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平县 现状概况

合集下载

潮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潮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潮州旅游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潮州,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潮州也逐渐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本文将对潮州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潮州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潮州作为一座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潮州的古建筑群体、独特的潮汕文化以及美食等都是游客们追寻的目标。

此外,潮州还有许多自然景观,如伞状石景区、天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潮州旅游发展的积极因素不仅仅是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包括政府的支持和投资。

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旅游发展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旅游项目,提供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宣传力度,推出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更多的游客了解潮州,增加了来潮州旅游的意愿。

然而,潮州的旅游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虽然潮州已经修建了一些星级酒店和旅游设施,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游客需求。

其次,潮州的旅游市场还不够成熟,旅游产品和服务还有待改进。

目前,潮州的旅游产品主要以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差异化。

最后,潮州的旅游宣传力度还不够大,知名度较低。

相比于其他知名旅游城市,潮州的宣传和推广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上述问题和挑战,潮州旅游业可以抓住以下的发展机遇,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增加高品质的酒店和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其次,多元化旅游产品,创新旅游方式。

潮州可以发展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比如潮剧表演、手工艺品制作等,吸引更多游客参与其中。

同时,可以开发农家乐、生态旅游等,满足游客对不同类型旅游的需求。

最后,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各种渠道,如互联网、电视、广告等,提高潮州的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吸引更多的游客。

展望未来,潮州的旅游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潮州市地形地质现状

潮州市地形地质现状

2.1自然地理条件概述2.1.1地理位置本次潮州市应急水源地工作范围位于韩江中下游地段,在行政区划上属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区和揭阳市揭东区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116°30′21″~116°47′03″,北纬23°36′03″~23°42′26″,工作区面积约270km2。

位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城镇区域。

工作区位于潮州市湘桥区、潮安区及揭阳市揭东区,西部毗邻揭阳市,东南连接汕头经济特区,工作区内交通便利。

区内设有广梅汕铁路潮州站,区内南面潮安区设有厦深高铁潮汕站;厦深高铁潮安境内的潮汕站是潮汕三市共用的高速铁路枢纽站,是全线唯一一个使用南北双站房的交通枢纽站。

汕揭高速公路在潮安区与汕头市金平区交界处设置互通口。

潮汕机场距离市区约18km。

工作区周边已基本构建起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机场为主骨架的现代化交通网络(见图2-1)。

2.1.3地形地貌特征工作区位于韩江中下游地段,总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貌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平原、丘陵岛丘二大类,三角洲平原又可以划分为决口扇平原、洪泛平原等两个亚类(见表2-2、图2-3)。

一、三角洲平原1、决口扇平原决口扇平原主要微地貌有现代决口扇、天然堤、河漫滩。

主要分布于工作区中部韩江的两侧,主要分布于韩江西侧的潮州市区和潮安区枫溪镇、韩江东侧的潮安县磷溪镇。

高程4.5-10m或12-13m。

组成物质为细砂及粉砂。

表2-2 地貌类型2、洪泛平原主要微地貌类型为古河道、古天然堤。

主要分布于西溪以西凤塘镇一带,地势低平,高程为2.5~4.5m。

组成物质较细,粘土质粉细砂、细砂占31.0%,粉砂占13.0%,有机质含量占2.1%。

图2-3 工作区地貌图(资料来源《韩江三角洲》)二、丘陵岛丘丘陵主要分布在工作区北西面的蚶壳鼻、竹竿山一带和北东面的笔架山、秋溪山、黄田山一带,山麓尚保存不少海蚀遗迹,按其高程可分为四级。

第一级高程3~4m,第二级高程9.4~10.0m,第三级高程25~27m,第四级高程45m,岩性以花岗岩为主。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潮汕地区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区,包括潮州、汕头和揭阳三市。

这个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本调查报告将对潮汕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和总结。

首先,潮汕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迅速。

潮州市以其发达的家具和电器制造业而著名,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汕头市则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港口经济而闻名,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物流中心。

揭阳市则以其农业和水产品加工业为主要支柱。

潮汕地区的经济多元化程度较高,不仅依赖制造业和农业,同时还注重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

其次,潮汕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潮汕地区是潮剧的发源地之一,潮剧是中国著名的地方戏曲之一、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传统工艺,如木雕、银饰和刺绣等。

这些传统艺术和技艺是潮汕地区文化的瑰宝,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再次,潮汕地区还拥有许多独特的旅游资源。

潮州市有潮州文昌宫、南山寺和开元寺等历史古迹,汕头市有霞山公园和新圩日光海滩等自然景观,揭阳市有雷峰塔和海滩等独特的旅游资源。

此外,潮汕地区还有丰富多样的潮汕美食,如潮汕牛肉火锅、潮州文昌鸡和汕头潮州粥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品尝。

