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病理——生活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及其致癌性

合集下载

多环芳烃及其它常见化学致癌物

多环芳烃及其它常见化学致癌物
可能存在仲胺。两者可在酸性条件下合成亚硝胺类 化合物:
凡含有=N-结构的化合物都可参加上述反应。 如酰胺类、某些氨基酸、肽类、肌酸、肌酐和氨 基甲酸乙酯都可进行亚硝胺合成,酰胺合成亚硝 胺的反应如下:
2、毒性作用 LD50为150-500mg/kg。急性毒性主要作用在肝
脏,还可以引起肺出血,对眼、皮肤、呼吸道有 刺激作用。亚硝酰胺类化合物有直接刺激作用, 可引起局部组织严重损害。
致癌机制:芳香族氨基化合物进入机体后经N-羟 化和酯化两个活化过程后具有致癌性。人和狗具有 这两种酶(N-羟化酶和磺基转移酶)。因此可引起 膀胱肿瘤。
二、亚硝胺类化合物 结构通式
R1 N NO
R2
R1、R2可分别为烷基、芳香基或环状化合物 。亚硝酰胺的R1为烷基,R2 为酯基或酰胺基。
1、生物合成 自然界中大量存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同时也
3、亚硝胺的致癌作用 亚硝胺对鱼、小鼠、大鼠、犬和猴等动物的不
同组织、器官均有强致癌作用,尤其以啮齿动物 最为敏感。90多种亚硝胺类化合物有致癌性,主 要引起肝、食道、胃等器官的肿瘤。
致癌机理:亚硝胺化合物在MFO作用下,可生成重氮烷,再经脱烷基 作用而生成自由甲基。后者使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质烷基化,尤其是时 RNA、DNA的鸟嘌呤发生烷化作用,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通过体细胞 突变或者细胞的分化失常,导致肿瘤的发生。
多环芳烃及其它常见 化学致癌物
第一节 多环芳烃
一、概述 致癌性多环芳烃的重要性:
1、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 2、分布最广的环境致癌物。 3、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环境致癌物。
二、多环芳烃的性质和种类 多环芳烃是指两个以上苯环连在一起的化合物。 非稠环型:苯环之间有碳原子相连如联苯 稠环型:两个碳原子为两个苯环共有 通常称稠环芳香烃为多环芳烃,不包括联苯。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什么是多环芳烃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见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α]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α]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来源环境中存在的PAHs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天然来源(1)某些细菌、藻类和植物的生物合成产物;(2)森林、草原燃起的野火及火山喷发物;(3)从化石燃料、木质素、底泥等散发出的PAHs是长期地质年代中由生物降解再合成的产物。

人为来源(1)废物焚烧和化工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包括汽车尾气);(2)工厂(特别是炼焦、炼油、煤气厂)排出物。

(3)水体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大气降落物、表面敷沥青道路的径流及污染土壤的沥滤流。

与地下水、湖水相比,河水更易受污染,其中多被吸附在悬浮粒子上,仅少量呈溶解态。

(4)室内PAHs则来源于取暖、烹饪以及吸烟等,由含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特别是有研究报道,从香烟中已检测到300种以上的PAHs。

分布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汽油,木柴等燃料,可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每公斤燃料燃烧所排出的苯并[α]芘量分别约为:煤炭67~137mg,木柴61~125mg,原油40~68mg,汽油12~50.4.因此,人类的外环境如大气,土壤和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大气的污染为其直接进入食品—落在蔬菜,水果,谷物和露天存放的粮食表面创造了条件.食用植物也可以从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及灌溉水中聚集这类物质,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可以使之通过海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组成的食物链向人体转移,最终都有可能聚集在人体中.毒性环芳烃的致癌性已被人们研究了200多年.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确认烟囱清洁工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然而直到1932年,最重要的多环芳烃—苯并[α]芘才从煤矿焦油和矿物油中被分离出来,并在实验动物中发现有高度致癌性.多环芳烃的种类很多,其致癌活性各有差异. 苯并[α]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用含25μg/kg苯并[α]芘的饲料饲喂小鼠140d,除使小鼠产生胃癌外还可诱导其白血球增多和产生肺腺瘤.每周三次摄入100mg的苯并[α]芘,有超过60%的大鼠发生皮肤肿瘤;当剂量降为3mg时,大鼠皮肤肿瘤的发生率下降到约20%;当剂量恢复到10mg后,皮肤肿瘤的发生率又可急剧上升至近100%.因此,大鼠皮肤肿瘤与苯并[α]芘有明显的量效关系.1973年,沙巴特等人的研究表明,苯并[α]芘除诱导胃癌和皮肤癌外,还可引起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通过母体使胎儿致畸.多环芳烃常用的材料木炭,原油,木馏油,焦油(天然),药物,染料,塑料,橡胶,农药(人为),润滑油,脱膜剂,电容电解液,矿物油,柏油(人为),杀虫剂、杀菌剂、蚊香、吸烟、汽油阻凝剂(人为)。

致癌芳香烃

致癌芳香烃

致癌芳香烃?——多环芳香烃摘要芳香烃,通常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油漆工作中使用的溶剂都含有苯或苯的同系物,因此从事上述职业的人群要加强防范,避免苯中毒。

人若长期接触或吸入稠环芳烃如萘(俗称卫生球,过去用来驱蚊防霉)等则会致癌。

许多稠环芳烃是强烈的致癌物质,如苯并芘等。

秸秆、树叶等物质不完全燃烧形成的烟雾中含有较多的稠环芳烃,我国有些省市已经禁止焚烧树叶和秸秆。

香烟的烟雾中也存在多种稠环芳烃。

针对现社会对芳香化合物的广泛使用本文特开展对致癌芳香烃的讨论关键词多环芳香烃致癌机理预防正文致癌多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结构的化合物,是最早被认识的化学致癌物。

