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地理教案设计是改进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增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控讲课节奏。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新版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体会。
进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锤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爱好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可连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 ;2. 知道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起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展现三江源相干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爱好)板书:第二节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讲授新课]展现三组图片:①高海拔,高寒气候影响下的地貌景观--雪山连绵、冰川高悬、冰塔挺拔;②高原湿地景观--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③生物多样性及特殊的高原生态系统--细草如毯、羽族炫翎、蹄类竞骄。
通过图片的展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同时,锤炼学生的视察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教师:介绍“三江源”名称的由来。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课前准备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教学过程步骤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讨我国的温度带。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一组图片(图片展示:冬季东北地区的景色览和海南的景色),相同的时间,不同的景色,说明两地的气候差异很大,两地的气温差异巨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首先我们学习我国的气温的分布特点合作【板书】第二节中国的气候一、气候复杂多样【读图】看第32页图2-22和33页图2-23,思考、探究【指导】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1、找出0℃等温线。
说出它大体通过的山脉与河流名称。
2、找出一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区域。
算一算温差为多少?3.观察图中等温线的分布,有何特点?4、根据等温线分布特点,说说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有何特点?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总结】(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板书】1、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2.2中国的气候(第3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学习
目标
重点难点重点: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季风气候特征的技能。
教法
选择
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课型新授
课前准备季风气候课件
是否采用
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3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11 课时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中国1、7月平均气温的规律有什么
特点?干湿区按什么标准划分?降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归纳: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二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二、揭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阅读35页到36页内容回答问题:
1.什么是季风?顾名思义,与什么有关?(季节)
活动二、〔课件演示〕冬、夏季风的动态演示,回答问题
2.从刚才的演示中可以看出夏季风并没有影响到整个中国,原因是什么?
归纳:夏季风经过长途跋涉后,又被重重高山阻挡,只好望山兴叹,就此止步了。
所以夏季风的活动范提出问题指名回
答问题
课件展示
通过演示雨带的
移动和雨季的形
成来解释上述问
题
回答问题
阅读明确目标
根据问题阅读
课文思考回答
看课件演示讨
论回答
主备人:学科主任审核签字:
页1第
页2第。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气候多样性,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气候概念和气候类型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加深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对气候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认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图片,分析中国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难点: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与中国气候相关的问题,设计课堂活动。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提问:“你知道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吗?”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中国气候的多样性,如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2.2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信息。
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
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本节内容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
但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概念,提升读图、填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
2.通过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知道温度带喝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4.通过学习,分析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设计:中国的气候-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材分析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这部分教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教材安排了“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的“阅读”材料。
此外,教材进一步说明了我国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安排了“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冬季最冷的国家”的“阅读”材料,这个“阅读”材料对我国气候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作出了具体诠释。
该“阅读”材料给教师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对象的不同,可供挖掘的教学素材很多,如对于初中学生,可要求回答齐齐哈尔和巴黎两个城市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并对两者的气候进行比较等;为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辩证思维,教材又设计了一个“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的“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地图及资料,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征。
2、结合所学,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成因,引导学生用系统、动态、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结合地图及资料,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及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征。
教学难点结合所学,分析我国降水时空分布规律的成因,引导学生用系统、动态、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法、地图教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导入: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
为什么我国会刮西北风和东南风呢?本节课继续学习中国的气候。
新知讲授:1、季风气候显著(1)结合所学及生活,完成表格内容。
冬季风夏季风风源地风向特点明确:冬季风的源地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盛行来自大陆内部偏北方向的风,风向性质干冷;夏季风的源地在海洋,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方向的风,风向性质暖湿。
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我国的季风气候。
(2)思考:相对于其他国家,为何我国季风气候显著?明确:因为我国地处最大大陆东部,濒临最大大洋,海陆差异特别显著。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课件(27ppt)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冲毁家田,损坏庄稼
洪涝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洪涝多出现在夏、秋季节。
