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铜或鎏金工艺
鎏金工艺步骤
火镀金,金涂或黄涂第一道工序是预处理。
必须将整器处理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污垢和油渍。
处理时先用钢铿将镀件上的小疙瘩及凸部铿掉;其次用细砂布将整个镀面打细,并用磨铜炭蘸水磨光至出现镜面效果;最后,用清水将炭末冲洗干净,整个镀面要全部挂上水。
冲洗干净后,切忌裸手触摸镀面。
预处理后,第二道工序是熔炼金汞合剂,(行话“杀金”或“煞金”)将金块打成金叶,剪成金丝。
用铁丝将金块捆牢,放在炉火上烘烤,金块变红后取出,晾凉。
拆去铁丝,将金块放在铁砧上,用开锤锤打,先用圆厚刃一端从金块中间横着向一端锤打,打到头后,再以中间向另一端锤打,然后用开锤平顶将其锤平,直至金块变成暗红色有了硬性时停止,行话叫打了一“火”。
再用铁丝将打过一“火”的金块捆紧放在炉火上烘烤,刚一变红即取出,继续锤打,方法如前。
横向锤打到一定程度可竖着锤打,至少打五六“火”,直至将金块锤打成似厚纸一样薄的金叶为止。
这时的金叶表面已变成暗黑色,用硝酸将其“咬”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呈现金黄色。
用剪刀将金叶剪成金丝,约一毫米宽即可,当然,剪得越细越好用。
金丝长短不限。
剪后,用手将其揉成一团,但不要揉得太紧,金丝团中间要有空隙,备用。
将金丝团放在塔蜗里,在炉上加热,塔蜗烧红后金丝团也慢慢烧红了。
按金汞1比7的重量比将汞倒人塔蜗中。
因金的比重比汞的大,金丝沉在汞中。
用长铁钳夹着烧红的木炭棒在塔蜗里搅拌,金丝团很快熔入汞中,成为银白色的金汞合剂。
因形似泥状,习惯称之为“金泥”,立即将塔蜗从炉中夹出。
将金泥倒人盛清水的搪瓷盆中(瓷盆亦可,但不要倒人铁盆中)冷却。
“金泥”凉后,甩手捏成堆块,放人瓷盘中,备用。
“金泥”做好后,进入第三道工序,“抹金”。
在工作台面上铺上洁净的高丽纸,将预处理好的镀件平放在高丽纸上,鎏金一侧的图案向上。
将硝酸和“金泥”分别置于小瓷盘中,放在工作台旁。
用鎏金棍秃头小铲蘸上硝酸,再抠块“金泥”,再蘸些硝酸,随后在图案上一片紧挨一片地涂抹,一侧图案抹好后再涂抹另一侧。
鎏金浮雕工艺流程
鎏金浮雕工艺流程鎏金浮雕是一种应用于工艺品制作中的金属工艺技术,通过在物体表面薄薄涂上一层金箔来达到装饰效果,并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步骤来保持金箔在物体表面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鎏金浮雕的工艺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原料部件,通常使用铜或其他金属材料制作。
这个部件将成为我们的浮雕基底。
制作原料部件需要经过设计、切割、烘烤、磨光等一系列的步骤,确保其平整度和表面光滑度。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金箔制作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然后将其严密地贴在原料部件的表面。
这一步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因为金箔很容易损坏或出现皱褶。
贴金箔时需要用特制的地蜡作为粘合剂,并使用熨斗或专用的金箔工具将金箔固定在部件表面。
贴金箔完成后,我们需要将部件浸泡在特制的酸溶液中进行镀金处理。
酸溶液中的金离子会与金箔上的金属反应,从而在整个部件表面形成金属层。
这一步需要控制好时间和温度,确保金箔上的金属层均匀且有机地融入基底材料。
通常需要多次浸泡和冲洗才能达到理想的金属层厚度和质量。
金属层形成后,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包括抛光、打磨、雕刻等步骤,以突出浮雕的细节和纹理。
这一步需要高度的耐心和技巧,由于金属层表面非常容易刮伤或变形。
最后,我们需要给浮雕加上一层保护涂层,以防止金箔和金属层受到损害。
保护涂层可以是清漆、蜡或其他特殊的涂层,对浮雕进行一定的防水和耐磨处理。
鎏金浮雕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艺师傅和专业的设备。
每个步骤都需要非常细致的操作,任何一处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整个工艺的失败。
然而,通过这样的繁复工序,才能制作出具有珍贵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精美浮雕作品。
中国鎏金工艺的文物
中国鎏金工艺的文物
中国鎏金工艺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术特点。
中国鎏金工艺是一种将金属铜与金子进行结合,并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金的工艺,使铜器或其他凡器以其金色光泽而独具特色。
鎏金工艺在中国可以追溯到商朝早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期的鎏金作品主要是用于祭祀活动中的青铜器。
随着时间的推移,鎏金工艺逐渐在汉朝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唐朝达到了鼎盛阶段。
唐代的鎏金工艺在技术上更加成熟,工匠们熟练掌握了铺金的技巧,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作品。
特别是唐代的佛教艺术中,鎏金工艺得到了广泛运用,许多佛像和佛教器物都采用了鎏金工艺,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鎏金工艺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发展。
明代的鎏金作品注重形式与装饰的细腻处理,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多样性。
清代则出现了许多精美的宫廷和宗教用具,对鎏金工艺进行了更加精细和华丽的创作。
至今,中国的文物中保存着大量精美的鎏金作品,包括青铜器、佛像、乐器、器具等,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
