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了解中国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互动、参与和创新,导致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理解度不高。
因此,对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古代文学的教学可以注重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只能记住文学作品的一些具体信息,而不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则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古人写诗的目的是什么?”,“诗歌的特点有哪些?”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总结,并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以开展深入的思考。
这种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其次,古代文学的教学可以注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主要依靠教师口述和课本阅读,学生缺乏实际的感受和体验。
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代诗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听到古代诗歌的朗诵和演唱,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同时,还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内容和艺术风格,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再次,古代文学的教学可以注重项目制学习。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是按章节和单元进行的,教师按照教材要求讲解,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背诵和复述。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厌烦和压力,容易形成记住与理解脱节的情况。
项目制学习则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古代小说时,可以利用项目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小说创作的过程中,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古代小说的人物,进行研究和创作,如写一篇人物传记、画一幅人物形象的漫画等。
开放教育(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
二 、教学 现状 分析
通过多次对分校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考
察 和学生访谈 ,就现行电大远程教学 的缺 失 进行如 下分析 :
一
《 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读》 ;教学改革 ;教
学模 式
为 ,知识不是通过 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
学 习者 在一定的情境 即社会 文化 背景下 , 借助他 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 的学 习资源 ,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现代远程 教 育的出现为克服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提供了
近 年 来 , 着 中 央广 播 电视 大 学不 断提 倡 随
对课程进行教 学模 式改革 ,我校 《 中国古 代文 学作品选读》课程也在其指导下 , 进 行 了全面的教 学模 式创设, 在此期 间也 发 现 了该 门课程 所存 在的诸 多问题 。 为此特 撰 写 本文 ,针 对 磅前的 教 学 改革 伪 雹 新 ,
成 为 意 义 的 主 动 建构 者 , 就要 求学 生 在学
m d l fta h ud rti g i ne I ti p rd oe o e= 憾 ne h u ac . h ei , c s d n s o
as o喇 m n rb ms 1 od rt ov h s l fu o a y po l . n re o sle tee e pol s te ie wr e t i ril o a ay e rb me , h wr r i hs tc t nls t t a e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客体和主体的
的分析。力图通过 《 中国古代 文学作 品选
读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的 创 新 , 寻 文 学 类课 探 程远 程教 学改革 的长效机 寺。 l j
综合分析 ,建议以建 构主 义学 习理论来指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
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模式创新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珍贵遗产,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来源,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智慧。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讲解和背诵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难以体验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和价值。
为了更好地挖掘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创新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一、情景式教学模式情景是创作够中反映的一种特定的境遇,情景式教学模式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个特定的文学情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认知和亲近感,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将古代小说《红楼梦》选段的情节还原,布置学生扮演角色,将故事情节表演出来,通过情景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情、社会背景等,并体验到文学作品的感性魅力。
二、数字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文学作品呈现在屏幕上,并结合计算机、互联网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方式。
通过用数字化手段呈现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文学作品,如字词、朗读、文字解析、音频、视频等。
数字化教学模式可以达到互动效果,学生可以在计算机甚至智能手机上查找相关背景资料、评论、解析资源,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了多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模式,包括讲解、讨论、演讲、朗读、演示、答题等方式。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多样性教育,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例如,对于文学爱好者可以采用朗读、演讲等方式,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而对于阅读障碍者,我们可以使用图片解说,视频讲解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四、问答式教学模式问答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交流和合作。
在文学教学中,问答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师生结合古代文学情境,积极构建知识体系,迅速深入到课程内容中。
此外,问答式教学模式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检验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有利于教学评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困境与对策
第 3 fYih nCo e e o ra o c u l g l l
V0 3. No 3 L3 .
