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腔系统解剖及分区
腹膜腔结肠上下区及其解剖操作
指导老师:
-
目录
01
02
腹膜腔及其分区
结肠上下区及其解 剖操作
PART 1
腹膜腔及其分区
腹膜腔及其分区
腹膜腔是腹腔和盆腔内壁和脏器表面的一层薄膜。它被分为四个部分
腹膜腔及其分区
腹腔(Abdominal Cavity):这是腹膜腔的主要部分,它包围着胃、肝、胆囊、脾脏、 胰腺、部分肠道(如小肠和结肠的上部)等主要器官 网膜囊(Omental Cavity):这是一个小的区域,位于胃和胰腺之间,被大网膜(一个连 接胃和腹部的组织)所包围 肠系膜(Mesentery):这是一个薄膜,将肠道悬挂在腹膜腔中 网膜囊和肠系膜之间形成的潜在腔隙
演讲完毕 谢谢观看
xxxxxxxxxxxxxxxxxx
汇报人:XXXXX
时间:XX年XX月Fra bibliotekPART 2
结肠上下区及其解剖操作
结肠上下区及其解剖操作
结肠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 部分,它分为上区和下区
结肠上下区及其解剖操作
上区
上区包括 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 :这是结肠的开始部分,它 在肝脏和脾脏之间弯曲,横 跨整个腹腔
升结肠(Ascending Colon) :这是结肠的右半部分,它 从盲肠开始,向上延伸至肝 脏
使用解剖图谱可以详细地了解 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在 图书馆或在线资源中可以找到 许多专业的解剖图谱
模型
使用人体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 和学习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结 构。专业的医学模型通常会显 示出各个器官的详细结构
尸体解剖
在专门的医学培训中,学员 通常会参与尸体解剖来直接 观察和学习人体解剖结构
-
腹膜腔的解剖
腹膜和腹膜腔一、腹膜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腹膜peritoneum属于浆膜,由对向腹膜腔表面的间皮及其下面的结缔组织构成,覆盖于腹、盆腔壁的内面和脏器的外表,薄而透明,光滑且有光泽。
依其覆盖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腹膜parietalperitoneum或腹膜层和脏腹膜visceralperitoneum或腹膜脏层。
前者被覆于腹壁、盆壁和膈下面;后者包被脏器,构成脏器的浆膜。
两者互相延续构成腹膜囊。
男性腹膜囊是完全封闭的,女性由于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囊,因而可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腔而与外界相通。
腹膜脏层与脏层,脏层与壁层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叫做腹膜腔peritonealcavity。
腹膜腔内含少量浆液,有润滑和减少脏器运动时相互摩擦的作用。
(图8-10)。
腹膜除对脏器有支持固定的作用外,还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正常情况下腹膜可分泌少量浆液,以润滑脏器表面,减少它们运动时的摩擦。
由于腹膜具有广阔的表面积,所以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在病理情况下,腹膜渗出增加则可形成腹水。
腹膜具有较强的修复和愈合能力。
因而在消化道手术中浆膜层的良好缝合可使接触面光滑,愈合速度加快,且减少粘连。
如果手术操作粗暴,腹膜受损则术后并发粘连。
由于腹膜具有这一特征,腹膜还具有防御机能,一方面其本身具有一些防御或吞噬机能的细胞,另一方面,当腹腔脏器感染时,周围的腹膜形成物尤其是大网膜可迅速趋向感染病灶,包裹病灶或发生粘连,使病变局限不致迅速蔓延。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根据脏器表面被腹膜覆盖的多少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种类型(图8-11):图8-10腹膜及腹膜腔(矢状面)图8-11腹膜与脏器的关系1.腹膜内位器官:这些器官几乎全部为腹膜所包被,如胃、空肠、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2.腹膜间位器官:器官的大部分或三面均为腹腊所覆盖者,叫腹膜间位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和降结肠、子宫和膀胱等。
