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
航空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与技术经济指标

一、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也称为商业运输,是指以航空器进行经营性的客货运输的航空活动。
它的经营性表明这是一种商业活动,以盈利为目的。
它又是运输活动,这种航空活动是交通运输的一个组成部门,与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共同组成了国家的交通运用系统。
航空运输业包括机场、航空公司、通用航空、空管部门和那些直接为客货服务的部门,按照业务的性质可为旅客运输和货邮运输两大类。
尽管航空运输在运输量方面和其他运输方式比是较少的,但由于快速、远距离运输的能力及高效益,航空运输在总产值上的排名不断提升,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和国际交往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航空运输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①快速。
飞机的飞行速度快。
早期的活塞式飞机所达到的最大时速约为600 公里,进入喷气飞机时代以后,客机的时速已提高到1000 余公里。
②机动。
航空运输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飞机可以把任何距离上的两个地理点沟通,对远距离的国际、洲际旅客, 可以不用换乘,进行直达运输。
③经济效益高。
修建机场比修铁路、公路占用土地少、投资省。
此外,航空运输平时为国计民生服务, 战时, 航空器不需任何改装,即可迅速转而为战争服务,是良好的军用和民用结合的交通工具。
二、航空运输特征:(一)、高速性航空运输的第一个特点就是高速性。
现代喷气式飞机的飞行时速能达到每小时900公里左右,科技的发展将带来更高速的运行。
(二)、安全性过去认为飞机是危险交通工具的看法很普遍,在空运诞生的初期,安全性确实不高,天气稍有变化就可能发生事故。
后来,在不断对飞机进行技术革新的同时,维修技术和航行支援设施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因此,飞机的安全性有了飞跃的提高。
国际民航界以每百万飞行小时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的航空安全水平的,一般是以10年为一个周期来进行统计。
从1996年到2005年这10年之间,中国民航每百万飞行小时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是0.42。
世界平均水平是0.7。
民用飞机性能选型指标体系研究

民用飞机性能选型指标体系研究魏一盛;褚双磊;张田冲;姜妍竹;朱浩亮;童曦【摘要】随着飞机事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系统化地规划好采购飞机的机型以及合理安排不同航线段适用机型飞行是相当必要的.分析国内外有关飞机性能选型指标参数研究的现状,从航线经济性、发动机匹配性、航线适应性、机场适应性四个角度出发,进行飞机性能选型的现状分析.基于飞机性能优劣度初步建立了飞机性能选型指标体系,以期为目前国内航空公司飞机选型提供可靠性能参考.【期刊名称】《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9)001【总页数】5页(P38-42)【关键词】民用飞机;性能选型;指标体系;飞行性能优劣【作者】魏一盛;褚双磊;张田冲;姜妍竹;朱浩亮;童曦【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天津市空管运行规划与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天津30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37近年来,基于性能优劣度对飞机进行性能选型已成为民航业关注的焦点,航空公司飞机性能工程师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飞机性能选型,市场部确定可以盈利的航线后,飞机性能工程师进行飞机性能选型工作,飞机性能选型影响机型与航线的匹配问题。
飞机性能选型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其正确性和合理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航空公司未来的机队规模与市场战略布局,因此开展飞行性能优劣度的性能选型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飞行性能优劣度是表征飞机整体性能的重要参数,基于飞机性能优劣度选型体系的完善,对飞机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1 民用飞机性能优劣度选型参数分析1.1 民用飞机发动机参数研究李继保[1]提出,发动机单位推力是民用发动机性能的重要表征参数,并且发动机单位推力受总增压比、涡轮前总温、涵道比的影响。
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8号]
![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8号]](https://img.taocdn.com/s3/m/047e021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c8.png)
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正文:----------------------------------------------------------------------------------------------------------------------------------------------------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88号)现发布《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CCAR-241),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刘剑锋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五日〖TM〗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5日发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统计调查项目和统计制度第三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分布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第五章外国航空公司统计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附件一民航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报表目录填报要求概览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航段运量统计表城市对运量统计表航线条数及营运里程统计表工业航空作业统计表农林业航空作业统计表其它通用航空飞行小时统计表飞机利用率统计表国内注册飞机统计表运输飞机统计表机场飞机起降架次统计表(一)机场飞机起降架次统计表(二)机场运输业务最统计表机场客货流量流向统计表飞行事故统计表飞行事故征候统计表航空地面事故统计表航班正常率统计表从业人员和工资统计表空勤人员及机组配套数统计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表主要地面设备、设施和建筑物统计表航空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机场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航路设施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资产负债统计表航空燃油消耗统计表航空公司综合评价统计表运输机场综合评价统计表运输、通用航空统计快报附件二: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外国航空公司运输业务量统计表中国民用航空统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民用航空统计工作,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发挥统计监督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统计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制定本办法。
