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汉文化

合集下载

宿迁·徐州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

宿迁·徐州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

宿遷·徐州楚漢相爭的歷史舞台宿遷和徐州,作为两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是汉楚之争的重要战场。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楚汉之间的激烈对抗,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篇章之一。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战争、政治动荡和文化交流,塑造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历史舞台来重新还原那个时代的场景,感受那段激烈纷争的历史风云。

汉楚之争源于汉高祖刘邦和楚怀王谋求天下的斗争。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战爆发,刘邦和项羽分庭抗礼,争夺天下霸权。

徐州和宿迁地区成为了两军相争的战略要地。

楚汉之争的历史舞台正是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

历史舞台的布景呈现出了当时的军营场景。

战士们在营地内忙碌着备战,士兵们挥舞着长矛、刀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展现出汉楚之间的激烈战斗。

旁边的指挥大帐上,楚怀王项羽和刘邦正带领着将士们商讨战略,召集各路诸侯共同对抗敌人,整个场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舞台上,布景在瞬息万变中切换,呈现出宿迁和徐州两地的风土人情。

宿迁的山川与水系交相辉映,以江苏省洪泽湖、沭阳湖和淮水为界。

洪泽湖曾是古代水上交通的重要通道,也是楚汉之战的重要区域。

徐州则是荆楚与淮泗之间的咽喉之地,地势险要,曾是楚汉之战的主战场之一。

历史舞台上,还有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

比如楚怀王项羽,在历史上向来是一位令人敬畏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年少聪慧,机敏过人,善驾驭军队,屡次打败刘邦的大军。

刘邦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领袖,在楚汉之战中,屡战屡胜,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两位伟大的军事统帅的形象在历史舞台上跃然而出,给人们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历史舞台通过精彩的表现形式,再现了楚汉之争的历史场景,引人入胜。

舞台上的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和逼真的场景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画面。

在宿迁·徐州楚汉相争的历史舞台上,人们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亲身经历了楚汉之争的战场风云。

楚汉之争的历史舞台不仅呈现了当时的战争场景,更重要的是透露出了历史上那段激烈纷争的中华民族魂,亦或称为中国的文化基因。

宿州市博物馆参观纪实

宿州市博物馆参观纪实

宿州市博物馆参观纪实博物馆,是岁月的沉淀,历史的珍藏。

是时间长河里闪亮的珍珠。

大运河沿线城市博物馆,不仅是运河城市最重要的无形财富,而且它们还留着共同的自然与人文的印迹:运河。

大运河城市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每一册资料,每一幅图画,都无言叙述曾经的辉煌、不凡的过往。

它如同滴水,折射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太阳。

走近它们,感受到的是厚重的自豪与认同。

走进它们,触摸到的是满满的自信和骄傲。

宿州博物馆,位于宿州市政务中心对面,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2010年10月建成开放。

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

目前,宿州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十大最美博物馆、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研学旅行基地、安徽省社科普及基地、安徽省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藏品是博物馆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

宿州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藏品种类繁多,馆藏极为丰富,收藏有陶瓷、砚台、书画、画像石、青铜器、玉器、杂项等各种文物,是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馆藏的汉画像石、大运河出土文物、新石器时期文物颇具特色。

目前,馆藏品数达10813件/套,其中珍贵文物655件/套。

馆藏体系较为完善,根据藏品质地分为陶器、瓷器、铜器、武器、牙骨角器、石器、砖瓦等11个系列。

博物馆的一楼为宿州民间艺术展厅,分地方戏曲、埇桥马戏、民间工艺、宿州书画、灵璧奇石等五个单元。

二、三楼为宿州历史文化陈列,分九州通衢、人文溯源、秦汉雄风、汴水咽喉、明清遗韵、现代风云、人杰地灵七个单元。

历史文化陈列向观众展示了宿州悠悠岁月中的古代文明;民间艺术展览为人们呈现了宿州广袤大地上的风土人情。

“人文溯源”展厅共分大小两个单元,时间跨度为新石器时期到春秋战国史段。

展厅的大单元部分主要介绍宿州早期的文明史,包括新石器时期的三个代表性遗址: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及芦城孜遗址。

历史形态下的宿迁文化发展

历史形态下的宿迁文化发展

历史形态下的宿迁文化发展宿迁,位于江苏省中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

宿迁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这些因素让宿迁成为了一个文化荟萃的地方。

1. 宿迁的历史背景宿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夏朝时期,当时宿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部落社会。

在商周时期的东周时期,宿迁属于邳国,此后先后归属于吴、楚、齐、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唐等不同的政权。

在明清时期,宿迁是扬州府的一个州县。

宿迁的历史背景极为丰富,它见证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也是宿迁最独特的地方。

2. 宿迁的地理位置宿迁位于淮河南岸,东接江苏、浙江两省的交界处,西临安徽、河南两省。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

宿迁市境内有淮河、徐淮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条河流交汇,河流入海口距离南方最近,是扬州地理文化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迁的地理位置,为它发展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 宿迁文化的特点(1) 农耕文化:宿迁的历史文化与农耕文化密不可分。

古代的宿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淳朴的农民文化贯穿了整个历史发展。

在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部分农民文化得以保留和延续。

(2) 民间传统文化:宿迁土音戏、蟹脚灯、摆手舞等民间文化形态积淀久远,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它们传承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 文化遗产:宿迁拥有众多的文化遗产,如永定历史文化名城、洋旅故居、秦淮八艳陶塑、闾丘露风堂等,这些文物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文物,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4) 现代文化:宿迁是一个文化发展快速的城市。

城市文化代表现代化的文化特点,包含城市规划、建筑风格、商业氛围、生活方式、科技创新等各方面内容。

总之,宿迁文化的发展得益于历史的积淀和地理位置的优越,而宿迁独特的文化特点,在当今时代依然非常重要。

宿迁文化的发展是深化文化交流和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让宿迁这座城市更加美好。

宿迁宿城区: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的穿越之旅

宿迁宿城区: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的穿越之旅

宿迁宿城区:文化底蕴与人文景观的穿越之旅宿迁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其中,宿城区是宿迁市的核心区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宿城区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老文明的瑰宝。