早在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ott就提出打扫烟囱的童工,成年后多发阴囊癌,其原因就是燃煤烟尘颗粒穿过衣服擦入阴囊皮肤所致,实际上就是煤炱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

多环芳香烃也是最早在动物实验中获得成功的化学致癌物。

1915年日本学者Yamagiwa 和Ichikawa,用煤焦油中的多环芳香烃所致。

在五十年代以前多环芳香烃曾被认为是最主要的致癌因素,五十年代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中之一类。

但从总的来说,它在致癌物中仍然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至今它仍然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而且分布极广。

空气、土壤、水体及植物中都有其存在,甚至在深达地层下五十米的石灰石中也分离出了3,4-苯并芘。

在自然界,它主要存在于煤、石油、焦油和沥青中,也可以由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汽车、飞机及各种机动车辆所排出的废气中和香烟的烟雾中均含有多种致癌性多环芳香烃。

露天焚烧(失火、烧荒)可以产生多种多环芳香烃致癌物。

烟熏、烘烤及焙焦的食品均可受到多环芳香烃的污染。

致癌性多环芳香的类别目前已发现的致癌性多环芳香烃及其致癌性的衍生物已达400多种。

按其化学结构基本上可分成苯环和杂环两类。

vocs 多环芳烃

vocs 多环芳烃

vocs 多环芳烃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挥发性和反应性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有些VOCs具有致癌作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两个或更多苯环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通常存在于煤、石油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中,同时也存在于空气、水和土壤中。

多环芳烃被认为是环境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严重影响。

VOCs和多环芳烃在环境中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它们的来源、存在形态和环境行为。

然而,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关键差异:1. 化学结构:VOCs通常是具有一个或几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而多环芳烃具有两个或更多苯环的结构。

2. 挥发性:VOCs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容易在空气中挥发和传播。

多环芳烃的挥发性相对较低,但它们仍然可以在环境中迁移和积累。

3. 反应性:许多VOCs具有较高的反应性,可以在空气中发生多种化学反应。

多环芳烃的反应性较低,但它们仍然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

4. 毒性:VOCs和多环芳烃都具有毒性,但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不同。

VOCs的急性毒性较高,而多环芳烃的慢性毒性更具危害性。

5. 环境分布:VOCs广泛存在于工业、交通和生活排放中,而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泄漏。

6. 法规控制:由于VOCs和多环芳烃对环境和健康的严重影响,许多国家已制定相关法规来控制和减少它们的排放。

例如,我国就对VOCs 的排放进行了严格控制,并在石油、化工、印刷等行业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总之,VOCs和多环芳烃在化学结构、挥发性、反应性、毒性和环境分布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控制和减少VOCs和多环芳烃的排放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

常见化学致癌物的环境毒理学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死亡率很高。

癌症的病因很复杂,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近30多年来的肿瘤发生中主导作用的是环境因素的观点,一般认为人类癌症有80%~90%由环境因素引起;而在环境因素引起的肿瘤中,80%以上为环境化学因素所致。

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化学致癌物——多环芳烃﹑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多氯联苯﹑生物烷化剂﹑氯乙烯﹑黄曲霉毒素﹑重金属﹑石棉及植物中的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催直接致癌物:一﹑多环芳烃类最早认识;数量最多:致癌物中占1/3以上;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密切引起皮肤癌、肺癌和胃癌。

多环芳烃类(稠环芳烃):由多个苯环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4~7个苯环);4~5个苯环:往往致癌;6个苯环:部分致癌;6个以上苯环:致癌可能性较小;苯并(a)芘致癌性最强。

1. 多环芳烃的来源生成:有机质高温、缺氧条件下不完全燃烧800~1200℃、供氧不足的燃烧中产生最多。

主要来源途径:煤焦化工、石油化工;汽油、柴油在内燃机燃烧;煤、木柴在炉膛中的燃烧;吸烟、熏烤……二﹑致癌性多环芳烃的种类(苯环类﹑芴及胆蒽类﹑杂环类)双环芳烃萘无致癌性;萘的氨基衍生物对膀胱有致癌性。

三环芳烃蒽和菲:没有致癌性蒽的大部分烷基衍生物没有致癌性,菲的一些烷基衍生物有轻微致癌性,菲的环戊基衍生物常有较强致癌性。

四环芳烃苯并(c)菲:致癌; 苯并(a)蒽:引癌作用(不完全致癌物)溶于甘油三辛酸—— 40只小鼠中20只发生肉瘤(促癌剂)五环芳烃苯并(a)芘:特强致癌物; 二苯并(a,h)蒽:强致癌物。

二苯并(a,c)菲:中强致癌物六环芳烃部分六环芳烃致癌,二苯并芘常有较强致癌性。

七环以上芳烃研究很少三. 多环芳烃的致癌作用1. 结构与致癌活性(1)K区理论K区:易与核酸、蛋白质反应⇒致癌L区:对致癌反应起拮抗作用的区域。

苯并(a)蒽:L区活泼⇒不致癌;第7、12位被甲基取代,L区不活泼⇒致癌。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机制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机制研究进展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机制研究进展芦静;贾玉巧;高艳荣;纪越;赵永东【摘要】Polycyclic arom atic hydrocarbon is a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 that has been specially concerned by international com m unity,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found environm ental pollutants w ith three-inducing im pact.It w idely exists in various environm ental m edia although the num ber is sm all,but w ith continuous generation ,m igration ,transform ation and degradation ,it enters hum an body through the w ays such as respiratory tract,digestive tract,and skin ,w hich greatly threatens hum an health .%多环芳烃是一类被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最早被发现的具有“三致作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

