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医疗体育2分析
体育七年级第二章案例分析
体育七年级第二章案例分析体育是一门涉及身体锻炼和运动技能的学科,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七年级的第二章中,学生们将接触到不同的体育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本文将对七年级第二章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体育知识。
案例一:王小明的运动训练计划案例描述:王小明是一名体育爱好者,他每天都会进行运动训练。
他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晨跑、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等内容。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小明制定了一个全面的运动训练计划。
他每天早晨进行晨跑,这可以提高他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他的肌肉力量,提高运动表现。
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加他的关节灵活度,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运动训练内容对于身体的不同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案例二:体育比赛中的纪律问题案例描述:在一场足球比赛中,有两个队员因为违反比赛纪律而被罚下场。
这两位队员在比赛过程中言语激烈冲突,并且对裁判进行了不雅的言论。
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违反比赛纪律对于比赛秩序和运动员形象的重要影响。
队员的不当行为不仅会给对手和裁判带来困扰,也会影响到整个比赛的进行。
此外,这种不当行为还会对队员自身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可能导致被禁赛等严重后果。
因此,维护良好的比赛纪律是每一个运动员都应该牢记的重要原则。
案例三:体育课上的训练方法案例描述:体育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了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包括小组合作训练、竞赛训练和游戏训练等。
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体育课上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对于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兴趣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小组合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竞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心理素质,游戏训练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合理选择训练方法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总结:通过对体育七年级第二章的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体育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运动创伤与医疗体育
脊柱畸形 神经衰弱 四肢骨折后恢复期 心脏病 慢性腰腿痛 关节炎 肩关节周围炎
3.1 脊柱畸形
常见的脊柱畸形有后凸(胸椎过度后弯成 驼背)、前凸(腰椎过于前凸)、侧凸(呈“C” 形或“S”形)等几种。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较 多,少数人是由于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或脊柱 本身病变,多数人则是由于坐姿、立姿或劳动 姿势引起的姿势性脊柱侧弯。尤其是青少年、 儿童,经常固定使用单肩背负较重的书包或用 单手提拿重物,都是引起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
在锻炼前和锻炼过程中,以及锻炼后2分钟都
应分别测量心率、血压,作为了解适宜运动 量和身体反应的指标。严格遵守循序渐进和 个别对待的原则
3.5 慢性腰腿痛
腰腿痛是一个临床症状,并非是一个独
立的疾病,其原因比较复杂,多由不同原因
引起骨骼、肌肉、筋膜、韧带、椎间盘、关
节和神经等组织的慢性损伤或退行性病变所 致,如腰臀部肌肉筋膜炎、梨状肌损伤、腰 椎间盘髓核突出症等。
3.2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官能症,多见 于长期精神负担过重或其他精神因素,导致大 患者易兴奋和疲劳,常有头晕、头痛、耳鸣、
脑皮层神经中枢兴奋和抑制功能暂时失调所致。 失眠、心慌、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情绪
不稳、易烦躁等症状。患者除进行必要的药物
治疗外,体疗能收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缓慢,
若处理不当,常常留下不同程度功
能障碍。
急性损伤 慢性损伤
1.5.1.1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的处理原则
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该期的处理原则是 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及减轻炎症。处理方 法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并用。冷敷、 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外敷新伤药。 中期:指伤后24-48小时以后。该期的处理原 则主要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和淋巴循环,加速淤 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及坏死组织的清除,促进再 生修复,防止粘连形成。治疗方法有理疗、按 摩、针灸、药物痛点注射、外贴活血膏或外敷 活血、化淤、生新的中草药等。
