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虫文化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三大类鸣虫与文化

浅谈中国三大类鸣虫与文化

浅谈中国三大类鸣虫与文化鸣虫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我国三大传统鸣虫是蝉类,蟋蟀类和螽斯(蝈蝈)类。

昆虫的鸣叫不是由口腔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而是通过身体某器官的振动或器官之间摩擦发声。

膜翅目的蜂类,双翅目的蚊蝇类是由于飞行时翅膀的振动而嗡嗡作响。

同翅目的蝉类是靠生在腹部的鼓膜振动而发声。

直翅目的鸣虫几乎全是借助器官之间的摩擦而发声,蝗虫类的鸣虫绝大多数是由后腿与前翅的摩擦而发声,蟋蟀类或螽斯类鸣虫是由前后翅的相互摩擦发声。

中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对三大鸣虫都有描述,在《豳风七月》中记载“五月鸣蜩”,即农历五月蝉开始鸣叫。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即是说,五月螽斯弹腿叫,六月纺织娘振翅,七月蟋蟀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

《大雅蕩》将蝉分为大蝉(蚱蝉)的蜩和小蝉(蟪蛄)的螗,“如蜩如螗”。

《诗经》中还有《蟋蟀篇》和《螽斯篇》。

蝉主要分为两种,较大的蝉,古称蜩,别名鸣蜩,鸣蝉,秋蝉,知了等,雄虫体长而宽大,长4,4-4,8厘米。

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地发出尖锐的声音。

较小的蝉叫蟪蛄,古称也叫螗,又名知了。

体长2,5厘米,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

从早到晚,鸣声作“哧哧”叫声,叫声不如蚱蝉大,响亮。

比较脆弱。

它可分为黄色蟪蛄和绿色蟪蛄等。

蝉是中国第一鸣虫,古代文人对蝉的描述非常多,《庄子达生》中有“痀偻承蜩”的故事,讲述一个驼背老人高超的捕蝉技术训练。

《吴越春秋》有“螳螂捕蝉,志在有利。

不知黄雀在后啄之”的记载。

更是许多诗歌描述的对象。

如南朝梁代的王籍《入若耶溪》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唐朝著名三首咏蝉诗有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和李商隐的《咏蝉》。

此外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宋朝柳永词《雨霖铃》的“寒蝉凄切”都是千古名句。

蟋蟀类昆虫,包括大型的油葫芦,中等的斗蟋蟀和体型小的蛉子,多生活在阴暗潮湿地方。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中国鸣虫文化源远流长,从古代开始就有关于鸣虫的记载。

鸣虫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审美趣味。

通过对中国鸣虫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和智慧。

起源与历史中国鸣虫文化起源于古代,最早的记载来自《尚书》中的“丹书铁券”:“夫天地之气,感而化之。

阴阳之理,调而和之。

小至虫蛇,大至龙虎,凡物之情,莫不见于虫。

虫之音,散乎天地,乐乎人心。

”这表明中国古代已经注重观察自然界,特别是对虫类的观察,赏虫已经成为了一个传统的文化活动。

汉代诗人张衡也曾写过《蟋蟀》一诗,将蟋蟀视为鸣虫中的佼佼者。

明清时期,鸣虫文化达到了巅峰,成为了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

当时人们不仅会养虫,还会培育出许多品种的鸣虫。

《红楼梦》中曹雪芹曾用一章文字来讲述蟋蟀的品种、赛蟋蟀的方式和规则。

明代有名的蟋蟀大师曹唐生就是培养出各种高质量的蟋蟀并训练出千奇百怪的技巧来赛蟋蟀的先驱。

文化内涵鸣虫文化除了其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还有许多内涵和特点。

首先,鸣虫文化强调“音乐”的概念。

鸣虫所发出的声音,具有莫测深邃、相得益彰的高度韵律美。

其次,鸣虫文化还强调“礼仪”的精神。

在古代,鸣虫比武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需要有完整的规则和流程。

繁琐的礼仪,使得这种活动显得更加庄重、神秘和高贵。

鸣虫文化还强调对自然的敬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界的万物有着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体现在鸣虫文化中。

通过对鸣虫的观察和饲养,鸣虫文化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和美丽。

现代意义虽然中国鸣虫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是现在人们对它的兴趣和研究也没有减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中国鸣虫文化的魅力和特点不仅吸引了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同时也吸引了一些家庭和个人,开始重温这种古老而神奇的艺术。

通过鸣虫文化的传承,人们不仅有机会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的美妙之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对时代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有较深的启示。

蟋蟀的文化

蟋蟀的文化

蟋蟀的文化蟋蟀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蟋蟀不仅在自然界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而且在人类社会中也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蟋蟀的文化,包括蟋蟀在文学、音乐、艺术和传统医学中的应用。

蟋蟀在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古代中国文学中,蟋蟀常被用作诗人的意象,被赞美为“琴中玉”,形容其声音清脆悦耳。

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描绘蟋蟀的鸣叫声,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蟋蟀的文化形象也出现在了一些寓言故事中,如《蟋蟀和蚂蚁》等,这些故事通过蟋蟀的形象告诉我们要勤劳、积极面对生活。

蟋蟀在音乐中也有独特的地位。

蟋蟀的鸣叫声被认为是一种天籁之音,受到了许多音乐家的喜爱和借鉴。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蟋蟀放在竹筒或陶罐中,用以享受它们的声音。

蟋蟀的鸣叫声也被用作音乐创作的灵感,例如著名的音乐家李斯特就创作了《蟋蟀的咏叹调》等作品,将蟋蟀的声音融入到音乐中,给人一种宁静、舒缓的感觉。

蟋蟀还在艺术中被广泛应用。

蟋蟀的形态美和独特的行为方式成为了许多艺术家创作的对象。

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常常可以看到蟋蟀的形象,艺术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蟋蟀的形态、动作和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

