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含答案)

2014年春红安三中高二年级5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对乱世,孔子周游列国,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其政治理想最终破灭于现实面前。

对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表述最准确的是( ) A.春秋时期王室衰微,礼崩乐坏B.当时各国忙于争霸,无暇接待孔子C.春秋时期孔子的时代还没有到来D.孔子及其弟子都是没有实权的文人2.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3.“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B.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4.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

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5.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指出“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学校》) 这个观点表明黄宗羲()A.主张君主立宪制B.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设计三权分立D.代表资产阶级的要求6.当波斯人占领古希腊城邦福西亚时,福西亚人,选择的不是带上整座城市,而是带上所有的人民,乘船航行到西方,在那里建立了一座新城,他们认为带去的是他们的城邦。

这说明()A.古希腊人具有法律至上观念B.古希腊实行城邦民主制度C.古希腊人具有人文主义精神D.古希腊人誓死捍卫城邦领土7.“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总体特征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的特征,而主要是富裕的上层阶级所独有的。

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高二年级历史月考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汤因比说:“如果历史学家是诚实的、具有自我批评精神的,并且很擅长反省艺术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将尽最大努力去撰写一部没有偏见的历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

”可见作者认为A.历史作品都带有主观性B.历史学家必须具有自我批评精神C.历史本身不具有客观性D.历史学家应该带着偏见研究历史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奠定墨家的思想基础3.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温故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4.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5.元末明初小说《三国演义》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下列小说人物的言论与宋明理学思想相符的是:①张飞:“忠臣宁死而不辱。

大丈夫岂有理二主之理!”②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③李恢(投降刘备时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④孔明:“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A.①②③B.①④C.①③④D.③④6.下列关于宋代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宋代出现的新的儒学体系B.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东西,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C.集大成者是朱熹,他在历代儒者中的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D.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的产物7.朱熹曾解释过“存灭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高二历史五月月考答案

高二历史五月月考答案

高二5月份月考历史答案
40.(8分)
(1)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或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1分)立法权属于参议院;行政权属于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答临时大总统亦给分);司法权属于法院。

(3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3)公民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宪法遭到破坏;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与法制,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

(2分)
41.(12分)
(1)由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新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守势;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4分)
(2)相同条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

(4分)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政策要适应国内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4分)。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附答案)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2.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

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

”以上材料反映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3.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4.某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下表中协约国在1914—1917年三种战略物资生产出现重大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最有可能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两大军事集团战略物资生产表(单位:百万吨)A.意大利的倒戈 B.美国加入协约国阵营,放弃中立C.苏俄和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 D.同盟国集团内部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影响了经济5.从国际格局来看,一战的重要影响是()A.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 B.欧洲在世界的中心地位开始动摇C.美国开始独霸世界 D.英国霸权地得到进一步加强6.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2)历史 Word版含答案

【新课标】2014-2015上学期高二月考(2)历史 Word版含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则何以别乎?”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A.人与动物应该有区别B.应当使长辈衣食有余C.诚心诚意D.要象牛马那样任长辈驱使2.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

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自然流变),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改革)。

下列主要属于自然流变的是A.繁体字到简化字B.小篆到隶楷C.大篆到小篆D.秦始皇“罢其不与秦文合者”3.汉武帝虽然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但并不是纯粹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也采纳了其他学派的一些思想。

这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不符的是A.国家财政比较困难B.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比较大C.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比较大D.主要思想学派在政治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4.(唐)玄宗御含元段,望南山,见一白龙横豆山间。

问左右。

皆言不见。

令急召王元宝问之。

元宝曰:“见一白物,横在山顶,不辨其状”。

左右贵臣启曰:“何故臣等不见?”玄宗曰:“我闻至富可敬贵。

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故见耳。

”这反应了当时A.封建迷信盛行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C.政治腐败D.崇商思想、拜金主义俨然形成一种思潮5.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录取名额增加了一倍以上,这使得官员队伍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中A. 士族势力进一步下降B. 武将地位上升C. 大量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加入官僚队伍D. 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超过了北方地区出身的官员数量6.关于活字印刷的记载并不是首先见于宋代的正史,而是来源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

