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突发事件报道的新特点] 突发事件的特点

合集下载

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突发事件的概念分类及特点一、突发事件的分类:1、根据影响范围,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类。

2、根据危害程度,突发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二、突发事件的特点:1、突发性。

绝大多数突发事件是在人们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的,使人们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使社会的有序发展受到干扰。

由于事发突然,首先,人们在心理上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会产生烦躁、不安、恐惧等情绪;其次,社会在资源上没有做好充分的保障准备,需要临时调集各类应急资源;再次,管理者在措施上没有做好充分的设计准备,必须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处置措施。

虽然有些突发事件存在着发生征兆和预警的可能,但由于真实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准确预见,同样具有突发性。

2、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一是发生状态的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以何种形式和规模暴发通常是无法提前预知的。

有些自然灾害通过科技手段和经验知识,能够减少某些不确定因素,但是很难确定是哪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结果。

如果突发事件没有不确定因素,也就不属于突发事件,这样的事件可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用通常的办法去应对。

二是事态变化的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由于信息不充分和时间紧迫,绝大多数情况的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响应人员与公众对形势的判断和具体的行动以及媒体的新闻报道,都会对事态的发展造成影响。

许多不确定因素在随时发生变化,事态的发展也会随之出现变化。

3、破坏性。

突发事件的破坏性来自多个方面:对公众生命构成威胁、对公共财产造成损失、对各种环境产生破坏、对社会秩序造成紊乱和对公众心理造成障碍。

在危害发生后,由于人们缺乏各方面的充分准备,难免出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破坏,打乱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节奏,引发公众心理的不安、烦躁和恐慌情绪。

有些破坏是暂时性的,随着突发事件处置的结束逐步消除;而有些破坏产生的影响则是长期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达到百年、数百年。

突发事件分析报告

突发事件分析报告

突发事件分析报告1. 引言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突然发生并引起重大损失或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可能是天灾、人祸、事故或其他意外事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分析突发事件的特点、原因和应对措施,为读者提供一份突发事件分析报告。

2. 突发事件的特点突发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2.1 突然性突发事件往往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没有预兆或征兆。

这使得人们无法提前做出充分的准备,增加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2.2 不可控性突发事件通常是由外部因素引起,无法完全控制或预防。

例如,自然灾害如地震、暴风雨等,以及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都是无法完全控制或预测的。

2.3 快速传播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快速度下。

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事件的传播速度更快,信息更加广泛传播。

2.4 多样性突发事件的种类多样,涉及的领域广泛。

天灾、人祸、事故等都可能成为突发事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

3. 突发事件的原因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有多种原因,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技术因素等。

3.1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指自然灾害引发的突发事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

这些自然因素通常是由自然界的力量引起的,人类难以干预或控制。

3.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指由人类行为引发的突发事件,如恐怖袭击、交通事故、工业事故等。

这些事件通常与人类的不当行为、失误或犯罪有关。

3.3 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指与技术相关的突发事件,如核事故、网络袭击等。

这些事件通常与技术设备、系统或网络的故障、错误或攻击有关。

4. 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突发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和个体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4.1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的措施,以减少其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其影响的措施。

例如,加强安全管理、提升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等预防措施。

4.2 应急响应措施应急响应措施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的措施,以缓解事件的影响和恢复正常秩序。

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嘿,朋友,你有没有想过突发事件就像突然闯进生活的不速之客?它毫无预兆地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打乱我们原本的节奏。

那什么是突发事件呢?简单来说,突发事件就是那些突然发生、出乎人们意料,并且对社会、环境、个人等造成一定影响的事件。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

就像老张,他开了个小饭馆,每天按部就班地买菜、做饭、招待客人。

结果有一天,街道上的水管突然爆裂了。

这事儿发生得那叫一个突然啊!前一秒还好好的,下一秒水就像发疯的野兽一样冲了出来。

这对老张来说,就是个突发事件。

他的饭馆被水淹了一部分,客人也都跑光了,食材也被泡坏了不少。

你看,这突发事件是不是很让人头疼?突发事件有很多特征呢。

第一个特征就是突发性。

这就像天空中突然划过的闪电,你根本来不及准备。

比如说地震,大地就像突然发了疯一样开始摇晃。

人们正在家里休息或者在办公室工作,谁能想到下一秒就天翻地覆了呢?很多时候,大家都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灾难就已经降临了。