蟋蟀还成为了陶瓷、雕塑等艺术品的主题,被赋予了祥瑞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蟋蟀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根据中医理论,蟋蟀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

蟋蟀被认为具有温中益气、安神定志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失眠等症状。

此外,蟋蟀还被用于制作中药饮品,如蟋蟀粥等,以帮助人们调养身体,增强体质。

蟋蟀作为一种昆虫,在我们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文学、音乐、艺术和传统医学等方面。

通过对蟋蟀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蟋蟀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重视和保护蟋蟀,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挥作用。

鸣虫——精选推荐

鸣虫——精选推荐

中國鳴蟲、蟋蟀文化史話(初稿)懵懂(唐朝以前)中國對鳴蟲觀察最早的文字記載源於西元前11—6世紀的《詩經》和西元前5-2世紀的《爾雅》。

據此可知,中國對昆蟲鳴叫聲的欣賞至少也已經有2000餘年的悠久歷史。

事實上,中國人對鳴蟲的認識遠早於此,在新石器時代出土的甲骨文(非商朝的甲骨文)中得到證明:甲骨文中的夏字形似“蟬”,而秋字形似“蟋蟀”。

這說明遠古時代的人們是通過某些指示生物來感知季節變化的,現代物候學所研究的對像也正是這些。

在《詩經》的《國風-幽-七月》篇中,就對昆蟲出現的時令、節氣、習性及棲息場所都作了非常詳細的描寫:“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這裏所說的斯螽、莎雞、蟋蟀,都是鳴蟲。

稍後一點的戰國時期,楚國大詞人屈原的《楚辭》中,亦有鳴蟲的一席之地,也是見於文字記載最早的詠鳴蟲的詩詞。

嘗試(唐朝)在唐朝以前,人們更多的是欣賞鳴蟲優美動聽、令人生情的鳴叫。

那麽從唐朝開始,就已經有“先驅”嘗試著將他們飼養在各種籠器內,以便隨時隨地聆聽其獨特的韻律。

《開元天寶遺事》,(西元742—759年)記載:“每到秋時,宮中妃妾輩皆以小金籠捉蟋蟀,閉於籠中,置之枕函畔,夜聽其聲,庶民之家皆效之。

”由此可見,以鳴蟲爲寵物飼養起始于唐朝宮女中。

作爲一種精神生活極度匱乏之餘的慰籍,這也是不難理解的。

這一源自皇宮之中的幽雅愛好,很快便流入民間,並在中日頻繁的文化交流中傳到了一衣帶水的日本,一直流傳至今。

在諸多鳴蟲中,蟋蟀以其能鳴善鬥的天性脱颖而出,並爲後世所大力發掘其潛力,被譽爲:“天下第一蟲”。

發展(宋朝—明朝)鬥蟋的發展,同宋朝的“蟋蟀宰相”賈似道的巨大貢獻密不可分。

雖然在政治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宋朝最終走向滅亡的始作俑者;而在蟋蟀的歷史中,他卻是一代宗師,第一個把蟋蟀作出文章的人:第一個文章是他對蟋蟀的熱衷間接導致最後宋朝的風雨飄零,“文章”不可謂不大,影響不可謂不廣;第二個文章是他匯總歷代蟋蟀迷們的經驗和體會,編著了一步集哲學、文學和科學爲一體的《促織經》。

中国鸣虫简介(一)有图

中国鸣虫简介(一)有图

中国鸣虫简介(一)有图本帖最后由突破于 2011-10-19 15:31 编辑中国鸣虫简介(一)鸣虫种类较多,如蟋蟀、油葫芦、蝈蝈、竹蛉(学名树蟋)黑金钟、绿金钟﹑扎嘴儿、金铃子。

前三种有三大虫之称,自然环境下,秋虫的寿命一般不过四个月,最晚活不过十二月底。

而京城春节前后鸣虫市场上出售的冬虫,是“虫儿把式”在暖洞子里“份”出来的。

如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这种有钱有闲阶层的稀罕物,也被普通百姓所喜爱。

三大虫之首的蟋蟀,又名促织、中华斗蟋、北京俗名蛐蛐。

它是秋天鸣虫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属阴虫,喜阴暗,在田野、庄稼地和洞穴生活。

此昆虫的雄虫即爱鸣又好斗,自古以来,我国人民都以观其打斗来获取乐趣,因而又被称其为“斗蟋”和“将军”。

此虫饲养者最多,市场最大因此独占熬头。

被誉为“天下第一虫”。

蛐蛐全身呈褐色,有很长的触角。

后足大,善于跳跃。

雄虫体长20~25毫米,有2根尾须,俗称“二尾(读音yir“乙儿”)儿”。

雌虫在2根尾须中间还有一个产卵管,俗称“三尾儿”蟋蟀头顶漆黑且有反光,上有橙黄色纵纹。

雄虫前肢长达腹端,大多数个体无后翅,也有少数雄虫有后翅,并能飞翔。

雄虫发音镜略呈长方形,鸣声洪亮。

音节匀称,略有施音。

发音时,两个前翅竖立起来,因摩擦而发出“吱吱吱吱”的声音,能连续鸣叫不已。

此虫不仅会叫出悦耳的声音,而且有好斗的习性,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最有价值的一种玩赏虫,屡斗屡胜的蟋蟀常可被炒至极高的价值。

中国蟋蟀按产地来分,总的可分为北虫与南虫两大部分。

北虫主要是以山东、河北二省产的蟋蟀为主,著名产地有山东宁津,宁阳,长青,乐陵等地,河北的保定,蓟县等地。

北京是中国蟋蟀文化发源地之一,在明清时代还产有好品种,五,六十年代北京的西山,十三陵,苏家坨等地都出好虫,在内成的故宫、北海、天坛,护城河也能捉住七八厘的大虫,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线飞蛛、铁弹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种。

