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经济、工作、生活的新中心
内容提要:休闲与工作的相互性,休闲对人们工作的影响并对现在休闲情势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关键词:休闲工作调整恶性循环
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

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蓄和释放,它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

休闲之事古已有之。

一般意义上的休闲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解除体力上的疲劳,恢复生理的平衡;二是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成为心灵的驿站。

她是完成社会必要劳动之后的时间,是人的生命状态的一种形式。

而对于人之生命的意义来说,她是一种精神的态度,并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古人对休闲内容也是很讲究的,并赋予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文化。

如收藏字画,篆刻临帖,弈棋鼓琴,栽花养鱼等,均列为一种休闲生活的方式。

休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它活动中分离出来。

这是人的生存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某种意义上,她与马斯洛的人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中最高级的自我实现的理念相一致。

旨在巡查精神世界中人的创造力和鉴赏力,通过休闲促使人对生活(生命)进行思索,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成熟,使人真正地走向自由。

她的价值不在于提供物质财富或实用工具与技术,而是为人类构建意义的世界和守护精神的家园,使人类的心灵有所安顿、有所归依。

她还以特有的精神理想赋予人的经济技术行为以真实的意义,使她与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经济或科技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或相对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对社会发展进程有矫正、平衡、弥补等功能的人文精神力量。

休闲经济是文化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诗中的这两句描写了在劳动间隙远望南山的情景。

“采菊”本是一项生产性活动,需要人的体力的付出,但诗人并不感到疲惫,反而成为诗意性的劳作。

在采菊的过程中,诗人抬起头,望见夕阳余晖笼罩下的南山,此时个体生命与天地自然完全化为一体,而劳动的意义也就在生命体验中得到升华。

在这里诗人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只要我们有自由,超脱的心态就可以摆脱任何牵绊;生活也并不总是需要持续的劳动,通过一些非直接生产性的活动同样可以实现现实生活的意义,对于一个处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劳动、工作自然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休闲又何曾不是?
与休闲的平衡问题。

每天面对自己的学业任务,觉得很多事情都需要完成,但是却又不能有效的去完成,在聊天、上网、低效率的工作状态中浪费自己的时间。

这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有很多时间要去做,感到焦虑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越来越多,时间流走的越来越多,越发感到精神焦虑。

这种精神状态让我常常思考我的生活,我未来的工作,我未来的生命,我想如果我不能去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必须在精神状态上有所改变。

现代人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去完成,需要想很多事情,如何去应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厘清工作和休闲的关系。

一个人即使穷尽一生的所有时间,也不能十全十美的做完所有事情,做好所有事情,那为何不主动给自己留有20%的时间呢?中
国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还没有学会如何去处理工作压力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中,要求我们勤奋努力,在这样的一种错误认知下,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当然我就是其中一个,专门去放松好象失去了很多。

但在这种虚假的忙碌之下,并不等于高效率的工作。

往往在拖拉中度过了很多时间。

目前,工作与休闲的平衡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公司所重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意识到员工工作与休闲的平衡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他们知道,公司不可能将每个员工都培养成龟井修治式的“工作狂”。

当然,公司也不会只养着一些吃闲饭的人。

公司的发展是建立在员工个人对工作与休闲的评价取舍之上,这就涉及到员工个人工作。

对于一名职业人,工作与休闲的平衡问题是其如何管理自己,如何支配其所拥有的时间的问题,是职业人在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追求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关于其对工作和生活的优先次序的判定问题,它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工作与休闲的平衡,是职业人就其个人得失进行权衡的结果,与职业人的个人期望有很大关系。

但是,我们一直在倡导和追求的这种平衡是否必然存在呢?
自从1886年5月芝加哥的工人反对一天工作10-12小时工作制而为争取8小时工作制掀起罢工浪潮起,人们开始寻找和实现工作与休闲的平衡。

国际劳工大会为了缩短劳动者的工时,先后在1919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第一号公约中规定,工业企业工作时间一天不得超过8小时,一周不得超过48小时;在1935年,国际劳工大会又通过了《关于一周工作时间缩短为40小时的公约》。

从此,8小时工作制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确认。

后来,发展中国家陆续实行了5天工作制。

我国在1995年开始实行了一周5天工作制。

整体上我国公众普遍享有的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114天(发达国家大约为150天),这意味着人们有1/3的时间是在休闲中度过。

