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

合集下载

近十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近十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

近十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文献计量学论文-图书档案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 年在研究动物实验时发现的。

他把狗关在笼子里,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逃脱不了。

多次实验以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和颤抖。

塞利格曼把这种经过多次努力以后却摆脱不了痛苦,致其最终放弃努力的现象称为习得性无助。

〔1〕习得性无助在人的身上也会发生。

习得性无助的个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习得性无助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对人的工作、学习等方面产生影响。

自从塞利格曼提出习得性无助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

开展这些研究有助于对习得性无助的认识与理解,以更好地为防止出现这一状态做准备。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分析2004 -2014 年十年间国内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为后继研究提供借鉴。

1 方法1. 1 数据的选择本文以CNKI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来反映近些年来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状况及进展。

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篇名为习得性无助,检索时间为2004 年1 月-2014 年12月,共检索到133 篇文献。

1. 2 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学、词频分析法,对选中的文献进行不同层面的统计分析和关键词的词频分析,以此来揭示有关习得性无助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首先,从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基金分布层面,利用Excel数据表进行统计分析。

〔3〕其次,运用词频分析法,对所有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以此来分析该研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现状。

〔4〕1. 3 研究工具==采用office 组建中的Excel 进行计量分析。

2 结果分析2. 1 文献的年份分布将133 篇文献进行年份统计,分析10 年间的发表情况。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论文

中外工作倦怠研究论文

一、工作倦怠概述纽约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关于倦怠研究的创始人。

1974年,他在“JournalofSocialIssue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事倦怠〞的文章,采用“倦怠〞一词来描述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如长期的情感耗竭、身体疲劳、工作卷入程度降低、对待服务对象不人道的态度和降低的工作成就感等[1]。

Maslach等(1986)将工作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

Pines等人认为工作倦怠体现在生理衰竭、情绪衰竭、心理衰竭等方面。

他从衰竭方面分析工作倦怠,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单维度理论。

二、中外工作倦怠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1.工作倦怠的理论研究Hobfoll的资源保存理论(conservationofresourcetheory,CORtheory)是工作倦怠研究中很有影响的理论,适用于广泛的职业领域。

该理论认为人们总是努力获得和保持他们认为有价值的资源,这些有价值的资源可能是与物质有关的事物、工作控制权与决定权、工作自主性、报酬、时间等,也可能是与人格有关的自我效能和自尊等。

有价值的资源作为一种重要资源,它可以激励个体,帮助其有效地处理和应对工作环境中的应激问题。

当有价值的资源丧失或受到限制不足以满足个人需要时,负面的结果即工作倦怠就有可能发生。

而化解资源丧失所产生的压力和防止倦怠现象发生的主要方法在于防止和减少珍贵资源的继续丧失以及增加获取其他珍贵资源的机会。

近几年,工作倦怠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Demerouti等人在COR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需求——资源模型,该模型的核心假设是任何职业都有与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相联系的潜在因素,这些潜在因素通常被分为两类:工作需求因素和工作资源因素。

