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学:金银花的提取

合集下载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

金银花提取工艺研究金银花,也被称为银英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

它的叶片是银灰色的,花朵是黄色的,有时也可以有紫色的点缀,有极强的芳香。

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温暖湿润的山区,在中国的多个省份和地区都有繁殖。

它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提取工艺是影响它药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值得深入研究。

金银花药用价值丰富,在我国《本草纲目》中有记载,可以清热解毒,解毒消肿,促进伤口愈合,止血镇痛等。

由于它抗癌,抗菌,抑菌,抗氧化,抗过敏,神经系统抑制和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因此在临床上是许多病情的有效治疗药物之一。

金银花的拔出工艺对其药用价值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金银花的提取工艺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提取,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气相色谱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挤压提取等。

溶剂提取法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提取方法,它利用油脂溶剂分离药物组分,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缺点是提取效率低,而且残留物多造成浪费和污染。

为解决溶剂提取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借鉴了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的优点,采用此方法将金银花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提取出来。

研究发现,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法可以有效提取出与溶剂提取相比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成分。

气相色谱提取法也是一种常用的金银花提取工艺。

它采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将有效成分从多元混合物中定性和定量分析出来。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气相色谱仪和萃取装置之间的柱萃取或柱清洗原理上,通过变温柱清洗实现高效提取,可以有效的提纯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但由于设备设施较为昂贵,投资成本较高,需要视实际情况确定使用。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新近发展,它利用超临界情况下体系溶剂能力加强的特性,从物料中提取有效物质。

它不仅具有毒副作用较小,无污染的优点,而且选择性强,无抗微生物活性成分的污染,有利于提取有效成分的纯度和活性。

但是,该技术的实施需要购买超临界蒸发机,投入的成本较大。

此外,金银花的提取工艺还包括挤压提取法。

挤压提取是一种绿色提取技术,该技术采用挤压机挤压静电清洗,以有效地从物料中提取有效成分,它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提取效率高。

金银花中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金银花中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文章标题:金银花中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导言1.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广泛用于食品和药物制备中。

2. 其中的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对其提取分离的工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工艺研究方法1. 传统提取方法:水煎、醇提等2. 现代提取方法: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等3. 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比较1) 传统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提取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2) 现代提取方法:提取效率高,操作简便,但设备成本较高提取工艺优化1. 提取溶剂的选择1) 水、乙醇、丙酮等2. 提取温度和时间的优化1) 不同温度下提取总黄酮的效果对比2) 不同提取时间下提取总黄酮的效果对比3. 提取压力和超声波功率的优化1) 不同压力下提取总黄酮的效果对比2) 不同超声波功率下提取总黄酮的效果对比分离工艺研究1. 薄层色谱法2. 高效液相色谱法3. 分离效果比较1) 薄层色谱法的分离效果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效果4. 最佳分离工艺的确定总结与回顾1. 金银花中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是一项复杂但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2. 通过对不同提取和分离工艺的研究,可以找到最适合的方法来提取和分离金银花中的总黄酮。

3.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集中在提高提取效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中,我认为现代提取方法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操作时间和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分离工艺研究也需要不断优化,以提高总黄酮的纯度和稳定性。

希望未来相关研究能够更加深入,为金银花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结语通过对金银花中提取分离总黄酮的工艺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一中草药材,并发掘其更多的药理价值。

这项工作的持续深入研究将为中药制药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提取总黄酮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

在传统方法中,水和醇是常用的提取溶剂,它们操作简单,成本低,但提取效率相对较低。

金银花提取物

金银花提取物

1.水提取醇沉淀法金银花用水煎煮时,水煎液中含水溶性成分及少量脂溶性成分。

浓缩后加入3倍量乙醇,边加边充分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70%以上,此时,淀粉,粘液质,果胶、树胶,蛋白质等可沉淀除去。

加醇后要放置一段时间,水提取醇沉淀法最好冷藏6—8小时以上再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后再冷藏,使析出脂溶性成分。

一般用乙醇处理2—3次,每次处理均应增加醇的浓度,以除尽可能析出的杂质。

水提取醇沉淀法的一般工艺流程:1:金银花(粗粉或饮片)加水煎煮2~3次,滤过(药渣;纤维素;脂溶性成分,部分蛋白质)2:滤液(水溶性成分,糊化淀粉)浓缩至1:1~1:2(部分蛋白质及脂溶性成分析出);滤过;滤液中加3倍量乙醇边加边充分搅拌,使药液含醇量达70%以上。

冷藏滤过。

(沉淀;粘液质,糊化淀粉;蛋白质)。

3:醇液(水溶液成分及少量脂溶性成分);蒸馏;回收乙醇;浓缩;冷藏滤过。

(沉淀;脂溶性成分)减压浓缩→60℃干燥得浸膏→适量水溶解→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萃取液→60 ℃干燥得提取终产物。

