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道德经》原文和白话文
《道德经》原文和白话文《道德经》全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è)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hè),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fú)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fú)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shuò)穷,不如守中。
〖译文〗【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译文〗【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chuǎi)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yí)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
〖译文〗【第十章】载(zài)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zhì)乎?天门开阖(hé),能无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zhǎng)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全81章原文和翻译)(完整版)
《道德经》(全81章原文和翻译)(完整版)网上可以粘贴复制一些《道德经》非常高大上的介绍放在这里,可是那些文字对的朋友来说一不实际二不实用,所以这里我想安排一些劝人好好读读《道德经》的文字。
《道德经》(全81章原文和翻译)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
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後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
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给我们的启发【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我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治国要用正义的方法,用兵要用出奇制胜的方法,要取得天下的信任要用无为的方法。
我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我怎么知道这些道理的呢?就是通过下面这些方面:国家的禁令越多,人民就会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人民贫穷。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国家的治安环境越不好,人民就会多藏武器,国家就孳生混乱。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越是奇货可居,宝物的价值就越高,天下的能工巧匠就越多,玲珑剔透的宝物就越多。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法令越定越严密,人民就越容易触犯法律,犯法的人就会越多,盗贼就越多。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圣人说:我用以民为本的方法领导人民,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教化。
我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守规矩。
我不给人民添麻烦,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富足。
我不欲壑难填,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纯朴起来。
现代启发老子在这一段里阐述了如何采用无为而制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老子说:“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圣人说:我用以民为本的方法领导人民,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教化。
我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守规矩。
我不给人民添麻烦,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富足。
我不欲壑难填,人民就会自然而然的纯朴起来。
秦始皇的暴政是众所周知的,在秦朝如果有人要出门,家人总是要叮嘱:“千万不要犯法,如果你犯了法,全家人都要受牵连。
”暴政之下,民不聊生,所以到处都群起反秦,很快就覆灭了。
汉朝采用黄老无为而制的方法治理国家,天下很快五谷丰登,人民富足起来。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帛书《道德经》第五十七章长生久视之道
帛书《道德经》第五十七章长生久视之道(本文由“原文译文”和“详细解读”两部分组成,“原文译文”可了解经文大意,“详细解读”可深入理解经文含义。
)原文译文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译文:治理人民,奉行天道,没有比收敛自身的观念更合适的。
因为收敛自身的观念,所以能更早地遵循道,能更早地遵循道便能深厚地积累德行。
深厚地积累德行则能胜任一切,能胜任一切则能够顺应一切变化。
能够顺应一切变化,便能够治理国家。
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便能够长久。
这才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方法。
详细解读:治人事天,莫若啬。
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治人事天,莫若啬。
”“啬”表示收敛自身的观念。
这句的意思表示:治理人民,奉行天道,没有比收敛自身的观念更合适的。
“夫惟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
”“服”表示服从、遵循。
这句的意思表示:因为收敛自身的观念,所以能更早地遵循道,能更早地遵循道便能深厚地积累德行。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
