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强化训练:溶液之坐标曲线图
2022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训练:溶液与坐标曲线图
②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如上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4)欲从KNO3和NaCl(少量)的混合物中分离出KNO3。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常温下(20℃)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S
S≥10g
1g≤S<10g
0.01g≤S<1g
(2)若KNO3中混有少量NaCl,可采用 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3)t1的范围为_________(填标号)。
A. 10~20
B. 20~30
C. 30~40
D. 50~60
(4)t2℃时,将等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m(KNO3) _____m(NaCl)(填“>”或“<”或“=”)。
C.若x=2.33,则该溶液部分变质
D.实验1中,可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验证滤液中含有氯化钡
6.(2022重庆B卷)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一小块未打磨的铝片和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快慢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下列猜想正确的有
①0~t1阶段,可能是铝表面有层氧化膜
②t1~t2阶段,可能是铝和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
②要从KNO3的饱和溶液中得到其晶体,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
13.(2022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A. OA 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盐酸B. B 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铜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题型突破---坐标曲线题课件
分析
起点:生成物的质量为__0____,随 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 __增__大____ 拐点: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 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2)两种物质和一种物质反应(遵循优先反应原则)
①H+优先与 OH-反应
举例 1:向一定量的 Cu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 先:2_N_a_O__H_+__H__2_S_O_4_=_=_=_N__a_2S_O__4_+__2_H_2_O__(填化学方程式,下同); 后:2_N__a_O_H__+__C_u_S__O_4_=_=_=_C_u__(O__H_)_2_↓__+__N_a_2_S_O_4___。
起点不为 0,随着溶质的不断加入,溶质 质量、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不断 增大,当溶液饱和时达到最大值,之后 保持不变
起点不为 0,且该溶液已经饱和,不能再 继续溶解该溶质,则溶质质量、溶液质 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保持不变
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
图像
分析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的量减少,反应 过程_放__热_____(填“放热”或“吸热”),氢氧化钙的溶 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减__小____。反应结束恢复至室温后, (溶注质:X的可质为量溶、液溶的质质的量质、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__减__小____
3.酸碱反应过程中的 pH 变化曲线
考向
图像
原理分析
碱入酸,在开始反应时,溶液的
pH___<___7,此时溶液呈酸性;随着碱
碱入酸
的加入,pH 逐渐增大,当酸碱恰好完 全反应时,溶液的 pH__=____7,此时溶
液呈中性;随着碱的继续加入,溶液的
专题11 2023-2024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坐标曲线图(解析版)
专题11 坐标曲线图图像题是中考化学中必考点,常以PH 曲线、金属与酸的反应、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催化剂、酸碱中和反应等形式出现。
解题技巧:做到“五看一看坐标(横、纵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 (图像的起点)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四点比例 (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等)一般认为每一折点代表一个反应的开始或结束 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2秋•亭湖区)某校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向图中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B .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盐酸的烧杯中C .图中a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 和NaOHD .由a 点到b 点的pH 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答案】C【解析】A 、c 点所示溶液的pH 大于7,显碱性,向图中c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B 、图象中pH 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沉淀的质量 0 二氧化碳的质量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
C、a点溶液的pH小于7,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a点到b点的过程中,pH逐渐变大,溶液酸性逐渐变弱,至等于7,溶液显中性,可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2.(2022秋•曲阜市)兴趣小组利用手持技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的装置,加入25m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开启pH传感器,测得的相关数据如“图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pH的不断减少说明了CO2和NaOH的反应会放出热量B.pH的不断减少说明溶液中OH﹣也在不断的减少C.整个过程中,溶液的碱性总体在减小D.在实验过程中,图1中的圆底烧瓶内压强也会减小【答案】A【解析】A、pH的不断减小,说明了CO2和NaOH的反应,是因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碱性变弱,与放出热量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中考化学重难点专题完全突破——坐标曲线图(含答案)
中考化学重难专题完全突破专题五坐标曲线题类型一pH变化曲线①酸碱中和;图1:向碱性溶液中加酸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小,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图2:向酸性溶液加碱性溶液,溶液pH不断增大,,开始pH<7,B点恰好完全反应pH=7,最终pH>7;②酸碱稀释图3:向碱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减小(碱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图4:向酸性溶液中加水,起点pH<7,溶液pH不断增大(酸性逐渐减弱),最终将接近于7(但不能达到7),更不可能超过7;类型二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曲线①反应物质量变化;图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反应物有剩余。
(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反应结束);②生成物质量变化: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量为零,此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的反应物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图5: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有一个反应(O-A段)优先发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第二个反应(A-B段)的生成物质量曲线不从原点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即A点开始)。
(如将稀盐酸加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优先发生反应(0-A段),反应结束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从A点开始),产生气体,并且气体质量达到最大后(B 点),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增加。
