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及器件技术实验室项目

合集下载

基于材料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

基于材料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

基于材料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能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则是能源利用的关键。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高效、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成为了当今科技研究的重要方向。

基于材料的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而备受关注。

一、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技术太阳能作为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其转换与储存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基于材料的太阳能转换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和光催化材料。

太阳能电池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硅基太阳能电池是最为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技术,但其成本较高且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更为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材料。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钙钛矿材料等新型材料被广泛研究,并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光催化材料则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实现了太阳能的直接利用。

光催化材料的研究旨在开发出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以实现光解水制氢、光催化CO2还原等能源转换过程。

钙钛矿材料、二维材料、金属有机框架等新型材料的出现,为光催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储能技术的发展能源储存技术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

基于材料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最为常见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锂离子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

然而,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仍然有待提高。

因此,研究人员致力于寻找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材料以及界面工程等策略,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超级电容器则因其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而备受关注。

石墨烯、二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得超级电容器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外,热储能技术和化学储能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热储能技术主要包括蓄热材料和热储罐,用于储存太阳能、风能等不稳定能源。

化学储能技术则通过化学反应将能量储存起来,如氢能储存技术和氨合成技术。

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物理学中的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是当今物理学领域的热点方向之一。

能量转换是指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的过程。

而能量储存则是将能量储存下来,以备将来需要时使用。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能源供给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

传统能源的短缺和环境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不断加剧,促使我们在能源转化和储存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能量转换技术1.1 光电转换光电转换是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当前,光电转换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发电、光催化等领域。

尤其是太阳能电池,已经成为了当前最为主流的绿色能源之一。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随着新型材料和器件的不断涌现,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得到了极大提高。

例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有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易制备、低成本等优势,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另外,在光催化方面,利用光能催化分解水来制备氢气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这不仅能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同时还可以解决氢气产生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1.2 热电转换热电转换是指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

热电材料是实现热电转换的关键因素。

目前,热电材料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利用稀有元素的化合物和复合材料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热电转换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在汽车尾气净化,火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1.3 机械电能转换机械电能转换是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悬挂式风力发电机是一种常见的机械电能转换设备。

在风能利用方面,悬挂式风力发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等优点。

除此之外,机械电能转换还有其他的应用,例如车轮发电、水轮发电等等。

二、能量储存技术2.1 化学储能化学储能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来储存能量的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已成为主流化学储能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储存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电源、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钠离子电池是目前被广泛研究的一种替代锂离子电池的储能技术。

实验室简介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实验室简介: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是一个致力于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的科研机构。

我们的目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减少环境污染并改善生态环境。

本实验室由一支专业的研究团队组成,他们在能源与环境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为您介绍实验室的主要研究领域、先进的实验设施以及我们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领域我们的实验室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展了多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转换与储存、环境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保护等方面。

1. 可再生能源利用我们致力于研究各类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方式,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我们开发了先进的太阳能电池技术,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同时,我们研究了风力发电的新型装置和系统,以提高风能的捕捉效率。

在水能方面,我们开展了水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推动了效率的提升。

2. 能源转换与储存我们研究了多种能源转换与储存技术,致力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储存能力。

我们开发了高效的燃料电池技术,实现了清洁能源的转换。

此外,我们还探索了新型的能量储存技术,如超级电容器和磁性储能材料等。

3. 环境污染控制我们研究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关键技术,旨在减少大气、水体和土壤等环境中的污染物排放。

我们开发了高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空气净化器和废气处理装置等。

同时,我们研究水体污染治理的新方法,并开展了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

4. 生态系统保护我们研究了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保护和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等。

我们开展了多项生态环境评估研究,为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我们还探索了可持续水资源利用和土地资源管理的新途径。

二、实验设施为了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能源与环境研究实验室配备了一系列先进的实验设施。

我们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配备了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和设备。

实验室还配置了大型的样品处理设备、实验台和实验台板等,以满足各种研究需求。

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

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

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寻找高效能源转换和储存技术成为科学家们关注的重点。

新型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

本文将探讨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重点关注在高效能源转换与储存方面的应用。

一、太阳能电池、光催化和光储能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主要使用硅材料,存在转化效率低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而新型材料如钙钛矿材料和有机无机混合钙钛矿材料具有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制备成本低的优势。

这些新型材料能够吸收更宽波长范围内的光线,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为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此外,新型材料在光催化和光储能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光催化技术利用光能激发催化剂表面的电子进行反应,以实现去除污染物、水分解产氢等目的。

新型材料如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活性位点,提高了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而光储能技术则利用光能将电能储存起来,以满足能源供应平衡的需求。

通过利用新型材料如半导体纳米材料和金属氧化物,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进行储存,提高了光储能系统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效率。