但受现今城市大规模的道路改造,建筑工程,人口的稠密等因素,蟋蟀数量减少,品种也严重退化。

关于鸣虫范制葫芦,写一篇文章

关于鸣虫范制葫芦,写一篇文章

关于鸣虫范制葫芦,写一篇文章【实用版】目录1.鸣虫范制葫芦的背景和历史2.鸣虫范制葫芦的制作工艺3.鸣虫范制葫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4.鸣虫范制葫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正文鸣虫范制葫芦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品,源于古代,流传至今,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种艺术品以葫芦为基本载体,通过精细的手工制作,成为一种具有鸣虫功能的工艺品。

本文将对鸣虫范制葫芦的历史、制作工艺、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以及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鸣虫范制葫芦的背景和历史鸣虫范制葫芦起源于我国古代,据史书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相关的制作技艺。

古人认为葫芦具有神秘的力量,可以驱邪避疫,所以将其制作成工艺品,既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鸣虫范制葫芦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工艺品,成为民间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

二、鸣虫范制葫芦的制作工艺鸣虫范制葫芦的制作工艺分为多个步骤,包括选材、晾晒、雕刻、上色、镶嵌等。

首先,需要选择品质优良的葫芦作为原材料。

挑选葫芦时,要注重葫芦的外形、大小、成熟度等因素。

选好葫芦后,将其晾晒,待葫芦表面变干后,开始进行雕刻。

雕刻时,要根据预先设计的图案,用刀在葫芦表面精心刻画。

随后,对雕刻好的葫芦进行上色,使其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最后,将雕刻好的葫芦镶嵌上其他饰品,如鸣虫、珠子等,使其更加美观。

三、鸣虫范制葫芦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鸣虫范制葫芦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其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鸣虫范制葫芦的造型美观,线条流畅,富有动感。

其次,葫芦上的图案丰富多样,既有传统的吉祥图案,又有现代的设计元素,给人以美的享受。

最后,鸣虫范制葫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以摆放在家中、办公室等场所,增添室内的艺术氛围。

此外,鸣虫范制葫芦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葫芦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被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

而鸣虫范制葫芦更是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鸣虫

鸣虫
中国斗蟋按产地来分,总的可分为北 虫与南虫两大部分。北虫主要是以山东、 河北二省产的蟋蟀为主,北方其他省产的 也可算北虫,但不出名。南虫主要是指江、 浙两省及上海、安徽等地产的蟋蟀,广东 沿海各省产虫亦属于南虫之列。
三大鸣虫
鸣虫,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种 类较多,也很杂。蟋蟀、蝈蝈、油葫芦并 称中国“三大鸣虫”。蟋蟀具有顽强无敌、 勇决胜负的武士风采,被誉为“天下第一 虫”;人们喜欢把蝈蝈关在小笼子里,听 它的叫声;油葫芦则是天才的歌手。古时 候,怀中揣着一个做工考究的葫芦,里面 有只好油葫芦,往往是高贵身份的象征。
鸣虫文化-孵化技术
1.1 取卵 1.1.1 制作产卵基。鸣虫产卵多产在土中,为此需制作产 卵基。其方法是将瓦盆(或花盆)在烈日下暴晒几天(或在开 水中煮沸)后,将晒过的细纱用铁锅高温炒,杀死细菌和 虫卵,再将细沙土过筛在烈日下暴晒,与细沙按1∶1 混 合均匀,铺入瓦盆中,厚6 ~ 7 cm,用手压石,往瓦盆中 喷水,使瓦盆中的土保持一定的湿度,湿度不可过高,否 则对产卵不利。 1.1.2 选雌。选择体大而健壮的雌鸣虫放入瓦盆中,盆上覆 以纱罩,每日及时供给事物,每盆雌雄的比例为3 ~ 2∶1。 盆中的雌雄比例不宜过多,否则对交配和产卵不利。一般 交配后约两周开始产卵。斗蟋选择种虫的时间最好在7 ~ 8 月份。北方的蝈蝈6 月中旬就有鸣叫的。
1.5 出壳。幼虫出壳前在卵内轻轻蠕动,以冲 破卵壳的束缚。先拱出头部,再伸出前肢, 卵壳就像脱下的裙子一样被褪在身后,幼 虫爬出土。刚出壳的幼虫稍做休息,就开 始爬来爬去,体色由浅变深。这时就可以 分罐饲养。
鸣虫饲养过程中三大法则
一单法则
是指单盒,单层,单养的三单。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单法 则最初是针对体型较小的蛉蟋类而设定的。但实际上它具 有通用性。要保持鸣虫个体的健康,完整的在虫具内生活, 最主要的就是两条:一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二是避免 过多的干扰。而单只饲养是避免鸣虫相互接触,干扰,乃 至于相残的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 其实单养的理念早就应用于动物饲养的方方面面。从份房 里蝈蝈的单罐饲养,斗蟋的单盆饲养,金钟的单盒饲养, 例子不胜枚举。而另外两条准则也很有针对性。单层盒是 为了避免虫须受损,使用单只盒是为了在换食物,清理的 时候能各自操作,不会惊扰到其他虫。归根结底都是围绕 着尽量保持虫体的完整这个主题。

鸣虫文化

鸣虫文化

鸣虫文化声音对许多动物来说是传达讯息的重要语言,然而并非所有动物发出的声音都有意义,例如飞行,步行或取食的声音。

什么是鸣虫呢?鸣虫泛指会发出美妙具节奏性的声音,且人的耳朵能听见的昆虫,鸣虫主要包括蟋蟀,螽斯,蝗虫及蜂等,大多数的鸣虫因声音悦耳,形态优美而受到人的喜爱。

我们小组对这一种奇妙的生物产生了兴趣,便去了上海昆虫博物馆进行考察。

鸣虫,顾名思义,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

它们清脆的声音在夏天为城市增添了一份活力,那么它们的发声到底有什么特殊呢?昆虫的鸣叫与鸟类或其他脊椎动物不同,不是由口腔通过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昆虫种类繁多,在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后,昆虫发展出多样的发声方式,甚至同种昆虫具有多种发声方式。