③反应后剩余物质量变化;图6:固体物质与溶液发生反应时,消耗的固体物质质量比生成的固体物质质量大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质量增加。
题型02坐标曲线题-2022年中考化学考前重点题型分类突破(原卷版)
题型二坐标曲线题题型解读坐标图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贵阳中考的必考内容,多出现在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综合计算题中。
从内容上来说,主要涉及质量守恒、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溶液与溶解度、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溶液pH变化、反应速率变化等。
此类题除以文字方式给出部分信息外,其余的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
解题必备正确解读坐标图像题中给出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这类题目时应注意:(1)重在理解图表的含义,通过阅读有用的信息或数据,然后将所学知识与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即可进行解答或计算。
(2)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首先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到底是什么,理解起点、终点、转折点的含义,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概念、图象、数值三者之间的关系。
起点一般有三种情况:起点从原点开始;起点开始于y轴;起点开始于x轴。
变化趋势可分为三种:变大、变小、不变型。
终点可分为:接近某个值或等于某个值。
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
并且把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
(3)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时,要注意数值大小关系,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需的信息。
类型一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变化曲线1.反应物的质量变化图1: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不变,反应物有剩余。
(不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图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直至为零,反应物没有剩余,完全反应,反应结束)。
2.生成物的质量变化图3: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有一种反应物质量为零,此后生成物的质量不再随加入的反应物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反应结束);图4:在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只影响反应的速率,由图像的斜率可以看出,加入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生成物质量保持不变;图5: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发生反应,有一个反应(OA段)优先发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第二个反应在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第二个反应(AB段)的生成物质量曲线不从原点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反应结束时开始(即A点开始)。
专题08坐标图像题-2022年中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专题08 坐标图像题目录一、热点题型归纳........................................................................................................................................................【题型一】溶液pH的变化图像 (1)【题型二】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图像 (3)【题型三】与CaO相关的变化图像 (5)二、最新模考题组练 (6)【题型一】溶液pH的变化图像【典例分析】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B.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H+和OH发生反应C.b点时,参加反应的HC1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D.c点时,溶液中的Na+个数大于C1个数【答案】D【解析】A、随着试剂的不断加入,pH逐渐减小,是将稀盐酸逐滴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a点到b点pH变化的原因是盐酸中的H+和氢氧化钠中的OH发生反应生成水,故选项正确;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 ,溶液呈中性,表示溶液正好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NaOH+ HCl=NaCl+H2O可知,参加反应的HC1与NaOH的质量比为36.5:40;D、c点时,溶液呈酸性,说明盐酸过量,溶液中的Na+个数小于C1个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D。
【提分秘籍】1.酸碱稀释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1)酸性溶液稀释: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能等于或大于7。
如图1所示。
图1(2)碱性溶液稀释:溶液pH由大于7逐渐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pH只能接近7,而不能等于或小于7。
如图2所示。
图22.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3)向酸溶液中加入碱溶液:起点时,pH<7,随着碱溶液的加入,pH逐渐增大;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再继续加入碱溶液,溶液显碱性,pH>7。
专题一 坐标曲线题【2022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探究精准讲练】教师版
专题一坐标曲线题类型 1 pH的变化曲线1.稀释溶液时的pH变化曲线图像化学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图像图像【温馨提示】①稀释酸、碱溶液时,溶液的酸碱性不会改变,则溶液的pH曲线不会越过7。
②化学反应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是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还是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
若是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那开始时溶液的pH<7,随后增大,pH>7;若是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那么开始时溶液的pH>7,随后减小,pH<7。
类型 2 质量变化曲线1.反应物的质量曲线(1)不完全反应(2)完全反应2.生成物(沉淀、气体(1)两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图像(2)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和一种物质反应量)图像【知识拓展】优先反应原则①酸与碱的反应优先于该酸与盐的反应。
如:将盐酸加入到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先:NaOH+HCl===NaCl+H2O后:Na2CO3+2HCl===2NaCl+H2O+CO2↑②碳酸盐与酸的反应优先于该碳酸盐与另一种盐的反应。
如:将碳酸钠加入到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先:Na2CO3+2HCl===2NaCl+H2O+CO2↑后:Na2CO3+CaCl2===CaCO3↓+2NaCl3.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曲线(1)金属与酸反应曲线(详见课本)。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曲线①图像图a图b②分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改变是由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和生成的金属单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决定的。
举例:Zn+CuSO4 === ZnSO4+Cu65 160 161 64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固体质量减小(如图a)。
Fe+CuSO4 === FeSO4+Cu56 160 152 64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固体质量增加(如图b)。
4.固体中某元素质量(质量分数)曲线5.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或者反应前后没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随着反应的进行,物质的总质量不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专题08坐标曲线图-2022年中考化学全国各地市模拟题精选专项特训(全国通用)