二、储能材料与器件储能技术在能源领域起到重要作用,能够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

新型储能材料的开发对于提高储能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

以电池为例,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有限,充放电速率慢,安全性差等问题。

而新型材料如硅基负极材料和多元化合物电解质等在提高储能器件的容量、充放电速率和安全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潜力。

此外,新型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储能器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热能转换与储存热能转换与储存是一种高效能源利用的方式。

新型材料在热电材料和相变储能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热电材料能够将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实现热能的高效利用。

新型热电材料如硒系化合物和铁碲铋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电转换效率和热稳定性。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郝亮;朱佳佳;丁兵;王婕;方姗;董升阳;申来法;张校刚【摘要】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是解决清洁能源利用、转换和储存的关键.本文阐述了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包括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及锂硫电池等;重点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在这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同时分析了目前各种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展望了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47)005【总页数】9页(P650-658)【关键词】电化学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锂硫电池【作者】郝亮;朱佳佳;丁兵;王婕;方姗;董升阳;申来法;张校刚【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南京,2111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随着传统化石燃料的消耗殆尽,能源短缺问题在国防事业及民生领域等方面日益突出。

因此,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其他军民融合领域,高安全性、高环境适应性、高比能量、轻量化及小型化的能源及储能设备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2],引起了国内外科研者们的广泛关注。

同时,储能装置与风能、太阳能等联用构成的全绿色的新能源系统也已成为研究热点[3-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省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南航能量转换实验室)从2004年开始从事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主要通过设计、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研究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规律和储能机理,开发新型储能器件,以推进其应用化进程。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金奖项目介绍

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金奖项目介绍

第四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部分金奖项目介绍冠军项目:中云智车——未来商用无人车行业定义者中云智车作为本次大赛初创组“制造业”的新星,从北理工特种无人车辆创新、方程式赛车队孵化而来,是国内首个车规级特定场景无人车整车研发者,拥有车规级无人车全栈研发能力.中云智车已经了“模块化车规级无人车通用底盘订制化功能上装及算法”的无人车整车研发与生产新模式.打造无人物流车、无人摆渡车、无人运货车、无人军用车等特定场景商用无人车,为推动其快速落地与汽车升级而不懈努力。

目前已与多家物流电商、高等院校达成战略合作,生产完成建设,预计年产能超1200台。

亚军项目:罗化新材料:全球激光荧光陶瓷的领航者激光照明与显示具有远超LED等传统光源的优势,是新一代照明与显示技术。

然而,其核心部件—-荧光转换器却面临着亮度低、寿命短、色域窄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激光照明与显示的.基于此,XX大学“罗化新材料”项目团队成立的罗化新材料有限致力于高品质荧光转换器材料的研发、生产,及提供照明与现实解决方案,团队运用具有自主的窄带荧光粉、“双助熔”和微观结构调控等核心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制备了高色纯度荧光陶瓷,成功实现了红、黄、绿全光谱激光荧光陶瓷转换器的量产,补齐了激光照明与显示的短板。

而本次获奖的项目,就是这一款发光材料——激光荧光陶瓷。

“罗化新材料”团队由材料学院在读博士生罗雪方领衔,主体为XX 大学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实验室长期从事激光照明与显示研究的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团队第一指导教师为XX特聘专家解荣军教授.团队横跨本硕博三个学历层次,拥有材料学、计算机、治学、工商管理等多园的学科背景。

团队得到了院士,院士,XX特聘专家在内的行业顶尖专家组成的技术XX的有力支持。

亚军项目: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2D影像自动转为3D影像,致力于将影视制作从手时代带入人工智能时代。

应用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探讨

应用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探讨

第14期 收稿日期:2019-04-19基金项目:许昌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CU2017-YB-052)作者简介:岳红伟(1986—),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和开发。

应用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课程的设置与实践探讨岳红伟1,陈淑君2,铁伟伟1,朱聪旭1,李婷婷1(1.许昌学院新材料与能源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2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许昌 461000)摘要:根据许昌学院近年来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课程设置与实践方面的经验积累,提出了以应用为主线,实践于新能源材料的制备、表征、器件组装以及性能测试的综合实验课程体系。

该课程主要内容有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文根据学院实验课程的教学经验,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综合实验课程设置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综合实验课程;应用型大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9)14-0199-02DiscussionontheDesignandPracticeof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courseforNewEnergyMaterialsandDevicesofApplied-orientedUniversitiesYueHongwei1,ChenShujun2,TieWeiwei1,ZhuCongxu1,LiTingting1(1.CollegeofAdvancedMaterialsandEnergy,Xuchang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2.CollegeofChemistryandChemicalEngineering,XuchangUniversity,Xuchang 461000,China)Abstract:BasedontheworkexperienceaccumulatedintheexperimentalcurriculumsettingandpracticeofnewenergymaterialsanddevicesinXuchangUniversity,weputforwardthatthe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curriculumsystemisbasedonapplication,whichisappliedtothepreparation,characterization,deviceassemblyandperformancetestingofnewenergymaterials.Thecoursefocusesonthenewenergymaterialsanddevices,suchaslithium-ionbatteries,supercapacitorsandsolarcells.Accordingtotheteachingexperience,thispaperdiscussesthedesignandpracticeof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curriculumfornewenergymaterialsanddevicesmajor.Keywords:newenergymaterialsanddevices;comprehensiveexperimentalcourse;applied-orienteduniversities;practice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

