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月球之谜》优质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月球之谜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设计意图:《月球之谜》以优美的文字渲染了月亮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通过描述月球表面,列举不解之谜,巧妙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文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一篇十分独特的说明文。
本次设计,力求打破以往说明文教学重内容轻言语的科普式语文课堂,强调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实现说明文教学以语言带动内容的语文式课堂。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从课文的学习及资料交流中,学习运用对比发出感叹和根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写法。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月面景象,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习运用对比发出感叹和根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写法。
课前准备:1、相关课件。
2、学生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一、谈话,导入课题1、出示皓月当空图,问:会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她吗?(月亮、月球、婵娟、瑶镜)2、仰望这皎洁的明月,读着这些美好的称呼,会让我们想起哪些美丽的传说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3、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读句子,强调幕、临的书写,理解词语遐想)4、不但同学们爱遐想,古代诗人遥望这皎洁的月亮,也引发了美好的遐想。
谁来说说跟月亮有关的诗词?(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诵读课后诗句。
)5、明月让人引发的遐想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6、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经过人类不断探索,直到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随机出示: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8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8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一教学内容《22月球之谜》第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用“出谜-解谜”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与地球关系密切的星球――月球。
2、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2月球)3、这个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谜,让我们大家探索、研究,大家喜欢吗?板书剩余课题。
(之谜)4、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题“22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
1、现在大家带着屏幕上的两个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画出生字词,并自由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
2、下面请同学们跟教师一起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需要认会的8个二类字。
①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谜,请大家看屏幕――(屏幕出示8个需要认会的二类字)。
②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
③小组内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快速地、准确地认识这些生字。
④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
⑤游戏:送小兔回家。
2、学习需要写会的14个生字。
①第一个谜同学们研究的特别好,月球爷爷很高兴,又为我们出了第二个谜,大家请看――(屏幕出示14个需要学会的生字)。
2023最新-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4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选4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分享的4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语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第二课时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对象分析:本班学生好奇心较强,对科普知识兴趣浓厚,而本课可读性强,趣味性强,要学生理解本课的内容不难。
但要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一定要发动学生收集有关的资料。
但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资料收集有一定得难度,因此教学中主要以小组的探究学习为主,重视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学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习惯。
教学目标:1、教养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2、教育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约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3、发展目标:(1)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2)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方法:1、教师教法:情景教学法、引导法、点拨法。
2、学生学法:小组探究学习法。
教学资迅媒体准备:电脑、课件教学时数:共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设计意图一、回顾课文内容出示课件,回顾上节所学的内容。
观看课件,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课件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自主学习,了解月球景色的奇异。
1、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并用-----在书本上画称呼相关句子。
语文《月球之谜》教学方案设计
语文《月球之谜》教学方案设计人教版语文《月球之谜》教学方案设计(精选6篇)语文《月球之谜》教学方案设计篇1【设计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
目前同学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打开同学的思路,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要充沛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培养同学独立考虑、勇于探索的精神,同学只有兴趣盎然,才干在学习中迸发出发明的火花。
公开课教案必需依样画葫芦,以问题为载体,以同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让同学自已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充沛表达自已的观点,真正体现了课堂教学由同学的学习行为生成的特点,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自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同学探索的愿望。
【教材说明】《月球之谜》是新课程规范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同学通过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同学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2、同学准备:概念图作品、站、幻想画、神话传说。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师:上课。
生:(起立)上课语:小语文,语文课,大家一起来上课。
语文课,小语文,快乐语文随同俺。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许多新奇的东西,老师这里也有,看前面的图画,谁能告诉俺她是谁?她和谁在一起?准备做什么呢?(出示课件)生:嫦娥,还有玉兔。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通用15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引读课题《月球之谜》),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月球的哪些知识?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一) 感悟月球的奇异1、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想到月亮上看一看吗?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69年7月16日。
(出示课件演示师叙述)让我们跟随阿姆斯特朗的目光,向月球望去,你看到了什么?2、请大家找一找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介绍了月球的景色?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月球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呢?板书:奇异。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你为什么觉得奇异?(出示课件)是啊!月球上空是黑沉沉的,表面怎么又洒满了灿烂的阳光呢?真奇妙啊!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5、月球上的景色还奇异在哪儿呢?怎么就觉得奇异了呢?(出示课件)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而今我们发现这里没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只有尘土、岩石和环行山。
这里是多么荒凉。
你能把这荒凉的世界读出来吗?6、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
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7`就要和月球说再见了,让我们拍些照片带回地球,让他们也感受月球景色的奇异吧。
边出示课件边叙述让学生再次感受月球的奇异。
8让我们把这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较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山草香整理了14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二创设情境,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6篇)《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22月球之谜》优质课教学设计