专题08 坐标曲线图1.(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D【解析】A、纵坐标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横坐标是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错误。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质量减少,所以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先增大,反应结束后不变,错误。
C、横坐标是金属的质量,纵坐标是酸的质量,这属于足量金属等量酸的情况,最终产生的氢气由酸的质量决定,酸的质量相等,所以产生氢气的质量应该相等,错误。
D、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正确。
故选D。
2.(2022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一模)图像能直观表达化学中各种变化的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有关下列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表示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至过量B.②表示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C.③表示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D.④表示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至过量【答案】B【解析】A 、由金属与酸反应的质量关系2442Fe +H SO =FeSO +H 56982↑、2442Zn +H SO =ZnSO +H 65982↑可知,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过量,加入相同的铁和锌,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多,但反应完全时,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不正确;B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pH 值逐渐增大,当盐酸反应完全,再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此时溶液pH 等于7且不变,当氯化钙反应完全,再加碳酸钠溶液,pH 大于7,故选项图像正确;C 、氢氧化钠优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此时没有沉淀生成,当硫酸反应完全,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此时有沉淀生成,当硫酸铜反应完全,再加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改变,故选项图像不正确;D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开始时溶液呈碱性,pH 大于7,随着硫酸的加入,溶液pH 逐渐减少到7,最后小于7,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考点8 坐标曲线题-【三清导学】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纵向分析(解析版)
考点8 坐标曲线题型
清考点
一、坐标图像题
1.特点
坐标图像题的特点是借助于数学方法中的坐标图,把多个因素对体系变化的影响,用坐标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示出来,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
2.类型
坐标图像题的内容包括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物质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或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溶液的pH的变化等。
三、商标信息题
1.特点及类型
(1)利用标签中的信息(如化肥、农药、食品、药品或其他一些化学试剂),考查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物质的性质。
(3)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品的安全标志。
(4)利用标签中的信息考查有关化学式的基本计算。
2.解题策略
(1)正确解读商标信息。根据题意,从标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依据。
(2)记住常见商标中的图标及表示的意义。
清真题
1.小强在了解氯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甲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 乙的化学式为Cl2O
C. a处物质类别是酸
D. 丙物质可以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
【答案】B
【解析】A、甲是氢化物,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化学式为HCl,水溶液呈酸性,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说法正确;
3.解题策略
(1)抓住图像特征认真分析坐标中纵、横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图像的起始点、转折点、变化趋势、终点等。
(2)正确读取所需的数据或信息,弄清图像题中与曲线或直线变化的有关量的关系。
(3)认真解读题意,应用信息解答问题。
二、表格数据题
1.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中考化学真题强化训练:溶液之坐标曲线图1.(2022临沂)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_____℃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在t1℃时:向盛有30g a物质的烧杯中加入50g水。
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
(3)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4)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所含溶质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2022贵港)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生活中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生产、生活中防止水污染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一点)。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甲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
②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③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
④将丙溶液由P点转化到H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2022黑龙江龙东地区)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①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净化水,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
②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①在____℃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t3℃,将35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
③t1℃,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_____。
④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4.(2022铁岭葫芦岛)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溶解度相同的物质是_________。
(2)将接近饱和的C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3)t℃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 g。
(4)t℃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然后都降温到20℃。
对所得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液的质量:A<B<Cb.溶质的质量:B<C<Ac.溶质的质量分数:C<A<B5.(2022枣庄)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填字母标号)。
A.面粉B.白糖C.豆油(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称量(量取)。
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3)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P点所表示的KNO3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②将KNO3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写一种即可)。
③20℃时,将2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