然而,潮汕地区的旅游产业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交通不便的问题,潮汕地区的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需要继续改善和完善。

其次是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升级的必要性,包括酒店、餐饮和旅游设施等。

最后需要加强营销和推广工作,提升潮汕地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基于以上调查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潮汕地区在经济、文化和旅游方面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潜力,需要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并加强营销和推广工作。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潮汕地区将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饶平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饶平县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关键词:降水;变化特征;线性趋势;小波分析;饶平
中图分类号:Q938.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18001
引言
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全球变暖为主要 特征的显著变化 [1]。在气候变化中,降水是最主要和易 受干扰的要素 [2]。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大气降水 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3,4],是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 分析降水变化特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气象科学
农业与技术
2017, Vol.37, No.13 141
2 结果与分析
降水量最多年份的 30.9%,足见其振幅之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2.1.1 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
图 1 是 1956—2015 年 饶 平 县 各 年 代 降 水 量 柱 形 图。从图 1 中可看到,降水量在 20 世纪 90 年代突变,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达 到 1659.5mm, 之 后 又 呈 减 少 趋 势, 2000—2009 年平均降水量为 1557.8mm,年平均降水量 最少的是近 6a,为 1406.0mm,比 20 世纪 90 年代少了 253.5mm,仅是其 84.7%,1956—1959 年、20 世纪 60 年代、 70 年代和 80 年代的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分别是 1510.2mm、1463.6mm、1450.1mm 和 1427.7mm。
图 1 1956—2015 年饶平县各年代降水量柱形图 2.1.2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饶平县近 60a 年降水量平均值为 1501.1 mm,降水 量最多的年份是 2006 年,达 2576.6 mm,最少的年份是 2011 年,只有 796.0 mm,两者相差达 1780.6 mm,仅是

广东饶平简介

广东饶平简介

广东饶平简介
广东饶平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辖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级市。

饶平地处于
东江三角洲的北部,东临汕头市,南接潮州市,西临揭阳市,北濒东江。

这里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饶平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饶平地区早在
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居住。

历史上,饶平曾是闽粤边界的重要军事要塞,
也是潮汕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饶平的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
风景秀丽。

尤其以饶平丹霞地貌著名,这里有独特的红色砂岩地貌景观,被誉
为“中国丹霞第一村”。

饶平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中以汉族为主,还有壮族、苗族、瑶族等
少数民族。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融,使得饶平具有丰富多元的文化特色,如潮剧、客家文化、苗族舞蹈等。

经济方面,饶平以农业为主导,特色农产品有橡胶、木薯、柚子等。

此外,饶
平还发展了一些工业,如纺织、机械制造等。

总的来说,饶平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景优美、民族多元、经
济发展稳定的地方。

我的家乡潮州市饶平县

我的家乡潮州市饶平县
1 安区、湘桥区隔江相望 2 它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3 在秦汉时期,这里就已经有关于饶平的记载
4 饶平建制于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从晋朝到现在已经有近1700年的历史
5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饶平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明朝的张琏,他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一度割据一 方
6 还有清末民初的张竞生,他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先驱
此外,饶平县还有许多传统 音乐和舞蹈,如潮州音乐、 潮剧等,这些音乐和舞蹈都 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 风情
7 饶平县的教育
饶平县的教育
这里有许多知名的小学、中学 和高中,如饶平二中、饶平四 中等,这些学校都有着严格的 教育管理制度和优秀的师资力 量,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在教育方面,饶平县也有着悠 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此外,饶平县还有许多培训机 构和成人教育机构,为当地居 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继 续教育的机会
7 以及被誉为中国"青天"的蚁光炎等等
2 饶平的自然风光
饶平的自然风光
饶平的自然风光也 是非常美丽的
这里有山有水,有 江有海
在饶平的中部,有 汤溪水库和黄冈河, 湖水清澈见底,河 岸绿树成荫,是休
闲垂钓的好去处
在饶平的北部,有 海拔1000多米的双 髻山和九村大岽山, 山上林木葱茏,是
天然的氧吧
我的家乡潮州 市饶平县
-
1 饶平县的历史文化 3 饶平的美食 5 结语 7 饶平县的教育 9 结语
2 饶平的自然风光 4 饶平的发展现状 6 饶平县的文化艺术 8 饶平县的医疗
1
饶平县的历史文 化
饶平县的历史文化 饶平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潮州市东北部,北倚梅州市大埔县,东临福建漳州市诏安县,西与潮州市的潮

饶平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饶平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饶平旅游资源1 开发与规划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planning of RaoPing粤东狂人小组主编序言2 有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实践行动必须以理论理解为先导,而此调查报告就是对此看法的履行,让理论作为实践的基本条件。