昆虫学家Ewing在1989年将昆虫的发声方式分为五类:即振动发音,敲击发音,摩擦发音,鸣膜发音和喷气发音。

喷气发音在昆虫发声机制里较为常见,从口器喷射出空气中发出声音;敲击发音是利用身体的特定部位对其他基质进行敲击动作而发出声音;摩擦发音是昆虫利用身体的特化构造相互摩擦发出声音;鸣膜发音是特化的表皮结构以及连接在其上的肌肉所组成的发音结构。

每一类鸣虫都有鼓膜听器,主要用来接受较远距离的声音,是昆虫听器中形式最多样,结构最复杂的一类。

昆虫鸣声节律以及声谱和声压的瞬时变化均有显著的不同。

一种昆虫的鸣声频谱范围虽然很大,但不同频率的图象却都和主频率的图象一样。

那么人类是否能够听到每一种昆虫的叫声呢?昆虫发出的声音不是为了让人类听得见,且不同种类的昆虫会发出不一样的音量和频率范围的声音。

因此,人类能听到的声音,必须是在人类耳朵能辨识的范围内,一般来说,大部分昆虫的听觉频率范围较高,而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较低,因此,人类是没有办法听到所有昆虫的声音的。

昆虫的声音可以利用录音设备所录制的声音,可以依声音的物理特性来进行量化与分析。

从时间轴与频率轴来看,一小段的昆虫发音,可以包括以下单位:脉冲,唧声,脉冲率。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

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概述中国鸣虫文化常识怎样选择斗蟋蟀头要大,头部颜色要真青、真黄、真紫;眼要凸,灼灼有神,眼角要黑;脸要长而方,黑或紫。

牙齿要干亮,色金或紫或银白。

民间有“五不选”之说:1、战须短而细不选;2、翅色油滑不选;3、背空、肋细、腰硬不选;4、扁薄窜溜不选;5、色不纯正不选。

选购的时候,可以观察蟋蟀的皮色是否健康,看蟋蟀是否足壮、雏嫩。

还要尽量看看蟋蟀的牙齿,选择那些牙齿大而且没有伤痕的蟋蟀。

如果选择得好,有的蟋蟀可以斗到后秋。

山东和河北的蟋蟀因其身材高大,而且凶狠善斗,是首选品种。

怎样选择蝈蝈蝈蝈家族中,夏蝈以北京等地的蝈蝈最有名。

冬季的蝈蝈(人工繁殖的)以北京、天津的最为有名。

人们买蝈蝈主要是为了听其鸣叫。

选购时,要选膀子大,且高悬于背上,俗称“筒子膀”、“大方壳子膀”的品种。

其次可以选购个头大、膀活动勤的蝈蝈。

怎样选择纺织娘纺织娘体色有淡绿、深绿、桔黄、紫红等多种,以紫红色最为珍贵,又称作“红纱娘”。

一般饲养多选择嫩绿色的,俗称“翠娘”,黄褐色的又称“黄婆”,个体较老,音色也差,一般不选。

怎样捕捉鸣虫捕捉蟋蟀最适宜的季节应该是处暑前后二三个星期,阳历8月10日至9月上旬,白露前后三天往往可捉到珍品。

时间白天早上4至6点,中午十二点前后,下午三点左右;晚上八至九点直到天亮。

雷雨后半小时较佳.捉蟋蟀的地点最好在墙缝中、河岸边、麻地、毛豆田,在荒冢、破旧古庙、河边大树根下等人迹罕到之外,可有珍品。

捉蟋蟀时要带刀具、网罩、竹管工具。

因为蟋蟀是地栖性昆虫,常在砖块、瓦片、树根的洞穴,而且穴往往有两个洞口,因此在洞口一处驱赶,一处用网,捉到蟋蟀放入竹筒中。

冬季怎样饲养鸣虫老北京有冬季养鸣虫的传统。

有些玩家很困惑,每年冬季都养油葫芦、蝈蝈一类的鸣虫,可不知怎么,鸣虫在市场上出售时还挺爱叫,可拿回家没多久就不叫了,有些甚至就死掉了。

专家认为,这主要是鸣虫爱好者们缺乏调养鸣虫的经验。

除了选购功夫外,还应当在喂养等方面下些工夫。

蟋蟀文化

蟋蟀文化

蟋蟀文化姓名:朱云飞学号:20100251020 班级:10法学摘要:描述蟋蟀的形态,种类,生活习性,以及蟋蟀的玩赏和玩赏渊源,阐述蟋蟀和文化的关系以及其对文化的影响,介绍一些相关的蟋蟀饮食文化,可以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对其进欣赏,从中发现蟋蟀的美,领略蟋蟀的虫趣,把诗赋,文章,影视中的昆虫一一展现,了解蟋蟀与文学,艺术,娱乐的关系,而文化名人们与蟋蟀也有着不解之缘,在大自然所滋养的无数生灵中,它是在是太普通不过了.但它在中国却倍受宠爱,以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关键词:蟋蟀的形态,蟋蟀的种类,蟋蟀玩赏,文学与蟋蟀。