6.(2022佳木斯)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①生活中常用活性炭净化水,主要利用活性炭的性。
②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2)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②t3℃,将35g 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③t1℃,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
④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7.(2022南通)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___。
(写化学式)(3)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____g。
(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8.(2022绍兴)某兴趣小组用硝酸钾进行了图甲所示的实验,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乙。
(1)①中未溶解的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___克。
(2)②中硝酸钾溶液为___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计算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___________9.(2022株洲)图1为KNO3和NaCl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a点处KNO3和NaC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相等”或“不相等”)。
(2)c点处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可用分数表示);d点处的KNO3溶液(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3)图2中“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2表示为。
A.d点→c点B.d点→b点C.c点→b点D.c点→d点10.(2022通辽)水及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1)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①蒸馏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杀菌④蒸发⑤过滤(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广口瓶、烧杯,量筒、______、胶头滴管和细口瓶。
(3)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用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配制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前者______(填“>”“<”或“=”)后者。
②t3℃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溶解度相等B.若使硝酸钾溶液的状态由P点变为Q点,只可采用加水的方法C.t1℃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冷却至t1℃,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硝酸钾大于氯化钾11.(2022荆州)“天宫课堂”上航天员做的泡腾片实验,让同学们再次感受到化学的魅力。
泡腾片中含有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等物质,化学兴趣小组决定对它们的某些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度【实验探究1】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9,碳酸钠溶液的pH为11。
【实验结论1】两者均显碱性,且溶液碱性较强的是 _____。
实验二:探究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实验探究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并充分搅拌,测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观察到ab段无气泡产生,从b点开始产生气泡。
经测定b点溶质只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钠,c点pH为7。
【实验结论2】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分两步发生的,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
实验三:探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②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验证】取一定量的碳酸氢钠放入试管中加热,如图2所示。
【交流反思】试管A管口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_____,试管B中出现 _____现象,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实验结论3】碳酸钠的热稳定性强于碳酸氢钠。
【拓展应用】溶洞内钟乳石的形成原理与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相似﹣﹣溶有碳酸氢钙[Ca(HCO3)2]的地下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碳酸氢钙会分解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请写出碳酸氢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12.(2022海南)化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对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生石灰干燥剂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查阅资料】20℃时溶解度:Ca(OH)2—0.161g,CaCO3—0.005g。
【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反思评价】(1)Ca(OH)2微溶于水,实验①结论不完全正确,实验②和实验③结论正确。
请你完善实验③的实验操作____。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CO3的原因_____。
【拓展延伸】(3)学习小组用熟石灰进一步研究酸碱中和的性质,如图1,取少量熟石灰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然后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熟石灰逐渐溶解。
pH传感器数据曲线如图2,请从微观角度分析a~b段变化实质:_____。
13.(2022永州)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Ⅰ.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Ⅱ.探究实验过程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位同学各取Ca(OH)2粉末1g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mL水,振荡后,都可观察到试管内呈现色悬浊液。
(2)甲同学:将悬浊液的试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通入CO2,观察到溶液变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是(填化学式)。
(3)乙同学:①向悬浊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上层溶液呈红色,下层悬浊物呈粉红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观察到上层红色溶液逐渐变为无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再将试管振荡、静置后,观察到试管上层清液又呈现色,其原因是。
14.(2022扬州)为认识酸和碱的性质,某化学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20℃时,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
①用图中仪器完成实验,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填名称),玻璃棒在配制实验中的作用是___。
②配制该溶液需要_______g水。
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10%。
(填“大于”或“小于”)(2)向1~5号小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稀盐酸。
①_______中溶液变为红色(填“试管1”或“试管2”)。
②试管3中产生气泡,试管4中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金属活动性Cu比Zn_______(填“强”或“弱”)。
③试管5中生成一种盐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借助传感器对稀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进行研究,实验装置如图,三颈烧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压漏斗匀速滴加另一种溶液。
①甲同学用pH传感器测得三颈烧瓶内溶液pH的变化如题图,判断溶液X是_____,实验进行到60s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