这说明在我国古代历史学家A.对史实的掌握不全面B.对文化的传播重视不够C.英雄史观基于主导地位D.没有把科学技术作为历史的内容7.最晚成书于宋代的《管氏地理指蒙》指出:“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山西省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性检测

太原五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检测高二历史(文)命题·校对:岳占斌(2015.5)第I卷(客观题共40分)本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用命令,用人民当权的陪审法庭来处理任何事情,甚至议事会所审判的案件也落到人民手里了。

”由此判断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法律至上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集体管理2.春秋战国时期,“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方针所反映的实质是A.废除井田制 B.改变世卿世禄制C.确定重农抑商政策 D.加强中央集权3.唐朝杜佑在《通典·食货》中说:“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

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三晋之人受商鞅“诱”的主要原因是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免除徭役C.“利其田宅” D.削弱三晋国力、民力4.陈寅恪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上述观点反映了A.改革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变法促进民族融合C.改制导致少数民族内迁 D.新政带来唐朝盛世5.1043年,针对“历代之政,久皆有弊。

弊而不救,祸乱必生。

”北宋政府进行了短暂的改革,其中心内容是A.消除藩镇割据 B.整顿吏治 C.富国强兵 D.改革科举6.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的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发给城市人民,为美国度过经济大萧条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做法类似王安石变法的A.青苗法 B.募役法 C.均输法 D.市易法7.“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应该是A.林肯政府的《宅地法》B.明治政府的《地税改革条例》C.雅各宾派的“土地法令” D.亚历山大二世的“二一九法令”8.1880年,明治政府出台《廉价处理官营工厂概则》。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历史5月下学期阶段测试(选修)(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历史5月下学期阶段测试(选修)(含解析)新人教版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测试高二历史(选修)试卷2014.05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总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本题答案请填涂于答题卡!1.《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宗法皆然。

”清冯桂芬《复宗法议》:“宗法者,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

”由此推测,“宗法”的含义是A.区分同祖同宗子孙的制度B.按血缘推行教化的根本C.历代实施分封的制度基础D.按嫡庶治理社会的法则【答案】B【解析】考点:宗法制。

从材料“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可以看出宗法制体现的是一种血缘关系,从材料“佐国家养民教民之原本也”可以看出宗法制具有教化功能,故选B。

2.传说古代先王在农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农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这种为帝王名号改字的现象称之为“避讳”,主要说明了A.君权神授,天人感应B.规范法度的严肃性C.中央集权的力量D.皇权至上不可侵犯【答案】D【解析】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据题干所述,秦始皇嬴政将“政月”改为“正月”以避讳其名,这实质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C是侧重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意不符;AB在材料中也无从体现。

3.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

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

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监察百官之职B.审议决策之权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答案】A【解析】考点:本三公九卿制。

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说明中国古代宰相的主要职责管理,即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监察百官,所以答案选A,B C D三项含义材料并未直接体现出来。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

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

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

”与此相关的背景是A。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B。

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C。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D。

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王室衰微,导致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故D正确。

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指小农经济,它对天子权威没有直接威胁,故A错误。

儒家出现于春秋末期,且主张克己复礼,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

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在战国时期,且有利于天子权威巩固,故C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分封制为西周的统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容易导致王侯割据势力的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

2。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唐太宗认为法律不是皇帝一人的法律,是天下的法。

这说明唐太宗认为皇帝也应该遵守法律。

这与近代民主政治无关,所以B项错误;与分权制衡也没有关系,所以D项错误;儒家思想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014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2014高二历史月考试卷

2014高二历史月考试卷姓名:班级: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元,祸福相倚C、兼爱非故,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论语》载,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文(深奥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表明他在教学方法上主张()。