一、秦楼汉廊:历史文化的见证宿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

在秦楼汉廊中,可以欣赏到大量保存完好的秦汉文物,如瓮棺、壁画、陶俑等。

这些文物有着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宿城区的繁荣和发展。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秦汉文明的博大精深,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艺术造诣。

二、古街小巷:文化底蕴的熏陶宿城区保存着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街小巷,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并且完好地保留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这些古街小巷如同一本书,记录着历史的变迁和居民的生活。

走在石板铺就的小巷中,仿佛能够穿越到过去的岁月,感受到古人的生活场景,领略到当地的风土人情。

三、古城墙:古老壮丽的城市边缘宿城区的古城墙是宿迁市保存最完整的城墙之一。

这座古老而壮丽的城墙见证了宿城区的繁荣和沧桑。

登上城墙,远眺宿城区的全景,可以一览无遗地领略到这座城市的魅力。

城墙上还设有观光平台,游客可以在那里欣赏到城市的美景,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厚重。

四、名胜古迹:文化底蕴的精彩展示宿城区还拥有许多名胜古迹,如丰收园、双桥亭、赵官衙等,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壮丽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丰收园是宿城区最大的园林景区,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闻名。

双桥亭是一处古老的建筑群,拥有精美的石刻和雕塑,展现了宿城区的艺术魅力。

赵官衙是一处具有浓厚古代氛围的古迹,保留着完整的古代政府机构和建筑构造。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瑰宝宿城区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苏州评弹、楚剧、丝绸制作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宿城区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评弹是一种精致细腻的音乐表演形式,被誉为中国音乐的艺术瑰宝。

楚剧是宿城区的传统戏曲表演形式,以其激情奔放和豪放不羁而著称。

汉文化活动策划书4篇

汉文化活动策划书4篇

汉文化活动策划书4篇汉文化活动策划书1一、活动目的重阳节时期组织展开敬老爱老意愿者效劳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鼎力培育我校先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品德风气。

我校团委决议组织意愿者在20年10月16日展开九九重阳节意愿者活动二、活动工夫10月16日三、活动内容1、组织意愿者到新圩敬老院慰劳孤寡白叟,协助敬老院清扫卫生,陪白叟谈心聊天。

2、组织意愿者探望慰劳我校局部退休老师。

四、活动布置:1、到敬老院慰劳孤寡白叟工夫:10月16日上午8点30分担任:参与人员:30名先生意愿者(带备清洁工具)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拍照:参与报名:10月14日下午放学前到各班班优点报名,10月15日课间操后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学校团委2、重阳节慰劳退休老师工夫:10月16日上午8点30分担任:参与人员:6名先生意愿者慰劳物品推销:集中地点:学校教学楼中厅拍照:参与报名:10月14日下午放学前到各班班优点报名,10月15日课间操后各班班长将名单交学校团委五、活动要求1、一致看法,高度注重,精心布置,仔细组织,2、活动进程要留意平安。

3、要搜集好重阳节各类材料并以旧事稿的方式及时上报校团委,校团委将经过校园播送、校报等方式进展宣传,以增强宣传,扩展影响力。

4、活动完毕后,以简报、总结等方式向相打开级部门报告请示活动的展开状况。

汉文化活动策划书210月13日,我们河口幼儿园大班的局部小冤家、教师到河口敬老院举行了一场以“九九重阳,老少同乐〞为主题的联欢活动。

活动次要是由几个环节组成:节目扮演、游戏竞赛、赠送礼物、共尝水果、合影纪念。

整个活动进展得较顺利,大家在阵阵欢声笑语中渡过了一个愉快、难忘而又有意义的时辰。

一、幼儿开展目的与次要内容:1、初步晓得重阳节的根本风俗,情愿和爷爷奶奶一同欢度节日。

开始白:尊崇的爷爷、奶奶,你们好!亲爱的小冤家,你们晓得明天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对了,就是敬老节,是爷爷、奶奶的节日。

宿州民俗风情

宿州民俗风情
自然资源
宿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名特产品众多。境内平原广袤、沃野千里气候适宜生物繁茂。平原面积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耕地997.79万亩占地总面积的67.97%。区内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山芋、棉花、花生、蔬菜以及苹果、梨、桃、葡萄、湖桑等。粮食总产量306万吨棉花总产量8万吨油料产量40.5万吨水果产量86.5万吨。境内拥有120万亩全国大的连片水果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70%以上。拥有80万亩的花生种植基地和沿国道、省道纵向分布的40万亩大棚蔬菜种植带。地下矿产资源丰富煤储量约为60亿吨是两淮煤田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口油田石油预测储量达20亿吨以上宿南煤层气已探明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大理石储量4000万立方居全省之首花色品种达20个以上。
宿州民俗风情
方言
宿州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原官话的宿州-徐州片区天津话也源于宿州市宿州方言。赛珍珠虽然从小生活在江南的镇江但是她学习的是北方方言所以1917到宿州的时候她很容易听懂本地的方言还为她的丈夫农学家Buck做翻译。她在作品里面称呼宿县为“南徐州”是因为按照宿县方言的读音宿州和徐州几乎一样所以宿县人都自称宿县为南徐州1911年民国开始使用了1100多年的宿州才改称宿县所以1920年代的成年人应该会自称宿州也就是南徐州。宿州方言中宿州人大多将“宿州”称为“虚县”宿县
符离集烧鸡
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离集烧鸡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细。选本地当年肥健壮麻鸡且以公鸡为良。宰杀前需饮清水并洗净鸡身然后“别”好晾干用饴糖涂抹香油(麻油)烹炸再配上砂仁、白芷、肉蔻、丁香、辛夷、元茴等13种名贵香料放在保留数十年的陈年老汤手里先用猛高温卤煮再经文火回酥四至六小时方可捞出。这样制作出来的烧鸡香气扑鼻色佳味美肉质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而丝连骨酥嚼之即碎有余香如在出锅后趁热轻轻提起鸡腿一抖鸡肉便会全部脱落而明架相连。1956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符离集烧鸡以其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名列前茅饮誉于世。1980年在全国食品总公司举办的熟食品内部展销会上又名列第一。1983年符离集烧鸡罐头厂试产成功既保持了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的特点又具有罐头的特殊风味。烧鸡和烧鸡罐头不仅远销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哈尔滨、四川等地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大量出口创汇。现在符离集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烧鸡镇”。全镇有国营集体生产厂家10余个个体、连户烧鸡经营者数百家从业人员数千人每天上市烧鸡万余只每逢节假日还成倍增加。