3.腹膜外(后)位器官:器官仅有一面被腹膜覆盖,叫做腹膜外位器官。
腹膜腔名词解释解剖学
腹膜腔名词解释解剖学腹膜腔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活动空间,在生理学上它担负着重要的调节功能。
它是由两层薄膜构成的弥漫性空间,它可以降低内脏与其他软组织的相互摩擦,也可以使内脏保持在生理位置上。
不仅如此,它还有助于易移动的脏器和组织在腹部的位置上的稳定性。
腹膜腔的结构主要是腹膜和腹腔壁。
腹膜是一层膜,它由外膜和内膜组成,其中外膜位于腹部的表面,内膜与腹腔壁接壤,腹腔壁包括肠系带、肌肉层、网膜层和外脏器,其中肠系带和肌肉层又称为腹腔壁之内部结构。
在腹膜腔中,有三个主要分支:第一,腹腔(abdominal cavity)是指下腹部的空腔,其内可以容纳多个内脏,其内脏大部分均包裹在腹膜的外膜中;第二,腹腔间隙(peritoneal cavity)是指腹腔内部、内膜和外膜之间的空间;第三,腹膜间隙(intraperitoneal space)是指在腹腔内部与外腹壁之间,环绕于内膜内的空间。
腹膜腔中的液体有三部分组成:淋巴液、血液和混合液。
淋巴液由淋巴管毛细血管渗出,主要为淋巴液。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体液,由腹部血管渗出,随着血液运动在腹膜腔中而形成。
混合液是血液和淋巴液的混合体。
此外,腹膜腔还可以分为食道、胆膜、胰膜、胆道、直肠膜和空肠膜6个膜状结构,它们由网膜与腹腔壁之间的腹膜及内膜共同构成,分别起着支撑内脏、调节腹腔环境以及保护消化系统结构的作用,而且它们也可以防止对内脏摩擦和机械损伤。
腹膜腔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多重功能的体系,它可以在腹部空间中起到调节、增强稳定性以及提供保护作用,保护腹部内脏。
此外,它也可以保护腹部免受机械损伤,也是腹部疾病的重要区域。
因此,该腔室是一个可以发挥多重功能的重要空间。
腹腔解剖图谱
壁此部移动性较大;是胃的触诊部位 后壁—隔网膜囊邻胰 左肾上腺 左肾 横结肠
及其系膜 脾 这些器官称胃床 胃后壁溃疡 常会与胰粘连
腹腔干
腹腔干
胃左A
左支
肝固有A 右支—胆囊A
肝总A
胃右A 胃网膜右A
胃十二指肠A 胰十二指肠上A
胰支
脾A
胃网膜左A 胃短A
腹腔 abdominal cavity
境界:顶为膈;下为骨盆界线 范围大于腹部体表的界限
分区:九分法 2条水平线 2条垂直线 左右季肋区和腹上区 左右外側区和脐区 左右髂区和腹下区
组成:腹膜腔和腹膜后腔
成人腹腔主要器官的投影
右季肋区
①右半肝大部分 ②部分胆囊 ③部分右肾 ④结肠右曲
右外側区
①升结肠 ②部分回肠 ③右肾下部
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总管位肝固 有A右側;肝门V右前方
第二 三肝门
第二肝门:
腔静脉沟上部;肝左 中 右V 出肝处
其肝外标志是沿镰状韧带向后上方的 延长线
第三肝门:
腔静脉沟下部;肝右后下V和尾状叶 V出肝处
肝的分叶
按表面形态分 右叶
膈面 左叶 右叶 尾叶
脏面 方叶 左叶
肝的分叶和分段
肝内两套管道系统: 1 肝静脉系统 肝左 中 右V 肝右后V 和尾状叶V 2 Glisson系统 肝门V 肝A和肝管在肝内的 分支和分布基本一致;由血管 周围纤维囊包绕 1954’Couinaud按肝内管道分: 肝段按Glisson系统划分 肝V走行于肝段间
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
结肠上区膈下间隙
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分
肝
结 肠
为 界
腹膜、腹膜腔、结肠上区解剖
第二肝门
.
.
.
裸区 bare area
.
2.肝的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 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 左季肋区 。 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 肝下界:成人与肋弓一 致,在剑突下约3cm, 幼儿可低于肋弓,但不 超出2cm,7岁以后与成 人相等。
.
