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1.下面是“测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器材:斜面、小车、金属片,还需要、;(2)实验的原理是;(3)如图所示,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1=m/s,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答案:(1)刻度尺;秒表;(2)v=;(3)0.18;0.15.2.在分组“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2)实验器材除了小车、斜面、停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3)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若停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米/秒.实验中,小车是做(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直线运动.答案:(1)v=;(2)刻度尺;(3)时间;0.2;加速.3.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4.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低于l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图(填“乙”或“丙”)内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答案:(1)温度不变;(2)98;低于;(3)乙5.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硬纸板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1)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选填“镜面”或“漫”)反射,其中硬纸板的作用是.(2)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3)如果将光线沿着BO方向射向平面镜时,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答案:(1)漫;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不能;在;(3)可逆的6.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室提供了平面镜和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板”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观察(选填“前面”或“后面”),直至蜡烛B 和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3)实验时,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4)小华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后,回家观察到他家里的餐桌桌面上有一块水平的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 高处有一盏灯,该灯通过转盘成像如图2所示.则灯的像距离该灯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其水平旋转,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选填“改变”或“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为完成这个实验,他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如图乙所示)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

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

(4)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5)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

答案:(1)停表(2)-4 慢(3)温度不变(4)吸收移去酒精灯,观察水是否沸腾(5)晶体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选用了平面镜、白色硬纸板A、B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1)白色硬纸板的表面应尽量(填“粗糙”或“光滑”),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观察如图所示的器材,为了方便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还需对器材做出的改进是。

(3)实验时,若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5°,则反射角度数为;若入射光线偏离法线,则反射角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为寻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位置关系,当纸板A上显示出光路时,该同学将另一半纸板B绕ON 向后折,在纸板B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实际上是(填“存在”或“不存在”)的,这个现象表明:。

答案:(1)粗糙漫反射(2) 在入射点O处标出角度(3)55°变大(4)存在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120.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0 cm)、停表、木块。

人教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过关 练习人教版

人教八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2022-2023学年八年级生物上册单元过关 练习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精练精析)1.某生物实验小组同学在学习鱼的特征时,对鱼的各种鳍在游泳中的作用非常好奇,他们决定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取三条大小一样的小鱼,做不同的处理后分别放入1、2、3号水槽中,观察鱼游泳状态。

具体记录如下表,请分析回答:1号2号3号处理措施剪掉胸鳍和腹鳍剪掉尾鳍不作处理游泳状态身体左右摇摆不定向前游动时,身体明显地上下左右晃动,方向感不强一切正常(1)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可以推测:鱼的胸鳍和腹鳍具有的作用;尾鳍具有的作用。

(2)本实验中3号小鱼的作用是。

(3)探究实验结束后,小组得出了以下结论:鱼在游泳时,靠保持平衡,靠保持前进的方向。

(4)若从保护动物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可选用什么方法完成类似小明的探究?请简单介绍一下你的设想(仅答出思路即可,不必详细介绍操作方法):2.实验探究。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贴上甲、乙标签。

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

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乙瓶的作用是。

(5)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换成。

②在甲中喷入一定量的,在乙中喷入等量的。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相同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3.学习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课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第一步将糯米放在容器中用水浸泡一昼夜,洗净,蒸熟,用凉水冲淋冷却第二步加入甜酒曲粉末搅拌,分成三等份分别装入大小相同的玻璃瓶内,标记为甲、乙、丙第三步:分组操作甲组乙组丙组密封密封不密封第四步:恒温处理15℃30℃30℃实验结果产酒量较低产酒量较高产酒量较低)第一步先将糯米蒸熟的目的是。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填:“A”、“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

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

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4)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其目的是。

答案:(1)小于(2)A(3)加速;0.8(4)小;便于计时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陈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绕在两手的食指上。

①用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到人耳的。

②拔出两个食指,保持衣架的位置不变,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到人耳的,和第一次相比听到的声音响度变(选填“大”或“小”)。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说明可以传声,同时说明声音能,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7实验探究:声现象相关实验(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专题7实验探究:声现象相关实验(解析版)

专题07 实验探究:声现象相关实验类型一: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1.(东莞模拟)为研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将微小振动放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会弹起。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B法。

A.推理B.类比C.控制变量D.转化解:(1)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被称为类比法。

故选B。

答案:(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将微小振动放大;(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3)甲;(4)B。

2.(昆明期末)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A(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一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根据(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序号)(2)如果要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的环境因素可选用的一组对照组是(填序号),实验的变量是。

