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方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e241cc5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9.png)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4.08.18•【文号】国务院令第162号•【施行日期】1994.10.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发布日期:1998年12月27日,实施日期:1999年1月1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2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已经1994年7月4日国务院第2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鹏1994年8月18日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划定的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保护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未作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基本农田保护应当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管理的方针。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对侵占、破坏基本农田以及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七条国务院土地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全国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条例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基本农田划定方案
![基本农田划定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634fe7c1cfad6195fa712.png)
基本农田划定系统技术方案目录1引言 (5)1.1 任务背景 (5)1.2 系统设计原则 (6)1.2.1 开放性 (6)1.2.2 安全性 (6)1.2.3 先进性 (7)1.2.4 实用性 (7)1.3 设计依据 (7)2系统特点及设计思想 (8)2.1 系统特点 (8)2.2 系统设计思想 (9)2.2.1 贯彻开放式的思想和一体化的应用解决方案 (9)2.2.2 建立灵活实用性的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10)2.2.3 以管理为中心、以业务为导向、以数据为基础,为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10 3ARCGIS平台的特点 (10)3.1 A RC GIS系统强大的功能 (11)3.2 A RC GIS可伸缩的体系结构 (11)3.3 A RC GIS系统的开放性 (11)3.4 A RC GIS的数据库技术 (12)3.5 A RC GIS的通讯和网络技术 (12)3.6 A RC GIS E NGINE (13)4系统总体设计 (14)4.1 运行环境 (14)4.1.1 硬件配置 (14)4.1.2 软件配置 (14)4.2 网络结构 (15)4.3 系统体系结构 (15)4.4 软件体系结构 (16)4.5 系统技术路线 (16)5数据库结构设计 (17)5.1 数据库总体框架 (17)5.2 坐标系统 (18)5.3 数据模型 (18)5.4 多尺度空间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21)6基本农田划定业务 (22)6.1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22)6.1.1 概述 (22)6.1.2 基本农田现状分析 (24)6.1.3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 (25)6.1.4 调整划定要求 (26)6.1.5 基本农田片(块)边界的确定 (28)6.1.6 基本农田编号 (28)6.1.7 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的落实 (28)6.1.8 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的设立 (28)6.1.9 基本农田增划 (29)6.1.10 成果整理 (29)6.2 基本农田占用补划 (29)6.2.1 概述 (29)6.2.2 拟定占用补划方案 (30)6.2.3 占用(减少)基本农田确认 (31)6.2.4 成果编制 (32)6.2.5 验收与上报 (32)7系统功能初步设计 (32)7.1 基础功能 (32)7.1.1 GIS通用功能 (32)7.1.2 图形编辑功能 (33)7.1.3 数据录入与更新功能 (35)7.1.4 空间分析功能 (35)7.1.5 查询统计功能 (35)7.1.6 基本农田分布图输出功能 (36)7.1.7 文档管理功能 (36)7.2 系统权限管理功能 (36)8系统性能设计 (38)8.1 可靠性要求 (38)8.2 安全性要求 (38)8.3 假设和依赖 (38)8.4 用户界面 (38)8.5 灵活性要求 (39)8.6 故障处理要求 (40)8.7 数据备份与恢复要求 (40)9安全与保密 (40)9.1 信息访问安全 (40)9.2 信息存储安全 (41)1引言1.1任务背景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以及移民建镇速度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占用,造成了耕地数量的急剧下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5f44f37f1922791688e86a.png)
基本农田的划定和保护措施作者:王瑞丰来源:《绿色科技》2011年第01期摘要:介绍了基本农田的定义与概念,分析了基本农田的划定,从制定规划、加强审查、监析管理、农田质量等方面探讨了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基本农田;划定;保护收稿日期:2010-12-25作者简介:王瑞丰(1969—),男,山东广饶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地规划、土地利用等管理方面工作。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1-0152-021 引言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是保护的重点对象,因此各级土地管理部门竭尽全力严密保护。
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是《土地管理法》确定的重要条款。
同时,国务院还发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基本农田的内容、划定、保护、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做了具体规定。
当前,新一轮市、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正在编制过程中,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已经开展。
由于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实施性规划,各类土地保护与利用的控制性指标、规模和布局都要通过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因而,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地位,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事关今后的土地利用的可操作性,特别是基本农田的规模和布局,如何把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地块、图斑,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是目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2 基本农田的划定2.1 划定的基本农田必须是耕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面积的80%以上。
也就是说,划定的基本农田一定是耕地,但耕地不完全划入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只是耕地的一部分。
作为后备资源复垦开发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只有通过复垦开发整理后,才能划入基本农田。