同时,鎏金工艺也对后世的金属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鎏金
谓鎏金,就是在金属器物表面涂金的方法,也称 火镀金或汞镀金。史籍中关于古代鎏金技术的记 载也很少。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水银条引中说南朝陶弘景指出:“水银····能消 金、银使成为泥,人以镀物是也。”这是我国古 代汞镀金的明确记载。明代方以智《物理小知》
要边抹、边推、边压。这道工序是保证金层组织 致密和与被镀面结合牢固的重要环节。(4)烘烤: 将涂抹好金汞齐的器物放在炭火上烘烤,同时在 表面层不断推压,随着汞受热不断挥发,镀层颜 色逐(渐由银白色变成金黄色,这道工序又称“开 全’。 5)。清洗。开金后的镀件。表面用酸梅水、
杏干水等弱酸分别进行清洗。再用钢刷沾皂角水 进行刷洗,使表面光亮。(6)压亮:用玛瑙压子 或钢压于沿着鎏金表面顺序进行压磨,进一步促 使金层致密。结合牢固,使鎏金表面金光灿烂, 经久不变。鎏金工艺,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技术。 青铜鎏金技术的发明始于战国,至今已有两千多
只是路走得再多,风景看得再多,始终还是那个人
谈到:“以汞和金,涂银器上成白色,入火则汞 去而金存,数次即黄。”说明当时用汞混合黄金 涂抹银器表面,经火烘烤,汞受热挥发,金则牢 固地覆盖在银器表面。现代的鎏金生产工艺,大 体分为以下几道工序:(1)配制金汞齐:金汞齐 按金 1 汞 7 的比例配制。将金箔碎片与水银混合、
年的历史了。 相关 上传相关 0
只是路走得再多,风景看得再多,始终还是那个人银之中合成银白 色泥膏状金汞齐(俗称金泥),然后放入冷水盆 中备用。(2)酸洗:用硝酸水溶液清洗被镀件表 面,除去被镀面的污物杂质,以利于金属与被镀 表面结合紧密牢固。(3)抹金:用扁头铜棍或棕 刷,把金永齐均匀地涂抹在被镀器物表面,并且
鎏金工艺步骤
火镀金,金涂或黄涂第一道工序是预处理。
必须将整器处理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污垢和油渍。
处理时先用钢锉将镀件上的小疙瘩及凸部锉掉;其次用细砂布将整个镀面打细,并用磨铜炭蘸水磨光至出现镜面效果;最后,用清水将炭末冲洗干净,整个镀面要全部挂上水。
冲洗干净后,切忌裸手触摸镀面。
预处理后,第二道工序是熔炼金汞合剂,(行话“杀金”或“煞金”)将金块打成金叶,剪成金丝。
用铁丝将金块捆牢,放在炉火上烘烤,金块变红后取出,晾凉。
拆去铁丝,将金块放在铁砧上,用开锤锤打,先用圆厚刃一端从金块中间横着向一端锤打,打到头后,再以中间向另一端锤打,然后用开锤平顶将其锤平,直至金块变成暗红色有了硬性时停止,行话叫打了一“火”。
再用铁丝将打过一“火”的金块捆紧放在炉火上烘烤,刚一变红即取出,继续锤打,方法如前。
横向锤打到一定程度可竖着锤打,至少打五六“火”,直至将金块锤打成似厚纸一样薄的金叶为止。
这时的金叶表面已变成暗黑色,用硝酸将其“咬”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呈现金黄色。
用剪刀将金叶剪成金丝,约一毫米宽即可,当然,剪得越细越好用。
金丝长短不限。
剪后,用手将其揉成一团,但不要揉得太紧,金丝团中间要有空隙,备用。
将金丝团放在坩埚里,在炉上加热,坩埚烧红后金丝团也慢慢烧红了。
按金汞1比7的重量比将汞倒人坩埚中。
因金的比重比汞的大,金丝沉在汞中。
用长铁钳夹着烧红的木炭棒在坩埚里搅拌,金丝团很快熔入汞中,成为银白色的金汞合剂。
因形似泥状,习惯称之为“金泥”,立即将坩埚从炉中夹出。
将金泥倒人盛清水的搪瓷盆中(瓷盆亦可,但不要倒人铁盆中)冷却。
“金泥”凉后,甩手捏成堆块,放人瓷盘中,备用。
“金泥”做好后,进入第三道工序,“抹金”。
在工作台面上铺上洁净的高丽纸,将预处理好的镀件平放在高丽纸上,鎏金一侧的图案向上。
将硝酸和“金泥”分别置于小瓷盘中,放在工作台旁。
用鎏金棍秃头小铲蘸上硝酸,再抠块“金泥”,再蘸些硝酸,随后在图案上一片紧挨一片地涂抹,一侧图案抹好后再涂抹另一侧。
鎏金工艺名词解释
鎏金工艺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这鎏金工艺呀!你说这鎏金工艺,那可真是了不起啊!就好像是给物品穿上了一件华丽的金衣裳。
想象一下,一件普通的器物,经过鎏金之后,一下子变得金光闪闪,那得多耀眼啊!鎏金工艺其实就是一种装饰技法。
它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能把平凡的东西变得非凡。
怎么个魔法呢?就是把金和汞混合在一起,变成一种神奇的“金水”,然后把要装饰的物品放到里面泡一泡,拿出来再经过一些处理,哇塞,那上面就附上了一层金灿灿的金子啦!这就好比我们人啊,平时普普通通的,但是一旦经过精心打扮,那可就大不一样啦,一下子就变得光彩照人了呢!鎏金工艺也是这样,能让那些原本不起眼的东西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而且啊,这鎏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
这可是个技术活呢!需要师傅们有一双巧手和足够的耐心。
从调制金水,到小心翼翼地涂抹在物品上,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
要是不小心出了点差错,那可就前功尽弃啦!你说这多不容易啊!就像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一样,得一步一个脚印,小心翼翼地去努力,去拼搏。
再看看那些经过鎏金工艺处理过的物品,那精美的纹路,那璀璨的金色,真的是让人爱不释手。
这可都是工匠们的心血啊!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出了这些美丽的艺术品。
你说咱们的老祖宗们咋就这么聪明呢?能想出这么厉害的工艺来。
这鎏金工艺可是流传了好久好久啦,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工匠的传承和改进。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呀!所以啊,我们可得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们不仅仅是一些物品,更是我们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呢!总之呢,鎏金工艺就是这么神奇,这么了不起。
