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_罪_善_康德的人性与宗教关系理论解析

合集下载

欲成义人,先做善人——康德对道德与宗教关系的处理

欲成义人,先做善人——康德对道德与宗教关系的处理

作者: 朱华甫[1]
作者机构: [1]中山大学哲学系,广州510275
出版物刊名: 现代哲学
页码: 80-86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3期
主题词: 康德;实践理性;至善;称义;道德宗教
摘要:本文首先对“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一说法进行了辨析,认为康德把宗教看作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理性的内容和经验性的内容;前者是宗教的道德内核,后者是用于承载或表现这个道德内核的宗教性外衣。

康德强调真宗教必须是此二者的结合;对于人来说,道德与宗教都不可或缺:离开道德的内核,只把宗教的外衣当作宗教的全部内容,会走向宗教妄想;而离开宗教的表现、以为道德能够提供实践理性的终极目的的全部条件,这是道德狂热。

康德对这两种思想倾向及实践都进行了批判。

基于对康德宗教思想的这种认识,本文重新审视了把康德看作取消宗教的独立地位、将其化约为道德的看法,认为此种看法不符合康德对于道德与宗教关系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认识。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

【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哲学内涵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康德的道德哲学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康德的道德哲学篇一浅谈康德哲学中道德和宗教的关系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之让的关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道德是宗教的前提,是宗教赖以树立的合理性基础。

另一方面,以道德为基础、以增进道德为目的的宗教又是道德实践的必要前提,是道德的必然归宿,也是有助于道德完善的。

而且现实世界中的有形教会――这种历史性的信仰,作为一种引导性的手段也可以不断否定其自身,以便最终清除掉自身的一切经验性因素,向纯粹的宗教信仰迫近,形成道德的神圣性,扭转社会风气,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一、道德与宗教康德哲学中的道德和宗教的概念与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不同,有必要首先明确一下。

历来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有很多种,特别是在中国传统的话语背景下,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等都是传统的道德概念。

康德的道德与此不同,是指纯粹实践理性,“它的根基是纯粹的自由意志”。

纯粹实践理性的先天普遍规律是道德律,是真正能成为法则的道德律令。

纯粹实践理性的四条定理就县实践理性即道德的规定。

前两条是消极的,是说功利主义和幸福主义都不能成为法则。

第三条“能够提出这样一条实践理性的法则,就是要这样行动,使得你的意志的准则任何时候都能同时被看成一个普遍立法的原则”,“他就只能把这些准则思考为这样一些不是按照质料,而是按照形式包含有意志的规定根据的原则”。

而这样一种形式主义道德观正是康德的“道德不可避免地导入宗教”的关键所在,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四条定理是自律的原则,“意志自律是一切道德律和与之相符合的义务的惟一原则反之,任意的一切他律不仅根本不建立任何责任,而且反倒与责任的原则和意志的德性相对立。

”“是说上面这样一条道德法则不是外人强加给你的,而是你的自由意志自己立法所制定的”。

康德哲学中的“宗教”并不是指现实生活中以有形教会和《圣经》为外化的基督教等宗教,而是一种纯粹的理性信仰。

浅谈道德在宗教中的重要性

浅谈道德在宗教中的重要性

浅谈道德在宗教中的重要性摘要:道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而道德在宗教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康德认为,宗教是道德和信仰的综合,道德不需要宗教,而且道德导致宗教。

由此可见,道德在宗教中的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宗教,道德,重要性一、道德的自足性康德认为,道德不需要宗教,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的序言中,康德指出:“既然道德是建立在人这种自由的存在物的概念之上,人这种存在物又正因为自由而通过自己的理性,把自己束缚在无条件的法则之上⋯⋯因此,道德为了自身起见。

(无论在客观上就意愿而言,还是在主观上就能够而言)绝对不需要宗教。

”[1]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道德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

康德先公设了人的自由意志,而道德如果想存在,就必须以自由的存在为基础。

“人这种存在物又正因为自由而通过自己的理性,把自己束缚在无条件的法则之上。

”[2]从这里看出,人必须要是自由的和理性的,才会以道德法则约束自己,而这一套的约束法则也正是人们可以享有自由的保证。

即道德的基础是建立在人的自由基础之上的,因此自由对于道德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道德是根据人的主观意愿建立的。

人们为了保障自己所享有的自由,所以就不得不建立一套法则来束缚自己,这样才能保证在这套法则之下,自己的自由可以得到保障。

最后,康德认为,道德是可以自足的。

“借助于纯粹的实践理性,道德是自给自足的。

”[3]在康德看来,理性的作用在于为道德立法,因为理性可以避免欲望和激情对人们的影响,来为行为规定合理的目的,而通过实践,才可以达到这些合理的目的。

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只有在经验范围之内的事物才是人类可以认识的,经验范围之外的事物不是认识的对象。

因而,像宗教之中上帝这样处于人类经验之外的事物,人类是无法认识的,理性也是不能证明其存在与否。

同时,人自身先天地具有德性,这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是人作为理性存在者之根本。

出自人的德性的道德法则是客观的、普遍的,对一切人都永远有效,不以个人的特定状况而转移。

康德论人性

康德论人性

康德论人性作者:侯道娟来源:《农家科技中旬刊》2017年第07期摘要:康德作为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在其思想中对于人性思想的阐述也是非常深刻的,而具体对于人性的阐述,一方面人性中既包含着善的禀赋,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恶的倾向。