干旱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农田龟裂
玉米枯死
颗粒无收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沙尘暴中的北大校园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护卫京津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
3.多旱涝灾害 :P41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洪涝是我国发生最频繁、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江西省湖口县居民 在城中以舟代步
江西省九江市 江州镇居民对 着汪洋一片的 家园痛哭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夏初,江淮地区常常阴雨连绵。这时正值梅子成熟的季节,所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梅雨 ”。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 以人们习惯称之为“ 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 霉雨 ”之名。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1.时间 2.地点 3.现象 4.危害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冬季寒冷、 夏季温和、 降水少 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冬无严寒、 降水均匀, 夏无酷暑、 终年湿润 温差小
多媒体教学课件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城市
纬度
1月均温 7月均温 气温年较差
齐齐哈尔
47°23′N
-19.6℃ 22.6℃
42.2℃
巴黎
48°58′N
3.1 ℃
19 ℃
中国的气候-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中国的气候-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原因;2.能够描述中国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3.了解不同气候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气候形成的过程及其与地理位置的关系;2.理解中国地区不同的气候类型最终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10分钟)老师可使用中国地图,让学生对中国地区的地理位置及其气候区域进行初步了解,并让学生探讨气候对当地人们、动植物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
3.2 气候的概念及形成原因(20分钟)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气候的定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老师可以使用气象或地理的图片、动画、实物等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发现共同点、差异点,并尝试形成自己的思考。
3.3 中国不同气候类型(40分钟)通过教材与互动,让学生了解中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包括亚热带、温带、寒带等等,并分析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气象现象及其对地区影响。
3.4 影响气候的因素(20分钟)通过教材、媒体,让学生了解不同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包括地形、海洋洋流、经度纬度等等。
并且让学生在对不同因素有所了解后,可以尝试制作海报或简单调研报告,展现自己对于气候影响因素的探究。
3.5 总结(10分钟)回归到学习目标,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与思考,总结气候对人文、社会、经济、物种等方面的影响。
并让学生就教学的过程给老师以反馈,帮助老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
四、作业1.调查当地气象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2.利用互联网、书籍等资源,调查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气候状况,并尝试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3.在海报上展现自己学习气候的过程,并且尝试表现出气候对人类、动植物以及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师生互动方式老师通过分组让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并且可以加入一些小组竞赛的环节,来让学生探索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六、教学方式本教案讲授时,既可以采用“直播+互动”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抖音短视频”、“小程序”、“线上战队PK”等互联网方式的教学方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湘教版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1、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初步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和分布,及其它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观点, 认识我国气候资源的有利条件,以及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4、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和干湿区图等图表的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1、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中气温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和温度带划分。
2、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难点: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2、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时数:3课时教具准备: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中国锵水分布图、中国「湿地区图等等去、探究去教学要点: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气候复杂多样(1) 气温分布和温度带①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相差很大②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髙温③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分布:热带、亚热带、暧温带、中温带、寒温带、髙原气候区(2)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干湿地区①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从东南沿海向四北内陆逐渐减少②降水疑的季节变化: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5-9月)③我国的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3)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2、季风气候显箸(1)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2)冬、夏季风的性质和影响(3)大陆性特征很强二、我国的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疑三、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一旱涝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到了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组成要素?(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其中的一个要素……地形。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3课时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知道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和划分依据,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过程方法通过了解季风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难点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课前准备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布图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的气候特征之一是什么?那么我国究竟有哪些气候类型呢?让学生读图P38图2-28,指导学生看图:1.我国东半部大范围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从南向北依次为哪些气候类型?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气候类型共分为多少种?结合前面的内容,说明了我国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分析理解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的优越性?、地域文化各具特色。
有利于:多种多样的生物的生长——动植物资源多;多种经营,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我们这一节课来了解我国气候的第二个特征。
二、新授[板书]:季风气候显著①提问:学校所在地夏季常吹什么方向的风?冬季又常吹什么风?在我国,冬季有来自于北方的冬季风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夏季有来自于南方的温热的夏季风影响我们。
这种冬季风和夏季风交替活动的现象就是季风气候最显著的现象。