目前的潮州市具有非凡的旅游资源多处,其中饶平县位于潮州市与汕头市的交汇处,隶属潮州市。

同属于潮汕地区,与潮州市的其他县相比较而言,饶平县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旅游的开发中还不具备完善。

饶平县在旅游资源上也拥有着非比寻常的价值,但是由于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发展的滞后,而大部分景区也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然而饶平县还是具有丰厚的旅游资源可处于开发与发展,因此我们粤东狂人小组,组员为:郑臣华、黄虹珊、翁春贤、郑洁婷、孙中兰、王泽莹,针对饶平现有的、即将开发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并通过对调查宝钢的分析提出建议制定对策。

此次饶平旅游资源进行资源开发与规划,第一章为饶平旅游资源调查报告,通过调查得知相关信息;第二章为饶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通过条件的分析可以制定相关措施;第三章为饶平旅游产品设计,以STP为主要方法,通过市场的细分、目标的确定和产品的定位得出一套完整的方案。

3 目录第一章饶平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4一、正文 4二、结论与建议 18三、旅游资源分类表 20四、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调查表 20五、情景案例分析 20第二章饶平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分析 22一、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分析 22二、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23三、开发效益分析 24四、旅游资源开发SW25OT分析 25五、结论 28第三章饶平旅游产品设计 31一、主题形象 31二、主要功能 39三、主导旅游产品 41第四章附件 444 第一章饶平旅游资源调查报告一、正文(一)饶平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地理经纬: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纬23°28′~24°14′基本位置:闽粤边陲饶平县位于潮安县与澄海区交接处,南临南海,与南澳县隔海相望。

饶平县 现状概况

饶平县 现状概况

饶平县现状概况:工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载体不断优化,特色经济稳步发展。

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8.5%。

至12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6家,比去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7.18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28.5%。

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07年农业总产值40.8亿元,增长6.8%。

农民人均纯收入3774元,增长8.3%。

预计全县水产品产量14.68万吨,产值13亿元,分别增长13.6%和21%。

在县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下,使茶叶、水果、水产、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先后有4个农业基地被列为市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全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先后发展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2家被省农业厅确认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

财税金融财税收入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

全县国、地二税收入突破7亿元大关,其中国税总收入6.43亿元,地税总收入1.41亿元。

存、贷款同步增长,金融运行情况良好。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

2008年1至7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01亿元,同比增长33.7%,至7月,大唐电投资额8.8亿元,占全县总投资额的67.64%。

至7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522万元,同比增长30.92%,发展势头强劲。

社会各项事业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民生环境明显改善。

2007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县列报8284户19081人,比去年增加增加241人,保障金总额达111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封顶线由去年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全年累计办理合作医疗住院报销补助1.3万多人次,发放补助金2532万元;大力推进创卫工作,共有3个镇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镇,1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农村安居工程投入1812万元,完成106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全年共投入镇通村公路建设资金7455万元,铺设水泥路面250公里,修通行政村106个;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投入5489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和教育“新装备”工程,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高考大幅度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饶平县特色小吃

饶平县特色小吃

饶平县特色小吃
饶平县地处闽南地区,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历史悠久,
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这里,有许多特色小吃,每一种小吃都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饶平县的特色小吃,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里的美食。

第一道小吃:饶平肉粽。

饶平肉粽是传统的美食,制作工艺独特。

选用当地大米,加上猪肉、咸蛋黄等配料,经过数小时的煮熟,最终制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饶平肉粽。

每一口都细腻柔嫩,充满浓重的家乡味道,是饶平人民最钟爱的一种小吃。

第二道小吃:饶平花生糖。

饶平花生糖是当地的一种特色甜品,以花生为主要原料,加入白砂糖、芝麻等辅料,制成圆形或长条状,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它属于南方的特色甜品,食用时需要嚼烂,吃起来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味道和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第三道小吃:饶平米粉。

饶平米粉是饶平的一大美食,选用当地的优质米粉,加
上各种配料,烹制成各种口味的米粉。

其中,以海鲜米粉最为出名,用鲜美的海鲜和米粉相融合,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海南风情。

米粉软嫩,口感细腻,营养丰富,是很受游客欢迎的一种美食。

第四道小吃:饶平芋泥。

饶平芋泥是传统的汉族小吃之一,选用当地的优质芋头,经过蒸煮、捣成泥,搭配各种配料,制成了饶平芋泥这款美食。

芋泥口感细腻柔滑,甜而不腻,营养丰富,是很多当地居民和游客的最爱。

饶平县有许多特色小吃,每一种小吃都凝聚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心血。

这些小吃不仅美味可口,更是体现了饶平人民的民俗文化和地方风味,让人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领略到当地的人文历史和风情。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

潮汕地区的调查报告潮汕地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本文将对潮汕地区的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特点和发展潜力。