这突发性就像有人在你背后突然拍了你一下,吓你一跳,只不过这个“吓一跳”带来的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后果。

再说说不确定性。

这就好比你在森林里迷路了,周围全是树,你根本不知道该往哪走才是正确的方向。

突发事件就是这样,你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发生,也不知道它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拿疫情来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知道有一种新的病毒出现了,但是它会传播多快、会感染多少人、会对经济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些都不清楚。

就像在黑暗中摸索,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

哎呀,这不确定性真的是让全世界的人都捏了一把汗啊!还有紧迫性呢!这就像你的房子着火了,你能慢悠悠地去救火吗?肯定不能啊!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就需要我们马上行动起来。

如果是有人受伤了,那每一秒都很关键,晚一分钟可能就会危及生命。

就像那些急救人员,他们在接到电话后,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事发地点。

这种紧迫性就像赛跑,而且是和死神赛跑,你慢一点都不行。

另外,突发事件的影响往往具有严重性。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型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型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特点(1)信息不全性。

由于种种因素,突发事件,特别是突发事件初期,信息不通、信息不全导致小道消息流行,谣言四起,学生陷入困惑、紧张、恐惧中。

(2)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

突发事件是突然发生的,其爆发时间、地点、方式、种类以及影响的程度常常超出人们的常规思维之外。

使人们猝不及防,手足无措,无以应对,陷入困境之中。

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偶然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难以预测和预防。

(3)后果的严重性和连锁性。

由于危机突然发生,人们来不及作出第一反应,也难以作出正确的第一反应,陷入惊恐、混乱之中,从而造成巨大损失,包括生命、健康、财产、设施和环境生态的巨大损失。

各类突发事件之间又会相互影响、相互交叉。

例如,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会衍生防疫间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诱发社会治安间题。

所以各类突发事件都会面临衍生新的灾害危机的严重后果。

中小学突发事件的类型一般国内认为校园内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大致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自然灾害事件。

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

第二类,社会性灾害事件。

包括火灾、漏电事故、建筑事故、社会动乱等。

第三类,卫生性灾害事件。

包括传染病流行、食物中毒、其他中毒事件等。

第四类,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以及师生冲突。

包括恐吓、劫持、群体校园动乱以及师生和员工间的伤害事故等。

这四类事件都属于学校危机管理的基本对象,学校应该对其所有可能面临的危机分类,并依据危机的相关特征来建立“危机组合”(crisis portfolio) ,以拟订相关对策,并实施模拟训练(危机管理演习) 。

1.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献研究显示,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中小学校园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校园暴力问题校园暴力是指包括无法接受的社会行为,从威胁或伤害他人的侵犯行为(以及高度公开化的大规模流血行为)到欺骗和恐吓,性骚扰,群体暴力,勒索,以及其他各种方式的胁迫行为。

在美国,许多中学生都正在经历着各种形式的暴力———推搡,威吓,强迫,抢夺,言语冒犯,以及威胁———这些都使他们的校园生活痛苦不堪。

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

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

视界观OBSERVATION SCOPE VIEW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林源(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广东,广州 510000)摘 要: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都会超出民众行事常理范围,也会体现不可预料性,进而成为广大民众高度关注的焦点性问题,这就应当在新闻报道中,保证报道时间适度和内容完整。

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专业工作人员真正了解突发事件特点、性质和影响力。

除此之外,还应当体现政治立场坚定、顾全大局、实事求是、职责意识高的基本能力。

只有这样才会保证电视新闻播报的专业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保证民众都能够接收到最为关注的讯息。

关键词: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特点;对策引言在业内竞争环境愈加复杂的现实条件下,突发事件也自然就会被确定为最具关注点的新闻。

截止到目前,全球各个电视媒体都加大了对突发事件进行关注和实时性报道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把这样的报道形式当作强化行业竞争实力最具可行性的措施。