世界上不工作的人很少,但不懂得工作的人很多。

要懂得工作,就要对工作有兴趣、有目标、有节制。

首先,工作要有兴趣。

兴趣是工作的动力。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有的人对社交性、文艺性、多样性的工作有兴趣;有的人对持久细致的工作有兴趣;有的人对有条不紊、刻板平静的工作有兴趣,等等。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将职业选择看作是一个人人格的延伸。

他认为,个人的人格与工作环境之间的适配和对应是职业满意度、职业稳定性与职业成就的基础。

他将人类大致区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传统型。

霍兰德强调,人们对某种职业类型感兴趣,就会对这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就会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努力工作,事业成功。

因此,兴趣是成功的一半。

其次,工作要有目标。

无论做任何一种工作,都要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

因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周围环境的干扰,从而集中自己的精力。

要想避免工作中的挫折,少经历工作中的打击,我们也只有尽量缩小目标的范围,把力量和精神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这样才能集中人生的“优势兵力”,去战胜工作中的挫折。

同样,如果长期感受到压力过大,就要重新评估自己的目标,如目标过高,就应调整目标,使自己的目标与能力相符。

应经常问问自己,“是工作为了生活,还是生活为了工作。

”工作有目标有助于人取得成功。

再次,工作要有节制。

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微电子为代表的技术革命扩大和改造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有效地实现了时间资源的节约。

一方面,人们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们拥有更多休闲时间,开展多种多样的休闲活动。

但是,由于信息、知识的无限性特点,人对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的认识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性主要因为:一是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其中包括人的感知能力、思维能力的限制;二是信息的绝对滞后性所限制,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变化,人类面临的客观世界日新月异,已有的信息集合不可能对将要发生和发展的事物作出全面的描述和反映;三是成本——
—效益原则要求人们要有目的地选择信息,掌握和使用信息是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的,必须要考虑它的效益。

由于以上这些特点,现代人,尤其是具有“三高”(高学位、高职位、高收入)的精英阶层,工作时间不但没有缩短,反而有加长的趋势。

这些精英阶层的竞争力一方面来自信息资本、知识资本。

而信息资本、知识资本消耗快、储备慢,他们不但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一边工作一边补充,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群体的内部竞争。

这样,工作时间自然会延长。

因此,必须明确每天8小时、一周40小时的法定工作时间,其它为休闲时间。

为此,工作要有节制。

休闲是自由支配的个人活动。

休闲时间是为满足劳动者全面发展而消费享受的时间,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水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时间。

所以,休闲应有科学、有文化、有个性。

首先,休闲应有科学。

休闲的功能之一是劳动者利用一部分休闲时间来享受生存资料,恢复在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也就是利用闲暇时间来休息和消耗部分产品。

但据调查显示,我国相当多的一部人休闲方式过于简单,“看电视”、“上网冲浪”等仍是主要休闲方式。

缺乏规划性和选择性,在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得不到恢复。

因此,休闲应科学、合理,建议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对休闲时间的利用率,休闲方式和劳动力恢复程度作出科学的评价。

其次,休闲应具有文化。

休闲的一个功能是劳动者利用一部分闲暇时间学习知识和技术培训,提高知识和技能。

休闲应有休闲文化。

休闲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系统。

倡导进步的、高尚的、健康的休闲文化,能够促进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能够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而消极的、落后的、封建的休闲文化,对人们起腐蚀作用,阻碍和制约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应倡导和建立先进的休闲文化。

目前,尤其是劳动者要增加学习知识,阅读报纸、书籍的时间。

再次,休闲应有个性。

休闲的另一个功能是个人自由支配时间,休闲时间可进行个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

应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休闲方式。

如对不同性质的工作疲劳,全球被采访者新年愿望的第一位,而避免人际关系的危机、更多地锻炼身体和增加薪酬等排在其后。

可见,平衡工作与休闲时间的比例,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是一个愿望,还没有真正实现。

由此工作与休闲相互转换和融合的趋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人们在“游戏”的环境中工作,通过欣赏艺术,从事创造活动,使劳作充满创造的激情与乐趣。

不仅锻炼了人的体魄还诱发了创造的灵感,更重要地是提高了人的文化修养,坚定了人追求真善美的信念,提升了人的精神境界。

融智慧及浪漫于一体的劳作与休闲是人们共同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