二、腹膜和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 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 管等。
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
子宫、膀胱、直肠上段等。
腹膜外位器官:肾、肾上腺、输尿管、十二
指肠降部 水平部 升部、直肠 中下段、胰。
.
肝 胰 胃
横结肠 小肠 子宫 膀胱
十二指肠大乳头
.
Oddi 括约肌
.
胆汁的排出途径
.
四、胃(stomach)
两口:入口称贲门,接食管。贲门的左侧,食管未端左 缘与胃底形成的锐角,称贲门切迹。 出口称幽 门,下续十二指肠。
1.形态 两缘:右上缘称胃小弯,凹向上,最低点有一切迹,称角 切迹。 左下缘称胃大弯,呈弧形凸向左下。
两壁:前壁和后壁。 贲门切迹
.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网膜 omentum 系膜 mesentery 韧带 ligament 皱襞fold、隐窝recess 陷凹pouch
.
1.网膜omentum
肝胃韧带 小网膜 lesser omentum 肝十二指肠韧带
腹膜腔的影像解剖与临床实践
腹膜腔的影像解剖与临床实践一、腹腔与腹膜腔腹腔(abdominal cavity)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及横膈围成的腔。
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是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围成的潜在间隙。
男性的腹膜腔是一个封闭的解剖空间,而女性的腹膜腔可以借由生殖道与外界相通。
腹膜腔是腹腔的一部分,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空间,而腹膜的反折结构(韧带、网膜、系膜等)和腹腔器官共同把腹膜腔分成各个间隙(图1)。
目前一些腹膜腔间隙的命名与边界定义在学术界尚未达成完全一致。
二、腹膜腔的影像解剖腹膜腔分为大小两个部分,即大囊(greater sac)和小囊(lesser sac)。
小囊即网膜囊,亦称小腹膜腔;小囊以外的腹膜腔为大囊,亦称大腹膜腔,二者通过网膜孔相交通。
在生理情况下,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滑液,是个相对扁平的空间,影像学检查很难将其清晰地可视化呈现;在疾病情况下,如积液、肿瘤、出血等可以把腹膜腔形态衬托出来。
腹膜腔以横结肠和横结肠系膜为界分为结肠上区(supramesocolic compartment)和结肠下区(inframesocolic compartment),且二间之间是相互通连的。
1 结肠上区的主要腹膜腔间隙结肠上区位于横膈和横结肠及横结肠系膜之间,以肝镰状韧带为界又被分为右结肠上区和左结肠上区(图2a、2b)。
结肠上区的解剖较为复杂,并且对于结肠上区各腹膜腔间隙的命名也并未达成完全一致。
右结肠上区:该区内主要有右肝上间隙(right suprahepatic space)和右肝下间隙(right subhepatic space)。
① 右肝上间隙,国外学者常称其为右膈下间隙(right subphrenic space),位于膈和肝右叶的前表面、上表面和右外侧面之间,左界是肝镰状韧带,后界是冠状韧带的上层。
② 右肝下间隙位于肝右叶下表面与横结肠及横结肠系膜之间,其上界是冠状韧带的下层,后界是右肾上极前方的腹膜壁层,内侧界是结肠肝曲、横结肠系膜、十二指肠降段外侧方的腹膜壁层。
《人体解剖学》腹膜、腹膜腔解剖 ppt课件
ppt课件
40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1
腹腔干
胃左动脉 脾动脉