”“克”表示胜任,“莫知其极”表示达到无限的可能,能够顺应一切变化。
这句的意思表示:深厚地积累德行则能胜任一切,能胜任一切则能够顺应一切变化。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
”“有国”表示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
这两句的意思表示:能够顺应一切变化,便能够治理国家。
有了治理国家的根本,便能够长久。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
”这句的意思表示:这才是深根固柢,长生久视的方法。
总结:这章主要讲述收敛自身的观念以道为根本治理天下,才能够长治久安。
《道德经》第57章:1.“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如何“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
《道德经》第57章:1.“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如何“修之于邦,修之于天下”。
道德经第57章解读张武忠初稿2017.9.9【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57.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详细阐释“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第54章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第55章展开解释“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上一章阐释“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本章阐释“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沿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线,一步步走向成功。
邦是部落,小部落组成大部落称为国家,远古的邦国都比较小,跟现在的一个县差不多,所有的邦国归于一统就是天下。
首先,用道之“正”来治理国家,民众就会安居乐业,远古的三皇五帝时期就是人人向往的“以正治国”的典范,《千字文》中描写“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多么和谐安宁温馨的场景。
其次,如果国家出现动乱,或者有外族强敌入侵,就要奋起抗争以暴制暴,兵者诡道也,所以说“以奇用兵”。
下一章说“正复为奇”,同样“奇复为正”,用兵是不得已的以奇克奇,是为了复归“以正治国”之正。
最后,齐家治国平天下,治理好了自己的邦国,天下其它邦国就会自动前来归附,不用你动用武力去征服,你就能成为天下之主,故称“以无事取天下”。
第48章已经说过“取天下,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有事”就是起了事端,“无事”就是不动用武力。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看看,是不是又说到一块去了。
老子可以算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隐士了。
他已经不是“大隐隐于朝”,他隐于历史长河之中。
所谓的隐,可不是寂寂无名就算隐了,如果那样就算隐,绝大多数人都可以是隐士了。
所谓隐,是指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却姓名不显。
就像老子这样,虽然只留下来五千言,但是每每读到,我们都不禁遐想连篇,这五千言牵连之广,影响之大,总能突破我们的认知。
如果传说中老子骑牛西出函谷关是真的,那么我认为他的目的有且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在融会贯通了周的所有典籍之后,离开朝廷去更广阔的天地中传道授业了。
老子早就发觉,以一己之力追求道,只是杯水车薪。
怎么办?那就培养出千千万万个老子,大家一起追求道,百年不够就千年,千年不够就万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
我也曾斗胆设想,假如自己是老子,当融会贯通之后要做什么?答案仍然只有一个,唯有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孔子多次提到问道于老子,《礼记》也记载了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些多半是孔子自述说的。
毕竟是他年轻时候的事情,自己不说,谁又能知道呢?不管老子怎么想,以孔子的感恩之心,心里必定是时时铭记老子这位恩师的。
孙子受老子多大影响,并没有直接证据。
但从《孙子兵法》来看,撞车的地方实在不少,内核思想高度一致,所以你说他没有受老子影响,也的确无法令人信服。
毕竟孙子是齐国人,紧邻的鲁国出了一位孔子,孔子问道于老子,这事作为齐国贵族的孙子不可能不知道。
知道了不拿来学学,恐怕也说不过去。
说回到本章,孙子说的以正合,意思就是用兵不要急着出奇制胜,先堂堂正正的摆开阵势,正面抗住对方,然后再想怎么取胜。
这就叫“立于不败之地而后争胜”。
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
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实用版】目录1.老子天下皆知原文概述2.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分析3.总结正文1.老子天下皆知原文概述《老子天下皆知》原文选自《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是道家学派创立者老子的一篇重要论述。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道家的智慧,提倡人们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
文章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开篇,揭示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
2.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分析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注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恶。