机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机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摘要:本文构建了一套机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这套评价体系对机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找出机场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不足,为机场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机场;信息化;评价中图分类号:V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143-031 构建机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意义2006年,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达到305.8亿吨公里、1.6亿人和349.3万吨,1978~2006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8%、16.3%和15.4%。
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的平均增长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在国际民航组织缔约国中的排名,由1978年的第37位上升至2005年的第2位。
目前,中国民航开辟的定期航线总数达1300多条;共有各型运输飞机1028架;有航班运营机场147个。
在过去的近30年里,中国民航经历了两次大的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趋势相适应的行业管理与运行机制。
航空安全管理逐步趋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航空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我国民航机场及其保障设施的建设却严重滞后,无论是从数量、规模,还是从保障设施的建设方面与国际水平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加快加大机场建设的投入,提高机场的保障能力,将是今后民航业的发展重点之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国际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全面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十六大报告也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信息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机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在提高机场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是带动机场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飞机各项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摘要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飞机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和效率备受关注。
本报告通过对飞机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全面评估飞机的性能、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为航空企业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以下渠道: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航空业统计数据;2.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发布的全球航空业报告;3. 各航空公司公开发布的年报和季度报告;4. 行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的分析报告。
三、数据分析方法1. 描述性统计分析:对飞机各项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2. 相关性分析:探究飞机各项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性能指标与安全性指标之间的关系;3. 因子分析:提取影响飞机性能和安全的潜在因素;4. 回归分析:建立飞机性能和安全性与各项指标之间的回归模型。
四、数据分析结果1. 性能指标分析(1)航速:航速是衡量飞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根据数据统计,当前民用飞机的平均航速约为900公里/小时。
其中,波音737系列飞机的平均航速最高,约为920公里/小时;而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平均航速为880公里/小时。
(2)航程:航程是飞机能够飞行的最大距离。
根据数据统计,当前民用飞机的平均航程约为8000公里。
其中,波音777系列飞机的平均航程最高,约为13000公里;而空客A350系列飞机的平均航程为9500公里。
2. 安全性指标分析(1)事故率:事故率是衡量飞机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根据数据统计,当前民用飞机的平均事故率为0.1%。
其中,波音737系列飞机的事故率最低,约为0.05%;而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事故率较高,约为0.15%。
(2)致命事故率:致命事故率是指发生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比率。
根据数据统计,当前民用飞机的平均致命事故率为0.03%。
其中,波音737系列飞机的致命事故率最低,约为0.01%;而空客A320系列飞机的致命事故率较高,约为0.0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选址规定

经济性评估
投资估算:对建 设机场所需的总 投资进行评估, 包括土地、建筑、 设备等费用。
经济效益:预测 机场建成后的年 旅客吞吐量、货 邮吞吐量和飞机 起降架次等经济 指标,以及由此 产生的经济效益。
财务分析:对机 场的财务状况进 行评估,包括收 入、支出、利润 和现金流等,以 确定机场的盈利 能力。
效率
障碍物限制: 确保机场周围 没有影响飞行 安全的障碍物, 如山峰、高压
线等
净空处理:对 机场周围的地 形地貌进行必 要的净空处理, 保证飞机起降
安全
考虑噪声和环保要求
机场选址应远 离噪声敏感区 域,如居民区
和学校等。
机场选址应充 分考虑环保要 求,确保机场 建设和运营对 环境的影响最
小化。
机场选址应进 行环境影响评 估,确保符合 相关法律法规
风险评估:对可 能影响机场建设 和运营的不确定 因素进行评估, 如市场需求、竞 争状况、政策法 规等。
社会效益评估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提高就业机会 改善交通状况 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
环境影响评估