1 蟋蟀的形态和种类蟋蟀这种昆虫体型微扁,头部圆形,触角长,呈线状.有翅时,翅平叠于躯体上,多数体色呈褐色或黑色,尽管深浅不一.雄虫利于位于前翅基部的脊产生求偶鸣声,多数雌性的产卵器很显著,呈筒或针状.它的生活周期:卵被产于湿润的土壤,单产或群产,肉食性的种类如树蟋,将卵产于植物组织.若虫有12个月龄期.蟋蟀的分布:世界性分布,见于林木,牧场,灌木丛,草地,多数种类在地上生活.蟋蟀分布极其广泛,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蟋蟀的种类多达2000余种,下面介绍一些我国常见的蟋蟀种类.(1)斗蟋,雄虫体长13~16毫米,雌虫14~16毫米,体黄褐至黑褐色.头顶一般为黑褐色,深浅有变化,具3对黄色纵纹,两侧单眼间有一黄带,呈括弧形,两端粗,中间细,颜面正常.(2)拟斗蟋,体中型,长12~14.5毫米.头略宽于前胸背板,后头区有6条细而短的黄色纵纹.(3)贝氏斗蟋,体型比斗蟋略小,颜色也较浅,雄虫体长13.5~15毫米,雌虫14~15毫米,头部暗褐色,特别是额和头顶前部。

(4)长颚蟋,俗称老咪嘴,小咪,瘪嘴等。

体长12~16毫米,体表及足被微毛。

头顶黑褐色,后头区有6条黄色纵纹,两侧单眼之间有一黄带。

(5)大扁头蟋,俗称棺材头,棺材板。

体长13.5~22毫米,头顶黑褐色,后头区有6条黄色纵纹,额突近前缘由一黄色横纹。

鸣虫的发声原理

鸣虫的发声原理

鸣虫的发声原理《鸣虫的发声原理》1. 引言你有没有在夏夜听到过那清脆悦耳的虫鸣声呢?那一声声的鸣叫,像是大自然奏响的小夜曲。

你有没有好奇过,这些小小的鸣虫是怎么发出声音的呢?今天啊,咱们就一起深入探究鸣虫发声的原理,从最基本的概念到实际应用,再到一些常见的误解,都让大家搞个明白。

这其中啊,咱们会先了解鸣虫发声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然后分析它们发声的具体机制,还会说说在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里与鸣虫发声原理相关的事儿呢。

2. 核心原理2.1基本概念与理论背景鸣虫,就是那些能够发出明显鸣声的昆虫。

它们发声的基础啊,其实是和昆虫的身体结构以及生理机能紧密相关的。

鸣虫发声的来源,那可有着漫长的进化历史呢。

在昆虫的世界里,发声可以用来求偶、警示敌人或者是标记领地。

就像人类说话一样,昆虫的鸣叫也是一种交流方式。

在生物学的角度看,鸣虫发声主要是靠特殊的发声器官。

这个发声器官可是千奇百怪的,不同种类的鸣虫有不同的构造。

比如说,螽斯类的鸣虫,它们的发声器官就很有代表性。

它们是通过摩擦翅膀来发声的,这是一种物理发声的方式。

就好比咱们用两根木棍互相摩擦能发出声音是一个道理。

2.2运行机制与过程分析拿螽斯来举例吧。

螽斯的雄虫的左翅上有音锉,就像一把小梳子一样,上面有很多小齿;右翅上有刮器。

当它鸣叫的时候,右翅上的刮器就会快速地在左翅的音锉上来回摩擦,就像咱们用梳子在粗糙的表面快速刮动一样,这样就产生了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出去,就变成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还有蝉呢,蝉的发声器官在腹部。

蝉的腹部有两片盖板,中间有个薄膜,这个薄膜叫做鼓膜。

在鼓膜的里面有一些肌肉,当这些肌肉收缩和舒张的时候,就会牵动鼓膜,让鼓膜振动。

这就好比是敲鼓一样,鼓面振动就发出了声音。

这种振动通过蝉腹部的共鸣腔放大,然后传播到空气中,就成了那响亮的蝉鸣声。

说白了,这就像我们在一个小房间里唱歌,房间的墙壁会把我们的声音反射回来,让声音听起来更响亮,蝉的共鸣腔就起到了类似小房间的作用。

鸣虫文化活动

鸣虫文化活动

鸣虫文化活动昨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鸣虫文化活动”。

活动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一只机灵、美丽的大蜻蜓。

今年,我们学校举行了第二届小昆虫社团活动,今天这节课主要讲的是观察和制作昆虫标本。

当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便像活跃的小蜜蜂飞出教室,每个人都找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观察,我也不例外。

来到植物园,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向金银花丛,寻找我想要的东西——一只大蜻蜓。

终于让我发现了!瞧!多美的一只蜻蜓啊!在金银花间翩翩起舞,好似金银花为它伴奏,它在轻盈地跳着优美的华尔兹。

蜻蜓身披一件透明的纱衣,翠绿色的翅膀衬托着细长的身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莹润的光芒,真是美丽极了!它就是我想要观察的对象。

我高兴得简直无法形容,急忙拿起相机把它记录了下来。

这只蜻蜓可真是机灵得很,才刚刚开始,就被我看见了。

它先从我手指上一掠而过,又停留在金银花上面,让我感觉到它真是既害羞又谨慎呢!忽然,它好像发现了什么,大幅度地扭动起来,原来,它在忙着给自己做保护措施呢!过了一会儿,我有点儿累了,准备走了,但它还没有离开,也许是怕我再次回来吧!我打算去别处看看,便放松了警惕。

哪知它趁我不注意,一眨眼就飞走了。

我心想:“这个家伙还挺狡猾的嘛,但愿我这次能够捕捉到它。

”然而我却没有捕捉到它,它跑得可真快啊!尽管我又拍了几张照片,但都是背影。

在第二次拍摄的时候,我提前躲在树后面等着,因为它一定会再回来的。

这次我可不再错失良机了。

可是它还是没有回来。

我垂头丧气地走了,心里想:“太可惜了,怎么会没有拍到呢?”这样一连三次,我决定使用“诱敌深入法”,让它自己露出尾巴。

于是我耐心地等着,心里想着:“就差一点点了,就差一点点了……”过了一会儿,那只蜻蜓果然飞回来了,我轻轻一扑,紧紧抓住了它。

然后我仔细地观察起来,我惊奇地发现这只蜻蜓竟然还长了两只大眼睛,我越看越感到神奇,这是为什么呢?不过,我却发现它肚子下面长出了几条线,哦,我明白了!原来它是受了伤啊!真可怜!我赶紧撕下了一片布帮它包扎,但愿它能早日康复。