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是当今能源领域的前沿研究。

这种技术可以将能量从电流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将其转换回电能。

这种转换方式可以用于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存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家庭和工业用电,以及非常重要的电动车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是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一种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使用化学反应,将电能储存为化学能,然后在需要时再将化学能转换回电能。

其中一种储能方法是用电池存储电能。

电池是一个装有电解液和电极的容器。

电池中的化学反应可以将电能从电极转换成化学能,以电荷的形式储存起来。

在需要时,化学能可以通过反应转化为电能。

电池中的电解液可以是液态或固态的,而电极可以是金属、半导体、碳材料或有机材料。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电池类型。

它的正极通常是氧化物,如钴、镍或锰,其负极是石墨或硅等材料。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能够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智能手机等领域。

另一种储能方法是利用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电容器,其电容可以储存几百甚至几千倍于普通电容的电荷。

超级电容器不是用化学反应进行储能,而是利用电场来储存电能。

这种技术有着更快的充放电速度和更长的寿命,因此在应用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电动自行车和储能系统等。

2. 电化学能量转换技术电化学能量转换技术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方法。

与储能技术不同,转换技术需要大量的电能来进行反应,产生化学反应会释放出能量。

其中最广泛应用的技术是电解水制氢。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电能,通常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进行产生电能的反应。

水分解过程中,电解液和电极的材料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较为常见的是使用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作为电解液,选用铂、镍、钨、钼等材料作为电极,还要考虑电极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化学能量转化及储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化学能量转化及储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化学能量转化及储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清洁、可持续和高效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全球科研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化学能量转化及储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作为其中关键的一环,旨在通过储存和转化化学能量来满足能源需求,同时减少传统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本论文将从化学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储能技术的分类以及相关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化学能量转化的基本原理。

化学能量转化是指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常见的化学能量转化过程包括燃烧、电化学反应和催化反应。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是通过氧气和燃料之间的反应释放出热能,从而产生能量。

电化学反应则是利用化学反应中电荷的流动来产生电能。

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来实现能量转化。

其次,储能技术在能源转换和利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储能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储能技术分为化学储能、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机械储能等。

化学储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并进行存储,如燃油、燃气的储存。

电化学储能则是通过化学反应中的电荷流动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

热储能是将热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进行释放,如热蓄热器和储能水箱。

机械储能则是通过物体的位移储存能量,如压缩空气和重力储能。

最后,化学能量转化及储存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是实现能源转化和利用的关键步骤。

这些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储能性能、高效的能量转化效率以及长久的稳定性。

其中,储能材料需要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电化学储能材料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这些材料的研究旨在提高其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以满足现代移动电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高性能储能材料的需求。

除了电化学储能材料外,燃料电池也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化装置。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具有高效能、无污染、低噪音和可再生的优点。

研究新材料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研究新材料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

研究新材料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研究新材料材料科学实验室的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材料科学是一门研究材料特性和用途的学科,其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质的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医学和环境等领域。

研究新材料是材料科学实验室的核心任务之一。

材料科学实验室通过各项研究,致力于探索和开发新型材料,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是实验室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重点讨论该方向的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一、功能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特殊功能和性质的材料,如超导材料、光电材料、磁性材料等。

这类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电学性质,能够实现诸如光学传感、能量转换、信息存储和医学治疗等功能。

由于功能材料在现代科技和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其性质和应用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功能材料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和探索不同功能材料的特性,科学家能够揭示材料背后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此外,功能材料的研究也为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范式,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二、功能材料研究的内容功能材料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研究人员通过合成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具有特定功能的材料。

这涉及到化学合成、材料掺杂和纳米材料制备等技术。

通过控制材料的结构、组成和形貌,科学家能够调控材料的性质和功能。

2. 材料性能与表征:功能材料的性能和表征对于研究其特性和应用十分重要。

通过使用各种物理、化学和电学的测试和表征技术,科学家能够获得材料的结构、晶体缺陷、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揭示材料的特性和机理至关重要。

3. 功能机制与理论模拟:研究人员还致力于探索功能材料的机制和理论。

通过理论模拟和计算模型,科学家能够深入解析材料的行为和性质。

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一、能量转化技术能源转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更方便、更易存储和更容易利用的能量形式。