-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因此,有和无相互产生,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比较,高和低相互依赖,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从事无为的事业,实行不言的教化。
-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万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发展而不推辞,生成了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依赖,功业成就而不居功。
-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正因为不居功,所以功业不会消失。
3.总结《老子天下皆知》原文及注释主要阐述了道家的哲学思想,提倡人们要效法天地的无为精神,养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的胸襟。
文章以美丑、善恶的对立统一为例,说明有和无、难和易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解
老子《道德经》全文及译文注解【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道德经57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道德经57章全文及译文解析
57. “以善治者,不畏其不足,以恶治者,兵必加之。
”
道德经第57章,通过探讨“善”和“恶”的治理方式,告诫人们治理国家需要遵循善的原则。
一个善治者不会惧怕自己的不足,而一个恶治者最终必然会面临武力的制裁。
译文解析:
一个以善为本的统治者,不会担心自己的行为不足以维持统治。
这种人会依靠道义和智慧来领导国家,用他们的德行去塑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相反,以恶为本的统治者往往会依赖暴力和恐惧来维持权力。
这些人会用军队和警察来对付任何对他们的威胁,而这些手段最终会导致统治者的失败。
唯有善良的行为和道德正确的领导才能真正地改善国家和社会的形态,使每个人都可以在和平、安全和充实的环境中生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翻译(译文)注释及延伸阅读第五十七章[原文]以正①治国,以奇②用兵,以无事取天下③。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④:天下多忌讳⑤,而民弥贫;人⑥多利器⑦,国家滋昏;人多伎巧⑧,奇物⑨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⑩;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译文]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注释]1、正: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
2、奇:奇巧、诡秘。
3、取天下:治理天下。
4、以此:此,指下面一段文字。
以此即以下面这段话为根据。
5、忌讳:禁忌、避讳。
6、人:一本作“民”,一本作“朝”。
7、利器:锐利的武器。
8、人多伎巧:伎巧,指技巧,智巧。
此句意为人们的伎巧很多。
9、奇物:邪事、奇事。
10、我无为,而民自化:自化,自我化育。
我无为而人民就自然顺化了。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以道治国则国平,以正治国,则奇正起也,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
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
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
故以正治国,则不足以取天下,而以奇用兵也。
夫以道治国,本以息末,以正治国,立辟以攻末。
本不立而末浅,民无所及,故必至於奇用兵也。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利器,凡所以利己之器也。
民强则国家弱。
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民多智慧则巧伪生,巧伪生则邪事起。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立正欲以息邪,而奇兵用。
多忌讳欲以耻贫,而民弥贫。
利器欲以强国者也,而国愈昏。
道德经 第五十七章 小邦寡民
第五十七章小邦①寡民,使其有什佰之器②而不用,使其民重死③而不远徙。
故虽④有舟舆⑤,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⑥之;使结绳⑦而用之。
复⑧其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其民至老死⑨不相往来⑩。
译文大国欲大一统必先小分封割据,缩小授土,减少授民,削除番邦诸侯割据势力,削小诸侯的封地,减少诸侯蕃邦的属民,使诸侯蕃邦虽有什佰人的武器装备而又用不着,使诸侯蕃邦属民珍惜生命不肯轻易死而不背井离乡转徙流离颠沛。
故虽有舟船车舆,没有征作舟师所乘之兵船、乘甲所乘之兵车(乘舆);虽有披坚执锐的士卒,没有陈兵布阵征战沙场。
國之利器不可示于人,大國要拥有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代差优势,若大国用书契,则使诸侯番邦结绳而用。
复其民,免除徭役,减免赋税,与民休息,使其甘食美服,安居乐俗。
大國准备一统天下,必先分化离散诸侯番邦割据势力,杜绝番邦诸侯串通勾结,接壤的诸侯邦隔着分封土地的疆界相望,鸡狗之声相闻,封邦的土著居民终生不相往来串通勾结、不摩擦冲突。
注释①邦:从邑从丰,声亦声“丰”义为天三月庄稼遍地,蓬勃生长;丰邑联合起来表示靠种植庄稼自給自足的城邑;泛指地方;古代诸侯的封地;封,分封;汉朝时期,为了避讳刘邦的“邦”字,把“邦”字改为“國”字,“國”字没有“邦”这层“分封”的意思,容易让不明事实的妄人曲解“小邦寡民”,歪曲事实。
诸侯是中国西周、春秋时分封的藩邦封君。
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周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后,面对殷商留下的土地、财产、人口、官吏、军队及其故属邦,采取了分封诸侯的政策,以达到屏藩周室的政治目的。