漫谈蝈蝈文化

漫谈蝈蝈文化

蝈蝈文化蝈蝈作为一种鸣虫,从古至今广受人们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鸣声响亮,也因为它长相讨巧,更重要的是,蝈蝈的“蝈”与国家的“国”同音,所以才有了“万蝈来朝”的故事。

关于“万蝈来朝”有多个版本,但不管是哪一个版本,都是皇帝希望在自己的管理下国家能强盛,其他国家都臣服于我国,每到年关都能看到万国来朝的景象。

一些聪明的大臣知道做不到却又不敢违抗皇命,就想到用一万只蝈蝈来代表万国的方法,等到皇帝一上朝,一万只装在笼子里的蝈蝈开始“国、国、国”地叫成一片。

仪式过后,心情大好的皇帝就会把这些蝈蝈赏给在朝的王公大臣,所以很多王公大臣家里也会蓄养蝈蝈并听其鸣声。

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都非常喜欢蝈蝈,因此清宫里设有专门繁育蝈蝈等鸣虫的机构。

末代皇帝溥仪也是一位蝈蝈爱好者,据说小时候上朝时也把蝈蝈带在身上。

电影《末代皇帝》里有这样一幕,当年仅有3岁的溥仪在登基大典时,对大臣的朝贺毫无感觉,却寻着声音找到了某位大臣怀里揣着的蝈蝈。

因为蝈蝈的鸣声也像“官、官、官”的声音,而且蝈蝈的后足强劲有力,善于跳跃,也有升官的意思,因而蓄养蝈蝈的官员大臣越来越多,据说清朝八旗子弟没有不玩赏蝈蝈的。

蝈蝈的形体、鸣声和美好的象征赋予了它极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多次出现在文人雅士的绘画作品、玉器摆件以及鼻烟壶等工艺品上。

其中,蝈蝈白菜是最著名的玉器摆件。

对国家而言,寓意国有万财,国家兴旺;对个人而言,则意味着招财纳福、步步高升!因为寓意好,所以除了玉器,还有用金、银、骨骼等材料雕刻或者铸造的蝈蝈白菜。

蝈蝈也是平民百姓的爱宠。

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走街串巷卖蝈蝈的自行车旁总是围绕着不少小孩子,缠着家长给他买一只蝈蝈带回家。

女人们喜欢把蝈蝈笼挂在屋子里或者院子里听声,男人们则喜欢把蝈蝈笼藏在口袋里,便于随时拿出来把玩,在别人面前炫耀,或者三五人坐在茶馆里喝茶聊天时,拿出各自的蝈蝈互相品鉴一番。

在很多街头小店里,有创意的店主会在门口或者店里挂一只精制的蝈蝈笼,让客人在挑选商品的同时,能够欣赏到舒悦的虫鸣声,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中国鸣虫文化的生态学意义

中国鸣虫文化的生态学意义

中国鸣虫文化的生态学意义
金杏宝
【期刊名称】《上海科技馆馆刊》
【年(卷),期】2009(001)002
【摘要】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它能用最少的自然资源为人们提供有质量的生活。

生物多样性程度是生态城市最显著的指标之一。

作为自然界中绝对优势的生物类群,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角。

广布于城乡郊野的直翅目蟋蟀类和螽斯类昆虫,在中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有活力的传统文化。

野生鸣虫种类的多少和种群的大小与其栖息环境的自然状态或城市化程度密切相关,栖息环境的植被越自然(原始状态),呜虫越多;反之,城市化程度越高,自然植被越少,呜虫则越少。

鸣声具有显著的种别特征的常见鸣虫可以作为城市生物多样性程度和城市自然环境状态的指示物种。

常见鸣虫是对未成年人开展生命教育和环境教育的乡土资源,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富有美学和诗意的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城市不应是寂静的,而应有悦耳的天籁之音。

中国呜虫文化作为是一种非物质的自然遗产,应纳入自然科学博物馆的专业管理范围。

【总页数】8页(P31-38)
【作者】金杏宝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中国洪水再生型神话的生态学意义
2.中国古代道教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及其生态学意义
3.浅析中国“风水宝地”理想居住模式的景观生态学意义
4.《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推行对理工科院校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
5.《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的推行对理工科院校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华鸣虫图略

中华鸣虫图略

中华鸣虫图略在中国对鸣虫记载的历史可上溯到先秦,最早文字记载始见《诗经·国风·豳风·七月》。

《诗经》云: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可见华夏先民对鸣虫早有一定的观察和认知,并了解其一定的生活规律。

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冬日人们蓄养鸣虫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国的鸣虫文化已经达到了空前繁荣的时期,更多新种类鸣虫被挖掘开发并实现了人工繁殖供应。

说到鸣虫品种就要简略介绍下鸣虫的分类。

现在我们能购买到的鸣虫,都是直翅目Orthoptera→螽亚目Ensifera→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蟋蟀总科 Grylloidea的昆虫。

螽斯总科 Tettigonioidea:1.蝈蝈,某些地区亦称蚰子,学名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区,尤以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山西出产为佳,由于蝈蝈饲养相对简单,鸣叫声音洪亮悦耳深受广大鸣虫爱好者喜爱,可以说,很多人爱上鸣虫都是从一只蝈蝈开始的。

2.扎嘴、吉儿、姐儿,学名鼓翅鸣螽(Uvarovites chinensis),分布在我国山东和东北地区,体型偏小且娟秀,翅薄呈半透明,翅脉清晰可风,叫声:甲、甲、甲。

