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方法论

合集下载

方法论和方法

方法论和方法

方法论和方法方法论和方法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它们在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管理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方法论是指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原理,而方法则是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方法论和方法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首先,方法论是指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原理。

它是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理论体系,是对研究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理论框架。

方法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哲学、认识论、逻辑学等学科的支持,它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论的正确性直接影响到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因此,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首先要明确研究的方法论,确立科学的研究范式和规范,才能有效地开展研究工作。

其次,方法是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

它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步骤,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在不同领域和不同问题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需要运用实验方法、观察方法、统计方法等;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需要运用调查方法、访谈方法、问卷调查方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它们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总之,方法论和方法是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方法论是指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原理,它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地选择和运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是指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技术手段,它是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操作步骤,进行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方法论和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我们解决问题、取得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和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认识到方法论和方法的重要性,正确地运用它们,才能取得理论上的突破和实践上的成功。

史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史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史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史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一、历史学方法论:指研究历史学科的方法的学科。

它是研究历史的技术、有效的工具,以改善研究的质量、提高研究的效率,发掘有价值的历史文献记载。

二、原理性方法:是用以研究历史问题的理论性方法,其内容包括历史学的概念、历史学的理论基础及历史学的方法论。

其中包括历史学概念范畴、历史学的方法论体系及历史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

三、实证性方法:它指研究和研究史实的实证性方法,如历史文献研究、考古研究、地理研究、民族学研究、社会学研究和统计分析等。

主要是通过收集实证证据,用数据来支持史实,以便发现和叙述历史事件。

四、策略性方法:策略性方法是用以塑造历史或构建历史文本的策略性方法,主要包括对史实的策略性消化、经验的策略性判断、认识论上的策略性概念、以及史实和史学话语的策略性表达等。

它可以从史实和经历中发现意义、认识和理解历史的本质。

- 1 -。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库》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题库》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2018年)一、名词解释:(20选5)1.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技术观。

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2.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3. 科学主义用自然科学的眼光看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主张在自然科学的规范和方法论系统中构建人文社会研究方式和体系。

4. 人文主义强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否认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5. 整体主义认为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个体,主张从整体出发解释社会现象。

6. 结构功能主义主张借鉴现代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揭示人类社会系统与生物、物理系统相同的结构与机制。

7.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是社会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8.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指的是生产资料归谁占有、由谁支配,决定着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结合方式,通过人对物的关系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着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9. 思想上层建筑又称社会意识形态,是由政治、经济、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观点所构成的社会意识形式。

10. 人口系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有生命的个人的总和。

包括人口的数量、质量、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区域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状况等因素。

人口因素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

没有人口的生产,就没有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没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社会发展水平就要受到制约。

人口增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等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手打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即实证研究,是指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或者说针对某一种看法和观点,需要透过实地的经验来验证或检验。

5.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相对于人文主义方法论而言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互相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的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法国社会学家XXX提出的,实证一词意味着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这五层含义。

夸大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

把常识“范围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征象的实际规律”。

7.定性研究:是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讨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通过发掘题目、理解事件征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发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定性研讨是研讨者用来定义题目或处理题目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是非实验性的,即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的表达。

8、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几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②.定量研讨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科学的范式③.定量研讨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④.定量研讨者往往夸大客观事实、夸大征象之间的相关、夸大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⑤.定量研讨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验证的第二章理论与研究必考章节1.理论: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常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世界观:世界观,又称宇宙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

方法论: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现实表现。

本体论:即哲学中关于存在问题研究的理论。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坚持物质决定精神。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源,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坚持精神决定物质。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根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认为感觉、自我意识是真实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独立存在,物质世界是其产物与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都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一元论: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精神或精神第一性,精神决定物质。

二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主张世界有精神与物质两个平行的本原,摇摆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倒向唯心主义。

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

可知论/不可知论:根据对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划分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式、人口与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更广泛的社会意识还包括科学与社会心理等。

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又称为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 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世界观: 世界观人们对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