《22月球之谜》优质课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学设计——马停停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词,会写“奥”,正确读“遐想、悬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月球,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
3、对说明方法有初步的认知。
(微视频)4、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月球有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认识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1、认读词语。
(1)主持人指一组读词语。
生生评价(2)主持人指另一组读。
(3)全班齐读。
2、听写词语。
(1)小主持人听写。
(2)小组检查,汇报。
(3)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奥秘。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汇报,文章主要内容?(板书:景色未解之谜)二、品味语言,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一)月球引发的遐想——相机出示第一段“遐想”部分。
1、师点拨理解“遐想”:什么是“遐想”?那么美好的遐想就是美好的想象。
大家看着这么美丽的月色。
你想到了什么?2、小组朗读。
(二)认识月球的样子——相机出示第二段。
(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
1、师点拨理解“奇异”,引导学生说心中的感受。
2、对比朗读。
出示1、2段。
男女生对比读。
(三)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
1、小组汇报,作者讲述了哪几个未解之谜?梳理板书:杀菌?植物生长?年龄?2、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谜,大家讨论一下什么地方令人费解?观看微视频,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给我们的?”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A、杀菌部分:点拨理解“一下子”:(课件出示两个句子: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细菌都死了。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感受“一下子”B、植物生长部分:体会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发现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3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3篇)《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课前猜谜(月亮)2、你对它有什么了解呢?学生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
3、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记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或词做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生字、词学生认读,用不同的形式。
3、引导学生理解词意,如:联系课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
4、学生互测生字词。
三、整体感知,检查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提到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同位听一听。
相互评一评。
3、生汇报朗读。
(指名读)四、指导写字1、师范写易错、较难的字,如:悬、奥、努等。
2、生练写,师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指名回答。
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⑴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⑴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⑴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⑴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解开?是否向大家结识谜底,这个谜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解开?如果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资料。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探索月球之谜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成、结构和表面特征等。
2.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包括月球探测器、登月计划等。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月球的形成及结构2.月球表面的地貌特征3.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通过播放关于月球的视频,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月球之谜的探索欲望。
2.探究月球的形成和结构(3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模型,讲解月球的形成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并了解月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
同时,引导学生提出关于月球形成过程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探究。
3.小组合作探究月球表面的地貌特征(40分钟)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月球地图进行探究,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比如月海、月球山脉等。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探究的地貌特征,让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4.讨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30分钟)通过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和一些重要的探月计划,如“嫦娥”计划、美国“阿波罗”计划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类对月球感兴趣,为什么要探索月球。
激发学生思考和研究的兴趣。
5.整理知识(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归纳总结月球的形成、结构、地貌特征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
学生可以选择用PPT、海报等形式展示。
6.展示和评价(10分钟)学生进行展示并相互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给予及时反馈,鼓励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动性,是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活动。
2.检查学生的展示内容和表现,包括是否准确地描述了月球的形成过程、构造特征、表面地貌特征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等。
3.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包括对学习过程的感受和对月球之谜的理解程度等。
五、教学延伸1.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月球之谜的文章,分享给同学们。
22月球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22月球之谜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
2. 引导学生探索月球的奥秘,如月球的形成、表面特征、背面之谜等。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月球的奥秘。
教学难点:1. 月球的形成和表面特征。
2. 背面之谜。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PPT课件。
2. 月球模型。
3. 图片资料。
教材准备:《科学》教材。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兴趣:播放嫦娥一号发射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通过教材自主学习月球的基本知识。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等基本知识。
2. 讲解月球的形成、表面特征、背面之谜等奥秘。
四、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奥秘是什么?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提问:月球的奥秘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0分钟)1. 讲解月球的背面之谜。
2. 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探究:月球背面之谜的探究。
2. 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整理本节课的学习笔记。
2. 思考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两课时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和奥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月球的奥秘。
教师应注重课堂讲解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对月球产生浓厚的兴趣。
22 月球之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22 月球之谜(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课前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交流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4.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三、指导生字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交流,细读课文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四、布置作业1.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22.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特征、形成原理等;2.了解人类对月球进行的探索和研究,掌握一些具体的月球任务和成果;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和科学报告的撰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的大小、质量、轨道等;2.了解月球表面的特征:月球的山脉、撞击坑、平原等;3.了解月球的形成原理:大爆炸理论、雨蚀理论等;4.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阿波罗登月计划、月球车探索等;5.了解月球的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观看一段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2.课堂讲授法:教师通过幻灯片、课件等方式,向学生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相关内容;3.讨论互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主探索月球之谜;4.实践探究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比如制作月球模型、观察月球的表面特征等;5.播放视频法:通过播放与月球探索有关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球的情况;6.阅读分析法:教师布置相关的科普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1.导入(5分钟)–展示月球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讲解月球的大小、质量、轨道等基本知识。