这次规划修编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基本农田指标是1 398hm2,要求基本农田的面积必须是净面积,也就是图斑地类面积,而不是整个图斑面积,因为有的图斑包含着线状地物和其他零星地类面积,这部分面积必须扣除,这样才能确保基本农田面积的真实性。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d7bf88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b.png)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
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利用现状:只有实际利用作为农田的土地才能被认定为基本农田,其他任何用途的土地都不属于基本农田范畴。
2.土地质量:基本农田必须是土地质量较好、适宜农业生产的土地,不能是山、水、荒滩等无法种植农作物的地方。
3.地处重要农业区:基本农田一般集中在国家或地方规划的重要农业区,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好的气候、土地和水资源,使得它们最适合农业生产。
4.保护意义:基本农田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资源,需要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利用,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说,基本农田的认定标准是比较严格和细致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考虑和评估。
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建议及做法
![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建议及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d55be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4.png)
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过程中的建议及做法1162017年第3期生态产业按照国家要求,结合省国土资源厅联合省农业委员会的意见为更好的推进本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本人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关于本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几点建议。
1.把握好基本农田划入划出的要求1.1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1.1.1市区及县城周边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达到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的现有耕地。
1.1.2交通沿线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质量等别和地力等级达到县(市、区)平均水平以上的现有耕地。
1.1.3尚未划为永久基本农田的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
1.1.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的其他应当划为和优先划为基本农田且尚未划入的耕地。
1.2可以划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1.2.1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中计划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
1.2.2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由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进行监测和评价认定的遭受严重污染无法治理的耕地;因自然灾害和生产建设活动严重损毁无法复垦的耕地。
1.2.3不符合地类要求的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1.2.4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农用地,包括可调整的林地等。
2.做好摸底调查和举证工作2.1明确采用的基础资料。
城镇周边现有耕地应以2013年完成的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最新的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依法批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耕地等别补充完善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成果等为基础。
2.2明确调查方式。
采取内业分析和外业调查的方式。
2.3明确调查的范围。
一是对于划入的图斑的调查。
划入图斑分为城镇周边的一般耕地和其他范围地区的一般耕地。
城镇周边为关注的重点。
二是对于划出图斑的调查。
即已划定基本农田中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图斑。
包括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污染无法恢复治理的耕地,实地为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硬化或者耕作层破坏的设施农用地、耕作层破坏的林地和园地等。
2.4明确举证材料的范围。
土地管理与法规:基本农田保护区概念
![土地管理与法规:基本农田保护区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352bf9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7a.png)
3.基本农⽥保护区概念基本农⽥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实⾏特殊保护⽽依据⼟地利⽤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4.基本农⽥保护区划定(1) 划定基本农⽥保护区的依据。
划定基本农⽥保护区的依据是⼟地利⽤总体规划,⼟地利⽤总体规划是协调各⾏业⽤地的规划。
基本农⽥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县级⼈民政府国⼟资源⾏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划定时,要严格按照《⼟地管理法》规定了划定基本农⽥占耕地“80%”的数量要求。
例题1:基本农⽥保护区划区定界的基本单位是( )。
(2000⼟地管理基础试题)A.村B.乡(镇)C.县(市)D.省(⾃治区、直辖市)答案:B解析:基本农⽥保护区以乡(镇)为单位划区定界,由县级⼈民政府⼟地⾏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农业⾏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例题2:根据法律规定,各省、⾃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应当占本⾏政区内耕地的( )以上。
(2002⼟地管理基础试题) A.60%B.80%C.90%D.95%答案:B解析:各省、⾃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应当占本⾏政区域内耕地的80%以上。
(2)划⼊基本农⽥保护区的具体范围根据《⼟地管理法》、《基本农⽥保护条例》规定,下列耕地应当根据⼟地利⽤总体规划划⼊基本农⽥保护区,并进⾏严格管理:①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民政府批准确定的粮、棉、油⽣产基地内的耕地;②有良好的⽔利与⽔⼟保持设施的耕地,正在实施改造计划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产⽥;③蔬菜⽣产基地;④农业科研、教学试验⽥;⑤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基本农⽥保护区的其他耕地。
根据⼟地利⽤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地区周边的耕地,应当优先划⼊基本农⽥保护区;需要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的耕地,不应当划⼊基本农⽥保护区。
(3)基本农⽥保护区划定的原则,包括:(1)重点保护原则。