一、人文景观潮汕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潮汕地区以潮州木雕、揭阳潮州碉楼和汕头潮汕民居等建筑为代表,展现了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同时,潮汕地区的潮剧、潮州音乐和潮州曲艺等传统表演形式也随处可见,成为地区文化的瑰宝。

二、经济发展潮汕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使得潮汕地区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潮汕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涵盖了纺织、服装、建材、电子等多个行业。

同时,潮汕地区还在积极推动商贸、旅游和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三、社会生活潮汕地区的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传统的饮食文化是潮汕地区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以潮汕菜为代表的美食独具风味,深受当地人民和游客的喜爱。

此外,在教育、医疗、体育等方面,潮汕地区也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四、发展潜力潮汕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随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潮汕地区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同时,潮汕地区也在加大科技研发和创新力度,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潮汕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快速发展的经济,在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随着地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潮汕地区将为周边地区和全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

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

广东省饶平县新丰镇,简称新丰,又有新风之称,是饶平县北部最大的两个镇之一,地处饶洋镇,建饶镇,三饶镇,大埔县的交界处,新丰溪,九村溪在这里汇合(也就是黄冈河的两个源头),毗邻福建,江西,地理位置优越,是饶平县瓷造业的工业大镇。

一·城镇简介中文名:新丰方言:客家话,潮汕话民族:汉族外文名:xinfeng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属地区:中国华南旅游景点:弘法寺,客家土楼,白石寺等下辖地区:丰联区,九村,楼角村,新葵村,杨康,荣东,荣西,溪边楼等汽车站:302车队,新丰镇汽车客运中心政府驻地:丰联区车牌代码:粤U电话区号:076 8 主要学校:新丰职业中学,新丰中心小学新丰镇位于饶平县北部山区,地势以丘陵地为主,全镇共有行政村10个、场2个,总面积61.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5259人。

新丰镇是日用陶瓷生产专业镇,瓷业起源于南宋时期,丰富的瓷土资源、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精湛的制作工艺,使新丰瓷业名闻遐迩;也是粤东陶瓷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在饶平陶瓷界中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产量最高、创外汇最多。

目前,全镇有白体瓷厂,彩瓷厂、花纸厂、印刷包装厂等各种类型瓷厂148家,较集中地分布在镇宫埔工业区,埔尾工业区和坑子沟新工业区。

全镇从事瓷业员工约16000多人。

全镇瓷业现已完成杯、碟类白体瓷生产配套,能独立完成生产、加工、包装,具备集团生产能力。

产品有盘、碟、匙、杯、碗、壶六大系列日用细瓷和高档白质瓷共10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5亿元。

蓝鲤系列产品6寸以下蝶类是名牌产品。

同时,新丰陶瓷以快捷、新颖、优质、实用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国内无不择用新丰日用瓷之省市,产品远销西欧、南非、北美和中东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新丰文化非常特别,属于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版,非常具有特色。

新丰人大多都会说两种方言,潮汕话和客家话。

医院,诊所:新丰中心医院老许中医诊所四门诊工业:造瓷业宾馆:明珠宾馆主要街道:新丰大道,南街等二·主要工业新丰镇主要工业是造瓷业,有六大系列日用细瓷共1000多个品种、年产值超过5亿元!饶平原来两个陶瓷生产专业镇新丰镇和九村镇合并为新的新丰镇后,这里一跃成为广东省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专业镇。

潮州人口情况

潮州人口情况

潮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潮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 15日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快速汇总任务。

现将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全市常住人口[3]为2669844人。

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24022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267643人,增长11.14%。

年平均增长率为1.06%。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591309 户,家庭户人口为2436196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4.12 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6人减少0.04 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355354人,占50.77% ;女性人口为1314490人,占49.2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57上升为103.1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87909人,占 18.27%;15-64岁人口为1957396人,占73.32%;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4539人,占8.41% 。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8.7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 8.1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62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01526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3433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06761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875935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586人上升为3803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379人上升为12859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9617人上升为39988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4753人下降为32808人。

我的家乡—饶平

我的家乡—饶平

优化土地利用的对策

二、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
(一)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保护目标,依据基本 农田划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科学划定基本农田,落 实18779公顷的保护面积,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二)加强基本农田的建设和保护 坚持在保护中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思路,完善基 本农田保护区建设集中投入制度,加大公共财政对基 本农田保护区建设的扶持力度。开展基本农田整理改 造,规划到2012年,全县整治基本农田800公顷,建成 基本农田示范区2000公顷,以点带面,促进全县基本农 田质量的提高。
饶平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2009年饶平县土地总面积为173207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151697公顷, 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58%;建设 用地面积126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30%;其他土地面积8870公顷,占 土地总面积的5.12%。
饶平地质地貌