其广泛存在于多种环境介质中,虽然量少,但不断地生成、迁移、转化和降解,并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期刊名称】《中国疗养医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787-789)【关键词】多环芳烃;致癌性;机制【作者】芦静;贾玉巧;高艳荣;纪越;赵永东【作者单位】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014060;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014060;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014060;包钢第三职工医院,014060;包头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01406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人们谈“癌”色变,有研究表明,80%以上的癌症病例极有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变化引起,在多种环境因子中,化学致癌物占大多数,其中常见的有多环芳烃(PAHs)、亚硝胺霉菌素等。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_贾鸿宁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_贾鸿宁

第31卷第5期2009年10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Journa l of Da li a n M ed i ca l Un i versity Vol.31No.5O ct.2009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贾鸿宁,戴 红(大连医科大学劳动与环境卫生学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摘要: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多环芳烃(P AH s)致癌性的研究资料,着重从细胞色素P450、环氧化物水解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P AH-DNA加合物等方面,概述了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及其机制,为P AH s的致癌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关键词:多环芳烃;致癌性;机制中图分类号:R99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295(2009)05-0604-04Carc i n ogen i c ity of polycycli c aro ma ti c hydrocarbon 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 echan is m sJ IA Hong-ning,DA I Hong(D epart m ent of O ccupationa l and Environm ental Health,D alian M edical U n iversity,D alian116044,China)Abstract:This paper revie ws investigati ons about the carcinogenicity of polycyclic ar omatic hydr ocarbons(P AH s)and mainly expounds cyt ochr ome P450,epoxide hydr olase,glutathi one S-transferase,P AH-DNA adducts in an atte mp t t o p r ovide ideas f or a deep research in the carcinogenic mechanis m s of P AH s.Key words:polycyclic ar omatic hydr ocarbon(P AH s);genot oxicity;mechanis m 多环芳烃(P AH s)主要来源于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

请广大常德市民注意沥青路中的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请看下文百科知识--危险的多环芳烃今年年初,央视曝光三大豪华车品牌使用沥青阻尼片,导致车内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则消息的曝光使得众多车主恐慌不已。

由于太阳暴晒及发动机散热,沥青阻尼片在受热后极易分解释放有毒的多环芳烃气体,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缓慢的释放过程。

什么是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只存在于汽车里吗?它具有危害吗?我们将在文章中一一回答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什么是多环芳烃对于多环芳烃,其实我们并不陌生,相信好多人都知道烤羊肉串、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就是一类强致癌物。

所谓多环芳烃,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它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

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

我国已将7种多环芳烃列入“中国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中。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在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合物中,有15种属于多环芳烃。

由于苯并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而人们常以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

多环芳烃在工业废水中的浓度高达1毫克/升.无处不在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来源主要是人为源,是由煤、石油、木材及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

在汽车、飞机的尾气中就含有相当数量的多环芳烃.随着煤以及石油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乃至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多环芳烃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且因其不易降解,致使它们在环境中的总量不断增加。

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我国一些地区的农民习惯在沥青路面上晾晒粮食,有可能造成多环芳烃对食物的直接污染,它们对人体健康更具危害性。

不少地方对垃圾实行填埋处理,但这样会产生垃圾渗透液。

经水浸泡后,这些垃圾渗透液能变成含有大量多环芳烃的有机废水。

全世界每年排入大气的多环芳烃约为几十万吨。

五环以上的多环芳烃大部分集中在颗粒物上或散布在大气飘尘中。

在大气飘尘中,几乎所有的多环芳烃都附着在粒径小于7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上,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

含氮多环芳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含氮多环芳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含氮多环芳烃-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含氮多环芳烃(nitrogenou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NPAHs)是一类含有氮原子的多环芳烃化合物。

它们与普通的多环芳烃相比,其分子结构中含有氮原子,使其具有一些特殊的物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含氮多环芳烃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由于它们的来源多样,包括燃烧排放物、工业废水和土壤污染等,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与此同时,含氮多环芳烃也是一类潜在的环境污染物和毒性物质。

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影响引起了研究人员和环保机构的关注。

本文将对含氮多环芳烃的定义、特点、来源和形成机制进行介绍和分析。

同时,还将探讨含氮多环芳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针对含氮多环芳烃的治理和防控措施。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增加人们对含氮多环芳烃污染问题的认识,并为相关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论述:引言部分概述了含氮多环芳烃的研究背景和价值,并阐明了本文的目的;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从含氮多环芳烃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其来源和形成机制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的结论部分将总结含氮多环芳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和防控措施。

正文部分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将对含氮多环芳烃的定义和特点进行阐述。

通过介绍其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质,解释该类物质的独特性能和功能。

其次,将重点探讨含氮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通过分析其在大气、水体和土壤中的生成途径,深入了解含氮多环芳烃的排放来源和形成机制,为后续的治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部分将对含氮多环芳烃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进行总结。

通过综合分析已有的研究成果,评估含氮多环芳烃对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以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并提出相关的治理和防控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含氮多环芳烃的排放和污染,保护环境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及芳香烃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及芳香烃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及芳香烃受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胡玉霞;常福厚;白图雅;吕晓丽;余婉佳【摘要】多环芳烃(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其具有致癌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

PAHs能与芳香烃受体( 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结合,产生某些毒性反应而发挥致癌作用。

AhR是一种配体依赖性激活转录因子,被PAHs等配体激活后,调控一系列与代谢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参与诸如信号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细胞凋亡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且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探讨PAHs与Ah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为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途径。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 PAHs) are ubiquitous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whose carcinogenicity is determinated.The mechanism of their carcinogenicity: PAHs are able to combine with aryl hydrocarbon hydrocarbon receptor ( AhR ) , resulting in some toxicity and carcinogenicity.AhR is a ligand-dependent activation transcription factor, which is activated by a large variety of ligands,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a series of gene involved in metabolism, and participating in important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singal transduction, cell proliferation,differentiation and apoptosis,and so on.Besides, it'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tumor development.Thus, it will provide a new approach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to study the role of PAHs and AhR in the development of tumor.【期刊名称】《中国生化药物杂志》【年(卷),期】2015(000)006【总页数】4页(P185-188)【关键词】多环芳烃类;芳香烃受体;肿瘤【作者】胡玉霞;常福厚;白图雅;吕晓丽;余婉佳【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110;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教研室,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6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环境因素占主导地位。