肝总动脉
ppt课件
42
二、肝脏
1.肝的形态 肝呈不规则的楔形 。 两面 1.上面(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后部无腹膜覆盖 部分称“裸区”。 2.下面(脏面):被“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 状叶。 (1)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 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 。 (2)左纵沟:前方容纳肝圆韧带,后方容纳静脉韧带。 (3)右纵沟:前方是胆囊窝,容纳胆囊;后方是腔静脉沟, 容纳下腔静脉。 (4)下缘:是肝膈面和脏面之间的分界线,后方和右侧圆钝, 前方和左侧锐利, 前方有胆囊切迹和肝圆韧带切迹。 第二肝门
ppt课件
49
三、肝外胆道系统
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肝右管 胆总管 、胆囊。 1.肝左、右管与肝总管 肝左管 肝总管
胆囊
胆总管
ppt课件
50
2.胆囊gallbladder 位置:位于肝下面胆囊窝内。 胆囊底: 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 。 分部 胆囊体 胆囊颈 胆囊管 胆囊颈的起始部 膨大,称为Hartmann 囊,为胆囊结石滞留 的常见部位。胆囊颈 和胆囊管内有特征性 的螺旋状粘膜皱襞, 即Heister瓣,有控制 胆汁流入和流出的作 用。
47
3.肝的分叶与分段
肝静脉系统
肝内存 在四套 管道形 成两个 系统
门静脉系统
(Glisson系统)
ppt课件
48
在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的 分支较粗大且恒定,故以肝 门静脉的分支为依据将肝分 为: 左、右半肝,五叶,六段 五叶: 右前叶、右后叶、 左内叶、左外叶、 尾状叶。 六段: 左外叶上、下段, 右后叶上、下段, 尾状叶左、右段。
腹膜腔与腹膜后间隙
二、腹膜后间隙
腹膜后间隙,也称腹膜后腔。前界为 壁层腹膜,后界为腹横筋膜,两侧为 由前、后肾筋膜融合而成的侧锥筋膜。 上达膈,下达骶骨岬、骨盆上口。间 隙内包括胰、十二指肠大部、肾、肾 上腺、输尿管腹部、大血管、淋巴结 和神经等结构。在肾脏水平,腹膜后 间隙被筋膜分为3个腔隙:肾前间隙、 肾周间隙和肾后间隙。
第32页/共40页
一、腹膜腔 CT不能显示正常腹膜、筋膜、网膜和
韧带,需根据与器官的关系识别这些 结构和被它们分隔的间隙和隐窝。下 面以2个典型层面为例加以说明。 (一)经肝门层面 小网膜囊在胃的背侧和包绕肝尾状叶, 并伸入到肝门,并可见胃后和包绕尾 叶的小网膜囊(图4-4-4-1)。
第33页/共40页
第3页/共40页
腹 膜 peritoneum
脏层
腹膜
腹膜腔
壁层
腹腔与腹膜腔 腹膜功能: 分泌、支持和固定、 防御、再生和修复
第4页/共40页
一、腹膜与脏器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 胃、空回肠、脾等 2.腹膜间位器官: 肝、子宫、膀胱等 3.腹膜外位器官: 肾、肾上腺、输尿管等
第5页/共40页
二、腹膜形成结构 (一)网膜 1.小网膜
第2页/共40页
大、小腹膜腔借网膜孔相同。男性腹膜 腔为一完全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则 借输卵管腹腔口经输卵管、子宫、阴道 与外界相通。
腹腔和腹膜腔是两个不同而又相关的概 念。腹腔是指骨盆腔(小骨盆腔)以上 由腹壁和膈围成的腔,而腹膜腔是脏腹 膜和壁腹膜之间的潜在性腔隙。腹、盆 腔脏器位于腹膜腔外,腹腔内。
1、腹腔及腹膜腔的概念有什么不 同?
2、肾前间隙、肾周间隙、肾后间 隙各包含哪些主要结构?
3、腹膜构成哪些主要结构?