医疗体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医疗体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医疗体育是一个包含医学和体育两个领域的综合性概念,它涵盖了运动医学、康复治疗、体育训练等多个方面。
医疗体育起源于二十世纪初期,当时医学和体育科学领域的专家们开始意识到运动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将医学和体育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医疗体育的定义。
医疗体育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方式来防治疾病、促进康复以及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种综合性健康管理方法。
与传统的疾病治疗方式相比,医疗体育注重的是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的手段来达到健康目标,而不是依靠药物或手术等治疗手段。
医疗体育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适度的体育锻炼来改善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康复和延缓衰老。
体育锻炼对于维持心血管系统的健康、增强免疫力、改善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减轻压力、缓解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在医疗体育的实践中,运动医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医学通过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以及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为人们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和建议。
运动医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营养学等多个领域。
康复治疗也是医疗体育的重要方面。
当人们遭受运动损伤或患上某种疾病时,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运动和体育活动来帮助他们恢复到最佳的身体状态。
康复治疗师在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后,会设计适合他们的康复运动方案,并通过监督和指导来帮助他们逐步恢复功能。
此外,体育训练也是医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训练主要是指那些涉及到运动员的体育竞技方面的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运动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技术水平和竞技能力。
体育训练也包括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等方面。
医疗体育的发展受益于现代科技的进步。
随着科技的发展,诸如运动设备、生物传感器、运动追踪器等现代技术工具的出现,使得医疗体育的实践更加科学和精确。
通过这些工具的使用,医疗体育专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运动状态和表现,并根据数据来制定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康复方案。
对医生体育锻炼的调查分析医科院校课程建设
课 程 内容单 一 场地设施 有限 教 师教 学方法死 板 其他
, 4% 2 % 97 1% . 5 2. 13%
表4
对不能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 渊查 ,可 以发现 占百 分比比 率最大的是工作压 力大 。现在 由于市场人才机制的改革 ,使人{的竞 『 J 争意 识变得越来越强 ,医生承担的风险很大 ,按国际医疗惯例 .8 % 0 的治愈率是正常的 ,也就是 泌还有2 %的人是极有可能治不好的 。在 O 国外 ,这2 %的风险 由保险公司承担 ,而在国 内,却要 由医生 自己来 0 面对 ,医生面临 着体 力 、 心理的双重压 力,课余时 大多是用来 J班 J u 或进行进修学 习,从而导致医生没有时 问或精 力去参加体 育锻炼 ;J J u 之外科医生 的职业特点 ,一个胸外手术 大约 要花费八个小时左右 ,有 的手术甚至花 费的时间更长 ,在体 力上 的消耗 很大 ,没有必 要再参 J J u 体育锻炼 。其实 , 这也是人们 的认识上 的误区 , 育活动不仅是涧节 体 脑 力活动 的有效方 法之 一 , 且也是提高机体能力的有效手段 ,是增 而
一
体育教学功能的认 识,由此导致 了重运动技术的学 习和 课堂练 习 ,轻 健身知识的传授和 课外体育锻炼能 力的培养 。学生工作 以后 ,体育 教 育对他们生活的影响是什 么样的 ,课堂 中所学的是否能作为终身体 育 项 目。运用什么样的方式从事运 动锻炼 , 否能够达 到健身 的目的。 是
20 0名和 大连市医 院医生2O .回收共 汁38 ,回收率9%,问卷 O名 8份 7 具体 内容略 。 () 1 对大连医院医生进行的调查。 渊 '查 大连医院医生在 校所学 的体育 课程 内容 ( 满意及建议度 ) 对 及分析如下表 :
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应用分析
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摘要在医学院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使学生学会利用传统体育疗法,身体力行地为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服务,这对医学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职业实用价值。
结合实践,对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在神经、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应用医疗体育不但能促进很多疾病的临床治愈,而且能加速各种功能的恢复。
