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时和产褥期心理状态及保健对策

合集下载

产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日常护理方法ppt模板

产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日常护理方法ppt模板
产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 化以及日常护理
产后全身有哪些生理变化?
★体温:产后第1~2天,体温经常略有高,之后就会恢复 到正常的体温。另外,当乳房发胀时,会有些低烧,但一 旦超过37.5℃,就该报告给医生了。
★脉搏:分娩后不久,脉搏会有些快,但等到疲劳得到恢复 之后,就会回到正常水平。
★血压:分娩时,一度升高的血压,之后会慢慢地下降,有 可能还会略低于平时水平。
产褥期的护理
• 一、什么是产褥期 • 二、产褥期的护理 • 三、总结
一、什么是产褥期
• 产褥期主要是指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 复至孕前状态的一段时间。在正常的妊娠 过程中,胎儿以及胎盘娩出以后,子宫就 要有所恢复,胎盘剥离的创面完全愈合大 概需要六周的时间,这段时间叫做产褥期, 民间俗称“月子”。
产后阴道如何变化?
分娩后不久的阴道壁呈青紫色,有些肿胀,没有 褶皱。 产后1周左右,阴道内恢复到分娩前的宽度 产后4周左右,再次形成褶皱,基本上恢复到原来 的状态。
外阴部聚积的色素在产后6~8周内慢慢消退,最 后略微有些残留的痕迹。骨盆底部肌肉群的恢复 需要较多的时间。一般需要4~6周才能恢复到孕 前的状态。
所以产后只要进行性生活,就不能排除怀孕的可能
产后恶露啥时候变化?
分娩结束后,阴道会像月经时一样,有出血现象。我们称 之为“恶露”。 它是由分娩时产道、子宫和阴道因受伤而流出的血液、淋 巴液中的黏液以及脱落的细胞等混合而成的。
恶露的变化:
分娩后不久,恶露的成分大部分为血液,颜色为红色,而 且量也非常多。产后第2~3天,基本仍是红色的血液,但 排出量大幅减少。产后第4~5天,颜色渐渐变浅成褐色, 排出量变少。产后1周,从褐色变为浅浅的黄褐色,排出 量进一步减少。产后第10天~第3周,颜色变为浅黄色的 浆状,排出量更少了。到了产后4~6周,则变成了浅浅的 白色排泄物。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引言:产妇是指怀孕并分娩后的妇女,她们在分娩后需要适当的护理和心理支持,以帮助她们顺利度过产后恢复期。

本文将探讨产妇的心理状态以及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

一、产妇心理状态:1.兴奋与紧张:产妇在即将分娩前往往会感到兴奋和紧张,尤其是对于第一次生产的产妇来说。

这种情绪的表现包括焦虑、睡眠困扰、食欲不振等。

产妇需要得到家人和医生的支持与鼓励,以减轻她们的紧张情绪。

2.疼痛与疲劳: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经历剧烈的疼痛和身体极度疲劳。

分娩结束后,她们的身体仍然处于虚弱状态。

这种身体上的不适会影响到产妇的心理状态,使她们感到抑郁和无助。

产妇需要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同时还要有家庭成员和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照顾。

3.自我价值感:部分产妇在分娩后可能会出现对自己身体改变的否定以及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怀疑。

她们可能会对自己无法照顾好孩子、无法兼顾工作和家庭等方面产生焦虑和压力。

对于这种情况,产妇需要得到其他家庭成员和朋友的鼓励和肯定,同时可以通过参加产后康复班等活动来提升自信心。

二、产妇心理护理:1.提供情感支持:通过医护人员的关怀和倾听,帮助产妇宣泄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医护人员可以与产妇交谈,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感受,并提供适当的安慰和支持。

2.提供信息与教育:产妇需要了解自己身体的变化以及分娩后的恢复过程。

医护人员可以向产妇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教育,包括产后饮食、运动、乳房护理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产妇增强自我管理的能力。

3.建立社交支持系统:产妇可以加入产前产后康复班、母婴健康团体等社交网络,与其他产妇交流经验和感受。

这样可以帮助产妇减轻孤独感和焦虑感,增强她们的社交支持系统。

4.鼓励积极而适度的体力活动:适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产妇的恢复和身心健康。

医护人员可以指导产妇进行适度的运动,比如产后散步、瑜伽等,以增强产妇的自信心和身体的恢复能力。

5.定期复诊和产后随访: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产后复诊和随访,检查产妇的身体恢复情况,并解答产妇在恢复过程中的问题和疑虑。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

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分娩过程的心理护理及自我调适方法分娩过程如何护理心理1、分娩第一产程心理护理助产人员与产妇亲热接触.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把握状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

通俗易懂地向她们讲解并描述妊娠、分娩、育儿等学问.准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这样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使产妇感到亲切信任.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急心情。

使其精神快乐,心情稳定。

2、分娩第二产程心理护理在第二产程中,助产人员要更加看法温柔,忙而不乱.娴熟果断,同时不断给予精神上的劝慰与解释.给产妇安全的感觉.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助产操作.鼓舞并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屏气,以增加腹压.促进胎儿下降及娩出。

3、分娩第三产程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当产妇知道自己所生孩子无论理想与否,均可引起心情兴奋.表现为沮丧或兴奋,这两种状况可直接通过大脑皮层,影响其对子宫收缩的调整,导致富缩乏力而大出血。

此期,一方面给予它缩剂加强宫缩.预防出血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产妇进行劝慰,嘱其不要过分兴奋,从而避开因心情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