A、启发诱导B、学思结合C、因材施教D、温故知新3、唐太宗命令诸儒核实校订儒家的五经,并作出官方注解,即《五经正义》。

“五经”指的是()。

A、《诗》《书》《礼》《论语》《春秋》B、《诗》《书》《易》《论语》《春秋》C、《诗》《书》《礼》《孟子》《易》D、《诗》《书》《礼》《春秋》《易》4、“工程”是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下列不属于他们基本主张的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B、“人伦者,天理也”C、通过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只有对别人尊敬才能真正理解“仁”5、对“理是世界的根源”和“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的评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唯心主义B、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C、两者都是唯物主义D、前者是唯心主义,后者是唯物主义6、朱熹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有()①认为伦理道德是“天理”②倡导用道德标准支配人的行为③都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④都坚持“”性善论和儒学“仁”的思想A、①②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7、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B、“民贵君轻”的思想C、“性善论”D、“大一统”思想8、下列关于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中,不包括的是()。

A、工商皆本B、学以致用C、追求人性D、君主立宪9、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上是()。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C、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10、孟子的“仁敌”是对孔子“仁”的学说的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在()①把孔子“仁”的思想具体化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之间的关系③指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④“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费孝通在描绘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时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古代A、宗法制度文化B、“家国同构”理想C、森严的等级制D、“三纲五常”原则2、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他们认为扩充人的善性的主要方式分别是A、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B、王道和民主政治C、实施仁政和道德教育D、实行人治和法治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

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公九卿制B、三省六部制C、内阁制D、军机处4、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这段话的本质目的是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5、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A、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C、文学发展呈世俗化趋势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6、“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应是A、李贽B、顾炎武C、黄宗羲D、王夫之7、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了一本书的新印本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浙江省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

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浙江省永嘉县第二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返校考试

永嘉二中2014学年第二学期返校考试高二历史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00分,共6页。

考试用时80分钟,请合理分配考试时间。

2.所有答案均需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答在其他地方无效。

试卷Ⅰ: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

这一时期()A.周天子权威日渐衰微B.铁犁牛耕已经普及C.文人画盛行于世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下列关于明朝政治的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时废丞相,设内阁,加强皇权B.以司礼监牵制内阁,成为正式统率六部的机构C.实行特务政治,负责侦查、监视官吏和平民D.宦官参政,甚至控制内阁是明代政治黑暗的根源3.近代中国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②五四运动③黄海海战④国民大革命A.①②③④B. ③①②④C. ①③④②D.③②④①4.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C.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D.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5.1954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民主法制建设重要的一年。

下列选项能作为佐证的是()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③《共同纲领》的颁布④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①④B.④C.②③D. ①③6.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关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成就的论文,请你为该同学选择适当的材料。

下列选项能够选入的是()A.参加万隆会议——收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有关材料B.中日邦交正常化——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C.不结盟政策的提出——收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谈话记录D.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收集江泽民出席联合国会议的有关材料7. 表1:雅典民主政治此表反映了雅典()①民主范围狭隘②民主政治走向衰落③民主决策方式单一④公共权力的滥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2014-2015人教版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4-2015人教版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5月调研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 11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 选择题(共50小题,1—40每小题1分,41—50每小题2分,共60分,所给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

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A.孔孟之道的影响 B.老庄哲学的影响C.韩非思想的影响 D.墨家学说的影响2.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

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

折射出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的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C.专制皇权加强、“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3. 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这说明朱熹认为A.“天理”和“人欲”是绝对对立的B.“天理”和“人欲”是可以并存的C.“天理”和“人欲”对人类来说是同等重要的D.“理”是世界的本原和天下万物永恒存在的普遍规律4.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5.“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