3.3.23.3.2多环芳烃与致癌性课件

3.3.23.3.2多环芳烃与致癌性课件

二、结构与致癌性
(一) K区理论
致癌性
K区 K区 L区
K区
苯并[a]芘 特强致癌性
K区
二苯并[a,h]蒽 强致癌性
L区
K区 苯并[a]蒽 弱致癌性
二、结构与致癌性
(一) K区理论
K区理论致癌机理:
① K区起致癌作用,L区起脱毒作用。 ② K区复合定域能≤13.58β(单位kJ/mol),PAH有致癌性。 ③ 若同时存在K、L区,则L区复合定域能≥23.68β,才有致癌性。
一、多环芳烃(PAHs)
吸烟指数超过400的人列为发生肺癌的“高危险人群”
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
400 =
20 × 20
450 =
30 × 15
一、多环芳烃(PAHs)
油本身不会对人体有害,但油炸、油煎、爆炒、熏烤这样 的高温烹饪方式,温度大都超过180℃,不仅可能产生致癌物, 而且食物本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在高温下也 可能产生致癌物杂环胺、苯并芘、丙烯酰胺等,增加致癌的风 险。
(三)双区理论
PAH致癌活性的定量计算公式:
lgK 4.751Δ E1 Δ E23 0.0512 n Δ E23
K——致癌性关系指数; △E1 ,△E2——两个活性中心正碳离子离域能; N——脱毒区总数。
K值: — 6 —— 15 ——— 45 ———— 75 ———— 不致癌- 微弱+ 致癌++ 显著+++ 强力++++
二苯并[e,i]芘
谢谢大家
二、结构与致癌性
(三)双区理论
双区理论准确性:
先计算了49个PAH,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率达98%; 后计算了150个PAH,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率达95%。

环境毒理学之环境化学致癌物

环境毒理学之环境化学致癌物

• 石棉(英语:Asbestos,又称石绵),是天然纤 维状的硅质矿物的泛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 建材防火板的硅酸盐类矿物纤维,也是唯一的 天然矿物纤维,它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和良好 的隔热性与防腐蚀性,不易燃烧,故被广泛应 用。石棉纤维被吸入到人体的肺后,经过20到 40年的潜伏期,很容易诱发肺癌等肺部疾病。 • 由于石棉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胸膜间皮瘤等疾 病,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 物质,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审视石棉的危险。因 此中国初高中化学实验室至今仍使用石棉网的 现象十分令人担忧。
• K区是发生致癌反应的关键区域,而L区是对致癌 反应起拮抗作用的区域。 • 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必须有比较活泼 的K区。L区,则可能,可能缺乏。 • 1)具有L区:L区必须不太活泼。这样在接触机体 后,不活泼的L区对K区具有保护意义,使多环芳 烃不致在尚未接触靶组织之前其K区已经发生反 应,或代谢失去活性,而有足够的机会与靶组织 或细胞发生反应,并有可能诱发肿瘤。如果L区过 于活泼,则情况相反,在多环芳烃接触靶组织之 前已发生反应,则不再具有致癌性。 • 2)不具有L区:K区活泼程度不太高
• 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 苯或其同系物如萘、蒽、联苯等芳烃环上的氢原子被氨基 (—NH2)或硝基(—NO2)取代形成芳香族氨基化合物或 硝基化合物,其代表物如联苯和硝基苯。
• 芳香族氨基化合物
• 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在常温下大多为固体或液体,挥发性低, 易容于脂肪,简单的芳香族微溶于水。这类化合物用途很广, 是现代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药工业等方面不可缺少的原 料或化工合成的中间体。 • 主要污染源为燃料、塑料、药品、农药、离子交换树脂、橡 胶等工业,以及食用色素、食品抗氧化剂等。 • 毒性作用: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溶血作用、损害肾和膀胱、 致癌作用

环境毒理学论文

环境毒理学论文

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以线状、角状或簇状排列的中性或非极性碳氢化合物,可分为芳香稠环型。

芳香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至少有两个共用碳氢化合物,如萘、蒽、菲、芘等;芳香非稠环型是指分子中相邻的苯环之间只有一个碳原子相连的化合物,如联苯、三联苯等。

多环芳烃化合物被证实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而且由于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难以降解,是自然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代表,受到国际上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多环芳烃的性质多环芳烃大都是无色或淡黄色的结晶,个别颜色较深,具有蒸汽压低、疏水性强、辛醇-水分配系数高、易溶于苯类芳香性溶剂中等特点。

它的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见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多环芳烃的来源和分布环境中存在的PAHs主要有天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天然来源(1)某些细菌、藻类和植物的生物合成产物;(2)森林、草原燃起的野火及火山喷发物;(3)从化石燃料、木质素、底泥等散发出的PAHs是长期地质年代中由生物降解再合成的产物。

人为来源(1)废物焚烧和化工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烟气(包括汽车尾气);(2)工厂(特别是炼焦、炼油、煤气厂)排出物。

(3)水体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大气降落物、表面敷沥青道路的径流及污染土壤的沥滤流。

与地下水、湖水相比,河水更易受污染,其中多被吸附在悬浮粒子上,仅少量呈溶解态。

(4)室内PAHs则来源于取暖、烹饪以及吸烟等,由含碳氢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