Ma . 01 t2 1
21 0 1年 3月
高职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 困境 与对策
黄 澄 华
( 阳职业技 术 学 院 中文 系,广 东 揭 揭 阳 5 20 ) 2 00
( hns eate t i ag Vct n l n e n a oe e i a g5 2 0 ,C i ) C i e p r n ,J yn oai a dTc i l lg ,J y n 2 00 hn e d m e o a hc Cl e a
Ab ta t T a i o a e c ig mo e fC i e e Cls ia i r t r s p o ii u i e e twi h g e c t n lAc d my i sr c : r dt n lta h n d s o h n s a sc L t a u e i r g o s d f rn t t e Hi h rVo ai a a e . n i l e d h o te ,C i e e C a sc i rt r a n td o t i g o l d e s rc ie o r cie . I h d a fte wok—f a i t g a hm h n s l i a L t au e c n o o s meh n n b i n s ,p a t sf rp a t s n t e i e ro r s l e n c c h e m n e r -
摘
要 :传统的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理念与 高职教育有着很大的 区别 ,处于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 ,不能为 了实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文学素养——略论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包头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建设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赵彩娟,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㊂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文学素养㊀㊀ 略论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ʻ赵彩娟(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内蒙古㊀包头㊀014030)[摘㊀要]㊀中国古代文学课博大精深,历来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必修课,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关键,应是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㊂基于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及其教学模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两方面,略作讨论㊂[关键词]㊀古代文学;㊀教学模式;㊀创新性;㊀文学素养[中图分类号]H193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3-0148-02㊀㊀中国古代文学课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专业基础课,跨度大,课时多,从先秦到近代,历时千年,内涵丰厚,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两大块㊂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规律的展示,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状况,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阅读鉴赏㊁分析评价能力,提升其文学素养㊂而为了更好地实现此目标,形成一个有效的古代文学教学模式是必要的㊂一㊁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的内涵(一)知识传授与文学素养的渗透大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教育培养各专业㊁各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更在于造就人,养成健全的人格㊁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有知识的人才,还是一个有文化的人㊂叶朗先生说: 人文学科关系到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人文导向,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精神塑造㊂ 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意义,其实是和这门课程的人文性紧密相连的㊂作为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要以一颗高度负责的心把所讲授的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实人生联系起来,在当代与古代的文化精神对比之中发现问题㊁辨别是非,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把握现实人生,塑造出直面当下的健全的㊁独立的人格㊂基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领悟古代文人艰难心路历程,透解 发愤抒情 和 穷而后工 的内涵,进而渗透砥砺教育,以古代文人上下求索㊁九死不悔的执著向上之路去引导大学生,使他们成长为胜任讲台,胜任引导心灵的教育者㊂(二)理论教学创新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理论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难点,因为它直接触及了专业性㊁学科性与实用性㊁适用性之间的矛盾,由此理论教学改革成为高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㊂为此,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了古代文学理论教学的系统性改革工程㊂首先,打破旧有的解读模式,融入新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探求潜力㊂重新建构作品文本解读的思维机制,改变了传统文本强调割裂㊁单一,重视字词文面意义的解读模式,代之以新的突出作品整体㊁文人精神世界㊁文人身心状况对文本创作的影响,从而以全新的文本世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潜力㊂其次,重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突出文学本质属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㊂教学中,从专业根本学科性质和作品与文学史构建关系等角度,思考古代文学教学学科知识综合化改革途径和文本探新对文学史建构的影响,注重学生驾驭专业学科知识㊁提高独立思考能力㊂融汇各学科知识,对古代特殊时代的诗作深度阅读,结合时代精神重新解读,不仅拓展学生阅读视野,还有力促进了教学相长㊂再次,创新教学理念,提倡涵养师德,立德树人㊂教师自身成长与学生培养之间的有机互动关联,教师不仅有才㊁更要有德,要形成独立的健全的人格,不断涵养师德;更要应用智慧,巧妙处理古代与当代㊁古人与今人㊁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古代文学的理论教学充满生机与新鲜的活力㊂(三)创新多媒体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㊂教学中全力探究古代不同文体教学多媒体技术841 