事实证明,它的价值十分显著:过去,用羊皮纸制作一本《圣经》,至少需要300张羊皮。

”文中提到的技术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磁石 D.火药6.《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性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2014年春季高二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4年春季高二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4年春季高二年级五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人:蔡文香审题人:林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1至27题是必考题,28至31题为选考题。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B.《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2.宋朝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

其主要原因A.重文轻武,理学盛行B.君权加强,相权削弱C.交通发达,贸易兴盛D.商业发展,城市繁荣3.在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在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执行权。

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B.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C.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D.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4.克里斯提尼被誉为“雅典民主制的建立者”,他不仅保留了梭伦时期的基本结构,而且还有重大的创新。

其“创新”主要表现在A.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B.以地域部落取代了血缘部落C.以抽签方式选举议事会成员D.向参政公民发放津贴5.《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这表明罗马法A.维护平民利益B.保护私有财产C.袒护贵族特权D.体现政治民主6.雅典民主时期,“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

古代雅典保障“‘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关键措施是A.进行抽签选举B.设立公民大会C.实行公职津贴D.采取轮流执政7.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的十个法表,被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

(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新课标)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第四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和答题卡,试题自己保留,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某某、考号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准考号、某某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①宗法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科举制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③3.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5.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128人统计分类表。

据表可知,汉代察举制A.兼顾了各阶层利益B.削弱了身份制、世袭制C.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D.沿袭了世卿世禄制6.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

新课标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附答案)

新课标14—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1)历史 (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新课标】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 中世纪的欧洲,生物学一直受到封建神学的严重窒息,下列哪些事件冲击了封建神学,推动了生物学的进展()①文艺复兴②宗教改革③启蒙运动④资产阶级革命⑤相对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九十五条论纲”正是由于这论纲的发表在欧洲揭开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这一运动使德意志、英国等国( )A.以路德派新教为主 B.以加尔文派新教为主C.仍以天主教为国教 D.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3. 山西恒山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一座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出现于()A.西汉B.东汉C.南北朝D.隋朝4.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不公正地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但是,苏格拉底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平静地说:“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这一事件说明苏格拉底()A.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漠视自身的思想自由C.具有法律至上的意识D.主张积极地追求功利5. 一个原始社会的孩子,整天和自己的母亲出去采集食物,却从不知道自己的父亲。

他应该生活在()A.早期智人 B.晚期猿人 C.母系氏族 D.父系氏族6. 达·芬奇曾在笔记中写道:“艺术家必须留意到,当人们受到强烈的心理震荡来不及思考时那一瞬间所表现出来的姿态。

”他的画作即使是宗教题材,也能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最能反映上述思想的画作是()A.《最后的晚餐》B.《蒙娜丽莎》C.《西斯廷圣母》D.《大卫》7. 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

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13—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附答案)(2)

一.选择题(20*3分=60分)1.“州郡之民,或因年俭流移,弃卖田宅,漂居异乡,事涉数世。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直接改变这一状况的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B.推行三长制C.整顿吏治D.迁都洛阳2.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C.完成鲜卑封建化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吏治腐败,民怨沸腾。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贪赃枉法,北魏孝文帝决定A.以官吏的政绩作为决定官吏任期的依据B.对“枉法”的官吏一律处死C.给百官颁行俸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D.对“贪赃”的官吏严惩不贷4.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使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被清丈出来的是A.农田水利法B.方田均税法C.市易法D.均输法5.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作用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挽救了北宋统治危机B.解除了辽和西夏的威胁C.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解除了财政危机6.假设你生活在宋神宗熙宁三年,若参加科举考试,怎样才能被“高校”录取?A..背诵诗赋词章B..学习“四书五经”C.联系实际,学习经义策论 D..依靠“恩荫”7.“谁若杀害了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或其他任何一个亲属,只要交纳5~7枚金币,便可洗净罪恶了。