特别是有研究报道,从香烟中已检测到300种以上的PAHs。

分布人类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煤炭,石油,汽油,木柴等燃料,可产生多环芳烃的污染.每公斤燃料燃烧所排出的苯并[α]芘量分别约为:煤炭67~137mg,木柴61~125mg,原油40~68mg,汽油12~50.4.因此,人类的外环境如大气,土壤和水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苯并[α]芘等多环芳烃.多环芳烃在大气的污染为其直接进入食品—落在蔬菜,水果,谷物和露天存放的粮食表面创造了条件.食用植物也可以从受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及灌溉水中聚集这类物质,多环芳烃污染水体,可以使之通过海藻,甲壳类动物,软体动物和鱼组成的食物链向人体转移,最终都有可能聚集在人体中.多环芳烃的毒性和致癌性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已被人们研究了200多年.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就确认烟囱清洁工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然而直到1932年,最重要的多环芳烃—苯并[α]芘才从煤矿焦油和矿物油中被分离出来,并在实验动物中发现有高度致癌性.多环芳烃的种类很多,其致癌活性各有差异. 苯并[α]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导致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用含25μg/k g苯并[α]芘的饲料饲喂小鼠140d,除使小鼠产生胃癌外还可诱导其白血球增多和产生肺腺瘤.每周三次摄入100mg的苯并[α]芘,有超过60%的大鼠发生皮肤肿瘤;当剂量降为3mg时,大鼠皮肤肿瘤的发生率下降到约20%;当剂量恢复到10mg后,皮肤肿瘤的发生率又可急剧上升至近100%.因此,大鼠皮肤肿瘤与苯并[α]芘有明显的量效关系.1973年,沙巴特等人的研究表明,苯并[α]芘除诱导胃癌和皮肤癌外,还可引起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通过母体使胎儿致畸. 随食物摄入人体内的苯并[α]芘大部分可被人体吸收,经过消化道吸收后,经过血液很快遍布人体,人体乳腺和脂肪组织可蓄积苯并[α]芘.人体吸收的苯并[α]芘一部分与蛋白质结合,另一部分则参与代谢分解.与蛋白质结合的苯并[α]芘可与亲电子的细胞受体结合,使控制细胞生长的酶发生变异,使细胞失去控制生长的能力而发生癌变.参与代谢分解的苯并[α]芘在肝组织氧化酶系中的芳烃羟化酶(Aryl hydrocarbon hydroxylase,AHH导致癌的发生. 鉴于种种原因,FAO/WHO对食品中的PAHs允许含量未作出)介导下生成其活化产物—7,8-苯并[α]芘环氧化物,该物质可在葡萄糖醛酸和谷胱甘肽结合,或在环氧化物水化酶催化下生成二羟二醇衍生物随尿排出.但苯并[α]芘二羟二醇衍生物经细胞色素P450进一步氧化可产生最终的致癌物—苯并[α]芘二醇环氧化物(Benzo[α] pyrene diolepoxide).该物质不可被转化且具有极强的致突变性,可以直接和细胞中不同成分(包括DNA)反应,形成基因突变,从而规定.有人估计,成年人每年从食物中摄取的PAHs总量为1~2mg,如果累积摄入PAHs超过80mg即可能诱发癌症,因此建议每人每天的摄入总量不可超过10μg.多环芳烃的毒理学特征目前已知多种PAHs具有DNA损伤、诱导有机体基因突变以及染色体畸变等毒性作用,能引发呼吸、消化、生殖等多系统癌变,而且还具有肝脏毒性和神经毒性。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PAHs)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几百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α]芘、苯并[α]蒽等。

PAHs 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任何有有机物加工、废弃、燃烧或使用的地方都有可能产生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的致癌性已被人们研究了200多年,早在1775年,英国医生波特(Pott)就观察到烟囱清洁工常患阴囊皮肤癌,相信阴囊癌的高发病率与他们频繁接触烟灰(煤焦油)有关。

到了二十世纪,文献大量报道了石蜡精炼、鲸油加工和煤焦油工业工人高发皮肤癌的现象。

在1920s-1930s,科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多种化合物。

通过生物效应实验,即动物致癌性试验确定了多环芳烃中的苯并[a]芘等具有致癌作用。

1950s以前,多环芳烃曾被认为最主要的致癌因素而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

1950s以后各种不同类型的致癌物大量发现,扩大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认识到多环芳烃只是众多类型致癌物的一类。

但是,这并没有因此降低了致癌性多环芳烃的重要性。

首先,它至今仍是数量上最多的一类致癌物,在总数己达1000多种的致癌物中,多环芳烃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其次,它是分布最广的环境致癌物。

近年来的大量调查研究表明,空气、土壤、水体、植物等无不受到多环芳烃的污染。

其三,它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环境致癌物。

人类日常生活的某些活动以及某些嗜好常与多环芳烃的产生有密切关系,如吸烟这个嗜好就是产生多环芳烃的重要来源,并已证实是诱发人类肺癌的重要因素;再如油脂食物的煎、烘、熏等烹调过程也产生致癌性多环芳烃,并被认为是某些地区胃癌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些偏僻山区的当地居民有室内烤火的习惯,由煤和木材燃烧产生的多环芳烃就弥漫在室内,造成室内极高的多环芳烃浓度,由此造成当地居民中某些呼吸道癌症发病率的升高。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

环境致癌因素及致癌机制(1)化学致癌因素12)直接作用的化学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不经体内活化就可致癌,如烷化剂与酰化剂。

(1)亚硝胺类,这是一类致癌性较强,能引起动物种器官的肿瘤。

(2)多环芳香烃类,这类致癌物以苯并芘为代表,将它涂抹在动物皮肤上,可引起皮肤癌,皮下注射则可诱发肉瘤。

汽车废气、(3)(4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塑料聚氯乙烯,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