工作需求是指工作中需要付出大量的身心努力,并且与特定的生理和心理成本相联系的因素,如情绪耗竭。

工作资源是指实现工作目标所需要的资源,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概要

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概要

心理科学进展20035567~572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王晓春甘怡群北京 100871È«ÎÄ·ÖËIJ¿·Ö½øÐнéÉܵڶþ²¿·Ö¶Ô¹¤×÷¾ëµ¡·½ÃæÑо¿µÄ·¢Õ¹¹ý³Ì×öÒ»¼ò½éÑо¿·½·¨ºÍËù¹Ø×¢µÄÎÊÌâ·ÖΪ¹¤×÷ÌØÕ÷ºÍ¸öÌåÌØÕ÷Á½·½ÃæµÄÒòËØ×îºó.关键词工作倦怠人格解体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job burnout也称工作耗竭等通常认为是工作中的慢性情绪和人际压力的延迟反映比如情绪耗竭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一篇小说中使用该词描述主角厌倦工作后的种种表现2001年的一项调查在美国德国发现医院中的工作倦怠现象非常严重有4个国家40%的护士对目前工作不满意所有护士中有1/5声称将在一年内停止工作此外Farber(1991[1]估计而5%~20%的人则已在工作倦怠状态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社会心理学则考察服务的提供者和接收者的关系以及服务行业的情境因素研究者开始探讨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通过过去2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同时即投入目前工作倦怠已成为工作压力方面较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等杂志上已有一些综述性文章对此做出介绍但专门的工作倦怠的研究尚未见到由于国内近年来改革开放人们面临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国内进行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对国外在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收稿日期甘怡群电话-568-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1概念及其测量1.1概念的提出及修正Maslach和Jackson(1981,1986 [2]最早用三维度模型对其做了操作定义主要有3方面的表现emo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以及个人成就感丧失情绪衰竭是这一系列症状的主要方面对人格解体的进一步描述是对他人消极过分隔离而自我成就感丧失是指自我能力感降低尤其是在工作方面但基本上也是从这3个方面进行描述Maslach 等(1981ÔçÆڴ󲿷ÖÈ˶¼ÈÏΪ¹¤×÷¾ëµ¡ÏÖÏó½Ï¶à·¢ÉúÓÚ·þÎñÐÐÒµ随着研究的进展适用于更广的职业范围衰竭cynicism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其中exhaustion¶ø¶Ô¹¤×÷µ¡ÂýµÄ¶¨ÒåÊǼ´¹¤×÷иµ¡Maslach 和Jackson(1981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MBI-Human Service Survey(MBI-SS以及MBI-General Survey(MBI-GSË¥½ßרҵ×ÔÎÒЧÄܽµµÍÆäÖÐ1有5个项目在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工作怠慢(CyÀý专业效能感(PEÀýÎÒÉó¤ÓÚÎҵŤ×÷0代表每天如果在衰竭和工作怠慢两个子量表上得分较高则被认为是典型的工作倦怠以致于被称为是测量工作倦怠的[2]ÕâһϵÁÐÁ¿±íÔÚÊÀ½ç·¶Î§µÄÏà¹ØÑо¿Öж¼µÃµ½Ó¦ÓÃ2000Èðµä¾-Àí¼¼ÊõÈËÔ±µÄÔ±¹¤×÷±»ÊԽṹЧ¶ÈµÄÊý¾ÝÑéÖ¤ÁËÁ¿±íµÄÈýά¶ÈÄ£Ð͹¤×÷µ¡Âý´ËÍâMaslach和Schaufeli[5]曾用MBI和各种抑郁量表做研究以验证MBI的区辨效度虽然抑郁质高的人更易发生工作倦怠与弥散性的抑郁相比他们提出工作倦怠有5个重要的要素使之与抑郁相区别1±ÈÈ羫Éñ»òÇéÐ÷µÄË¥½ß重要的是精神和行为方面的症状而非生理上的症状3这些症状发生在正常人身上效率和工作绩效的降低是由于消极的态度和行为大多是定性研究当时研究涉及的职第11卷第5期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569-业主要是服务业和卫生保健业因此从一开始而是在工作情境中的互动关系案例研究到80年代开始转向系统化的定量研究采用更大的被试群研究的关注点转向对工作倦怠的测量比如MBI等并试图建立统计上的因果模型[5]¹¤×÷ÒªÇóµÄÊýÁ¿ÊÇÓ빤×÷¾ëµ¡ÓÐÖØÒª¹ØϵµÄ±äÁ¿ÓÈÆäÊÇË¥½ß这一维度2000使用工作过载缺乏自主结果表明工作过载是对衰竭最有贡献的一项在Moore得出的模型中p<0.01证明在这个专业技术人员的样本中其他四个变量的路径系数相对较小但是该研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回收率只有11%ÄÇЩÕæÕý¹¤×÷¹ýÔصÄÈ˲¢Ã»ÓÐʱ¼äÌîд²¢·µ»¹Îʾí此外工作压力与两个主要的工作特征相关而Harden(1999[3]提出的医学教师工作压力的预测公式中也将大量与工作有关的参数列为预测变量职业中的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与工作倦怠存在中等或高程度的相关此外饭店招待员感受到压力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他们长期处于这样的冲突中而厨师却不能及时把菜做好1969这种角色冲突容易导致工作满意度降低3.1.3支持和资源在工作中缺乏支持和资源也会导致工作压力1983需要-支持-限制模型该模型认为在支持和资源上对个人进行限制会导致应激感受到更多支持的教师更不易产生工作倦怠社会支持的研究表明[5]Zellars等[6]检查了4种不同的情绪性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作用有些类型的情绪性社会支持有助于消除工作倦怠具体而言倾听由于谈话的内容不同Fenlason和Beehr(1994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将情绪性社会支持的内容分为正性的或者非工作相关的负性内容的谈话则涉及工作中的失败和挫折比如谈论孩子或一般兴趣-570-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等人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加入了同情性沟通这一种支持类型较多涉及正性内容的谈话与工作倦怠所有三个维度得分的降低都显著相关而对对方表示同情的谈话则与增加对方的个人成就感表现出相关缺少反馈表现出与倦怠的三个维度都有相关参与决策以及自主权的多少也与工作倦怠相关1990需求控制模型也叫job-strainmodelÔ±¹¤×ÔÖ÷¾ö¶¨µÄ·¶Î§ºÍ¹¤×÷ÒªÇóÊǾö¶¨¹¤×÷½ôÕŵÄÁ½¸öÒòËØÕâÑùµÄÔ±¹¤»á½«¸Ä±äºÍÎÊÌâ¿´³ÉÌôÕ½¶ø·ÇÍþв×î´óµÄ¹¤×÷½ôÕŲúÉúÓڽϸߵŤ×÷ÒªÇóºÍ½ÏµÍµÄ×ÔÖ÷·¶Î§¹¤×÷ѹÁ¦ÓëÁ½¸öÖ÷ÒªµÄ¹¤×÷ÌØÕ÷Ïà¹ØÁíÒ»¸öÒªËؾÍÊÇÔÚ¹¤×÷ÖеÄ×ÔÖ÷³Ì¶È´ËÍâȱ·¦×ÔÖ÷ºÍ¹¤×÷ÖиÐÊܵ½µÄѹÁ¦ÓÐÏÔÖøµÄÏà¹Ø2001Ñо¿Õß¿¼²ìÁ˼¨Ð§ÆÀ¼ÛµÄÒÔϼ¸¸ö·½Ãæ1分配的公平性3½á¹ûÏÔʾ¶ÔÓÚרҵÈËÊ¿3.1.6工作中的人际情绪压力工作倦怠的概念最早产生于服务行业那些有情绪压力的新近的研究也证明[5]±öϦ·¨ÄáÑÇÖÝÁ¢´óѧÔÚ2000年的一项研究[8]表明比如要求对一个粗鲁的顾客微笑会对职业倦怠有直接影响作用教师医药以及司法执行结果表明在司法界而衰竭水平较低以及一般水平的工作怠慢和无效感此外两国有不同特点荷兰一般而在荷兰得分较高但其研究成果仍然揭示了工作倦怠与职业类型相关的一些特征这也表明工作倦怠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而不是个人问题年龄婚姻状况关于年龄的研究普遍表明关于性别的研究尚无定论即女性的工作怠慢分数高于男性未婚者的倦怠得分更高在教育程度上第11卷第5期