人性在整体上就是一个善恶并存的统一体。

抛离了人性要么是善要么是恶的理解,给予人性以新的价值。

关键词:康德;人性;善;恶康德在其著作《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里,对人性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

而主要思想是通过对宗教学思想的把握来写作的。

人性论的主要思想在康德看来,人既具有向善的禀赋,又具有趋恶的倾向,人实际上既包含着善的因素,也包含着恶的因素。

1.人性善的禀赋康德在基于历史上对于人性要么善、要么恶的争论,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认为道德上或是善的,或是恶的,不存在既善又恶的道德上的事情,人们根据自己内心的道德法则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什么是善的和什么是恶的。

而人的本性中必然存在着一种向善的原初禀赋思想,这是由人类的共同属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人天生就是善的,因为善还需与实践的行为相关,采纳普遍的道德法则才能为善。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动物性禀赋、人性的禀赋和人格性的禀赋。

康德所讲的人的动物性禀赋,就是指人纯然作为动物而具有的自然性属性,简单的说来,就是人完全作为一个自然的人,而没有理性,也不要求理性,具有自爱、自我保护的名目。

表现在首先是保全自我。

就是人作为一个动物的物性存在,要保存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包括衣食住行都要很好地处理,使自己处于一种主要身体上的完善性,以更好地作为人心灵上的载体。

其次是性本能。

人在保全自我的条件下,除了满足生理的需要外,还必须繁衍后代,形成一个族类,更好地保全自我和让人类延续下去。

再次是社会本能。

即人必须和他人共同生活的属性。

人的本性的禀赋是相对于人的动物性而言被赋予了一定理性的性质,即人也是自然的,但具有一定的理性要求,体现为一种自爱的名目。

人格作为人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本质性的属性,在康德看来,“人格性禀赋就是一种易于接受对道德法则的敬重,把道德法则当做任性的自身充分的动机的素质”[1].即人本性中的人格性禀赋具有接受道德法则的敬重并把道德法则当作自身的动机来加以追求。

人性与宗教的思考与探索

人性与宗教的思考与探索

人性与宗教的思考与探索人类自古以来便存在了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和文化也形成了不同的宗教体系和信仰观念,但共同点是信仰中所包含的一种对神的崇拜和尊敬。

宗教信仰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大影响,这篇文章将探讨人性与宗教的关系以及宗教信仰对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的启示。

一、人性与宗教的关系宗教信仰是人性表达和发展的一种形式,人类一直在探求生命意义和超越现实的世界,这也恰恰是宗教信仰所关注的核心内容。

宗教信仰给人以力量和勇气,也为人们提供了道德价值观和人生规划的指南,从而帮助人们理解自我、理解他人和理解自然。

宗教信仰多为个人自由选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因此宗教信仰既是个人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时受到社会和环境的交互作用。

宗教信仰能够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是因为它涉及到对人类创造的思想的承认和接纳,以及对人类与整个宇宙之间的联系的理解和探讨。

二、宗教信仰对自我认知的启示宗教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塑造着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因此它也为个人的自我认知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宗教信仰能够帮助人们认识自我,包括自己的弱点、优点和局限性。

通过宗教信仰,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同时也能够更明确地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宗教信仰还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情感和人际关系。

相信有某种超越世俗的力量或存在,让人们在生命困境和人际关系中寻求安慰和指引。

此外,宗教信仰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人们对他人和社会的看法,以及对同伴和群体的亲和力和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三、宗教对生命意义的启示宗教信仰给人以无限的希望,为人们找到了生命的意义所在。

宗教信仰普遍认为,人的生命不止限于肉体上的存在,人的灵魂会永恒地存在于某种形式的幸福或苦难中。

在宗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旅程,人们的目的是在生命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最终完成自己的命运。

宗教信仰能够为人提供宽广而深刻的命运视野,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继承和传承。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文档资料

论康德的人性思想伦理学是关乎人与人性的。

康德伦理学更是如此,因为他比他的前人更能彰举人的自由与尊严,更能凸显人性。

如果说,康德哲学是以思考人为核心和目的的话,如康德在《逻辑学讲义》中提到的四个问题( 我能认识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期待什么?人是什么?) ,那么,康德的伦理学就试图回答第二问题。

然而这个问题却是与人性论密切相关的,忽视了人性论的研究,不仅不能理解“我应当做什么”这一问题所触及的理论内涵和意义,同样也无法深刻理解伦理学。

而目前国内对康德人性思想的研究存在着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对康德的人性思想作了中国式的理解,仅仅集中在人性是善还是恶的讨论。

其实西方对人性的理解是多维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善恶问题上。

二是仅仅从人与动物对比的维度理解康德的人性思想。

其实康德是在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维度中来理解人和人性的。

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影响对康德人性思想的正确理解,从而影响对康德整体的伦理思想的完整的把握。

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去梳理、挖掘康德的人性思想,以期有利于对康德伦理思想的正确而全面的把握。

、兽性与神性之间:人性的定位西方文化传统源于两希文明。

古希腊文化倾向于把人的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认识到理性与感性、灵与肉的冲突是人性的一个内在的属性。

