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物(SS)的测定

合集下载

水处理实验室SS监测

水处理实验室SS监测

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1 定义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m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

2 试剂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 仪器3.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3.2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

3.3 GN-CA滤膜、孔径0.45mm、直径60mm。

3.4 吸滤瓶、真空泵3.5 无齿扁咀镊子。

4 采样及样品贮存4.1 采样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

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

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0~1 000mL,盖严瓶塞。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4.2 样品贮存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5 步骤5.1 滤膜准备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4.1)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5.2 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份,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

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

一般以5~100mg悬浮物量做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ss的测定方法

ss的测定方法

ss的测定方法ss(suspended solids)是水中悬浮物的总称,包括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浮游生物。

ss的浓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方法主要有干燥残渣法、滤膜法和光学法。

干燥残渣法是一种传统的ss测定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蒸发水分,将水样中的固体颗粒留下,然后称量残渣质量来计算ss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取一定量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后,将其置于105℃的恒温干燥箱中,待水分蒸发后取出残渣,再称量残渣的质量,最终通过计算得出ss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干燥和称量,且对于浮游生物的测定效果不佳。

滤膜法是一种常用的ss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滤膜将水样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然后称量滤膜上的固体颗粒来计算ss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取一定量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后,利用真空泵将水样通过滤膜,然后将滤膜取出,干燥后称量固体颗粒的质量,最终通过计算得出ss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便,且能有效分离浮游生物,但需要注意滤膜的选择和预处理对结果的影响。

光学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ss测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光学仪器对水样中的固体颗粒进行散射或吸收测量,从而计算出ss的浓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首先,取一定量的水样,经过预处理后,利用光学仪器(如濁度計)测量水样中固体颗粒的散射或吸收情况,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或计算公式得出ss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且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ss的浓度,但需要注意光学仪器的选择和校准对结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不同的ss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样品的性质、仪器设备的条件和实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于不同方法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也需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和数据的准确获取。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ss的测定方法有所帮助,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污水中SS和VSS测定方法

污水中SS和VSS测定方法

SSSS是英语(Suspended Substance)的缩写,即水质中的悬浮物。

水质中悬浮物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是衡量水体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大字字母C表示水质中悬浮物含量,计量单位是mg/l。

SS的测定一、测定方法:用0.45 m滤膜过滤水样,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经103~1050C烘干后得到SS含量。

二、仪器1、烘箱2、分析天平3、干燥器4、孔径为0.45μm滤膜、直径45~60mm。

5、玻璃漏斗6、真空泵7、内径为30-50㎜称量瓶8、无齿扁嘴镊子9、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三、测定步骤1、用无齿扁嘴镊子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0.5h 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2、去除悬浮物后震荡水样,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去除痕量水分。

如样品中含有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SS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0C 下烘干1h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为止。

四、计算:悬浮固体(mg/L)= [(A-B)×1000×1000]/V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B——滤膜及称量瓶重(g)V——水样体积五、注意事项: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震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在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城市污水悬浮固体的测定重量法2.1 范围本章规定了用重量法测定城市污水中的悬浮固体。

当试料体积为100mL时,本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5mg/L。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水样中悬浮物(SS)测定方法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水样中悬浮物固体含量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过滤:将水样通过已知质量的滤纸过滤,滤纸将悬浮物截留下来。