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571-3.2.2人格特征一些涉及人格特征的研究表明低自尊神经质感觉型以及逃避型应激策略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2001ÍâÏòÐÔºÍÒËÈËÐÔ3个特征具体而言宜人性则与非工作相关内容而神经质则预测负性主题的谈话内容4解释工作倦怠的其他理论与模型4.1匹配-不匹配模型虽然大量研究表明有许多情境因素和个人因素与工作倦怠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而是个人与工作情境的互动关系关于工作倦怠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个人在这种理念下2001认为工作倦怠是个人与工作之间的一种非建设性关系并非工作或个人本身单方面原因产生工作倦怠越易产生工作倦怠[5]¸öÈ˺Í×éÖ¯ÔÚÒÔÏÂ6个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工作倦怠1控制感3一致性5价值他们建议组织不能简单地将倦怠视为个人问题建立信息流给员工足够的参与感3充分利用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54.2努力-回报模型Siegrist[3]还提出解释工作压力压力就产生了财政回报Brissie 等(1988发现其工作倦怠水平越低但其界定与量化已接近成熟尤其是关于影响因素以及状况改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工作情境中的许多因素有关对这些因素的分类和解析都逐渐细化在特定职业中的研究也越来越具体这些模型比单纯的因素相关研究从更全面的角度对工作倦怠进行解释而代之以匹配的概念虽然这些模型都有待进一步的实验验证然而这些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研究大多将工作倦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预测工作怠慢事实上而不同的职业特征又造就了不同的潜在影响因素正如前文所指出的国内工作倦怠的研究明显不足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离职倾向等多种指标也有预测作用-572-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参考文献 [1] Farber B A. Treatment strategi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eacher burnout.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0, 56(5: 675~689 [2] Schutte N, Toppinen S, Kalimo R et al. The factorial validity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 (MBI-GS across occupational groups and nation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0, 73(1: 53~56 [3] Harden R M. Stress, pressure and burnout in teachers: Is the swan exhausted? Medical Teacher, 1999, 21(3: 245~247 [4] Moore J E. One road to turnover: An examination of work exhaustion i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MIS Quarterly, 2000, 24(1: 141~175 [5] Maslach C, Schaufeli W B, Leiter M P. Job Burnout.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001, 52: 397~422 [6] Zellars K L, Perrewe P L. Affective personality and the content of emotional support: Coping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1, 86(3: 459~467 [7] Gabris G T, Ihrke D M . Does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tribute to heightened levels of employee burnout? The results of one study. Public Personnel Management, 2001, 30(2: 157~172 [8] Leonard B. Can service with a smile lead to job burnout? HRMagazine, 2000, 45(4: 27 [9] Soden R. Stress in teache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2001, 74(5: 685~686 [10 Leiter M P, Maslach C. Burnout and quality in a sped-up world. The 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2001, 24(2:48~51 Review of Foreign Studies on What Causes Job Burnout Wang Xiaochun Gan Yiqu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In this review, foreign studies of causes of job burnout are reviewed in four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job burnout and relevant questionnaires. Then i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in job burnout. The third part reviewedthe causes of burnout, which can be classified as work-related or individual factors. And the forth part discussed about some models explaining how burnout take places. Lastly, some summariz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made, and prospect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job burnout, exhaustion, cynicism, 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efficacy, causes of job burnout.。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问题 _ 。经 典 激励 理论 的 出发 点 是 要 消除 社 会 性 惰 化 的存 在 ,其 6 ] 协作 是 自然 界和人 类社 会普 遍存 在 的现 象。然 而 ,人与 动物 的 手 段 是 提 供 各种 诱 因 ,包 括物 质 的和 非物 质 的 。但 社会 性 情 化 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 同之 处在 于人 具有 自由意 志 ,协作 并非 人类 的本 能 ,乃是 权衡 各 象是 持 续存 在 的 ,不 可 能 完全 消 除 ,在 不 同生 命 周 期 阶段 应 该 区 种 利 弊之后 的理性选 择 。在 实际 的人 类社会 中,普 遍存 在着 成员 的 别 对 待 。在 发 展 期 ,组 织 需 要 业 绩 的快 速 提 升 , 激励 措 施 的重 努 力 程 度 和贡 献 会 随 着 团 队成 员数 量 的增 加 而 减 少 的现 象 ,这 种 点在 于 提 供 诱 因鼓 励 个 体 差 异 。而 在 成 熟期 ,组 织 更 需要 的是 结 现 象被 称 为社 会惰 性 ( o i l o f n ) [。它 们 如同 看不 见 的病 构 和 关系 的稳 定 ,故激 励 措施 应有 所 改变 。 