(3)气球胀大是因为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气体。

(4)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你觉得还可以改进实验方案:。

5.学习完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后,老师给生物兴趣小组分发了甜酒曲,学生在分组酿制甜酒的过程中,发现用等量的糯米酿酒,产酒量却不同,为了弄清楚原因,设计了以下实验:(1)甜酒曲中有酵母菌,酵母菌属于单细胞(填“细菌”或“真菌”)。

(2)出芽生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生殖方式,这种生殖方式属于(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3)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糯米和器具进行煮沸或蒸熟,目的是。

(4)本实验共设置了组对照实验。

(5)根据实验结果,为了提高甜酒产量,酿酒时需要密封发酵容器,是为了给发酵过程提供环境,有利于产生酒精。

6.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回答问题:℃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一种昆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1)实验℃℃℃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行为,它是受决定的。

(2)实验℃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行为。

该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专题(含答案)(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专题(含答案)(1)

台江一中2017-2018学年度半年及物理上学期期末复习一、实验,探究题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m/s.(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1)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弹开,说明它也在振动发声,由此说明.(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答:.(3)这种思维方法叫做(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加热时间(min)温度(℃)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1)此物质一定属于.(填“非晶体”或“晶体”)(2)此物质的熔点是,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4、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分钟.(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5、布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利时,应按照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实验题【附答案】

2023_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实验题【附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实验题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AB段距离为0.4m,AC段距离为0.9m。

(1)实验中为了计时更准确,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2)该实验是根据公式测量相关数据;(3)设小车在AB段、BC段和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v BC和v AC,则v AC=m/s;v BC=m/s;v AB v BC(选填“>”、“=”或“<“);(4)若计时员开始计时时,小车已过A处,则所测得AC段的平均速度将偏(填“大”或“小”)。

2.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坡度较小,其目的是:;(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AC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大于”或“小于”)BC 段的平均速度;(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 偏(选填“大”或“小”);(5)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时,做(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小明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有关“声音的特性”实验。

(1)拨动钢尺刻度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

A.没有控制变量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C.手没有压紧钢尺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2)规范实验操作后,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用的力拨动钢尺(填“相同”或“不同”),观察钢尺振动的,听钢尺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和的关系。

(3)当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小明不能听到钢锯条发出的声音,原因是。

4.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声现象的一些实验现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在潮湿又温暖的季节,如果食品保存不当,表面很快会生长出白色的霉菌,不久又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颜色。

为了探究霉菌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情况,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取甲、乙、丙三只培养皿,分别放入基本相同的两块橘子(甲中两块橘子在烘箱中烘烤去掉水分并晾凉,乙和丙中两块橘子不烘烤),在空气中暴露30根据此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引起橘子发霉的生物是青霉,青霉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构成的,青霉细胞中有细胞核,属于生物。

(2)探究开始时橘子要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相当于青霉培养过程中的,青霉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来繁殖后代,青霉在橘子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3)探究活动中,甲组和乙组不能形成对照的原因是。

(4)该探究活动的结论是:青霉不适合在和的环境中生活。

2.蚂蚁是怎样进行通讯的?某实验小组做了相关的探究实验,如图所示。

℃将三块小石头放在盛有少许清水的容器内,形成三个小岛,小岛间用两根等长的小木条连接起来,这样蚂蚁只能通过由小木条搭成的“桥”从一个小岛到达其他的小岛。

℃先将多只饥饿的蚂蚁放在B岛上,食物放在C岛上,A岛什么都不放,发现蚂蚁经过几次寻找后,在C岛上找到食物。

℃一段时间后小组成员将连接BC岛的“桥”和AB岛的“桥”对换,结果发现蚂蚁并没有爬向有食物的C岛,而直接爬向A岛。

(1)如果你是该组成员,你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中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

(3)对换桥的位置后,蚂蚁趋向A岛,证明蚂蚁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是(选填“气味”、“声音”或“动作”)。

(4)实验过程中要用镊子交换桥的位置而不能用手直接触碰的理由是。

(5)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实验中的蚂蚁应该选择从(选填“一个”或“多个”)蚁穴中找到的蚂蚁。

实验后应将蚂蚁。

3.生物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培养皿中培养了大肠杆菌,用于探究大蒜对大肠杆菌是否有抑菌作用。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训练:实验探究题1.(1)物理实验中经常需要进行测量。

如图,温度计的量程是℃,此温度是℃(2)如图,小明在用刻度尺测量A物块的高度。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物块的真实高度(选填“大于”或“等于”)26.0mm,小明测量时犯的错误是。