它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可不能让这么好的东西就这么消失了呀,得让它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它!这就是我对鎏金工艺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鉴定特点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鉴定特点一、绿度母铜鎏金造像的背景介绍绿度母铜鎏金造像是明代时期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绿度母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被认为能够驱散疾病和灾难。
铜鎏金造像是指以铜为主要材料,表面涂覆一层金属合金的工艺品。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在制作工艺、造型特点和鉴定价值上都具有独特之处。
二、制作工艺特点1.铸造工艺: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通常采用铸造工艺制作。
制作过程中,首先使用泥土、蜂蜡等材料制作原型,然后倒入熔化的铜水进行铸造。
铸造后,对铜像进行琢磨、打磨、修整等工艺,使其细节更加精致。
2.鎏金工艺:鎏金是将金属合金涂覆在铜像表面的一种工艺。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通过鎏金工艺,使其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增加了整体的豪华感和视觉效果。
3.彩绘工艺:在绿度母铜鎏金造像上,还常常采用彩绘工艺,使用丰富的颜料为造像上色。
彩绘能够突出造像的特点和细节,增加艺术品的观赏性。
三、造型特点1.绿度母造像:绿度母是佛教中的护法神,通常是以女性形象呈现。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中,绿度母通常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合十,面容严肃,头戴宝冠,身穿华丽的宝衣。
2.动态感: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在造型上注重表现动态感。
雕像中绿度母的衣裙和饰物常常呈现起伏有致的曲线,表现出舞动的姿态,增加了造像的生动性。
3.精细雕刻: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的特点之一是精细雕刻。
雕像的面庞、发髻、穴眼等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栩栩如生。
同时,在铜像的服饰和装饰品上,也能看到复杂精美的雕刻工艺。
四、鉴定价值1.艺术价值: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作为明代时期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精美的造型和细腻的雕刻,展示了明代工艺美术的水平和特点,对研究明代艺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2.文化意义:绿度母是佛教中的护法神,与信仰和宗教活动密切相关。
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作为宗教艺术品,反映了明代佛教信仰和文化。
对于研究明代宗教和社会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收藏投资价值:明代绿度母铜鎏金造像作为稀有的艺术品,具有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
传统的鎏金工艺
传统的鎏金工艺鎏金工艺,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技术。
在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传统的鎏金工艺技术,在战国中期已发明,但尚未发现有文字记载。
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
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的成熟。
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
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鼎”来看,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为战国早期的器物。
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
到了汉代,《汉书》“外戚传”记载“……居昭阳舍,其中庭彤朱。
而殿上髹漆,切皆铜沓(昌)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缸……”陕西茂陵一号从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炉盖外侧及圈足均刻有与“外戚传”大致相同的铭文。
铭文中“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卢(炉)一具。
”这两个可看出称谓基本一致。
只是“黄金涂”与“金黄涂”之差。
唐代称镀金。
《唐六典》中称金有十四种,即销金、拍金、镀金、披金……另见《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鎏金一词出现较晚,就目前所知,鎏字最早见宋·丁度等人修定的《集韵》中,“美金谓之鎏”。
现在的传统修复中“火镀金”也称“鎏金”与“黄金涂”、“金黄涂”,只是称谓上不同,工艺则是一致的。
鎏金是把金子和水银合成“金汞齐”,将“金汞齐”涂在铜器的表面,加热使水银蒸发后只剩下金子留在了铜器的表面而不脱落。