“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自已直接管辖的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
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使周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诸侯邦。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翻译与解读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翻译与解读《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以正治国》翻译与解读以正治国01,以奇用兵02,以无事取天下03。
(以此04。
)天下多忌讳05,而民弥贫06。
民多利器,国家滋昏07。
民多技巧,奇物滋起08。
法令滋彰,盗贼多有09。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01今译以正道治国,以诡道用兵,以顺应自然治天下。
我怎么会知道要这样做呢?禁忌愈多,人民愈贫;民间武器愈多,国家愈混乱;工匠技巧愈多,奇物愈会滋生;法令愈严明,盗贼愈多。
所以圣人说:“我不造事,人民自然感化;我好清静,人民自然端正;我不妄为,人民自然富裕;我不贪欲,人民自然朴实。
”评议本章是在讲君人南面之术,即治国安民之道。
老子是怎样阐述这个问题的呢?其一,老子指出,作为君人必须清楚地认识并贯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谋略。
只有用这种治国治军谋略,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其二,老子指出,执政者之所以没有能把国家治理好,而造成人民贫困、社会混乱、奇物滋生、盗贼多有,原因就在于禁忌太多、民间利器太多、工匠技巧太多、法令过于严明。
其三,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呢?老子说,正如道家圣人所说:君人能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天下的人民自然就能达到“自化”、“自正”、“自富”、“自朴”的理想境界。
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最经典的代表性言论。
老子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这是非常积极治国治军思想;但他又说“以无事取天下”,这种顺应自然的“无为而治”思想,显然又与其“以正治国、以奇用兵”的思想极不和谐。
我认为,这就是老子创立“无为而治”道家学说所存在的先天性的弊端。
注释01 正:有三解:其一,奚侗曰:“正,政也。
”林希逸曰:“以正治国,言治国则必有政事。
”吴澄曰:“正者,法制禁令,正其不正。
”其二,释德清曰:“天下国家者,当以清静无欲为正。
”(《老子道德经解》)其三,高亨说:“用正常平易的 *** 来治国。
57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
57章《道德经》精解及译文五十七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此章于后面二章贯穿一条主线,就是“以无事取天下”。
无事取天下就是无为而治,这条主线从无为思想发端,在第37章达到第一个高峰,即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因,无不为是果。
无为之因与无不为之果前后相应,用之于社会实践就是无为而治。
这是黄老思想的治理核心。
第46章再次深化无为而无不为的法则,得出“取天下常以无事。
若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的道家社会治理法则。
此章是无为而治的根本章。
黄老思想的最大社会影响是无为而治。
在汉文汉景帝时代出现了黄老思想无为而治的社会治理实践,后世称为文景之治,是老子《道德经》思想运用的典范。
但文景之治被汉武帝所终止,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从此成为几千年的治理模式。
第57章道家社会治理法则是无为而治,其理论渊源是“无为而无不为”法则。
此章经文分为三段。
第一段经文: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王弼注:“以道治国,则国平。
以正治国,则奇兵起也。
以无事,则能取天下也。
上章云'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也。
”这是回顾第48章的结论,与此章宣说的是同一妙理。
老子宣说道治而不是德治,更不是仁治、义治、礼治。
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无为之德是上德,上德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21章),完全与道相应,绝不偏离无为法则。
儒家只知道“以正治国”,兵家只知道“以奇用兵”,这与老子道家的思想相差极大。
“以正治邦,以奇用兵”二者皆是有为之象,违背无为法则,所以必生大乱。
简单说,以正治国者无法避免以奇用兵,似乎这是最成功的社会模式。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31章),老子对用兵是极为反对的,即使不得已用兵以降魔除暴,“战胜则以丧礼处之”,战胜者应该为死于战场的敌方阵亡者举行葬礼,安慰阵亡者的灵魂(“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
道德经第5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57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第57章的原文及译文如下。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
故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译文:智者不说话,说话的不是智者。
堵塞欲望的通道,关闭欲望的大门,挫败欲望的锋芒,解除欲望的纷争,调和欲望的光芒,与欲望的尘埃相同,这就是玄妙的同一。
因此,不能以亲近的态度对待它,也不能以疏远的态度对待它;不能以利益的态度对待它,也不能以损害的态度对待它;不能以尊贵的态度对待它,也不能以卑贱的态度对待它。
所以,遵循道的人,不是让民众明白,而是让民众迷惑。
民众难以治理,是因为他们智慧太多。
所以,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祸害;不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福气。