宿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宿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宿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宿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景点。

以下是宿州十大著名景点介绍:
1. 宿州博物馆:位于宿州市政务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

2. 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宿州市萧县境内,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森林公园。

3. 宿州古城墙:是安徽省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城墙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宿州大剧院:是宿州市的文化地标之一,是一个高水平的演艺中心,上演各种类型的文艺节目。

5. 宿州野生动物园:是一个集动物展示、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

6. 宿州植物园:位于宿州市政务新区,是一个集植物科研、观赏和休闲为一体的公园。

7. 萧县故城遗址:是汉代萧县的故城遗址,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 符离大道景观带:是一条连接宿州市和符离镇的景观大道,两侧绿树成荫,景色优美。

9. 灵璧奇石市场: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奇石市场之一,汇聚了各种形态各异的奇石,是石文化爱好者的天堂。

10. 宿州瑶海:是一个集生态保护、休闲度假和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这些景点各具特色,既有历史文化遗产,又有自然风光和现代休闲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宿州博物馆概况

宿州博物馆概况

宿州博物馆概况宿州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宿州市银河一路南侧和人民路西侧,宿州市人民政府对面,周围有广场和绿地,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乘8路、18路、21路、22路可达博物馆附近。

宿州博物馆于2008年2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多建成。

占地面积40亩,建筑面积9787平方米,共三层,高度17.4米。

建筑设计采用汉文化元素符号,仿汉式高台大屋顶建筑,屋顶选用汉文化规矩纹符号,墙面上部周圈饰题材选自汉画像石的石雕四嬉龙,正面墙面饰石雕汉画像石图案装饰。

整个建筑充分表现了宿州博物馆的庄重古朴、历史厚重感,体现了宿州浓厚的汉文化。

宿州博物馆成立于二〇一〇年十月十七日,副县级建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宿州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是公益性文化服务窗口单位,主要任务是进行文物藏品的保管、保护、研究、展示和社会宣传教育。

下设保管部、陈列部、宣教部、保卫部和办公室。

宿州市博物馆的性质定位是一座展示宿州市历史文化的历史综合博物馆。

作为地方博物馆展览反映的内容一要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点;二要综合反映地方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风土人情的面貌;三要突出地方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和特色;四要有现实性和时代性。

在宣传和普及历史文化的同时,能起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对宿州市人民建设新宿州有启示和激励作用,对宿州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

宿州市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社会发展的象征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标志,是展示城市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科教和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是市民和游客求知、游玩和休憩的重要场所。

宿州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布局在二、三楼,博物馆展览将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以宿州市历史上的重要历史节点为放大,以宿州市历史文化中的特点和亮点为重点,以彰显宿州市历史人文的地域个性为突破,着重展示宿州市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辉煌的经济社会成就等。

按宿州历史发展脉搏分为:序厅-九州通衢;第一单元-人文溯源;第二单元-秦汉雄风;第三单元-汴水咽喉;第四单元-明清遗韵;第五单元-现代风云;第六单元-人杰地灵。

安徽宿州市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安徽宿州市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安徽宿州市的名胜古迹有哪些宿州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有小山口遗址、古台寺遗址。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宿州市的名胜古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宿州名胜古迹陈胜吴广起义旧址、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垓下古战场、涉故台、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萧城旧址、大蔡庄遗址、北泉遗址、陶墟遗址、城阳遗址、萧窑遗址、黄庙战役纪念碑、陈展真烈士纪念碑、淮海战役包围杜聿明部中心战场、萧宿铜灵抗日纪念馆圣泉寺、天门寺、闵子骞祠、瑞云寺、广济寺、萧县孔庙、龙泉寺、竹林寺、三圣阁、千佛禅寺、粉榆寺五柳风景区、天门寺、萧窑遗址、沈峪溶洞、倒流河、朱陈村、闵子祠、泰山又寺、镇头寺、马皇后故里、龙脊山、夹沟镇、清水村、淮北榴园石榴博物馆、陈少沟村、永堌水库、五眼泉、小山口遗址、龟山、永乐大帝雕像、九顶凤凰山、捻军寨、奶奶庙遗址、梁套水库、牛口水库、乾山、黄花洞宿州市的风味小吃砀山潵汤潵汤味道香醇,为早点中的重要角色,其制作方法作为商业机密很少被人们了解,一般潵汤中主料为羊肉丝,小麦仁,辅料有葱,姜,胡椒面,小茴香,大茴香,丁香,花椒,桂皮等。

搅粥搅粥不是粥,而是饭。

是玉米面省时又省粮的一种做法。

在玉米面粥中加面搅和,稠至可用筷子夹起止,就菜食用。

是最为独特的涞源风味,它处少见。

原本为艰难岁月了草度日的吃法,如今成了变换口味、改善生活的美味。

泗县豆腐脑豆腐脑除含蛋白质外,还可为人体生理活动提供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钙、磷等。

如果用食用石膏作凝固剂,含钙量会有所增加,对防治软骨病及牙齿发育不良等疾病有一定功效。

地锅鸡鸡剁小块后打个鸡蛋并加少许面粉搅拌均匀,直到鸡块都被面粉裹住。

茄子切块并用盐稍腌并挤水。

锅里油烧热后炸点葱姜和花椒辣椒,然后把鸡块到锅里煸炒,直到炒成金黄色。

茄子加入并加适量的盐、酱油和水。

然后面粉加水和好,锅开后,揪成小块拍成饼贴在菜周围,饼的下部分要在菜水了。

锅盖上摆个放了冷水的碗,先大火烧一会,在小火焖一会,等碗里的水热了,即可食用。

宿州汉文化

宿州汉文化

宿州汉代历史资料一、萧县汉文化——汉墓、汉代画像石刻、书画之乡、濉水之战安徽省宿州市的萧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萧县文物部门在境内发现了大型汉墓群十处,开掘汉墓近五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尤其是出土了一批堪称稀世瑰宝的汉代画像石刻,在中国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萧县汉墓萧县古称萧国,汉代属沛郡管辖,是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祖籍地,也是两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封建时代少有的繁荣景象。