语文学刊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6年第3期的运用特点,诗词强调画面㊁意境,散文突出格调㊁色彩,小说侧重线条㊁故事,戏曲重在演唱㊁风格㊂同时,对丰富的教学资源大力整合,将最适合学生的材料集中,极大地提升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㊂(四)服务基础教育的新理念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㊁专业性,又始终贯穿课程教学服务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理念,逐步完成中学语文教材经典古诗词文富有个性的解读,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为基础教育服务㊂总之,为了人文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力的增强,建立新型的教学体系,打破单一教学模式,创立了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模式是必要的㊂二、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一)融会各学科,多元化教学1.融汇各学科㊂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古代文学专业知识的系统性㊁专业性,又注重将文化史㊁美学史㊁思想史与文学史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的知识㊁视野㊂使他们在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分析中更有理论深度,让他们知其然的同时亦能知其所以然,在走上讲台面向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时才能游刃有余㊂各学科的交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适应社会的变化,增加竞争力,同时为其将来的深造奠定坚实的基础㊂2.多元化教学㊂课堂教学,全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㊂采用专题教学㊁启发式与互动式教学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激发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㊂做到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相互促进㊂当今,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已历年所,但传统的以为教学即讲课㊁ 一言堂 式的教学模式仍然未见改观,尚是大行其道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肃然听讲,纵然当时讲者用心,听者有意,课堂上两厢情愿,一片和谐,但课后学生的收获却是忘多记少,微乎其微,何谈 垂櫜而入,稇载以归 ?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应该是教师的首要任务㊂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㊁自觉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㊂在此,一是要注意形式的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布置课后作业㊁组织科研小组㊁开展课堂讨论㊁开设网络学堂㊁鼓励学生讲课等等形式㊂二是要通过考核进行有效的管理,督促学生按照要求完成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㊂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但能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正所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㊂此外具体教学中,打破传统教材的固定思维,从主题和构思设计诗的新的讲解思路,推陈出新,突破旧有讲解模板,创新讲解思路㊂文本解读中,我们走近作者,做到最切合当时时代的解释,同时注意古为今用,发挥古代文学的现代价值㊂既要引领学生走入历史时空,体验作家作品彼时彼地的人文境界,又要走出来立足当下,让学生感受古代文学中体现的文化精神㊁古人的人文境界㊁生命哲学的当代价值㊂用古人的心路历程砥砺当今弱不禁风的学生,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㊂(二)教学科研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古代文学教师十分注重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材的修订再版时,将研究成果编入教材,使教材内容得到及时更新和充实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关注古代文学的学术发展动态,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学术含量,及时将研究成果㊁在研究过程中了解的发展前沿及研究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科研意识,培养其科研能力,为其今后的深造,在古代文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㊂古代文学教师应充分利用科研成果,将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形成了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㊁共同发展的格局㊂(三)编写新教材,打破旧传统古代文学的内容本身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不像我国现当代文学那样,具有很强的时代色彩㊁更新很快㊂建国之后编著的教材,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其基本观点还是比较稳妥的,因而被使用多年受到众多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生的好评㊂但古代文学旧有教材亦有缺点,就是名词老化,解读方法陈旧,所选篇目不精;基于此,在教学中应该尝试编著新教材,新的作品选,补苴罅漏,荟萃精华,所选作品既要有历代传诵的佳作,亦应有代表某种风格但却被前人忽视的作品㊂在服务