这实际上从人与动物的比较中来审视人。

作为希伯 莱文明的最重要的体现的基督教则强调要在神与人的关系中来 审视和界定人。

所以西方文化倾向于在人与兽、 人与神的双重关 系中来界定和解释人,前者体现出人的优越,后者体现了人的有限性。

成长在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康德难免不受其影响。

只不过在 康德审视人的视野中,上帝不再是人格性或具有位格性的神, 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意义上的存在,是哲学家思想中的为了道德目的所作的一种设定,仅仅充当道德的守护神的角色。

人置于兽与神之间,并从人与兽、人与神的双重关系维度去界定 人及人性,这不仅可以全面地、整体地认识人性,而且也为其伦 理学确定了基调:存在于兽与神之间的人在道德上的整体旨趣就 是克服或逃离兽性,趋向神性。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

论康德的宗教哲学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哲学观点围绕着人类自由意志的能力和道德制度的建立。

他的观点涉及到很多领域,其中包括宗教哲学。

在康德看来,宗教是一个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他认为宗教可以引导人们在道德上的行为,但同时又强调了宗教必须遵循道德的原则。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康德的宗教哲学,并提供5个例子来支持康德的观点。

首先,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

他认为,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宿存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可以引导我们行善。

这种力量被康德称为"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宗教的真正意义在于它可以引导人们意识到这种道德法则的存在。

他写道:"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然界的真正意义,那么我们就能够找到那种能够引导我们遵守道德法则的力量。

这种力量就是宗教所寻求的源泉。

"其次,康德认为宗教必须遵循道德的原则。

他认为,宗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神的信仰,而是一个关于人类与神的关系的信仰。

他认为,宗教应该强调人类和神之间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康德看来,宗教的职责就是鼓励人们在道德上的行为。

第三,康德提出了"天启"(revelation)的概念。

他认为,天启并不是关于神的直接信息,而是一种关于道德原则的普遍认识。

在康德看来,天启应该被视为人类自由意志的一个表现,它可以引导人们遵循道德的原则,并实现自己的自由意志。

第四,康德认为,宗教的本质是"理性宗教"(rational religion)。

他认为,宗教不应该追求超自然的、不可理解的奇迹,而是应该遵循理性的、可接受的原则。

在他写的《宗教内在之辩》(The Conflict of the Faculties)一书中,他写道:"理性宗教,是指一种合理的信条,它来自于人类的意志自由,在道德立场上有所改进,并排除了超自然的奇迹。

"第五,康德认为,宗教应该关注人类的个人内心状态。

浅析康德“善恶”历史观

浅析康德“善恶”历史观

浅析康德“善恶”历史观摘要:康德的“善”、“恶”范畴是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它来自于道德律令,对道德律令的服从是“善”,对道德律令的违反就是“恶”,康德的“善恶”观贯穿于其社会历史观始终,认为“恶”推动历史发展,把“善”对“恶”的斗争理解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康德的“善恶”观念在其历史观中的重大意义就是把历史进程的关键由个体到族类,由主观的意识推到客观的“客观”。

关键词:康德善恶历史观一、“善恶”的动机论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讨论了“善与恶”,他把善和恶看作是形成实践理性的实践对象的一些概念。

康德指出:“实践理性的惟一客体就是那些善和恶的客体。

因为我们通过前者来理解欲求能力的必然对象,通过后者来理解厌恶能力的必然对象”。

[1]善和恶只关乎纯粹实践理性概念,而跟它里面所包括的经验材料没有关系,因为“实践理性的对象概念,是指导作为自由所导致的可能结果的一个客体的表象”。

[2]这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范畴不一样。

范畴是不能脱离经验材料单独形成知识,而善与恶的概念不需要经验材料,它只涉及人的动机,至于这个动机所造成的后果,则不构成善和恶的材料。

那么,善和恶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认为只能来自先验理性、道德律令,先有道德律令才有善恶概念,而不能倒过来。

康德说:“善和恶的概念必须不先于道德的法则而只在这法则之后并通过它来得到规定”。

康德的“善恶”观念的其历史观中的重要意义就是把历史进程的关键由个体移到族类,由主观的意识推到客观的“天意”。

康德认为,善和恶的评价不涉及后果,只看动机。

在动机中预先已经考虑了效果,就是说,在订立动机的时候,必须把效果考虑在内,使之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

一个动机能不能被后来的人普遍接受,它当然要涉及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别人不会接受,要成为普遍法则就不可能。

要有动机才能谈得上善和恶。

如果是一个自然灾害,那就没有善和恶的问题。

比如洪水淹死了人,没有人说这个自然灾害非常恶,没有人说这洪水有罪。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

康德根本恶理论研究康德的根本恶(radical evil)理论是他伦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他对人类本性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类行为的深刻理解。

这一理论提出了人类行为根源的恶,批判了传统的天赋人性论和乐观主义伦理观,促进了现代哲学伦理学的发展。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康德根本恶理论的基本要点,并举例说明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首先,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反对了传统的基督教和启蒙思想中的天赋人性论和乐观主义伦理观。

按照传统观点,人类原本天生善良,但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干扰,才会犯错和犯罪。

然而,康德认为,人类本质上存在着一种恶的倾向,是根本性的,不因环境的因素而产生改变。

这种恶不仅体现在个体行为上,还蕴含在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中。

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人性本恶还是本善”的问题。

其次,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强调人类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