在能源转化技术中,最常见的是热能、电能和化学能的转化。

1.1 热能转换技术热能转换技术主要包括热力学循环和热化学反应两种技术。

其中热力学循环技术可分为热力学循环发电和热力学循环制冷两种。

热力学循环发电技术是指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例如,常见的火力发电、核电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等都属于热力学循环发电技术。

而热力学循环制冷技术则是指利用一定的热力学循环过程,将低温热能转化为高温热能,从而实现制冷。

例如,汽车空调、家用冰箱以及高级冷却设备都是应用了热力学循环制冷技术。

而在热化学反应技术中,通过燃烧、燃气发动机或者高温化学反应等手段,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电能。

例如,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就是引入空气和燃料,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燃料转化为电能。

1.2 电能转化技术电能转化技术是指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的技术。

例如,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或者变压器将高电压的电能转化为低电压的电能。

在电能转换技术中,最常用的是电力电子技术。

该技术利用电子器件,对电能进行调节控制,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1.3 化学能转化技术化学能转化技术是指利用化学反应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或者电能。

例如,电池就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化学能转化技术中,最常见的是燃料电池技术和化学电池技术。

燃料电池就是利用燃料和氧气进行反应以产生电能的一种装置。

而化学电池则是指利用在不同电极上的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二、能量储存技术能量储存技术主要是指将能量储存在介质中,以备后续使用。

目前,主要的能量储存技术包括电能储存技术、化学能储存技术和物理能储存技术。

2.1 电能储存技术电能储存技术主要是指将电能储存在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中,以备后续使用。

其中,电池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电能储存技术。

能源转换及存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能源转换及存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能源转换及存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但它只有来自自然界的必须经过转化和储存才能被人类利用。

能源转换及存储技术得到快速发展,既是因为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也与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有关。

在最新的研究中,能源转换技术和能源存储技术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能源转换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太阳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永续的能源,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领域。

最近,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根据科学家们的最新研究,利用硅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并且可以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来提高电池的透明度、可靠性和稳定性。

2.风能风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清洁能源,已经成功地用于发电和供暖。

最近,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风能,并且可以被制造成更小、更安全的风力发电机,以便用于户外和家庭应用。

3.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

最近,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石墨烯材料,可以有效地将生物质转化为高价值的燃料,并减少碳排放。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新的生物质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高效的热电发电机。

4.地热能地热能是一种清洁、可靠的能源。

最近,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地热能发电技术,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地下的热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这项技术可以减少地表排放和环境污染,并且可以用于供电和供热。

二、能源存储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1.电池技术电池是一种能量储存设备,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家庭、工业和交通领域。

最近,电池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范围。

例如,锂离子电池可以更长时间地储存能量,并且可以被制造成更安全、更环保的电池。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氢气储存电池,可以用于储存太阳能和风能。

2.氢能技术氢能是一种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已经用于交通、家庭和工业领域。

最近,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的氢氧化镁储氢技术,可以将氢气储存在纳米材料中,从而提高氢气的储存密度。

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的研究与应用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是指基于电化学反应原理,将电能和化学能相互转换的器件。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储能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Lithium metal oxide电池、Li-S电极、Li-Air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等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高能量密度、高电压、可充电的电池。

锂离子电池采取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之间的扩散和嵌入与脱嵌机制作为蓄电池放电和充电的方式。

它通常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组成。

正极通常是采用锂的金属氧化物,如钴、锰、铁、镍、锂等元素的氧化物。

负极则是由碳材料等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是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很低的自放电率和良好的安全性。

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内部共振等问题,影响其表现维护。

因此,在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研究中,通过改进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进行优化是必须的。

二、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也称电化学电容器,通常是由高表面积的碳材料或金属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电解液则是通常采用有机溶剂、聚合物电解质和盐组成的。

由于能储存的电荷量远远比传统电容器更大,因此能够作为电池的替代品。

超级电容器的优点是能够快速充电和放电,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

它还可以通过多微孔碳材料、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钼等材料的改进来提高能量密度。

另一方面,超级电容器也可以通过增加电极表面积和提高电解液的电压和浓度等方式来提高工作性能。

三、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又称为燃料电池电池组装件,是一种能够将燃料的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电化学电池。

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质,电解质通常采用聚合物质或无机盐。

燃料电池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长时间供电等优点。

与常规动力装置相比,它的排放物少或无污染,为环境友好型设备。

而对比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具有充电时间短、能量密度高等优势。

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

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

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
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是指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材料和技术。

这些材料和技术可以用于能源生产、储存和使用中,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
1. 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光子能量转化为电子能量。

2.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利用燃料与氧气的反应,产生电子流从而产生电能。

3.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可以用于制造高效能量转换器件,如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