饶平县位于潮汕平原边端,是广东山区县之一。 其地形依山傍海,地势北高南低。东、北、西三面 环山,中部谷地、盆地、平原交错分布,南临南海。 西北为丘陵,间有空谷和盆地,东南部滨海为台地 和冲积平原。海域有大小岛屿47个,最大海山岛面 积46.9平方公里,建国后通过大规模的人工围海造 田,使海山岛与大陆相连;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 7座,最高山峰为西岩山,海拔达1256米。黄冈河自 北端发源,作南北走向沿中心迁回出南海,构成黄 冈河平原丘陵区。
我的家乡—饶平

12城规 林平坦
饶平简介
饶平县,取“饶永不瘠,平永不乱”之意。 自古就有“岭南佳胜地,瀛洲古蓬莱”的美称。 地处广东省“东大门”,邻福建省,南濒南海, 位于广东省沿海经济带最东端,居汕头-厦门经 济特区之间,是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珠江三角 洲的交汇点;地处东经116°35′~117°11′,北 纬23°28′~24°14′。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 其中陆域面积1694平方公里(占潮州46.21%), 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全 县辖21个镇、1个林场,总人口102万人(海外华 侨人口:86万 )(占潮州总人口43.9%)。

潮州市三区一县

潮州市三区一县

潮州市三区一县
概述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海滨地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潮州市下辖着三个行政区域和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构成了潮州市的基本行政地理格局。

潮州市辖区简介
潮安区
潮安区位于潮州市东北部,是潮州市最大的行政区,也是当地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潮安区是潮州市的重要农业产区,以水稻、柑橘等农产品闻名,同时也拥有着发达的工业和商贸业。

饶平县
饶平县位于潮州市西部,是潮州市紧邻广东内陆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饶平县地处潮州市的外围,自然景观优美,是一个旅游业和农业并重的地方。

潮州市湘桥区
湘桥区位于潮州市的中心地带,是潮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湘桥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潮州市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一个繁华的商贸旅游区。

潮州市潮阳区
潮阳区位于潮州市的东南部,东临南海,是潮州市的滨海区域。

潮阳区以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而闻名,渔业和海产品加工业是该区的主要产业,同时也有着不错的旅游资源。

发展现状与展望
潮州市三区一县在过去的几年中,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未来,潮州市将继续加大对各辖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新潮州!
以上就是对潮州市三区一县的简要介绍,希望读者对潮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饶平县——精选推荐

饶平县——精选推荐

饶平县地理位置:饶平县位于广东省东端沿海,在116°35′E~117°11′E,23°28′N~24°14′N处,北回归线在县境南部穿过。

东和东北与福建诏安县、平和县毗邻,北与大埔县接壤,西和西南与丰顺县、潮州市和澄海县交界,南临南海,与南澳县、台湾隔海相望。

饶平县地处华南沿海,界连闽南,是广东省的东大门,南临南海,居汕头、厦门两大经济特区之间,与南澳县、台湾隔海相望,是广东沟通沪、浙、闽经济大动脉的“黄金通道”,县境南端柘林湾三百门港可直通欧美和东南亚等国家地区。

县城黄冈镇。

面积、人口:饶平县域总面积2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69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3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136公里,县境南北长95公里,东西宽31公里,是潮汕地区地域最广、海岸线最长的县。

山地占70%以上,耕地仅占15.8%,是广东山区县之一。

饶平县辖黄冈、钱东、井洲、海山、所城、柘林、大埕、樟溪、浮滨(坪溪)、联饶、新圩(渔村)、东山、汤溪、三饶、韩江林场、九村、新丰、饶洋、建饶、上饶、上善共21个镇、1个林场,总人口97万多人。

旅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60多万人,是著名侨乡。

地形:饶平县地形依山旁海。

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南海。

地势北高南低,西北为丘陵,中间有盆地,东南部滨海为台地和冲积平原。

海域有岛屿13个,最大海山岛面积46.9平方公里。

最高山峰为西岩山,海拔达1256米。

境内最大的黄冈河自成水系,黄冈河长87.2公里,由北向南贯穿县境中心,流经12个乡镇,经县城黄冈镇穿流注入南海。

地形的另—特点是海湾多,海岸线长达136公里,有柘林、高沙、大埕三个较大海湾,港口13个。

柘林湾最大,面积68平方公里,相当于汕头港,四周被海山、汛洲、西澳诸岛环抱着,南有大金门和东西小金门3个出口航道,外有南澳岛屏障,湾内水深浪静,可通舶万吨以上巨轮,是粤东天然优良深水港,俗云:“未有汕头埠,先有柘林港”。