噪音影响:评估机场运行对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的噪音影响 空气质量:评估机场运行对周边空气质量的影响 水资源利用:评估机场运行对周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机场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和标准。
机场选址应考 虑未来发展需 求,确保机场 容量和设施能 够满足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要
求。
机场选址的评估指标
章节副标题
安全性评估
地质条件:评估场地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等情况,判断是否稳定 可靠
气象条件:评估机场建设地区的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气温等,确保 飞机起降安全
基于KPI理论的航空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关键绩效控制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管理纵横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51基于KPI理论的航空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关键绩效控制贺镜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四川广汉 618307摘要:航空运输企业是带有明显行业特征及行业特殊经营方式的企业。
在构建航空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关键绩效控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KPI理论的思想和方法,找出航空运输行业的关键事项或活动,再根据关键事项或活动找出关键控制点进行事前或事中控制,最后,再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从而建立了航空运输行业的绩效控制体系。
关键词:KPI;关键控制点;绩效指标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0)32-0151-03一、关键绩效控制构建逻辑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是指对企业当前及未来发展成功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绩效控制(D a v i d Parmenter,2015)[1]。
Parmenter(2015)认为,作为企业的关键绩效控制,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重要性,KPI往往是企业管理层非常关注的、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要影响的关键控制。
第二,作为关键绩效控制点,往往能与企业具体的部门或团队相联系,并与具体部门员工的工作内容相联系,应是组织员工可操作的、可实施的行为。
第三,关键绩效控制,须能引导组织内员工的行为,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组织的目标。
因而,要构建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绩效指标,首先需找出航空运输企业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并且与具体的部门员工工作相联系的那些重要事项或活动。
针对这些关键事项或活动,再设置能引导员工行为,使员工行为符合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关键绩效控制点。
该绩效控制属于事前或事中控制。
最后,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对该绩效控制点进行事后监督与反馈。
整个关键绩效控制构建的逻辑思路如下:二、影响航空运输企业绩效的关键事项或活动作为承担公共运输的独立企业法人,航空运输企业兼具经济性与安全性目标。
空管单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序, 保障 空 中交 通畅 通 。 区 空管 局及 各 户 、学 习 成 长 4个 纬 度 来 综 合 评 价 组 织 地 站 等 运 行 效 率 、 服 务 质 量 等 都 是 衡 量 空 管 单 空 管 分 局 ( ) 都 是 属 于 国 家 的 事 业 单 绩 效 的 , 这 4个 纬 度 看 似 相 互 独 立 的 , 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行 部 分 政 府 职 能 , 务 上 接 受 民 航 实 际 上 他 们 之 间 存 在 着 很 强 的 逻 辑 关 履 业 位 绩 效 的 重 要 方 面 ,都 应 该 被 关 注 到 。
矗T矾 空
管
文 /王 永 刚 龙 泓 朗 ( 中国 民航 大 学 安全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空 管 单 位 绩 效 考 核 指 标 体 系 的构 建
The est ablshm entof per or ance i f m appr sali ai ndex
s t ys em n t i he ATM sect or
三 .空 管单位 绩效 考 核 指标体 系的构 建
1 .绩 效考核 指标 的构建模 型
种 安全 、快 速 、有效 、经济 的方 式对
空 中交通 进行 管制 。
在 绩效 考核 理论 中 ,较 为常 用的 考 当前 ,对 于空 管单 位 的绩 效考 核都 础 设 施 和 导 航 信 息 。 中 国 民 用 航 空 局 空 核 模 式 主 要 有 : 关 键 业 绩 指 标 考 核 只是 关注 于安 全绩 效 的考 核 ,考核 指标 中交 通管 理 局是 我 国 民航 局 管理 空 中交 ( I 、3 0 反馈 考核 、平 衡记 分卡 考 KP ) 6 度
中国民用航空业现状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业现状分析----波特五力竞争模型的理论应用影响力强一、现有的竞争者---1.行业内竞争者的数量及分析:中国民航运输企业状况是,国航集团(国航、中浙航、西南航)、南航集团(南航、北方航、新疆航)、东航集团(东方航、西北航、云南航)、海航集团(海南航、新华航、山西航、长安航)、上海航、四川航、深圳航、山东航等8家民航客货运输航空公司。
另有邮政航空、中国货运航空公司、扬子江快运公司、金鹿公务机、彩虹公务机、上航公务机、中国海洋直升机公司等专业及通用航空公司。
表1 现有行业内部分主要竞争者实力对比(资料不完整) 比较项目国航集团东航集团南航集团海航集团山航上航川航资产总额573亿元 473亿元501亿元 70亿运输飞机 118架 118架 180架53架 16架 17架 29架航线 339 437606 21070 61 100 国内航线286 383 512 国际、地区53 54 94 航线员工人数22000 25109 34089 55301000 2000 1500 总周转量 42.37530.9488 39.3669 5.2808 1.33.9 2.3 旅客运输量 1511.4 1709.2 2749.1 480.6133 241 154国际航空公司主要的优势之一是资本最多;优势之二是主要的国际航线都在其航线资源中。
飞出国门的旅客可能更多的乘坐国际航空公司来往各个大洲的班机;优势之三是背靠首都北京,具有一定的政治优势和奥运优势;优势之四是背负国旗飞行,具有全球最好的安全记录,对国际旅客具有巨大的安全品牌优势。
南方航空公司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具有最多的国内航线航班。
南航在国内的市场上具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具有一定的销售网络和渠道优势;主要优势之二是先进的电子客票科技优势,占尽了信息时代发展的先机;主要优势之三是具有无与伦比的“黄金大三角”优势。
背靠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辐射东南亚,头顶沈阳为中心的黑土地,辐射东北亚经济圈,拳打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大西部,辐射中亚非。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对于航空业的发展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需要建立一个综合的指标体系,以评估航空运输服务对经济的贡献以及航空业自身的经济表现。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指标和方法:1.直接经济效益:包括航空公司和相关产业的收入、利润、就业人数、投资额等。