(3)如图机械停表的读数是。

答案:﹣20℃~100;30;1mm;大于;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块最下端对齐;190s;2.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小明用如图1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选填“高”或“低”)(2)实验中观察到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情况,你认为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选填“甲”或“乙”)。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此时的气压(“高于”、“低于”、“等于”)1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珠。

(填物态变化名称)(5)另一小组的小冬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

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冬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高;甲;99;低于;吸;温度保持不变;液化;使用初温更高的水进行实验(或适当减少水量等);3.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1)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图乙是某次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时,光屏上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同学不小心在凸透镜上溅了一个小泥点,则光屏上(选填“有”或“没有”)小泥点的像或影子。

(4)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

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作用。

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

已知小车的车长为10.0cm。

(1)实验原理是。

(2)在实验中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大”或“小”)一些,金属片的作用是为了。

(3)图中AB段的距离s AB=cm,若测得时间t AB=3s,t AC=5s,则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m/s。

(4)分析数据可知,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5)如果在测量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的时间时,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这样测得的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弹开,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变;由此推理可知:.(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 或“低”);(4)如图丙拨动钢尺,看到了钢尺伸出桌面的部分在振动,同时听到钢尺另一端拍打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华的实验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填字母)A.没有控制变量B.伸出桌面的钢尺太短C.手没有压紧钢尺D.伸出桌面的钢尺太长3.为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小明同学进行系列的实验研究。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乒乓球在试验中起到什么作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3)若在月球上做上述两个实验,实验乒乓球不会弹起,原因是。

(4)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强化训练40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强化训练40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强化训练40题有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实验探究题(共40题)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电子表的读数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的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2.小宇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线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

将纸板向后折,此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现象说明:________;(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________;(3)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此现象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_______(4)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是” 或“不是”)在同一平面内。

3.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

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4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日常生活中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实验题》练习题-附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实验题》练习题-附带答案
(2)如图甲所示,小明把蜡烛A点燃后放在玻璃板前面,再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B竖直立在玻璃板后面,并不断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从前面看好像蜡烛B也被点燃了,这个现象说明。小明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则蜡烛B要(选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实验题》练习题-附带答案
1.如图为某次小明同学在暗室里做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实验中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说明白光是由混合而成的;
(2)历史上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是英国科学家;
(3)如果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可以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如图乙所示,将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选填字母序号)
A.硬币成像在a处B。硬币成像在b处C.硬币成像在c处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勇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操作,测得本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cm;
3.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他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应该是(选填“倒立”、“正立”)的;
(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如图乙所示,若保持入射光束不变,以ON为轴,把纸板B向后翻折,纸板B上看不到反射光束,说明在同一平面内;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实验探究题

初中物理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实验探究题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练习:实验探究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实验:(1)实验原理是;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秒表和。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选填“大”或“小”)。

(3)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4)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

其中s1=90cm,s2=5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 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m/s。

答案:(1)V=S/t;刻度尺(2)小(3)增大(4)0.18;0.22.某同学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装置如图所示:(1)她在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她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的上升情况是不同的。

如图所示,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表现,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表现;(3)从记录的数据来看,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数据是第________分钟时的数据,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析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__;(5)此次实验中,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过长,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不是100℃,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垂直(2)b;a(3)12;水沸腾时温度不变(4)98(5)减少水的质量(6)气压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3.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箱的特点。

(1)如图甲,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为了更直观的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复习练习题1.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选取两段完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关系;(4)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或“B”)这一侧观察。

(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小明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1)较黑暗;B蜡烛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2)大小(3)像与物到玻璃板距离(4)不变(5)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2.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方;(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 f L(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 (用L0、L表示)答案:(1)同一高度线(2)倒立;上(3)缩小(4)小于;L0-2L3.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测量原理是__________。

(2)若测量前指针如图1所示,需要将平衡螺母向调节。

(3)图2为用天平测量小石块质量过程中的几个情境,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复习+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复习+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重点实验专题复习一探究水沸腾的特点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温度计,带小孔的纸板、火柴、坐标纸、水、秒表(实验器材要从下至上安装)(测量仪器:温度计、秒表)实验步骤:①按照实验装置图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安装实验器材(使烧杯内外通气,气压相同)②在烧杯里加入适量的冷水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烧杯上沿盖上中心有孔的硬纸板把温度计穿过纸板孔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水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