饶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饶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饶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陈蔚辉;罗晓桂【摘要】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以饶平县为例,深入分析了该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对饶平乡村旅游发展提出更新观念、重新认识;科学规划,重视管理,加强保障的对策,旨在推动饶平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with Raoping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development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s of rural tourism in the county were deeply analyze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Raoping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innovating new ideas, planning scientifically,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and guaranteeing, so as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Raoping County.【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9)033【总页数】5页(P20586-20589,20604)【关键词】新农村;乡村旅游;饶平县【作者】陈蔚辉;罗晓桂【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广东潮州521041;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广东潮州52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

饶平县教育存在的问题

饶平县教育存在的问题

饶平县教育存在的问题2011171129号,张少芬近年来,我的家乡饶平县的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总的看来,饶平县的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同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差不多,总体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饶平县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饶平县,政府很少有专款专项明确指明用于教育经费,且集中用于重点中学,比如,饶平县唯一重点中学饶平二中中学,也是笔者的母校,每年有两百万教育经费,可用于建筑,专项奖学金等,这是其他非重点中学所遥不可及的待遇。

由于经费短缺,现有饶平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

饶平县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像笔者小学霞中小学的教师大部分初中学历,甚至是小学学历。

教学水平实在不敢恭维,笔者小时候普通话学不好,现在想改都很难纠正。

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如公立小学教师工薪为1000元——1500元,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饶平县教育的质量。

二、饶平县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饶平县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饶平县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在饶平最有名的职业技术学校是贡天技术学校,它有一句广告语“选择贡天,给你一片天”,但广告的总是与现实有所差距。

在贡天技术学校,有机床,幼教,计算机等专业,但正在学有所成的人少之又少,所幸学生毕业后,学校还有介绍一些工作岗位,但与专业又完全不符,毕业生基本到厂子做流水线工人。

可见饶平县职业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饶平县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饶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那些不知名的职业技术学校更不用提。

目前,饶平县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

草海的发展现状

草海的发展现状

草海的发展现状草海是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一个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

近年来,草海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草海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曾经由于过度开发和人为破坏,草海的湖泊水质严重下降,湖泊中草场急剧减少。

然而,随着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介入,草海的湖泊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湖泊中草场也得到了恢复。

如今,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碧蓝湖水和翠绿的草场,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妙。

其次,草海的旅游设施得到了逐步完善。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潮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修建道路、游步道、观景台等旅游设施。

现在,游客可以方便地驱车或步行游览草海,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此外,草海周边还修建了一些旅游配套设施,如宾馆、餐饮店等,为来访的游客提供了便利。

再次,草海的文化底蕴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传承。

草海不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潮州市政府注重文化传承,推动了草海文化节等活动,将草海的历史和文化融入到旅游体验中。

此外,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传授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技巧和民俗活动,为草海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最后,草海的旅游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

随着草海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这些游客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了草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潮州市政府积极引导当地企业投资发展旅游服务业,并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草海的发展。

总而言之,草海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环境保护、旅游设施、文化传承、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仍需继续努力,加大保护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使草海成为更加美丽和繁荣的地方。

饶平海山欧边村范文

饶平海山欧边村范文

饶平海山欧边村范文引言饶平县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县级行政区。

海山欧边村是饶平县下辖的一个具有特色的村庄。

本文将对海山欧边村的概况、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进行详细介绍。

一、概况海山欧边村是饶平县内的一个传统农民村庄,地处山区,四周环绕着宜人的山水。

村庄面积约为1000亩,人口约为1000人。

村庄内主要以农田和农民居住房屋为主,同时还有一些小型农业企业和家庭经营的农副产品加工厂。

二、发展现状1.农田管理海山欧边村拥有大面积的农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

村庄通过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村庄还积极推行有机农业,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2.农业企业为了提高村庄的经济收入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海山欧边村发展了一些农业企业。

这些企业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例如米面加工厂、果蔬罐头加工厂等。

这些企业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还为村庄带来了就业机会。

3.农村旅游海山欧边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积极发展农村旅游。

村庄修建了一些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提供给游客体验田园生活的机会。

此外,村庄还开展了一些农事活动和乡村文化展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三、未来展望1.产业升级为了进一步提升海山欧边村的发展水平,村庄计划进行产业升级。

一方面,村庄将继续推进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和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另一方面,村庄还将鼓励农民创新创业,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生态保护海山欧边村位于山区,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村庄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推广有机农业的发展。

同时,村庄还将加强对土壤、水源等重要资源的保护,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文化传承海山欧边村拥有悠久的农村文化和传统习俗。

为了传承和弘扬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村庄将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饶平县现状概况:工业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载体不断优化,特色经济稳步发展。

200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8.5%。

至12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6家,比去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97.18亿元,同比增长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3亿元,同比增长28.5%。