“⼗分珍惜、合理利⽤⼟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项基本国策,划定基本农⽥保护区,要把⼟地质量好,集中连⽚的⾼产稳农⽥保护起来,以满⾜⼈们对耕地的⼤量需求。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方法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59a806b7360b4c2e3f64c0.png)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方法一、基本农田相关概念(一)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二)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三)基本农田保护片(块)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划定的具体的基本农田地块。
(四)基本农田图斑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地类图斑。
(五)永久基本农田国土资源部党组在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文件中提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结合县级、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在按照上级规划下达指标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中,将粮棉油生产基地,有良好水利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高产、稳产、优质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的保护”。
我们理解永久基本农田是为了保证国家基本的粮食安全,实行永久保护、严禁占用和调整的优质基本农田。
这个永久首先是标示牌永久,然后是地块区位上的永久,就是说这一片划定为基本农田的,就不能随便动。
根据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基本农田必须落实到地块、标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证书上,并设立统一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严禁地方擅自调整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那么这对于正确、合理地划定基本农田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二、基本农田划定程序(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组织准备,制定工作计划、技术方案、资料搜集与整理。
1、组织准备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一件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全局的大事,不仅仅是国土系统的事,与全市各部门、各地区的发展息息相关。
组织工作,各县政府应组建由政府主要(主管)领导和土地、农业及其它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确定工作方案和解决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划区定界工作中的问题;确定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及布局方案。
2、技术准备工作计划制定:包括工作内容,工作进度,经费使用,人员组成与工作统一安排。
技术方案制定: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划区定界的方法及内容,技术路线,成果的要求。
2024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2024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394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6.png)
2024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____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一、背景基本农田是国家保护的耕地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基本农田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侵占。
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制定本方案,明确____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二、目标1. 落实国家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坚决杜绝基本农田被非农建设项目侵占。
2. 划定固定基本农田的范围,确保农业生产可以持续稳定进行。
3. 完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基本农田监测和保护机制。
三、任务1. 完善基本农田划定标准和指导意见,明确不同地区的划定原则和方法,确保划定工作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2.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和相关部门的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农田的违法占用和损害行为,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4. 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奖励和补偿政策,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为划定工作中受到经济损失的农民提供相应补偿。
5.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加强基层政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确保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作步骤1. 制定和修订基本农田划定标准和指导意见,明确划定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2. 开展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3. 制定基本农田划定的工作方案,明确划定的范围和流程。
4. 开展基本农田划定的实地调查和核实工作,准确确定基本农田的位置和边界。
5. 搜集和整理基本农田划定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建立基本农田数据库,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6. 开展基本农田划定的公示和听证工作,接受公众和相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7. 制定并发布基本农田划定的结果,明确划定的范围和保护措施。
农田的违法占用和损害行为。
9. 定期评估和调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2023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2023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3785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3.png)
2023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____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____年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以乡为单位进行,要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划定基本农田。
要突出保护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功能,加强对耕地的管理和保护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步骤:(一)确定工作机构和人员:1.各县设立基本农田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基本农田划定工作;2.乡镇设立基本农田管理中心,负责实际工作的组织和实施;3.流动人口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要配合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二)调研和数据准备: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GPS测量仪器,获取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数据;2.组织调查研究,了解农田利用情况、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情况等;3.建立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整合各类数据和信息。