我们从冬、夏季风的形成、移动、消失等过程来证明这个气候的特征之二-------季风气候显著;②学生看图P40材料,思考:为什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显著的季风气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③老师结合投影分析其成因:冬季,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形成冷高压中心,强冷气流南下,形成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夏季,在海洋上形成了高气压,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的湿润空气北上来到内陆,形成了温和湿润的夏季风。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和降水分布特征,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形成的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以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3)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明显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4)了解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各种图文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丰富学习资源,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形式,达到掌握学习方法并提升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明白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树立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教学难点】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和季风气候显著【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意对学生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析图能力的培养,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等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展示图片)春节期间黑龙江省与海南省的不同景象。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生答两地气候不同)。
要想了解我国的气候,先来了解我国气温的分布。
二、新课学习(一)气候复杂多样(1)气温多媒体出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图,学生读图回答:1.黑龙江的漠河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24℃以下)2.海南省的海口1月平均气温多少度?(16℃以上)3.两地相差多少度?(48℃以上)4.找出我国1月0℃等温线,并用彩色笔勾画出来,观察1月0℃等温线大致穿过哪些地区?(秦岭——淮河延伸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总结: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南北气温差异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多媒体出示冬季风对我国的影响图和正午太阳高度图,小组合作探究:1.冬季风的源地在哪儿?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2.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受冬季风的影响如何?为什么?3.正午太阳高度南方和北方有什么不同?结论:1. 冬季风的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北方地区首当其充,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地区的严寒,在南下过程中,受到山脉的阻挡,势力减弱,南方地区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远低于北方。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借助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技能与方法:1.通过资料,归纳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
2.通过材料分析,了解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地域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动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深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国家。
教学重点1.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气候特征。
2.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3.季风气候显著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教学难点1.描述我国气候的气候特征2.归纳我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初二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气候特征的准确描述,雨带的推移规律、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1.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2.教学内容:容分析(1)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主要特征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②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描述③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2)季风气候显著带来的影响①东部季风区雨带的推移规律②夏季风盛行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历经28年,7次远航,出访30多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目前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和美洲,堪称史无前例的航海之旅。
现代研究显示,郑和最大的宝船长148米,宽60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
那么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这么大的船是如何远航的呢?同学们应该想到了,在科技落后的时代,大船远航主要借助了风的力量。
湘教版八上地理 2.2中国的气候 教案设计
湘教版八上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案设计
要表现在
A.形成大量降水 B.带来狂风
C.形成闷热天气 D.沿海地区形成巨浪
6、“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形象地描绘了我国哪个地区的景象?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南部沿海 D.黄河中下游地区
7、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9分)
(1) 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
响我国的_________(冬、夏)季风。
(2)气流①是_________风,来自太平洋。
气流②是_________风,来自_________洋。
(3) 我们把受气流①和②影响明显的地区,称
为E 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
不够明显,则称为F____________区,E区内降
水较________,而F区则相反。
(4) E区和F区的大致界线是__________—阴
山—_________一线
附参考答案如下:
1、C
2、D
3、D
4、D
5、A
6、B
7、(1)夏(2)东南西南印度(3)季风区非季风区多或丰富(4)大兴安岭巴颜喀拉山
智能拓展1你从我国气候气象灾害频发获得什么启示?2若给我国农业生产献计献策,你会说些什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中国的气候 教案季风气候显著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第3课时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归纳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一般方法。
(2)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过程与方法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地利用资源的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两种气象灾害:洪涝和干旱。
【教学难点】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方法】读图、析图、比较、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诗引入: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玉门关外杨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风不度所造成的。
那么春风又指的是什么呢?春风为什么不能度过玉门关呢?二、新课学习(一)季风气候显著★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引导学生读图:(1)依据图例,读取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
引导学生在中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上,归纳出我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讲解:这里的季风指的是夏季风,“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的就是夏季风。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因为“玉门关”不在季风区。
(2)在图中描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看一看它们大致经过的地形区。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3)引导学生读出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
(夏季风:偏南风;冬季风:偏北风。
)提问: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为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导致夏季风和冬季风的风向不同。