烘干:将带有悬浮物的滤纸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以去除水分。

称重:烘干后,将滤纸连同悬浮物一起称重,并减去滤纸的初始质量,即可得到悬浮物固体含量。

重量法优点: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准确度较高,结果可信。

重量法缺点:滤纸孔径会影响测量结果,可能漏掉小颗粒悬浮物。

烘干时间较长,适用于低浓度悬浮物样品。

浊度法浊度法利用光在水样中的散射程度来间接测定悬浮物含量。

其原理是将一束光射入水样中,测量散射光的强度,该强度与悬浮物浓度成正比。

基本原理:光线穿过水样时,会发生散射和吸收。

悬浮物颗粒数量越多,散射光越强。

测量步骤:将水样放入浊度仪中,浊度仪会发出一定波长的光线,并测量散射光的强度。

结果计算:将散射光强度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

浊度法优点:操作方便,测量迅速。

适用于高浓度悬浮物样品。

不需要使用滤纸,避免了孔径影响。

浊度法缺点:受水样中其他物质的影响,如胶体和溶解物质。

准确度受浊度仪校准和水样的光学特性影响。

光度法光度法利用悬浮物对光的吸收或透射特性来测定悬浮物浓度。

其原理是将水样放入比色皿中,测量特定波长光通过水样的吸光度或透射率,并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基本原理:悬浮物颗粒会吸收或散射特定波长的光。

测量步骤:将水样放入比色皿中,用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或透射率。

结果计算:将吸光度或透射率与已知悬浮物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悬浮物浓度。

光度法优点:适用于低浓度悬浮物样品。

灵敏度高,可检测微量的悬浮物。

可用于特定悬浮物组分的定性分析。

光度法缺点:受水样中其他物质的影响,如色度和浊度。

需要建立标准曲线,准确度受标准溶液制备的影响。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

水样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一、悬浮固体的‎测定原理: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非过滤性残‎渣)。

二、仪器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0.45μm滤‎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30‎-50㎜称量瓶
三、测定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h,取出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2、去除悬浮物‎后震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

如样品中含‎有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3、小心取下滤‎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内,打开瓶盖烘‎2h,冷却后盖好‎盖称重,直至恒重为‎止。

计算:
悬浮固体(mg/L)= [(A-B)×1000×1000]/V
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
B——滤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
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震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在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是废水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其测定结果能反映出废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为后续废水处理工作提供依据。

下面将就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应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一、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方法测定废水中悬浮物SS一般采用重量法和直接计数法两种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废水中悬浮物SS的主要方法。

其步骤如下:1、取500ml的样品加入细长管中,使用超声波分散器加热处理30分钟。

2、加入滤芯棉和滤纸,经过过滤器过滤掉粗颗粒物。

滤纸可用数量多的过滤纸。

3、收集过滤后的样品,利于过滤筒,在上方固定水面高度,干燥24h。

4、将干燥样品放入燃烧炉中,燃烧掉有机物后用一体称重器称重。

5、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含有的悬浮物的重量。

(二)直接计数法直接计数法测定废水中悬浮物SS是通过显微镜的方式直接对样品的悬浮物进行计数。

其步骤如下:1、取一定量的样品,用超声波分散器打散,使悬浮物均匀分散。

2、将样品放入计数室中,用显微镜对样品中的悬浮物进行计数。

3、通过计算可得到样品中悬浮物的数量。

二、废水中悬浮物SS的应用废水中悬浮物S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船舶排污船舶排放废水中若含有过多的悬浮物SS,则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如使水体呈浑浊状态,导致海洋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船舶排污时需要测定废水中悬浮物SS的含量,以便进行净化处理。

(二)饮用水安全检测当饮用水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SS时,其水质会呈现出浑浊的状态,影响饮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测定饮用水中悬浮物SS的含量是保障饮用水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环境监测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也是环境监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指标。

通过对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和分析,可以对环境状况进行评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三、废水中悬浮物SS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测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样品的采集在进行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前,需要对采样时间和采样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污水中悬浮物测定

污水中悬浮物测定

污水中悬浮物(SS )检测方法
水质中悬浮物(SS )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µm 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采样时要求采取具有代表性水样500-1000mL (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漂浮和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操作步骤
1.用无齿扁嘴镊子夹取0.45µm 微孔滤膜放于称量瓶中,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一小时后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室温,称其质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0.2mg (恒重)。

滤膜和称量瓶的质量记为m 1(g )。

2.将恒重的滤膜正确放置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布氏漏洞,并用夹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3.准确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水样100mL 抽吸过滤,再以每次10mL 蒸馏水连续洗涤3次,继续吸滤以除去痕量水份。