第39页/共40页
腹膜系统解剖
丛等。
(三)韧带
• 腹膜形成的韧带指连接腹、盆壁与脏器之间或连接相邻脏器之间 的腹膜结构,多数为双层,少数为单层腹膜构成,对脏器有固定作用。 有的韧带内含有血管和神经等。
1.肝的韧带
1.腹后壁的腹膜袋和隐窝
• 盲肠后隐窝retrocecal recess位于盲肠后方,盲肠后位阑尾常位于其 内。
• 乙状结肠间隐窝intersigmoid recess位于乙状结肠左后方,乙状结肠 系膜与腹后壁之间,其后壁内有左输尿管通过。
• 肝肾隐窝hepatorenal recess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仰卧位时,是腹 膜腔的最低部位。
减少摩擦。支持和固定脏器。 • 吸收腹腔内的液体和空气等,一般认为,上腹部,特别是膈下区的腹
膜吸收能力较强,所以腹腔炎症或手术后的病人多采取半卧位,使 有害液体流至下腹部,以减缓腹膜对有害物质的吸收。
一、概述
• 防御功能,腹膜和腹膜腔内浆液中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可吞噬细 菌和有害物质。
• 腹膜有较强的修复和再生能力,所分泌的浆液中含有纤维素,其粘 连作用可促进伤口的愈合和炎症的局限化,但若手术操作粗暴,或 腹膜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久,也可因此作用而造成肠袢纤维性粘连 等后遗症。
• 网膜囊借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的网膜孔与腹膜腔相交通。
3.网膜囊和网膜孔
• 网膜囊有6个壁:前壁为小网膜、胃后壁的腹膜和胃结肠韧带;后壁 为横结肠及其系膜以及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上 壁为肝尾状叶和膈下方的腹膜;下壁为大网膜前、后两层的愈着处; 左侧为脾、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右侧借网膜孔通腹膜腔的其余部 分。
局部解剖学11-腹股沟及腹膜腔
直 疝 、 斜 疝
斜疝
突出部位:腹股沟外侧窝 突出途径:腹股沟外侧窝→深环→腹股 沟管→浅环→阴囊
囊颈与腹壁下A关系:A外侧 囊颈与腹股沟韧带关系:韧带上方
腹 股 沟 斜 疝
直疝
突出部位:腹股沟内侧窝
突出途径:腹股沟内侧窝→直疝三 角→腹股沟管内侧份→浅环→阴囊
• 向下包绕精索形成精索内筋膜; • 腹环内侧加强腹横筋膜的纵行纤维束称凹间韧带; • 随髂血管延续,形成包绕股A、V 上段的股鞘。
精索的被膜
股 鞘 及 股 环 (复习)
股环境界 前 腹股沟Lig 后 耻骨梳Lig 内 腔隙Lig(陷窝Lig) 外 内侧纤维隔 上 腹膜(股环隔)
4.壁腹膜
形成脐正中襞,左右脐内侧襞,左右脐外侧襞; 腹股沟内(对皮下环)、外侧窝(对腹环);易形成疝;
出现一间隙 3. 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腹股沟管,形成潜在性裂隙 4. 人体站立时承受的腹内压力,较平卧时高出三倍
(三)腹股沟管
• 是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由腹膜外间隙斜穿 腹前外侧壁至皮下形成的一个潜在性裂隙,是腹
前外侧壁的重要结构和薄弱部位。
1. 位 置: 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 1.5cm,长约4cm;
腹外斜肌腱膜及表面的深筋膜自皮下环向下延续,覆 盖于精索表面形成精索外筋膜
腹股沟韧带
腹外斜肌及腱膜
脚间纤维
上脚
陷窝韧带
反转韧带
Cooper韧带
下脚
2.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
• 于腹直肌外侧缘处融合成腹股沟镰,止于耻骨梳 • 向下包裹精索和睾丸形成提睾肌③
①
②
④
③
精索
腹膜—系统解剖
腹膜—系统解剖一、概述腹膜(peritoneum)是衬贴于腹、盆壁内面和覆盖于腹盆腔各脏器的表面的浆膜。
腹膜是人体内面积最大和配布最复杂的浆膜,由间皮和少量的结缔组织构成,薄而光滑。
其中,衬贴于腹、盆壁内面的腹膜称壁腹膜(parietal peritoneum),覆盖于脏器表面的腹膜称为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