有关“金汞齐”的记载最早见于东汉时的炼丹家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
鎏金工艺最早的记载见于梁代。
《本草纲目·水银条》引梁代陶弘景的话说:“水银,能消化金银使成泥,人以镀物是也。
”这个记载比鎏金器物的出现已晚了约八个世纪。
铜器、银器都可以鎏金,但生杂铜不易镀上金。
首先将要鎏的器物进行处理,磨细抛光,要达到平整光洁。
古代鎏金工艺原理
古代鎏金工艺原理
古代鎏金工艺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金工艺,源自中国古代的工艺技术。
鎏金是将金属涂
在陶瓷、铜器、铜镜等材料上,使其表面呈现出金黄色光泽的一种传统工艺。
鎏金工艺早
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但在唐代达到了巅峰。
古代鎏金工艺的原理是在待鎏金的器皿表面涂上胶水,然后将金箔贴在胶水上,最后
再铲除多余的金箔,这样就可以使器皿表面浮现出金黄色的光泽。
这个工艺需要经过多道
工序,包括胶水的选择、上胶、配箔等等,每一步都需要非常严格的操作,否则就会影响
到最终产品的质量。
胶水是鎏金工艺中的关键之一,不同的胶水质量和配方会直接影响到鎏金效果的好坏。
古代鎏金工艺中所使用的胶水多为天然胶,如马蹄胶、牛蹄胶、海藻胶等。
这些胶水不仅
粘性强,而且不会对金箔产生腐蚀作用。
古代鎏金工艺中所使用的金箔多为纯金箔,制作过程中需要将黄金加热至熔点并淬火
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拉成细丝,再切割成大小适宜的小块。
在鎏金时需要将金箔压在胶水上,压实后再用细砂轻轻擦打,最后再利用磨砂纸将多余的金箔刮去即可。
在古代鎏金工艺中,配箔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配箔需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合
理的搭配,使得整个鎏金表面看起来均匀而自然。
如果配箔不当,会形成线条过于夸张,
影响美感。
总之,古代鎏金工艺是一项非常复杂并需要严格操作的工艺,它的魅力不仅在于其古
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在于它为古代人们所创造的华丽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瑰宝之一。
鎏金工艺的话术
鎏金工艺的话术
鎏金是器物上的一种装饰工艺,从战国始自有鎏金工艺以来,无论在中原地区或边远地区。
不管历史朝代的长短,均有数量不等的鎏金器物出现,而鎏金工艺的原理虽很简单,但实际操作却是不易掌握,其中对烧烤温度的控制需要丰富的经验。
鎏金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工具洁净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其步骤繁琐细致之极少有,鎏金是将金和水银(汞)合成金汞剂,涂在铜或银器的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
金就附着在器物表面不脱落。
在之前的文章里中历有对鎏金工艺的前期工作做过介绍,今以鎏金工序过程步骤做如下介绍。
做好鎏金前准备工作后,接下来是抹金,抹金是用“金棍”蘸起“金泥”,再蘸70%的浓硝酸水(古代用盐、矾等量混合的液体),涂“金泥”到铜器或银器上。
涂抹要平实、周密、均匀。
这样反复多次涂抹金泥,直至把整个器物全部涂复。
另用细漆刷(棕刷)。
蘸50%的稀硝酸水,把表面的“金泥”刷匀,边抹、边推、边压,这种推压的手法称之“拴”。
“三分抹,七分拴”表明“拴”是鎏金工艺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多层组织致密的技术关键。
铜鎏金工艺制作过程
铜鎏金工艺制作过程一、概述铜鎏金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工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改进,已成为艺术品制作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铜鎏金工艺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准备、鎏金技术和后续加工等内容。
二、材料准备在进行铜鎏金工艺制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工具: 1. 铜器:选择纯铜制作的器物作为基础,器物的形状、大小和功能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2. 砂纸和砂轮:用于打磨铜器表面,使其光滑均匀。
3. 鎏金材料:包括真金箔、银箔和铜箔等金属箔片,用于进行鎏金装饰。
4. 鎏金工具:包括鎏金刀、鎏金刷和鎏金刷毛等工具,用于将金属箔片粘贴在铜器表面。
三、鎏金技术铜鎏金的核心技术在于将金属箔片粘贴在铜器表面,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下面是鎏金技术的具体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将铜器表面打磨光滑,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氧化物。
使用砂纸和砂轮进行打磨,直到表面光洁。
2. 粘贴金属箔片将金属箔片剪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然后用鎏金刀将箔片粘贴在铜器表面。
粘贴时要注意箔片的平整和贴合度,避免出现起皱、破损等情况。
3. 上色处理铜鎏金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对金属箔片进行上色处理,以增加装饰效果。
可以使用各种颜料和染料进行上色,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4. 抛光和清理在完成粘贴和上色之后,需要对铜器进行抛光和清理,使其表面更加光亮和平滑。
使用抛光布和清洁液进行清理,同时注意不要损坏上好的金属箔片。