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07年农业总产值40.8亿元,增长6.8%。

农民人均纯收入3774元,增长8.3%。

预计全县水产品产量14.68万吨,产值13亿元,分别增长13.6%和21%。

在县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下,使茶叶、水果、水产、蔬菜、畜禽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全县先后有4个农业基地被列为市级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全县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先后发展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2家被省农业厅确认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

财税金融财税收入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7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1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

全县国、地二税收入突破7亿元大关,其中国税总收入6.43亿元,地税总收入1.41亿元。

存、贷款同步增长,金融运行情况良好。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势强劲。

2008年1至7月份,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01亿元,同比增长33.7%,至7月,大唐电投资额8.8亿元,占全县总投资额的67.64%。

至7月,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522万元,同比增长30.92%,发展势头强劲。

社会各项事业民心工程顺利实施,民生环境明显改善。

2007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县列报8284户19081人,比去年增加增加241人,保障金总额达1119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封顶线由去年的5000元提高到1万元,全年累计办理合作医疗住院报销补助1.3万多人次,发放补助金2532万元;大力推进创卫工作,共有3个镇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镇,1个村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农村安居工程投入1812万元,完成106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全年共投入镇通村公路建设资金7455万元,铺设水泥路面250公里,修通行政村106个;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投入5489万元实施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普通高中“扩容促优”和教育“新装备”工程,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08年高考大幅度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全年实施科技项目41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18项、市级8项、县级13项。

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明显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计生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形成,计生基层基础工作有较大改善。

殡葬管理目标责任制得到较好的落实,全年遗体火化率稳步提高。

农业饶平县农业基础比较雄厚,耕作历史悠久,生产发达,历来坚持依法治农,优化产业结构,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村经济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基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农副产品种类繁多,素以种植水稻、小麦、甘蔗、花生、茶叶等经济作物为主,渔副并重,林果兼盛,是潮汕地区粮、茶、果以及海鲜、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

粮食生产基地:饶平历来是潮汕地区主要的产粮县之一,连年来,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基本保持在50万亩以上,粮食连年获得丰收,连续六年获市粮食考评金奖,钱东镇连续四年实现吨谷镇目标。

茶叶生产基地:饶平依山面海,海洋性季风明显,具有适合茶叶种植的山区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具独特的培植制作工艺,是我省的茶叶生产大县,名茶品种较多,其中以岭头单丛、大叶奇兰、黄金桂、铁观音等“四大名茶”为主,各具特色,奇兰芬芳,金桂醇爽,观音甘冽,特别是岭头单丛茶,香、蜜、韵齐备,天香独占,多次在国际、全国品茶会上荣获殊荣,饮誉海内外。

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6万亩,年总产量5000多吨。

拥有茶叶专业市场2个,各类茶叶加工厂近500家,其中广东国宾茶厂精制的名牌产品“国宾茶”成为国家接待外宾佳品,产品远销泰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水果生产基地:饶平县山地资源十分丰富,有可开发利用的山地资源达38万亩。

水果生产已形成山区沿海全面开发,一年四季有果可供的良好局面。

建成了以南北省道主干线两侧的百公里果林带,全县拥有青梅、橄榄、荔枝、龙眼、蜜柚等水果基地面积15万亩,产量5.4万吨,产值超2.5亿元。

全县水果优质品种率达95%以上,其中饶平蜜柚1994年获农业部名优产品银质奖。

全县现有种果专业村25个,水果专业市场2个,较大规模水果加工企业20多家,素有“水果之乡”的渔村镇出产的“山枣糕”驰名中外。

水产生产基地:海洋产业是我县的优势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从滩涂到浅海,从海底到水面,从低值品种粗养到高值品种精养的集约化、规模化、立体化的养殖格局,建成了对虾、鳗鱼、海上网箱养鱼和贝类等四大养殖基地,新发展了鲍鱼养殖。

1996年饶平县培育出花鲈鱼全人工育苗,该项技术成果填补了省内空白。

1999年,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13.51万吨,全县拥有各类与海洋产业关系密切的“三资”企业45家,形成了种苗、饲料、技术服务、产品加工配套的外向型海洋经济体系。

饶平县继1991年被评为“全国渔业百强县”之后,1996年又被省评为“海水养殖先进县”和“淡水渔业先进县”。

畜牧生产基地:饶平县饲料资源充裕,生殖环境良好,是饶平黑猪、狮头鹅的原产地,畜牧业这一传统的产业已成为饶平农村主要的产业收入之一。

其中较具规模的有:饶平县禽畜良种繁育基地;饶平县狮头鹅产业基地;饶平县东江肉牛养殖基地等。

2006年,农业生产受灾,种植业和渔业明显减收。

由于受特大自然灾害全县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据统计,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8亿元,同比下降5.03%,其中种植业产值13.61亿元,渔业产值11.6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11.61%和8.56%。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同比下降3.41%。