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面持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③用火柴点燃酒精给盛有水的烧杯加热④当水温至90℃时,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5min为止⑤实验过程中应边观察边记录,将时间和温度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水沸腾前,有少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小;水沸腾时有大量气泡产生,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到水面破裂开2、水沸腾的特点是: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小烧杯里水不能沸腾原因: 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后,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当小试管中的水与大烧杯温度相同时,不能发生热传递,小烧杯里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4、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大气压越高,液体沸点就越高 大气压越低,液体沸点就越低练习1.小红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时温度复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是小红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

(2)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下列实验设计方案错误的是____________ A.在烧杯上加上带孔的盖子 B.选择温度适当高些的水来加热 C.水量以淹没温度计的玻璃泡为宜 D.酒精灯用小火加热(3)实验装置调整正确后,开始加热,每隔lmin 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其中第2mim 时的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题型分类复习专题训练:实验探究题1.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5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填:“A”、“B”)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

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

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填:“匀速”或“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4)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其目的是。

答案:(1)小于(2)A(3)加速;0.8(4)小;便于计时2.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陈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绕在两手的食指上。

①用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到人耳的。

②拔出两个食指,保持衣架的位置不变,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传入到人耳的,和第一次相比听到的声音响度变(选填“大”或“小”)。

(2)如图②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说明可以传声,同时说明声音能,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

并由此推理可知。

答案:(1)细绳;空气;小(2)在桌上放一瓶水,观察水面的变化(3)空气;能量;不能(4)变小;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安装顺序是(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此物质一定属于。

(填“非晶体”或“晶体”)(3)此物质的熔点是C,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答案:(1)自下而上(2)晶体(3)80;固液共存(5)均匀;高于(6)吸热,温度不变(1)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的温度计。

(2)两位同学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烧杯中水的不同。

(3)如果这时在烧杯口上方放置一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烧杯口的玻璃片表面有,玻璃片的温度将(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答案:(1)水银;(2)质量;(3)水珠;升高;液化放热。

5.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

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的作用是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

(2)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填“镜面”或“漫”)反射。

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可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答案:(1)光的传播路径(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

(2)靠近。

(3)漫;不能;在。

6.小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的问题;(2)实验中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5)小辰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小辰用跳棋代替点燃的蜡烛进行实验,但看不清跳棋的像。

小辰想到用手电筒照亮的办法来看清跳棋的像,于是他(选填“用手电筒照亮玻璃板”、“用手电筒照亮棋子”、“用手电筒照亮像”),平面镜中的像就清晰很多了。

答案:(1)B蜡烛;(2)到平面镜距离;(3)大小;(4)不能;虚;(5)不变;(6)用手电筒照亮棋子。

7.小明用茶色玻璃板和两个相同的柜子做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关系的实验。

(1)将玻璃板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白纸上沿玻璃板前后两表面画线MM'和NN'。

(2)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将棋子B放到玻璃板后,使它与重合。

(3)在白纸上沿棋子A和B的边缘画图,测量A的右端到MM'的距离l A=4.30cm;测量B的左端到NN'的距离如图所示,其值为l B= cm。

(4)改变A的位置,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表中A物距有一个数据异常,该数据是cm,它最有可能测量的是距离。

(5)修正(4)中异常数据后,比较l B和l A,发现l B总是小于l A,为准确获得实验结论,请你对小明实验中的错误操作进行纠正,答:。

答案:(1)竖直(或垂直)(2)棋子A的像(3)4.00(4)7.10 A的右端到NN′(5)l B应测量B的左端到MM′的距离8.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且将烛焰的中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调节到,这样做的目的是。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用不透明的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分或下部分,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的。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答案:(1)会聚;11.0;(2)同一高度;让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放大;投影仪;靠近;(4)完整。

9.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并调整蜡烛火焰、凸透镜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为实验探究做好准备。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

生活中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

(4)在图乙所示情况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

A、凸透镜B、凹透镜(5)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

(6)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

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答案:(1)10.0(或10)(2)同一高度上(3)照相机(4)B(5)放大(6)D10.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

观察到横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此时应该向旋动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2)把金属块放在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后,观察到横梁指针的位置又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调节,直到指针再次指在分度盘中线处。

游码的位置和右盘中的砝码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 为。

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

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丙(a)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b)所示,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

(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kg/m3。

答案:(1)右;(2)游码;39;5cm3;(3)7.8×103。

11.为了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取适量这种食用油进行如下实验步骤:(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m1= g。

(3)把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丙所示,V= mL。

(4)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为26g。

(5)计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kg/m3。

(6)最后一步骤是。

答案:(1)左(2)61.2 (3)40 (5)0.88×103(6)整理实验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