加上萧县地理环境优越,一时间厚葬之风兴起。

因此,萧县境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汉墓。

2、汉代画像石刻画像石又叫石刻壁画,是中国最早的浮雕艺术。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萧县的汉代画像石刻开始于西汉晚期,兴盛于东汉,但随着东汉的灭亡,萧县的画像石刻也随之消失了,这至今是一个谜。

萧县是我国汉石刻壁画集中出土地之一,萧县圣泉村的一座汉代墓葬的开掘中,一共出土了23块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8块之多。

在萧县博物馆,可以见到这些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

近年来,萧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大多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

在这里出土的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三大类,有的石刻亦把三方面的内容杂融在一起。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标准。

萧县汉画像石上的图案,有表示祥瑞避邪的二龙穿壁、十字穿环、铺首衔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门吏图、建筑图,真实再现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内容。

例如,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非常著名的神。

传说伏羲发明了渔猎工具,发明了八卦,而女娲更是神通广阔,既补天,又造人。

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老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

在萧县汉代画像石刻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鳞身、蛇躯的伏羲女娲图案,他们或站立、或交尾。

宿州介绍-宿州简介PPT(经典版)

宿州介绍-宿州简介PPT(经典版)

3、旅游景点
宿州博物馆
宿州博物馆,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政务中心对面, 占地50亩,建筑面积1万平米,2010年10月建 成开放。建筑风格充分吸纳了汉文化元素,仿 汉式高台大屋顶规制,大理石外墙,正立面镶 嵌着取自汉化像石图案的浮雕,庄重古朴。是 安徽省著名的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灵璧奇石文化园
灵璧奇石文化园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西南 的汴水之滨,占地300多亩,其中水面80亩, 工程总投资1.2亿元,核心区即博物馆建筑面 积6000平方米,沿湖面四周设6个功能区。园 区以徽派建筑为主的主题文化园,园内名贵树 种、别致的回廊、曲桥、古亭等相映成趣。
3、旅游景点
宿州野生动物园
宿州野生动物园,位于宿州市埇桥区宿州大道, 园区占地约1300亩,总投资5亿元,共分为车 行区、步行区、散养区、国际大马戏四大区域。 其中车行区、步行区为一期工程建设,目前已 全面完工。
4
美食文化
符离集烧鸡
选用当地的肥健壮的麻鸡,这道菜产于安徽省 宿县,原名“红鸡”,是闻名全国的特产。量在 开始时,此鸡并无特色,只是煮熟后抹一层 “红曲”。鸡肉烂脱骨,肥而不腻,鲜味醇厚, 齿颊留香。
栏杆牛肉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产栏杆牛肉色泽红亮口味纯正烂而不腻是经过科学的配方精细的制作使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宿州城市介绍






姓名:
日期:
目录/contents
1 历史渊源 2 城市概况 3 旅游景点 4 美食文化
1
历史渊源
1、历史渊源
栏杆牛肉
栏杆牛肉是安徽省宿州市的特产,栏杆牛肉色 泽红亮,口味纯正,烂而不腻,是经过科学的 配方、精细的制作,使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 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 富的滋补佳品。

【精品】宿迁历史文化

【精品】宿迁历史文化

【精品】宿迁历史文化
作为江苏省南部的一个古城,宿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它充满韵味的小巷中,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充满民间色彩的传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宿迁的历史文化吧。

宿迁历史
据史料记载,宿迁最早被称为“陇上”或“兴化”,是春秋时期吴国的一个重要部落居住地。

随着历史的变迁,宿迁逐渐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贸城市,并成为了南通和扬州之间的必经之地。

在明清时期,它的商业繁荣达到巅峰,成为了江苏省内有名的商业城市。

宿迁文化
在宿迁的历史文化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水墨南秦,韵味宿城”这句名言。

宿迁的文化底蕴深厚,既有南京文化的基础,又融入了南方的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宿迁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
书法艺术
宿迁是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历史地区,自唐宋以来便有很多著名书法家在此活动。

现在,宿迁市每年都会举行大型书法展和国际书法交流活动,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关注。

民间文化
宿迁的民间文化非常丰富,包括戏曲、民歌、民间故事等。

其中,宿迁南丰地区的“南丰戏”是江苏地方剧种之一,具有浓郁的中原地方戏的风韵。

宿迁的民间歌曲也非常多样化,有的歌曲讲的是宿迁的历史故事,有的歌曲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饮食文化
宿迁的饮食文化同样也是一大特色。

宿迁的传统菜系主要有南京、扬州和盐城三大系别。

其中,以南京系为主要代表,以清炒虾仁和炸糕为代表的小吃尤其出名。

总之,宿迁是一座具有浓郁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它的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书法艺术、民间文化和美食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

宋代宿州城内的建筑

宋代宿州城内的建筑

宋代宿州城内的建筑宿州城是宋代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浓郁的宋代文化氛围。

宿州城内的建筑多为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宿州文庙、宿州城墙和宿州府衙。

宿州文庙是宋代宿州城内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所在。

它坐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占地广阔,建筑宏伟壮观。

文庙内有众多的廊桥、亭台和宫殿,整体布局严谨有序。

它是供奉孔子和四配祀的地方,是皇帝和文人士大夫们祭祀孔子的场所。

文庙内的建筑物造型独特,雕梁画栋,彩绘精美,展示了当时的建筑技艺和审美观念。

同时,文庙内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如碑刻、古籍等,是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源。

宿州城墙是宋代宿州城内的另一个重要建筑,它是城市的防御工事,起到保护城市安全的作用。

宿州城墙建于宋代,全长达数十里,高大厚实。

城墙采用砖石结构,防御设施完备,包括城门、城楼、护城河等。

城墙上还设有箭楼和敌楼,方便守军观察敌情和进行射击。

宿州城墙虽然历经沧桑,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了宿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宿州府衙是宋代宿州城内的政府机构,也是司法和行政的中心所在。