可诱发肺、皮肤及骨等处的肿瘤。

通过塑料工厂工人流行病学调查已证实氯乙烯能引起肝血管肉瘤,潜伏期一般在15年以上;(5化学致癌物引起人体肿瘤的作用机制很复杂。

少数致癌物质进入人体后可以直接诱发肿瘤,这种物质称为直接致癌物;而大多数化学致癌物进入人体后,需要经过体内代谢活化或生物转化,成为具有致癌活性的最终致癌物,方可引起肿瘤发生,这种物质称为间接致癌物。

放射线引起的肿瘤有:甲状腺(2)物理致癌因素离(31DNA中,并使宿主细胞发生转化,存在两种机制致癌:①急性转化病毒②慢性转化病毒。

2的有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Epsteinbarr病毒(EBV恶性B细胞性淋巴瘤发生有关。

3.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1)遗传因素1)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本身并不是恶性疾病,但恶变率很高。

这些肿瘤和癌前病变都属于单基因遗传,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规律出现。

其发病特点为早年(儿童期)发病,肿瘤呈多发性,常累及双侧器官。

2)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综合征如Bloom综合征易发生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毛细易患皮肤基底细胞癌和磷状细胞癌或黑色素瘤。

这些肿瘤易感性高的人群常伴有某种遗传性缺陷,以上三种遗传综合征均累及DNA修复基因。

3)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肿瘤发生中起协同作用,而环境因素更为重要。

决定这种肿瘤的遗传因素是属于多基因的。

目前发现不少肿瘤有家族史,如乳腺癌、胃肠癌、食管癌、肝癌、鼻咽癌等。

(2)宿主对肿CD8+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12)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

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近年来,大气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其中多环芳烃是一类重要的污染物。

多环芳烃是由苯环的若干个苯环相互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其具有高毒性和强致癌性,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风险。

因此,对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污染的评估与健康风险分析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环芳烃的来源、分布与迁移、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主要包括工业废气排放、燃煤污染、汽车尾气以及生物质燃烧等。

这些因素导致大气环境中多环芳烃的浓度大幅上升,进而增加了人体暴露于多环芳烃的风险。

此外,多环芳烃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半衰期长的特点,使得它们能够通过大气传播和长距离扩散,从而对不同地区产生污染。

接下来,多环芳烃在大气环境中的分布与迁移也是评估其健康风险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大气中多环芳烃主要以气溶胶的形式存在,其中PAHs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是最常见的多环芳烃之一。

PAHs通常以微小颗粒的形式被吸附在气溶胶上,通过空气颗粒物的搬运和输送,沉降到地面水体和土壤中。

这种分布与迁移路径导致了人体通过呼吸、食物链等方式暴露于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致癌、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等方面。

多环芳烃中的一些成分如苯并[a]芘、苯并[a]芘等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评为一类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此外,多环芳烃还可能导致免疫系统的功能障碍,使人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一些研究还发现,多环芳烃的暴露还可能导致生殖毒性,对生育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评估人体健康风险,需要对多环芳烃的暴露量进行定量分析。

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包括暴露评估和风险特性评估两个方面。

暴露评估旨在确定人体受到多环芳烃暴露的途径、频率和剂量;而风险特性评估则是通过综合评估多环芳烃的毒性数据,计算毒性指标,如致癌概率和危害指数,从而判断健康风险的大小。

总的来说,大气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了严重的风险。

辽宁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来源及致癌风险

辽宁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来源及致癌风险

六、建议
六、建议
1、加强工业排放控制:应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限制煤和石油等有机物的燃 烧过程,以减少PAHs的排放。
六、建议
2、提升环保意识:公众应提高环保意识,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尽可能使 用清洁能源。
3、实施土壤监测和修复计划:对受到PAHs污染的土壤进行定期监测,并实施 修复计划,以降低对人体和生态系统的危害。
六、建议
4、开展健康影响研究:针对辽宁地区土壤中PAHs的致癌风险进行深入研究, 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新疆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 来,该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逐渐受到。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博斯腾湖地区大气PM10 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价。
2、PAHs的来源分析
2、PAHs的来源分析
根据气象数据和PAHs的化学性质,我们发现交通排放是该地区PAHs的主要来 源之一。此外,季节性的生物质燃烧也是PAHs的重要来源之一。此外,工业生产、 农业活动等也可能对PAHs的来源产生一定影响。
3、健康风险评价
3、健康风险评价
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风险评估标准,我们对博斯腾湖地区大气 PM10中的PAHs进行了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长期暴露在该地区的大气PM10中, 健康风险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健康风险更为显著。
三、结果与讨论
1、PAHs的污染特征
1、PAHs的污染特征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博斯腾湖地区大气PM10中的PAHs主要来源于化石燃 料燃烧、交通排放和生物质燃烧等。其中,萘、苊烯、苊和芴等是主要的PAHs成 分。不同采样点之间的PAHs浓度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该地区的PAHs污染水平 较高。