所以,就有必要对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和对策做出研讨。

一、突发事件及其特点所谓突发事件,也就是说在毫无预兆的前提下猛然出现,并且都会超出民众行事常理范围的事件。

如果这样的事件猛然降临,就必然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全国甚至是全世界民众的关注,继而则可能引发巨大、深远的影响。

通常来说,这样的事件都分为两种性质,第一种是客观性。

这种性质事件主要就是在现实环境中,由于自然现象发展而引发、并对人们稳定生活带来严重干扰;第二种是社会性。

也就是说,这种事件往往是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引发的不良事故或灾难。

这些事件都会体现猛然性,使人无从适从,也会使得新闻专业工作人员的临场发挥能力、紧急应对能力等得到较大考验。

通过具体分析总结出,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1.时效性时效是突发事件新闻影响力充分展示的前提条件,也是评定信息采写、新闻报道专业技能的基本指标,也是提高新闻收视率的必要条件,需要保证媒体图像传达的前沿性和真实性。

浅谈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防范

浅谈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特点、成因及防范
2016 ・ 1发事件的 特点、 成因及防范
赵果丰
摘 要 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些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出来, 人民法院担负的维护法律尊严、 惩治违法 犯罪、 调解民事纠纷、 依法审理案件的任务日益繁重。与此同时, 人民法院发生的审判、 案件执行活动中以及信访工作中的 突发事件也不断呈上升势头, 其严重性、 危害性、 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如何积极应对和处置好突发事件, 是摆在人民法院特 别是司法警察部门面前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人民法院 突发事件 特点 成因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387/ki.1009-0592.2016.10.059 理, 尤其是对那些涉案人员多, 参与旁听人员多的情况, 特别是在 审理刑事案件中, 往往会出现受害人和被告人亲属情绪激动, 甚 至丧失理智的举动, 面对这种情况, 在处置过程中警务人员稍不 冷静或处置欠妥, 就会引起矛盾激化, 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特 别是遇到暴力抗法和聚众闹事的群体事件, 往往参与人数多, 不 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多, 致使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过程中不易区分 处理, 难以下手解决。根据这一特点, 在对各种人民法院突发事 件的处置过程中, 首先, 要贯彻依法处置的原则, 就是针对不同的 情况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按照有关法律、 法规以及处置突发 事件的预案的规定,针对事件中出现的各种不同情况和不同对 象, 采取不同的措施加以处置; 其次, 在具体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 方法上, 应当根据突发事件所处的不同情况, 针对不同的矛盾和 对象, 采取说服教育与武力强制等方法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在运 用各种处置措施和方法上, 应当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和不同类型 的对象, 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按照事先制定的处置预案, 使各种人民法院突发事件得到圆满解决。 (四) 事件影响的严重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职权, 事关国家司法制度的 尊严和形象, 各种法院突发事件的发生除了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外, 更为重要的是严重损害国家司法尊严, 妨碍 审判和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 比如在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 被 告人自杀、 脱逃, 甚至被劫持的严重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直接导致 审判工作的中断, 更为严重的是人民法院在人民群众中威望和尊 严受到损害, 特别是对司法警察的形象以及警务保障制度的造成 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 人民法院突发事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 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工作决定了法院是社会矛盾相对集 中的地方 人民法院作为一个解决纷争、 裁决争议的场所, 是一个矛盾 集中、 冲突不断和危险聚焦的地方, 人民法院的判决不可能令双 方当事人都满意, 必然有一方当事人的诉求得不到满足, 从而对 法院的办案人员产生不满。 再加上有时不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容易激化矛盾, 引发突发事件。 (二)部分案件当事人法律意识、 法治观念淡薄 部分案件当事人抱着法院是 “法不责众” , “不闹不理, 闹得越 凶, 处理越快” 的心态, 把选择过激对抗行为作为解决问题的首选。 (下转第 135 页) 作者简介: 赵果丰, 国家法官学院西安司法警察分院。 中图分类号: D926.2 一、 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特点 人民法院的突发事件在具备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 发展的 不确定性、 危害的严重性和公共性、 时间的紧迫性和采取特别措 施的必要性共同特点之外, 还具有事发的人为性、 人身危险性、 处 置的复杂性、 影响的严重性等特点。 (一) 事发的人为性 突发事件根据事发原因的不同分为自然突发事件和人为突 发事件。在人民法院发生的突发事件中绝大多数属于人为突发 事件, 这些人为因素的来源主要包括: 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民事、 行政案件中的当事人、 执行申请人和被执行人; 上述各类人员的 亲友; 参与旁听和围观的人员、 甚至还有少数各级人民法院的工 作人员等等。 因此,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执行各项警务保障任 务的过程中, 制定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时, 主要 是针对人为突发事件所进行的。这是人民法院突发事件与其它 突发公共事件不同的一个显著特征。 (二) 人身的危险性 人民法院突发事件的与其它突发事件相比较, 其中一个重要 的特点就是结果往往具有人身的危险性。这种人身的危险性主 要是指事件的发生其结果大多数涉及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 由于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这一工作性质决定了人 民法院的工作场所成为各种社会矛盾高度聚集的区域, 所涉及突 发事件主要是人为的社会安全类事件, 不论是群体事件还是个体 事件, 往往大多都涉及到人身安全, 这些人员除了刑事案件中被 告人、 被害人、 辩护人; 民事、 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当事人之外, 还包 括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以及公诉人和旁听人员的人身安全, 有的 甚至危及法警自身的安全。正是基于这种潜在的人身危险性的 存在,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毫无例外地在认识到在这个 “是非之地” 设置警务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这也是我国人民法院建 立司法警务保障制度的根本所在。 因此, 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在 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 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就是要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预防和处置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法院的突发事件所造成的 人员伤亡和危害,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 处置的复杂性 由于人民法院审理不同类型案件所涉及的成员复杂, 好人坏 人混杂难以区分,加上各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时不易区分和处