4;滤液(甙;生物碱;氨基酸;水溶性有机酸鞣质)5:经精制后供配注射液用水提取醇沉淀法操作中应注意事项:(1)用乙醇处理时,为了保证加入乙醇后,浸出液能达到一定的含醇量,需加入乙醇的体积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出乙醇的用量(粗略计)。

X=C2×V/C1-C2X:需加入乙醇体积(m1)C2:水浸出液需要达到的含醇量(%)C1:加入的乙醇浓度V:水浸出液的m1数例如;现有已浓缩的水浸出药液1000m1(V),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达到75%,问需要加入乙醇若干毫升?X=75X1000/(95-75)=3750ml(2)药液在加乙醇处理前应浓缩到适宜浓度,可使沉淀完全,并可减少乙醇用量。

但浓缩时,特别是浓缩至一定程度时,应采用低温减压,以免有效成分破坏。

最后所得滤液必须除尽乙醇,必要时加以精制始可供配制注射液用。

(3)如果药液中含有较多的鞣质,可少量、分次的加入2—5%明胶水溶液,边加边搅拌,使鞣质与明胶结合产生沉淀,以除尽鞣质,冷藏后滤除,所得滤液再用乙醇处理,以除去多余明胶。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复方金银花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制备工艺对其质量和药效有很大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种提取制备工艺,以保证复方金银花颗粒的质量和疗效。

一、原料准备复方金银花颗粒的原料主要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等中药材。

这些药材应当选择新鲜、无虫蛀、无霉变的优质原料,保证药材的纯度和质量。

二、提取工艺1. 材料研碎:将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药材分别研碎成细粉,以便提高药材的溶出率。

2. 浸泡提取:将研碎后的药材与适量的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浸泡提取,提取时间一般为2小时。

浸泡提取可以使用热水或冷水,但热水提取效果更好。

3. 过滤澄清:将提取液过滤澄清,去除固体杂质和悬浮物。

可以使用滤纸或滤网进行过滤,保证提取液的纯净度。

4. 浓缩:将澄清液进行浓缩,去除多余的水分,获得浓缩液。

浓缩过程可以采用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方法,提高浓缩效率。

5. 干燥粉碎:将浓缩液进行干燥,得到干燥的颗粒状药材。

可以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干燥等方法,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6. 包装贮存:将干燥的颗粒状药材进行包装,密封贮存。

包装材料应当符合药品包装的要求,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三、工艺优化1. 提取溶剂的选择:可以根据药材的特性和药效要求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如水、乙醇等。

不同的溶剂对药材的提取效果和药效有不同影响,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2. 提取时间的控制:提取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分解和损失,提取时间过短则会影响药材的提取率和药效。

需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3. 干燥温度的控制:干燥温度过高会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的破坏,干燥温度过低则会影响干燥效率和药材的质量。

需要根据药材的特性和工艺要求进行合理控制。

四、质量控制1. 外观检查:复方金银花颗粒应当符合药典规定的外观要求,如颗粒的大小、形状、颜色等。

2. 含量测定:可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复方金银花颗粒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保证药材的质量和稳定性。

金银花提取方法

金银花提取方法

金银花提取方法
金银花提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水提法:将金银花放入大容器中,加入适量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得到提取液即可。

2. 醇提法:将金银花粉碎,然后加入适量的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浸泡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提取液即可。

3. 超声波提取法:将金银花和适量水或有机溶剂放入超声波浸提器中,通过超声波的震荡作用,促使有效成分从植物中释放出来,完成提取过程。

4.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将金银花和二氧化碳作为超临界流体放入高压提取设备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温度,使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在超临界流体中,然后通过减压脱溶,得到提取液。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提取方式,但要注意提取方法和条件的选择,以确保提取效果和产品安全性。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

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复方金银花颗粒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咽喉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种复方金银花颗粒的提取制备工艺。

我们需要准备好金银花草药。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的功效。

我们可以选择新鲜的金银花花朵,将其晾干后备用。

接下来,将晾干的金银花花朵研磨成细粉状,以便更好地提取有效成分。

可以使用研磨器或者研磨棒进行研磨,直至金银花粉末细腻均匀。

然后,将研磨好的金银花粉末放入提取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水的用量要足够覆盖金银花粉末,但又不要太多。

接下来,将提取器密封好,放置在恒温水浴中进行提取。

提取的温度一般控制在80-100℃之间,时间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提取1-2小时即可。

提取过程中可以适当摇动提取器,增加提取效果。

提取完成后,将提取液放置在冷却器中,使其自然冷却至室温。

待提取液冷却后,将其过滤,得到清澈的金银花提取液。

将金银花提取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金银花颗粒。

喷雾干燥是将液体通过喷嘴雾化成小颗粒,并在热风中迅速蒸发,形成颗粒状的药物。

喷雾干燥的温度和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控制在50-70℃,时间约为30-60分钟。