多环芳烃

多环芳烃

5. 六环芳烃 部分六环芳烃致癌 二苯并芘常有较强致癌性 6. 七环以上芳烃 研究很少
多环芳烃的特点
多环芳烃是数量最多的一类致癌物
多环芳烃是分布最广的环境致癌物 多环芳烃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环境致癌物
多环芳烃的来源
生成: • 煤焦化工、石油化工 有机质高温、缺氧条件 • 汽油、柴油在内燃机 下不完全燃烧。 中的燃烧 800~1200℃、供氧不 • 煤、木柴在炉膛中的 足的燃烧中产生最多。 燃烧 • 吸烟、熏烤……
多环芳烃的种类
1.双环芳烃 萘无致癌性 萘的氨基衍生物对膀胱有致癌性 2.三环芳烃 蒽和菲:没有致癌性 蒽的大部分烷基衍生物没有致癌性 菲的一些烷基衍生物有轻微致癌性 菲的环戊基衍生物常有较强致癌性
3. 四环芳烃
苯并(c)菲:致癌 苯并(a)蒽:引癌作用 (不完全致癌物 )
4. 五环芳烃 苯并(a)芘:特强致癌物 二苯并(a,h)蒽:强致癌物
0.005~0.04
0.001 0.027~0.1 0.007 0.02~0.2 0.0002~0.1 微量 0.006~0.6 0.04~0.2
不同途径、数种试验表明有局部和 全身致癌作用
涂抹及皮下注射都有致癌作用 涂抹及皮下注射都有致癌作用 有局部及全身致癌作用 致癌活性比3,4-苯比弱 皮肤涂抹及皮下注射都有致癌作用 皮肤涂抹入皮下注射都有致癌作用 皮肤癌 全能致癌物
2.经肺吸收 多环芳烃经肺吸收的过程由于研究技术上的困难至 今还不太清楚。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及降解作用
1.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多环芳烃
大气
工业废水 水体 人体 土壤 植物 动物
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降解 大气:光氧化作用 水体、土壤:生物、微生物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环境中的多环芳烃及其致癌性摘要: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是煤,石油,木材,烟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和食品污染物。

迄今已发现有200多种PAHs,其中有相当部分具有致癌性,如苯并(a)芘,苯并(a)蒽等。

PAHs广泛分布于环境中,关键词:致癌 PAHs 污染苯并[α]芘前言:多环芳烃(PAHs)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多环芳烃是分子中含有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 150余种化合物。

英文全称为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简称PAHs。

有些多环芳烃还含有氮、硫和环戊烷,常见的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环化合物。

国际癌研究中心(IARC)(1976年)列出的94种对实验动物致癌的化合物。

其中15种属于多环芳烃,由于苯并a芘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环境化学致癌物,而且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a)芘作为多环芳的代表,它占全部致癌性多环芳烃1%-20%。

可以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发现。

多环芳烃的来源可以简单的分为自然产生和人为活动产生,自然来源主要包括燃烧(森林大火和火山喷发)和生物合成(沉积物成岩过程、生物转化过程和焦油矿坑内气体),未开采的煤、石油中也含有大量的多环芳烃。

PAHs人为源来自于工业工艺过程、缺氧燃烧、垃圾焚烧和填埋、食品制作及直接的交通排放和同时伴随的轮胎磨损、路面磨损产生的沥青颗粒以及道路扬尘中,其数量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大大增加,占环境中多环芳烃总量的绝大部分;溢油事件也成为PAHs人为源的一部分。

在自然界中这类化合物存在着生物降解、水解、光作用裂解等消除方式,使得环境中的PAHs含量始终有一个动态的平衡,从而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浓度水平上,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加剧,破坏了其在环境中的动态平衡,使环境中的PAHs大量的增加。

因此,如何加快PAHs在环境中的消除速度,减少PAHs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

正文:目前己知的多环芳烃约有200多种。

大气中的PAHs以气、固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分子量小的2-3环PAHs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4环PAHs在气态、颗粒态中的分配基本相同,5-7环的大分子量PAHs则绝大部分以颗粒态形式存在。

水体中的多环芳烃可呈三种状态:吸附在悬浮性固体上;溶解于水;呈乳化状态。

己知的地表水中的多环芳烃有20余种。

地下水和海水中也检测了多环芳烃。

土壤中PAHs 的浓度一般在103μg/kg~104μg/kg,土壤中PAHs的浓度更高,达104μg/kg~106μg/kg 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蔬菜中苯并(a)芘的含量以叶类蔬菜最多,根菜类和果实类蔬菜次之。

多环芳烃PAHS易在人体和其他生物体内富集并持久存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很容易产生。

PAHS进入人体后,大部分经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生成各种中间产物和终产物,其中一些代谢产物可与DNA共价结合形成PAH—DNA 加合物,引起DNA损伤,诱导基因突变,甚至诱发肿瘤形成。

很多流行学调查和动物实验表明PAHS可诱发皮肤、肺、肝、阴囊等部位癌症。

PAHS的致癌性已成为环境毒理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另外饮用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水平及其致癌风险直接关系到居民的身体健康。

研究结果表明对儿童和青年,饮用水中PAHS 引起的累积概率为90%的致癌风险分别为6.12×10-7和7.14×10-7,低于美国环保局建议的致癌风险值10-6, 且性别间的差异很小。

对于成年人,累积概率为90%的致癌风险为1.7×10-6, 饮用水中PAHS对成年人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并且女性大于男性。

同时分析了影响概率致癌风险评价的主要因素,其中饮用水中PAHS 毒性当量的变化对致癌风险评价结果影响最大。

1 PAHs对多种靶器官有致癌作用:1.1 PAHs对肝脏的致癌性肝脏作为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 也是PAHs致癌的靶器官之一。

张宝旭等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二甲基苯并蒽(DMBA)和苯并(a)芘, 发现小鼠肝脏重量随染毒时间延长, 而不断增加, 呈现时间-效应关系。

有人对台湾大学医院的肝细胞癌患者和非肝细胞癌患者用免疫过氧化酶的方法来检测DNA加合物的水平, 发现肝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AH-DNA加合物水平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织。

经调整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 发现PAH-DNA加合物水平高者患肝细胞癌的危险性增大。

1.2 PAHs对肺的致癌性PAHs暴露与肺癌变过程紧密相关。

1973年美国有人提出大气中B[ a] P浓度每增加0.1μg/100m3,肺癌死亡率升高5%。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焦化厂、炼铁厂、炼铝厂周围空气中含有高浓度致癌的PAHs。

这些工厂工人的肺癌患病机率高与其高浓度PAHs暴露有密切关联。

黎银燕等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PAH-DNA 加合物在肺癌、肺癌前病变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含量,结果肺癌标本中PAH-DNA 加合物的阳性检出率为84.3%,支气管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癌前病变组织)标本中,PAH-DNA加合物阳性检出率为70.7%,正常肺组织对照标本中, PAH-DNA 加合物阳性检出率为14.6%(6/41),肺癌和肺癌前病变组织中PAH-DNA加合物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且随着肺癌变过程的变化,DNA加合物的表达呈逐渐增高的趋势。