4、孕妈妈恐惧心理的应对方法4.1、稳定心情:准妈妈应当知道,分娩是大自然给予女性的自然能力,是每一个健康的育龄女性完全能够承受得住的。

也应当信任自己的能力,信任自己也可以撑过去的。

所以,准妈妈产前稳定心情很重要。

4.2、把握分娩学问:孕妈妈在分娩前,确定要到医院的孕妇学校学习有关分娩的课程,了解产房的样子,知道什么是临产、什么是产力、什么是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把握如何在分娩中运用呼吸、用力的技巧,在医生的关怀下如何顺利完成分娩。

分娩前的心理预备1、分娩心理保健应从孕期开始怀孕期,许多心理和生理的转变交织在一起,形成孕妇独特的心理应激反应。

这些心理和心情的转变会延续到产时,并慢慢加重。

孕妇对分娩的认识,对苦痛的心理预备以及家庭成员和四周伴侣的看法,都将对分娩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产褥期的心理护理该如何做?

产褥期的心理护理该如何做?

产褥期的心理护理该如何做?产褥期是指产后6周左右的时间段,这个时期对于产妇的身心健康都非常重要。

在这个时期,产妇需要得到全面的护理和关注,包括身体护理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产褥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产妇缓解情绪问题、减轻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恢复。

本文将介绍产褥期的心理护理措施,以帮助产妇度过这个特殊的时期。

1.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产妇在产褥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她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产妇可能会经历各种情绪波动,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情绪波动可能会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我们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给予理解和支持。

产妇在产褥期的情绪波动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荷尔蒙水平的变化、身体的疼痛和疲劳、对新生儿的焦虑和担忧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产妇情绪上的波动,如情绪低落、易怒、焦虑等。

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可能会对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产妇的情绪变化,给予她们理解和支持。

我们可以通过与产妇交流,了解她们的情绪变化,帮助她们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提供心理支持和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产妇更好地应对产褥期的情绪波动。

2.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和不适产妇在产褥期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和疼痛,如会阴疼痛、乳房胀痛、便秘等。

这些不适和疼痛可能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需要我们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和不适。

帮助产妇缓解疼痛和不适的方法有很多,按摩可以帮助产妇缓解会阴疼痛和乳房胀痛等不适。

按摩时,可以使用温水或按摩油,轻柔地按摩产妇的会阴和乳房,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缓解疼痛和不适。

热敷也是缓解产妇疼痛和不适的有效方法。

热敷可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等物品进行热敷,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

除了按摩和热敷,药物治疗也是缓解产妇疼痛和不适的有效方法。

但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自行使用药物。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

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和护理措施关键词】初产妇;心理状态;护理妊娠分娩是妇女一生中所经历的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在此期间,妇女因为生理上及社会角色的变化,相应产生一些心理上的变化,尤以临产前的变化为著,而临产时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正确护理对产妇顺利分娩,产后母体恢复及母乳喂养的成功均有一定的影响。

随着产科学的发展,精神心理因素对产程的影响已受到重视。

认为分娩虽然是生理现象,但对于产妇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

分娩应激即可产生生理上的应激,同时也可以产生精神心理上的应激。

产妇精神心理因素能够影响机体内部的平衡、适应力和健康。

本文就初产妇临产时的心理状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作一简要的分析概述。

1 心理状态1.1 待产期1.1.1 恐惧心理初产妇通常自怀孕到分娩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们经常从同事、同学、亲朋好友及书本等处接受到有关妊娠、分娩的信息,在这些信息当中,来自周围人的信息最具权威性,因为这些是她们的经验之谈,而这些人往往将个人的经历加以渲染、夸大,由于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大多数初产妇到临产时对即将面临的分娩这一必然过程产生一种无法抗拒的恐惧感,常常感到害怕、恐惧和紧张,加之对医院环境不熟悉,更加重了这种感觉。

部分年龄较大者认为自己年龄偏大会难产,而一些高危孕妇(巨大儿、骨盆畸形等)需手术结束分娩者,因为对手术不了解,惧怕麻药会对胎儿及个人产生不良影响,另有部分初产妇因对胎儿性别的企盼(多见于独生子或纯女户家庭)以及惧怕胎儿畸形等,导致初产妇产生紧张、恐惧心理。

1.1.2 焦虑、不安心理一般来讲,产妇入院后都希望尽快分娩,早日出院,但因个体差异,胎位、胎儿大小、精神紧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初产妇到预产期时无临产征象,这时,这些孕妇就会认为到期不分娩是一种异常现象,从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如担心胎儿是否有问题,自己分娩是否会不正常等。

还有部分经济困难者,害怕不及时分娩会增加经济负担,因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等复杂心理。

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

产妇分娩期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方法

鼓励参加孕妇学校,了解更多生产及产后护理方面的知识。

为了让产妇能够更好地应对分娩,要教会她们如何在分娩过程中放松自己,以缓解痛苦,从而更加轻松地面对即将来临的分娩。

加强与产妇的沟通调查显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一些压力来自医护人员的态度。

护理人员要主动、热情地与产妇交流,发现产妇有不明白的问题时,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讲解;护理动作要轻柔,密切关注产妇分娩过程,并在其需要的时候告知测试情况,从而让产妇感受到被关爱和尊重,将忧虑和害怕转化成正向的行动,积极配合助产工作。

