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塑料的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

作者:张立军, 刘丽军, 姜进宪, 刘红岩, 孙松义, Zhang Lijun, Liu Lijun, Jiang Jinxian, Liu Hongyan, Sun Songyi

作者单位:张立军,刘丽军,姜进宪,Zhang Lijun,Liu Lijun,Jiang Jinxian(大庆化工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714), 刘红岩,孙松义,Liu Hongyan,Sun Songyi(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黑龙江

,大庆,163714)

刊名:

橡塑技术与装备

英文刊名: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 EQUIPMENT

年,卷(期):2010,36(6)

被引用次数:0次

1.期刊论文张立军.马子贵.姜进宪.于静.Zhang Lijun.Ma Zigui.Jiong Jinxian.Yu Jing塑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标准试验方法综述-橡塑技术与装备2009,35(3)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塑料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的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即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并结合作者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诱导时间和氧化诱导温度测试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转化ISO标准提出了建议.

2.期刊论文李震环国内外测定氧化诱导时间试验方法标准综述-中国标准化2005(4)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烯烃(PO)材料氧化诱导时间(OIT)主要使用的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国际标准(ISO)以及我国国家标准(GB)等试验方法标准及其最新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人日常进行热分析试验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使用OIT方法需注意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转化ISO标准提出了建议.

3.期刊论文董宝钧.张立军.高海.袁大辉.姜进宪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聚烯烃的氧化诱导时间-橡塑技术与装备2010,36(11)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烯烃氧化诱导时间(OIT),介绍了用功率补偿型DSC在OIT测试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确定适当的测试条件.结合作者热分析工作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使用氧化诱导时间测试方法需注意的问题.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4.期刊论文姚俊兵.Yao Junbing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润滑油的高温抗氧化性能-润滑与密封2000(2)

本文介绍了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高温润滑油氧化诱导时间、起始氧化温度、沉积物形成趋势等指标的方法.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酯类润滑油及其抗氧剂的高温抗氧化性能进行了评价.

5.期刊论文薛艳.姚俊兵有机碱金属盐抗氧协和剂在合成润滑油中的应用-润滑油2005,20(1)

合成了一种有机碱金属盐,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氧化腐蚀试验对其在合成油中的抗氧化行为进行评价.DSC测试结果表明:当抗氧剂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DODPA)存在时,该碱金属盐不能提高聚α-烯烃的起始氧化温度,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其氧化诱导时间;该添加剂对含有DODPA的季戊四醇酯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均有大幅度提高.氧化腐蚀试验表明,在芳胺抗氧剂DODPA、N-苯基-α-萘胺的存在下,该碱金属盐可以有效地控制酯类油酸值和粘度的变化.本文还对碱金属盐的抗氧协同机理进行了分析.

6.期刊论文胡建强.朱焕勤.孙元宝.费逸伟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与芳胺抗氧剂的协同效应-精细石油化工2009,26(6)

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实验(TMOT)分别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和芳胺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并以红外光谱跟踪考察了润滑油在氧化过程中结构组分的变化情况.DSC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含DODPA的季戊四醇酯中加入SnDDC,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二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效应.TMOT实验结果表明,SnDDC和DODPA在聚-α-烯烃中复配后,可明显降低氧化油样的蒸发损失和红外面积比值,具有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

7.会议论文胡建强.杨士钊.郭力有机锡化合物与芳胺抗氧剂的协同效应2009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薄层油膜微氧化试验(TMOT)分别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锡(SnDDC)和芳胺抗氧剂对、对二辛基二苯胺(DODPA)在季戊四醇酯和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同时利用红外光谱跟踪考察了润滑油在氧化过程中结构组分的变化情况。DSC氧化试验结果表明

,在含DODPA的季戊四醇酯中加入SnDDC,可明显提高润滑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二者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协同效应。TMOT试验结果表明

,SnDDC和DODPA在聚α-烯烃中复配后,可明显降低氧化油样的蒸发损失和红外面积比值,具有良好的抗氧协同性能。

8.期刊论文胡建强.刘长城.魏贤勇.姚俊兵.Hu Jianqiang.Liu Changcheng.Wei Xianyong.Yao Junbing有机钼酸酯与芳胺抗氧剂在合成润滑油中的抗氧协同作用-精细石油化工2007,24(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评价了钼酸酯(MoON)和p,p-二异辛基二苯胺抗氧剂(DODPA)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在静态和动态DSC氧化实验中, MoON与DODPA复合后,均可有效提高基础油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热油氧化实验结果也表明,MoON与DODPA复合后,能有效地抑制聚α-烯烃润滑油的粘度增加.因此,MoON与DODPA具有良好的抗氧协同作用.

9.期刊论文胡建强.谢凤.魏贤勇.姚俊兵.HU Jianqiang.XIE Feng.WEI Xianyong.YAO Junbing非硫磷有机钼与硫代氨基甲酸酯的抗氧协同作用-化工进展2006,25(10)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评价了非硫磷有机钼酸酯和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抗氧化安定性.静态和动态DSC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非硫磷有机钼酸酯与亚甲基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复合后,均可有效提高油品的氧化诱导时间和起始氧化温度,表现出了良好的高温抗氧协同作用.

10.期刊论文胡建强.谢凤.姚俊兵.Hu Jianqiang.Xie Feng.Yao Junbing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与芳胺抗氧剂的协同效应-石化技术与应用2006,24(5)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考察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DC)和芳胺类抗氧剂在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中的热氧化安定性.DSC静态和动态氧化实验均表明:虽然MoDDC的抗氧性能明显差于抗氧剂丁基辛基二苯胺和对,对-二异辛基二苯胺,但MoDDC与胺类抗氧剂复合后,其起始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