将金银花颗粒进行包装,密封保存。

复方金银花颗粒制备完成。

通过以上工艺,我们可以提取到富含金银花有效成分的复方金银花颗粒。

这种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可在家庭或医疗机构中进行。

复方金银花颗粒的制备工艺,不仅保留了金银花的药效,还增加了其使用方便性,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中药的需求。

金银花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金银花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金银花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和保健品中。

提取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对于充分发挥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金银花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以提高提取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溶剂的选择金银花中的有效成分主要为挥发油、黄酮类和多糖类物质。

因此,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有效成分的提取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乙酸乙酯、乙醇和水三种溶剂可以较好地提取金银花的有效成分。

乙酸乙酯适用于提取挥发油,乙醇适用于提取黄酮类物质,而水适用于提取多糖类物质。

因此,提取金银花时可以根据所需提取的成分选择相应的溶剂,或采用多溶剂提取的方式,以充分提取金银花的有效成分。

二、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1. 提取时间:提取时间的设置对于提取金银花的有效成分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提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挥发油和其他易挥发成分的损失,提取时间过短则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的提取不充分。

因此,应根据不同溶剂和成分的特性来确定合理的提取时间。

2. 提取温度:提取温度是影响提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提取温度过高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的降解和损失,提取温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低下。

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提取温度以达到最佳提取效果。

3. 溶剂比例:溶剂比例的设置也是影响提取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成分对不同溶剂的亲和性不同,因此,合理的溶剂比例可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

一般来说,使用两种或多种溶剂混合提取可以提高提取效果。

4. 固液比:固液比是指金银花与溶剂的质量比。

固液比过高可能导致溶剂不足,影响成分的提取效果;固液比过低则可能导致溶剂过量,增加处理成本。

因此,应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固液比。

三、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可以加速提取过程,提高提取效果。

超声波振荡产生的微弱反应力可以破坏细胞壁,促进有效成分与溶剂的接触和渗透,从而提高提取效率。

药剂学论文---金银花

药剂学论文---金银花

金银花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摘要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能,用于治疗温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毒、蜂窝状组织炎和痢疾等多种疾病,为临床最常用中药之一。

本文综述了中药金银花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概况。

结果表明:金银花一些新的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逐渐被研究发现,在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毒、免疫调节、保肝、降血脂、抗生育等方面均显示药理活性,为更深层次的了解及应用该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临床上也广泛用于多种感染、各种炎症、高热症、高脂血症、肿瘤放疗、化疗口干等病症。

关键词金银花;绿原酸;忍冬;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药材名称:[学名]: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

为忍冬科Lonicera japonica Thunb.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和初开的花。

忍冬花密,生短柔毛及腺毛,下部有细小花萼,先端5裂。

外形呈棒状,外表淡黄色,久贮色渐深。

[金银花提取物英文名]: HoneySuchle Flowers Extract[处方名] 金银花、银花、银花炭、双花、二宝花在我国,金银花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银花)、山东 (东银花、济银花)、广西(山银花)、湖南、广东、湖北、安徽、四川、浙江、陕西、江苏、江西、贵州等地。

金银花是药用经济型与水保生态型植物,享有“国宝一枝花”的美誉,在保持水土,在保健食品、化妆品、观赏园艺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药材中的化学成分:1.挥发油化学成分金银花最重要的药理成分是挥发油。

金银花干品中含有挥发油成60种以上,主要成分为棕榈酸,占挥发油26%以上,其它成分则多为醇、醛、酮、酸、酯类和烷烃等。

鲜花挥发油成分多为低沸点的不饱和萜烯类,以芳香醇为主,含量占挥发油的45.5%以上。

干花蕾中多为单萜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有香树烯、芳樟醇和香叶醇。

2.黄酮类金银花中分离出4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鉴定为木犀草素-7-O-a-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I3-D-半乳糖苷、槲皮素-3–O-I3-D-葡萄糖苷、金丝桃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剂学:金银花的提取
金银花的提取一、金银花的化学成分金银花除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外,还含有环烯醚萜甙裂环马钱素、獐牙菜甙、马钱素、马钱酸、新环烯醚萜甙;常春藤皂甙配基、齐墩果酸;川续断皂甙乙;黄褐毛忍冬甙甲、α-常春藤皂甙、无患子皂甙B、灰毡毛忍冬皂甙甲、灰毡毛忍冬皂甙乙、灰毡毛忍冬次皂甙甲、灰毡毛忍冬次皂甙乙等。