浅议突发事件的特点

浅议突发事件的特点

浅议突发事件的特点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

根据国务院的定位,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安全、社会安全事件。

在我国,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

标签:突发事件特点一、突发性即事件突然发生,不可预测,防不胜防,很多事件都是突然发生,没有时间反应。

比如印度洋海啸,可能也觉得会发生,但不确定什么时候发生,在哪发生,美国校园的枪击事件,发生突然,来不及准备。

既然突然发生,那么处置起来也有紧迫性,事件的演变非常迅速,处置事件的机会稍纵即逝,不抓住就过去了。

事件演变迅速,机会稍纵即逝。

事件发生后的前两个小时是应对的关键时期,在这两个小时内抓住机会,可能转危为安,否则后果会非常严重。

比如化学品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后可能已造成人员财产损失,如不能立即采取紧急救助,人员财产损失将会不断扩大。

比如,美国的9.11事件,眨眼之间的事情发生的相当的突然,人们根本无法预料。

再如1987年英国伦敦的皇家十字勋章地铁站的火灾,从第一个火苗出现到形成火灾仅有十分钟的时间,这次火灾共造成31人死亡,20人重伤。

二、危害性首先是人员的伤亡,重则人员伤亡惨重,如我国1976年唐山大地震死亡24万人,印度洋海啸死亡30万人;其次是财产的损失,财产的损失像美国纽约世贸大厦被炸,这个事件造成的损失是2000亿美金,新奥尔良的飓风是1500亿美金,印度洋海啸是40亿美金,损失都是非常惊人的。

同时,损失还具有社会性,也就是关联性,对一个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框架产生严重威胁,其影响和涉及的主体具有社会性。

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约占GDP的2%多);与此同时,还对在取得各种基础设施(如水利设施、公路交通设施、电网与通讯设施、文教卫生设施等)造成了严重破坏,给在取得工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带来极大影响(1380万人失去住所,1700多万间房屋倒塌、损坏,2150多万公顷农田被淹,仅江西和湖北两省就有23530家企业受灾,其中12846家企业停产)。

结合案例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特点

结合案例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特点

结合案例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和特点通过分析5.12汶川大地震和3.14拉萨打砸抢烧等突发事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一些特点,诸如时效性强、变动性大、不确定性大、影响面广等。

突发事件由于其“突发性”和“灾难性”等自身的特点,往往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是指记者、编辑针对某个突发事件,努力发掘其新闻价值,谋划最佳报道形式,以求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的过程。