康德认为,自由意志是人类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人类行为能够被道德评价的前提。

然而,由于人类的恶的倾向,自由意志往往被误导,导致人类做出错误、邪恶的决定。

例如:“自由”的行为很容易脱离理智和良心的控制,可能会导致人类做出残忍行径,如暴力、战争、种族灭绝等等。

而在当今世界,我们能经常听到这样的恶性事件。

第三,康德的根本恶理论对品行教育的实施提出了挑战。

按照传统理论,“善良的”素质、品格等是可以教育和形成的。

然而,康德认为,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将个体内在的恶的倾向压抑或遮盖,而并非真正地改造和转化。

因此,对于品行教育,我们必须注意不仅要灌输行为规范、道德准则,还要从内心出发进行培养。

例如,全世界的学校都是推崇“德育教育”,然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仅仅讲道理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去真正的改变教育的方式,去切实的培养青少年的心性。

第四,康德的根本恶理论批判了强权主义政治。

按照强权主义的理论,“政治权力就是实现人类永恒幸福的最佳方式”。

然而,从康德的根本恶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恶的倾向往往会让一部分人利用权力压迫和剥削其他人,导致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

基督教哲学中的善与恶问题

基督教哲学中的善与恶问题

基督教哲学中的善与恶问题基督教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重要分支,对善与恶的探讨有着悠久而深刻的历史。

关于善与恶的问题不仅是伦理学的核心议题之一,也是神秘主义、形而上学以及人类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善与恶不仅关乎道德行为,也引发了对神性、自由意志、人与上帝关系等更深层次的思考。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基督教哲学中的善与恶问题。

一、善的定义在基督教哲学中,“善”是一个基本概念,它不仅包括道德上的正义、良好行为,还涵盖了神的本质和意志。

基督教徒相信,真正的善来自于上帝,这意味着一切好的事物都源于神的性格与意愿。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关于善的核心要素:神性与善:上帝被视为绝对善,是一切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基础。

圣经中经常提到,“神是爱”(约翰一书 4:8),这表明了慈爱本身就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善。

伦理道德:基督教伦理学将“善”视为符合上帝旨意的生活方式。

人们被召唤去追寻善,并通过信仰和行为来体现这一追求。

例如,《圣经》中的《十诫》提供了明确的道德指引,让信徒知道何为善。

存在论与目的:基督教哲学认为,人类在创造时被赋予了良好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上帝愿望与计划的一部分。

每个人都应努力活出自己的目的,追求完美的善行,以实现神所设定的人生目标。

二、恶的定义同样,“恶”在基督教哲学中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涉及到罪、邪恶、人性的堕落等多个层面。

原罪:基督教认为,随着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的堕落,原罪进入了世界。

这种堕落导致了人类失去与上帝的亲密关系,恶因此而生。

在这个意义上,恶被定义为偏离神意、反对其本质的行为。

道德邪恶:道德邪恶指的是人类自由选择下的恶行,例如谋杀、欺诈等。

这些行为使人在道德上偏离了正常轨道,也违反了上帝设定的道德律。

自然邪恶:自然邪恶包括自然灾害、疾病等,这种邪恶不是由于人类行为直接造成,但仍在影响人类生活。

基督教对此提出“苦难之谜”,探讨为何全能的上帝允许这些事情发生,并尝试寻找解答。

三、自由意志与责任基督教信仰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即每个人都有能力选择行善或作恶。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分析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分析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性理论分析古典哲学中关于人性理论的研究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其中德国古典哲学关于人性理论的研究以一种全新的理解方式对人性进行定义,促进了古典哲学关于人性理论的进展。

人性理论的分析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内容,在哲学的发展历史中也有着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如何理解、分析人的本性,是哲学理论的重要内容。

费而巴哈、黑格尔、康德都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关于人性的研究从形式上看存在唯心主义,内容上却体现出人的能动性和社会性,下文将进行详细介绍。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概念分析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为康德,马克思基本原理主要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理论,德国古典哲学涉及到多个学术领域,如:伦理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美学、认识论、政治哲学等多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学科范畴进行界定,是世界哲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哲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西方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集中体现了18、19世纪德国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辩证法的提出和论证促进了现代哲学的发展,在世界哲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集大成的思想形成推动哲学研究的发展。

康德对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批判哲学,黑格尔对哲学体联盟系的归纳,标志着德国古典哲学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二、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性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性理论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后期典型代表人物,他对黑格尔以唯心主义分析人性进行了批判,并从感性主义的角度全面系统的阐述了人的地位、人性的本质和作用,从而形成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学说。

费尔巴哈学说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具有行为和思维,而且具有理性思考的能力,有爱和意志,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所在。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研究的重点在于对人的社会性的研究,费尔巴哈认为人性中除了思维属性和自然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

人性是在人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所以孤立于社会生活,没有与其它人类交流的人,不具有人的本性,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包含在人类社会之中的,是人与人交流和相互影响产生的。

上帝、自由与根本恶——康德宗教哲学的致思之路

上帝、自由与根本恶——康德宗教哲学的致思之路

上帝、自由与根本恶——康德宗教哲学的致思之路康德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涉及道德哲学、认识论、宗教哲学等多方面。

其中,康德发表的对于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问题的探讨,引发了许多哲学家的争议和思考。

康德认为,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是哲学家角度下对世界本质的思考,并对个体行为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上帝、自由以及根本恶的概念,并举出5个例子说明康德所说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探讨康德对上帝的理解。