也叫宇宙观。

哲学是其理论表现形式。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是精神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根据对这两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划分为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基本类型,即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2,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一方面的问题历来有两种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学上形成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阵营、两个基本派别、两条对立的路线。

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即意识先于物质,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即物质先于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4,物质: 哲学上的物质其实是针对绝对时空而言的,揭示的是物质的真正本质。

我们可以认为哲学上物质的完整含义是:“物质是在绝对空间中占有体积,具有质量、能量和信息,并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既不能被创生,又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现代物理学研究的则是相对时空中的物质,认为看得到摸得着或通过仪器直接观察到的在相对空间占有体积,具有有质量的就是物质,它运动的速度不能低于光速,还可以在相对空间长时间静止,甚至能被消灭或创生,因而有物质湮灭和质能转换的说法5,运动:1)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2)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和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

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手打社会研究方法名词解释第一章导论1.社会研究:一种以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各种社会现象、社会产物所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2.方法论:方法论所涉及的是规范一门科学学科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的体系。

社会研究中的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基础。

3.研究方式:指的是研究所采用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4.经验研究:经验研究即实证研究,是指与纯理论研究相对的另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通常指搜集第一手资料的研究。

或者说针对某一种看法和观点,需要透过实地的经验来验证或检验。

5.实证主义方法论:是相对于人文主义方法论而言的。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研究应该向自然科学看齐,应该对社会世界中的现象及其互相联系进行类似自然科学那样的探讨。

要通过非常具体、非常客观的观察,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同时这种研究过程还应该是可以重复的。

在研究方式上,定量分析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最典型的特征。

长期以来实证主义方法论一直占据着社会研究方法论的主流地位。

6.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提出的,实证一词意味着真实、有用、肯定、精确、相对这五层含义。

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

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

7.定性研究:是指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

定性研究是研究者用来定义问题或处理问题的途径,其主要特点是非实验性的,即通常采用自然情境中的资料,而且一般不用数量形式的表达。

8、定量研究:又称量化研究,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几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字,或求出某些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定量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 侧重于且较多的依赖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②. 定量研究源于实证主义,在范式上更接近科学的范式③. 定量研究与演绎的过程更为接近,从一般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景中去④. 定量研究者往往强调客观事实、强调现象之间的相关、强调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⑤. 定量研究常常是用来进行理论验证的第二章理论与研究必考章节1.理论:社会研究中的理论常常指的是“一组具有逻辑关系的假设或命题”。

方法论复习资料

方法论复习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押题卷白显良老师讲话全纪录。

一、名词解释(3个,五分一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采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由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

思想信息:指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传递和交换的信息,即只有反映人的思想活动和思想水平的状况并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所使用的信息。

矛盾分析法: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的学说去观察和分析思想现象的科学方法。

理论教育法:理论教育法也叫理论灌输法或理论学习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方法。

实践教育法:就是组织、引导人们积极参加多种实践活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方法,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方法。

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就是指出缺点错误,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克服的意见;自我批评就是自觉地公开地对自己的过失、缺点、错误进行剖析和检查,批评与自我批评方法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结合起来的方法。

自我教育法:是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方法,简单而言,就是人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补充:1、方法论:简单地说,方法论就是"论方法。

规范地说,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学说或理论。

方法论以方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如何运用客观规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方法论与世界观相统一。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就是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为了认识和解决人们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采用的诸种方法所构成的科学体系,简单说就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体系3、社会调查方法:所谓社会调查方法,简单地说是了解情况、认识社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哲学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哲学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哲学方法论的名词解释哲学方法论: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包括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方法论形态、方法论体系三个层面。

其中基本的方法论原则是哲学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形态是哲学思想的具体存在形式;方法论体系则是实现了的具体的哲学理论体系。

哲学方法论,是哲学在各种不同情况下所采用的基本方法的集合。

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总体认识,即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总的看法。

它既是认识论的前提又是认识论的结果,它决定人们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

方法论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论原则。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世界观与方法论辩证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哲学范畴的重要内容,在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那里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唯物史观的哲学世界观和唯心史观的哲学方法论有所区别。

