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的操作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酿造葡萄酒B.磨制豆浆C.冰淇淋融化D.刀削新鲜水果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人身安全的必要保障。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加热液体C.取用颗粒状锌粒D.检查气密性3.下列对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实验探究中,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的和呼出的都是空气,成分含量没有改变B.证明呼出的气体含较多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复燃C.人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增高D.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4.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二氧化硫B.一氧化碳C.氮气D.可吸入颗粒物5.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A.工业粉尘B.汽车尾气C.煤炭燃烧D.风力发电6.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能燃烧,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无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7.科幻大片《火星救援》讲述航天员在太空求生的星际驻留生活。
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试卷第1页,共10页A.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氧,发生了物理变化B.“人造空气”接近空气的组成,属于纯净物C.液氧可用作航空火箭发射,利用其助燃性D.太空宇航员呼吸氧气,可利用光合作用循环利用8.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A.B.C.D.9.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必定加快反应速度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通常会发生改变C.在酿造工业和制药工业,一般都要用酶作催化剂D.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10.如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氧气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11.“分子机器”是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开发出来的机器,在向其提供能量时可移动执行特定任务。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导语:】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前大家除了要认真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还要多做题,这样才能巩固好学过的知识点,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三篇】,欢迎大家查阅。
【篇一】初三上册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注意: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的答案栏内。
选错、不选、选而不填、多选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给分。
1、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下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材燃烧B、瓷碗破碎C、酒精挥发D、石蜡熔化2、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D、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3、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B、C、D、4、在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D、蜡烛中只含有水不含有二氧化碳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以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①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② 熄灭酒精灯③ 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④ 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固定装置⑤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 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A、③④①⑤②⑥B 、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 、④①③⑤⑥②6、我们呼吸的空气中,气体体积约为78%的是()A、氧气B、氮气C、氢气D、二氧化碳7、现有下列事实,① 动物呼吸,② 白磷燃烧,③ 食物腐烂,④ 酒的酿造。
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发光B、都属于缓慢氧化反应C、都发生爆炸D、都属于氧化反应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用托盘天平称取 5.6g 氧化铜粉末②用容积为10mL 的试管盛5mL 水在酒精灯上加热③用排水集气法可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④用10mL 量筒量取8.2mL 水A、只有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只有②③9、在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T四氧化三铁B、氮气+氢气—氨气C、水T氢气+ 氧气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10、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方法是()A、用水冲灭E、用书本扑打扑灭C、用嘴吹灭D、用湿抹布xx二、填空题(34 分)11、结合下图所示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用容积为15mL的试管盛液体加热时,最多可盛液体mL,加热过程中,试管夹应夹持在试管的。
初中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育青学校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班级得分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下列成语描述的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2.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A.集气瓶B.量筒C.试管D.烧杯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胆矾晶体呈蓝色 B.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C.酒精有特殊气味 D.氯化钠的熔点是801℃4.某密闭容器内盛有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燃烧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且不能混入新的气体,最好采用的可燃物是()A.硫磺B.红磷C.铁丝D.木炭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A.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的热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倒入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双氧水B.空气C.氯酸钾D.氧化汞7.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 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d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 熄灭酒精灯; f 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acdfeB. abcdefC. bacdefD.abcdfe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9.下列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A.炒菜时闻到香味 B.压缩空气 C.干冰升华 D.湿衣服晾干10.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 ①②③均可11.生活离不开水,下列各种水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蒸馏水C.海水D.糖水1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酒精挥发──分子间隔变大 B.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大小改变 D.丹桂飘香──分子不停运动13.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1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15.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C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2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2C.在Ca(OH)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2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4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清新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清澈的泉水4、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法D.以上方法都可以6、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
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A.食醋B.花生油C.食盐D.白酒7、“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下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8、“84消毒剂”是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消毒液。