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新理念下,关注中学教改,深度鉴赏中学语文所涉古典诗词的著作,注重正文解析㊁链接相关阅读作品,由点到面,拓宽知识,打破旧有的解读机制,同时解决课堂讲授的延伸问题㊂(四)采用先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㊁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及时了解古代文学前沿动态,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㊂多媒体的使用是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标志,巧妙使用多媒体的图片㊁音频㊁视频会提高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㊂(五)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增强教学效果一方面是教学团队成员之间,经常性的经验交流㊁学术资源共享,另一方,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增强教学效果㊂由此可知,古代文学创新性教学模式内涵深厚,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有效,能使老师学养增加,学生文学素养提升,使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㊂941教学经纬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赵彩娟/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文学素养。
高职院校“古代文学”创新教学体系研究
作为基 础教 育中开 展 创新教 育的 主体 力 量 中学 教师 , 其创新 意识 与创新能力的获 得绝 火部分要依赖高等教育而实现 , 因此高职 院校 必然 成为创新教育的 主要阵地 , 高职院校 创新教 育开展的 成功 与否直接 关系 教育整体 的成 败。 - 要使创新教 育落到实处 , 真正培养学 生的 创新精 神和实践 能 力, 单单 停 留在 理论讨论 , 或个 别教学实践 上是绝 对行 不通的 。必 须在 正确的理论的指导 下 , 构建有效的 创新教学体 系, 并将 其付诸 教学 实践 , 才能全面有效 地实 现培 养学 生的创新 精神和 实践能 力这一 教育 目标 。 中国古代文 学是汉语 言文学 专业 的主 干基础课 、长线课程 , 并且其 历史长 、 基础厚 、
学 术氛 围相对凝 固。本 课程长 期以来形 成的 传统特 征 , 使得它与今 天人们 对创新教育的一 般理 解和宣传 , 似乎关 系甚远 , 甚至格格不入 。 而且在人们的观念中 ,古”与 “ “ 新”始终 处在 个对立的矛盾 中 , 这就给古代文学课程 教学 实践 创新 教学 带来 了 巨大困 难。 实际 上古代 文学课 程教学 与创 新意识 与 创新 能力的培养并不处在对立面上 , 古代文学 在 传 承 传统 的 基 础 上蕴 育 着 巨大 的 创 新 精 神 。从诗体 的变迁 、古文的发展、现实主义与 浪漫 主义文学 的巨大发展 、文学体 裁的新变 , 古代文学每 前进 一步往 往是扬弃 中创新 的结 果 。古代文学前 进的基本精神正是创新 , 这种 精 神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 力的培 养 , 提供 了巨
一Leabharlann 于教学模 式 , 还是 比较保守 的 。在 一节课 中 , 老师大多从头至尾都在讲述 , 少像 中小学 教 很 师那样设计一些 问题 来让学 生思考和回答 , 这 样 也造 成 了学 生 在考 试 前 夕猛啃 笔 记 的 结 果 。同时 , 种 传统 的教学 模 式 、教学手 段 这 也造成 了一些矛 盾, 比如说 , 由于 课时短 , 内容 多, 文学 史的教学 往往容 易流 于表 层 , 作品阅 读 与分 析量 上 明显 欠缺 。这就非 常不利 于培 养学生对经典 作品的直觉感知能 力。而且 , 有 些选 修课的 教师在 授课时 会出现 一些 重复性 的知识 , 浪费 了教学时 间, 也降低 了教学效率 和 质量 。要解决这些矛盾 , 就必须对现行的 教 学方法 、教学 手段和教学模式进 行改革 , 尤其 是 教学模式的 改革。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文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
职业教育背景下的中文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摘要:职业教育大环境下,中文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竞争力强的人才。
基于此,本文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原则入手,简单概述综合性原则和应用性原则的内涵,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创新举措,达到提高中文专业教学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文专业;教学创新实践前言:职业教育发展特点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标准,中文专业应该积极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一批职业技能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一、职业教育背景下中文专业人才培养原则(一)遵循综合性原则现代化社会,经济、文化、体育等各领域都在加强融合,世界间的联系也越发紧密,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中的一员。
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促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职业院校应该遵循综合性人才培养原则,全方位、全过程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专业核心素养。
中文专业核心素养主要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扎实的中文知识体系、高尚的中文情感态度、不断发展进步的中文创新意识。
只有坚持综合性原则,打牢理论基础,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才能明确未来发展方向,为后续指导实践、提升现代化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
(二)遵循应用性原则理论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指导实践,充分发挥知识的应用价值,让自己的专业和特长落实到实处,实现提升自我价值、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标。
因此,职业院校应该遵循应用性人才培养原则,挖掘专业资源、开发专业潜能,让专业成为学生的助力,而不仅仅是学历证明而已。
中文专业学生发展方向有新闻出版、语文教师、科研机构、汉语言研究、文化宣传、文学评论等,学校在实施中文专业教学活动时应该重视职业规划,坚持应用性原则,通过“专业+职业”的模式,让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开展实践活动[2]。