s c a l a i g 1 ] 毒 ,普 遍 存在 于 各 种 类 型 的群 体 、 团 队和 组 织 中 ,它 会 降 低 群体 3 5 管 理惰 性弱 化 论 . 凝 聚 力 , 影 响工 作 效 率 , 甚至 会 阻 碍群 体 目标 的 实现 。 目前 对 组 惰 性 与创 新 是 一 对 矛盾 ,持 续 地 克服 惰 性 进 行 创新 是 很 艰 难 织 中社 会 惰性 行 为 进 行 管 理 ,采 取 相应 措 施 减 少 社会 惰 性 行 为 已 的 【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要 克 服 惰 性 , 首先 要 争 取 创新 的权 利 ,包 8 ] 成 为 管 理 者 面 临 的 重 要 问题 。 括 培 育 创 新 型 的企 业 文 化 , 实施 虚 拟 危机 管理 ,提 出挑 战性 的 目 2 社 会 惰性 的概 念界 定 . 标 ,建 立 创新 型组 织和 有 效 的激励 体 系 。 2 1惰 性 的概念 . 4 社 会惰 性 的影 响 因素 . 《 理学 大 词 典 》等 权 威 心 理 学词 典 中均 未 列入 “ 性 ” 这 心 惰 通 过 理 论 分 析 , 可 以 发 现 社 会 惰 性 产 生 有 其 复 杂 的 心 理 过 个 词 条 , 而关 于 克 服 “ 性 ” 的励 志 书籍 在 畅 销 书排 行 榜 上 却 为 程 , 影 响 这 个 过 程 的 因 素 是 多 方 面 的 , 下 面 就 影 响 社 会 惰 性 的 因 惰 数 不 少 。 可见 “ 性 ”在 我 国还 只 是 日常 用 语 。 要把 日常 用 语纳 素 进行 探 讨 。 惰 入 科 学 研 究 的范 畴 ,就应 运 用 文 献 检索 、典 籍 查 阅等 方 法 对 其作 4 1惰性 与任 务 特征 . 学 术概 念 的界 定 。 科 学 研 究 都 表 明人 们 有 任 务偏 好 。 在B o y 的 一 项 调 查 ri d … 2 2 社会 惰 性与 社会 干扰 的辨 析 . 中 ,约5 % 0 的被 调查 者承 认 ,任 务 的特征 会 影 响他 们 完成 任务 的意 社会 惰 性 ( o i l o f n ) [ 指 当群 体 一 起完 成 一 件 工 愿 。合 作组 状 态 下 个 体 努力 水 平 最 低 ,其 次 是 个 人 组 ,名 义 组 最 S c a L a i g 是 作 时 ,群 体 中 的成 员 每人 所 付 出的 努力 会 比个体 在 单 独 情 况 下完 高 。在 高任 务 意 义 、 评 估个 体 贡 献 、 有报 酬 情 况 下 发散 性 思 维 产 成 任 务 时偏 少 的现 象 ,它 一 般 发 生在 多个 个 体 为 了一 个 共 同 的 目 出数 量 最 多 , 因此 在 组 建创 新 型 团队 时 ,要 防 止 发 生惰 化 现 象 , 标 而合 作 , 自己 的工作 成绩 又不 能单 独 计算 的情 况 下 。 就 必须 处 理好 这三 者关 系 。 与 社 会 惰 性 现 象 相 似 的 是 社 会 干 扰 现 象 , 即指 许 多 人 在 一 4 2 惰性 与个 人特 征 . 起 工 作 时 ,个 体 活 动 效率 降低 的 现 象 。表 面 上看 二 者 都 是 效 率 下 从社 会 惰 性 的 人 口统计 学 角 度 来看 ,主 要 针对 年龄 、性 别 、 降 、 努 力 减 少 , 但 二 者 存 在 差 异 , 非 常 易 于 混 淆 。 社 会 惰 性 是 个 时 代与 文化 方 面进 行 了综述 ,具体 如下 : 体 主动 地减 少努 力 ,而 社会 干扰 是受 到影 响 间接 导致 努 力减 少 。 年 龄 方 面 , 因 为 人们 生 成 了克服 惰 性 的模 式 ,惰 性 随 着 年 龄 回 顾 社 会 惰 性 的 历 史 ,研 究 主 要 集 中 于 对 比个 体 独 立 工 作 的 增 大和 阅历 的 丰 富 而减 少 ;性 别 方 面 ,男 女 惰 性得 分 的高 低 随 时 的 努力 状 态 和 参 与集 体 工 作 时 的努 力 状 态 , 以及 可 能 的 影 响 因 测 量 工 具 的不 同而 不 同 : 时代 与 文 化 方面 ,惰 性 现 象与 文 化 背 景 素 。 社会 惰 性 现 象广 泛 存 在 于 各种 不 同 的活 动 当 中 ,包 括 身体 性 密 切 相 关 ,在 个 人 主 义 至上 的社 会 中 ,社 会 惰 性 现 象 比较 突 出, 工 作 、认 知 性 工 作 、评 价 性 工 作等 ,不 论 个体 的年 龄 、 性 别和 职 而 在个 人主 要 受 团体 目标 激 励 的 集体 主义 社 会 中 ,这 种 结 论 就 不 业 ,甚 至还 具有 跨文 化 的特 征 。 定 适 用 了 。 比如 东 方 文化 ( 日本 、 台湾 、中 国大 陆 ) 比美 国 和 3 社会 惰性 的相 关理论 模型 . 加拿 大 的更 不 易产 生社 会惰 性 。 3 1 资源 保存 理论 . 从 惰 性 的个 体 心 理 变 量 角 度 来 看 , 惰 性 与 以 下 个 人 特 征 有 从 巴纳 德 的 组织 理 论 出发 ,将 组 织 视 为 具有 一 定 目标 的 社会 关 : ( ) 合 理 的信 念 ; ( ) 自我 效 能 感 和 低 自尊 ; ( )自我 阻 1不 2低 3 协作 系统 ,在 此 基础 上 探 讨 了 社会 惰 化 的本 质 、影 响 因 素 以及 缓 碍 ; ( ) 郁 倾 向 等 。 4抑 解这 一 问题 的对 策 。吴吴 [ 以社会 惰 化在 个体 和 组织 两个 层 面 的 a 尽 管 这 些 研 究 都 说 明 人 口统 计 学 变 量 与 社 会 惰 性 有 密 切 关 适应 性 结 果 以及 资源 保 存 理 论框 架 下 社 会惰 化 的动 因 为 视角 ,从 系 ,但 对 于 这 些 研 究 结 果 的解 释 必 须要 结 合 具 体 的情 境 因 素 , 因 资 源 丧 失 的 首 要 性 、 资 源 获 取 的 次 要 性 、 投 入 资 源 以 免 资 源 丧 失 为 人 口统 计 学 变 量 可 能是 与 其 它 相 关 因素 协 同 对社 会 惰 性 行 为 产 三个 方 面对 社会惰 化 现 象进 行 了辩证 性分 析 。 生影 响 的 。 3 2社 会影 响理 论 . 4 3群 体 变量 方面 . 在 对 社 会 惰 性 影 响 因 素 以及 作 用 机 制 进 行 探 讨 和 分 析 过 程 总 结 已有 的研 究发 现 ,群 体 水平 变 量 对 于 社会 惰 性 行 为 有 着 中 ,学 者 们 提 出 了许 多理 论 来 解释 社 会 惰 性 现 象 :L t n ,B 在 较 强 的解 释 力 和 预 测作 用 ,且 从 群体 规 模 、群体 凝 聚力 、团体 效 aa e . 《 会 影 响 理 论 》 中指 出[ 社 ,社 会影 响理 论 主 要 强 调社 会 惰 性 的 能 感 、性 别 比例 、 群体 能力 、团 队业 绩 的可 辨 别性 等 几 个 方 面 来 外 部 影 响 因 素 。但 他 在 理 论 中过 多 强 调 社会 惰 性 形 成 的 外部 情 境 影 响社 会 惰 性 。 例 如 :在 微 观 层 面研 究社 会惰 化 的 以提 出团体 力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白景坤【内容提要】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组织惰性研究零散地分布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论述中,侧重于组织内部因素的分析;之后的组织惰性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组织生态学、新制度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基于组织演化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文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组织惰性的内涵、生成与克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组织惰性/组织演化/多维视角管理理论的构建同理论提出者对组织与环境关系的认识有关,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把组织环境看作是稳定的,研究重心在组织内部。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活动空间不断扩大,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一直被视为相对稳定的环境要素,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文化都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探讨组织管理问题需要考虑的外在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