当前很多国家提出了“运动处方”来解决中老年人及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合理运动问题。
研究发现太极拳、气功、按摩等中国传统医疗体育方法对治疗疾病有着明显的效果,通过锻炼可使疾病症状得到改善,用药量得到减少。
可见,结合医学特色在医学院校开展中国传统医疗体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到医疗体育的国家。
早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应用体育运动治病的记载。
传说在唐尧时代,人们已经应用舞蹈活动治疗关节活动障碍的疾病,比瑞典要早一千多年。
二、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特点我国传统医疗体育不但强调局部治疗,而且重视整体治疗和提高人体的功能系统,同时把养生保健和治疗融为一体。
中国传统医疗体育在治疗方法上丰富多彩,有导引,有行气,有按摩,有拳术。
广泛流传至今的气功、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等不但吸取了的前代导引术的精华,而且强调“意念”的锻炼,要求“意气合一”,“意体相随”,它强调意识和呼吸、体操相结合,“法天地,重人为”的保健思想,“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预防原则,“节阴阳、调刚柔”的动静原则和医疗体育风格。
还与按摩相结合,形成我国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三、我国传统医疗体育疗法的应用(一)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传统医疗体育疗法,对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溃疡等病都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它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杂念,即要用意不用力和“心静”。
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第十九章:常见慢性病的医疗体育
脉挛所致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脏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 (一)冠心病病人康复锻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高血压的 医疗体育
•
冠心病康复锻炼的适应证有:心肌梗塞后处于稳定状态,稳 定的心纹痛,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已代偿的充血性心衰,冠脉 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 禁忌证有不稳定的心纹痛,严重的主动脉狭窄。没有得到控制的 房颤或室颤,没有得到控制的窦性心动过速(> 120次/min), 没有代偿的冠心病,安静时ST段下降(>2 mm)等。
肌肉力量基本恢复,达到健侧的95%,起码应 达到健侧的90%左右。(3)对抗肌群力量恢复 平衡; (4)临床症状消失;(5)对专项技术要 求有一定承担能力。
肌肉力量 的检查与 评定
2014-5-27
• 第十九章
慢性病患 者体育锻 炼的原则
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
运动系统 伤病的医 疗体育
• 慢性病患者参加体育运动应掌握下列原则: • (1)参加体育运动以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以 了解身体发育和健康情况,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和呼 吸系统机能状态和伤病的组织器官情况,慢性病急 性发作期不适于体育运动。 • (2)制定体育运动计划时,必须根据患者的情 况、体格检查结果、运动基础等个别对待,因人而 异安排适当的运动和运动负荷。 • (3)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体育运动的运动 负荷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使身体逐渐适应。 并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提高机能,促进疾病康复。 如果突然大运动负荷活动,容易损害患者的机能, 加重病情。 • 。
医疗体育 的方法 与手段
• (三)我国传统医疗体育手段 • 1.气功疗法;2.太极拳;3.五禽戏; 4.八段锦;5.练功十八法;6.自然力锻炼
第十九章 常见慢性伤病的医疗体育
4、坚持运动,持之以恒。
5、运动过程中必须加强医务监督。
2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第一节 常见慢性运动系统伤病的医疗体育
一、脊柱侧凸的医疗体育 二、肩周炎的医疗体育 三、慢性腰腿痛的医疗体育
3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一、脊柱侧凸的医疗体育
(一)脊柱侧凸的概述 (二)脊柱侧凸医疗体操的作用
31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冠心病医疗体育运动
有 氧 运动:50-85%HRmax;15min/次;3-7次/w 力量性运动:1RM的40-50%;8-10次/组;5组;2
职业性运动:
娱乐性运动: 放松性运动:腹式呼吸锻炼、放松术 医 疗 体操:以柔缓的牵伸活动为主。
32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9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二)脊柱侧凸医疗体操的作用
1、矫正或控制畸形的发展。 2、防止劳损、减轻疼痛。
3、可以促进发育、增强体质,增进患者的自信心。
10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三)脊柱侧凸医疗体育的方法
1、编制矫正体操的基本原则★ (1)做与变形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选择性 的加强凸出侧已被拉长并衰弱的韧带和肌 肉力量,牵伸凹入侧已经挛缩的组织。 (2)加强身体的全面锻炼,并把主动矫正练习 和被动矫正手段密切结合起来。 (3)脊柱侧凸多伴有肩带及骨盆的倾斜,故用 上、下肢的活动来帮助矫正脊柱侧凸。