制备次氯酸钠的原理可表示为:2NaOH+Cl2=NaClO+X+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OB.NaClC.NaHD.NaClO239、下图所示的装置有很多用途,下列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a bA.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由a口进气B.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C.排水法收集氢气时,由b口进气D.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由a口进气10、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 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C的质量为()A.6.8gB.9.6gC.8.8gD.4.4g11、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B.61C.175D.28912、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①加入CaO②加入Ca(OH)③升高温度④降低温度2A.②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13、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A.氯化钠溶液B.稀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D.水1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B.生活中节约用水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15、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16、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初中化学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四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四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A.爆竹爆炸B.干冰升华C.食物变质D.葡萄酿酒1.(2分)我们生活在千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2.(2分)下列实验仪器在实验时,不宜作反应容器的是()A.氯元素 CL B.镁元素 mg C.氦元素 He D.钠元素Ne3.(2分)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给液体加热C.读出液体体积D.倾倒液体4.(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B.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C.矿泉水稀有气体D.水银铁水5.(2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21%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C.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可燃性D.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6.(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7.(2分)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A .大于20mLB .小于20mLC .等于20mLD .无法确定8.(2分)某学生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40mL ,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仰视读数为20mL ,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增加砝码B .添加药品C .减少药品D .调节平衡螺丝9.(2分)用托盘天平称量5.2克药品,天平调平后,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移,此时应( )A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B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C .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D .用滴管吸取液体时,先在空气中挤捏胶帽排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10.(2分)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B.C.D.11.(2分)实验室制取气体装药品之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023-2024学年初三人教版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初三人教版化学第一次月考测试卷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2023年5月10日,我国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飞船所用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属于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B.氢气是最轻的气体C.氢气具有可燃性D.氢气可转化为液氢2.我国城市及周围地区的环境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气C.二氧化氮、二氧化碳、PM10D.二氧化氮、臭氧、水蒸气3.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的是()A.红磷B.木炭C.硫粉D.铁丝4.小明在称量10克硫酸铜的过程中,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左偏,则应该()A.减少砝码B.增加砝码C.增加药品D.减少药品5.某同学用量筒量取15.0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实际体积()A.等于15.0mL B.大于15.0mL C.小于15.0mL D.不能确定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闻气体气味B.检查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取用块状固体7.金属钛的熔点高、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好,所以在航天、医疗和化学工业中用途广泛.已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中子数为26,则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A.48B.26C.22D.48.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净化后的空气、二氧化硫B .水银、澄清石灰水C .透明的盐水、冰水混合物D .稀有气体、矿泉水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C .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10.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 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 2何时收集满11.下列是一些微粒的模型(●代表氢原子,〇代表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1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 .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C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1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高锰酸钾B.二氧化碳C.空气D.过氧化氢14.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Zn C.2N D.CO15. 在下列四种含有氯元素的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Cl2B.NaCl C.HClO D.KClO316.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氧化汞氧气+ 汞B.汞+ 氧气氧化汞C.氢氧化钙+ 二氧化碳→碳酸钙+ 水D.石蜡+ 氧气二氧化碳+ 水17.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图,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和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B.如图中连接电源A极的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海水经过蒸馏可以得到纯净水D.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操作可以降低水的硬度18.如图是一个具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活塞起始时位于刻度10处),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将它放在盛有沸水的烧杯上方,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注:白磷在40℃时可燃烧)。
精品解析: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实验初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③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硅原子核内的质子数x=2+8+4=14;
【小问2详解】
①由微观示意图可知,A为氧气,B为氨气,C为水,若D为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种含有氮、氢、氧三种元素,已知生成物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则D为含有氮元素的单质,即为氮气,化学方程为: ;
故选:D。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
加入适量的水
B
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将镁条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
C
验证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D
除去氯化钾固体中的少量二氧化锰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由分析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1℃物质A的溶解度为20g,将t1℃下A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因此得到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不符合题意;
C、不知道A、B的饱和溶液质量,不能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不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物质B大,因此除去A中含有的少量B杂质,可采用配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A,符合题意。
【答案】4. B 5. D
【解析】
【4题详解】
A、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
B、图2、图3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不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锶原子的质子数为38。C正确;