府衙建筑规模庞大,分为前、中、后三进,主要包括大堂、审讯厅、牢房等功能区域。

府衙建筑采用典型的宋代官方建筑风格,庄重大气,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府衙的大堂悬挂着各种文官和武将的画像,象征着宋代的政权和权力。

在宿州府衙中,还可以看到各种法器、律令和司法文书等,这些都是研究宋代司法制度和法律文化的重要资料。

除了上述三个建筑,宿州城内还有许多其他的建筑,如寺庙、店铺、民居等。

这些建筑虽然规模较小,但同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如宿州的寺庙建筑多为佛教寺院,寺庙内供奉着佛像和菩萨,是宿州市民信仰和修行的场所。

店铺建筑则是商业活动的中心,它们通常位于主要街道上,门面宽敞,店内摆放着各种商品,吸引着来往的人们。

而民居建筑则是宿州城内的居民居住的地方,一般采用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屋顶多为瓦片,结构简单实用。

宿迁历史文化(程芳银)

宿迁历史文化(程芳银)

宿迁历史文化演变情况宿迁学院中文系教授 程芳银宿迁是年轻的地级市,同时又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概括地介绍宿迁的历史文化演变情况:一、宿迁沿革——淮泗流日夜,宿迁越千年二、宿迁水韵——烟波水世界,绿色梦田园三、宿迁人杰——地灵出人杰,英雄披肝胆四、宿迁酒歌——佳泉酿美酒,醇香飘五洲一、宿迁沿革—淮泗流日夜,宿迁越千年•宿迁确有文字记载是公元前684年。

•据《春秋》记载: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

三月,宋人迁宿。

”宋国把原来在山东东平的宿国打散了,而把宿人迁到别处而夺其地。

•唐《元和郡县志》“泗州宿迁”条下也重申了这—2700年的历史。

一点。

这说明宿迁至少有26002600—实际上,地下的考古发掘时代更早。

早在1800万年前,这里就有古猿生活着,享受着各种花果和天然造化酿造的果酒。

这是1977年,古人类研究所李传夔教授考古发现的,被称为“亚洲第一猿”——“双沟醉猿”。

大约5万年前,淮河岸边,便有先民临水而居。

1954年治理淮河时,古人类学家杨钟健教授发现了一段人类股骨化石,定名为下草湾人,见证着地球生物演化人类文明的进程,是中华文明起源地之一。

•进入新石器时代,宿迁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星罗棋布。

其中著名的有:沭阳万北遗址,宿豫凤凰墩遗址,泗洪赵庄龟墩遗址,泗阳朱墩遗址,宿城区老墩遗址。

市区骆马湖以东地区随处可见层叠的文化层,全市文物遗址、文化景点近千处。

•这些遗址表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生息在这个地方。

•夏之前,宿迁先是少昊的领地,称之为“少昊遗墟”。

后是鲧、禹治水的重点地区,留下了辉煌的“禹迹”——泗水。

•夏、商、周三代,这里是东夷中最先进的一支淮夷,在这里先后设立的淮夷邦国众多,其中徐国是淮夷中的大国,横跨今泗洪、泗阳、宿豫等部分地区,徐偃王时曾“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春秋时期,这里建立了钟吾和厹犹国。

而后到战国,这里的属地不断变更,先后属过鲁、宋、楚、秦等。

安徽宿州的民俗文化介绍作文

安徽宿州的民俗文化介绍作文

安徽宿州的民俗文化介绍作文
【宿州民俗文化之韵】
安徽宿州,位于华东腹地,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民俗文化。

这里既有平原的广袤无垠,又有丘陵山地的起伏多姿,地理环境的独特性孕育了其独特而深厚的民俗风情。

每逢农历新年,宿州地区的村民们遵循古朴的传统习俗,大年三十晚上的堂屋里热闹非凡。

家家户户点亮红烛,象征着吉祥如意、红红火火的新一年。

烛光摇曳中,供桌上摆满了精心准备的鸡鸭鱼肉等丰盛贡品,以此祭祀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庭和睦。

贴春联是迎新春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各家各户都会在门楣上张贴寓意吉祥、对仗工整的春联,用墨香和红色的喜庆表达对新年的热烈期盼和美好祝愿。

宿州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埇桥区的唢呐制作技艺独树一帜,那激昂高亢的音色穿透岁月,在节日庆典和婚丧嫁娶中传扬着地方特色;砀山毛笔制作则是传承千年的手工艺瑰宝,每一支毛笔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文人的寄托。

此外,灵璧县的大鼓擂响的是力量与和谐的旋律,古庙会汇集了各地的商贾百姓,交流交易之余,更是一场民俗文化的盛大展示。

萧县剪纸和石刻艺术则以其细腻的线条与独特的造型,生动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和艺术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淮北梆子戏”作为国家级名录项目,以激越的唱腔、动人的故事,将宿州的地方历史和人文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符离集烧鸡更是名声在外,这一美食的制作技艺不仅体现了宿州人的烹饪匠心,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一大亮点。

总之,安徽宿州的民俗文化犹如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既有传统的农耕文明印记,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交织。

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也为后世子孙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民族记忆。

安徽宿州文化特色与雕塑介绍

安徽宿州文化特色与雕塑介绍

安徽宿州文化特色与雕塑介绍宿州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

宿州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精美的雕塑而闻名于世。

宿州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古代文化遗产:宿州拥有丰富的历史遗产,包括汉代的官道、唐代的城墙、明代的古建筑等。

这些古代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宿州的历史发展,也展示了宿州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书法与绘画:宿州以其独特的书法与绘画风格而闻名。

宿州书法以楷书为主,注重笔画的精细、结构的稳定,给人以端庄、沉稳之感。

宿州绘画则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题,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富有生活气息。