吉儿、姐儿皆肖其鸣叫声音而取。

3.寰螽、土蝈,学名大寰螽(Atlanticus magnificus),为近年来新兴的鸣虫种类,主要产自南方,大寰螽较为罕有,未能人工繁殖,市面多为野捕个体。

模式产地--浙江天目山。

(大寰)4.宽纺、络丝娘,古名络伟、莎鸡,学名日本纺织娘(Mecopoda niponensis)。

这种鸣虫我国分布很广,以东南部沿海各省如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分布最多。

该纺织娘的特点是腹枝宽大,鸣声抑扬顿挫,高低交错循环,每次可连续反复鸣叫几是分钟,鸣声高亢而洪亮。

因其翅较宽,故被名为“宽翅纺织娘”;又因其在日本也有分布,且被日本人最先著录,所以学名就叫“日本纺织娘”。

源远流长的鸣虫文化

源远流长的鸣虫文化

源远流长的鸣虫文化
赵力
【期刊名称】《大自然探索》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许多人也许都有这样的儿时记忆:用几个玻璃瓶精心饲养一些或自己或
大人打着手电筒循声捉来的蟋蟀.有时喂点辣椒.有时喂点南瓜花.甚至喂鸡蛋黄。

没事时让它们与朋友们的蟋蟀一决高下.观赏它们力与勇的角逐。

当见到自己麾下的“战将”长须飞舞.奋勇拼杀.凯旋得意.其他蟋蟀狼狈逃窜时.便
【总页数】1页(P53)
【作者】赵力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99
【相关文献】
1.蛩声清响匏瓠间——鸣虫文化与蓄虫葫芦工艺 [J], 刘岳;
2.中国鸣虫文化的生态学意义 [J], 金杏宝
3.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J], 王德蓉
4.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J], 习近平
5.根深叶茂源远流长:中国非遗在渥太华 [J], 姚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

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

源远流长的蝈蝈文化05年10 月22 日新加坡的《联合早报》 .《蒸蛐蛐》一文曾提到" 不知蝈蝈为何物 ." 由于地域的区别 , 新加坡人不识蝈蝈不足为奇 . 而在中国则蝈蝈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们查阅一千年前的历史文献,找不到 " 蝈蝈 "这个名称。

商周时期人们把蝈蝈和蝗虫统称为"螽斯",宋朝人将蝈蝈与纺织娘混为一谈,明朝才有了 "聒聒 "的称呼, "聒聒 "和 "蝈蝈 "都是以声名之,实际上"聒聒 "和 "蝈蝈 "是一个等同的名称。

蝈蝈外形有点像蝗虫, 但比蝗虫硕大修长 , 健壮美丽. 最有观赏价值的绿色蝈蝈颜色翠绿欲滴,两翼轻盈如纱,双须高挑, 神气十足, 有如一位风流倜傥的公子。

蝈蝈善于鸣叫 . 因为它们是个拥有七千多品种的大家族,不同蝈蝈鸣叫的节奏、音色、声频、响度都不尽相同。

所以它们的叫声或急促或柔和,或清脆或沙哑;或高亢洪亮,或低沉婉转;或如潺潺流水,或如疾风暴雨。

如此美妙的鸣虫之星当然会招来具有追星癖的人类的青睐。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大禹就开了崇拜蝈蝈的先河 .古文中禹就是"虫"。

《玉篇(虫部)》中讲,"禹虫也"。

《尔雅(释虫)》曰:"国貉,蚃虫"。

郝懿行义疏:"蚃虫即虫蚃,蚃犹响也,言之声响也"。

《尔雅》说得明白,禹虫叫"国貉",又带响声 , 必今之蝈蝈。

大禹是以禹虫——蝈蝈来命名的。

于是禹虫便成了大禹氏族之图腾。

所以后世就以禹虫的习性来崇拜,祭祀大禹。

《荀子》记载有所谓"禹跳",扬雄《法言》说:"巫步多禹",都是说后人祭祀禹时跳的舞蹈好多都是蝈蝈那样的跳步。

三千年前《诗经》中相传为周公旦所作的《七月》以及民歌《草虫》,《螽斯》等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蝈蝈的文字。

倪方六:古人为什么喜欢鸣虫

倪方六:古人为什么喜欢鸣虫

倪方六:古人为什么喜欢鸣虫进入秋天,大自然中最活跃的当属鸣虫。

鸣虫与古人的生活密切相联,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节候都是根据鸣虫的表现来定义的。

如立夏“蝼蝈鸣”,夏至“蜩始鸣”,小暑“蟋蜂居壁”,立秋“寒蝉鸣”,秋分“蛰虫坯户”,霜降“蛰虫咸俯”……那么,古人为什么对鸣虫情有独钟?为什么将鸣虫视为“灵虫”?蝈蝈、蟋蟀、油葫芦为什么被并称为“三大鸣虫”?促织、夜鸣虫、地喇叭等别名是怎么来的?唐太宗李世民用虫鸣治疗失眠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南宋宰相贾似道为何被称为“蟋蟀宰相”?古人为什么视鸣虫为“灵虫”?《诗经·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古人对鸣虫的关注在先秦时即已开始,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多首诗写过鸣虫。

《国风·豳风》的《七月》一诗就曾提到蝉、蚱蜢、蝈蝈、蟋蟀等多种鸣虫。

如,“四月秀葽,五月鸣蜩”:阴历四月份植物远志结籽,五月蝉(知了)开始在树上鸣叫。

再如,“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阴历五月蚱蜢开始伸腿鸣叫,蝈蝈则在六月动起了羽翅,秋七月田野里有很多蟋蟀,到八月份钻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十月钻到床底。

从《诗经》的描写可以看出,先秦时鸣虫已融入了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于男女之情感。