突发事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报道策划有许多不同于常规事件策划的特点和要求,具体来说就是报道的及时性、紧迫性、谨慎性、应变性、现场感、连续性、立体性。

下面就结合经典案例,具体分析突发事件报道策划的原则:1、快速反应,及时报道南方都市报在2008年5月13日,即汶川地震第二天就发出系列报道,5月14日,发布告读者书,报头由红变黑,以示哀悼,调整版面,暂停娱乐等版块,为地震报道腾出版面,反应最快。

2、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坚持真实准确的原则,即要坚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深入一线及时开展调查,叙述事件时不能随意添枝加叶,妄加评论。

汶川地震发生后,各个媒体纷纷派出记者赶赴灾区,发回第一手的报道。

央视还在《关注汶川》特别报道演播室邀请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讨论,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3、把握大局,统筹安排突发事件一般会造成严重的财产和生命损失,所以此类的信息传播过度,会导致谣言四起,人心振荡,危害社会秩序。

所以媒体报道最新的灾情的同时还要从大局着眼,积极引导舆论。

央视在抗震救灾中第一时间积极投入前方报道,并且在四天内就组织了一场赈灾文艺晚会。

报道始终正面鼓劲,《关注汶川》的特别报道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在第一时间获知正确资讯,有力地抑制了谣言和猜疑,稳定了人心,极大地激发了全国民众的凝聚力和爱国心,为众志成城抗震救灾提供了可靠保证。

4、把握节奏,保持理智突发事件需要关注,但是把突发事件作为报道的主题和全部却是十分错误的。

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这些事件具有以下特点:
1. 突发性:突发事件发生得很突然,难以预测。

它们通常在人们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使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的有序发展受到干扰。

2. 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首先,发生状态的不确定性,例如突发事件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和规模暴发通常是无法提前预知的。

其次,事态变化的不确定性,例如突发事件发生后,由于信息不充分和时间紧迫,决策往往是非程序化的,响应人员、公众和媒体的行动和判断都可能影响事态的发展。

3. 破坏性:突发事件的破坏性来自多个方面,包括对公众生命的威胁、对公共财产的损失、对环境的破坏、对社会秩序的干扰以及对公众心理的影响。

4. 紧急性:由于事件突然发生,其发展的过程特别迅速,因此需要紧急应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需要建立和发展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以快速应对突发事件。

浅析农村突发事件的特征

浅析农村突发事件的特征

浅析农村突发事件的特征农村突发事件是农村各种社会问题和自然环境矛盾积聚、激化后的社会形态表现。

我国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发展对于资源需求的增加,人地矛盾将继续加剧,另外,随着战略性资源约束的日益强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将继续呈下降之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加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

其中,村镇建设受到的自然灾害威胁尤其严重。

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十分广阔,农民居住分散,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大部分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科技、教育、卫生的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农村突发事件具有明显不同于城市突发事件的特点。

构建和谐社会,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关键,这对于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例的中国更为重要。

因此,准确把握农村突发事件的特征,对于及时识别突发事件、迅速采取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与善后措施,提高突发事件管理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总体来看,农村突发事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紧急性农村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在有限的信息资源和时间的条件下做出“满意的”处置方案,迅速地从常态转向非常态。

再者,突发事件发生前的征兆往往不是很明显,难以做出准确预测,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应对方案。

事件发生后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物质损失和负面影响。

即事件发生后果无可挽回,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加以处置并控制事态进一步扩大,否则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如械斗、爆炸事故等发生后可能已造成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如不能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人员或财产的损失将会不断扩大。

近年来,一些地区农村基层干部为了创造"政绩”,大搞"面子工程”,严重干预农民生产自主权,行政命令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不对路的农产品大量积压,出现农民"买难”困境。

在出现这一结果之前,人们缺乏科学预测,市场风险也难以预料。

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采取措施,组织农产品销售渠道,尽量减轻农民经济损失。

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处理方法

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处理方法

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处理处理方法突发事件是在平常状态下突然发生的、具有较大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它们通常以突然性、不可预测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特点,并对社会、经济、环境和人类生命造成重大影响。