初中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_________A.纸张燃烧 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 D.湿衣服晾干2、图2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3、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C、食物腐败——分子发生变化D、酒精挥发——分子之间间隔变大5、能决定原子种类的是________A.质子数B.中子数 C.电子数D.电子层数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7、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A、滴水成冰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积沙成塔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A液态空气B过氧化氢C二氧化碳 D氯酸钾10、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导电性 B.导热性 C.可燃性 D.延展性11、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
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_______A.分子质量很小B.分子体积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间有间隔12、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A曾经被称为惰性气体B都是无色、无味气体C稀有气体的原子具有稳定结构,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在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3、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A. B. C. D.1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9化第一次月考】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化学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
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苹果腐烂B.烧制瓷器C大浪淘沙 D.篝火燃烧2.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十一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该目标的是()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B.加高烟囱将工厂废气排放到大气中C.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D.就地焚烧秸秆,增加田间肥料3.下列物质都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①冰水混合物②洁净的空气③液氮④澄清石灰水⑤牛奶A.①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④⑤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B.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经混合,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5.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熄灭酒精灯C.加热液体D.闻药品气味6.下列实验记录不正确的是()A.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光,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火焰分三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用酒精灯外焰给物品加热,原因是酒精与空气充分接触D.向某气体中伸入燃着的木条,木条熄灭,该气体是二氧化碳7.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但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描述的是化学变化C.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B.该反应中O和CO的质量比为14:1122C.该反应中O和HO的分子数之比为7:622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说明汞原子体积变大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4、pH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下列水样酸性最强的是()A.pH=1.3的工业废水B.pH=4.5的雨水C.pH=7.0的烝馏水D.pH=7.3的矿泉水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CO):加入适量稀盐酸23B.CO(CO):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2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NaSO):溶解,过滤4246、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7、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8、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9、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A.HOB.NaHCOC.Ca(OH)D.HBO2323310、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1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12、与碳元素一样,氢元素也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依次称为氕[pid]、M[da o]、氚[chudn],分别用符号H、D、T表示,其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化学
初三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化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小题,每小题2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沸腾B.木材燃烧C.蔗糖溶解D.冰雪融化[答案]B[解析]三态间的变化以及溶解都是物理变化,B选项为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应选B.[点评]一般考查的化学变化可总结为:燃烧,生锈,食物变质或由生变熟,爆竹爆炸等.2.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米饭变馊B.牛奶变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答案]C[解析]C选项是因为液体水变成水蒸汽,属于三态之间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应选C.[点评]本题仍是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大试管,集气瓶B.烧杯,量筒C.酒精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答案]B[解析]在制备和收集装置中都没有用到烧杯和量筒,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制备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及所用的仪器.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果汁B.豆浆C.酱油D.水[答案]D[解析]A,B,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纯净物,应选D.[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混合物的区别,从基本概念入手即可.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实验现象是A.产生大量白烟B.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C.燃烧的火焰为蓝色D.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可知,应选B.[点评]本题考察铁燃烧时的现象,除铁以外还有硫,炭,磷等物质的燃烧现象,都一定要熟记,这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6.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B.氮气常用于制硝酸和化肥C.稀有气体用做保护气D.氧气用于钢铁冶炼[答案]A[解析]物质的用途是由它的性质决定的,因为食物腐败其实是食物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氧气不能用于食品的防腐,应选A.[点评]本题虽是考查物质的用途,若用途记的不全,可根据性质决定用途来找出正确答案.7.下列实验操作中,的是[答案]A[解析]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须用灯帽盖灭,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常规操作,要熟记.8.实验室可用于制取氧气的药品是A.空气B.二氧化锰C.高锰酸钾D.氧化汞[答案]C[解析]空气是工业制氧的原料,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气的实验室制备,所以一定要注意工业上和实验室的制备差别.9.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B[解析]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解释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混合前体积和;分子不断运动可以解释人们可以闻到气味,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子的特征和这些特征在宏观上的表现.10.下列各项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A.利用石油生产人造纤维.B.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C.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D.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的方向[答案]A[解析]化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基础科学,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学科的研究内容及范畴.1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没有改变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答案]A[解析]二氧化锰只是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中是催化剂,在别的反应中就不一定是催化剂,所以应该说某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制氧气这个反应的催化剂.