可以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和企业财务报表来测算。
2.间接经济效益:包括航空旅客和货物运输对目的地地区经济的拉动效应。
可以通过乘客和货物的产值、就业创造、消费支出等来评估。
此外,航空运输对于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的促进效应也应考虑在内。
4.附加值增长:航空运输服务的提供可以为其他产业带来附加值增长。
例如,航空货运可以促进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贸易,航空客运可以带动旅游业、会展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5.供应链效益:航空运输在全球供应链中承担着重要角色,通过提供快捷的货运服务,能够降低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6.区域发展效益:航空运输服务的提供可以促进地区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等。
以上指标只是民用航空经济效益评估的一部分,实际评估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并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此外,评估过程还应考虑社会和环境效益,并进行风险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估。
总之,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指标和因素。
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可以为航空业的发展和决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持,并为航空运输服务的提升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民用飞机供应商评估体系研究_徐建新

设 n 个物体体积分别为 v1、v2、…、vn。不知道物体
的体积大小,只知道两两之间的比值 aij = vi / vj,已
≤
v ≤
≤
1
v1
…
v1
≤ ≤
v ≤
≤
1
v2
vn
≤ ≤
≤
≤
v ≤
≤2
A =(ai)j n×n =
≤ ≤ ≤
v1
v2 v2
…
v≤ 2≤
v≤ n≤
≤
… … …
CI = λmax - n n-1
其中:λmax 为矩阵最大特征值;n 为矩阵阶数。 一致性指标 CI 的值越小越好,为了衡量一致性指
标的大小,引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平均随机一 致性指标是指多次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最大特征 值计算之后取算数平均值得到的。龚木森、许树柏[3]得 出的 1~6 阶重复 1 000 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如表 1 所示。
的预定目标;中间层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
最下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等。
然后,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表示针对上一层
次,本层次元素之间两两比较的相对重要性,这个相
对重要性用数值表示就构成判断矩阵。通常采用 1~9
标度法[4],它是一种将思维判断数量化的方法。在区分 物 质 差 别 时 ,人 们 通 常 用 相 同 、略 、较 、很 、绝 对 的 语 言,进一步细分,可以在相邻两级中插入折中想法。
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步骤是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 阵的一致性程度直接影响到方案评估的有效性。导致 矩阵不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是判断矩阵的构造过程中 没有保持一致的逻辑思维。例如,A 比 B 重要,B 比 C 重要,C 比 A 重要,显然逻辑上错误。为避免逻辑思维 的错误,可采用如下方法。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及相关建议

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及相关建议摘要:民用航空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高速发展,其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机场管理机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
但从整体层面来看,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成为制约我国民航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当前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接着论述了完善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的对策建议,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民营机场;管理体制;政府1我国民用机场管理体制现状问题第一,机场的布局和发展呈现非常明显的分化现象。
在机场下放到地方之后,受制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因素,很多民用机场呈现出了发展不均衡的态势,两极分化的情形非常严重。
例如,我国的东部地区旅客吞吐量是西北部地区的7倍以上,货物吞吐量是西北地区的25倍以上。
第二,中小机场难以实现盈利。
截止2018年,我国100多家机场中盈利共超过10亿,这些利润大部分来自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但是80%以上的其他机场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机场。
大型机场一般都是交通枢纽,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高,航空运输需求量较大。
这类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成熟,经济辐射效应非常明显,盈利不是问题。
但是对于身处经济欠发达的小机场来说,他们在建设之初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作为基础,而是政府的调控所建成的,这些中小机场的运营一直缺少班线,业务量也非常少,再加上长期以来的自主运营能力较差,普遍存在严重亏损的现象。
第三,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的经营矛盾不断激化。
机场和航空公司是航空运输的两大重要主体,两者分工不同但是利益一致,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但是在近些年来,我国的民用机场协会曾经公布了一项黑名单,指出东航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拖欠机场费用数10亿元,这就导致了机场和航空公司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