康德在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将上帝视为纯粹理性的概念。

在康德看来,上帝是一个超越我们世界的存在,是我们理性的最高原则和目标。

他认为,我们无法直接认知上帝的存在,但我们可以从观察自然的规律性和秩序性,推断上帝的存在。

他认为,上帝是统一并掌管着整个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我们道德行为的指导原则。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康德对上帝的理解。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期,许多人感到惶恐和不安,总有些人会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病毒肆虐,上帝为什么不保护我们?在康德的观点下,我们不能直接认识上帝的存在,但是我们可以从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并努力寻求治愈病毒的方法,从中寻找上帝的指引和安慰。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康德对自由的思考。

康德强调个体行为的信念和自由。

他认为,自由是价值最高的东西,可以对我们的道德行为产生指导作用。

在康德看来,一个道德行为的行动,必须是出于个体自由意志的选择,并根据道德法则行事。

同时,个体自由也付责任于个体行为的后果,并接受法律和道德的制约。

我们来给出一个例子,以证明康德对道德自由的概念。

当一名服务员忘记了把他自己的钱包带到餐厅时,在他得到一名客人吃剩下的食物时,他可以选择偷窃客人的钱包,或者借钱买食物。

康德认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应该选择道德的行为,例如诚实、努力工作,或者从其他人的帮助中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

这种情形下,服务员应该接受自己失误的后果,并努力恢复自己的错误。

论康德的“善恶”观

论康德的“善恶”观
作 出简要评 析
则表 面看来 似乎 必须 由善 恶概念 提供 基础 ) ,而 只 ( 如这 里也 发生 的那样 )在这 法则 之后 并通 过 它 正
来得到规定 。 ”④ 康德 把善恶与福 祸绝对分 开 ,认为善 、恶不 是 福 、祸 ,也不属 于事物 的对 象或性质 。它首先属 于 行 为本身 ,是指行 为作 为客体 ( 观对象 )是否 体 客 现 了 道德 律令 。康 德 以古 希腊 斯 多 亚 派 的人 为 例 子 .来证 实行 为的善恶与 经验 的福祸 是根本不 同的
5 l 汉论坛 2 江
吧 ,我是 永远 也 不 会 承认 你 是某 种 恶 的东 西 的 ! ’ 我们 当然可 以嘲笑他 。但他 毕竟是 对的 。他所感 到
的是一 种祸 ,这是 他 的喊 叫所透露 了的 :但 因此 就
在 他 身上 看 出 一种 恶 ,这 是 他根 本 没 有理 由承 认
户 ,而是从 他 的 自然 目的论 ( 三批判 )思想 中引 第 申出来 的 这里 ,二 者虽然在对 康德批判 哲学 的整 体性把握上 存在分歧 ,但都认 同晚年康德 的历史 观
是他对理性 与 自由这一 近代哲学 精神进行 反思论证 的重要组成 部分 ,康 德的历 史观是研究康 德哲学 不
德 的历史哲学论 文构成他 的批判哲 学理论体 系的另

重要的有机 组成部分 .是三大批 判之外 的 “ 四 第
批判” ,即历 史理 性批 判 。也 有学 者不 赞成 这种 观
点 ,认 为康 德 的 历史 哲 学论 文 的思 想 并非 别立 门
畴 不一样 。范畴 是不能脱 离经验材料单 独形成 知识
有善 和恶 的问题 。比如洪 水淹死 了人 ,没有人 说这 个 自然灾害非 常恶 ,没 有人说这洪 水有罪 。善 的动 机造成 了恶劣 的后 果 ,但我们 不能说这 个事情 是不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

康德与近现代宗教哲学的思考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近现代宗教哲学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贡献。

本文将介绍康德对宗教问题的独特观点,并探讨其对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影响。

一、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可以概括为“道德宗教”的思想。

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在于人类对道德的追求和崇尚。

康德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而宗教则是理性在实践中的表现。

他强调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并认为只有通过道德行为,人类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宗教。

康德对于宗教的观点可以从他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找到一些线索。

他认为宗教不仅是人类内心的信仰和哲学,更是对“自由意志”和“善”的追求。

康德主张人类应当通过道德原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种行为符合理性的要求,也符合宗教的原则。

二、康德对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影响康德的宗教哲学观点对近现代宗教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提出的“道德宗教”观点对后来的宗教思想家产生了启示。

康德的思想强调个体的道德意识和自觉,这对于近代宗教哲学家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鼓舞,他们开始深入研究宗教对人类道德行为的影响。

其次,康德对于宗教道德观念的强调也对社会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应当基于自由意志和理性,而宗教则能够引导人们追求善良和道德。

这一观点对于近代社会伦理学家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参考,他们通过借鉴康德的思想,推动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此外,康德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也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宗教和科学并不矛盾,而是互补的。

宗教提供了人类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的指引,而科学则揭示了自然界的真理。

康德的这一观点为后来的宗教哲学家和科学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考角度。

三、总结康德的宗教哲学思想以其独到和深邃的见解,在近现代宗教哲学的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他的“道德宗教”观点强调了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对于近代宗教哲学家和社会伦理学家的思考与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此外,康德对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的思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摘要:虽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主要是康德对宗教思想的论述,但其间涉及道德诸种关于人的恶的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面对现实的恶,也即在我们处理“心灵改善”问题时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深刻地表明“人的本性纯为善”的期冀已然化为泡影。