为产妇营造舒适的分娩环境分娩环境对产妇的心理也有较大影响。

要营造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让产妇有一种在家的感觉。

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推行导乐陪伴式分娩及无痛分娩。

产程心理护理第一产程为子宫收缩逐步增强,直至子宫开口完全,由胎先露部分向中骨盆过渡,为分娩期间最长的阶段。

此时,产妇通常会在产房外面等待,往往会因为怕胎儿不能顺利分娩而呼吸急促,需要家属及时进行安抚;家庭成员没有积极响应,容易引发产后焦虑、抑郁。

在分娩期间,丈夫的帮助可以激发产妇的正面回应。

所以在分娩的时候,要鼓励丈夫积极主动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关怀。

第三产程时,产妇最关心的是胎儿健康状况,容易引起分娩后的紧张、兴奋、忧郁。

因此,要加强妊娠期妇女的生育保健知识普及,并进行早期的精神卫生训练,从而形成正确的生育理念。

结论总之,分娩是女性独特的生理过程,分娩中由于子宫收缩而导致的疼痛也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但对于产妇个人而言,生育却是一种特别的压力来源,尤其是初产妇,因为不熟悉分娩流程,会导致精神状态出现改变。

因此,产科医师要对产妇的精神状态有全面的认识,耐心、细致地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保证产妇的心理健康,以便平稳地度过分娩整个过程。

4。

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孕产妇在分娩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

现代护理专业的职责就是帮助患者维护其整个的身心健康,其中心理护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特别是对产妇的心理护理。

分娩虽然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对产妇而言却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尤其对初产妇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变化,常常处于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状态。

从而影响产程的进展,并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做好分娩期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分娩应激的应对,可以缩短产程,促进阴道自然分娩率的提高。

1心理特点1.1 矛盾、优虑心理产妇在分娩前期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即将出生的小生命抱着期待的心情,另一方面担心即将来临的分娩的恐惧,担心分娩是否顺利,担心胎儿在分娩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部分孕妇担心孩子的性别.怕生女孩,受到家属的冷落,情绪比较低落,这种情况直接影响到官缩。

容易造成产后出血,影响产后的康复,也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1.2陌生、孤独心理孕产妇进入待产室,会感到环境陌生,以及听到产房内其他产妇疼痛的呻吟叫嚷噪音等都会形成一种负面刺激;另外医务人员对这种场面的习以为常,使产妇认为缺少别人的关心和照顾。

再加上宫缩时的阵痛,使产妇一直处于强烈不安的紧张状态,并产生孤独、恐惧和焦虑的心理。

这些均能使产妇血压升高,导致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极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

1.3恐慌、焦虑心理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产妇起初有一种欣喜的心理,但随着临产后的阵痛的加剧.她们认为分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产程中表现为紧张不安,情绪极不稳定,产妇的这种情绪改变会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肺内气体交换不足,致使子宫缺氧收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胎先露下降受阻,产程延长,致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

另有一些产妇缺乏自信,放弃阴道自然分娩,要求行剖宫产术结束分娩,导致剖宫产率提高。

1.4悲伤、悲观心理产妇由于各自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她们所承受的压力和焦虑担心也各不相同。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养知识 , 导母乳 喂养 的技 能和方 法 、 指 新

也 对产 妇 能 否 顺 利 分 娩 , 婴 能 否 健 母 产科 对 于 产 妇 而 言 是 个 陌 生 而 又 特
康 有 着 重 要 的作 用 。
床 的表 现 , 暂 时 的, 是 能 够忍 受 的 。 是 也 ②产前心理护理 的重点在于指导和咨询 : 由主管护士 为孕妇讲 解 临产分娩 的基 本 知识及 注意事项 , 使产妇对 自然分娩有 止 确 的认识 , 减轻 其紧张 、 虑和恐惧 等 心 焦 理负担 , 保持一 个 良好 的分娩 心态 ; 介 绍宫缩性疼痛 的性质 和特点 , 指导孕妇 控 制与放松 的 技巧 , 立孕 妇 对 分娩 的信 树 心; 针对 不 同孕妇 的病情 进 行 个体 化 宣
是 一个 正 常 、 自然 的 生 理 过 程 ; 痛 是 临 疼
调动家属积极配合 , 消除家属传统思想 对 产妇情绪 的影响 , 避免 给产妇造成过重 的 心理负 担 。鼓 励 家属 加 倍 关 心、 照顾 产妇 , 理解并耐 心听取产妇对分娩经历 诉 说 。指导产妇 自我护 理饮食 、 休息 、 动 活 等, 如乳房胀痛 、 宫缩痛 、 口痛等症状 的 伤 处理方法 。讲解新生儿护理知识 、 乳喂 母
有着密切关系 。因此 , 根据产妇在各分娩 时期 的心理状 态 , 重点 给予心 理护理 , 使 产妇 以最佳 的心理状 态度 过整个 分娩过
程 , 提 高 产 时 护 理 : 产妇 人 院时 , ① 医护
人员要热情接待 , 而建立 良好 的护患关 从 系 , 向产妇和 家属进行 入 院宣教 : 并 分娩
时期 的 不 同 心 理状 态 , 分 了 解 产 妇 的 心 充 理 活 动 , 过 对 产 妇 产 前 、 时 及 产 后 不 通 产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初产妇分娩前后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标签:初产妇;心理特点;护理对策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前后的初产妇心理特别复杂,产妇的心理关系到胎儿是否顺利分娩。

随着生活水平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加上产妇大多数是独生女,这样初产妇的比例大大提高,由于没有经验和对分娩不完全了解,处于矛盾状态下,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显得更加重要,根据产妇的各种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护理,既可减轻产妇的疼痛,又保证母婴的健康,同时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剖宫产及难产发生率。