人们对组织惰性(organizational inertia)研究的重视正是缘起于企业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的日益增加。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组织惰性理论研究无论在文献数量方面还是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学术界对组织惰性的概念界定、组织惰性的生成与克服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成果,研究范围已经从企业组织自身延伸到企业外部环境,研究视角从管理学、经济学领域延伸到社会学和生态学等领域。

通过一些相关文献分析,可以看出,组织惰性研究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基于同一视角的理论对组织惰性的生成和组织演化的认识并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视角的差异导致对问题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的结论各异;甚至仍然缺乏对组织惰性的生成机制、克服组织惰性的动力与实现机制研究的系统性成果。

一、组织惰性的涵义到目前为止,组织惰性的概念并无统一用语,与组织惰性相似的概念还有企业惰性、管理惰性、积极惰性、认知惰性、行动惯性、组织惯性、结构惯性等。

由于研究视角的差异,不同学者对组织惰性的理解并不相同。

大学生学习惰性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学习惰性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学习惰性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学习惰性已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逐渐增加,但是一些大学生却表现出明显的学习惰性,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也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学习惰性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现象,更是一个社会问题。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成因涉及到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

只有深入分析这些成因,找到解决之道,才能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力,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对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探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2 研究目的大学生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群体,他们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

在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惰性的现象,即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恰当、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学习状态提供参考,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率,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学习惰性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给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成因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成因,可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克服学习惰性,促进其学业发展。

分析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对大学生学习惰性的影响,有助于完善教育体制,提高教育质量,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对策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个人价值。

深入探讨大学生学习惰性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200字】2. 正文2.1 大学生学习惰性的定义大学生学习惰性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和行为表现,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拖延学习任务、学习效率低下等现象。

社会惰性研究报告

社会惰性研究报告

社会惰性研究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们进行了社会惰性的研究,并撰写了以下报告。

1. 研究目的和背景:社会惰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在面对改变时表现出的抵制、迟钝或缺乏积极行动的态度。

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社会惰性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提供一些对付社会惰性的建议。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

我们在线上发布了一份问卷,并邀请志愿者参与。

共收集到了500份有效问卷。

同时,我们对相关的学术文献、研究报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整理。

3. 研究结果:(1) 社会惰性的原因: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和文献研究,我们发现社会惰性的原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经济因素和制度因素。

心理因素指个体对于改变的恐惧、不适感和惯性思维;经济因素指改变对个体的经济利益形成的挑战;制度因素指社会体制、规则和机制的限制以及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意愿问题。

(2) 社会惰性的影响:社会惰性对个人、组织和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个人方面,社会惰性使人们错失了发展机会,限制了个体的成长和进步。

组织方面,社会惰性使组织失去了创新和竞争的能力,影响了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方面,社会惰性使社会变革和进步缓慢,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3) 对付社会惰性的建议:针对社会惰性现象,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改变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优化经济政策,降低改变对个体的经济风险,激励个体对于改变的积极行动。

最后,改革社会制度和决策机制,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和意愿,促进社会的进步。

4. 结论和建议:社会惰性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力。

为了克服社会惰性,我们需要加强教育、优化经济政策以及改革社会制度和决策机制。

同时,我们也需要培养个体的积极性、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这是我们对社会惰性的研究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社会惰性的研究

社会惰性的研究

社会惰性的研究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合作成为了越来越流行的趋势。

团队工作形式愈加受到追捧。

而在团队工作形式中,社会惰性成为了一个影响组织绩效不可忽视的因素。

本文从社会惰性的概念来源出发,对其理论解释和影响因素进行论述。

标签:社会惰性;社会影响理论;觉醒降低理论一、引言近年来,企业组织发生了一種本质变化,即以个体独立完成任务为基础的组织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组织所取代,特别是科技创新团队,仅靠少数人的努力已难以达成任务,只有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才能达成创新。

但是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学术上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王雁飞,2006)。

这种社会惰性如同看不见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本文拟对社会惰性的概念、来源及理论解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论述。

二、概念及相关理论2.什么是社会惰性?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Ringelmann 在1927 年的实验研究。

他在研究中首次发现,团队成员的平均贡献率会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加而减少,因此后来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Ringelmann效应。

遗憾的是,当时Ringelmann并没有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的重点,直到1972年Steiner 才对这种现象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此后的研究者对社会惰性也进行了相似的定义。

相较于西方的研究,中国对社会惰化的研究起步较晚。

马志英(2005)认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2.社会惰性的理论解释2.1社会影响理论(social impact theory)社会影响理论主要强调社会惰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国内外社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社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国内外社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社会研究是对人类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观察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在国内外,社会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对国内外社会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国内社会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社会研究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得到了广泛发展和推进。

同时,社会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也为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国内社会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包括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等。

在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领域,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丰富的研究课题。

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方面,人口老龄化、教育与就业问题、社会保障等课题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国内社会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对于研究方法的运用和创新还需加强,特别是在定量研究方面。

其次,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期刊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学术成果的发布和传播面临一定的限制。

国外社会研究现状国外社会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其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演变为国外社会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

同时,社会研究方法的创新和应用也为国外社会研究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外社会研究中,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学、社会政策等领域备受关注。

社会文化方面,跨国文化交流与冲突、全球化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成为研究的热点。

而社会心理学和社会政策方面,关注人类行为和社会福利等议题。

然而,国外社会研究也存在一些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合作和交流仍面临一定的障碍。

另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研究方法和理论的交流和融合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社会研究发展趋势国内外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综合化。

随着社会研究领域的交叉与融合,研究对象和方法将更加多元。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将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的研究方法。

此外,跨学科研究也将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

论惰性与克服惰性的基本路径

论惰性与克服惰性的基本路径

收稿日期:2013-11-27作者简介:吴原(1980-),男,甘肃天水人,天水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2013年度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实践崇拜’现象与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13YD034),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TSA1327),天水师范学院“青蓝人才”阶段性成果惰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作为人性的表征之一,惰性给社会和人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