这一章的《道德经》主要讲述了智者不轻易言说,而是保持沉默,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智慧是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的。
同时,本章也强调了道的实践者应该保持谦逊和低调,不应过于彰显自己的智慧,而是要以一种更加平和和包容的态度来对待世界和他人。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道德经57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57章全文及译文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老子留给我们最伟大的思想著作,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构筑和谐社会的道德原贝h “道德经”篇57章,给我们提出了“刻苦耐劳,沉迷于美好事物”的道理。
译文如下:
“操守上至,尽其自然让。
发当勤苦,神明有赏赐。
勿令心沉湎,而发为病。
用其正当,多聚车轮之宝。
”
本篇的解读是,如果一个人保持良好的行为准则,他就会得到上苍的佳祝。
只有通过刻苦耐劳、坚持正确的道德准则,才能发挥人的潜能,并获取上苍赐予的报酬,并使自己的精神健康得到保护和保障, 从而体现“自然”的美德。
老子教给我们,“刻苦耐劳”就是一种道德原则,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就要付出努力,把事情做到极致。
据老子所言,刻苦耐劳意味着采用正确的行为模式,不断完善和改进自身,发挥最大的潜力,以及寻找美好的事物,不沉湎于虚无的事物。
最终,老子要我们学会如何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就是“操守上至,发当勤苦,多聚车轮之宝。
”我们要珍惜自己的人生,按照道德标准行事,要用自己的潜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道德经》57章的核心观点是,只有刻苦耐劳,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对自己的人生和他人有益,实现“自然”的美德。
这是一种指导人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宝贵经验。
只有按照道德准则,做到刻苦耐劳,才能获得上苍的赏赐,保护自己的精神健康,构筑一个和谐的社会。
阅读笔记道德经第57章老子的人本思想
阅读笔记道德经第57章老子的人本思想57章原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句有多解,有人认为“正”与“奇”是一组矛盾概念,而且“奇”与“无事”好像也不相符,这种解释的基础在于,把上面三句作为并列排比句看待,以为都是老子认可的内容,故显示出自相矛盾。
王弼的注解是这样的:以正治国,以奇用兵,都不比不上以无事取天下,因为前面有章节提到“其取天下者,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又不足以取天下。
”我想,后来的法家大概是吸取了前面两句,"正”理解为道德法律,“奇”是兵家谋略,用文武治国,这是后世的普遍做法。
至于“以无事取天下”,我们没见过,大概也没有人能想象,政治家很难做到,反而是文学家通过文字给我们描述了这样的一种可能性,比如,苏东坡《赤壁赋》下面这一段:“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老子说的“无事”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我在读老子的时候,一直有一个疑惑,就是谈到国家政策的时候,他的很多结论跟我们现代人的逻辑是相反的,比如我们认为是现有盗贼,然后又法律,但老子认为是“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站在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我们很容易理解,我们会认为用法律来制裁犯罪,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那是因为我们相信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是能够自律的,不会触碰法律底线的,需要管理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
但如果反过来呢?如果现实世界好人跟坏人的比例颠倒呢?你还认为法律可以控制局面吗?为什么他要一再强调统治者的无为,可不可以理解为,老子所处的时代,就是有为的人太多了,而且是乱为。
我觉得这里涉及到一个基本的政治局面假设,站在我们现在的角度,我们的一切结论和前提,都是百姓安乐,国家清明,是假设一切都是很好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之下,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乱的现象,恶的人,我们为了维护我们的美好生活,所以我们不得不动用国家意志,比如有法律,有道德,乃至有战争,来守护我们一开始设定的美好,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都是基于对现实的满意,对现实的长久维持作为出发点的。
《老子·第五十七章》学习笔记:清静无为
《老子·第五十七章》学习笔记:清静无为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第五十七章》
按:此章再次强调无为而治。
做任何事都要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但在表现上有不同。
在“治国”上,讲究“原则性”表现得更明显一些;在“用兵”上,讲究“灵活性”表现得更明显一些;至于“取天下”,治天下,则讲究两者表现得都不明显,即有所作为,但一切自然而不露形迹,亦即讲究“无为”。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两者一体同在,相依相随。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就是这方面的一些表现。
圣人鉴于其负面效果和负面影响,用自己的清静无为,来保养人之朴全的属性,引导人自己从自然中领悟其完整的道理,从而不断地自我调整,自觉根据自然的道理来生活。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七章)