4. 功能材料:包括磁性材料、压电材料、热电材料等,可以将磁能、机械能、热能等转化为电能。

5. 能量储存技术:如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压缩空气储能等,可以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进行能量转换。

6. 热电发电技术:利用材料的热电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废热利用和太阳能光热发电等领域。

7. 动能回收技术:包括制动能量回收系统、振动能量回收系统等,可以将车辆制动时产生的能量或机械系统的震动能量转化
为电能。

能量转换材料与技术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更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人们对能源的需求。

压电发电的能量转换及存储技术研究

压电发电的能量转换及存储技术研究

压电发电的能量转换及存储技术研究随着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能量转换和存储技术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

其中,压电发电技术作为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独特方式,在能量转换及存储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阐述压电发电的基本原理、技术分类、优势以及未来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压电发电是指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逆压电效应是指压电材料在受到外部机械应力时,会产生电势差的现象。

与传统发电机相比,压电发电机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不需要电磁感应原理,因此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压电发电技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分为薄膜压电发电、纤维压电发电和颗粒压电发电等。

薄膜压电发电:利用薄膜压电材料在受到应变时产生电势差的特性,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该技术适用于小型设备或低功耗应用场景。

纤维压电发电:利用纤维压电材料在受到轴向应力时产生电势差的特性,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该技术适用于结构较复杂或要求高度集成的应用场景。

颗粒压电发电:利用颗粒状压电材料在受到振动或冲击时产生电势差的特性,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该技术适用于环境恶劣或要求高稳定性的应用场景。

压电发电技术在能量转换及存储技术上具有以下优势:高效性:压电发电机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可达到90%以上。

可靠性:由于没有使用电磁感应原理,压电发电机具有更高的可靠性,适用于各种恶劣环境。

灵活性: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压电发电机,以满足各种需求。

环保性:压电发电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符合绿色能源的发展趋势。

不足之处在于,压电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密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材料和结构设计以提高输出性能。

由于压电发电技术的独特优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便携式设备: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便携式设备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压电发电机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能源转换方式,可为便携式设备提供持续的电能。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环保的能源系统。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探讨周莹;谢娟;张骞;武元鹏;庄稼【摘要】根据西南石油大学3年来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积累,提出了围绕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储能材料与器件的实验课程体系,并对专业实验内容及教学安排进行了探讨.【期刊名称】《实验技术与管理》【年(卷),期】2014(031)004【总页数】3页(P183-185)【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课程;课程建设【作者】周莹;谢娟;张骞;武元鹏;庄稼【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3.07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成为了关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性问题[1-3]。

为此,2010年,教育部批准在全国15所高校设置“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我校以良好的能源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为依托,成功申报获批建设全国首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新专业。

由于我国专门的新能源专业开设较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现成经验可以借鉴[4],虽然已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在华东理工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召开了3次全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研讨会,深入探讨了该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设计、实验课程建设等,但是由于各高校尚未完整培养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首届应届毕业生,在专业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仍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结合西南石油大学3年来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方面的经验和积累,围绕实验课程设置进行探讨。

1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课程体系西南石油大学是新中国创建的第2所石油本科院校,建有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国家加快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背景下,结合国家和四川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能源战略,我校于2010年成立了新能源研究中心,并开始建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材料科学在能源领域应用研究

材料科学在能源领域应用研究

材料科学在能源领域应用研究引言:能源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球关注的焦点。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能源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则对可持续能源开发提出了挑战。

因此,为了解决能源供应和环境问题,材料科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材料科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包括新型能源材料、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以及能源相关器件的材料研究等。

一、新型能源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中,新型能源材料的开发是至关重要的。

新型能源材料可以从多个角度提高能源转化的效率、减少能量的损耗、延长能源载体的使用寿命等。

例如,太阳能电池就是一种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新型能源材料。

目前,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提高了其光电转化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高效的光催化材料也是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可用于太阳能光电转化、水分解等领域。

通过优化光催化材料的能带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设计,可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此外,材料科学还在新型电池材料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锂离子电池作为目前最常用的电池之一,其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循环稳定性仍然有待提高。

材料科学家通过研究新型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界面材料等,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快速充放电性能和安全性。

此外,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研究人员还在研究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新型电池体系,这些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和更低的成本。

二、能源转换与储存材料能源转换和储存是能源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在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应用研究为高效利用各种能源形式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持。

例如,燃料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

材料科学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催化剂的设计和材料的结构,提高了燃料电池的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燃料电池使用的质子交换膜也是材料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研究新型膜材料和膜结构,可以提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导电性和耐久性。

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材料与器件研究

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材料与器件研究

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材料与器件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成为了能源领域内的研究热点。

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发展可以有效解决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使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清洁的方向转变。

本章将介绍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材料研究2.1 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电池之一,其材料的性能对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有重要影响。