3. 传统手工艺:宿州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如黄帚制作、剪纸、刺绣等。

黄帚是宿州的特产,它采用当地特有的苇草编织而成,具有结实耐用、环保无害的特点。

剪纸和刺绣则展示了宿州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创造力。

除了丰富的文化特色,宿州还以其精美的雕塑而闻名。

宿州的雕塑在城市的公共空间中随处可见,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文化的教育。

宿州的雕塑作品既有古代的历史人物和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有现代的城市形象和社会主题的表达。

其中,最知名的雕塑之一是位于宿州市中心的《宿州女儿红》,它是为了纪念宿州女儿红酒而建立的。

这座雕塑以一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为主体,象征着女性的美丽和力量。

此外,宿州还有许多其他雕塑作品,如庙会景象、农民工人、历史人物等。

这些雕塑作品通过富有表现力的造型和细致入微的雕刻,展示了宿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精神。

总的来说,宿州以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精美的雕塑而备受瞩目。

宿州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古代文化遗产、书法与绘画、传统手工艺等方面的独特魅力。

而雕塑作品则通过雕刻艺术的方式,展示了宿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精神,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宿州文化传统

宿州文化传统

宿州文化传统
宿州,位于中国安徽省中部,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古城。

宿
州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建城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

在长期
的历史演变中,宿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建筑、艺术、文学、饮食等方面。

其中,宿州的建筑传统以古典园林和传统民居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和特色。

宿州的艺术传统则以书画、雕刻等为代表,这些艺术形式在宿州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宿州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宿州的文学传统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创作诗词、文章,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宿州的风土人情,还传承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精髓,成为了宿州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此外,宿州的饮食传统也是别具特色,以徽菜为代表的宿州美食在中国乃至世
界都享有盛名。

徽菜以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精美的味道,成为了宿州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代社会,宿州文化传统依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宿州的古
建筑、传统艺术、文学作品和美食,都成为了人们了解宿州、热爱宿州的重要方式。

同时,宿州也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使得宿州文化传统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总的来说,宿州文化传统是宿州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宿州文化传统,让其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文化享受和精神滋养。

我的家乡安徽宿州

我的家乡安徽宿州
中国
我的家乡安徽宿州
1 历 史 与 文 化 3 美 食 特 产 5 民 俗 风 情
7 教 育 与 科 研 9 医 疗 卫 生 与 健 康
-
目录
2 自然风光 4 经济发展 6 结语 8 交通与通讯 10 社会福利与保障
我的家乡安徽宿州
我的家乡,安徽宿州, 是一个美丽而富饶的 地方。下面,我将为 您详细介绍这个城市 的各个方面
1
历史与文化
历史与文化
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 深厚
这里拥有众多历史遗迹和 文化古迹,如垓下古战场、 虞姬墓、濉溪老街等
12
+
34
这里曾是楚汉相争的决胜 战场,也是淮海战役的主
战场
同时,宿州还是中国民间 文化艺术之乡,如泗州戏、
砀山唢呐等,都在这里得 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
2
自然风光
自然风光
宿州的自然风光也是十 分迷人
5
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宿州的民俗风情也是十分独特
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善于歌 舞
01
02
此外,宿州的剪纸、糖人、泥
04
人等民间艺术也颇具特色,深
受人们喜爱
03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宿州都 会举办盛大的灯会,吸引了成 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6
结语
总的来说,安徽宿州是一个值得您 探索和发现的美丽城市
我相信,您一定会在这里留下美好 的回忆
交通与通讯
交通与通讯
9
医疗卫生与健康
医疗卫生与健康
宿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同样 取得了长足进步
多家大型医院在医疗技术 和服务质量上均获得了高
度评价
此外,宿州还积极推广全 民健身活动,使市民的健 康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宿迁历史文化陈列解说词

宿迁历史文化陈列解说词

《宿迁文明发展史》解说词(初稿)各位来宾:你们好!欢迎光临宿迁市博物馆,我是讲解员×××,现在由我为你们作解说。

如有服务不到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请随我参观《宿迁文明发展史》。

我们宿迁是华夏文明之脉,因为这里早在约5万年前就有下草湾人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又是江苏文明之根,2010年发现的顺山集文化是目前为止江苏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期环壕聚落;这里还被喻为西楚文明之魂,因为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英雄。

这里秦置下相县,405年又置宿预县,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讳改宿迁县。

取名“宿迁”是取”宋人迁宿”之意,后人演绎为“住一宿就升迁”。

这个展览共分四大部分,现在看到的是第一部分————文明开篇徐淮奠基1977年,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在我市泗洪县双沟地区的松林庄,发现了距今约1800万年前的两种古猿化石,将之命名为“双沟醉猿”和“江淮宽齿猿”。

同时还发现了65种动物化石。

表明宿迁地区早在距今约180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祖先”猿类在此生存和演变。

这些都是宿迁地区出土的动植物化石。

(展柜中的实物)这是根据相关资料复原的人类“祖先”猿类生活场景。

我们都知道,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的决定性一步,而从森林环境转化为草原环境是实现从猿到人转变的必要条件。

从双沟地区出土大量树木化石来看,这一地区经历过从森林转化为草原的环境变迁。

具备了“从猿到人”转变的条件。

在这一地区发现真正的人类也就不足为怪了。

下面看到的就是在这一地区发现的“下草湾人”,距今约5万年,属更新世晚期智人。

专家们又根据近年来在这一地区发现更新世和中新世古脊椎哺乳动物化石近百种,很多为新种新属,故称为“下草湾动物群”。

专家推测,“下草湾人”是北京猿人的后裔,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之一。

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双沟是世界人类起源中心之一”,是淮河下游文化的最早开创者。