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出题角度有点新意,可用排除法选出答案.1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向试管中加入药品,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气体,④加热盛有药品的试管,⑤停止加热,⑥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C.①②④③⑥⑤D.①②④③⑤⑥[答案]B[解析]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B.[点评] 本题考查制备氧气的操作过程,做此题的技巧是:看四个选项的第一步有两种,那就是①和②,因为在添加样品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所以排除A,C,D,直接选出答案B.如此可以节省做题时间.1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可以不难发现符合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只有A.[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14.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需预先铺上一薄层细沙或少量水,其目的是A.增强实验效果B.提供水蒸汽,参与化学反应C.避免红热的生成物直接与集气瓶接触,保护集气瓶D.提高氧气的浓度[答案]C[解析]铺水或细砂是防止高温生成物落入瓶底造成集气瓶局部受热而炸裂,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实验中的操作及其原因.15.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空气B.过氧化氢溶液C.氯酸钾D.高锰酸钾[答案]A[解析]B,C,D中含有氧元素,只有A中含有氧气分子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原子,元素的区别.16.拉瓦锡认为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B.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C.按体积比,空气中约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0.03%的二氧化碳和0.03的其他气体和杂质D.在通常状况下,空气中氮气约占4/5体积,氧气约占1/5体积[答案]D[解析]拉瓦锡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只是把空气分成了氧气和氮气两个部分,应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1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A.有发热发光的现象B.有新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颜色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定义,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1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氧气B.氧化镁C.高锰酸钾D.臭氧[答案]B[解析]氧化物的定义是某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物概念.1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答案]B[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是蓝紫色火焰,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仍是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2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答案]A[解析]根据原子定义,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21.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是无色,无味气体B.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C.曾被称为惰性气体D.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答案]D[解析]任何物质都不是绝对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稀有气体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特定条件和特定物质也是可以发生反应的,应选D.[点评]本题考查稀有气体有关知识,也可用排除法来做.22.我国城市环境中,空气污染物主要是A. B.C. D.[答案]B[解析]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应选B.[点评]本题考查大气污染物的组成,此类题考的较多,题目可以变化,如空气污染指数都包括哪些气体等.23.提出原子概念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门捷列夫C.阿伏加德罗D.道尔顿[答案]D[解析]道尔顿提出了原子概念,应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史.24.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氮气B.稀有气体C.氧气D.水蒸气[答案]A[解析]根据空气中含量较多,判断有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那就是氮气,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空气组成及个组分化学性质是否活泼.25.距地球15—35km处,有一臭氧层,臭氧的化学式为,微量的臭氧可以净化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关于臭氧的叙述错误的是A.臭氧是一种单质B.不使用含氟冰箱有利于臭氧空洞的修复C.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D.臭氧转化成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臭氧和氧气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性质肯定不会完全相同,应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小型信息题,根据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不难选出正确答案.26.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间的距离可能改变C.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着D.物质并不都是由分子是构成[答案]A[解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应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分子特征,对于概念不仅要记忆,还要理解,如对分子概念理解不深本题极有可能做错,分子不变,物质的物理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如状态等,所以必须强调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7.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可用的方法是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A.①或②B.①或⑨C.②或③D.①②③均可[答案]C[解析]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极难溶于水可用排水集气法,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体物理性质及其收集方法直接的关系.28.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答案]C[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反应其实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数目的变化情况.29.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药品时,应将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B.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可以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C.取用装在试剂瓶内的药品时,瓶塞拿下后应正放在桌上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答案]C[解析]试剂瓶的瓶塞拿下后应倒放,防止桌面上物质污染了瓶塞及试剂,应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本实验操作.30.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首次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在一块晶体硅(由硅原子构成)的表面直接移动硅原子写下了"中国"两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上述操作中没有任何变化B.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C.技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D.这说明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B[解析]在操作前后硅原子的排列情况,可以说发生了物理变化所以A不对,因为没有生成新物质所以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C,D错,应选B.[点评]本题稍有难度,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二,判断题3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物理性质需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3)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的组成中都只含氢元素和氧元素,它们都属于氧化物( )(4)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于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 )[答案] (1)√ (2)× (3)√ (4)× (5)×[点评]本题都是对基本概念的考查.三,填空题32. 教科书中有一幅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填写序号)a.绝热b.透气c.导电d.隔水[答案]b,d[解析]根据生活常识,鸟不能生活在水里,所以要隔水,鱼生存也需要氧气所以要透气,应选b,d.[点评]由本题可知,做题时一定要把所学的知识结合生活常识,就很容易,千万不要单纯想课本里有没有学过.33.[答案]氧气(氮气,硫,磷等均可);化合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等均可);混合物.[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也是基础知识考查.34.书写下列定义:(1)化合物;(2)氧化物 .[答案] (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2)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点评]本题考查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35.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和规范的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础保证.