本节将介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的策略。

2.2 钠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潜力的能量储存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

本节将介绍钠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的开发,以及钠离子电池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方面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第三章新能源储存与转换器件研究3.1 光伏器件研究光伏器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节将介绍光伏器件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硅基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并探讨其在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策略。

3.2 燃料电池研究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转换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节将介绍燃料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氢氧化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并探讨其在提高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第四章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研究进展4.1 多功能储能材料研究多功能储能材料是新能源储存与转换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种储能形式和能量转换功能。

本节将介绍多功能储能材料的种类和性能,并探讨其在解决能量储存和供应安全问题上的潜力。

4.2 新型能量转换器件研究新型能量转换器件是实现能源高效转换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节将介绍新型能量转换器件的研究进展,包括热电材料、压电材料和磁性材料等,并探讨其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方面的策略。

微型电子器件中的能量捕捉和储存技术

微型电子器件中的能量捕捉和储存技术

微型电子器件中的能量捕捉和储存技术一、引言微型电子器件的迅猛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然而,这些微型电子器件也需要稳定和持续的能源供应才能正常运行。

与此同时,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对于微型电子器件来说往往过于笨重和不可行。

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微型电子器件中的能量捕捉和储存技术。

二、能量捕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量捕捉技术是指通过某种方式从环境中提取能量,并转换为可用的电能。

目前,研究人员尝试了多种能量捕捉技术来满足微型电子器件的能源需求。

1. 光能捕捉技术光能捕捉技术是利用多晶硅或其他半导体材料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方法。

研究人员将微型电子器件和太阳电池结合,设计了一种微型太阳能光伏系统。

利用这种系统,微型电子器件可以在光照条件下捕获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的电能。

2. 振动能捕捉技术振动能捕捉技术是利用微型电子器件自身的振动或来自环境的振动能量来产生电能。

研究人员利用压电材料和微型发电机将振动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尤其适用于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等微型电子器件,它们经常处于振动环境中。

3. 热能捕捉技术热能捕捉技术是通过利用微型电子器件周围的热能来产生电能的一种方式。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基于热电效应的微型热能捕捉系统,它可以将微型电子器件周围的热能转换为电能。

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微型电子器件的储能需求较低的场景。

三、能量储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能量储存技术是指将能量存储起来,以备以后使用。

为了满足微型电子器件的能源需求,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如何将捕捉到的能量有效地储存起来。

1. 超级电容器技术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电能储存装置。

它具有充电快、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点,正逐渐被应用于微型电子器件中。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结构,提高了其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使其更适用于微型电子器件的能源储存。

2. 锂离子电池技术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之一。

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技术

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技术

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技术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技术在当今能源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能源是现代社会运转的基础,而化学能源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能源形式。

本文将探讨化学能源的储存与转化技术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化学能源的储存技术化学能源的储存技术是将能源转化为稳定的物质形式以供储存和使用。

目前主要的化学能源储存技术包括电池技术、氢气制备与储存技术以及化学燃料技术。

首先,电池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能源储存技术,它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可逆电能来储存能源。

电池的结构包括正负极和电解质,电池通过正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释放和储存能量。

如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池技术,它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来实现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其次,氢气制备与储存技术是一种将能源储存为氢气的化学能源储存技术。

氢气是一种高效、环保的能源储存形式,可以通过水电解、天然气蒸气重整等方式产生。

同时,氢气也可以通过吸附材料、液化等方式储存,以便于后续使用。

最后,则有化学燃料技术,这是一种将化学能源储存为燃料的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化学反应将能源转化为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燃料。

例如,氢气燃料电池技术将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电能,并且燃料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率和零排放的特点。

二、化学能源的转化技术化学能源的转化技术包括能源的转化方式以及化学反应和催化剂的应用。

在化学能源转化领域,主要涉及到能源的传输与转换,以及能源的有效利用。

首先,能源转化方式主要包括热能转化、电能转化和化学能转化。

热能转化是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如热能转化为电能或机械能;电能转化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比如电能转化为热能或机械能;而化学能转化则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如化学燃料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其次,化学反应和催化剂在能源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化学反应可以将能源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燃烧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使能源转化更加高效。