是华夏文明之脉。

这是考古人员1954年在下草湾地区采集到的人体股骨化石。

宿州风土人情

宿州风土人情
旅游景点
1、宿州皇藏峪
皇藏峪位于安徽萧县东南 20 余公里的龙岗山中,为山东古 老丘陵的延伸部分,山脉大致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 374 米, 一般为 100—300 米,相对高度 20—30 米,山顶平缓,山坡 较陡。黄藏峪原名黄桑峪,因峪内长满黄桑树而得名。汉高 祖刘邦称帝前曾因避秦兵追捕而藏身于此,故改名皇藏峪。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微时常隐芒、砀山间,即此 山有皇藏峪,汉高祖避难处”。皇藏峪为陶墟山系南部的剥 蚀低山丘陵,山岩为石灰岩体,有许多天然洞穴及井泉、山 石景观)四周峰峦层叠,涧水淙淙。峪中天然森林三千多亩, 有 146 种树木和六百多种草药。在平畴千里的淮北大地,有 此高峰幽谷,实为难得,乃是徐淮地区游人间往之地。 2、宿州闵子骞祠 闵子骞(公元前 536--公元前 487),名损,字子骞,汉族, 春秋末期(现宿州埇桥区曹村镇闵祠村)人,孔子高徒,在 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他为人所称 道,主要是他的孝,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 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元朝编撰的《二 十四孝图》中,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 贤人物。[1] 1074 年,济南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 苏辙撰文、苏东坡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 建祠堂的经过。到明代,经历城人刘敕发集,捐资重修了闵 子骞墓和祠,并在殿后修起了“讲学堂”的东西厢房“斋”
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 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 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 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 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 (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 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 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历史 春秋为宋国地。秦属泗水郡。西汉改为沛郡,东汉为沛国。 唐元和四年,割徐州之符离、蕲县及泗州之虹县置宿州,治 设埇桥,宿州之名始此。据《史记》:“殇公秋立,封孙文 子林父于宿。”1912 年废州为宿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州汉代历史资料一、萧县汉文化——汉墓、汉代画像石刻、书画之乡、濉水之战安徽省宿州市的萧县是汉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近年来,萧县文物部门在境内发现了大型汉墓群十处,发掘汉墓近五百多座,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尤其是出土了一批堪称稀世瑰宝的汉代画像石刻,在中国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萧县汉墓萧县古称萧国,汉代属沛郡管辖,是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的祖籍地,也是两汉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汉王朝建立后,刘邦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出现了封建时代少有的繁荣景象。

加上萧县地理环境优越,一时间厚葬之风兴起。

因此,萧县境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汉墓。

2、汉代画像石刻画像石又叫石刻壁画,是中国最早的浮雕艺术。

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萧县的汉代画像石刻开始于西汉晚期,兴盛于东汉,但随着东汉的灭亡,萧县的画像石刻也随之消失了,这至今是一个谜。

萧县是我国汉石刻壁画集中出土地之一,萧县圣泉村的一座汉代墓葬的发掘中,一共出土了23块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的就有8块之多。

在萧县博物馆,可以见到这些珍贵的汉代画像石刻。

近年来,萧县出土的汉画像石,大多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

在这里出土的汉画像石大致可分为祥禽瑞兽、神话传说、现实生活三大类,有的石刻亦把三方面的内容杂融在一起。

在艺术形式上,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

萧县汉画像石上的图案,有表示祥瑞避邪的二龙穿壁、十字穿环、铺首衔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门吏图、建筑图,真实再现了两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信仰等内容。

例如,伏羲和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两位非常著名的神。

传说伏羲发明了渔猎工具,发明了八卦,而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

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老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

在萧县汉代画像石刻中,我们看到了许多鳞身、蛇躯的伏羲女娲图案,他们或站立、或交尾。

辅首衔环是汉代画像石刻比较常见的一种图案,它是由饕餮逐渐演化而来。

饕餮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神兽,因为这种神兽凶恶、贪婪,所以一般让其衔环,作为铺首置于大门上,用以驱邪。

其实汉代画像石刻中的铺首,往往综合了许多兽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夸张变形,造型既像牛,又像虎,面目凶恶,非常可怕。

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神。

现在民居中常见的虎头门环正是这种文化因素的延续。

萧县汉画像石不仅是绘画和雕刻两门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还是汉代民间艺术的综合体现。

萧县汉石刻壁画的大量出土,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古代石雕艺术和壁画艺术的宝库。

它虽经两千年左右的风化侵蚀,却使我们看到了已消失的汉代生活场景和文化艺术陈迹,再现了汉代的历史画卷,为我们了解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间习俗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是十分难得的历史资料。

其艺术成就堪与世界艺术名作媲美,在我国和世界艺术领域中占居重要的地位。

3、萧县的书画风气盛行粗旷、写意是萧县汉代画像石刻的风格,萧县汉代画像石刻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虽然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有的已经残缺不全,但透过这些精美的石刻艺术作品,依然能够看到汉代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研究汉代的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正是汉代画像石刻那种夸张写意的风格和粗旷抽象的美,为当地人士提供了创作的灵感。

1992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第一个“书画艺术之乡”。

这里不仅出现了一批书画大家,而且研习书画已经成为当地的一种时尚。

除此之外,萧县汉代画像石刻虽然消失了,但雕刻的传统却依然在延续。

4、濉水之战(萧县)高祖二年四月,刘邦联合了五路诸侯,乘项羽攻齐之机。

从洛阳出师东征。

刘邦率联军56万,在路上又收附了彭越的3万余人,一举攻入彭城,占领楚都。

得胜的刘邦陶醉于一时的胜利,放松戒备,天天摆酒庆贺,恣意享乐,“收其货宝美人,日置酒高会”(《史记·项羽本记》)。

项羽听到彭城失陷的消息,一面分兵继续攻齐,一面自率精兵3万回救彭城。

项羽由鲁(今山东曲阜)出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进至萧县(今萧县西北),出其不意,由西而东袭击联军的侧背。

从早晨战至中午,大破联军,歼灭联军10万余人。

联军向西南败逃,楚军乘胜追击,在今县城北渠沟一带将汉军团团包围。

刘邦所率联军由五个诸侯国军队临时组成,军令不能统一,既不能相互配合,又矛盾重重,抵挡不住楚军凌厉的攻势。

联军濉水被围后,刘邦惊魂未定,还未来得及组织反攻,各路诸侯军便争相逃命,慌不择路,互相践踏,死者无数。

楚军乘联军混乱之机发起猛攻。

3万精兵一阵猛杀,联军又死伤数万人,尸首弃入濉水,“濉水为之不流”(《史记·项羽本记》)。

恰巧此刻刮起西北大风,一时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刘邦忙率残兵且战且退。

及至突出重围逃到下邑(今砀山),身边仅有数十骑。

濉水一战,项羽以精兵3万大败刘邦几十万军队,为后世留下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二、灵璧县——垓下之战、霸王别姬灵璧县境内的楚汉战争遗存众多,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垓下古战场、虞姬墓,是研究历史和楚汉文化的重要载体。