在此,将通过康德在超验领域中关于人的恶的思想来透视经验世界中常见的几种恶,以期许厘清恶的原因而实现人的向善禀赋。

关键词:康德;人性;人的恶“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位我上者灿烂星空”的经典语录已成为世人研究和探讨康德博大精深思想的两大主旨。

而对这两大领域的阐释几乎无一例外的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来概括和总结康德的哲学体系,并以达到“真”、“善”、“美”的境界作为其思想之追求。

但读了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才知道康德在宗教哲学方面的地位之微弱,多数人则认为其附属在道德哲学之中。

只因其阐述的宗教思想是以人性的善恶原则探讨为其基石。

并由此得出“道德必然导致宗教”的结论。

诸如此类的断言,不管是对康德的溢美之词,还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来谴责康德的遗憾之作,都不足以泯灭和抹杀康德在此书中对人的本性中恶的精辟解读。

一、《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中康德对人的恶的解读回眸古今中外,关于人性的学说层出不穷,像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尤其是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友爱幸福的论述;还有休谟的《人性论》,康德对休谟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是对其思想的精华还是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所以诸多关于人性的思想是迥然各异,但是大家之谈不外乎两种根本之说即人性善论和人性恶论。

可是,康德却另辟蹊径,不仅详细的分析了人的本性内涵,并且他既没有主张人性本善,也没有坚持人性本恶,而是把人的本性分析为具体的向善的原初禀赋和趋恶的自然倾向。

在恶的探讨上(《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起初就是以考察人的本性为始),他指出有两种起源,即时间上的起源和理性上的起源。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读康德《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有感--人的恶
聂召娣
【期刊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3(000)026
【摘要】虽然《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主要是康德对宗教思想的论述,但其间涉及道德诸种关于人的恶的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面对现实的恶,也即在我们处理“心灵改善”问题时所遭遇到的伦理困境,深刻地表明“人的本性纯为善”的期冀已然化为泡影。

在此,将通过康德在超验领域中关于人的恶的思想来透视经验世界中常见的几种恶,以期许厘清恶的原因而实现人的向善禀赋。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聂召娣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广州 5106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084
【相关文献】
1.非理性的限度及其克服——读《理性的毁灭》有感 [J], 王夏冰
2.神学领域中的“哥白尼革命”——从《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解析康德的道德神学 [J], 赵林
3.伦理共同体与政治共同体——重读康德的《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J], 陈家琪
4.康德对"基督教"的"道德建构"——对《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的一种解读 [J],
梁卫霞
5.道德与上帝——读《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J], 罗雅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善与恶作对吗?——以康德宗教哲学为视域

善与恶作对吗?——以康德宗教哲学为视域

作者: 于大勇[1]
作者机构: [1]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阜阳236000
出版物刊名: 文教资料
页码: 46-48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5期
主题词: 康德;善;恶;宗教哲学
摘要:关于善恶以及其间的关系,康德给出了独特见解。

相对于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向善的禀赋,康德认定人的趋恶倾向只是主观的、后天的选择,直接坐实了"善"相对于"恶"的优位性,致使"恶"只能导源于人性中的向善的禀赋。

《康德哲学神学演讲录》对恶的问题的论述,为正确看待善恶关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视角。

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人性论

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人性论

康德宗教哲学中的人性论
高明
【期刊名称】《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8)005
【摘要】“人是什么”是康德纯粹哲学之终极关切。

尽管康德用哲学人类学来回答这一深刻命题,然而事实上,其宗教哲学专著《纯粹理性界线内的宗教》已经开始了对人性的研究,这体现了康德对“神一人”关系中,人的地位与尊严的强烈关切和深刻反思。

康德认为,人之本性为自由。

在自由的人性中,存在着向善的禀性和向恶的倾向两个维度。

人性之根本使命是发动心灵的本体革命,做使自己配享幸福的德性之事。

【总页数】5页(P89-93)
【作者】高明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516.31
【相关文献】
1.希望概念在康德道德及宗教哲学中的两种含义
2.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上帝设定——从《绝对视域中的康德宗教哲学》谈起
3.恩典如何降临?——康德宗教哲学中基督的形象作用之解读
4.恩典如何降临?--康德宗教哲学中基督的形象作用之解读
5.恩典如何降临?——康德宗教哲学中基督的形象作用之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哲学研究恶#罪#善)))康德的人性与宗教关系理论解析张政文康德批判哲学运用先验综合方法,从诠释知、意、情主体功能出发,在真善美三个领域中阐明了人能认识什么、人应该做什么、人可以希望什么三大经典哲学命题,被称为/哥白尼式0的思想家。

然而,当康德用其三大批判解决了三大经典哲学问题后,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更为深刻、宏大的哲学问题开始困扰着康德:阐明了三大经典哲学问题是否意味着已解决了人是什么这个哲学最最根本的问题?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晚年的康德,以其三大批判为基础,对人性、善恶、宗教、道德、法律、国家、世界历史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哲学人类学研究,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为此他撰写了大量文章。

这些文章曾不同程度地影响过谢林、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和许多20世纪人本主义思想家。