四、后续加工铜鎏金制作完成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后续的加工和保养工作,以保证其长久的保存和良好的状态。
1. 蜡涂层为了增加铜鎏金作品的保护和光泽度,可以在表面涂一层蜡。
蜡涂层可以有效防止铜鎏金作品被氧化和腐蚀,同时增加光泽度和观赏性。
2. 定期保养铜鎏金作品在使用和展示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保养。
可以使用软布和专用的清洁剂进行清理,避免灰尘和污渍的积累。
3. 防潮保持铜鎏金作品对潮湿的环境比较敏感,容易出现氧化和变色等情况。
因此,在保存和展示时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
传统的鎏金工艺
传统的鎏金工艺鎏金工艺是我国的一处传统的技术。
青铜鎏金技术的发明始于战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从战国以来出土的的鎏金清铜器物看,如: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墓土的战国晚期的“楚大官司槽钟”、窦墓出土的“长信宫灯”、陕西茂陵一号从葬坑出土的成帝河平三年鎏金铜“酒樽”以及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鎏金铜“砚滴”(鎏金与镶嵌结合)等,直到清代,各个朝代留下的鎏金器物很多。
凡是这些经过鎏金处理的铜器外地人表差不多都色泽金灿夺目,显示出富丽华贵,又对保护铜顺心目氧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遗存下的鎏金铜器一般保存完好。
传统的鎏金工艺技术,在战国中期已发明,但尚未发现有文字记载。
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
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的“楚在官糟钟”来看,它的鎏金技术已相当成熟。
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一切从实际出发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
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的“鼎”来看,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避战国早期的器物,所以,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未期或战国早期。
到了汉代,《汉书》.“外戚记”载“……居照阳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漆,切皆铜尘沓(昌)黄金涂,白玉阶,壁带往往为黄金缸……”。
陕西茂号从葬坑出土的鎏金竹节熏炉,炉盖外侧及圈足均刻有与“外戚传”大致相同的铭文。
铭文中“内者未央尚卧,金黄常委会竹节熏卢(炉)一具。
”这两侧可看出称谓基本一致,只是“黄金涂”与“金黄涂”之差。
唐代镀金。
《唐六典》中称金有十四种,即销金、拍金、镀金、披金……。
另见《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直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鎏金一词出现较晚,就目前所知,鎏字最早见宋·丁度等人修定的《集韵》中,“美金谓之鎏。
”现在的传统修复中“火镀金”也称“鎏金”与“黄金涂”水只是称法上不同,工艺则是一致的。
鎏金把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水银蒸发,金就牢牢的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
铜器鎏金的名词解释
铜器鎏金的名词解释铜器鎏金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技法,通过在铜器表面施以金属镀层,使其呈现出金色的光泽。
这种技艺不仅赋予铜器美观的外观,还防止了铜器的氧化腐蚀,有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铜器鎏金在中国的源起可追溯到古代,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瑰宝之一。
1. 铜器鎏金的历史渊源铜器鎏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最早的金铜合金铜器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
而随着金工技艺的发展,到了西周时期,铜器鎏金逐渐流行起来。
在战国时期,铜器鎏金的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成为当时社会上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
从此以后,铜器鎏金不断演进并传承至今。
2. 铜器鎏金的制作工艺铜器鎏金的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将铜器表面清洁干净,并进行打磨,以确保将来金属镀层的附着力。
(2) 底层附金:在清洁干净的铜器表面,涂上一层含有黏结剂的胶水,然后将金箔铺在上面,使用刷子轻轻按压至金箔粘附在铜器表面。
(3) 鎏金处理:在完成底层附金后,通过加热的方式使金箔固定于铜器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4) 敲打镀金:待金属镀层固定后,使用铜锤轻轻敲打表面,使局部金箔破损,以营造出古朴自然的效果。
3. 铜器鎏金的意义与价值铜器鎏金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技艺,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这一技艺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和贵族家庭的器物制作中。
鎏金工艺不仅赋予了铜器高贵华丽的外表,还承载了中国人对财富、权力和尊荣的向往。