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9.04.29•【文号】民航发〔2019〕26号•【施行日期】2019.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试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新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现阶段中国民航所处的时代方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实现民航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航业的国家重要战略基础性产业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航业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民航业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先导性和比较性优势。
推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要创建一整套工作指导体系,其中包含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等六大体系,其中,指标体系是前提和基础,具有引导、评价和考核的作用和特点,研究编制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
为此,综合司在《民航高质量发展统计指标体系研究》《民航发展指数》(ADI)基础上,组织中国民航大学、清算中心、天津监管局等单位,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共同编修了《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框架体系》(以下简称“指标框架体系”),现介绍如下:一、《指标框架体系》的作用民航局党组提出,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进新时代民航高质量发展,并从“发展理念新、发展目标明、发展动力足、发展路径清、发展效益好”五个方面,对实现什么样的高质量发展、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阐释。
《指标框架体系》紧扣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特征,力求使民航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更清晰、导向更明确、制度更完善、路径更明晰、效益更突显,从而实现对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引导、评估、考核和推动作用。
《指标框架体系》贯彻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基于AHP-FCE绿色空管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AHP-FCE绿色空管评价指标体系作者:廖涛陈志雄陈丹田俊杰黄成来源:《物流科技》2024年第01期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能耗与排放压力持续增大,给民航的绿色发展带来极大的挑战,空中交通管理(ATM)作为民航的运行中枢,有必要对空管的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评估。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绿色空管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对某空管局进行实例分析。
结果表明:影响空管绿色发展的因素中,“能效提升”占比最大,也是提高空管绿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关键词:绿色空管;指标体系;AHP-FCE中图分类号:F560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ki.1002-3100.2024.01.026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aviation, the press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mission has continued to increase, which brings significant challenges to developing China's green civil avi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valuate 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of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because ATM is the operational hub of air transportation. This paper use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een ATM and establish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The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was used to evaluate green ATM. Finally, a case study of an ATM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TM,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and was also an important focus to improv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ATM.Key words: green air traffic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AHP-FCE0 引言伴隨我国新能源汽车广泛使用和铁路电气化全覆盖,预计到2060年,公路和铁路有望实现零排放[1]。
作业:关于中国民航业的PEST分析

关于中国民航业的PEST分析一、我国民用航空公司四大航----国航、东航、南航、海航二、中国民航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筹建时期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稳步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重组扩张时期第四阶段(2002年----)迅猛壮大时期三、对民航业2002年至今的宏观外部环境分析一、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legal):1. 民航局表示支持国内民营企业投资民航业,国内航空运输市场的进入管制正逐步放松。
四大航将越来越受到新进入的航空公司挑战而不得不对现有策略做相应调整,或延续现有的差异化趋势,或效法民营航空公司采取低价战略。
民航业可能打破寡头垄断的现状,竞争性的新行业结构逐渐形成。
2.航空运输价格管制进一步放松。
《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允许国内航线票价在基准价(每人公里0175 元) 基础上上浮不超过25 %、下浮不超过45 % ,对价格管制进行了一定的松动;同时对垄断订价行为实行限制。
这一价格管制政策的实施,使中国航空运输业进入有史以来最为宽松的价格政策时期。
3、对外开放与国际关系。
以上海自由贸易区建设为契机的新一轮对外开放政策,在影响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到其中的商务流动与货物流动。
4、空域管制、流量控制、飞机晚点。
就航班准时起飞和抵达而言,中国内地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表现最差。
其中,6月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的22019个航班中,仅有18.3%准时起飞。
晚点的问题并非仅限于北京。
在接受调查的上海、广州、昆明、南京、成都、长沙和乌鲁木齐等机场中,没有哪家机场能做到让半数航班准时起飞。
晚点原因:航空公司自身原因占40%,如航空公司服务不到位,信息不畅通等问题;极端天气增多21.6%。
;流量控制。