《国风·召南》里的《草虫》一诗就曾借鸣虫表达男女之间爱的感觉:“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草虫喓喓在鸣叫,蚱蜢四处在蹦跳。

久未见到心上人,心中忧愁不安宁。

古人为什么喜欢鸣虫?当然与其善鸣有关,也有《草虫》诗中那份缠绵和寄托,但更重要的是虫子身上惊人的繁衍能力带给古人的一种惊奇和想象。

以螽斯(蝈蝈)为例,古人认为这是一种灵虫,“一生百子”,是多子的化身,崇尚多子多福的古人自然对其十分迷信。

《诗经》中的《螽斯》就特别强调了“宜尔子孙”一语:“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蝈蝈张开翅膀,在低空群飞;子孙众多,预示家族兴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鸣虫文化研究
一、研究背景:
我们时常会觉得,人类是一种十分注重外在的生物。

因此,各种生物的外貌给人类的不同感觉直接导致了人类对它们不同的态度。

因此昆虫成了大多数人讨厌甚至憎恶的一类生物,无论它们是否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和损害。

仅是由于在他们看来丑陋的外表,所以人们看见昆虫后的第一反应似乎本能地变成了“消灭”,没有理由也没有犹豫,仅仅是轻而易举地将这些比自己弱小的生物抹杀,更不可能产生哪怕一丝想要去了解它们的想法。

如果我说昆虫是一种十分神奇的生物,如果我阻止某个正准备杀害昆虫的人,如果我试图亲近这些六足生物,大概会被大部分人嘲笑为难以理解的怪胎吧。

并不是为了彻底地改变人类对于昆虫的看法,也没有奢望人们能立刻消除对于昆虫采取“消灭”的第一反应。

这篇文章仅仅是用文字和资料来介绍一些最基础的,关于昆虫的知识,并且希望有哪怕那么一小部分人在阅读之后能够产生对于昆虫这类生物的一丝兴趣与好奇,更改之前对于这些小家伙们的冷落与厌恶。

我相信即使这篇文章发布之后,那些不喜欢昆虫的人依旧会在看见六足生物后随手拿起身边能够作为武器的物体,想尽千方百计将它们抹杀,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但是哪怕在一万人中有那么一人能够在看见它们后不再只想着如何杀死,而是有了解的欲望与好奇心,仅此足矣。

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内容也就分为了三点。

首先是背景:在当
今的学生群体中对于鸣虫这一类生物感兴趣的人屈指可数,对昆虫的厌恶和抵触成了大多学生的主流思想,更不要说对它们的研究和探索了。

其次是目标:在对鸣虫的基本资料进行考察与归结之后展示,起到推广和宣传的作用,给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人以了解它们的契机。

最后是意义:很简单,意义便是传承,我们不希望人们仅仅由于外表而放弃了对一种生物的了解,我们希望在这一代学生中能有更多人进行对它们的研究和探索,防止这一领域变成冷门。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实地参观、数据统计(问卷调查)
三、研究内容:
1.实地考察昆虫馆
来到昆虫馆我们首先我们来到了鸣虫区。

鸣虫,顾名思义,是指能鸣叫发声的一类昆虫。

我国的三大传统鸣虫分别是“蛐蛐”、“油葫芦”和“蝈蝈”。

那里有一些鸣虫的标本,蝈蝈的身体呈扁或圆柱形,触角一般长于身。

翅发达、不发达或消失。

雄性有翅个体在前翅附近有发音器,通过左右两翅摩擦而发音。

随之是知了的标本,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

雌的不发声,但在腹部有听器。

幼虫生活在土里,吸食植物的根,成虫吃植物的汁。

蝉属不完全变态类,由卵、幼虫(若虫),经过数次蜕皮,不经过蛹的时期而变为成虫。

其次映入眼帘的是一些形状怪异的虫具。

盆或罐是最常见的饲养鸣虫的工具,圆形容器,以泥土或陶土烧制而成。

一般选择鸣虫的盆罐以陈旧的最好,如果是新买来的盆罐,首先需用河水、井
水或沉淀过的干净雨水浸泡,另外讲究的人还会使用茶水,使其退去炉窑的火烧味。

一般来说这种泥陶盆罐主要用于喂养斗蟋、油葫芦等鸣虫。

笼子也是饲养鸣虫常见的工具,正方、长方、馒头形等等笼子的形状各异。

常见的笼子是用玉米秸、竹、木、芦苇或金属丝编结而成。

这种材质编成的笼子,通风性好,在夏季特别适合饲养蝈蝈、纺织娘、露螽、草螽等大型鸣虫。

但是在冬天就不宜使用了,因为这种笼子保温性不好,不利于鸣虫过冬。

而且也不适合饲养口器尖利的鸣虫,例如如小纺织娘等等,避免咬坏笼子。

还有很多人会使用葫芦来饲养鸣虫,葫芦主要用来饲养蝈蝈、蟋蟀、油葫芦等,主要是由天然的葫芦加工而成,透气、保温、保湿,又轻巧坚固,便于携带,是非常理想的虫具。

而在市场上,有很多独具匠心的人,会见个葫芦雕刻上美丽的花样,这样的鸣虫饲养工具,不仅实用而且极具观赏价值,当然销售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

随后我们参观了一些用昆虫做成的工艺品,有一副画作真假难辨,让我们觉得是画家用颜料画出来的,但其实是用闪蝶的翅膀黏贴上去的。

这次的昆虫馆之旅,让我看到了别样的鸣虫文化,也让我对中国独特的昆虫文化感到自豪。

2.方法:口头传述,亲身体验
舅舅是一个鸣虫爱好者,因此从小我就与蟋蟀、知了一起长大。

拉开家里的大抽屉,里面一摞一摞的青灰色石头缸里就是一只只张牙舞爪的大蟋蟀。

中国著名的鸣虫有三种,分别是蟋蟀、蝈蝈和油葫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