同时,铜器鎏金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其制作工艺的复杂性和艺术性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4. 铜器鎏金的传承和创新在现代社会中,铜器鎏金仍然存在并发展。
尽管随着工业化和现代技术的进步,机械化生产已经成为主流,但传统的手工鎏金技艺仍有其独特的价值。
很多艺术家和工匠致力于保护和传承铜器鎏金工艺,同时也在创新中探索发展空间。
他们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将铜器鎏金融入到当代艺术形式中,创作出独特且富有现代感的作品。
5. 铜器鎏金在当代社会的应用除了传统的铜器制作领域,铜器鎏金的技艺也正在扩展到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
鎏金工艺介绍
鎏金工艺介绍
鎏金是一种古老的工艺,它是指在器物表面涂上金箔,然后再加热使之熔化,再用铜或铁的小锤进行敲打,使黄金与其它金属熔合为一体。
这样一件器物就有了两个部分:金和银。
在古代,鎏金工艺也是一项高超的技术。
一般金银器的表面都需要镀上一层金色,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镀金”。
而鎏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火锻法:把金与铜熔化成液体,再把黄金与铅粉(也叫铅丹)混合,使其成为金泥。
把金泥放置在铜板上加热,等到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用锤子砸成铜块。
最后把铜与金泥搅拌在一起,使其粘在铜板上。
2.灌胶法:把金和其它金属粉末(比如铅粉)混合后放入容
器中加热,等到黄金完全熔化后取出冷却凝固成胶状。
然后将黄金倒在铜板上,再用一块干净的布来回滚动,使黄金和铅粉充分混合。
3.冷镀法:先将金属表面的浮金清洗干净,然后再用铜粉或
铅锡之类的材料涂在金属表面上,将其加热使其熔化后形成一层合金薄膜,再用锤敲击使之平整、光滑。
—— 1 —1 —。
铜鎏金工艺流程(转)
铜鎏⾦⼯艺流程(转)①将黄⾦锻成⾦箔,剪成碎⽚,放⼊坩埚内加热⾄400度左右,然后倒⼊汞(⾦汞⽐例1:7),以搅动使⾦完全溶解于汞中,然后倒⼊冷⽔中使它们冷却,逐成为银⽩⾊泥膏状的⾦汞合剂,这种膏状体俗称为⾦泥,此⼀⼯艺过程通称“煞(杀)⾦”。
②把被毒的铜件打磨光滑,⽤磨炭将被镀铜件研磨光滑如镜后,⽤“涂⾦棍”(铜制,将其⼀端打扁⽤酸梅汤涂抹后浸⼊汞内,反复多次,使沾上⼀层汞,晾⼲即成)沾⾦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被器物表⾯,边抹边推压(现代匠师称此⼿法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证⾦属组织致密,与器物粘附牢固。
此⼀⼯艺过程通称“抹⾦”,涂在欲镀铜饰件表⾯。
③以适当的温度经炭⽕温烤,使⽔银蒸发,黄⾦则固着于铜器上,其⾊亦由⽩⾊转为⾦黄⾊,此⼀⼯艺过程通称为“开⾦”。
如要求⾦属较厚,即要将上述过程反复多次(在实际操作中经过四次鎏⾦的铜件,⾦层厚约为36微⽶)。
④⽤⽑刷沾酸梅⽔刷洗,并⽤玛瑙或⽟⽯制成的“压⼦”沿着器物表⾯进⾏磨压。
使镀⾦层致密,与被铸器结合牢固,直到表⾯出现发亮的鎏⾦层。
此⼀⼯艺过程通称“压光”。
再经过清洗压光等⼯序,⼀件精美鎏⾦件的便诞⽣了。
在古代铜饰件装饰中还有鎏银,其⼯艺⽅法与鎏⾦相近同,亦是⽤银、汞剂抹于器表。
鉴别⼀件器物表⾯是否鎏⾦,主要是标识其表层是否残有汞。
鎏⾦⼯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件,⽽是有了不少⼤件鎏⾦器,并往往鎏⾦⼯艺与与鎏银、镶嵌等⼯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艺于⼀体。
鎏⾦是我国⼀项传统的古代劳动⼈民在⽣产劳动中总结创造的⼯艺。
中国的鎏⾦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这⼀技术的国家。
战国 从已出⼟的⽂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已掌握了鎏⾦技术。
从河北满城中⼭靖王刘胜墓出⼟的“楚⼤官糟钟”来看,它的鎏⾦技术已相当的成熟。
鎏⾦技术不是⼀下⼦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民在⽣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艺。
青铜鎏金工艺名词解释
青铜鎏金工艺名词解释
青铜鎏金工艺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工艺,它结合了青铜和金属鎏金的技术,旨在
创造出独特且华丽的作品。
以下是对青铜鎏金工艺的简要解释:
青铜:青铜是一种由铜和锡合金组成的金属,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化
学性质。
由于青铜易于熔化和铸造,因此成为了许多古代文明中常用的金属。
鎏金:鎏金是一种在金属表面镀覆金属薄片或金色涂料的装饰技术,旨在增加
金属作品的美观和珍贵感。
鎏金可以利用金箔、金粉、金色漆等材料进行,通过在金属上施加并固定金属薄片或金色涂料,使其呈现出耀眼的金色光泽。
青铜鎏金工艺:青铜鎏金工艺结合了青铜和鎏金的技术,以青铜作为基础材料,通过施加金属薄片、金粉或金色涂料来增加其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这种工艺常用于制作雕塑、古代器皿、佛像和建筑装饰品等,使作品呈现出金光闪闪的效果。
青铜鎏金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意义。
它不仅展示了
制作者对金属艺术的精湛技艺和创意,还传承了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
如今,青铜鎏金工艺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了艺术品收藏家和文化爱好者追逐的对象。
通过欣赏和学习青铜鎏金工艺,我们能更好地欣赏到古代文明的瑰宝,并了解金属艺术的魅力所在。
欧洲传统工艺,大开眼界!
