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之哲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甸园……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魔术师的礼帽……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神话……善与恶之间脆弱的平衡……

自然派哲学家……没有一件事物可以来自空无……

德谟克里特斯……世界上最巧妙的玩具……

命运……算命者试图预测某些事实上极不可测的事物……

苏格拉底……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雅典……废墟中升起了几栋高楼……

柏拉图……回归灵魂世界的渴望……

少校的小木屋……镜中女孩的双眼眨了一眨……

亚理士多德……一位希望澄清我们观念的严谨的逻辑学家……

希腊文化……一丝火花……

明信片……我对自己实施严格的检查制度……

两种文化……避免在真空中飘浮的唯一方式……

中世纪……对了一部分并不等于错……

文艺复兴……啊!藏在凡俗身躯里的神明子孙哪……

巴洛克时期……宛如梦中的事物……

笛卡尔……他希望清除工地上所有的瓦砾……

史宾诺莎……上帝不是一个傀儡戏师傅……

洛克……赤裸、空虚一如教师来到教室前的黑板……

休姆……将它付之一炬……

柏克莱……宛如燃烧的恒星旁一颗晕眩的行星……

柏客来……曾祖母曾向一名吉普赛人买的一面古老魔镜……

启蒙……从制针的技术到铸造大炮的方法……

康德……头上闪烁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范……

浪漫主义……神秘之路通往内心……

黑格尔……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

祁克果……欧洲正迈向破产的地步……

马克思……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达尔文……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艘小船……

佛洛伊德……他内心出现那股令人讨厌的自大的冲动……

我们这个时代……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

花园宴会……一只白色的乌鸦……

对位法……两首或多首旋律齐响……

那轰然一响……我们也是星尘……

1、古希腊时代哲学

2、中世纪到巴洛克时期哲学

3、启蒙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哲学

一、古希腊时代哲学

“苏菲”这个名字有“智慧”的意思,而“苏菲的世界”就意味着“智慧的世界”,也就暗示了哲学是一个被智慧所充斥的世界。全书由“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引入,带领我们走进了哲学的世界。早期的希腊试图用神话来解释这一切现象,一直到自然派哲学家的产生,人们从“以神话为基础的思考模式发展到以经验与理性为基础的思考模式”。首先,我们不得不对古希腊产生敬畏之心,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文明都要归功于这个神秘的国度,从古希腊爱琴海里点亮的自然派哲学光芒,到雅典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在整个欧洲所燃起的智慧之火,哲人们所思考的问题在现在看来依旧是超前的。

早期的哲学家都相信事物的变化必定来自某种基本物质。因此“自然万物是由什么组成的”则是自希腊哲学以来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最早希腊人认为万物是土气水火组成的,跳过之前的自然派科学家,我想要着重提的便是德谟克利特斯,他认为原子构成了万物。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可以通过“原子”这种最小的单位进行分散、重构和组装。简单来讲,就是说世界其实是由无数微小的积木堆砌而成的总体,并且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这些积木不断地被推倒重建,周而复始。但这些积木又是由谁推倒重建的呢?他并没有说明。因为他并不相信有不朽的灵魂存在,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斯提出的“原子论”虽然在现在原子已经不是最小单位,但是科学家们认为一定有一个组成大自然的最小单位。从此以后,万物的构成在西方哲学家心中基本上就大致是这个样子,不过与其说没有变化,不如说他们放弃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相比中国哲学家,我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聪明的选择,我们在金木水火土的学说之后就再也没有过太多进步,反而将此学说玄化至极,以至于至今仍有人以此谋生。

德谟克利特斯虽然死于苏格拉底数年之后,但他的想法仍属于苏格拉底之前的自然学派。而苏格拉底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而言,都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诡辩学派”是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诡辩学家与自然派哲学家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他们都批评传统的神话。他们认为人类永远不可能解释大自然与宇宙的奥秘,因此讲哲学的重心转移到了关注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苏格拉底便是讲本源问题转变到了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的良知或是道德是一样的,只不过是愿不愿意应用的问题。而诡辩学派则认为是环境决定人的良知。在这个问题上我更倾向于苏格拉底。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一般,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坏人,只有不愿面对自己良知的胆小鬼。因而我们要勇于承认自己的良知才能成为“人”。他是最早倡导理性的人,认为人类的正确见解讲导致正确的行动,他鼓励人要成为“有德之人”。他用装傻、装呆的我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反讽”强迫他所认识的人们运用自身常识。与那些诡辩学家们不同,苏格拉底不认为他是博学的,他坚持的是“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同时他相信辨别是非的能力存在于人的理性中,而不是社会中,人如果违背了自己的理性就不会获得快乐,因而现实中那些舞弊、说谎的人是不会得到快乐的。苏格拉底的观点令我反思,在我们自以为是的今天,我们应该学习苏格拉底不断的询问自我,探求事实的真相。我最喜欢苏格拉底的这样一句话:“幸福就是求得心灵的平静。”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他试图掌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间的关系。因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事物都是“流动”的,因此才没有不会被分解的物质,因而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而这个实在就是所谓的“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着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这个理论其实十分美妙,打个比方,我们现在看到的猪,都是不完美的,而在“理型世界”中会有一只完美猪,这只猪一登场你就会感叹原来猪都可以这么完美的。所以现实世界的猪都是以这只完美猪作为模子倒出来的“次品”,同理,大家不妨想象理型人是多么的完美和优秀。柏拉图因此将世界分为感官世界和理型世界,认为后者只能通过人的理性才能被察知。我们所有的感官都是以身体为基础,因此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性的世界。柏拉图通过“洞穴神话”这一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