一定程度上说,人类社会及个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克服其惰性的斗争中前进的。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美德,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的良好风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我们克服惰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惰性进行探究,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惰性的概念界定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对“惰”字的解释是:“憜,不敬也。

从心,省。

”对于“敬”字《说文》曰:“肃也。

”“肃”字何解?《说文》曰:“持事振敬也。

”这就可以释“不敬”为“不肃”,“不肃”就是持事不“振敬”。

《说文》又曰:“振,奋也。

”所以,持事不振敬就是做事不奋励、不戒慎,也就是懒散怠慢,即惰了。

因此,我们把《说文解字》对“惰”字释义联绵解释的意思贯穿起来看,“惰”的本义就是懒惰。

“惰”在传统理解中有三意,其一曰懈怠、懒惰。

《尚书·益稷》中有“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墮哉。

”《荀子·非十二子》中有“佚而不惰,劳而不僈”;其二曰不敬,《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中有“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

《礼记·曲礼》:“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

”郑玄注:“惰,不正之言。

”其三曰衰败,通‘墮’‘墯’,《墨子·修身》说:“雄而不脩者,其后必墯。

”很显然,“惰”字的最基本的意思是“懒惰”、“懈怠”,也就是不勤快。

由于懒惰,便会造成不专心致志的轻慢行为,这种行为的直接恶果是衰退破败,一事无成。

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理论探讨摘要:关于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国外已有30多年历史,我国仅有10多年历史。

本文考察国内外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文献,并对已有研究成果中关于职业倦怠的涵义、表现、测量方法、职业倦怠的成因以及干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回顾,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未来研究方向和主要问题提出展望。

关键词:职业倦怠;成因;干预策略一 、国外研究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外学者开始探索和研究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的领域主要涉及职业倦怠的“概念、表现、成因、测量方法、干预策略”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职业倦怠概念的研究。

职业倦怠(occupational burnout)也有学者称“工作倦怠”(job burnout),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 berger 在1974年提出的。

他认为,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的工作不被个人和组织所认同且不予回报,导致个体感到疲惫,情绪低落以及失败感。

”Cherniss(1980)把职业倦怠从动态和静态视角来定义。

动态定义将职业倦怠作为一种过程,静态定义将职业倦怠看作一种状态。

从成因观的视角将职业倦怠界定为“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行为以负性的形式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个体在态度和行为上对工作过程中的疲劳作出的反应。

”Maslach和Jackson (1981)则将职业倦怠看作是个体生理、情感、认知能量被耗尽所导致的一种状态或症状。

(二)关于职业倦怠特征表现的研究。

职业倦怠的定义虽然有许多说法,但在职业倦怠的表现上,学界广泛接受了Mas1ach 和Jackson提出的职业倦怠表现“三维度”的观点。

即当个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症状。

“情绪衰竭”指个体身体、精神与情绪的耗竭;注意力、能量、兴趣、信任等都大大降低;“去人性化”(也有人称“玩世不恭”)指个体对外界反应消极;对服务对象或他人冷漠、麻木,对工作感到乏味,毫无激情,长期消沉;“低成就感”指个体对自我持消极评价,有自卑感、失败感。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摘要】在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因为手机便捷性依赖过度,导致出现了种种惰性行为,如沉迷社交网络、手机游戏等,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本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造成这种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防范和克服对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时间、培养自律意识等措施。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可以改变大学生的惰性行为并提升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本文总结分析了研究结果,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得出了一些研究启示,为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研究,可以促进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更好地应对手机互联网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互联网、惰性行为、依赖、影响因素、防范、克服、对策、效果评估、总结、展望、研究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一现象造成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惰性行为逐渐增多。

手机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便利,但也存在着诸多负面影响,如沉迷社交网络、面对困难逃避现实等问题。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不仅丧失了专注力和自控力,还丧失了对自我要求和时刻提醒的能力,导致了学业和生活方面的被动和消极表现。

研究大学生在手机互联网时代的惰性行为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表现、研究其惰性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和克服对策建议,可以帮助大学生改变不良习惯,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提醒人们注意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惰性行为问题,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2 问题阐述当今社会,随着手机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群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大学生的惰性行为问题。

大学生群体已经日益依赖手机,频繁使用手机和互联网,导致他们在学习、社交、生活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懒惰和消极。

大学生群体的惰性行为不仅会对个人的学业和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写关于赖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写关于赖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

写关于赖性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作文Procrastination, or the act of delaying or postponing tasks, has been a common issue for humans throughout history. 赖性,或者拖延或推迟任务的行为,在历史上一直是人类常见的问题。

From the ancient Greeks to modern society, people have struggled with the tendency to put off important work. 从古希腊到现代社会,人们一直在与推迟重要工作的倾向进行斗争。

The reasons behind procrastination are complex, and they can be influenced by a variety of external and internal factors. 拖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它们受到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It is essential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rren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procrastination in order to address this behavior effectively. 了解导致拖延的历史和当前因素对于有效解决这种行为至关重要。

Historically, procrastination has been observed in many cultures, and its roots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times. 历史上,在许多文化中都观察到了拖延,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In ancient Rome, the poet Ovid famously wrote, "I do not like what I am about to do, but I do it anyway." 在古罗马,诗人奥维德著名地写道:“我不喜欢我即将要做的事情,但我还是会去做。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作者:梁凤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3期【摘要】社会惰性是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相关理论、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社会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惰性;惰性理论;研究综述1.引言协作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协作并非人类的本能,乃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1]。

它们如同看不见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目前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社会惰性的概念界定2.1 惰性的概念《心理学大词典》等权威心理学词典中均未列入“惰性”这个词条,而关于克服“惰性”的励志书籍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却为数不少。

可见“惰性”在我国还只是日常用语。

要把日常用语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就应运用文献检索、典籍查阅等方法对其作学术概念的界定。

2.2 社会惰性与社会干扰的辨析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2]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与社会惰性现象相似的是社会干扰现象,即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个体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效率下降、努力减少,但二者存在差异,非常易于混淆。

社会惰性是个体主动地减少努力,而社会干扰是受到影响间接导致努力减少。

回顾社会惰性的历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个体独立工作时的努力状态和参与集体工作时的努力状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行为及对策研究作者:孙临花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25期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行为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大学生惰性行为的建议。