欧洲传统⼯艺,⼤开眼界!英国⽩⾦汉宫鎏⾦ 鎏⾦是⼀门古⽼的⼯艺,是指⽤不同的⽅式和⽅法,把⾦和银做成的箔或者粉薄薄的附着于铁器,⽯器,⽊头等器物的表层。
鎏⾦这门⼯艺历史悠久,西⽅最早可考的记录是给物体表⾯镀银,⽽古代中国多⽤这门⼯艺给青铜器镀⾦。
路易⼗五时期纯铜鎏⾦百合花烛台18世纪上半叶⼀对意⼤利制雕刻鎏⾦镜1860年法国巴卡拉出品铜鎏⾦⽔晶酒具 鎏⾦主要有两种类型,⼿⼯鎏⾦和化学鎏⾦。
⼿⼯鎏⾦仅⽤于远古时代,在荷马的奥德赛以及旧约中都曾经提及到。
不同的⼿⼯鎏⾦⽅法⽤于不同的物件。
化学鎏⾦是借助化学溶剂来完成鎏⾦,也有不同类型。
⽐如冷鎏⾦,⽕鎏⾦和湿鎏⾦等。
赛夫尔瓷花装饰的鎏⾦⾦属古董座钟/约19世纪/法国17世纪鎏⾦古董椅 经过鎏⾦后的⾦属表⾯必须⽤玛瑙⽯抛光,沿着器物表⾯进⾏磨压,才能保证鎏⾦与被铸器结合牢固,表⾯出现发亮的鎏⾦层。
除了家具,鎏⾦还被⼴泛的应⽤于建筑上。
维也纳Jesuit教堂⽤鎏⾦来装饰穹顶,⾦碧辉煌Roland Bonaparte家的天花板凡尔赛王宫顶部鎏⾦细节/法国珐琅 珐琅,也称之为搪瓷,⽤合成的材质经过⾼温烧制后涂于铁器,玻璃,铜质或者陶瓷器物上,形成⼀层精美光滑,⾊彩绚丽的釉质表⾯的⼯艺。
经过珐琅后的物件⾊彩精美,易于擦拭。
即可防锈,⼜可作为装饰。
珐琅是⼀门古⽼且应⽤范围⼴泛的⼯艺,常⽤于珠宝以及装饰艺术中。
1870年代ERNESTO RINZI设计的新古典主义风格多彩珐琅涡卷装饰⼗字架钻⽯珐琅怀表/约1890年 珐琅的材质⼀般是⽤硼砂、⽯英、长⽯、硝⽯和碳酸钠等,再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
珐琅粉可以有两种⽅式合成,可以把有⾊玻璃压成粉末,或者把⽆⾊玻璃和颜料(⽐如⾦属氧化物)混合。
1820年由黄⾦和珐琅制作的⿐烟盒⼿表1875由巴黎著名的公司falize制作黄⾦加珐琅⾸饰盒 古埃及⼈⽤珐琅装饰陶瓷和⽯器。
古希腊、中国、俄罗斯以及凯尔特的艺术家则多⽤于⾦属器物表层,古罗马⼈常⽤珐琅术于玻璃容器中。
古代镀金工艺
古代镀金工艺
鎏金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十大金工艺之一,近代称“火镀金”,主要是将金和水银混合成“金汞剂”,涂抹在铜或银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附着在器面不脱,用于提高器物的光亮性和色泽度,从而增强金银铜器的观赏效果,谓之“鎏金”。
老一辈的鎏金手艺人对鎏金有一种敬畏精神,每一件鎏金作品都倾注了匠人的心血,使作品有了灵魂,有了生命。
虽然鎏金在古代深受帝王宫廷的青睐,但在清末慈禧太后当政期间,下令禁止民间制作铜鎏金器物,造成这门手艺的传人越来越少,几近失传。
再加上在制作过程中散发出的汞蒸气对身体有害,所以现代很少有人学习这门技艺,鎏金面临失传的境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道工序是预处理。必须将整器处理干净,不能残留一点污垢和油渍。
处理时先用钢锉将镀件上的小疙瘩及凸部锉掉;其次用细砂布将整个镀面打细,并用磨铜炭蘸水磨光至出现镜面效果;最后,用清水将炭末冲洗干净,整个镀面要全部挂上水。冲洗干净后,切忌裸手触摸镀面。
预处理后,第二道工序是熔炼金汞合剂,(行话“杀金”或“煞金”)将金块打成金叶,剪成金丝。
⑽猪鬃刷子。即油刷和板刷。
⑾铜丝刷。最好是红铜丝刷。
⑿皂角水。皂角也叫皂荚,落叶乔木。将荚果折断,泡在清凉水中,用棒搅拌至起泡沫即可。
⒀轧子。长柄刀形。刀头是用玛瑙或玉制成的,用铜箍束,刃呈厚圆形。大号轧子刀头长约8厘米,宽约3厘米;中号轧子刀头长约3厘米.宽约1匣米;小号轧子头长约2厘米,宽约0.3厘米。轧大面积的经金面时用大号轧子.轧小面积鎏金面时用小号轧子。
“金泥”做好后,进入第三道工序,“抹金”。
在工作台面上铺上洁净的高丽纸,将预处理好的镀件平放在高丽纸上,鎏金一侧的图案向上。将硝酸和“金泥”分别置于小瓷盘中,放在工作台旁。用鎏金棍秃头小铲蘸上硝酸,再抠块“金泥”,再蘸些硝酸,随后在图案上一片紧挨一片地涂抹,一侧图案抹好后再涂抹另一侧。注意绝不能涂抹在图案外。“金泥”与银面附着力很强,抹好后银面变白,但厚薄不均,有“金泥”疙瘩。用棕栓毛蘸少许硝酸,把残留的“金泥”疙瘩刷掉,使“金泥”层均匀。随后用开水将“金泥”层上的硝酸冲洗干净。然后把镀件浸泡在盛清水的搪瓷盆中(木盆亦可)。
最后压光:用玛瑙或硬度达到七八度的玉石作成压子在镀金面反复磨压,使镏金面更加光亮和牢固.