尽管这些文章论及的问题和表达的思想最终并未以系统的单独的论著形式问世,但卡西尔还是将之称为与5纯粹理性批判6、5实践理性批判6、5判断力批判6并列的第四大批判。

本文旨在对康德晚年在第四大批判中所论及的人性与宗教关系理论做出批判性解析,破解人性、宗教、道德的必然联系,发现恶、罪、善三者的辩证机制,从而透视康德对人是什么的问题解答的深层维度。

k11人性本质:恶。

哲学的终极关怀在于理解人并在理解中向人自身施予深切的关怀。

当哲学说明了所有具体问题时,它必将直面于人,回答人性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人们常在许多领域以不同的方式来论述人性的方方面面,然而就其根本而言,人性问题实质表述着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人试图在世界复杂的图景中确立自身独特性的某种追问和解答。

关于人性,有性善论、性恶论两种不同的观念。

康德之前,西方思想界多数人相信善是人性本质。

在古希腊,人性本善是苏格拉底的思想根基。

在苏格拉底看来,世间多恶、人生频错并非人性邪恶,而是由于人的无知致使人性之善无法实现。

苏格拉底一生以求知为人生目的,并视指引民众求知为己任,就是在表达他对人性本善,只有通过求知达真才能实现人性之善的坚定信念。

柏拉图则认为先验的、完满的理念是世界存在的本源,没有关于假、丑、恶的理念。

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是人们忘却了理念的结果。

消除现实生活中的假、丑、恶的惟一方法只能是对被忘却的理念的追忆。

追忆既为求真,也为求善。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普遍坚持上帝创造了人,上帝将无忧无虑的生存方式和纯净无暇的灵魂赐予人,使人具有神性,在天堂幸福生活。

人由于违背上帝的旨意而堕落,失去神性而犯罪。

罪使人生活在邪恶之中,只有赎罪,人方能重获神性,再返天堂,灵魂永生。

上帝创世,并与真善同在,人为上帝所造,人性本善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情感上都是注定的。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运动颠覆了中世纪基督教霸权意识形态,性善论却依旧是文艺复兴艺术家、启蒙运动思想家、浪漫主义文学家的内在情怀。

文艺复兴歌颂人的自然天性、启蒙运动标榜人的理性智慧、浪漫主义文学家倡导人的个性情感,所有这一切都基于人性之善良与美好的信念。

31宗教哲学研究总之,性善论成为德国古典哲学诞生之前人们阐释人性的理论主流。

但是,康德敏锐地意识到,如果人性本善,人又为何追求善、实现善呢?如果人性本善,人只是因某种原因而失去善,所以要重新找回善的话,善的回归究竟具有怎样的本体意义和历史价值呢?所有的努力不过是回复到原来的起点罢了。

由此,康德断定人性的本质一定是恶。

因为恶才要求人类在生存中努力向善,才迫使人类从落后走向进步,才让历史发展具有了必然性、普遍性。

康德从历史与逻辑两个方面对恶进行了考察。

康德通过解读历史文献发现人类历史并非处处表现为黄金般的时代、天堂似的生活。

相反,/人们对世界之邪恶的抱怨就像有记载的历史那样古老,甚至像更为古老的诗歌那样久远0¹。

恶的古老意味着恶与历史与生俱来,是历史自身内在的某种存在而非历史之外的附加。

历史上每一代人都在极力歌颂善、营造善,却无法回避恶时时笼罩着人们生活这一事实。

这使得人们在历史中始终怀有消除现实之恶的冲动。

当现实之恶无法根除时,人们又转而寻根,希望昭示恶之根源。

康德将历史上人们对恶之根源的讨论归为三类。

第一类将恶之源归之于祖先遗传。

第二类则认为恶之源来自对前人遗产的继承。

第三类把恶之源归因于人类祖先从事了违抗神意的行动。

然而,历史上无论是遗传学的、法学的还是神学的对恶之寻根都不能使康德折服。

根据康德的批判哲学理论,人同时存在于经验和本体两个世界中。

遗传学属于医学,医学是科学的一个门类。

康德在5纯粹理性批判6一书中认为,科学只能在经验世界中有效,一旦超越经验世界,科学将陷入二律背反,无法证真亦不能证伪。

科学不可能发现恶之根源,也无法消除恶。

今天科技如此发达,却对恶无能为力,甚至有时被恶利用就是明证。

而法律则只能判定一种行为是否合法,无法证明人是否有恶,更不能揭示人之恶的根源。

在康德看来,生活中的法律是具体的,它维护的是一部分人的现实利益,确认的是人在现世生活中的一部分具体的权利,而不是所有人的所有权利。

从根本上说,法律只能界定具体的罪。

至于世俗宗教神学,康德采取了断然拒绝的态度。

在康德看来,世俗神学依据教条、戒律规范世人缺乏合理性与合法性。

因为,世俗宗教神学并不源自普遍人性,又非对所有人关怀赐爱。

世俗宗教不仅不能为人类除恶扬善,而且对生活于经验世界的人而言,它可能就是恶。

康德相信,只有在本体中而不是在现象的经验世界中,才能真正探明恶的本质,寻到恶的根源。

根据康德的批判哲学,人生活在现象的经验世界的同时,还生活在本体世界之中。

深受启蒙思想教化的康德相信,对人而言,只有一种东西是全人类共有、绝对普遍并全然不受规律、欲求、功利左右,那就是人生而有之、必然存在的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就是康德心目中人的真正本体。