我国民用航路仅占20%~27%,其余73%~80%的航路为非民用所占据。
由于我国空域管制的范围太大,航路受影响的因素太多,导致空管给运控的预计起飞时间总在变动。
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随着民用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机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机场作为连接城市和国家的重要枢纽,其服务质量对乘客的出行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中国民用机场的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被引入,以评估机场的服务水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
下面将介绍中国民用机场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基础设施和设备机场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是保障旅客顺利出行的基础。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机场的跑道、停机坪、航站楼、登机口、行李传输系统、停车场等方面的评估。
合理规划和布局、设备先进且正常运行、舒适的候机环境以及高效的行李传输系统将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体验。
二、航空公司服务航空公司是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客的满意度。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航空公司的票务服务、航班准点率、行李处理效率、航班信息发布等方面的评估。
航空公司应提供便捷的票务服务、保证航班的准时起降、高效处理行李以及及时准确地发布航班信息,确保旅客的出行顺利。
三、服务设施和便利性机场的服务设施和便利性是提升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因素。
该指标体系包括了机场内的餐饮、购物、休息等服务设施的评估,以及机场的无障碍设施、充电设备、Wi-Fi覆盖等便利性方面的评估。
机场应提供多样化的餐饮、购物选择,提供充足的休息区域,并为有特殊需求的旅客提供方便。
四、安全与保障机场的安全与保障是旅客出行的首要保障。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机场的安全管理、紧急救援能力、安全设施等方面的评估。
机场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紧急救援能力,并配备安全设施,确保旅客的安全出行。
五、服务态度和效率机场的服务态度和效率直接关系到旅客的满意度。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机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信息咨询、旅客投诉处理等方面的评估。
机场工作人员应友善热情地为旅客提供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并及时有效地解决旅客的问题和投诉。
六、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机场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应承担起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1.07.12•【文号】民航规〔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关于印发《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的通知民航规〔2021〕20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公司、各运输机场(集团)公司、中国航油:为落实“三个敬畏”和“六个起来”工作要求,进一步推动机场管理机构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促进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的不断提升,民航局研究制定了《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现予以印发,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请你们遵照执行。
中国民用航空局2021年7月12日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运输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工作,促进机场管理机构提升运行安全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航行业信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运输机场(包括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的运行安全(不含空管运行部分)保障能力综合评估。
第三条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负责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统一监督管理。
中国民用航空地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负责辖区内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监督管理。
管理局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工作。
第四条机场管理机构和各驻场单位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如实按时报告各类机场运行安全事件信息及其他相关情况,并积极配合民航管理部门做好评估工作。
第五条机场运行安全保障能力综合评估工作每半年为一个周期,分别为每年度1月1日至6月30日和每年度7月1日至12月31日。
民航服务绩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民航服务质量,规范民航服务绩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民航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民航客运企业、机场、航空器维修单位及民航相关服务企业。
第三条民航服务绩效管理以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民航服务进行全面监控、分析和改进。
第二章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条民航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一)服务质量指标:包括航班准点率、旅客投诉率、旅客满意度等。
(二)安全管理指标:包括航班安全事件发生率、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率等。
(三)服务效率指标:包括行李分拣效率、值机柜台办理效率、登机口服务效率等。
(四)服务成本指标:包括单位成本、能耗降低率等。
(五)员工满意度指标:包括员工培训满意度、薪酬福利满意度等。
第三章绩效评价方法第五条民航服务绩效评价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一)定量评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对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服务效率、服务成本等指标进行量化评价。
(二)定性评价:通过旅客调查、员工访谈、服务质量检查等方式,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第六条民航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第四章绩效管理措施第七条民航客运企业应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岗位的绩效管理职责。