”材料集中体现了A.天主教会政治势力强大B.天主教会凭借权力搜刮钱财C.天主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8.德国首先进行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A.德国处于分裂状态B.天主教会在德国出售“赎罪券”C.罗马教皇对德国的沉重压迫和剥削D.马丁·路德的改革方案深入人心9.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①促进井田制瓦解②导致地主阶级兴起③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④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电视剧《商鞅传奇》反映了商鞅传奇的一生,他的一生与秦国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统治者是()A.秦穆公与秦始皇B.秦穆公与秦惠文王C.秦孝公与秦始皇D.秦孝公与秦惠文王11.奥斯曼素丹统治埃及的政治措施有①将埃及设立为行省②派遣总督——帕夏③建立近卫军④保留马木鲁克,并让其担任地方长官⑤实行包税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18世纪末,英法侵略埃及的根本原因是A.埃及战略地位优越B.埃及国力衰弱C.出于建立殖民地、拓展市场、倾销商品的需要D.拿破仑的个人野心15.阿里改革失败的外部原因主要是A.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与残暴B.阿里的一系列扩张战争加剧了国内形势的恶化C.英国等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和干涉D.穆罕默德·阿里的个人因素16.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7.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2014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带答案)

2014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带答案)

[键入文字]
2014 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带答案)
摘要:历史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 高二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共30 题,每题2 分)
1.“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

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B.大、小宗的身份是一成不变的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
D.等级森严,大宗对小宗有统辖权
2.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

“陛”是台阶,称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

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

这体现了
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
A.皇位世袭
B.家天下
C.君权神授
D.皇帝独尊
4.“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总部
5.黄仁宇在其著作《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帝国跨地过广-----于是采用一种‘斑马式’的管理,就是有些地区秦朝所设置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
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

”文中的“斑马式”管理应该对应的制度是
1。

湖北省云梦一中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湖北省云梦一中高二历史5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云梦一中2013-2014学年度5月月考高二历史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48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1.《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这表明董仲舒A.以天命强化儒家的德治理论 B.强调“天人合一”C.推动儒家思想的神秘化 D.实现君主专制的合法化2.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可见孔子主张A.崇尚富贵,反对禁欲主义 B.安贫乐道,不以利累己C.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D.抑制商业,耕战为本3.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

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自于A.董仲舒 B.陆九渊 C.朱熹 D.王阳明4.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及:“今士大夫父母在而兄弟异居,计十家而七……其甚者乃危亡不相知,饥寒不相恤……乃今之江南犹多此俗人家,儿子娶妇,辄求分异。

”这种社会现象表明A.市民阶层的队伍不断壮大 B.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出现C.孝敬父母的传统观念打破 D.商品经济增强了私有观念5.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

”这说明他主张A.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人的是非善恶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6.理学对宋代以后的中国影响巨大。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二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 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D. 明朝废除丞相,加强了君主专制答案:A2. 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广泛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B. 唐朝时期,商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夜市C. 宋代,纸币开始出现,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D. 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并未得到充分发展答案:D3.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儒家思想在汉武帝时期成为官方意识形态B.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C. 道教在唐朝时期成为国教D. 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答案:C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B. 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可以预测地震C. 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是最早的麻醉药D.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答案:C5. 关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的贸易通道B. 唐朝时期,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C.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联系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与外界隔绝答案:D6.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起义C. 洋务运动是清朝政府的一次自救运动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D7. 关于中国现代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C.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全民族抗战D. 三大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答案:D8. 下列关于世界古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B. 罗马法是欧洲法律体系的基础C. 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期成为国教D.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答案:D9. 关于世界近代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B. 启蒙运动推动了欧洲的民主思想发展C. 工业革命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结构和社会面貌D. 法国大革命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答案:D10. 下列关于世界现代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战争B. 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C.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战争D. 冷战是美苏两国之间的全面对抗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绵阳中学2014(高二)下期第二学月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10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1分,共48分)1.德意志皇帝亨利四世在同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