二、职业教育背景下中文专业教学创新与实践(一)创新中文专业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模式下,职业院校中文专业教学时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过程,个性化发展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且也与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究
能力 ,或结合中学语文课的 内容,组织学生改编 并排练表演古代 文学 革 、网站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形成了课程 的特色 和优势。我 其 次,以学生知识的应用与提升为 目标,拓展 学生学 习与实践的 现现代科学 、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注重在人才培 养 目标 ,理论联系 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上古神话的内容 ,并了解 云南少数 民族神话 ,学》课程改革 , 到极大 的延伸 ,对教师 的 “ ”和学生的 “ 教 学”在 教学思想、观念 、
教学质量规格、导学纲要等 教学文本 ,从体现教学大纲 的指导性和规 论文 、名著赏析、古诗词创作、诵读表 演、古诗文 的教学 实习、学科 范性 出发 ,不仅结合每章的教学内容,设定考核 目标作为评价教学效 习得 、考研体会、学生寄语等在网站上呈现出来,学生的能力实训有 果和教学 目标完成的尺度,而且制定 了统一的质量规格要求。同时, 考书 目和具体学习要求,使学生学习有明确 的指 向。 三 、呈现课程改革 的效应与成果
从 课 程 目标 、 教 案 设 计 、 导 学 纲 要 等 一 系 列 平 面 文 本 的 建 设 到 2 0 08
选择一定 的作品配合课程教学论,让学生制作课件 并进 行讲授 ,从专 年建成包含十个一级栏 目和四十多个二级栏 目,全方位、立 体的课程 业成长的角度锻炼学生的能力;或 指导学生 以小组合作学 习形式 ,查 网站 ,以省级精品课程荣誉为驱动力, 以精 品课程 网站为平 台,有效 阅文献资料,做好读书笔记,提炼 与归纳 资料,完成读书研 习报告 的 的整 合 优 化 了教 学 资 源 。 目前 网 站 建 设 栏 目包 含 了我 们 对 课 程 建 设 理 写作和讲习。 着 眼于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建构,制定本课程的课程 标准 、考试大纲 、 解 的所有 内容。我们认为一门课程通 过这样 的建设,内涵和外延都得 内容 、 方法、 教学引导、 习途径等都是一次飞跃和提 升。 学 学生的作业 、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摘 要 目前 ,全 国 高 校 都 在 如 火 如 荼 地 探 讨 教 学 理 念 更 新和教 学方法 改革 的 问题 , 如何 将“ 中国梦 ” 的时代 呼声转 成现实, 高 校 莘 莘 学 子 的 作 用 举足 轻 重 。职 业 技 术 师 范 院校 是为我 国培养职业教育 师资的阵营 ,在整个 高校 发展进程 中居 功至伟 。由于其院校性 质和其他高校有所不 同, 决定 了 其 相 关 课 程 作 用 也 要 体 现 职教 特 色 。 本 文仅 从 中 国古 代 文 学这 一 课 程 入 手 , 探 讨其课程作用及 实现途径 , 渴 望 对 当代 职 业教 育 有所 启 示 。 关 键 词 职业 师 范 中 国古 代 文 学 教 学 法 创 新
p r o c e s s o f c o l l e g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o f t h e i r p r o s p e r i — t i e s f r o m o t h e r c o l l e g e s d e t e r mi n e t h a t r e l e v a n t c o u r s e s s h o u l d a l s o e mb o d y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c o u r s e o f” An c i e n t Ch i n e s e L i t e r a t u r e ” . i t s r o l e a n d t h e r e a l —
Re s e a r c h o n t h e Ro l e o f” An c i e n t Ch i n e s e Li t e r a t u r e ”i n Vo c a t i o n a l a n d Te c h n i c a l Co l l e g e s a n d I t s Re a l i z a t i o n AP -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教育学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教育学论文论文导读::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古为今用的体现。
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它也是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课堂。
论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中国文学史》与《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是高校中文系(文学院)的主干课。
使学生系统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线索、熟悉历代文学名篇,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却不是唯一目标。
传承本土文化传统,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不能忽略的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1994年,原国家教委发布《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摘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崇敬感和自豪感,增强他们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和热爱。
从传授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说,古代文学是中文系的主干课程;而换种视角来看,它也是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最佳课堂。
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进入中学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而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对字、词、句及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的分析,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被语文教师解剖得支离破碎。