(1)疾病。 (2)发育不良。
(3)长期坐姿不良。
(4)肌邱烈峰
3、脊柱侧弯的检查方法
(1)弯腰试验 (2)脊柱测量器 (3)重锤测量法
8
信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邱烈峰
4、脊柱侧弯的分类
《体育保健学》教学大纲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专业)课程编码:学时:36 学分:2开课学期:第学期课程类型:专业主干课先修课程:无教学手段:课堂讲课、自学、辅导答疑及实验实践。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学目的: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各种内外因素,并能制定相对应的体育保健措施。
2、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运动训练水平的评定方法,为合理安排、组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依据,并给予医务监督。
3、掌握常见运动性伤病的病因、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措施。
4、掌握按摩的基本知识、手法和应用;医疗体育的基本知识、手段和应用。
教学任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具有自我监督和在教学、训练中实行医务监督的水平,且能根据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身体特点,合理组织体育教学与训练,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绪言(一) 目的要求:熟悉并掌握体育保健学的概念、研究任务、研究内容、发展简史与学习体育保健学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内容:1、体育保健学的意义2、研究体育保健学的目的3、体育保健学的任务4、体育保健学的内容(三)重点、难点:体育保健学学科概念、任务、内容。
学习体育保健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学习方法和要求”中,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方法,准确树立人体结构与机能的对立统一观点;部分与整体、先天与后天、机体与外环境的对立统一观点。
第一章健康概述(一)目的要求:使学生队健康有一个全面理解和理解,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
(二)主要内容:1、现代健康观2、现代体育健康观3、运动队个体健康的影响(三)重点、难点:现代健康观。
第二章运动与环境(一)目的要求:理解并掌握体育锻练的卫生原则;环境对人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影响及运动建筑设备卫生的基本理论知识。
(二)主要内容:1、体育锻炼卫生2、环境对人体及运动水平的影响3、运动建筑设备卫生(三)重点、难点: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高原环境对人体运动水平的影响。
医疗器械在体育康复中的作用
医疗器械在体育康复中的作用体育康复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方式,旨在帮助运动员和运动受伤者恢复功能、减轻疼痛,并提高体能水平。
在体育康复过程中,医疗器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医疗器械在体育康复中的作用,包括运动护具、理疗设备和运动监测器材。
一、运动护具1. 支撑和保护运动护具如护膝、护肘等能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它们可以减轻运动员在运动中的关节和肌肉受力,减少损伤的风险。
运动护具能有效缓解疼痛,提供安全的运动环境。
2. 矫正姿势运动护具还可以矫正姿势问题,帮助运动员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例如,脊柱矫正器可以对脊柱进行支撑和调整,纠正脊柱曲度异常,防止运动过程中的脊柱受伤。
二、理疗设备1. 物理治疗设备物理治疗设备如电疗仪、超声波治疗仪等能够通过物理手段来促进康复。
例如,电疗仪可以用于肌肉的电刺激,帮助恢复受伤组织的功能。
超声波治疗仪则可以用于促进伤口的愈合。
这些器械能够提供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有效地促进康复进程。
2. 运动辅助设备康复训练中的运动辅助设备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运动能力。
例如,平衡板可以用于训练患者的平衡感,提高运动稳定性。
力量训练设备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促进康复效果。
这些设备能够根据个体康复需求进行调整和定制,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运动功能。
三、运动监测器材1. 运动追踪器运动追踪器如智能手环、运动手表等能够监测运动者的步数、心率、睡眠质量等身体数据。
在体育康复中,这些器材可以帮助医生和教练更好地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评估康复进程,并制定更合理的训练计划。
2. 运动分析仪器运动分析仪器可以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检测运动员的动作技巧和姿势是否正确。
例如,运动员在进行抛投动作时,可借助运动分析仪器来评估技术动作的准确度和优劣。
运动分析仪器能够提供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运动员和教练针对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康复效果。
总结:医疗器械在体育康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动护具的支撑和保护,患者可以更加安全地进行康复训练。
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体育保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体育保健学二、学时、学分及适用专业总学时数: 50, 其中, 讲授学时: 46, 实践(实验)学时: 4。