(三)划定基本农田的原则和方法:1.基本农田的划定遵循耕地保护优先原则,以区域乡村发展规划为依据;2.划定基本农田的方法包括遥感影像解译、GPS测量、实地调查等;3.基本农田的边界以行政村界、河流、公路等自然和人为界限为准。
(四)基本农田划定的标准和指标:1.耕地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土壤肥力、水分条件、坡度、土层深度等要素;2.农业生产功能评价标准:主要包括适宜的气候条件、灌溉条件、农作物种植适宜性等要素;3.基本农田的面积应保持在一定比例内,确保农业生产的需要。
(五)基本农田划定的程序和决策过程:1.乡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组织基本农田划定的决策过程;2.征求乡村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听取专家的意见和评审;3.基本农田划定的决策结果要向社会公开,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六)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1.加强对基本农田的日常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农田利用中的问题;2.制定农田利用规划,明确土地的用途和管理办法;3.加强农田的防护措施,防止土地的退化和污染。
三、工作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县级基本农田办公室是全县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领导机构,要加强对各乡镇划定工作的协调和督导,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https://img.taocdn.com/s3/m/e3ac262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e.png)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8.12.27•【文号】国务院令[第257号]•【施行日期】1999.01.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已经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总理朱镕基1998年12月27日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促进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本条例所称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第三条基本农田保护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作为政府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内容,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监督实施。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基本农田的义务,并有权检举、控告侵占、破坏基本农田和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第六条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全国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依照本条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家对在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划定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当将基本农田保护作为规划的一项内容,明确基本农田保护的布局安排、数量指标和质量要求。
省级基本农田数量确定与指标分解方法初探
![省级基本农田数量确定与指标分解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8855df3a376baf1ffc4fad9e.png)
2.2.1 分解依据
江西省基本农田保护数量向江西省 11 个设区市分解的主要依据是各设区市的人口状况、耕地现状、宜耕后
备资源状况、粮食生产总量以及建设占用耕地状况等。
( 1)人口状况:基本农田保护数量一般与其人口数量呈正比,即人口越多,区域所需保护的基本农田数量也
越多。但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虽多,保护的基本农田却较少,他们主要通过从外地调入农产品来满足全区
V ol.20 N o.6 D ec.,2006
省级基本农田数量确定与指标分解方法初探
陈文波 1,2,赵丽红 1,叶明珠 1,吴志伟 1,罗 可 1
( 1.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45; 2.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基本农田数量确定和指标分解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因素分析法和半定
Si = S×( P1 i·w1 + P2 i·w2 + P3 i· w3 + P4·i w4 - P5·i w5) 式中:Si 为第 i 个设区市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S 为江西省行政区实际基本农田保护数量;
( 式 2)
P1i 为第 i 个设区市历年人口数占省总人口数的平均比例; P2i 为第 i 个设区市历年耕地面积占省耕地总面积的平均比例; P3i 为第 i 个设区市历年粮食产量占省粮食总产量的平均比例; P4i 为第 i 设区市历年宜耕后备资源面积占省宜耕后备资源总面积的平均比例;
江西省 2020 年基本农田面积采用图 1 的技术方案进行预测。
图 1 江西省 2020 年基本农田面积预测 Fig.1 Pr ediction of pr ime far mland ar ea of J iangxi in 2020
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方法
![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0eac4e8856a561252d36fcb.png)
研究方法 区位修正) (区位修正)
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后,在指标分解时要 尽量做到基本农田的布局集中连片,避开 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保证一定数量的 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同时又要考虑布局具 有一定的弹性,近期建设合理占用的耕地 可以调出原基本农田范围,远期可能占用 的应保留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并留有一定 的机动田。
前人研究评述
问题:基本农田保护区,及 zoning以外和 zoning以外和 以内出现的农地所有者土地价值的人为抬 高和人为贬低,及windfall 高和人为贬低,及windfall effects and wipeout effects, 也就是出现美国经济学家 (Guardner,1977)质疑的农地保护的公 Guardner,1977)质疑的农地保护的公 平性问题。
研究结论与讨论
基本结论 城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应该主 要从土地的供给着手; 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不仅应该考虑规 模、质量、区位,而且应该考虑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
讨论
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是否是越高越好? 辐射范围大的大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率的确定是 否仅应该放在其上一级省级行政区考虑? 如果≥80%的保护率科学,当一个城市基本农田 如果≥80%的保护率科学,当一个城市基本农田 保护率低于此值时,是否应该给予补偿,如何确 定补偿标准? 当缺乏土地质量级别数据时,采用什么办法替代? 近三年的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第二次土壤普查一、 二等地的比率?96年的质量评价数据? 二等地的比率?96年的质量评价数据?