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文艺,对于作品所体现的文化层面的意义、审美角度的价值却视而不见,这是当前中学语文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提高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即现在的大学生素质做起。
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的同时,也要提高哲学、史学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先秦两汉时期,文史哲融而未分,《古代文学》课程中的诸多文学作品,同时又兼有哲学或史学著作的性质。
学生在从文学角度学习作品的同时,也能从中得悉上古的历史,接触先贤的哲学智慧,从而提高自己的人文综合素质。
以《史记》为例,它被后世列为正史之首;而鲁迅先生“史家之绝唱教育学论文,无韵之《离骚》”的塙评又指出了它横跨文、史的性质;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创作追求,则使其具备了哲学著作的品格,《史记》一书因而也就兼备了文、史、哲三种性质。
在《古代文学》课程中讲解到《史记》时,学生除了收获相关文学知识外,也能获得史学和哲学知识。
学科跨界与重构——以中职语文古诗词“四创”技能教学实践为例
学科跨界与重构——以中职语文古诗词“四创”技能教学实践为例摘要:为落实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搭建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结合的桥梁,本文充分挖掘分析语文学科的跨界重构优势。
结合语文学科知识与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古诗词教学实践模式——古诗词“四创”技能教学。
通过“创写、创讲、创画、创教”的学习实践,学生在理论、运用、职业的三重场域间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跨界·重构古诗词教学“四创”技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在基本思路中明确提出“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
这要求语文学科在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和培养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还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与学生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强化培养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以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古诗词教学模式为载体,将语文学科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科进行跨界和重构,创建古诗词“四创”技能教学课,通过“创写、创讲、创画、创教”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理论、运用、职业三重场域的跨界。
一、什么是学科跨界与重构“跨学科(Interdisciplinary)”一词最早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Woodorth于1926年提出,是超越一个已知学科的边界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实践活动。
本文所指的跨界包括跨学科和跨场域两方面。
跨学科是语文学科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科的跨越。
跨场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场域、运用场域与职业场域的转换。
本文的重构涉及教材、教师与教法三方面。
教材方面是语文学科知识与专业学科技能的整合重构。
教师方面指深化语文学科教师与专业学科教师的通力合作,从而实现学校学科教研组的重构。
教法方面是理论、运用、职业三种场域的跨界改变“学与做”的教法重构。
可以说,跨界与重构打破了学科间的藩篱,对于实现中职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
1.跨界符合新课标理念学科的跨界即交叉研究与学习,是新时代发展的趋势。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建设规划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建设规划一、《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基本信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主要内容是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自建校以来,一直是中文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具有理论性、系统性和欣赏性的特点。
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近年来已完成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探索并付诸实践,启用了新教学计划。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主要分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史、隋唐五代宋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史四个部分进行教学。
体系博大,内容丰厚。
中国古代文学课从先秦两汉到近代近2000年,时间跨度大,涵盖诗词、散文、辞赋、戏剧、小说等多种文体,涵盖面十分丰富。
课程分布时间为二个学期,是中文类课程课时较多的一门课,达180学时。
涉及作品多,学习难度大,本课程的内容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必须起到有利的导学、助学和促学的作用。
为配合《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我们还开设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方面的专业选修课,如思想修养方面的《国学研究》、文化类的《典籍导读》、《美学》,文论类的《中国文学批评史》,文献类的《文献学》等,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古代文学课程体系。
经过建设和传承,本课程已成为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对于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起主要作用的核心课程。