提问:①我国的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还是冬季风带来的?为什么?②为什么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夏季风从印度洋和太平洋吹向陆地,带来充足的海洋水汽,使我国夏季湿热多雨。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上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气候的特点、类型及分布。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我国自然环境、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基本知识,培养其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气候的概念、特点有所了解。
但针对中国气候的类型、分布及影响因素,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分布,学会分析气候影响因素,提高地理观察、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我国气候资源的认知,提高其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祖国、关注生态环境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分布。
2.难点:气候影响因素的分析,气候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影响。
2.讨论交流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候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3.图片展示法:运用图片、图表等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我国气候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观察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气候案例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2.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准备PPT课件,展示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我国气候多样性,引导学生关注气候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课件,呈现我国气候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分布。
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的多样性,培养其地理观察力。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不同气候类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如气候类型、特点、分布等。
2.2-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本节课标内容要求】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原因、对农业的影响【本节教材内容分析】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雨带移动与雨季【本节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因为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叫季风。
由于大陆相对海洋增温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更高,那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之为夏季风。
而在冬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很快降低,那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我们称之为是冬季风。
二、新授1、读图2—30“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思考:?可以看到,夏季风停止前进的地方就是一些山脉,他们分别是什么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正是由于这一些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以这一系列的山脉为界,把我国分为了东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其中的春风就是夏季风,而玉门是西北甘肃省的玉门市。
真正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正是由于季风的影响,使得在时间上,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较少。
那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还是由冬季风带来的?(夏季风)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
【本节课标内容要求】
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原因、对农业的影响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
季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雨带移动与雨季
【本节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季风的知识(发源地、风向、性质、成因)。
2、掌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范围。
3、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影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生活当中处处有地理,处处有学问。
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因为季节不同而风向发生变化的风叫季风。
由于大陆相对海洋增温快,所以在夏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更高,那风就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之为夏季风。
而在冬天的时候,大陆相对海洋温度很快降低,那风就从陆地吹向海洋,我们称之为是冬季风。
二、新授
1、读图2—30“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
思考:
②、在图上我们看到夏季风当到达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时,就止住了脚步,这是怎么回事?
可以看到,夏季风停止前进的地方就是一些山脉,他们分别是什么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一线)正是由于这一些高大山脉的阻挡,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基本不受夏季风的影响,所以以这一系列的山脉为界,把我国分为了东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
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
”其中的春风就是夏季风,而玉门是西北甘肃省的玉门市。
真正受季风影响比较显著的区域就是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2、正是由于季风的影响,使得在时间上,季风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降水较少。
那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还是由冬季风带来的?(夏季风)
3、为什么说季风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因为我国各地产生降水的水汽主要由夏季风从海洋上空吹来,所以各地的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夏秋季节,而冬春季节降水较少;这样就产生了降水的季节变化;又由于各地每年受夏季风影响的强弱不同,就产生了降水的年际变化;再加上夏季风对不同地区影响的时间早晚和强弱都不同,因而形成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
)
4、我们就来看看夏季风到底是怎么样进入我国陆地,并如何影响东部地区的降水?
5、夏季风的进退与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关系。
6、阅读材料“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和影响”完成填表练习。
三、巩固练习。
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是世界上同纬度上最冷的国家”,完成41页“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8月份,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再加上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由此得出我国冬季干燥,夏季多雨,大陆性强的气候特点。
归纳起来,一是说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二是具有大陆性的特点。
本节达标测试内容:
1关于我国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为季风区
B、夏季风都来自太平洋,以东南风为主
C、冬季风来自青藏高原,以西北风为主
D、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小
属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的山脉是()
A .天山
B .大兴安岭
C .巫山 D.长白
3、.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气候总特征的是( )
a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
b 气候复杂多样
c 雨热同期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我国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国家,原因是()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C、夏季较长
D、大陆性强
6 、我国冬季风、夏季风示意图,回答:
(1)表示冬季风的是_____图,它来自_______地区,性质是__________,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______洋和______洋上空的暖湿气流,所以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
六、本节教学建议:
引导学生分析夏季风进退对我国降水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