研究方法 质与量的加权) (质与量的加权)
质量和数量是基本农田两个最重要的属性, 在综合取值时,各自的权重应取多大,要 结合当地耕地数量和质量现状确定。我们 考虑到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认为质量 权重可以适当调小。 质量因素的考虑也可以以修正的方式进行, 在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在数量预测结果 基础上进行正的修正,反之则进行负的修 正。
2024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2024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ef4db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1.png)
2024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是为了保护农田资源,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农田保护和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工作方案旨在将城市周边区域内的永久基本农田进行精确划定,并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确保农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二、工作原则1. 科学性原则:根据农田资源的特点和城市规划的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田划定标准和方法,确保划定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
2. 公平性原则:确保农田划定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听取相关利益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3. 生态性原则:注重农田划定的生态效益,保护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效益性原则:权衡城市规划和农田保护的关系,合理利用农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三、工作内容1. 划定农田保护红线。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标准,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资源状况,确定城市周边区域内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红线划定原则包括农地耕地比例、水土着生态条件、生态功能等因素,确保划定结果符合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2. 制定农田划定标准和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研究制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农田生态评价方法、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等,确保划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开展现地调查和遥感监测。
结合现地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对城市周边区域内的农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监测,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农田划定提供科学依据。
4. 制定农田保护政策和措施。
在划定农田保护红线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城市周边农田保护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包括农田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的补贴政策、农田资源的综合管理等,为农田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管理保障。
5. 建立农田保护监测和评估体系。
建立城市周边农田保护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包括农田资源状况的监测、农田生态环境的评估、农业生产效益的评估等,为农田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导。
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
![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f823fc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f.png)
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农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农田资源,四川省政府制定了《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
该细则旨在加强对基本农田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田利用效益。
二、基本农田的定义和划定根据《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实施细则》,基本农田是指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
基本农田的划定原则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业发展需求,经过科学评估和专家论证确定。
三、基本农田保护的原则和措施1. 保护优先原则:基本农田的保护优先级高于其他土地利用需求。
在土地利用决策和规划中,应优先考虑保护基本农田。
2. 限制开发原则:基本农田严禁非农业建设和开发利用。
对于已经开发利用的基本农田,应采取补充措施,确保农田功能不受损害。
3. 强化管理措施:加大对基本农田的监管和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农田保护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置违法行为。
4. 资金支持措施:加大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田保护工作和农业发展。
四、基本农田保护的实施步骤1. 制定农田保护规划: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和农业发展需求,制定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和保护目标。
2. 划定基本农田范围:通过科学评估和专家论证,确定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和范围,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3.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监测系统,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基本农田进行监测和评估。
4.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和社会公众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5. 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基本农田的执法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基本农田的保护效果。
五、基本农田保护的效果与影响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省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基本农田的保护率不断提高,农田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同时,基本农田保护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51289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c.png)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建立完善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保障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2.原则:(1)科学性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需要依据科学的土地利用评估和规划。
(2)公平公正原则: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不得侵占农民的土地权益。