研究认为:预防与疏导大学生不良惰性行为,关键在于内外结合给予干预,既要重视外在因素的刺激,又要注重对大学生个体对惰性的认知及自控力的培养。

研究结论可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机互联网;大学生;懒惰行为;对策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9.25.044手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也使得大學生的生活惰性表现更为明显,出现了“吃睡在宿舍”现象,饿了点外卖、困了不分白昼倒头就睡的生活“新时尚”。

手机互联网占用了大学生较多课余时间,使得大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

但随着手机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大学生使用手机及上网频率与时间越来越多,过多的玩手机与上网使得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出现了大学生“手机恐慌症”与“大学生惰性”的现象。

当“手机恐慌”与“惰性”成为大学生一种消极现象存在,将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及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到大学生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大学如何合理使用手机互联网,避免大学生产生惰性问题已成为了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部分。

1 手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惰性的行为分析1.1 课余生活中的惰性行为大学生作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社会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他们生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据实地走访调查大学生发现,多数大学生生活惰性主要表现,课下玩手机与上网,每天沉迷手机网络时间累计至少6个小时以上;生活作息时间极不规律,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不良习惯,甚至出现因为睡懒觉而旷课;不讲究卫生,生活自理性较差,得过且过,甚至出现了不洗衣、不刷鞋、不洗澡,不打扫寝室卫生等现象。

1.2 课程学习中的惰性行为大学生玩手机与上网时间的增多,占用了大学生读书与阅读的时间,使得学生认真思考与完成作业时间减少,为了完成课程学习与作业,不得不大量复制、抄袭与拼凑完成作业。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

多维视角下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
白景坤
【期刊名称】《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9)002
【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组织惰性研究零散地分布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论述中,侧重于组织内部因素的分析;之后的组织惰性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组织生态学、新制度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基于组织演化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组织惰性的内涵、生成与克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
【总页数】7页(P16-22)
【作者】白景坤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1
【相关文献】
1.环境威胁与创业导向视角下的组织惰性克服研究 [J], 白景坤;王健
2.多维视角下公益用地市场化取得方式正当化理论研究 [J], 卞宏波
3.组织惰性视角下组织变革对企业持续成长影响研究——以柯达公司历史上的5次重大组织变革为例 [J], 白景坤
4.三螺旋理论研究视角下多维主体协同参与的创新创业运作组织模式研究——以广
州大学生创业研究院为例 [J], 张延平; 陈婉婷; 樊爱国; 刘永浚; 梁潮锋
5.多维视角下共享经济理论研究综述:理论演进与研究主题 [J], 赵春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物流管理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物流企业服务竞争的情况日益激烈,为了以更有力的保证物流企业的竞争性和利润性,物流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物流管理的研究对提高物流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管理的既定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流管理在国内和国外的研究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国内方面,从改革开放以来,物流行业蓬勃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物流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研究者也在不断研究物流的管理方面的问题,研究的内容涉及全过程物流管理、全链条物流管理、物流网络管理、物流运作管理、内部物流管理、外部物流管理等,其主要研究的是物流网络结构建立、规划问题、物流作业控制管理等问题。

国外方面,从50年代起,物流知识已经成为主流的学术研究,
国外的物流研究主要是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主,物流管理的研究内容涉及物流系统优化、供应链管理、物流网络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等。

例如,物流系统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采购、仓储、运输、装卸和定价等方面,而物流信息管理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如集成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支持等问题。

- 1 -。

文化背景对社会惰性的影响

文化背景对社会惰性的影响

文化背景对社会惰性的影响
我认为,中国文化中的惰性既来源于中国人墨守旧章,拘牵浮议;也来自于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稳固,积重难返。

我们始终留恋着陈规旧习,终日沉浸于章句小楷,即使面对着文明的滚滚浪潮,中国人仍抱残守缺,抓着孔孟之道不放,唯恐远离伦理道德的范围——“(倭仁)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福泽谕吉就曾
经讽刺我们说,中国不管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不思进取之道,在遭遇如同麻疹那样流行的文明开化中,为了避免传染,硬是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闭塞空气的流通。

进而,他主张,对待中国,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固步自封而导致的落后并不能博得同情。

由于中国文化中存在着惰性力量,即使是西化也多流于表面,当外界压力增大时中国暂时做出应对,而危险一旦过去就依然故我。

东坡文化研究上的惰性思维

东坡文化研究上的惰性思维

东坡文化研究上的惰性思维
饶学刚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29)3
【摘要】东坡文化研究方兴未艾,形势大好。

然而当今苏学研究领域出现的种种惰性思维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思考和关注。

%Cultural study on Su Dongpo is just unfolding, the situation is very quite good. However, to-day's study on Su Dongpo appears various inert thinking, it should arouse our attention and take it into con-sideration.
【总页数】4页(P1-4)
【作者】饶学刚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 4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
【相关文献】
1.东坡文化研究综述 [J], 石大姚
2.再论东坡文化研究上的惰性思维 [J], 饶学刚
3.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的兴起、发展及其影响 [J], 涂普生
4.苏轼"率先发难""侵犯皇权"辩——兼谈东坡文化研究应坚持历史辩证唯物主义[J], 饶学刚
5.克服思维惰性培养思维批判性品质 [J], 邓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摘要】社会惰性是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相关理论、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社会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惰性;惰性理论;研究综述
1.引言
协作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协作并非人类的本能,乃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1]。

它们如同看不见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目前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社会惰性的概念界定
2.1 惰性的概念
《心理学大词典》等权威心理学词典中均未列入“惰性”这个词条,而关于克服“惰性”的励志书籍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却为数不少。

可见“惰性”在我国还只是日常用语。

要把日常用语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就应运用文献检索、典籍查阅等方法对其作学术概念的界定。

2.2 社会惰性与社会干扰的辨析
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2]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与社会惰性现象相似的是社会干扰现象,即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个体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效率下降、努力减少,但二者存在差异,非常易于混淆。