二、课程建设目标1、树立“精品课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课程建设理念,打造省级精品课,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史》成为一门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体系构架科学、完整,教学手段与方法先进,具有特色鲜明的课程。
2、针对当前大学生原有的古代文学基础,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内容,积极大胆地改革教学模式,真正在教师中引进竞争机制,促使教师以学生为本,激发古代文学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摘
要】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 改对 高素质 高技 能语 文教 师的需求 , 从《 中国古代文 学》 课 程教 学 内容的选
择、 教 学思路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和 考试评价 几个方面进行 了积极大胆的改革与实践, 并取得 了一定的效果。 【 关键 词 】职 业能 力; 中国古代 文学; 课堂教 学; 改革 【 中图分类号】 1 2 0 6 . 2 / . 4 ; G 4 2 3 . 0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3 0 3 6 ( 2 0 1 3 ) 0 9 — 0 1 1 7 — 0 3
力、 应变能力 、 创新能力 的课 堂教学模 式 , 成为当前高 校课
堂教学改革 的主要 出发点 。
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 习的促进者 , 由管理者转 变为学
生学习的引导者 。要求教 师探 索新的教学途径 , 改进教学
【 基金项 目】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教学改革项 E t : “ 基 于职业能力培养 的边疆少数 民族地 区初等教育专业教
2 0 1 3年 9月 总第 1 9 4期 第 9期
黑 河 学 刊
He i h e J o u r n a l
S e p. 2 01 3 Se r i a l No . 1 9 4 No . 9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 《 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与实践
⑥ 李发 荣
达到新课标培养 E l 标要求 。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对高素 质高技 能语 文教师 的需求 ,高校语 文教育专 业的课程 教
学技能课程改革 ” 阶段性成果 。( 文件号 : 云教高[ 2 0 1 2 ] 9 5  ̄ J ' ) z j y 9 8 9 9 9 @1 2 6 . c 0 m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高职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摘要:作为通识教育课程之一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它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起到不可忽略的作用。
若将该课程界定为服务于专业的通识课程,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之下,发掘中国古代文学与新媒体专业的关联,明确课程定位、设置课程蓝图,进行教学的改革,这既是中国古代文学在高职新生的机会,也是专业的幸事。
关键词:成果导向;高职;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一、成果导向教育与高职教育理念的契合性对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要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就要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让学生主动适应就业岗位,达到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竞争力。
归根结底,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是要与就业市场、学校教育理念、学生个人理想等内外部需求相契合,就是要学生的能力与水平与岗位能力相契合。
这一点,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education,简称OBE)是1981年美国学者斯派蒂(Spady)提出的,是90年代初美国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思潮与方案。
此理念由重视教育资源的投入转为重视学生学习成果的产出,由重视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转为重视学生行为能力的增长。
认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OBE的实施两个重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描绘成果蓝图,建立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蓝图,并勾勒出哪些是必备的能力与内容,即确定学生在毕业时应该达到的能力结构”,[1]这种能力结构,主要的依据是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外部需求包括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要,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学生家长及校友的期望等;内部需求包括学校定位及发展目标,学生发展及教职员工期望等”。
[2]这里所依据外部需求和内部需求,与我国高职教育所提倡的“就业导向”是完全契合的。
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效果越来 越不尽人意 , 相关专业 的学生人数也 越来越 少 , 因 此, 古文学 的教 育者 和相 关教 学学者 们 迫切 要做 的是 打破 古 文学现在 固有 的教 学方 式 , 对其 内容 和方 法进 行改 革 和 创新 。下 面文章首先 就其 教学 内容 的改革提供一些 有效 的
娲、 后羿 、 罗敷 、 洛神 、 李逵 、 孙悟 空 等等这 些 知识 都是最 基 本 的文学常识 , 作为古文学专业 的学生更是要 全面 、 系统 的
掌握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 古文 中心 内容讲解 要具有 示范性 和引导性 由于我 国古 代文学著作众多 , 其 流派和风格 也各异 , 因 此 古文学老 师应 当合理 压缩古 文学 的 内容 , 加强 对文学 历
Vo 1 . 3 3, No . 7
J u 1 . 2 0 1 3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3 ) 0 7—0 0 3 7— 0 2
中国古代
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
谢 丹
( 兴义 民族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 系, 贵州 兴义 5 6 2 4 0 0 )