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快速、科学、有效的方法。

突发事件的特点主要包括:1.突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通常是突然的,无法预测和预见。

例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或恐怖袭击、网络攻击等人为灾害。

2.不可预测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受人类控制,常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

尽管可以通过科学手段提前预警,但仍然无法精确预测事件的具体发生时间、地点和影响范围。

3.复杂性:突发事件往往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

它们涉及的因素众多,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技术因素等。

处理突发事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并协调不同部门的合作。

4.多样性:突发事件的类型多种多样,涵盖了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各个方面。

每一类突发事件都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主要包括:1.建立预警机制:建立科学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的信息,实时监测事件的进展情况,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在自然灾害方面,可以利用气象、地质、水文等科学手段进行预警;在社会安全方面,可以借助情报、监控、调查等手段进行预警。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这些预案应包括预案的目标、任务、组织机构、行动方案、物资与装备、信息通信、应急人员等内容。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连贯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演练和修订。

3.现场处置: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尽快组织力量到现场处置。

这包括救援、抢险、灭火等行动。

在现场处置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并保护人员的安全。

4.组织协调:处理突发事件需要协调各个相关部门的工作。

这包括政府部门、救援队伍、医疗机构等。

要建立起多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和高效协调。

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与报道

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与报道

• 2、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 • ①突发性。 • ②破坏性。 • ③关联性。
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价值

1、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价值
• (1) 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是满足公众
知情权的需要。 • (2)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是增强媒体竞 争力的需要。
• 2、重大突发事件的社会价值: • 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是提高政府权威
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与 报道
Logo
一、重大突发事件的概念和特征


1、突发事件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灾害性突发事件。灾害性突发
事件是指来自自然界的人类不可抗 拒的力量,即由非人为因素而导致 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如地震、台 风、水灾、沙尘暴、火山爆发等。
• 二是社会性突发事件。社会性突发事
件是由各种社会矛盾或人为因素导致 的重大事件。如恐怖活动、战争、海 难、空难、矿难、交通事故、桥塌、 楼倒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 等。

• “快些”、 • “快些”、 • “再快些”! •
应成为突发事件报道的座右铭。
• 3、突发事件报道必须确保舆论导
向正确。 • 面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媒体不但要 有职业精神,更要有分析和判断事 件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 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是媒体的重 要任务之一,能否创造性地完成好 这个任务,既是对媒体反应能力、 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和随机策划能 力的考验,更是衡量一家媒体水平 和实力的“试金石”。
性的需要。
三、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原则和方法
• 1、突发事件报道必须确保内容的真
实客观。 • 突发事件的报道既要注重时效性,更 要强调真实性。对灾情报道要真实, 不夸大、不缩小,对其他突发事件亦 应如此。
2、突发事件报道必须确保时效的快 速迅捷。 • 时间是构成重大突发事件的第一要素 ,报道迟缓就报道过程中所体现出

浅谈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

浅谈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
! " 声屏世界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浅 谈
突发事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对策
宜昌有线电视台 李 钢
随着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突发事件已成为公众关 注的焦点、热点和新闻媒体争抢的“卖点”。时至今日,世 界各大传媒都十分注重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并将其 视为新闻竞争中取胜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拟就突发事 件电视报道的特点及其对策谈点看法和认识。
二是实事求是,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实事求是地报道,对于搞好 突发事件的报道十分重要。突发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事 件,如果处理不当,报道失实,就会产生不良后果,造成不 稳定因素。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一定要头脑冷静,要深入 事发现场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调查、分析、判断,力 争抓住突发事件的本质真实,还突发事件的本来面目,不 能单纯图快、猎奇而使报道失去真实性。 三是因事而异,区别对待。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 件,应该在报道中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掌握 好报道的时机,选择好报道角度、把握好报道分量,对于 报道突发事件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报道并非都是越快越好,突发事件报道要讲究 时机。过早报道会因事实不清、不准诱发不稳定因素,有 碍大局;过迟则成为“昨日黄花”,没有吸引力。笔者认为, 对那些事实不清,原因不明的涉及当前社会热点、焦点、 难点的突发事件,尤其是涉政、涉外的,一定要头脑冷静, 采用缓发、分阶段发、或不发等不同的处理方法。 突发事件报道要选择好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 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突发事件,不同的报道角度会 产生不同的宣传效果。 四是建立较为广泛的突发事件信息网络。从国外到 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已意识到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源网 络的重要性。我认为 !!( 报警台、交通事故处理中心、煤气 ) 电力、自来水 * 抢修中心、市长 ) 书记 * 专线等都应是重点 部门。重点部门要重点联系,做到嘴勤、腿勤,常问常跑, 才能得到更多的突发事件线索。 五是要注重提高记者素质。记者素质决定了突发事 件报道水平的优劣。要想在新闻战中抢得先机,唯有学好 政治理论,在纷繁复杂的事物面前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 立场,才能驾驭突发事件;掌握了娴熟的新闻业务知识和 技能,才能在新闻竞争中占据主动,在报道中笔下生花, 频频出彩。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特点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特点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特点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5