1临床资料本组189例初产妇,其中20—29岁140例,30—39岁49例;37—42周180例,>42周9例;文化程度:初中以下6例,初中20例,高中82例,大专61例,本科20例。

2初产妇的心理特点2.1 分娩心理准备不足几乎每个产妇从妊娠开始就憧憬着家庭美好的未来,喜在十月怀胎,分娩在今朝,忧在对分娩知识缺乏了解,思想准备不足,离开亲人到陌生环境及阵阵宫缩的疼痛,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担心分娩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2.2 恐惧心理由于对分娩的不正确认识,加上初产妇缺乏生育经验,亲朋好友之传说,及临产前感到的疼痛,其中以高龄初产妇且文化程度高者为多,对自己完全能否正常分娩表示怀疑;还有一种正好相反,素质比较低的产妇,因为对分娩知识的缺乏,由于宫缩所致疼痛呈进行性加剧,始料未及心理反应过强。

2.3 担心婴儿性别及健康家庭计划生育措施的成功实施,使重男轻女的观念逐渐改变,婴儿性别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更多的关注母婴的健康,但有些农村或单传的,仍有封建思想残余,生女孩受到家庭冷落。

大龄初产妇,胎位不正,合并妊娠并发症及意外怀孕,或不孕后经治疗才怀孕的产妇担心胎儿健康,总怕分娩出现意外。

2.4 存在依赖心理Rubin[1]认为,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要经过三个时期,产后1—3日,由于产时体力消耗,产妇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沐浴等,用言语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较多地谈论自己妊娠和分娩的感受;产后3—14日,为依赖—独立期,产妇表现较独立的行为,开始练习护理孩子,这一期也容易产生压抑,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有新生儿诞生而产生爱的被剥夺感,痛苦的妊娠和分娩过程及糖皮质激素和甲状腺素处于低水平等因素有关,产妇可有哭泣;14日以后是独立期,产妇能独立看护孩子,新家庭形成并运作。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在妊娠期间,准妈妈的心理状态非常重要,她们需要得到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支持和关爱。

作为一个产妇,她们的心理状态会受到产程和分娩的影响,因此,好的产妇护理非常重要。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产妇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和护理方法。

一、孕产期心理健康在孕产期,有些妈妈会经历情绪波动、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心理健康与妊娠期的健康密切相关,一方面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另一方面也会直接影响产妇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孕产期心理健康的有关理论(1) 紧急事件模型(Coping theory)紧急事件模型认为,人们在面对紧急事件时,可能会出现恐惧、愤怒、求助、逃避等不同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与这些事件所产生的压力存在直接关联。

同时,紧急事件模型认为,每个人的应对方式都是不同的,而应对方式则决定了个体在压力和紧急事件下的生存能力。

因此,对于产妇来说,适当的应对策略,如积极面对产程和使用心理支持方法等,可以有助于缓解她们的压力和情绪波动。

(2) 退行理论(Regression theory)退行理论认为,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产妇可能会回到原始的安慰方式,如吃甜食、依赖他人等。

这种现象在妊娠期尤其常见。

因此,在护理产妇时,我们需要关注她们的行为模式,帮助她们恢复到健康的心理状态。

(3) 社会学理论(Social theory)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对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必不可少。

因此,在妊娠期,支持产妇和与其分享信息的家人和朋友可以帮助缓解她们的紧张和情绪波动。

孕产期心理护理1. 积极让产妇参与女性产妇往往会在分娩后感到失落或失去宝宝而萎靡不振。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护士在产妇生产时可以鼓励产妇进行一些积极的行为,如大声呼吸、练习放松技巧等。

此外,让产妇参与到关键部分,如在检查胎儿的时候要她们听胎儿的跳动等。

2. 提供包容和支持在妊娠期间,产妇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波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如听取她们的意见、鼓励交流感受、帮助她们找到积极而有效的解决方法等。

产时和产褥期保健

产时和产褥期保健
家人的关爱与支持
家人的关爱和支持是产妇情绪管理的重要因素,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02
睡眠充足
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疲劳和不良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06
CHAPTER
特殊情况下的产时和产褥期保健
多胎妊娠(如双胞胎、三胞胎等)可能面临更高的母婴风险,如早产、低出生体重等。
多胎妊娠的挑战
多胎妊娠的孕妇在分娩时应选择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并密切监测母婴状况,确保母婴安全。
产时和产褥期保健不仅关注产妇的恢复,也关注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通过科学的保健措施,可以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02Leabharlann CHAPTER产时保健
宫颈扩张期,持续时间最长,孕妇出现规律宫缩,宫口逐渐扩张。
第一产程
胎儿娩出期,宫口开全,胎儿通过阴道娩出。
第二产程
胎盘娩出期,胎儿娩出后,胎盘和胎膜随之娩出。
产褥期
产时和产褥期是母婴最为脆弱的阶段,科学的保健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保障母婴安全。
保障母婴安全
产时和产褥期保健可以帮助产妇预防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常见并发症,促进产后恢复。
预防产后并发症
通过产时和产褥期保健,可以加强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03
02
01
合理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产后恢复,提高产妇的身体健康水平。
促进产后恢复
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预防产后肥胖。
预防产后肥胖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母乳质量,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提高母乳质量
05
CHAPTER
心理调适与情绪支持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一、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产褥期是指从产后到恢复期间的一个时间段,通常为6周左右。

在产褥期,妇女身体和心理都会经历剧烈的变化,容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因此,维护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二、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下:1. 生理因素在产后,妇女的激素水平会急剧下降,引起情绪变化、焦虑和疲劳等问题。