[答案] 实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研究方法.36.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②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③酒精易挥发,④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⑤是一种绿色能源.⑥当点燃酒精灯时,⑦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用序号作答);发生的物理变化是(用文字作答);化学性质是(用文字作答);发生的化学变化是(用文字作答).[答案] ①③②;能与水以任何比例互溶,酒精挥发;酒精具有可燃性;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气化后燃烧成水和二氧化碳.[解析]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溶解性都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点评]本题是对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物理,化学变化四个概念的综合考查.首先要明白性质和变化之间的差别.37.为了延长白炽灯的寿命,灯泡放有少量红磷作脱氧剂,其作用原理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得基本类型为反应.[答案] ,化合[解析]既然是脱氧剂,一定是把氧气消耗掉,反应产物只有一种,所以是化合反应.[点评]做此类题须注意看清题意要求,即是化学表达式还是文字表达式,一定要按要求书写.38.将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将l00mL酒精与l00mL酒精混合后,所得到混合液体的体积(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mL,原因是 .[答案] 小于;分子间有间隙;等于;同种分子的间距相等.[解析]当两种大小不同的粒子混合,小的粒子可以进入大粒子的间隙从而混合体积缩小,如大豆和小米混合;当粒子大小相同时,混合后的总体积是原体积的加和.[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分子的特征解释一些实验现象.39.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分它们.[答案] ①将四瓶气体分别通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并均匀摇荡观察现象,可发现有两瓶气体与石灰水发生反应,另两瓶气体无反应②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无现象的瓶中,观察现象,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使木条熄灭的是氮气,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有现象的瓶中,观察现象,能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解析]本题的方法并不唯一,如先用燃着的木条放入各个集气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继续燃烧的空气,熄灭的有两瓶;再把澄清石灰水滴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两个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另一瓶就是氮气.[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鉴别题,根据这几种气体的性质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40.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与电池负极相连的试管a得到气,与电池正极相连的试管b得到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约是,该过程的文字表达式为: .[答案]氢; 氧; 2:1;[点评]这也是一道常考的实验题,同样要注意做题要求,本题要求文字表达式.4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仪器认识: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②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问题分析: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答案](1);①试管②量筒(2)试管中未放棉花,高锰酸钾从导管进入水中;瓶底没有放水或铺上沙子,燃烧中的细铁丝碰到杯底[解析]要想测量所得氧气的体积,就必须想办法把氧气的体积转化成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液体的体积,那就要利用压强来设计实验,B装置就是利用压强原理把所得气体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的最好装置.气体由b口进入,使瓶内压强增大,瓶内的水就会沿c导管进入到C装置的量筒里.[点评]本题还是有一定难度,做此类实验题要求学生首先要看清实验目的,从而根据目的来设计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5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计16分)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 .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 —2mL 3.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 B .花香四溢 C.洗净的铁锅常出现锈渍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4 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
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
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5 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可以制取氧气 B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 C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D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溅,产生黑色固体 1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6.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臵。
关于该装臵,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
A .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
C .使用该装臵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 .使用该装臵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7.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
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
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除⑥⑦外
B、全部
C、①②③⑤
D、除④外
8.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臵。
关于该装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臵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 D.使用该装臵用来观察氧气输出的速率
二填空题(共计16分)
1(3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2 (5分)酒精:①无色透明;②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③易挥发;④能与水
以任意比例互溶;⑤能溶解碘等物质;⑥易燃烧;⑦常做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⑧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有;用途有;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3(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指出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①红磷燃烧,;
②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 (2分)(填序号)①纯净的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四氧化三铁④硫磺、
⑤加热高锰酸钾后剩余的混合物⑥啤酒⑦ 75%的酒精⑧液氮
⑨过氧化氢溶液
A 纯净物
B 混合物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1.(5分)某同学可如右图所示装臵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
气的体积分数。
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
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其左端密封有空气和足量白磷(白
磷着火点低,约40 ℃),右端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
活塞处在5 cm处。
①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
②可以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白磷(足量);活塞向(填左或右)移动。
实验结束后,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13分)根据制取氧气的装臵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写出标号的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 C装臵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装臵,其中的二氧化锰所起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
(2)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装臵应该与________ (填“E”或“F”) 装臵连接,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做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时(装臵B) ,发生了下列情况,请简要地写岀由于实验操作不当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
①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其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____________________,致使高锰酸钾粉末通过导气管进入水槽中。
②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其原因是: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分别写出这两种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