社会惰性是个体主动地减少努力,而社会干扰是受到影响间接导致努力减少。

回顾社会惰性的历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个体独立工作时的努力状态和参与集体工作时的努力状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社会惰性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活动当中,包括身体性工作、认知性工作、评价性工作等,不论个体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甚至还具有跨文化的特征。

3.社会惰性的相关理论模型
3.1 资源保存理论
从巴纳德的组织理论出发,将组织视为具有一定目标的社会协作系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社会惰化的本质、影响因素以及缓解这一
问题的对策[2]。

吴昊[3]以社会惰化在个体和组织两个层面的适应性结果以及资源保存理论框架下社会惰化的动因为视角,从资源丧失的首要性、资源获取的次要性、投入资源以免资源丧失三个方面对社会惰化现象进行了辩证性分析。

3.2 社会影响理论
在对社会惰性影响因素以及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分析过程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理论来解释社会惰性现象:latane,b.在《社会影响理论》中指出[4],社会影响理论主要强调社会惰性的外部影响因素。

但他在理论中过多强调社会惰性形成的外部情境因素,而忽略了社会惰性形成的内在心理过程。

3.3 群体动力学理论
社会惰化在群体中是不可忽视的现象。

孙利虎从库尔特·勒温的群体动力学理论出发,将群体视为具有一定目标的社会协作系统,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进而探讨社会惰化对群体协作效率及组织发展的影响,提出组织可以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措施对社会惰化进行控制和弱化,使群体工作更好的发挥作用[5]。

3.4 激励理论
鉴于社会性惰化现象的持续存在,激励理论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6]。

经典激励理论的出发点是要消除社会性惰化的存在,其手段是提供各种诱因,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但社会性惰化现象是持续存在的,不可能完全消除,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应该区别对待
[7]。

在发展期,组织需要业绩的快速提升,激励措施的重点在于提供诱因鼓励个体差异。

而在成熟期,组织更需要的是结构和关系的稳定,故激励措施应有所改变。

3.5 管理惰性弱化论
惰性与创新是一对矛盾,持续地克服惰性进行创新是很艰难的[8]。

对于企业来说,要克服惰性,首先要争取创新的权利,包括培育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实施虚拟危机管理,提出挑战性的目标,建立创新型组织和有效的激励体系。

4.社会惰性的影响因素
通过理论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惰性产生有其复杂的心理过程,影响这个过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影响社会惰性的因素进行探讨。

4.1 惰性与任务特征
科学研究都表明人们有任务偏好。

在briody[11]的一项调查中,约50%的被调查者承认,任务的特征会影响他们完成任务的意愿。

合作组状态下个体努力水平最低,其次是个人组,名义组最高。

在高任务意义、评估个体贡献、有报酬情况下发散性思维产出数量最多,因此在组建创新型团队时,要防止发生惰化现象,就必须处理好这三者关系。

4.2 惰性与个人特征
从社会惰性的人口统计学角度来看,主要针对年龄、性别、时代
与文化方面进行了综述,具体如下:
年龄方面,因为人们生成了克服惰性的模式,惰性随着年龄的增大和阅历的丰富而减少;性别方面,男女惰性得分的高低随测量工具的不同而不同;时代与文化方面,惰性现象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中,社会惰性现象比较突出,而在个人主要受团体目标激励的集体主义社会中,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

比如东方文化(日本、台湾、中国大陆)比美国和加拿大的更不易产生社会惰性。

从惰性的个体心理变量角度来看,惰性与以下个人特征有关:(1)不合理的信念;(2)低自我效能感和低自尊;(3)自我阻碍;(4)抑郁倾向等。

尽管这些研究都说明人口统计学变量与社会惰性有密切关系,但对于这些研究结果的解释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境因素,因为人口统计学变量可能是与其它相关因素协同对社会惰性行为产生影响的。

4.3 群体变量方面
总结已有的研究发现,群体水平变量对于社会惰性行为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和预测作用,且从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团体效能感、性别比例、群体能力、团队业绩的可辨别性等几个方面来影响社会惰性。

例如:在微观层面研究社会惰化的以提出团体力学理论的库尔特·卢因( kurt lewin,1944)[12] 为代表,他认为社会惰化与团队规模和个人努力的可衡量性有关。

也就是说,团队的规模越大,
个人努力的可衡量性越模糊,个人的协作意愿越低,社会惰化现象越严重,反之亦然。

简而言之,已有研究发现了很多变量对社会惰性会产生影响,例如:环境、团队管理、合作者表现期待、潜在评估、任务意义和文化。

这些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群体努力模型(cem)。

5.简要述评
总的来说,目前社会惰性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惰性的概念界定,社会惰性的形成及其相关因素的关系上。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5.1 已有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非完全一致,有些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目前,社会惰性与相关因素关系的结论存在较大分歧。

例如,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惰性的发生与群体情境有着密切关系,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惰性的发生与个体是否意识到社会惰性行为存在有关。

另外,社会惰性对结果变量的影响效应与评定个体绩效的方式有密切关系。

同时,社会惰性与相关结果变量可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更可能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因此,这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开展。

5.2 研究方法有待突破
目前,大多数社会惰性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实验室实验法,而且大部分社会惰性行为是在一种受限制或约束的条件下诱发的。

同时,如何准确测量社会惰性和个人努力程度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外,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强化纵向研究及多特质-多方法的研究范式。

目前,社会惰性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存在的许多分歧与目前广泛采用的横向研究范式有较大关系。

只有进行更多长期的纵向研究,才能有效解决上述分歧,真正了解社会惰性的本质。

5.3 社会惰性理论的跨文化研究不够
目前,大多数社会惰性的研究都是以欧美文化为背景开展的,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如果直接应用于其它文化背景,就会有相当大的风险。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行社会惰性的跨文化研究。

因为这些研究成果可能会因研究的不同文化背景、具体情境或被试的不同而产生不一致。

参考文献:
[1]王雁飞,朱瑜.国外社会惰性的理论与相关研究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146-153.
[2]马志英,魏如山,马志英,魏如山.组织中的社会惰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5(5):
63-67.
[3]吴昊.资源保存理论的社会惰化动因分析[j].企业研
究,2010,12:108-109.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岳玲.基于社会性惰化对激励措施的探讨[j].商场现代
化,2009:138-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