学分: 4学分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开设学期: 第4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目标: 通过对体育保健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学生终身受益的要求, 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 掌握不同性别、不同年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课程任务:《体育保健学》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健康状况与机能水平, 为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及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比赛的组织和方法是否符合运动参加者的身体特点, 进行医学指导和服务;研究影响体育运动参加者健康和机能的各种因素, 并制定相应的卫生措施;研究和了解各种营养素的种类、功用及来源, 了解不同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状况的特殊要求, 正确指导运动员饮食, 以确保运动员的健康, 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研究运动性伤病的发生规律、防治方法和康复措施。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保健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 在教学中, 要特别重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
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分班教学增加实际操作教学时数, 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跟踪学科前沿, 使学生能更及时的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健康概述(共2学时)(一)本章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 使学生能对健康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能够分析影响健康的基本因素和健康问题, 为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打下理论基础。
体育医疗知识点总结
体育医疗知识点总结随着体育运动的逐渐普及,对运动医学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体育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结合了运动科学、医学、康复学和营养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促进运动员的健康和表现。
在实践中,了解体育医学知识不仅有助于运动员更好地进行训练和比赛,也对普通人进行体育锻炼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针对体育医学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运动损伤、运动营养、运动处方等多个方面。
一、运动损伤1.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运动损伤中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运动员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肌肉受力过大,造成肌肉纤维撕裂而引起的。
治疗时,可以采用冰敷、局部按摩和适当的休息来帮助恢复。
预防方面,运动员可以通过适当的热身活动和拉伸运动来减少发生概率。
2.韧带损伤:韧带是连接骨骼的弹性组织,在运动过程中承受着较大的拉力。
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扭转或拉伸造成的。
治疗时,需要进行休息和局部支持,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手术进行修复。
预防方面,运动员可以通过强化周围肌肉和提高身体平衡感来减少韧带损伤的发生。
3.关节损伤:关节损伤通常包括膝盖、肩膀和踝关节等部位。
治疗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包括冰敷、止痛药和功能锻炼等。
预防方面,运动员可以通过强化周围肌肉、提高柔韧性和采取正确的运动技术来降低关节损伤的风险。
二、运动营养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运动员主要的能量来源,它能够提供大量的葡萄糖在运动中被消耗。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前需要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保证充足的能量储备。
一般建议在运动前1-4小时摄入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能量来源。
2.蛋白质:蛋白质是运动员进行肌肉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素,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对于提高肌肉质量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运动员在进行力量训练后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来帮助恢复和增肌。
3.脂肪:脂肪是人体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尤其对于长时间的耐力运动,脂肪的消耗更为重要。
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运动前需要摄入足够的脂肪来保证能量来源的多样性,提高运动的持久力。
第十九章 常见损伤和疾病的医疗体育