(3)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障农田资源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划定过程和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相关土地利用情况、土地资源状况、农田保护政策等数据,用于分析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的依据。
2.评估和规划: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土地利用评估,制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确定划定范围和标准。
3.征求意见:将评估和规划方案公示,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和建议,确保公众参与,形成划定的共识。
4.划定农田边界:根据评估和规划方案,确定永久基本农田的边界线,确保划定的农田面积符合划定标准。
5.划定结果公布:将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边界线公布,并建立相应的登记制度,确保划定结果的有效执行。
四、保障措施1.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能够依法进行。
2.激励措施:对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田保护工作。
3.监督管理:建立监督和管理机制,对农田利用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4.教育宣传:加强农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对农田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
五、预期效果和风险应对1.预期效果: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了农业的稳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风险应对:可能面临的风险有土地征用补偿不公、农民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
为应对这些风险,需要建立健全的补偿制度和农民维权机制,确保农民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六、实施计划和预算1.实施计划: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划定工作的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
2.预算安排:根据实施计划,制定划定工作的预算安排,确保划定工作的顺利进行。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92d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5.png)
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基本农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方案。
本方案的目标是明确基本农田划定的原则和方法,并建立健全基本农田的管理与保护措施。
二、划定原则1. 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把粮食产能作为划定基本农田的首要依据。
2. 尊重农民利益,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确保基本农田划定过程的公平公正。
3.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考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差异性,确保基本农田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4. 科学合理划定基本农田,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确保划定结果准确、可靠。
三、划定方法1. 获取基础数据:收集相关农田调查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壤质量、农作物生产能力等,通过现场调查和遥感技术获取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分等图、土壤质量图等基础数据。
2. 制定划定标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制定基本农田的划定标准,明确划定的指标和范围。
3. 划定工作组织:成立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组,确立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机构,负责划定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4. 划定过程:根据划定标准,对土地利用进行分类划分,确定哪些土地适宜作为基本农田。
划定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和意见,确保农民利益充分保护。
5. 划定结果公示和审核:划定工作完成后,将划定结果进行公示,并组织相关部门对划定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划定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和可靠性。
四、管理与保护措施1. 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政策,明确基本农田的保护范围、管理权限和责任。
2. 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项目审批制度,确保基本农田的合理利用和规范管理。
3. 实施耕地轮作制度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基本农田的生产能力和可持续性。
4. 加强基本农田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5. 完善农田土地所有权制度,加强土地的流转和管理,确保基本农田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证研究
两个修编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的确定 数量上运用资源禀赋法预测基本农田保护率值为 在70%,责任分摊法65%,两种方法取均值 70%,责任分摊法65%,两种方法取均值 67.5%;质量系数法由于缺乏该省各城市的耕地 67.5%;质量系数法由于缺乏该省各城市的耕地 等级数据,用该城市耕地一级比例28.11%[1]和 等级数据,用该城市耕地一级比例28.11%[1]和 全省优质耕地29%[2],做对比,q0/p0=qu/pu, 全省优质耕地29%[2],做对比,q0/p0=qu/pu, 这里qu是全省一级耕地比例,pu为全省基本农 这里qu是全省一级耕地比例,pu为全省基本农 田保护率,该城市为80%,计算得到P0=77.54 田保护率,该城市为80%,计算得到P0=77.54 % ;在数量、质量方法综合取值时,我们考虑 该市耕地质量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当,数量与质量 权重各取0.5,加权平均该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 权重各取0.5,加权平均该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 率为72.52%。 率为72.52%。
前人研究评述
问题:基本农田保护区,及 zoning以外和 zoning以外和 以内出现的农地所有者土地价值的人为抬 高和人为贬低,及windfall 高和人为贬低,及windfall effects and wipeout effects, 也就是出现美国经济学家 (Guardner,1977)质疑的农地保护的公 Guardner,1977)质疑的农地保护的公 平性问题。
前人研究评述
台湾的重要农业生产地区、一般农业生产 地区和农业保育区的划分 优点:从农地的质量等级和土地的生产力 为根据划分 问题:农地冻结发展和买卖,有欠公平
前人研究评述
国内上轮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国内上轮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基本农 田保护区规划》 田保护区规划》专题中的主要作法:从需 求出发(领导需求:沿海城市基本农田保 护率≥80%;粮食安全需求:城市总人口 护率≥80%;粮食安全需求:城市总人口 ⅹ 均 费 ⅹ /耕 单产= 单产=耕 , 耕 /耕 总 积= 农 护 ; 发 建设 建设 求: 建设 建设 、 耕 减 , 耕 80% 为 )
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二)
上轮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有量和 基本农田保护率的确定方法科学吗?保护 的绩效高吗? 此轮修编的动机? 次轮修编如何科学确定城市的耕地保有量 和基本农田保护率?