鎏金时用的主要材料和工具
1.鎏金时用的主要材料:⑴纯金箔,⑵汞,⑶硝酸(纯度:化学纯)。
2.鎏金时用的主要工具:
⑴磨铜炭(松木炭)和白木炭(杉木炭)。
⑵剪子。其大小以能剪开金箔为准。
⑶铁砧。
⑷开锤:即锤头一面为平顶,一面为圆厚刃的铜锤。
⑸坩锅。
⑹长柄铁钳。
⑺木炭棍。长约15厘米,直径约1.5厘米。
⑻鎏金棍。长柄红铜秃头小铲。可自制:用长14厘米,直径0.4厘米的红铜棍.将一端打成秃头小铲,铲刃圆厚,用砂纸和磨铜炭将铲面铲刃打磨光滑。铲长约4厘米、3厘米,宽约1厘米、0.5厘米不等。鎏金棍的大小可视鎏金面的情况而定。另一端是柄。
⑼棕拴。即油漆匠使用的工具,长扁形。使用前,用小刀将栓的一端漆皮层切除,露出约一厘米的棕毛,即可使用(图四)。
用剪刀将金叶剪成金丝,约一毫米宽即可,当然,剪得越细越好用。金丝长短不限。剪后,用手将其揉成一团,但不要揉得太紧,金丝团中间要有空隙,备用。
将金丝团放在坩埚里,在炉上加热,坩埚烧红后金丝团也慢慢烧红了。按金汞1比7的重量比将汞倒人坩埚中。因金的比重比汞的大,金丝沉在汞中。用长铁钳夹着烧红的木炭棒在坩埚里搅拌,金丝团很快熔入汞中,成为银白色的金汞合剂。因形似泥状,习惯称之为“金泥”,立即将坩埚从炉中夹出。将金泥倒人盛清水的搪瓷盆中(瓷盆亦可,但不要倒人铁盆中)冷却。“金泥”凉后,甩手捏成堆块,放人瓷盘中,备用。
⒁瓷盘、瓷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木盆等。
(二)传统鎏金工艺
预处理。无论是铜器还是银器.其待鎏金表面在鎏金前一定要处理干净、不能有一点锈垢和油污、否则,达不到鎏金的质量要求。
(1)用细钢挫将待鎏金面上残留的小疙瘩或残凸部分挫掉挫平。
(2)用粗砂纸打磨.然后再用细砂纸打磨,直至待鎏金面上不再留有砂纸打磨的痕迹。
(3)用磨铜炭蘸水打磨。使鎏金面光滑明亮,呈现镜面的效果。
随之而来的是第四道工序,“烤黄”。[也叫开金]
备好白木炭火,烧至红亮无烟,用长铁钳夹着抹上金泥镀件放在火上方烘烤,一边烘烤一边转动镀件,用鬃刷子在鎏金层上面摁躐三四遍。摁躐时不要把鎏金层烤得太热。鎏金层慢慢地开始发亮,像汪着一层水银(汞的俗称),行话叫“水银烤开了”。这时,用脱脂棉在鎏金层上擦一遍,把可能残存的金泥疙瘩擦下来,使鎏好的金层平细。擦好后就不要再触摸了。继续烘烤,水银不断蒸发,慢慢地金泥层局部地方由白色变成了暗黄色且不断扩大。等鎏金层全部变成暗黄色时,银壶离开炭火,晾凉。镀件晾凉后,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后处理。用细红铜刷蘸皂角水在鎏金层上轻轻刷洗,待鎏金层由暗黄色变成黄色,冲洗干净。至此,第一遍鎏金完毕。第一遍鎏金后,有的地方露银发白;有的地方金层太薄,质量不高,于是需要鎏第二遍、第三遍,到满意为止。
如果鎏金时没有现成的金箔,而有金块、金元宝、金豆等,也可以。但要将其打成金箔,然后再剪成金丝。以金块为例,打金箔的方法是:
①用铁丝将金块捆牢,故在炉火上烘烤,金块变红后马上从炉火中取出。晾凉后,拆去铁丝,将金块放在铁砧上,用开锤锤打。先用圆厚刃从金块中间横着向另一端一锤紧挨一锤地锤打。打到头后,再从中间横着向另一端—锤紧挨一锤地锤打。打到头后,将已经锤打过的金面用开锤平顶一端锤乎。当金块变成暗红色有了硬性时就不要再锤打了。再将金块用铁丝捆牢放在炉火上烘烤,刚一变红后即取出继续锤打,其方法如前,这样反复多次横打到一定程度时便可竖着锤打,其方法同横着锤打的方法一样。一直将金块打成象厚纸一样薄为止。
用铁丝将金块捆牢,放在炉火上烘烤,金块变红后取出,晾凉。拆去铁丝,将金块放在铁砧上,用开锤锤打,先用圆厚刃一端从金块中间横着向一端锤打,打到头后,再以中间向另一端锤打,然后用开锤平顶将其锤平,直至金块变成暗红色有了硬性时停止,行话叫打了一“火”。
再用铁丝将打过一“火”的金块捆紧放在炉火上烘烤,刚一变红即取出,继续锤打,方法如前。横向锤打到一定程度可竖着锤打,至少打五六“火”,直至将金块锤打成似厚纸一样薄的金叶为止。这时的金叶表面已变成暗黑色,用硝酸将其“咬”掉,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呈现金黄色。
(4)最后用清水将炭末冲洗干净。一般冲洗三遍。如果持鎏金面上全部挂上水了。说明已无油迹;如果面上有水珠,说明有油迹.需要再打磨,直到面上全挂上水为止。鎏金面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切忌赤手抚摸。如需要搬移如需要搬移器物,要戴上冲洗干净的橡胶手套。
2.“杀金”,即熔炼金汞台剂(金汞齐)。
⑴用剪刀将金箔剪成金丝,越细越好(约有一毫米宽即可),金丝长短不限。剪完后用手将其揉成一团,不要揉得太紧,金丝团中间要有空隙。团的大小要视坩锅大小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