2.I型糖尿病:病人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因此可能会出现血胰岛素浓度不足或过量的情况。 胰岛素不足时会引起高血糖症,应禁止运动;胰 岛素过量时运动,会引起低血糖,因此为了防止 运动引起的低血糖,应处理好运动与胰岛索的使 用及运动与饮食之间的关系。如在做短时间低强 度运动前后,增糖类食物可维持葡萄糖供应;如 要做较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前胰岛素剂量要减少 50%以上,体重正常、代谢控制良好的1型病人在 早晨注射胰岛素和普通早餐后,可进行中等负荷 的运动30分钟。
• (一)愈合期 • 1.骨折部位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
尽早开始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临近关节 的ROM下降。 • 2.做受伤部位肌肉的静力收缩练习, 预防肌肉萎缩,或形成粘连。
•
3.如用中医小夹板固定,伤后1-2周,
可带夹板在不引起疼痛的情况下做小幅度
的关节活动。
• 4.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尽早起床进行 全身活动。
• 应特别注意有无髌骨劳损等对制订处方 有影响的劳损性损伤。
4.适当大运动负荷的原则
• 运动员所能承受的运动负荷大大超过一 般人,运动负荷过小将影响康复效果,也 不能达到今后恢复训练的要求,但运动负 荷的大小一定要适当。
(三)恢复训练、比赛的标准
•
运动系统损伤经治疗和康复锻炼后,应再进
行运动器官的功能检查和评定,如达到以下标准,
• 高血压病人的医疗体育侧重于降低外周 血管阻力,在方法上强调小强度、较长时 间、大肌群的动力性运动(低强度有氧训练), 以及各类放松性活动。
(一)低强度有氧训练
• 常用方法包括医疗步行和踏车。强度 一般为最大心率的50%-60%。停止活动 后心率应在3-5min内恢复正常。
体育保健学--第十八章--医疗体育概述
5)动作以意识和想象做引导,练习时全神贯注,利于 皮层兴奋和抑制的集中; 6)运动负荷可大可小,适合较广泛人群。
3 五禽戏 五禽戏是后汉名医华佗参照虎、鹿、熊、猿、鸟五种 禽兽动作编成的一套导引术,其负荷较太极拳大,用 于外伤关节功能障碍,慢性关节疾病、慢性腰痛等。 虎戏:可发展腰、髋关节活动; 猿戏:可发展灵敏 素质;鸟戏:可发展平衡能力;鹿戏:可训练步行能 力; 熊戏:可增强肌力。
出血、动脉瘤、骨折未愈合、偏瘫在进展期、癌症、 精神病患者等。
第三节 运动器官的功能评定 功能检查评定的目的:确定功能障碍的部位及程度, 设定康复目标,制定运动处方,积累资料便于评定 康复锻炼效果。
评定的内容:重点为运动器官功能状况(ROM、 肌力、步态分析等),心脏功能、神经系统功能及 骨科临床检查等。
2)助力运动:利用医务人员、患者本人的健侧或利用 器械提供力量协助患肢进行运动。 应以病人的主动用力为主,助力为辅,互相配合。 适用:创伤后肌肉无力或功能暂时丧失及关节活动幅度 存在障碍。
3)主动运动:病人主动进行运动。 包括等长收缩、等张收缩和等动收缩。
4)抗阻运动:克服外部阻力完成的主动运动。 阻力可来自于他人、自身、器械(哑铃、沙袋、弹簧、 实心球和橡皮筋等)。 适用:肌肉萎缩。
5)本体促进法:刺激本体感受器促进机体神经肌肉系统 功能恢复。 适用:肌力弱,主动运动困难者,是治疗偏瘫病人的一 种训练方法。
6)放松运动:有节律、柔和且费力少的练习。 适用:痉挛性麻痹、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
7)矫正动作:矫正脊柱、胸廓、扁平足等畸形的运动。 通过加强能促进畸形矫正的肌肉群收缩改善畸形。
气功都要求在特定的姿势下进行一定形式的呼吸,同时 要求思想和全身肌肉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 部位(丹田)。
医疗体育概述--课件
②根据力量的表现 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③根据力量与体重的关系绝 对力量和相对力量。
17
(2)肌肉力量提高的生理机制
①肌纤维增粗。 ②改善神经系统的支配功能:
神经冲动的频率和强度;肌纤维的同 步性;肌肉间的协调性。 ③提高肌肉对氧的利用率。 ④能源物质储备。
45
(1)角度测量器的种类
①“传统”量角器 ②“重力”量角器:
金属重锤量角器、方盘量角器、液体圆盘量角器
③电子量角器:利用传感器制成三维电子量角器
46
(2)关节角度测量原则
①明确被测关节的关节轴心位置。 ②关节两端环节纵轴线位置。 ③关节的中立位:解剖位。
47
(3)传统量角器测量方法
①对齐量角器与待测部位。 中心、固定臂、活动臂
2 游泳、划船等水上运动 特点:提高四肢力量;改善关节和呼吸功能 适用:神经衰弱、脂肪代谢障碍、慢性支气管炎
3 球类运动 特点:综合项目;对神经、心血管、呼吸要求高 适用:体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人
29
(三)我国传统医疗体育手段
1 气功: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 2 太极拳:老少皆宜 3 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4 八段锦:文八段、武八段 5 练功十八法:肩颈痛、腰背痛、臀腿痛 6 自然力:日光浴、空气浴、冷水浴
2、医疗体育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1 运动器官创伤的康复: 2 运动器官疾病的康复:骨关节病、身体发育畸形 3 长期卧床病人的康复:关节活动幅度、肌萎缩 4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偏瘫、外周神经损伤
5
二、医疗体育的生理作用
(一)保持及恢复关节活动幅度 (二)增强肌肉力量及力量耐力 (三)其它
6
(一)保持及恢复关节活动幅度(R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处方内容
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 持续时间 运动频度 注意事项
运动项目
耐力性(有氧)运动 步行、慢跑、上下楼梯、自行画、室内
功率自行车、跑台、划船、各种球类运 动、太极拳、保健气功、广播操等
力量性运动 :恢复肌肉力量和肢体活动 度为主
医疗体育的实施原则
医疗体育的实施原则
体格检查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医务监督 个别进行或分组进行
体格检查
运动系统: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 心血管系统:静态检查与动态检查 呼吸系统: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等 神经系统:运动功能、神经反射检查等