所以,康德坚持认为,恶/不可能是一个经验的事实0º,/人是恶的这一观点仅仅是指:他知道道德法则,但是却因此接受违犯法则的行为准则0»。

现象的经验世界中人的具体生活内容不同,所处环境各异,所拥有的禀赋各有个性,每个人的生活命运大相径庭,他所受到自然规律的控制、欲求冲动的左右、利害关系的决定在内容、方式等各个方面千差万别,过失、错误、罪行也就完全不一样。

所以,过失、错误、罪行等等不可能是恶的根源,而只能是恶在现象的经验世界的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恶根源于人性,是人性的本质特征,正像康德所说:/本性是恶的就等于是说,将这种属性视为它这个种类本身就具有的,而不是从人这个特定概念中所能够推断出来的;但是我们却无法凭借着从经验得到的对他的了解来对其作出判断,也许我们可以事先假定它是每一个人在主观上必须具备的,甚至最完美的人也是这样0¼。

在5判断力批判6一书中,康德曾自信地宣称,在所有动物之中,惟有人拥有自由意志、理性精神,因此,人是世界的惟一目的、人是世界上最应受到尊重的。

晚年的康德一再说,违背自由意志、理性精神是恶之根源。

然而,人作为世界上惟一的理性存在怎么会违背自由意志、理性精神呢?这是一个严重的逻辑悖论。

康德意识到,逻辑自身是无法解决这个二律背反的,惟有在人类学的层面上,才能扬弃这一生存的矛盾。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这只是说人是惟一的理性动物。

人类不仅是理性精神的,同时他还有感性肉身。

人在具备自由意志、理性精神的同32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¹º»¼5康德经典文存6,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7、176~177、177页。

时,不可否认地存在着感性生理的需求,康德将人的感性生理需求称之为习性,他说:/实际上习性只是一种追求快乐的倾向,当主体有了体验后就会出现这种倾向,所以,所有未开化的人都有沉迷于事物的习性0¹。

可见,感性肉身的习性也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本能,它是自由意志的对立面,是理性精神的否定。

当感性自身的习性背离了自由意志、理性精神之后,恶便出现了。

恶在人生三个层面上展开:其一,人性的脆弱层面。

康德举例说,一位传教士说自由意志与我同在,但我不知怎样运用它。

这就是人性的脆弱,因为,理性精神还只是某种弱的自觉意识,而未能成为自主选择和自由决定的生存方式,所以意识到感性肉身之恶却无力抗拒它,这是大多数人有罪恶感的普遍原因。

其二,心灵的不纯洁层面。

当人已明确懂得应按善行事并将之付诸行动时,却在行动中将善与利己目的挂钩,使善的行动成为实现功利的手段。

康德认为,心灵的不纯洁层面的恶是一种罪恶,这属于明知故犯,是对理性精神和自由意志的有意践踏。

其三,心灵的堕落层面。

运用自己的理性智慧,调动全部的意志能力有意为恶,这是最可怕、最为严重的恶。

人类历史上所有重大浩劫、巨大苦难均由这种心灵的堕落层面上的反人道之恶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三个层面的恶不仅仅是某些社会现象,而且是人类普遍的天性,是人性本质固有的,它潜伏在人的本体世界中。

换句话说,人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作恶,因为他的本性如此。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对/恶的习性承担责任0,人必须从意志信念上彻底克服源于人性的恶,否则,人在生存倾向上/就有可能从恶0,/人也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人了0º。

由此可见,康德关于恶是人性本质的观念是极其严肃的,是对人最为深刻的透视,只有理性而冷峻地面对人性本质之恶,人类才有可能借助理性意志努力向善,才有可能摆脱野蛮走向文明,才有可能真正扬弃、消除人类自身固有的恶之天性,从而实现人的自由与进步。

k21世俗宗教:罪。

对人性的沉思使晚年的康德深深地感到多维度的人整体地生存着,本体世界的人性之善与人性之恶总要相遇。

当人性之善意识到本能之恶时,人便会产生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

恐惧也许是人类自由意志所表现出来的最初自觉。

恐惧恶却又无法自主的抗拒作恶,善的疲弱只能为主体设立禁律以防止人作恶。

禁律是强制性规则,它使人恐惧作恶的意识固定化、形式化、权力化。

这种被固定化、形式化、权力化的规则在世俗宗教产生后变成教义、戒律,而避恶就善的主体意识经过教义、戒律的改造与固定便对象化为神。

神像一位永远知情的父亲,处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审视、督察着我们内心的一切,一旦人性之恶在内心有所流露,就会遭受神的裁决和惩罚。

当然,人可以逃避或免除神的裁决和惩罚,这便是以特有的方式如忏悔、服从、信奉、甚至杀身成仁等方式与神的裁决、处罚交换。

于是,在世俗宗教的交换中,恶便变成了罪,理性的从善以抵抗作恶变成克己从教的赎罪,自由意志变成了强制性戒律,人们不再用内在的善自觉地消除恶,恶真正成为本体世界的主角,善从此被无情地抛弃了。

所以,康德强烈批评世俗宗教,认为世俗宗教不过是一群人被强迫共守着某种法律规则和政治制度而建立起来的政治团体。

在这样的政治团体中,个人从来没有意志自由、理性自主,剩下的只能是供奉上帝、忘我服从,这绝不是康德心中的宗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