壁腹膜和脏腹膜互相移行,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潜在间隙,称为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男性腹膜腔完全密闭,与外界不通;女性腹膜腔可经输卵管、子宫和阴道通外界,故女性生殖道感染可扩散至腹膜腔,发生盆腔炎和腹膜炎。
腹腔与腹膜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腹腔是指小骨盆上口以上由腹壁和膈围成的腔。
而腹膜腔则是壁腹膜和脏腹膜之间的潜在间隙。
实际上,腹腔内的脏器均位于腹膜腔之外。
腹膜对脏器具有支持、固定、保护和防御功能。
正常情况下,腹膜可分泌少量浆液,以湿润脏器并减少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的摩擦。
另外,腹膜还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使腹膜分泌的浆液不断更新,保持动态平衡。
腹膜各部的吸收能力有所不同,一般认为,腹上部的腹膜吸收能力较强,而下部的吸收能力则较差。
因此,腹膜炎和腹腔手术后的患者多采取半卧位,以减少对腹膜渗出液和毒素的吸收。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脏腹膜构成多个脏器的外膜,但各脏器表面的被覆情况不全一样。
根据腹膜包被脏器的程度不同,可将腹、盆腔脏器分为三类。
(一)腹膜内位器官是指脏器表面均被腹膜包被的器官。
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和输卵管等。
腹膜内位器官一般活动性较大。
(二)腹膜间位器官是指脏器表面大部分被腹膜包被的器官。
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部、膀胱和子宫等。
(三)腹膜外位器官亦称腹膜后位器官,是指仅有一面被覆腹膜的器官。
如十二指肠的降部和水平部、胰、肾上腺、肾、输尿管及直肠下部等。
了解脏器被覆腹膜的情况,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腹膜与腹膜腔局部解剖ppt课件
•由于系膜根短而肠缘长, 故空、回肠呈折扇形
PPT学习交流
11
(2)内容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 肠系膜上静脉属支 淋巴结与淋巴管 神经 脂肪组织
(3)生理意义
空、回肠因有系 膜,故活动性较大, 有利于营养物质消 化与吸收
PPT学习交流
12
(4)临床意义
腹膜与腹膜腔
Peritoneum & peritoneal cavity
(Abdome part Ⅱ)
PPT学习交流
1
Contents
概述 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腹膜腔的分区及间隙
PPT学习交流
2
一、概述 1. 腹膜 Peritoneum
•是衬贴于腹、盆壁内面与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
PPT学习交流
16
(三)韧带 Ligaments
1. 胃的韧带
①肝胃韧带
Hepatogastric lig.
②胃结肠韧带
Gastrocolic lig.
③胃脾韧带
Gastrosplenic lig.
--胃大弯左侧→脾门 --上份含胃短血管 --下份含胃网膜左血管 ④胃膈韧带
Gastrophrenic lig.
Home
5
三、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
(一)网膜
1.小网膜★ Lesser
omentum
▪是连于肝门、静脉韧 带裂、膈与胃小弯和 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 双层腹膜结构
▪分部 --左侧部—肝胃韧带 --右侧部—肝十二指
肠韧带,内含3个重 要结构——左肝右 胆后门脉
PPT学习交流
6
2.大网膜 greater oment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腔由横结肠系膜分为 上、下两大部分:结肠 上区和结肠下区;结肠 下区被小肠系膜又进一 步分为左、右两部分, 两侧分别有位于降、升 结肠系膜外侧的左、右 结肠旁沟及小肠系膜与 升、降结肠之间的左、 右肠系膜窦。
结肠上区