1、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2、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世界观,是全部哲学的世界观。

3、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及其成果的基础。

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5、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变化的。

6、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是对立的统一。

9、人类社会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10、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论,矛盾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

11、意识能动性是人的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的反映。

12、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3、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4、社会历史观的任务是揭示社会生活领域本身的矛盾。

15、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马原-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马原-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4.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9.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10.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11.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声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2.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3.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4.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15.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

17.人类世界:亦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体。

1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9.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名词解释

方法论名词解释

方法论名词解释
方法论
[ fāng fǎ lùn ]
基础释义
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

在不同层次
上有具体科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和哲学方法论的区别。

哲学方法论是指导前两种方法论的最一般、最根本的方法论,它和世界观是一致的。

详细释义
哲学上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第一章:“哲学是关于人
们的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对于人们的认识又具有方法论的作用。

”《光明日报》1987.3.15:“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只是提供给人们一个观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它创造性地运用于各种具体问题时,本身就是多姿多彩、千差万别的。


例句
1. 执两用中,以中正为贵,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

1。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物质: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定义可以看出静止其实也是一种运动,不能说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意识(主观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联系: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叫做联系。

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名词解释(1)哲学(2)世界观(3)唯物主义(4)辩证法(5)马克思主义哲学(6)方法论(7)唯心主义(8)形而上学(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1.名词解释(1)物质(2)意识(3)运动(4)静止(5)时间(6)空间(7)人工智能(8)主观能动性(9)实事求是(10)实践(11)一元论(12)二元论(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实物的总和”,“总和的抽象”,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科学方法论名词解释
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其核心是通过实证研究来建立和验证科学理论。

以下是一些常见科学方法论名词的解释: 1. 实证主义:一种科学哲学思想,认为科学只有通过实验和观
察来验证和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2. 证伪性:指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被证伪的性质,即必须能够
进行实验或观察来验证其正确性。

3. 归纳法:一种从具体事实到一般原则的推理方法,通过多次
观察和实验来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

4. 演绎法:一种从一般原则到具体事实的推理方法,根据已知
的规则和前提,推导出一个特定的结论。

5. 统计学: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可以用于验证和拓展科学理论。

6. 双盲实验:一种在实验中掩盖实验对象和研究者信息的方法,旨在减少主观偏见和误导的影响。

7. 假设检验: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的
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8. 系统性误差:指在实验设计或数据收集中存在的偏差,可能
导致研究结论的错误或不准确性。

9. 随机误差:指在实验中产生的随机变动,可能导致数据的波
动或不一致性。

10. 标准误差:一种统计学术语,用于描述样本数据与整体数据
之间的误差范围。

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方法论的名词解释
方法论是指研究和总结各种方法、方式和途径的原则、规律和思维方式,以达到解决问题和实现目标的目的。

方法论不仅包含具体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还包括了方法的思维逻辑、组织结构、操作过程以及评估和优化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它是在特定领域或学科中对问题解决方法和思维方式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理论体系。

方法论旨在提供一种有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方法,使人们能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方法论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盲目试错、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方法论
方法论是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的一套理论和方法,涉及对问题、实体、属性和关系进行抽象、分析和解释,以及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方法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 概念分析:对问题或目标进行定义,明确其属性和关系,以及确定所需的方法和工具。

2. 理论构建:根据概念分析的结果,构建一套理论模型或理论框架,用于描述问题、实体、属性和关系之间的关系。

3. 方法选择:根据理论模型和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来解决问题或做出决策。

4. 数据分析:对所选方法和工具进行实证研究,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验证或推翻理论模型,或为决策提供支持。

方法论不仅是科学研究和决策制定的基础,也是工程技术、商业管理、社会科学研究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

拓展:
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科学研究:方法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包括概念分析、理论构建、方法选择、数据分析等方面。

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

2. 商业管理:商业管理中常用的方法论包括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识别风险、提高竞争力。

3.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包括概念分析、实证研究、数据分析等方面。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理解社会现象、探究问题、提出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