此外,新生儿的需求导致妇女缺乏睡眠和休息,也会影响心理状态。

2. 社会因素在产褥期,妇女需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不同压力。

例如,家庭责任、社会期望、婚姻关系等,这些都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

3. 心理因素部分妇女可能在妊娠期间或生产过程中遭受到创伤或意外事故,这些事件可能会导致妇女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

三、护理对策对于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该做出以下护理对策:1. 心理干预产褥期妇女需要经过一定的心理干预,包括情绪疏导、放松训练等。

此外,也要给予妇女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休息和放松。

2. 心理支持在产褥期,妇女需要得到家庭和亲友的关注和支持,以及来自医生和护士的关注和照顾。

3. 婚姻关系建立在产褥期,建立良好的婚姻关系对于维护妇女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如果存在矛盾,及时沟通,消除隔阂。

4. 专业治疗如果妇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治疗。

例如,产后抑郁症等问题需要专业医生的治疗。

四、总结影响产褥期妇女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推广宣传妇女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妇女积极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心理咨询等,从而有利于维护产褥期妇女的心理健康,促进婚姻幸福和家庭和睦。

产褥期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

产褥期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

心理变化及护理
1)心理护理要点
①要热情对待每一位产妇,一举一动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去照顾她们,关心和爱 护她们,对她们提出的要求,要尽量地去满足,暂时达不到的要耐心地给予解释
②认真观察产妇的精神状态、大小便情况,观察时要一丝不苟,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 诉医生 ③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针对情况及时处理 应有分寸地向产妇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要有条不紊地去处理,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 要的思想负担,遇见心理状态不平衡的产妇,要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心理护理,使她们顺利 地渡过这一难关
生理变化及护理
2)阴道及外阴
阴道腔于产后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 恢复,黏膜皱襞于产后3周时重现
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并不能完全恢复至未 孕时的状态
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产后2~3日会自行 消退
会阴部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均 能在3~5日内愈合
生理变化及护理
3)盆底组织
盆底组织(肌肉及其 筋膜)在分娩时过度 扩张以致弹性减弱, 若盆底组织发生严重 损伤造成盆底松弛, 加之于产褥期过早劳 动,则可能导致阴道 壁膨出,甚至子宫脱 垂
但是,在产后最初3天内,特别 是产后24h内,由于子宫收缩, 大量血液从子宫涌人体循环,加 之妊娠期过多组织间液的回吸收 ,使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心脏病产妇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生理变化及护理
6)泌尿系统的变化
分娩时胎儿挤压膀胱时间较长, 使膀胱充血、水肿,影响膀胱肌 肉收缩。同时,由于腹壁松弛, 使膀胱对尿液充盈的感觉迟钝, 加上会阴伤口疼痛等原因,产妇 易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恢复正常
3)呼吸:产后呼吸由
妊娠时的胸式呼吸变为
胸腹式呼吸,呼吸深慢, 每分钟为14~16次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

浅谈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及基本应对策略产后是每位女性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变化,更是心理上的挑战。

因为在怀孕和分娩之后,女性会面临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疲惫,产后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容易出现。

了解女性产后的心理状况及基本的应对策略,对于女性健康和家庭和谐都至关重要。

一、女性产后一般心理状况1. 疲惫和压力:女性在怀孕期间和分娩时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产后还需要照顾新生儿,经常处于疲惫状态。

新手妈妈面对育儿的压力也是不小的,怕遗漏宝宝的需求。

这种疲惫和压力会对女性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2. 情绪波动:产后荷尔蒙的变化、身体疼痛和生活的变化都会导致女性的情绪出现波动。

有的女性会情绪低落,有的女性可能会焦虑不安,有的女性可能会异常敏感。

这都是正常的产后心理反应,但如果情绪持续不稳定,可能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3. 自我身份的调整:怀孕和生育过程会对女性的自我身份产生一定的冲击。

原来独立自主的职业女性,突然变成了需要照顾婴儿的母亲,这种转变会让女性的自我价值和身份感受受到影响。

4. 社会支持体验:女性在产后往往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

如果得不到理解和帮助,很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进而影响产后的心理健康。

二、基本的应对策略1. 接受和理解自己的情绪:产后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女性需要接受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学会理解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可以通过分享和倾诉的方式来释放压力,也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产后女性需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健康,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3. 寻求社会支持:女性产后需要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可以向亲人、朋友或专业人士倾诉自己的困扰和烦恼,获得理解和帮助。

也可以通过参加产后康复课程等方式来获得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4. 重建自我身份:女性在产后可以通过逐步恢复工作、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来重建自己的自我身份,保持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产褥期妇女心理特点分析及健康教育

产褥期妇女心理特点分析及健康教育

产褥期妇女心理特点分析及健康教育从胎盘娩出至生殖器官完全恢复正常的一段时间被称为产褥期,一般约6~8周。

这段时期是产妇身体各器官复原的一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新生儿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产褥期妇女需要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而且需要接纳家庭新成员及新家庭。

母亲的心理状态、休养环境、饮食以及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对母婴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产褥期保健中将发挥主导作用。

标签:产褥期妇女心理护理健康指导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一般需6周。

此期,伴随着新生儿的出生,产妇及家庭经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过程,是产妇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

现将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讨论如下:1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1.1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确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和承担母亲角色的责任两方面。