3.讨论互动(15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月球的表面特征,并向全班展示。
4.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第二课时:月球的形成原理1.导入(5分钟)–探讨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引发学生思考。
–讲解大爆炸理论和雨蚀理论,解释月球的形成原理。
3.实践探究(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制作月球模型,观察月球的特征。
4.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第三课时: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和研究1.导入(5分钟)–播放与月球探索有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解阿波罗登月计划和月球车探索等内容。
22月球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22月球之谜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5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构成、月球表面的特征等。
2. 培养学生对月球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热情。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表面的特征。
教学难点:月球的形成、月球探测技术的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案、教材、课件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月球的纪录片,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教师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直径、质量、轨道等。
b. 学生通过教材和课件,了解月球表面的特征,如山脉、平原、陨石坑等。
c.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月球的形成过程,如月球是如何形成的,它的形成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等。
d.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月球探测技术的应用,如月球车的设计、月球样本的采集等。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月球知识的理解。
三、作业布置1. 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月球探测的相关信息,了解我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的成果,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分享,评价学生对月球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1. 探索月球表面之谜: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月球表面的各种神秘现象,如月球表面的暗斑、月球表面的放射性物质等。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2. 月球背面之谜:教师介绍月球背面的特点,如月球背面的地形、月球背面的天体撞击事件等。
学生通过观察月球背面的图像,了解月球背面的独特之处。
3. 月球内部结构之谜: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月球的内部结构,如月球的核心、月球的岩石层等。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 6 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我精心为您带来了《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凸显“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知识目标: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夜幕降临、悬挂、奥秘、估计、探索、遐想、令人费解”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2、能力目标:能够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掌握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积累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意识。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以读导学。
powerpoint 简易课件。
资料卡 (每小组 1 份) 。
1 课时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拼读课后一、二类字,并能口头组出文中词语,分析自己认为难写字的结构1 遍。
3、朗读“资料袋”内容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卡各 2 遍。
4、搜集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每人至少 3 个 (句) ,记在课本上。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句古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要读出诗的特有的味道) 。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到了什么景物?那么你能说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引生交流。
】揭示课题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课文,它的题目叫《月球之谜》 (板书,请大家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书空“球” 、“谜” ,重点指导该字的笔顺和第 8 笔名称。
) 请大家齐读课题。
引生质疑读贵有疑。
读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读出问题,就说明我们读得有深度,会思考。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9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9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9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识字方法自主认记8个生字,理解掌握“遐想、估计、水藻”等词语。
2、通过文本细读、寻谜说谜,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了解和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在根据材料提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难点:利用文本及收集的资料、古诗句等,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查找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启发遐思,引趣导入1、出示月亮图:同学们,这是——月亮。
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2、这月亮带给你们的遐想真多。
有人还写了这样一句话,你们读读: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便会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3、指名读句子。
齐读。
4、出示月球图,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给你留下了什么?3、归纳小结。
引:课文究竟向我们讲述了哪些谜?三、文本细读,寻谜说谜1、默读课文2—8小节,看谁找到的“月球之谜”最多。
2、反馈“月球之谜”: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
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马停停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词,会写“奥”,正确读“遐想、悬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认识月球,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
3、对说明方法有初步的认知。
(微视频)
4、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月球有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与魅力;认识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始检测,小组展示。
1、认读词语。
(1)主持人指一组读词语。
生生评价
(2)主持人指另一组读。
(3)全班齐读。
2、听写词语。
(1)小主持人听写。
(2)小组检查,汇报。
(3)相机强调重点词语——奥秘。
3、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小组汇报,文章主要内容?(板书:景色未解之谜)
二、品味语言,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一)月球引发的遐想——相机出示第一段“遐想”部分。
1、师点拨理解“遐想”:
什么是“遐想”?那么美好的遐想就是美好的想象。
大家看着这么美丽的月色。
你想到了什么?
2、小组朗读。
(二)认识月球的样子——相机出示第二段。
(出示):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是一片荒漠。
1、师点拨理解“奇异”,引导学生说心中的感受。
2、对比朗读。
出示1、2段。
男女生对比读。
(三)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
1、小组汇报,作者讲述了哪几个未解之谜?
梳理板书:杀菌?植物生长?年龄?
2、小组合作:
“选择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谜,大家讨论一下什么地方令人费解?观看微视频,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给我们的?”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A、杀菌部分:
点拨理解“一下子”:(课件出示两个句子:细菌一下子都死了。
细菌都死了。
)比较两个句子的不同,感受“一下子”
B、植物生长部分:
体会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发现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C、年龄之谜:
出示: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
(1)数字的用处——数字讲究精确。
列数字是一个好的说明方法。
(2)体会“估计”的科学性——不精确但是更加真实,真实就是一种科学精神。
三、梳理困惑,拓展延伸。
1、理解“……”单独成段的涵义。
2、生补充月球的未解之谜。
3、三个谜只是作者举了三个例子。
板书:举例子。
4、语言可以省略,但是探索的过程不能省略。
课下大家继续搜集一些关于月球探索的小故事。
探索无止境,祝大家收获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