第八条民航客运企业应定期对服务绩效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薪酬福利、晋升等方面挂钩。
第九条民航客运企业应针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服务质量持续改进。
第十条民航客运企业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民航客运企业应积极开展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旅客需求。
第五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民航客运企业应设立服务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三条民航客运企业应定期开展服务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民用航空机场效益管理提升模式分析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2,2020民用航空机场效益管理提升模式分析仵海燕(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7)在任何一个企业发展中,提升经济效益都是最为重要的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时间、资源以及机遇之间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同时还关系到企业以及企业员工自身的发展水平。
因此,对于我国民用航空而言,一定要全面认识到机场效益的重要性,对现有的业务类型进行不断优化,加强成本控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民用航空机场管理作用,对自身所涉及到的政策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客户资源等进行充分利用。
相关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对其各方面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进一步加强对航空市场的培育工作,从而吸引更多的民用航空投入到市场当中,这对于民用航空机场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民用航空机场效益管理概念分析效益管理的核心思想为“成本领先,协同发展”,因此,对于民用航空机场而言,要想将效益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构建出成本领先的民用航空机场,同时保证在各类业务上具有一定的特色。
加强效益管理工作,对于提升民用航空机场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还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机场效益,从而促进民用航空机场发展目标的实现。
将效益管理的概念进行不断延伸,指的就是民用航空机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公益效益。
如今,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交通基础公共设施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而民用航空机场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身在发展中可以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公益性,因此,民用航空机场在发展中不能将重点只放在经济效益方面,还应该对社会效益以及公益效益引起高度重视。
(一)公益效益通常情况下,民用航空机场在建设过程中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为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改革开放、适应国家发展要求,最终保证行业服务目标以及国家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才能体现出良好的公益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航空的经济效益评估及指标体系飞机可用率反映飞机利用程度的综合性指标,通常以报告期内在册飞机的平均一日生产飞行小时(即在册飞机平均一日利用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式中,生产飞行小时是指飞机在运输生产中的空中飞行时间,即从飞机起飞时机轮离地的瞬间起至着陆时机轮接触地面的瞬间止的空中运行时间。
百生产飞行小时不计在内。
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是指报告期内已经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登记注册、持有有效适航证书,并正式投入生产飞行的飞机平均架数。
常用的计算公式为:中国目前计算飞机利用率的方法与国际上通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国际民航组织规定,计算飞机日采用飞机的轮挡小时,即飞机在一次飞行中自离机坪起至着陆后滑回停机坪时止的全部时间。
飞机利用率飞机可利用率是指在用飞机可用架日与在用飞机总架日的比率。
()报告期日历天数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报告期生产飞行小时=时/日在册飞机日利用率÷报告期日历天数在册飞机架日数平均在册飞机架数=%日报告期内在用飞机总架架日报告期内在用飞机可和飞机可利用率=100⨯由承运人按其所管的机型机队分别进行核算,统计期限为月、季、年。
计算公式为:在用飞机是指当月可安排出勤的飞机,即:在用飞机等于在册飞机减去在用飞机。
不在用飞机是指因为高级定检、翻修、封藏、大改装等需要场时间较长,不能在当月内正常安排出勤的飞机,一般是指一次停场持续时间达四周(含)以上的飞机。
在用飞机总架日是报告期内飞机架数乘以日历天数。
可用架日是飞机具备适航条件,可在当日安排的架日。
可用架日等于报告期内在用飞机总架乘以日历天数再减去不可用架日。
因招待低级定检(如A、B、C级)、小改装需要短期售货亭要场或因排除故障停场,不能在当日内安排出勤的飞机均被视为不可用飞机。
不可用架日即报告期内全机队停场总天数。
飞机可用率与机队梯次使用安排、航线维修质量、器材供应和工作效率有关。
梯次使用安排合理、航线维修质量可行、器材供应及时、工作效率高,飞机可用率就稳定;反之,将出现可用率忽高忽低的现象,影响运力调配,甚至造成航班紧张。
飞机技术延误率飞机技术延误是指因为机务维修保障工作方面发生的延误。
其中的延误是指飞机在执行中推迟离港时间,延误时间等于撤除轮挡的时间与班期时刻表上规定的起飞时间之差。
各国大多数航空公司规定延误时间达15分钟(含)以上为统计标准。
造成延误的主要原因有天气、运输服务、机场手续、机务保障和其它意外事件。
飞机滑离客机坪后因故障造成滑回、中断、返航、换机等,变可转换为技术延误。
滑回是飞机在撤除轮挡后至起飞线之间的滑行过程中发生故障而掉头滑回客机坪。
中断起飞是发动机油门被推至起飞功率,飞机滑离起飞线,进入起飞滑跑过程中发生故障,中断起飞的动作。
返航是飞机起飞后因发生故障而返回原机场着陆。
换机是飞机在离港前或离港后所发生的故障,因无力在短时间内排除和恢复适航性能而调整备份飞机替换。
如无备份飞机,当日又排除不也故障,则只好取消航班。
飞机技术性能好,使用操作正确,维修单位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高,机队技术延误率就低,反之,则延误率就高。
飞机技术延误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民用航空(运输)的需求弹性人们对民用航空(运输)的需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们的收入水平、民用航空运输的价格、其它民用运输方式的速度和价格价等。
民用航空运输需求量对这些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就称民用航空运输的需求弹性。