其过程一般经历3期:依赖期、依赖-独立期、独立期[1]。

1.2依赖期一般指产后前3天,此期产妇的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

产妇多表现为用言语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较多地谈论自己的分娩感受。

在依赖期,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关心指导极为重要。

1.3依赖-独立期是指产后3~14天,这一时期产妇关注重心开始从自己转移到新生儿身上,由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感,害怕照顾不好新生儿,是产后抑郁的高发期。

加倍地关心产妇并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指导并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孩子,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1.4独立期是指产后两周至1个月。

此期,多数产妇已适应新家庭的运作,接受母亲的角色。

这时,产妇及丈夫往往会承受诸多矛盾和压力。

2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对策2.1一般护理。

2.1.1环境。

应给产褥期妇女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透光使空气清新。

天气暖和时应常开窗换气,即使天冷,也应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床面的整洁、平坦、舒适有利于产妇良好的休息。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前言:正常产妇的健康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对于临床来说心理护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大。

而对于产妇来说,产科是个既陌生又特殊的环境。

在产科当中,部分产妇会因为担心分娩时大出血或是难产以及胎儿等情况,而产生相应的不良心理变化。

因此,在分娩前后便要对其做相应的疏导,并在产前、产时以及产后给予不同变化的心理护理,针对各种产妇的心理活动进行缓解,从而使得产妇的情绪平稳化,进而顺利度过分娩,也可以有效降低产科并发症。

一产妇常见心理状态对于产妇常见心理状态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矛盾心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产妇矛盾心理占总比例的60%。

此项结果则表明,在分娩期间产妇大多数都处于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其中一种状态是因为对于即将出世的新生命抱有着喜悦以及紧张的心理,另外一种则是由于对分娩的恐惧以及胎儿的安慰等引起的心理状况,为此会感到极为忧虑。

产妇的常见心理状态还包括其对产房陌生的环境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以及陌生,由于周围待产的产妇极其痛苦的呻吟以及医护人员的忙前忙后使得产妇感到恐惧[1]。

分娩的结果是好是坏对于不懂分娩的产妇来说感觉相当紧张以及恐惧,甚至还有部分产妇由于情绪的不稳而拒绝饮食或是不停哭闹,进而严重影响到产妇的分娩质量。

二心理状态对母婴的影响在分娩当中,产妇恐惧以及紧张的心理会严重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功能性紊乱,进而使得子宫收缩产生异常。

由于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导致产妇的饮食方面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大量消耗体力,造成内分泌紊乱,给产妇带来恶性后果。

通常来说,产妇的心理状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心理性难产近些年来,精神心理因素对产妇分娩的影响起着重要作用。

心理因素会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进而使得产力异常,甚至在有些时候由于产妇的紧张精神而产生宫颈痉挛等,从而造成心理性难产。

(二)胎儿宫内窘迫由于产妇的不良心态而严重影响了产妇的正常分娩,进而单只产妇在分娩时难以忍受痛苦。

因此,产妇便会提出尽早结束分娩等一些过分要求[2]。

产后心理调适

产后心理调适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
紧张
恐惧
焦虑
身体不适 行动不便 引发焦虑、依赖性增 强、对分娩不了解而 致恐惧心理、亲属、 家庭、社会因素导致 的抑郁心理。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保健对策
1.转变医务人员的服务模式和理念
传统的以医护人员为主体、以产妇为病 人的医疗模式,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的自 然分娩过程,亲切的语言、温和的态度耐 心地解释,以真正同情心,多给一句安慰 和鼓励,让其有依托感觉,对分娩全过程 心中有数,增强对分娩的信心,对医务人 员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以最佳心理状态 顺利分娩。
这种情况比产后心境不良要严重得 多,10% 新妈妈们会受其影响。如果曾有 过产后抑郁史,那患病危险性会增加 50%-80%,产妇心情会在两极间变化,经 常哭泣,容易发怒,有罪恶感。症状有 轻有重,持续时间由几天到1年都有可能。 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
三、产后精神病
这是产后不良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 只有0.1%的女性生产后会患这种病。患者 产后立即出现症状而且非常严重,常包括 严重的兴奋、混乱、失望感、羞耻感、失 眠、妄想、错觉幻觉、说话急促、狂躁。 出现这些症状必须立即进行治疗,否则就 会有自杀或者伤害孩子的危险。
6、身体异常疲劳或虚弱状态。 7、思想不能集中,语言表达紊乱,缺乏逻辑 性和综合判断能力。 8、有明显的自卑感,常常不由自主地过度自 责,对任何事都缺乏自信。 9、有反复自杀的意念或企图。
具体症状有哪些?
1感到不安 .22给..诱诱产导导23妇..产产创感 经妇妇造1意到 常一.给识个伤 哭产到诉妇喂感 泣说创养–、造婴倾一儿听无个的的诉望重环说要境–性;倾, 听的环境; 3.和指喂导4.养丈没食夫品近有的期精安安全排力可较或靠多;时没间有在家动陪力 伴妻5.子吃和儿得子太; 多或太少 4.心告理知6.医心睡生理的咨眠指询太导的。联多意系或识方到式太喂,尽少养快婴得儿到的重要性, 和喂7.养集食品中的注安全意可力靠; 困难,记忆能力下降 3.伴指妻导8.子丈感和夫儿近到子期没;安排有较价多时值间或在家罪陪恶感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及护理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及护理

浅谈孕产妇的心理及护理浅谈孕产妇的心理及护理心理因素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处于分娩前后的初产妇更是心情复杂,不良的情绪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使分娩不能按正常的机理进行,从而导致难产、手术产等。

作为一名专业的助产人员,我们有责任使产妇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渡过分娩的全过程。