前人研究评述
国外基本农田的等值词:prime 国外基本农田的等值词:prime farmland high quality agricultural land 国外基本农田划分的方法:美国LCSA的方法和 国外基本农田划分的方法:美国LCSA的方法和 Storie Index Rating方法 Rating方法 国外划定基本农田的作法:Zoning 国外划定基本农田的作法:Zoning or eminent domain by zoning 优点:以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和地块的规模为出发 点,来确定是否为High 点,来确定是否为High quality 或者 prime farmland,即是从土地的供给为基本出发点,能 farmland,即是从土地的供给为基本出发点,能 够真正保护好,保护的也是基本农田,也就是能 够量的确定) (量的确定)
方法一:保护率贡献反推法
Pu × Fus + ∑ Puoi × Fuosi = 80%
i =1
n
研究方法 量的确定) (量的确定)
方法二:资源禀赋法 资源禀赋法是考虑各城市耕地数量占全省耕地资源总量 的比例在确定其基本农田保护率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这 一共性,故 近似的认为bi/bj=pi/pj,, 近似的认为bi/bj=pi/pj,, bi,bj表示不同城市耕地资源占全省耕地资源的比例, bi,bj表示不同城市耕地资源占全省耕地资源的比例, pi,pj表示不同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 pi,pj表示不同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 i,j分别为城市编号。 i,j分别为城市编号。 若假设所求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为P0,则依据 若假设所求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为P0,则依据 b0/bi=p0/pi,得 b0/bi=p0/pi,得 p0=b0*pi/bi,这样能得到i p0值,取p0算术均值或加权 p0=b0*pi/bi,这样能得到i个p0值,取p0算术均值或加权 均值计算得到该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率。
研究方法 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
基本假定 假定1 假定1:某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确定基本农田保 护率≥80%是科学的; 护率≥80%是科学的; 假定2 假定2:同一省级行政区某城市和其他城市和县域, 在同样的资源背景下,享同样的土地资源保护和 发展的责任和权利; 假定3 假定3:同一省级行政区内,所有城市和县域,资 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是严格按照比较优势安排的; 假定4 假定4:在确定保护率中,耕地的数量、质量和区 位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研究方法 区位修正) (区位修正)
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后,在指标分解时要 尽量做到基本农田的布局集中连片,避开 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保证一定数量的 基本农田的稳定性,同时又要考虑布局具 有一定的弹性,近期建设合理占用的耕地 可以调出原基本农田范围,远期可能占用 的应保留在基本农田范围内,并留有一定 的机动田。
实证研究
该城市规划年期应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 耕地为现有耕地面积扣除需要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的坡耕地和低湖田,再加上开 发复垦中可能被划入基本农田的一部分耕 地。基本农田数量为254026.93公顷,基 地。基本农田数量为254026.93公顷,基 本农田保护率大约为72.56%。 本农田保护率大约为72.56%。 结论:我将两种方案的均值作为基本农田 的控制数量,基本农田保护率约为72.54 的控制数量,基本农田保护率约为72.54 %。
研究方法 质的修正) (质的修正)
方法二:间接修正法 在没有耕地级别数据的地方,还可以参考耕地的 经济产出水平作为其质量修正的指标。虽然经济 产出并不是完全由耕地质量决定,却与耕地质量 存在正的比例关系。经济产出水平可以使用的指 标通常有单位产量、单位总产值、净收入等。其 计算公式同前 ei/pi=ej/pj, e表示耕地的产出水平,i,j为城市编 e表示耕地的产出水平,i,j为城市编 号。这样也可以计算出若干个p0,然后取均值。 号。这样也可以计算出若干个p0,然后取均值。