方法 使得学生极少对 所学 内容 进行深 入思 考 , 同时也 无法 调动学生 的积极参与性 , 导致课 堂气氛死气沉沉 , 进 而影 响 其教 学效 果和教学质 量 。在 这种 情况 下 , 中 国古 代文 学老 师 和教育 者们也要对 古文学的教学 内容 和教学方法 进行 改
及到 的很多 名词术语 也要充 分掌 握。例 如 , 文体 知识 中 的 散文、 骈文、 韵文、 诗词 、 歌赋等 ; 文学流派 中的屈 骚 、 初唐 四 杰等; 著 名作 品中《 诗 经》 、 《 三字经 》 、 《 楚 辞》、 唐诗 、 宋词、 元 曲、 明清散文 、 小说 等等 ; 文学 作 品 中经典 人物 形象 中女
论如何创新优化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
论如何创新优化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学作者:刘威韵来源:《文学教育》2020年第05期内容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脱离实际、课时较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困境,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内容的深浅“结合度”、“故事性”;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吸引力”,设置多层次梯度、多样化的问题,渗透不同专业,引入兼顾趣味和深度的材料,有效利用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表达、创作欲望,创新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古代文学课中获益。
关键词:创新高职院校中国古代文学吸引力文史结合影像资料教学现状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文中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
”[1]对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人文课和古代文学选修课理所应当成为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
作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师,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以下几点:一.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材和备课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人文课程脱离实际,处境尴尬。
分派给古代文学选修课又仅有30个学时,一些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备课,或捧着《文学欣赏》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或索性整节课播放影片,使古代文学欣赏沦为影视欣赏。
而笔者以为,虽然相较于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高職院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不受拘束,想象力丰富,实践能力较强。
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使教学内容更为精炼、生动,富有吸引力,更能抓住学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编写的几种《文学欣赏》教材多以介绍为主,浮光掠影,缺乏系统性、思辨性。
基于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
基于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一、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通常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被 passively 接受,教学内容注重死记硬背。
这种教学方式正是导致了学生对汉语语言文学产生兴趣缺乏让。
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学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应当摒弃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力的教学方式。
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与时俱进。
传统的教学内容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存在较大的脱节,所以需要进行创新。
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关注当下热点,选取广告、新闻、文学作品等现实语境的素材,使学生学到的不再是死板的知识,而是更丰富、更贴近生活的内容。
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创新研究,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同的,有的喜欢听讲、有的喜欢讨论、有的喜欢实践。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对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成为了一种趋势,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也不例外。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整合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互联网技术还可以提供更多样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通过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研究中,我们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 学”课程教学法创新与实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董晓慧
目录
01
02
03
研究内容
研究过程
研究成果பைடு நூலகம்
04
05
研究创新
研究展望
2
研究内容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课程改革分析 古代文学课程群整体布局与构建 未来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及展望分析
研究创新
1
选题新
2
方法新
3
内容新
4
结论新
研究展望
历史时期赋予学校及学科的特殊意义
中国梦伟大构想与课程的融合
未来可能进行的课程改革
谢谢各位专家和评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