因人而异
性别 年龄 伤病情况 体格检查结果 锻炼的基础等
八段锦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 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向后瞧 摇头摆臂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 攒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诸病消
五禽戏
五禽戏是后汉名医华佗参照虎、鹿、熊、 猿、鸟等五种禽兽的动作编成的一到导 引术。
用于外伤性关节功能障碍、慢性关节疾 病、慢性腰痛等。
针对性练习
发展腰髋关节活动可练习------虎戏 发展灵敏可练习-----------------猿戏 发展平衡能力可练习-----------鸟戏 训练步行能力可练习-----------鹿戏 增强肌力可练习----------------熊戏
运动强度
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强度:可用最大吸 氧量的百分数、心率、自觉疲劳程度来确定。
(2)力量性运动的运动强度: 等张练习:由所抗阻力大小和运动次数决定。
等长练习:由所抗阻力和持续时间决定。 在增强肌肉力量时,宜逐步增加阻力而不是增
加重复次数开持续时间,在增强肌肉耐力时, 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或持续时间。
特别要注意疾病征象的变化,发现不良反应要 及时修改锻炼方法和调整运动量。
锻炼后如出现某些反应,但在下次锻炼之前可 恢复到原水平,可认为锻炼基本适应。
还应进行定期检查,以了解和评定治疗效果。
个别进行或分组进行
进行医疗体育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个别 进行和分组进行两种。
分组进行适宜用于疗养院、康复机构及 大、中学校的保健班(特别组学生)
普通散步走 定距离定时走 摆臂走 倒退走 按腹走 逍遥走
经过观察和实践确定锻炼方案。 锻炼过程中随机能提高,逐渐调整运动
量以取得最好效果。 如突然加大运动量训练,有可能损害患
者的机能,加重病情。
持之以恒
坚持锻炼,持之以恒 才能使疗效逐渐积累
如心脏功能锻炼 6~8周后方可看出有所提高。
医务监督
锻炼过程中必须加强医务监督,密切观察病人 的主、客观反应。
传统医疗体育
运动医学教研室 王广兰
知识点
传统的医疗体育手段 医疗体育的实施原则 运动处方概念和内容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中国传统医疗体育手段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太极拳
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溃疡病、 神经衰弱、慢性腰腿痛、肺结核等
均有较好疗效
治疗上的特点
动作柔和、稳定、圆滑、缓慢进行 适用于体弱和慢性病患病者练习 动作复杂、前后连贯 有助于训练协调性和平衡性 长期练习可增进关节活动性, 用意不用力,动作以意识和想象作引导 呼吸要调整,促进胃肠蠕动
理活动,注意保护
有心血管系统疾患的患者,慎做力量练 习。
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
运动处方的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程序
(一)了解一般情况;(二)体检; (三)运动试验;(四)体力测验; (五)制定运动处方; (六)运动处方的修改和微调
了解一般情况
询问病史及健康状况 运动史 参加健身或康复的目的 了解社会环境条件
力量性运动的运动时间 :每个练习的持 续时间,如等长练习中肌肉收缩的维持 时间一般认为在6秒以上较好。
运动频度
耐力性运动的运动频度: 每周锻炼3—4次,即隔一天锻炼一次。 效果最好。
小运动量耐力运动可每天进行。
运动频度
力量性运动的运动频度: 每日或隔日练习1次
注意事项
练习有针对性 进行力量运动时注意准备活动及放松整
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方法
逐步增加阻力---------------------对 增加重复次数和持续时间-------错
增强肌肉耐力时,宜逐步增加运动次数 或持续时间。
中等负荷,多次重复练习。
持续时间
耐力性(有氧)运动的运动时间:每次 运动的持续时间为15分钟—60分钟,一 般须持续20分钟—40分钟。
体检
肌肉力量、肢体围度、关节活动度 心血管系统检查:台阶试验、联合机能
试验 肺容量测定 植物神经系统检查
运动试验
逐级递增运动负荷的方法 跑台、功率自行车
体力测验
运动负荷无异常的人才能进行。 主要进行全身耐力测试 有氧运动测试:走、跑、游泳三种。
制定运动处方
明确康复目的:远期目的,近期目的
可在医护人员或体育教师带领下,将疾 病性质、程度相近的病人编为一组
采用相近的锻炼方法和运动量 但仍应注意个别对持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概念:对从事体育运动或体育康复的人,进行 一定内容的医学检查,根据其健康水平和运动 的基础条件等项目,用处方的形式规定运动种 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并提出 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个别对待 因人而异 安排适当的体疗锻炼
因人而异
肢体功能障碍 ——医疗体操、功能锻炼
身体发育畸形 ——————矫正体操
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
医疗运动为主
代谢疾病患者
传统体疗手段为辅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呼吸体操
神经衰弱、溃疡病患者 ———体疗手段
循序渐进
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动作由易到难。 在开始进行锻炼时应有短期的试探时间,
制定运动处方中 选择运动内容 确定运动方案
运动处方的修改和微调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根据锻炼者 具体情况,对运动处方进行微调,使锻 炼者找到最适合自己条件的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举例
步行运动处方
运动目的
调剂精神,活跃思维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食欲和消化 控制体重,减肥 增强体质,防止运动不足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