1、垓下之战宿州是楚汉之争的最后决战——垓下之战的发生地。

垓下古战场遗址是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楚汉相争中的垓下之战的垓下古战场遗址位于今宿州市灵璧县东南60华里的沱河北岸,俗称霸王城,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仆,历史沉淀深厚,秦砖汉瓦俯首皆是,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优美动人的故事均出自此。

公元前二O二年,楚汉战争后期,项羽率十余万大军退至垓下,以河为屏障,堆土为营垒,深堑拒敌。

刘邦率数十万汉军四面包围,展开决战攻势。

汉军夜唱楚歌,羽闻之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爱妃虞姬弹剑哀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遂伏剑自刎,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绝唱。

对于垓下之战的具体范围,专家称,垓下之战,楚汉双方集结了四五十万的兵力,战场的范围应该是以垓下村为中心的,灵壁、泗县、固镇、五河四县交界地区,约百余平方公里之间。

2、霸王别姬历史考证安徽宿州学院鄢化志教授指出在最早记录楚汉战争的《史记》中,司马迁确无任何一点笔触涉及虞姬自杀。

虞姬自刎的说法最早出自冯梦龙,冯的说法影响巨大,各种地方戏曲、各种文学作品都沿用了这个题材,到了近代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统一的说法:虞姬是拔剑自刎的,而且是在项羽的主帅营帐中自刎。

主流观点:虞姬自刎身亡后,悲痛万分的项羽把虞姬的头颅割了下来,藏在甲胄内随身带走了,而把虞姬的身体就地草草掩埋,这就是今天的虞姬墓,在一个叫上马铺的村子里。

虞姬冢位于宿州市灵璧县城东上马铺。

墓侧曾建有虞姬庙,庙内塑有项羽、虞姬像。

相传虞姬性情温柔,知书达礼,深得项羽喜爱。

虞姬自刎后,项羽带着她的尸体,向南驰走,不料汉兵追至,项羽无可奈何地丢下了虞姬的尸体。

项羽突围后,虞姬的尸体被来不及突围的楚兵移葬于“霸离铺”东2.5公里处,后来这里出现的村庄就叫“虞姬村”。

这即是虞姬墓的来源。

据说,当时项羽埋葬了虞姬的身体后,抱者虞姬的头哭哭涕涕地走了八九里路还不肯上马。

虞姬的头最后被项羽葬到了枯河头。

枯河头又叫哭活头,就在泗县境内,距离上马铺30公里。

霸离铺——虞姬墓——上马铺——枯河(哭活)头,这正是当年项羽突围逃跑的线路。

三、埇桥区——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即大泽乡起义。

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赵泽宁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州市宿州市埇桥区西寺坡镇)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连克大泽乡和蕲县,并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大泽乡起义因为陈胜得势后骄傲,加上秦将章邯率秦军镇压而失利。

三、宿州汉代古迹1、古遗址宿县地区到1988年7月止,共发现古聚居址,古城址、古窑古冶炼址、古战场等古代遗址105处。

灵璧县境内有秦汉时代的该下古战场,汉代的南徐北、近湖、后园、庙西徐、吴村、阎庄、陈园、大徐桥、南徐家、吕桥、妥龙山、枕山、张山口、蚂蚌庙、三娄、五女井、介沟、李庙、丰庙、瓦庙、武庄、沙坝、大郑庄、李瓦房、贺家、潼山村、仓起、陈庙台。

泗县境内有秦汉的西圩遗址,汉代的潼城、霸王城、夏丘,姚翟、阴陵山、娄庄、小梁。

宿县境内有汉代的甾丘县城址、安阳县城址。

萧县境内有汉代的祖庄铸钱遗址、帽山铸钱遗址。

砀山县境内有汉代的宴喜台旧址。

(1)垓下遗址位于东经117°8′,北纬33°21′。

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在此决战,项羽军败于此。

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附近汉墓较多,时有汉砖汉瓦及兵器出土。

(2)涉故台陈胜、吴广起义遗址--涉故台位于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西寺坡镇涉故台村,东距津浦线7KM,西至206国道8KM,交通十分便利。

这里古代是一片沼泽地,故名“大泽乡”。

中国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大泽乡起义即发端于此)。

涉故台为秦末陈胜、吴广大泽起义时所筑,筑台的用途有三说:一说筑台盟誓,诛伐暴秦;二说点将演武,击鼓之台;三说大泽乡系低洼沼泽,筑台屯兵,共72台,古称72连营,涉故台最大。

台为覆斗行,东西长67.6米,南北宽65.5米,总面积4427.8米,北高南低,平均高度4.2米,四周植树。

原台上有明万历年间人们为纪念陈胜、吴广集资兴建的楼、台、寺并铸钟一口,盖钟楼一座,还有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和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时的石碑四块。

1961年被命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重修,1986年落成陈胜、吴广雕像纪念碑。

碑高11米,宽6.5米,厚1.2米。

自重120吨,画面由14块黑色大理石组成,巍峨雄伟。

张爱萍将军为纪念碑题词:“义旗动天地,丰碑照日月。

”1991年建陈胜、吴广陈列馆“鸿鹄苑”。

(3)燕喜台旧址燕喜台,位于砀山城东约三里处。

据《江南通志》记载:该台为汉梁孝王刘武筑,名曰“鹿园”。

唐时更名为“燕喜台”。

台名出典见《诗记鲁颂》:“天锡公钝嘏,眉寿保鲁,居常舆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据《砀山县志》载:燕喜台位于旧城(即下邑古城)东一里许,三面环水,台上有亭,台下有池名“华池”。

唐朝诗人李白曾于天宝三年(744年)到此游览,并写下了《秋夜与刘砀山泛舟燕喜池》诗一首,至今仍被砀山人民传为佳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