研究方法 质的修正) (质的修正)
方法一:质量系数法 可以以某地区一级或一二级耕地数量占所有耕地的比例 和基本农田保护率建立对应关系,近似认为 qi/pi=qj/pj, 预求某个城市的p0, 预求某个城市的p0, p0=q0*pi/qi,这样能得到i p0值,取p0算术均值或加权 p0=q0*pi/qi,这样能得到i个p0值,取p0算术均值或加权 均值计算得到该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率。 q表示一级或一二级耕地占区域内总耕地数量的比例, p表示基本农田保护率, i,j分别为城市编号 i,j分别为城市编号
前人研究评述
优点:能完成规划任务,通过上级批准 问题:基本农田保护率和保有量的确定不 是从土地本身出发,不完全是从农地的质 量、区位和实际生产力水平,来界定哪些 农地应该保护,哪些农地应该发展 效果:规划达到了要求、实践中突破了指 标 结果:修编、重新再来
科学确定保护率理论基础
资源禀赋理论 区位论 公平与效率理论
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过程中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 方法探讨 -公平与效率统筹考虑
张安录 李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zhanganlu@
报告提纲
问题提出 前人研究评论 理论基础 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 研究结论与讨论
问题提出( 问题提出(一)
农田是否要保护?什么样的农田要保护? 什么是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要保护多少?80%科学吗? 基本农田要保护多少?80%科学吗? 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本? 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的科学的规模?质量? 区位?
研究结论与讨论
基本结论 城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率应该主 要从土地的供给着手; 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确定不仅应该考虑规 模、质量、区位,而且应该考虑资源禀赋、 土地资源的产出效率。
讨论
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是否是越高越好? 辐射范围大的大城市的基本农田保护率的确定是 否仅应该放在其上一级省级行政区考虑? 如果≥80%的保护率科学,当一个城市基本农田 如果≥80%的保护率科学,当一个城市基本农田 保护率低于此值时,是否应该给予补偿,如何确 定补偿标准? 当缺乏土地质量级别数据时,采用什么办法替代? 近三年的土地单位面积产出?第二次土壤普查一、 二等地的比率?96年的质量评价数据? 二等地的比率?96年的质量评价数据?
研究方法 质与量的加权) (质与量的加权)
质量和数量是基本农田两个最重要的属性, 在综合取值时,各自的权重应取多大,要 结合当地耕地数量和质量现状确定。我们 考虑到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较差,认为质量 权重可以适当调小。 质量因素的考虑也可以以修正的方式进行, 在耕地质量较高的地区,在数量预测结果 基础上进行正的修正,反之则进行负的修 正。
研究方法 量的确定) (量的确定)
研究方法三:责任分摊法
责任分摊法的思想是源于一个省的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由其所辖的 所有县、市基本农田数量汇总而成。各个县、市对全省基本农田保 护率均有一定贡献,其贡献的大小与该县或市耕地资源数量紧密相 关。 这一方法同数学上的加权平均相似。我们近似的认为某省基本农田 保护率 p =bo*po+bi*pi+bj*pj+…, bi含义同前,在此看成全省基本农田保护率均值的权重,∑bi=1, bi含义同前,在此看成全省基本农田保护率均值的权重,∑ p0=(p- bi*pi-bj*pj-…)/ bo p0=(p bi*pi-bj*pj已知全省保护率定位80%及其他城市耕地资源比例和保护率,可以 已知全省保护率定位80%及其他城市耕地资源比例和保护率,可以 反推出所要求的所求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PO。 反推出所要求的所求城市基本农田保护率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