4.停止吸滤后,仔细去除滤膜放在原来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至恒重。

称其质量,悬浮物、滤膜和称量瓶的质量记为m 2(g )。

计算方法
SS =V
10)m (m 621⨯- (mg/L) 注意事项
1. 水样体积以能够一次抽吸成功为准,且滤膜上的悬浮物亦不能太少,可根据水样中SS 的高低适量改变水样的体积。

2.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7天。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

废水中悬浮物(SS)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主要水质指标悬浮固体的测定方法;2.根据悬浮物的检测作出水质评价。

二、悬浮固体的测定原理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

测定的方法是用0.45µm滤膜过滤水样,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膜,将所称重量减去滤膜重量,即为悬浮固体(非过滤性残渣)。

【范围SS≤70mg/L】三、实验仪器1.烘箱2.分析天平3.干燥器4.滤膜,孔径为0.45µm、直径为45—60mm或中速滤纸5.玻璃漏斗6.称量瓶,内径为30—50mm7.无齿扁嘴镊子8.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9.真空泵10.量筒100ml11.玻璃棒12.锥形瓶或烧杯四、测定步骤1.用无齿扁嘴镊子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2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盖好瓶盖,称重B,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5mg)。

2.去除悬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用蒸馏水洗涤残渣3—5次。

如样品中含有油脂,用10ml石油醚分2次淋洗残渣。

3.停止吸滤后,小心取下载有SS的滤膜,放入原恒重的称量瓶内,打开瓶盖,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2h,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盖好瓶盖,称重A,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恒重。

五、废水中悬浮物浓度计算悬浮固体(mg/L)= [(A-B)×1000×1000]/V式中:A——悬浮固体+滤膜及称量瓶重(g)B——滤膜及称量瓶重(g)V——水样体积(ml)简化后悬浮固体(mg/L)=(A-B)×10000注意事项: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震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在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六、结果讨论与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在取水时不小心洒出了量筒,使得水样不足;也可能是在过滤过程中,玻璃棒弄破了滤纸,使得悬浮固体一起随液体流入烧杯;还有,已经烘干的称量瓶因置于实验室混入杂质,使称量有误差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悬浮物(SS)的测定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中悬浮物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水、地下水,也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悬浮物测定。

2 、定义
水质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物质。

3 、试剂
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4 、仪器
全玻璃微孔滤膜过滤器、GN-CA滤膜、孔径0.45μm、直径45-60mm、吸滤瓶、真空泵、无齿扁嘴镊子、称量瓶内径30-50mm 5 、采样及样品贮存
5.1 采样
所用聚乙烯瓶或硬质玻璃瓶要用洗涤剂洗净。

再依次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洗干净。

在采样之前,再用即将采集的水样清洗三次。

然后,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水样500~1 000mL,盖严瓶塞。

注:漂浮或浸没的不均匀固体物质不属于悬浮物质,应从水样中除去。

5.2 样品贮存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分析测定。

如需放置,应贮存在4℃冷藏箱中,但最长不得超过七天。

注:不能加入任何保护剂,以防破坏物质在固、液间的分配平衡。

6 、步骤
6.1 滤膜准备
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干半小时后取出置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2mg。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的放在滤膜过滤器的滤膜托盘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用夹子固定好。

以蒸馏水湿润滤膜,并不断吸滤。

6.2 测定
量取充分混合均匀的试样100mL抽吸过滤。

使水分全部通过滤膜。

再以每次10mL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除去痕量水分。

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3~105℃下烘干一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0.4mg 为止。

注:滤膜上截留过多的悬浮物可能夹带过多的水分,除延长干燥时间外,还可能造成过滤困难,遇此情况,可酌情少取试样。

滤膜上悬浮物过少,则会增大称量误差,影响测定精度,必要时,可增大试样体积。

一般以5~100mg悬浮物量作为量取试样体积的实用范围。

7、结果的表示
悬浮物含量按下式计算:
C(mg/L)=[(A-B)×1000×1000]/V
式中:
C——水中悬浮物浓度,mg/L;
A——悬浮物+滤膜+称量瓶重量,g;
B——滤膜+称量瓶重量,g;
V——试样体积,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