《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七章)道德经》全文及释义(第五十七章)(2011-04-12 11:26:37)标签: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分类:封起De其他常识封起de日子释义股票由此进入→封起De文学随笔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要以“正道”来治理国家,要以“奇谋”来用兵,要以“不扰民”的方式去取天下。
这些结论是从何而来的呢?“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请看实例:当天下越多“忌讳”,人民就越来越贫穷。
当人们“利器”越多的时候,国家就越来越混乱了。
当人们都懂得用“伎俩”(虚伪狡诈)以智取巧的时候,天下怪事奇出。
当国家“法律越森严”的时候,盗贼就越多。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所以圣人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现代哲学故事一则“高手”是让所有人都想赢你有个以湖蟹闻名的酒店,需要招聘一名厨师长。
湖蟹在进蒸笼前需要用麻绳绑起来,这是道很繁琐的工序,所有的厨房员工都不喜欢这道工序,所以每次绑湖蟹都是由厨师长带头。
有两位厨师同时来应聘,试工。
第一位试工的厨师每次都带头绑湖蟹,还经常与其他厨师进行“绑湖蟹比赛”。
每次比赛,大家都尽最大的努力,可就是比不上他,所有人都为他娴熟的技术折服———他5分钟绑20只湖蟹,其他厨师最多绑12只。
另一位应聘者也号召大家来比赛,但是他不用表掐时间,光是手脚比划,数个数,这位厨师的手脚并不快,虽然他的喊声最大,但是每次一开赛,别的厨师一认真起来就能超过他,他几乎成了大家的笑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译文]
以无为、清静之道去治理国家,以奇巧、诡秘的办法去用兵,以下扰害人民而治理天下。
我怎么知道是这种情形呢?根据就在于此:天下的禁忌越多,而老百姓就越陷于贫穷;人民的锐利武器越多,国家就越陷于混乱;人们的技巧越多,邪风怪事就越闹得厉害;法令越是森严,盗贼就越是不断地增加。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自然富足;我无欲,而人民就自然淳朴。
[注释]
1、正:此处指无为、清静之道。
2、奇:奇巧、诡秘。
3、取天下:治理天下。
4、以此:此,指下面一段文字。
以此即以下面这段话为根据。
5、忌讳:禁忌、避讳。
6、人:一本作“民”,一本作“朝”。
7、利器:锐利的武器。
8、人多伎巧:伎巧,指技巧,智巧。
此句意为人们的伎巧很多。
9、奇物:邪事、奇事。
10、我无为,而民自化:自化,自我化育。
我无为而人民就自然顺化了。
[引语]
在二章、五章和十章里,老子已将天道自然的思想,推之于人道,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在本章里,老子以“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反证应以“无事取天下”,皆末托“圣人”之言,长言无为之治,章法井然。
老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动乱不安,严峻的现实使他感到统治者依仗权势、武力、肆意横行,为所欲为,造成天下“民弥贫”、“国有滋昏”、“盗贼多有”的混乱局面。
所以老子提出了“无为”、“无静”、“无事”、“无欲”的治国方案。
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不可能被执政者所接受,也绝对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总之,这一章是他对“无为”的社会政治观点的概括,充满了脱离实际的幻想成分。
但这对于头脑清醒的统治者为政治民,是会有益处的。
[评析]
先说“以奇用兵”。
《道德经》不是兵书,但其中不排除有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已经说到的问题。
例如本章讲“以奇用兵”,实际上讲的是军事问题。
在老子的观念中,用兵是一种诡秘、奇诈的行为,因而在用兵时就要注意想奇法、设奇计、出奇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奇制胜。
这表明,老子的用兵之计与治国安邦有截然的区别,即用兵要奇,治国要正。
“以奇用兵”实际就是要变化莫测、神出鬼没。
战争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国家政治无法正常运轨时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
老子反对战争,但战争却不可避免。
因此,老子在《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
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的。
再说第二层意思。
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是老子对国计民生的具体思考。
胡寄窗写道:“老子把工艺技巧认定为社会祸乱的原因,他们要求废除工艺技巧,甚至认为盗贼之产生也是由于工艺技巧的关系”,“可见他们对工艺技巧的深恶痛绝。
坚决反对工艺技巧是道家经济思想的特点。
初期儒家并不根本反对工艺之事,只不赞成儒者从事工艺,甚至有时还承认工艺的重要作用。
墨家之推重工艺自不必说。
战国后期的儒法各学派,虽鄙视工艺,但尚肯定工艺之社会作用。
只有道家才错误地把工艺看作是社会祸乱的根源。
”“老子反对工艺技巧的这一观点,非
常奇特,与战国各学派以及战国以后各封建时期的思想都迥然不同。
这一观点本身不仅是消极落后,而且是反动的。
”(《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第211页)这种分析虽有其道理,但我们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再作分辨。
老子重视“无为”,重视“质朴”,重视“勤俭”,他反对工商的观点有其指导思想的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客观地讲,老子并不是笼统地、绝对地反对工商,他主要反对的是统治者借工商积敛财货,过奢侈豪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并不反对老百姓求富,因为在本章中,老子说“我无事,而民自富”。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证据。
笼统地讲老子反对工商业的发展,恐怕还要再找一些论据。
道德经简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
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