例如,在化学能源转化中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和生物催化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保修
2.1.保修期:安装调试合格验收之日起计24个月,或货物自工厂港口发运之日起27个月,先到者为准。
2.2.保修期内,对设备提供全免费保修或免费更换。
2.3.保修期内因正常使用而产生的维修,导致仪器不能正常使用,保修期将依照维修时间顺延。
1台
3
数字源表
1、 集5台仪器的功能于一体,包括精密电压源、电流源、电压测量、电流测量及电阻测量等。
6样品仓
6.1样品仓部件配有安全开关,避免开盖条件下检测器受环境光的损坏
6.2一位1cm标准液体比色皿样品架,温度传感器和搅拌器
6.3配置水浴接口
6.4配置氮气吹扫专用气孔
6.5磁力控温附件,可接水浴做液体和微量固体样品池变温荧光动力学测试
#6.6微量粉末比色皿2套,10微升样品量,附5个可替换池窗,可放置于控温附件
※2.11后期扩展:可以和拉曼光谱,原子力显微镜进行联用,可以升级IPCE测试模块,材料性能测试模块,输出电压和大电流的扩展。可以升级为多通道测试系统。
三、旋转圆盘环盘电极装置
※1.原装进口,转速范围: 50~10,000 RPM;
2.高性能加速系统:15W 永磁直流电机,配合双极电源技术,具备优异的动力学性能,平滑加速;
五 技术服务要求
1.安装
1.1.设备到达用户所在地后,在接到用户安装通知后7天内,由仪器制造厂授权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免费安装调试,直至达到验收指标。
1.2.按照合同供货范围进行设备清点,并进行软硬件的安装和样品的测试。验收以卖方随机提供的模拟电解池(由标准电阻,电容组成)为标准样品,进行验收测试并与标准图谱比对。
11.进口玻碳盘电极一根
12.415nm,505nm,590 nm灯各一个
13.配套标准模拟电解池,2个;
B电脑连接线,2条;
15.电极连接线缆,5根;
16.电源线,2条;
17.含当前最新版本的软件CD光盘2套。
18.计算机2台
19.稳压电源一套
一、高精密阻抗电化学综合分析仪
1.系统要求
1.1 数据采集:
4、,电流控制;
4.1 电流分辨率:1/65536 全量程
4.2 电流精度:±0.2%
4.3 最大电流范围/分辨率:±2A/61uA
4.4 最小电流范围/分辨率:±4nA/120fA
5、差分静电计
5.1 最大输入范围:±10V
※5.2 带宽:10MHz (3dB)
※5.3 输入阻抗:1013 Ω,平行电容 ≤5pF
6、电压测量
6.1 电压量程:±10V
6.2 电位精度:±0.2%
7、电流测量
7.1 最大电流量程:2A
7.2 电流精度: ±0.2%
7.3 带宽 1MHz
7.4 带宽噪声滤波: 有
7.5 IR 补偿:正反馈,动态补偿
8、阻抗模块
※8.1实际阻抗测试范围 10uHz-1MHz/10uHz-7MHz
8.2最小交流电压 0.1mV
※9、浮地装置:标配,可以与手套箱等接地电极直接联用,也可以任意两通道组成双恒电位仪,配合圆盘电极等研究反应机理
10、软件功能内容
※10.1中英文操作界面,能提供全套完整的实验方法,还可以在软件上按照用户需要在.net支持的环境下(如Labview)进行功能及实验编程。功能包括:
10.1.1常规电化学分析:开路电位,线性扫描,循环伏安(单次),循环伏安(多次),阶梯线性扫描,阶梯循环伏安(单次),阶梯循环伏安(多次),计时电流法,计时电位法,计时电量法,电位脉冲法,电流脉冲法,方波伏安法,非正规脉冲法,正规脉冲法,反相正规脉冲法
9、 测量量程变化速率最大值:75/s。
10、 自动量程测量时间最大值:40ms(固定源)。
11、GPIB数据线及测量用连接线。
12、不低于1年的质保期。
1台
盘环间隙<=320μm。
※10 必须与高精密阻抗电化学分析仪为同一品牌。
四、计算机
1.品牌:应为品牌商务台式电脑
CPU:十代I5及以上
内存:8Gபைடு நூலகம்以上
硬盘:1T机械硬盘或512G固态硬盘及以上
显示器:27寸液晶显示器(应与主机为同一品牌)
前置USB:2两个; USB3.0两个
其他:电脑接口配置及数量与仪器连接匹配。
★8.4 高级拟合功能:FRET能量共振转移寿命分析、胶束猝灭寿命分析、Global/Batch指数分析,提供软件截屏等技术证明文件
★8.5 时间分辨发射谱,全谱覆盖,支持100条发射波长连续监测,软件自动获得衰减相关光谱参数
★8.6 荧光寿命动力学,最短采集时间≤1ms,支持1ms~10,000min无间断寿命动态监测,提供公开的样本等技术证明文件
7附件
7.1固体样品支架
7.1.1 前表面可调角固体样品支架
7.1.2 卡槽式固定,无需额外工具,固体液体样品支架之间更换方便
