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预检分诊疗流程图

合集下载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是医院急诊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下面将介绍一般的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1. 接诊病人到达急诊科后,首先由护士进行接诊。

护士应当首先询问病人主诉,及时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同时,应当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等相关信息,以便后续医生诊断时参考。

2. 测量体温接诊后,护士应当立即为发热病人测量体温。

体温是判断一个病人是否发热的重要指标,对于预检分诊至关重要。

通常,体温高于37.5摄氏度被定义为发热。

3. 评估病情在接诊和测量体温后,护士应当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简要评估。

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疾病史等信息,护士可以初步判断病人可能患病的类型,以便做出后续的处理。

4. 分诊基于对病人的评估,护士应当根据医院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将病人分诊至相应的科室。

一般来说,可以将病人分为急诊、内科、外科等不同科室,以便医生更加专业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5. 传输病人信息在完成分诊后,护士应当将病人的基本信息、体温、主诉等信息及时传输给相应的医生。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更快地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诊疗。

6. 指导病人等候最后,护士应当对病人进行简要的指导,告知病人应当到哪个地方等候医生的诊断,同时告知病人可能需要等候的时间长短。

这样可以给病人提供一个合理的等候环境,减少焦虑情绪。

以上就是一般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的基本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医院急诊科工作中,预检分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医护人员做到周密、迅速,在确保准确诊断的同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病人的健康和安全。

谨慎操作,精细管理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应当时刻牢记的座右铭。

【字数:363字】。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完整版)预检分诊流程一

(完整版)预检分诊流程一

一、预检分诊流程分诊疑似传染病患者传染病人陪护者二、传染病人就诊转诊流程三、传染病报告卡上报流程四、突发疫情和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递流程合肥益康中医医院传染病应急预案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及时发现、有效控制突发传染病,规范突发性传染病发生后的报告、诊治、调查和控制等应急处置技术,指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经济发展.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预案,制定本方案。

3、突发性传染病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手足口病、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在我院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性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本预案所指突发性传染病是指某种传染病在短时间内发生、波及范围广泛,出现大量的病人或死亡病例,发病率远远超过常年发病率水平的情况。

包括以下情况:1)发生霍乱疫情及暴发疫情;2)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3)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4)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例;5)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

发热、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发热、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医院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科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
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
及时报告县疾控中心
.
. 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
(门诊大堂测体温处)
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发热病人
预检分诊点询问发热病史、有无外出或接触史
体温38℃以下38℃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普通门诊为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进行交接班
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清洁。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有无外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图审批稿

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置流程图审批稿

疑似登革热病例处置流
程图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三水区人民医院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处置流程
病人就诊
分诊
发热病人(疑似登革热)其他病人
发热门诊/感染内科门诊(先验血常规)普通诊室
疑似病例,医生填写《疑似登革热病例送检表》
发病3天后进行“登革热抗体检测”
临床诊断病例
轻症可居家隔离治疗
住院病例收入感染内科隔离病房非登革热病例
疑似/确诊病例(报疫情)
重症病例(报医务科、院感科)
治愈出院(院内区内专家会诊,填表上报区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请市专家会诊转诊
三水区人民医院
2015年5月5日。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当患者来到医院就诊时,首先会被引导到预检分诊处进行体温测量。

如果患者体温异常升高,就会被视为发热患者或感染性疾病患者,接下来将由感染科门诊医师进行排查。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非传染病患者,就可以进行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并按时限报告区疾控中心。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会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如果患者体温在38℃以下并没有流感样症状,就可以进行普通门诊就诊,并要求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如果患者体温在38℃以上并伴有流感样症状,就需要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并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和清洁。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来院的病人及陪同人员也需要进行体温测量。

如果患者没有发热和感染性疾病,就可以进行普通门诊就诊。

如果患者被诊断为感染疾病,就会被引导到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如果患者被确诊为传染病的病人,就需要进行医学留观,而疑似传染病的病人则需要留在医院指定地点。

如果病人被解除观察,就可以回家或转至其他病房进行治疗。

XXX致力于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研究课件等服务,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下载,但请注意,这些资料仅供参考。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标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传染病预检分诊流程图
患者来院就诊
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发热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
感染科门诊医师排查
非传染病患者确诊、疑似传染病患者普通门诊就诊住院或门诊(居家)隔离治疗
按时限报告区疾控中心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
门诊部预检分诊站
(门诊大堂测体温处)
询问发热病史及症状体征
发热病人
预检分诊点询问发热病史、有无外出或接触史
体温38℃以下 38℃以上伴有流感样症状普通门诊为病人及陪人戴口罩
护士护送病人到急诊科诊治进行交接班
做好预检分诊处环境的消毒、清洁
感染性疾病病人就诊流程
来院病人及陪同人员
预检分诊处测体温
(给呼吸道感染病人发放口罩、检查X线)普通门诊就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医生进行排查
排队传染病的病人医学留观病人确诊或疑似传染病的病人留在医院指定地点定点医院
解除观察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的病人回家转至其他病房留院继续治疗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预检分诊流程图(修改版)

岑巩九洲医院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图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标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报告病种:甲种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曲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诊、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等。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看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就于12、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爆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簿,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之欧阳治创编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之欧阳治创编

发热病人预检分诊流程
一、预检分诊处设备配备:
1、“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标识;
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
3、一次性外科口罩
4、发热病人预检分诊登记本;
5、快速手消毒剂;
二、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流程:
1、门诊病人就诊前,首先到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测量体温。

2、“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查仪”报警温度为37.5℃。

若仪器报警,及时询问是否来自甲型流感疫区?有无密切接触史?等。

若患者前7天内到过疫区或有密切接触史、有流感样症状(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或腹泻),戴防护口罩,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

若患者未到过疫区、无接触史、体温≥38℃、
欧阳治创编 2021.03.10 欧阳治
创编 2021.03.10
有流感样症状,戴防护口罩,分至发热门诊就诊,并进行详细相关信息登记。

其他患者分诊到相关科室就诊。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

4、发放甲型H7N9流感预防宣传单,开展健康教育咨询。

顶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检分诊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