民用航空的不完全竞争民用航空的不完全竞争指的是民用航空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这样的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总次数统计期内机队营运起落数统计期内飞机技术总次=%飞机技术延误率100⨯1.民用航空运输提供的和服务会有差异。
2.航空公司数量少。
市场上只有少数几家航空公司,其行为的变化会对航空运价的高低有较大的影响。
3.进入市场受到限制。
由于垄断的存在,少数几家航空公司已经控制了市场,它们通过将运价确定为新加入者收支平衡点以下等手段,迫使新加入者很难进入。
4.航空运输信息是不完全的,双方都有不可能完全了解市场的运价信息。
民用航空的完全竞争民用航空的完全竞争指的是民用航空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样的市场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各航空公司提供的舱位和服务质量必须相同,是指所有航空公司必须出售同类飞机的同类舱位,服务质量相同,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差异。
2.市场上拥有众多的航空公司和众多的民航旅客或用户,即每家航空公司只提供市场总供给量的一小部分,不会因其行为而影响市场的价格。
第一个旅客或用户只购买一张客票或只占客票总供给的一小部分,不会因为某个顾客而影响票价。
因此,航空运输供求双方都有是市场运价的接受者。
3.每个航空公司都有进入市场的自由,也即市场上没有进入壁垒。
4.各方都很了解航空运输的有关信息,航空运输服务的供求双方完全了解现在和将来的运价信息,因而不会有任何人可以高于市场的运价进行购买或以低于市场的运价来销售。
民用航空效益评估民用航空是国民经济一个生产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航空运输服务,航空运输企业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考虑投入和产出比,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低的人力物力消耗求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要做到这一点,民用航空运输企业就必须经常地进行效益的考核和评估。
民用航空的产品虽然是一种服务,没有物质形态,但它的投入产出过程相当复杂。
为了反映出它的生产过程和实现的效益,必须设定一些指标,作为评估和考核工作的依据。
对航空运输企业的效益评估,一般有三个指标:一是载运比率,二是营运比率,三是收益—成本比率。
1.载运比率,它是航空运输最重要的经济指标之一,其计算方法,涉及以下几个概念:可用客座数就是飞机上可以用来让旅客乘坐的座位数量,每架飞机的可用客座数一般是固定的。
可用客公里数,是飞机飞行一次,其航程距离与可用客座数相乘之积。
它表明了该班飞行的最大可销售产量。
实现了的产量,是指每一航班销售的客座数乘上该班飞行距离所得的客公里数。
该航班的旅客载运比率,就是指某航班实现的产量点可用客公里数的百分比。
由于航程是固定的,不受乘机旅客数的变动的影响。
因此旅客数,或者,客座出售数,占可用客座数的比率就成为每一航班的旅客载运比率,反映了产量实现的水平。
这个载运比率就可被子用来衡量航空运力有多少是被子社会利用了,也就是有多少运力实现了社会效益。
显然,载运比率越高,社会效益也就越高。
2.营运比率,是衡量民航运输经济效益好坏的综合指标。
营运比率的计算,涉及以下几个概念:营运收入是平均运价与运量之积。
平均运价是客运中每客公里的平均收费和货运中每吨公里的平均收费,平均运价有时也称收益。
运量,对于客运来说,就是收费客公里数;对于货运来说,就是收费吨公里数。
营运支出是单位成本与运力之积。
单位成本指的是单位可用客座公里的成本或单位可用吨公里的成本。
运力,,对于客运来说,就是可用客公里数;对于货运来说,就是可用吨公里数。
营运比率是营运支出与营运收入之比。
显然,营运比率越低,表明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效果越好,反之,越差。
为了直观地进行反映,一般也用营运反比率来表示,即用营运收入与营运支出之比来表示。
则营运反比率越高,表明经济效益越好。
3.收益—成本比率,以客运为例,就是每一收费客公里的运价或收益除以每一可用客座公里的营运成本。
这个比率高,说明民航企业经营效果好,反之则差。
民航企业的生产民航企业的生产,就是利用民航资源去实现航空运输服务,就是把民航的各项资源组合利用起来生产效用。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生产必须是创造效用和价值的。
民航生产是效用的创造,具体说,民航生产提供的是民航服务,它给消费者或用户创造了时间、地点和形式的效用。
但是,这种服务本身与一般商品不同,它没有物质形态,一生产出来就被消费掉,在消费的同时就算实现了生产,因此也无库存可言。
效用并不是指“有用”,在民航经济学里,效用是一种人们所需求的质量,“地点效用”就是指需求的地点。
例如,一批在广州的货物现在上海需用,把它从广州运到上海,就产生了地点效用,也就是这批广州货物在需用它的地点上海发挥了作用。
民航生产还是价值的创造。
任何民航资源,每次使用时都必须向资源的提供者支付一定的代价,而民航在向民航消费者提供民航服务时已经高于原有资源的价值,从而使民航产品即民航运输服务在价值上得到了相应的增高,也就是说,民航生产是创造价值的。
民航企业的需求民航企业的需求是一种航空运输的个别需求或个量需求,一个国家的民航运输的需求是航空运输的总量需求,是各民航企业需求的加总。
民航企业的需求,是一定时期内需要航空运输服务的人们或市场对应于航空企业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所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其中的商品比如客运服务或货运服务,价格即运价。
人们对航空运输服务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
但是,一般而论,人们对航空运输服务的需求量与航空运价成反比。
民航运输发展的总供求平衡民航运输的总求平衡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民航运输的总供给,一是民航运输的总需求,三是民航运输总供给与民航运输总需求的平衡。
民航运输的供给也称民航运输的供给量,是个“个量”,是指某个航空公司向市场提供或供给的量。
比如某航空公司在一定时期内的运营量,对于客运来说比如为10亿客公里/年,对于货运来说比如为1亿吨公里/年。
民航运输的总供给也称民航运输的总供给量,是个“总量”,是指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中民航运输的供给量,比如我们国家所有航空公司在一定时期向市场提供的运输量。
相应地,民航运输的总需求也是个“总量”,是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中人们或市场对民航运输需求的总量。
民航运输的总供求平衡就是,民航运输的总供给要与民航运输的总需求相等。
民航运输的总供给的大小与民航运输的投入大小有关,民航运输的总需求与人们的收入和民航运输的运价等因素有关。
如果民航运输的总供求不平衡,就可能出现要么代不应求,要么供过于求。
出现民航运输供不应求的现象,可能是因为民航运输的资金投入不足,也可能是民航运价太低而航空公司无积极性。
出现民航运输供过于求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因为人们的收入水平太低,也可能是民航运输的价格太高。
民航运输发展的相关弹性系数航空运输发展受社会的、经济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民收入增长、航空运价、旅客利用航空运输的性质、各种运输方式的时间差和运价差、进出口贸易量的变化等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率与引起航空运输发展速度变化率之比,就是航空运输发展的相关弹性系数。
国际民航组织等国际机构,一些大的航空公司、飞机制造公司,都以各自独有的方法对航空运输的发展进行了预测,普遍认为:航空运输的发展,归根到底受经济发展的制约。
从统计的规律性趋势可以发现,世界主要国家航空运输成长期的发展速度相当于其经济发展速度的2倍以上,因此,航空运输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弹性系数应该大于2。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弹性系数相应于航空运输发展的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