义务。
(一)政府机构制定政策美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政策影响社区的发展。
例如,联邦、州地方政府一方面负责评估和修改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信誉和住房等问题上的种族、民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
联邦、州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和慈善部门、社区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联邦、州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途径。
联邦、州地方政府还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为了推动社区发展,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
(二)第三部门提供服务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又称第三部门,它是美国社区治理的支柱力量。
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缩减,第三部门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精简政府机构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本应由各级政府机构负责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都较多地由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来承担。
同时第三部门所提供的社区服务内容也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丰富多彩,避免了光靠政府管理机构来行使专职社区服务所造成的成本增大、效率不高和服务机构难以适应社区需求等弊端。
美国的第三部门或社区非营利组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的社区服务机构,较有代表性的是慈善组织;二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成立,能直接得到政府用于职业培训、社区服务和其他服务资金支持的组织;三是为满足邻里和其他社区需要而建立的组织。
这些组织一般由志愿者发起,并由志愿者或低薪工作人员来管理。
美国的第三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各组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是按照法律法规,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独立开展活动。
(三)社区企业提供帮助在美国的社区治理中,除了政府机构和第三部门两支力量外,还有另一社区治理主体,即社区企业。
包括:(1)社区化的小企业发展中心,它们在社区内为个人创办的小企业提供融资、谘询等方面的服务。
(2)社区化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它们一般向所在社区的小企业提供创业资本贷款。
(3)社区开发公司,这些公司为所在社区成长中的小企业提供诸如土地、厂房等主要固定资产方面的长期债务融资(4)社区微型贷款中心,主要为所在社区的少数民族、妇女、退伍军人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提供小额融资服务。
综上所述,目前美国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是一种以社区委员会为核心,议行分离,公民有广泛参与机会的公民自治模式。
在这种体制下,强调了社区及社区居民的自我依赖、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社区是民主的聚集地,因为这里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
⑧三、美国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美国社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治理,公共权力机构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只是局限于辅助性的协助。
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公共事务。
所以,美国社区治理主要不是依赖于政府行为,而是依赖于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自由和平等的参与。
社区居民的广泛和积极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民主的活力,公共服务企业的运作促进了社区治理的市场化,许多公共服务组织的加入引起了社区治理的组织化。
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社区治理的组织化引起社区权力的分散,社区权力形成多个中心,从而构成了社区权力的多元化特征。
第一,社区治理的民主化。
美国学者博克斯把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称之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⑨并且把社区治理与公民治理等同起来,其目的就在于显示美国社区治理强烈的民主化特征。
社区参与成为美国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在美国现代社区治理中,公民直接参与的意愿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形成了社区代议民主制⑩和社区直接民主制相混合的民主自治模式。
社区居民既可以通过社区选举或政党选举来间接地影响社区的公共事务,也可以通过社区全民公决或者社区听证会来直接决定社区的公共政策。
但是,无论是社区代议民主制还是社区直接民主制,美国社区治理均表现出了对社区居民参与巨大的容纳能力,其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社区治理的组织化。
在美国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
美国有遍布全美各地的137万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他们实际上是一种民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结成的自我组织。
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既是居民生活区的代理者又是政府管理社区的合作者。
因此它可以起到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又因为非政府组织严密、机构健全、动作规范、市场化动作程度高、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美国的社区治理是极具组织化的。
第三,社区权力的多元化。
美国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自由和平等参与的过程。
公民、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分享着对社区的治理权力和责任。
社区治理权力不是被政府或者社区代议机构垄断。
美国学者博克斯也指出,公民、选任官员和公共服务职业者都参与了社区治理。
它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公民成为社区的治理者而不是消费者;选任官员的作用在于协调公民参与治理的种种努力,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决策;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是帮助公民实现其社区治理目标,而不是着力控制公共权威机构。
当然,这些特征也会带来一些城市社区治理的难题,这给美国现今城市社区治理的走向——公民治理——的主导者们,即公共服务职业者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中如何将期望的公民参与和可以接受的理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怎样避免气愤的精英们的报复(这些人将公民和公开对话看作是对他们利益的严重威胁),如何防止职业主义力图消除的政党分赃制、政治恩赐和腐败等不正之风的反弹。
四、启示研究美国社区治理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以下主要启示:(一)促进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