在产科临床整个分娩过程中,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1.临产前孕妇的心理分析及护理1.1心理分析由于孕妇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孕产史的不同,孕妇的心理状态及各方面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1.1.1恐惧,紧张,兴奋由于从媒体和亲戚朋友那里得来的片面的分娩知识,对分娩时将会出现的阵痛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1.1.2焦虑、烦躁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对自己既要承受分娩的痛苦又要担心自己能否生一个满意的孩子。

另外社会因素,例如本次分娩以初孕或者初产住院,对以往自己的孕产史如果说出来怕家人知道,不说又怕对本次分娩有影响。

1.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着装整洁大方,表情和蔼可亲。

接触到孕妇后首先要与其亲切的交谈,掌握其第一手生理及心理资料,根据其不同的文化程度,给予孕妇不同语言方式的沟通,总之要让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另外对一些特殊的孕妇,要在沟通中巧妙的让其领会到医院会对她的隐私做好充分的保密工作。

要耐心倾听孕妇的陈述,解答要热情自信,作各项检查一定要动作轻柔,准确无误。

只有让孕妇对自己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开展下一步的工作。

2.临产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分娩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孕产妇情况,给其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

2.1第一产程从规律官缩到官口开全这段时间,是孕妇最痛苦也是决定产程能否顺利最重要的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要做好胎心、宫口情况的检测及其它一些医疗检测外,生活和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这时,孕妇阵痛加剧,表现出异常紧张和焦虑,渴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得到关怀。

紧张和焦虑能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宫收缩乏力。

产程延长。

根据调查显示,98%的产妇在分娩中有恐惧感,根据这样的情况,我院十年以来一直开展一对一陪产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家属和产妇的一致好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妇分娩时和产褥期心理状态及保健对策
1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和保健对策
1.1 分娩期产妇的心理特点及原因
分娩过程不仅涉及女性躯体的生理功能还涉及到心理功能,孕产妇的心理状态与产力、产道、胎儿目前并列为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许多研究表明,孕产妇在待产时和分娩时紧张、恐惧和焦虑不安等心理状态是相当普遍的,多数孕妇对假阵痛、见红、胎膜早破或规律性宫缩高度紧张,茫然不知所措;身材偏小、年龄偏大和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更加缺乏足够的正常分娩的信心。

这些情绪可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影响子宫的血流量和子宫平滑肌的收缩力。

分娩时潜伏期和活跃期紧张心理状态最严重,血浆中的皮质固醇可明显升高,影响分娩进展,导致原发性和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产妇的血压升高,产后出血等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可相应增高。

法库县中心医院妇产科安洪宾
产妇分娩时不良心理状态及其原因 J:①恐惧、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担心难产,怕胎头吸引或产钳术给新生儿带来颅脑损伤,影响智力发育;对即将出生的婴儿健康状况、有无畸形存在顾虑;担心分娩时的疼痛,怕经阴道试产失败改做剖宫产而“遭两遍罪”;担心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不能保证分娩的安全进行等。

②紧张孤独的心理状态:陌生的病房、待产室、医护人员,严肃安静的气氛,与家
人的暂别,均会产生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

③惊恐或抑郁的心理状态:有的孕产妇受亲属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孕产妇、新生儿的死亡或畸形儿等),或医务人员及家属语言的伤害和不良刺激等,怀疑自己也会遭到不测。

受封建思想或家庭压力的影响,重男轻女,盼男心切。

这种现象较多出现在农村的孕妇或丈夫是独生子的孕妇,生男生女关系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这也是构成产妇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1.2 分娩期保健对策
做好产妇分娩期的心理保健工作,是保证分娩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医护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娴熟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

1.2.1 改变服务观念医护人员应当转变产时服务模式,将以医护人员为主体、以产妇为病人的传统医疗模式,转变为以产妇为中心的自然分娩过程。

医务人员及助产者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产妇,态度和蔼,仪表端庄。

产妇人院时,主动向产妇介绍医院病室的环境、先进的仪器和医务人员的情况,为产妇提供安静舒适、轻松愉快的待产环境,消除产妇的陌生感。

对那些焦虑不安、紧张的产妇,通过针对性的解释使产妇心理上得到慰藉,如让其看看其他产妇可爱的孩子,使其消除疑虑、充满自信。

对于胎儿性别引起心理压力的产妇,医务工作者首先要做通家属及长辈的思想工作,开导他们,破除“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等待胎儿娩出并且子宫收缩良好后,再如实告诉产妇胎儿的性别,防止因情绪低落造成产后出血,必要时让家属和其她产妇给予安慰,消除顾虑。

1.2.2 给予产妇必要的宣教及指导通过电视录象、模型等主动手段,使产妇们了解分娩是一生理过程,尤其对于那些烦躁恐惧的产妇进行思想引导,让其理解“瓜熟蒂落”的自然规律,更加坚定能够顺利健康分娩的信心。

同时在产程进展时给予产妇必要的指导:如在第一产程中,指导产妇在宫缩时均匀地做深呼吸运动,四肢尽量放松,教会产妇自己按摩腹部,以减轻宫缩时的疼痛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在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正确屏气用力,以增加腹压,加速胎儿娩出。

医务人员在产程中精心照顾,正确掌握好产程的进展情况,并随时给予产妇必要的鼓励,启发产妇对即将作母亲和拥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宝宝的幸福感和美好的想象力等,这些工作能够减轻产妇对分娩所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提高产妇自身的痛阈,增强产妇机体的耐受性。