农民家庭来自二、三产业的工资性收入有所增加,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1641元,比2005年的2147元减少506元,同比下降23.57%,原因是出售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现金收入减少所致。

工业饶平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形成了拥有机械、食品、建材、陶瓷、服装、纺织、化塑、抽纱、电子、工艺、医药、水族系统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多元化行业体系,其中陶瓷、食品、毛织服装、机械电子、医药工业已初步发展成为五大主导产业,占全县工业产值的一半。

以个体、私营企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调整。

2006年,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生产总量突破百亿元大关。

200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05.22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2.29%。

至12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4家,比上年增加12家,实现产值75.75亿元,同比增长24.04%,实现增加值18.06亿元,同比增长31.59%。

全县累计工业用电量18966万度,同比增长21%。

当年产值超亿元的单位从上年的4家增加到7家。

从不同的地区看,新丰。

黄冈。

三饶、钱东等镇工业生产均有较快发展,至12月,上述四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分别达到68.03%、17.29%、16.33%和15.76%。

分行业看,全县液化气、陶瓷等六大支柱产业共实现产值63.27亿元,同比增长24.75%,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得84.13%。

大唐电厂1号机组投产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电力生产地迅猛发展,2006年该行业实现产值7.93亿元,同比增长57.2倍,拉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0个百分点。

全县陶瓷业生产快速发展。

至12月份,该行业实现产值15.66亿元,同比增长26.52%,作为全县陶瓷行业生产地的三饶、新丰镇,规模以上企业陶瓷产值分别达到7.79亿元和5.95亿元,分别增长17.13%和63.13%。

纺织、服装业发展较快。

至12月份,该行业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31.8%。

水族制品业发展加快,全县现有生产企业5家,全年实现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12.91%。

液化气生产供应稳步发展,全年创产值近30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30%的份额。

陶瓷工业:饶平是广东四大瓷产区之一,瓷土资源十分丰富,据初步勘查储量在1亿吨左右。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瓷厂544家,直接从事陶瓷制作员工4.5万人,拥有一批较具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一批较为先进的陶瓷生产设备,陶瓷工业已基本形成瓷泥加工、白地瓷生产及彩瓷烤花一条龙配套生产。

产品以日用瓷、工艺美术瓷、墙地砖等三大类,盘、碗、碟、杯、盅、匙、茶具、中西餐具等100多个花色品种。

食品工业:饶平食品工业资源丰富,食品加工历史悠久。

潮式蜜饯传统产品被列为全国五大蜜饯帮式之一,著名传统产品有山枣糕、佛手香椽、咸金枣、高堂菜脯、汉塘柿饼等。

目前,食品工业逐步向营养、保健的方向发展。

其中,罐头、烤鳗、速冻蔬菜等拳头产品畅销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地区。

毛织服装工业:目前,全县拥有毛织服装企业1604家,拥有各式加工设备4000多台(套),实现了编、织、裁、剪、绣、缝、包装一条龙生产。

出口产品有绣衣服装、绣衣童装、童裤、连衣裙、针织恤衫、太空褛、牛仔裤、丝袜及绳网等,有“金子”、“红灯”、“小红花”、“双鱼”等名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畅销欧美、澳大利亚、日本、东南亚、港澳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机械工业:饶平机械工业是在粤东较具发展优势的行业之一,技术先进,品质优良,实力雄厚,销售畅旺。

主要产品有叶片泵、充气机、变压器、砻谷机、喷风碾米机、粉碎机、电熨斗、镀锌铁丝、船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等。

其中6L-10A型胶辊砻谷机、6NPF-8.5型喷风碾米机、YB1-4、6、10型饶宝牌叶片泵及飞轮牌电动充气机等先后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产品行销全国及斯里兰卡、尼日利亚、尼泊尔、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医药工业:饶平的医药产品久负盛名,早在明朝末年三饶镇“天玉堂”商标的妇科病特效药“乌鸡丸”便享誉海内外。

全县现有较具规模的医药工业企业4家,医药加工基地3个,主要产品有传统中成药,化学药片剂,有三蛇胆陈皮末、川贝末、夏桑菊、六味地黄丸、18-氨基酸、廿四味等30多个品种,产品畅销国内外,县皇冠药业有限公司、丹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及丹丽医药工业园等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县医药工业的龙头。

工艺美术工业:工艺美术工业是我县的传统工业,民间能工巧匠甚多,创作产品花色繁多,品种齐全,且工艺精致、美观大方,极富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深受国内外客商钟爱。

一是工艺美术产品;二是金漆木雕;三是抽纱;四是竹艺制品。

产品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日本及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我县积极实施“外向带动”、“名牌推动”、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战略,把发展外贸经济作为带动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外贸出口,使外贸经济呈现出产品多样化,市场多元化的喜人态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