1075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忏悔罪过”。

亨利四世身着罪衣,立在城堡门口三昼夜,才获得教皇的赦免。

这就是“卡诺莎之辱”,又称“卡诺莎觐见”。

这件事集中说明当时()①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②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欧洲的封建国王反对教会统治的斗争③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④德国并没有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3.“一个人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

……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以谴责。

这样做就是亵读神明。

”材料所体现的是()A.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B.加尔文宗教对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C.符合教俗封建主的利益D.彻底否定了天主教的作用4.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①目的为了富国强兵②重点发展军事工业③由最高统治者推行④封建性质的改革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

”上述材料说明阿里改革存在什么问题()A.改革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军事需要B.强制征兵,引起人民的不满C.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较低D.发动对外战争,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6.之所以说穆罕默德•阿里是现代埃及的奠基人,主要原因是()①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②推动了埃及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③繁荣了文化,增强了经济、军事力量④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7.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①导致国内市场狭小②导致自由劳动力缺乏③不利于工业资本的积累④农奴起义不断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列宁在评价1861年改革时说:“臭名昭彰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C.改革后农民支付高额的赎金D.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9.19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认识。

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开展工业革命②废除封建制度③实施“大陆政策” ④推行文明开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

这是因为( )A.国家保有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B.确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确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1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都反映了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趋势。

这一趋势是( )①逐步实现社会各方面的近代化②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③被压迫民族争取实现民族独立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A.①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13.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14.《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的进步,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

这主要说明( )A.日本缺乏本土文化B.东方人的拿来主义C.谴责日本掠夺本性D.赞美日本学习精神15.新政发展经济的政策,在某些地区得到落实,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山西省商务局成立后,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

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

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

山西的近代工业开始起步。

以上材料反映的正确信息是( )A.戊戌变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戊戌变法法令得到广泛落实C.戊戌变法取得了成功D.维新变法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6.百日维新期间,普通绅民纷纷上书,据康有为记载:“至有野民渔人上书,纸用二尺条长,称及皇上亦不抬头,上亦一笑置之。

”这说明()A.中国下层人民对光绪皇帝不尊敬B.许多上书没有遵照奏折格式,人民急需教育C.新政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激起资产阶级和普通民众参政热情D.光绪皇帝比较通情达理17.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18.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

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D.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19.日本人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

”如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20.下列有关托马斯•阿奎那思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他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B.他认为国家由一个君主统治是最好的政体C.他认为君主专制是上帝的意志D.他主张君权高于神权21.詹姆士一世不了解英格兰的国情,推行极端君主专制统治,导致王权与议会之间的尖锐冲突。

这里的英国国情具体指()A.英国人不信仰基督教B.英国资本主义发展C.英格兰和苏格兰矛盾的尖锐D.限制王权的议会传统根深蒂固22.阿奎那和英王詹姆士一世学说的相似点在于()A.把国王称作神,与上帝相提并论B.君权无限C.从神学角度为君权作辩护D.王权高于教权23.在斯宾诺莎、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中,其共同的思想倾向有()①天赋人权思想②社会契约论思想③分权与制衡思想④主权在民思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4.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自由。

”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A.自由和法律是分不开的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C.法律为保护人权而设立D.依法限制政府的权力,人才能充分享有自由25.“我们认为下列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了这些目的。

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独立宣言》的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 )①三权分立的思想②平等思想③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④人民革命权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6.戊戌变法损害了顽固派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阻挠。

下列措施直接触犯顽固势力利益的是( )①裁撤冗员②废除八股③设立京师大学堂④裁汰旧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 )A.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不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妥协D.中华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了最隆重的皇家庆典的豪华场面。

图二是邓小平会见英国伊丽莎白女王二世的情景。

正确的是()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是英联邦的首脑,在礼仪上是至高无上的,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③29.英国人普遍认为沃波尔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了内阁大臣,还常常主持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A.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做上了枢密大臣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D.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30.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31.美国前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时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用民主的方式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