1、肝上间隙: 以镰状韧带 为界分为左 肝上间隙和 右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划分为:右肝上前间隙,右 肝上后间隙,冠状韧带前、后层之间的肝裸区称腹 膜外间隙。 左肝上间隙以冠状韧带分为其前方的左肝上前间隙 和后方的左肝上后间隙。
LS=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膜囊
GO=大网膜
S=胃 Ao = 主动脉 C = 结肠 K = 肾脏 P = 胰腺 Sp = 脾脏 1 = 镰状韧带, 2 = 肝胃韧带 3 = 胃脾韧带
小肠系膜
是宽阔的扇形腹膜皱 折,它附着在后腹腔, 其根部长约15 cm, 从十二指肠空肠曲沿 着对角线方向走向回 盲瓣。
横结肠系膜
大网膜常呈筛状,含有脂肪及吞噬细胞,具有重要 的防御功能。小儿的大网膜较短,故当下腹部器官 发生炎症尤其是穿孔时,易形成弥漫性腹膜炎。大 网膜具有相当大的移动性,可以绕着腹膜腔移动。 它既可以固定腹腔脏器,又可以防止病变并限制其 扩散。但它也是肿瘤腹膜腔内种植转移和感染扩散 的常见部位,因为其内充满腹膜液。
连于胃的腹膜结构,大网膜是其中一部分。它呈裙 状遮蔽在小肠、结肠等腹腔脏器前方,上缘附着于 胃大弯,覆盖胃前、后壁的腹膜自胃大弯和十二指 肠起始部下延,形成大网膜的前二层,约至脐以下 平面即折向上成为后二层,上达横结肠,包绕横结 肠后与横结肠系膜相续连。成人大网膜的这四层腹 膜常已愈合在一起。由胃大弯下延的两层腹膜,特 别是右半侧常与横结肠愈着,这时称之为胃结肠韧 带。
肝圆韧带:镰状韧带的下缘是肝圆韧带,它是纤维 索结构,系脐静脉闭锁而成。
胃脾韧带和脾肾韧带:胃脾韧带连于胃大弯上部和脾,属于大网 膜的一部分,其内走行着胃网膜左及胃短血管。胃脾韧带病变 可以是转移性的,它是胃癌向脾转移的通道。胃脾韧带分两层 包绕脾脏后,再汇合形成脾肾韧带,联系脾和左肾。脾肾韧带 内含有脾动静脉的胰尾段。
3、右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根右上方与升结肠之间。由于 下方有回肠末端相隔,故间隙内的炎性渗出物常积存于局 部。
4、左肠系膜窦:位于肠系膜左下方与降结肠之间,间隙向 下可连通盆腔。
该层面显示结肠旁沟(26)、右肠系膜窦(32)及 左肠系膜窦(7),(3)为肠系膜血管。
谢 谢!
腹膜腔分区
腹膜腔定义:腹膜包绕范围内,由腹 膜反折所形成的韧带、系膜、网膜以 及由它们分隔所形成的间隙、隐窝、 凹陷等即所谓的腹膜腔。
腹膜形成结构
小网膜
是由肝脏与胃小弯和 十二指肠上端近2cm 之间的腹膜反折形成。 包括肝胃韧带和肝十 二指肠韧带。
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 肠之间的双层腹膜结 构。
2、肝下间隙:位于肝下方,借肝圆韧带分右肝下间 隙和左肝下间隙,前者又称肝肾隐窝。左肝下间隙 又以小网膜和胃为界分为前方的左肝下前间隙和后 方的左肝下后间隙,后者即网膜囊。
网膜囊图解
该层面显示右肝上间隙(21),左肝上前间隙(5),网 膜囊上隐窝(2)及肝胃间隙(7)。
该层面的肝周间隙与前层相同,脾胃隐窝(12)和脾肾隐窝(13)开始 出现,网膜囊脾隐窝(10)与脾胃隐窝间以胃脾韧带相隔。
该层面左肝周间隙仅剩下网膜囊下隐窝(2),脾周间隙消 失。
结肠下区
1、升结肠旁沟:位于升结肠的外侧,向上可通连肝肾隐窝, 向下可通右髂窝及盆腔。阑尾炎穿孔脓液可沿升结肠旁沟 流至肝肾隐窝,甚至形成膈下脓肿。
2、降结肠旁沟:位于降结肠外侧,由于膈结肠韧带的存在, 此沟一般不向上连通,向下可连通左髂窝和盆腔。
是位于横结肠和腹腔后 壁之间的较宽的腹膜 反折,它与腹后壁的 附着线沿水平方向斜 行走在十二指肠降部、 胰头、胰体、十二指 肠升部的前面。
乙状结肠系膜
是倒“V”形的腹膜反 折,
连于乙状结肠和腹后壁。
镰状韧带和冠状韧带
是一个由前腹壁连于肝 的比较薄的腹膜反折, 向下延至脐平面,止 于肝圆韧带索。镰状 韧带的两层腹膜分开 包绕肝脏,形成冠状 韧带止于横膈,形成 胃、十二指肠的韧带 止于肝脏的下表面。
该层面脾肾韧带出现(13),脾周三个间隙较上一断层明显,20 为肝裸区。
该层面肝裸区消失,右肝上前间隙与右肝下间隙(16,肝肾隐窝)直接 相通。网膜囊前庭(7)和网膜囊下隐窝(8)可见。
该层面肝周间隙变小,网膜囊(7)明显左移,右肝上间隙(18) 及左肝上间隙(4)借镰状韧带(1)分开,右肝下间隙(16) 及左肝下前间隙(5)被肝圆韧带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