8控制器及软件功能
8.1主流机型:Intel i5中央处理器,8G内存,硬盘256 GB, 21英寸触摸液晶显示器,Windows 10操作系统
#8.2软件支持触摸屏操作
#8.3寿命拟合指数:1~5指数,提供软件截屏等技术证明文件
3×16bit 每秒 500K样品的采集(一通道)
4×18bit 每秒1000K样品的采集(二通道)
1.2 自动噪声滤波:可用
※1.3 每个通道均具有4M缓存功能
※1.4 双通道同步方式:硬件同步
※1.5 辅助分压功能:标配六线法测试,可以同时进行阴阳极阻抗和电池一致性评价
2、功率放大器
※2.1 电压范围:± 30V(非扩展模式)
3.转速:转速可显、连续可调,并可使用外接电压信号调节速度;
4.耐腐蚀支架:特别设计可调的电解池支架;
5.碳刷:卓越的镀银工艺,形成优异的抗干扰性能,接触电阻极小,可有效降低电流采集误差,使用寿命长;
6.输出电压与转速成正比,可通过外接示波器进行记录,便进行相关分析。
7旋转杆:长度170mm 外径:15mm,适用于各种电解池,方便与其它仪器联用,还有不同型号旋转杆供不同研究使用
※2.2 最大电流输出:2A
3、电位控制(电位模式)
3.1 应用电位:±30V(非扩展模式)
※3.2最小施加电位分辨率: 300nV
3.3 电位精度: ±0.2%
※3.3 最大扫速: 25000 V/s
※3.4 电位扫描方式:具有LINEAR SCAN线性扫描及STAIR CASE阶梯波扫描双重方式
能量储存与转换材料及器件技术实验室项目
进口设备技术参数需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技术参数
数量(台、套)
1
超快时间分辨荧光寿命光谱仪
1主机要求
1.1整机模块化设计,良好的扩展性
1.2光路聚焦系统全软件控制,自动聚焦,无需开盖调节焦点
★1.3寿命数据自动拟合完成,一次性分别给出1,2,3指数拟合结果
★1.4最短测试光谱寿命≤25ps
1.7 主机具有8个插槽,可拓展为多通道设备。
※1.8恒电位仪/恒电流仪最大ADC 采样速率1 MS/s;频率响应分析最大采样速率: 40 MS/s。
※1.9 直流扫描速率:1.5 MV/s。
※1.10 电流精度:0.1%
※1.11 电压精度:0.1%
※1.12 电位扫描方式:具有LINEAR SCAN线性扫描及STAIR CASE阶梯波扫描双重方式。
2、 电压量程: 200mV–40V,电流量程:10μA–5A。
3、 源和阱(4象限)工作。
4、 0 .012%基础测量精度(6位半分辨率)。
5、 2线、4线和6线远程电压源和测量感测。
6、 1700读数/秒(4位半分辨率),通过GPIB。
7、 通过/失效比较器用于快速排序/分选。
8、 可编程DIO端口用于自动化/处理程序/探针控制。
1.13 频率范围:10μHz to 1 MHz。
※1.14 频率分辨率:1 in 65,000,000。
※1.15 波形:单波、任意多波。
※1.16 精确性:±0.1%, ±0.1o。
※1.17 分析模式:单波、FFT、谐波。
2.光学平台技术要求
※2.1 波长范围:应包含300nm-1100nm
※2.2 强度范围:6个数量级(配0.01中密度滤光片)
2光源
2.110KHz-100MHz激发光源,频率可调
2.1.1波长:340nm, 405nm激光型,485nm激光型,635nm激光型
#2.1.2即插即用脉冲光源,无需光路调节,提供实际测样过程中光路实物图作为技术证明文件
#2.1.3镀金防护膜,避免射频辐射
2.1.4根据测试时间窗口,软件自动控制脉冲频率,无需手动调节脉冲频率,提供技术证明文件
8盘电极:外螺纹设计,接触更好,信号传输稳定。有特氟龙与PEEK两种材料,适应不同应用。盘电极直径:5.0mm,电极外径:15mm。电极温度范围,10-25°。
9盘环电极:外螺纹设计,接触更好,信号传输稳定。有特氟龙与PEEK两种材料,适应不同应用。盘环尺寸精度:0.01mm。盘直径:5.61mm,环内径:6.25mm,环外径:7.92mm。
1.6.1同一测试电池阴极、阳极及其之间不同位置(多达4个测试点)进行同步差分DC电压测量及AC交流阻抗测量。
1.6.2在一电池堆内(多达4个单电池)跨不同单电池及整个电池组的DC/AC测试。
1.6.3与外部监测设备如:酸度计、压力传感器、光感测器等进行同步DC电压测量。
1.6.4可在辅助电压输入增加多路器,透过软件的自动通道切换,对电池内几乎无限量的点进行测试。
9售后服务
保修期一年,在保修期内,任何由制造商选材和制造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厂家负责免费维修。保修期后,厂家提供终身维修,并保证零配件的供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