1.2.3 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产妇从入院起,医务人员的形象和行为都会影响产妇的心理状态,如果医务人员不仅认真负责,而且业务熟练,技术精湛,处理医疗问题果断准确,必然会博得产妇的信任,为以后的医疗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

在辅助分娩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更应严密观察
产妇和胎儿情况,及时发现产程中的异常,给予相应准确的医疗处理,保障母婴安全,降低母婴并发症。

这些都需要医务工作者在不断提高自己道德品质修养的同时,加强医疗技能的培养与锻炼,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2.4 分娩方式的改进通过一些新的方法和药物,比如:开展家庭式陪伴分娩、导乐陪伴分娩、无痛性分娩技术等,减轻产妇的痛苦,
消除焦虑不安的情绪。

导乐陪伴分娩是美国克劳斯医生倡导的,是指由一个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在产前、产时和产后始终陪伴产妇进行分娩的方式。

在导乐分娩中,有生育经验的妇女对产妇进行舒适的抚摩,耐心的讲解,热情的关怀,密切地观察产程的进展,使整个产程充满爱心、关怀和鼓励,最大限度地帮助产妇安全地度过分娩期,目前在我国导乐式陪伴分娩的角色是由医务工作者承担的。

实验观察表明 j,导乐式服务使产妇分娩时的心理状态明显改善,不仅可以降低手术产率,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病人负担。

而且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分娩是一生理过程,但易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产程中医护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热情而又镇定的态度做好一切工作,加强心理护理,将心理治疗结合到各种治疗和护理行为中使专业知识和技术发挥较大作用,更有效地为孕产妇服务。

2 产褥期产妇心理特点和保健对策
2.1 产褥期产妇的心理调试、异常心理及产生原因产褥期,产曼]须从妊娠期及分娩期的不适、疼痛、焦虑中恢复,需要接纳家庭成员和新家庭这一过程称为心理调试过程。

产褥期的心理调试一般需要经历三个周期 J:①依赖期:产后l一3天,在这一时期产妇的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如对孩子的关心、喂奶、沐浴等。

②依赖,独立期:产后3—14天,这一时期产妇表现出较为独立的行为,改变依赖期中接受特别的照顾和关心的状态,学习和练习护理自己的孩子,这一时期产妇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③独立期:产后2周~ 1月,新家庭形成并运作,开始恢复分娩前的家庭生活。

产褥期是产妇心理转换时期,容易受体内外环境不良刺激而导致心理障碍。

产后心理异常包括产后忧郁(postpartumblues)、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 syndrome)和产后精神病(postpartum psychosis)三种类型。

目前对产后发生心理障碍的真正原因还不清楚,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j:①生物学因素:产后24小时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目前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研究较多,认为雌孕激素水平的降低严重影响了产妇的情绪,这与雌孕激素具有稳定精神神经的作用有关。

②社会心理因素:产妇对婴儿的期待,对即将承担母亲角色尚不适应,对照料婴儿的一切事物都需从头学起,这些都对产妇造成心理压力,导致情绪紊乱;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的产妇,生了女婴后感到失望,担心受到婆母和丈夫的歧视,有的产妇分娩的婴儿有生理缺陷或意外死亡心情沮丧,觉得对不起家人,有强烈的自卑感。

③个体心理因素,家族遗传使得产妇对某些心理障碍疾病具有易感性,以自我为中心或成熟度不高,敏感、好强、认真和固执的性格特征会加重产后心理的不稳定状况。

2.2 产褥期心理异常和保健对策
2.2.1 产后忧郁和产后抑郁症产后忧郁l8]指产妇从分娩到产褥第十天之间出现的轻微的、暂时的、一过性哭泣戈忧郁、郁闷状态。

主要特点是情绪多变,一般持续不到24小时便可自然恢复如常。

西方国家报道其发病率为76%。

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6周内发病,亦有约8% 15% 的患者在产后2~3个月内发病,其表现多种多样,轻
中度表现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失落、饮食欠佳、易怒,有的则表现为内疚或厌恶婴儿的心理,重度则表现为癔症性的抽搐,有的甚至产生自杀企图。

产妇的忧郁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着她本人与社会及孩子的交流,影响产后健康的恢复,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

积极向产妇宣传和普及产褥期的心理卫生知识,及时进行母乳喂养指导,给产妇讲解新生儿正常的生理发育过程,尽量减轻他们照顾孩子的压力。

同时要尊重产妇,对高龄初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和帮助她们减轻生活中的应激压力。

出院后,在做好常规产后访视、产后检查、了解生殖器官恢复状况的同时,也应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适时开导产妇,保持产妇心理卫生健康。

2.2.2 产后精神病产后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错乱状态,发生率约占分娩妇女的l一2% ,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4— 6周,可包括不能休息、烦躁、失眠、幻想、幻觉、思维障碍、错乱行为和退缩行为等。

对于产后精神病患者医务人员不仅要给予药物治疗,更要给予心理安抚和在日常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如将患者安排在阳光充足、安静的病室,室内空气新鲜,尽力满足生活需求,鼓励进食有营养的食物。

针对患者不同的诱因,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主动关心病人,采取个别谈心,了解其心理活动,协助解决实际困难。

提高病人的生活信心,认识自身价值,建立正性情感。

分娩期与产褥期是妇女一生中很重要的两个时期,在这两个时期中,在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上,妇女都面临着巨大的转变。

科学教导她们适应心理变化,及时合理地干预她们的异常的不良心理刺激,减少
分娩异常及产褥期心理异常,这些都是现代围产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医务工作者的娴熟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医风,对于提高围产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