挥发油主要含芳樟醇、双花醇、香叶醇、β-苯乙醇、苯甲醇、异双花醇、α-松油醇、丁香油酚等30多种成分。

传统经验及近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都证明,金银花对于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绿原酸的提取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它们是奎宁酸和咖啡酸的酯。

中药制剂,制备金银花提取物多采用水提、水提醇沉和稀醇提取。

也有用水煎后加石灰乳使绿原酸类成分沉淀,然后加稀酸分解得提取物的方法。

提取方法:
1.稀醇提取法生药用10倍量和8倍量70%乙醇提取2次,每次2h。

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抽干。

2.水提法生药用10倍和8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2h,合并提取液,过滤浓缩至干。

3.水提醇沉法按水提法提取,浓缩至1∶1时,加乙醇至含醇量达75%,静置,过滤,减压浓缩抽干。

4.超滤方法称取干燥金银花一定量,加入10倍量水沸腾煎煮2次,每次1小时,过滤,挤压药渣,合并药液,离心,量上清液体积。

取出1克金银花的药液,以测量原液中绿原酸含量。

将待超滤溶液倒入储液罐,连接超滤器进行超滤。

控制一定的压力,至超滤液的体积占原体积的85%左右时,加入相当于原体积15%的水至储液罐中,继续超滤,至超滤液与原体积相同时,取样(为等体积超滤液)待测含量。

往储液罐中加入相当于原来体积25%的水,继续超滤,至超滤液相当于加入的水量时,取样(为1.25倍体积超滤液)待测含量。

同法继续超滤,得到1.5倍、2倍和3倍体积的超滤液。

三、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1.紫外分光光度法(1)如新鲜植物中含有多元酚氧化酶,则先在100℃加热1小时,或浸在1%亚硫酸氢钠溶液中,然后在石英砂中磨碎,用70%乙醇提取3次(总体积≈10倍样品),提取液于40℃-50℃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1/10,再用纸层析分离。

吸取此液0.01毫升点在whatmanNo.1滤纸上,用丁醇-甲醇-水(4∶1∶5)的水相蒸气饱和过夜(20℃),次日,再用丁醇相下行展开8小时,取出,挥去溶剂后,绿原酸在紫外灯下显暗蓝色荧光,Rf值为0.73,如用氨气熏则变为绿黄色,如喷Hoffners试剂(1%亚
硝酸钠的1%甲醇溶液),斑点则变为黄色,如喷1N氢氧化钠溶液则变为红色。

绿原酸的定量则不喷亚硝酸钠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可从纸上洗脱,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

(2)生药0.5克,用70%乙醇在50℃条件提取(5×10毫升),取提取液0.2毫升点在滤纸上,于暗处用丁醇-醋酸-乙酸丁酯-水(9∶28∶47∶16)层析18小时,在紫外灯下检出绿原酸,用70%乙醇10毫升洗脱,在波长324nm处测吸收度。

(3)纸层析法,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在19℃展开26小时而分开,斑点用等量10%醋酸溶液及1%亚硝酸钠溶液喷雾而显色,绿原酸(黄色)的Rf值为0.50。

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喷雾,绿原酸变为红色。

绿原酸的定量是将相应的斑点用异丙醇或甲醇或水洗脱,在波长327nm测量吸收度。

(4)取生药于60℃烘至恒重,称取1克,置于瓶中,加95%乙醇25毫升,在80℃水浴上提取1小时。

倾出提取液,再加95%乙醇25毫升,重复提取。

合并两次提取液,稀释至一定浓度,在波长324nm处测吸收度,用下面公式计算生药中绿原酸的含量。

绿原酸含量%=E×稀释倍数K×样品量(毫克)×100×100%E为吸收度,K为测定常数。

用绿原酸纯品测绘标准曲线,按E=KCL的公式(C为标准液浓度,单位为毫克/100毫升,L为比色杯厚度,1厘米),求得常数K为0.479。

用此法分析了从各地药材公司收集的金银花样品中绿原酸的含量。

(5)生药粉1克,用70%甲醇提取24小时(室温、暗处)或水浴80℃提取1小时,取部分提取液加于含有2克聚酰胺粉的小柱,用水、稀甲醇溶液洗脱柱子,绿原酸可用0.02%氢氧化钠的70%甲醇溶液洗脱,再用70%甲醇稀释至一定体积,在波长324nm测吸收度,与标准品比较而定量。

2.容量法(1)碘量法绿原酸易吸附在wofatitL150上,可从混合物中分离,然后用0.1N盐酸溶液或稀硫酸洗脱,用碘量法滴定,如用3N氢氧化钠溶液洗脱则绿原酸被部分地分解成咖啡酸及奎尼酸,但并不影响结果。

(2)非水滴定绿原酸在乙腈-甲酸(3∶1)混合液中可被醋酸铜氧化成相应的邻醌(o-quinone),此反应可用于植物样品中酚类化全物的氧化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