上述结果提示,PAHs暴露是导致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1.3 PAHs对胃的致癌性PAHs与胃癌的诱发也有密切的关联。

王晶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正常胃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5种PAHs类化合物。

发现胃癌组织中的苯并(a)芘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二甲基萘和菲的水平相近。

表明胃组织对PAHs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PAHs暴露与诱发胃癌高度相关。

梁寒认为:肉制品直接在高温下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会与肉里的蛋白质结合,并产生苯并(a)芘。

经常食用烧烤食品会使苯并(a)芘在胃内大量蓄积,进而诱发胃癌。

体外研究发现,经苯并(a)芘单一处理可使人胚肺细胞(HEL)DNA损伤明显增加。

1.4 PAHs对胎儿的影响PAHs可通过胎盘诱导DNA损伤,引发胎儿肝脏、肺、淋巴组织和神经系统的肿瘤。

ShuangWang等对怀孕期母亲进行个人空气监测,发现母亲的PAHs暴露水平与新生儿PAHs浓度明显相关。

母体暴露于高水平PAHs, 会使胚胎组织中DNA 加合物水平增高,可诱导胚胎着床失败,甚至发生流产。

Maurrenc等通过检测15例人类自然流产胚胎组织和胎盘组织内的PAH-DNA加合物的含量,证实了这一点。

其检测结果显示:43%的胎盘组织中含有可检测的PAHs加合物,并在相对应的27%的胚胎肝脏组织和42%的肺组织也检出PAHs加合物。

这些结果提示,胚胎肝脏和肺组织中PAHs加合物的形成很可能是经胎盘暴露于母体内的PAHs所致。

由于该研究对象的孕妇在妊娠期均无吸烟史,因此, HatchMC等推测这些加合物可能是由吸烟以外的其他环境中PAHs暴露所导致。

胎盘中低水平的DNA加合物可诱导胎儿染色体畸变,导致其儿童时期癌症患病危险性增加。

分子和传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证实,胎儿时期经胎盘暴露于环境PAHs污染物与儿童时期的癌症患病危险性之间有关联。

Bocskay等以哥伦比亚儿童环境健康中心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出生前暴露于环境中PAHs与染色体畸变以及染色体畸变频率之间的关系,发现PAH-DNA加合物与脐带血染色体畸变频率间关联有显著性意义。

2 多环芳烃进入人体途径:2.1 食物中的多环芳烃2.1.1 蔬菜中PAHs污染水平据报道, 垃圾、磷肥, 各种粪肥、堆肥, 各种污泥及某些芳香类农药中的BaP 含量分别为130~150、39~7419、20~130、1000~4700ppb。

由此, 引发BaP 不断向菜区侵蚀, 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体健康。

国外的研究表明, 人们直接由蔬菜摄入的BaP量占BaP总摄入量的比例很大, 故对蔬菜中致癌性PAHs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2.1.2 肉类中PAHs污染水平PAHs含量很高的食品一般是在露天烧烤制成的,例如, 在在露天的烤肉中, PAHs总含量高达164ppb,Bap的含量为30ppb。

当食品, 尤其是肉类, 在露天烘烤会生成PAHs, 在烘烤过程中往往有油脂滴在火炉上,这些脂肪遇到高温热解而产生PAHs, 即使没有直接烘烤, 脂肪滴落到火焰和木炭上会生成PAHs化合物进入肉中。

2.1.3奶中PAHs污染水平乳制品浓度一般低于非乳制品PAHs浓度。

因此,植物奶油含量高于黄油水平, 奶油替代品(植物油制造) 高于奶油水平, 植物奶油中苯并〔a〕比浓度规定在0.2~5.2ppb范围内, 人类的奶中苯并〔a〕芘含量仅一万分之一水平(615ngPkg)。

2.1.4植物油中PAHs污染水平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中规定各类食用油中苯并〔a〕芘的限值为10μgPkg。

PAHs 可在涉及油籽干燥过程中同燃烧不完全或热解燃气直接接触而产生。

油籽也可能在机械收获、运输、加工等过程中因接触机油等污染物而受到PAHs污染。

2.2 空气中的多环芳烃何兴舟等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云南宣威地区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 发现燃煤过程中排放出的大量致癌PAH化合物很可能是诱发当地肺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近年来研究者在各地区开展了环境空气中多环芳烃暴露及健康风险评价的研究。

Lizhong Zhu等使用BaP当量法评价了杭州居民因暴露室内空气中的多环芳烃导致的健康风险, 结果发现杭州居民冬季和夏季暴露多环芳烃所致终身肺癌风险分别为1. 9×10-3和0. 9×10-3, 高于显著风险水平。

近年来, 室内多环芳烃污染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张霖琳等在我国某肺癌高发区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测定了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 并分析该地区人群进呼吸途径对多环芳烃的日暴露量, 结果表明, 该地区室内空气多环芳烃污染显著高于室外且毒性强的5、6环PAHs所占比例也高于室外对照点。

陶澍等改进了欧拉大气传输模型, 将我国不同地区多环芳烃排放的变化、悬浮微粒和OH自由基浓度、干沉降、呼吸频率以及遗传易感性都考虑在内, 利用改进的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中国地表空气中的多环芳烃浓度, 最后得出中国人群因吸入多环芳烃导致肺癌的风险。

结束语:多环芳烃具有致癌性,能极大的影响人类的健康,不幸的是,多环芳烃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他们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持续不断地通过呼吸,饮食等方式不自觉地摄入了过多的多环芳烃,让机体始终暴露于危险因子,对人群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