CONTENCT

• 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 突发事件的特点 • 应对突发事件的原则和措施 • 案例分析
01
突发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突发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发生,对公众安全、社会稳定、经济运 行等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的事件。
突发事件具有不可预测性、紧迫性、复杂性等特点,需要采取紧 急措施应对,以减少损失和影响。
案例三:某传染病疫情的防控
分类
公共卫生事件
特点
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可能 造成大量病例和死亡,社会影响 大。
应对措施
建立疫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 发现并隔离病例,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协调医疗 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
案例四:某机场恐怖袭击的应对
分类
恐怖袭击事件
特点
事件突发,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社会影响 恶劣。
社会安全事件
指由于社会矛盾、民族问题、 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群体性事件 ,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 严重威胁。
02
突发事件的特点
突然发生、难以预测
突发事件通常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难提前预测 。
这类事件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让人措手不及,难 以做出及时有效的应对。
由于事件的突然性,人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准备,导 致应对难度加大。
详细描述
保障民生原则强调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应始终把保障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和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 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应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秩序,防 止因突发事件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混乱。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地震灾害的应对

最新整理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docx

最新整理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docx

最新整理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突发事件电视新闻报道研究一、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特征1、定义作为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为符号,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的电视新闻,应该迅速、及时、形象生动地反应灾难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引导帮助人们认识灾难、战胜灾难。

2、特征(1)突发性突发性最明显的一方面就是时间上的不可预知性,甚至对于发生在哪里,以什么样的形式发生,受到何种影响,都是我们无法预先知道的。

无论是地震、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突发事件,还是车祸、枪击等人为突发事件,具有时效性。

(2)危险性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伴随着危险性,都会造成人员上的伤亡,损失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并且由于发生时间上的突发性,其危险性也会增大。

(3)显著性事件造成的伤亡、波及的范围以及损失的社会财产,都处于变化中。

政府、媒体、公众都从不同角度xx突发事件,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最终的解决办法,这些都具有受到所有人的xx。

(4)关联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普遍联系并且相互影响。

因此,突发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xxxx港爆炸事件,不仅是单纯的爆炸事件,还引起了空气污染的问题。

突发事件的发生,总会经历一段时间,也有蔓延性和传导性,这就需要社会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二、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电视新闻报道1、突发事件报道中的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1)电视直播的优势。

电视直播报道是当前电视新闻发展的趋势。

从受众的立场讲,直播报道可以满足受众及时地了解事实的需要。

从媒体的立场讲,突发事件电视直播可以迅速地提升自身媒体形象、扩大社会影响力、确立媒体的权威性。

从大众传播的立场讲,电视直播突发事件报道保证了受众的知情权,体现了新闻传播的功能。

(2)传输方式上的优势对于突发事件新闻的报道,要在最短时间内报道要闻,分析背景,挖掘深度消息,还要做出即时的评论,电视媒体在传输方式上可以将这些融合在一起。

另外,电视报道中使用了多种电视语言的特殊方式,例如字幕、口播、多视窗、背景介绍、xxxx连线、现场见闻、专家访谈、画面实时变化翻新等电视手段,这些都是其他媒介不具有的优势,这些整合一起呈现出了优质的电视报道。

浅析网络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

浅析网络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

158媒介观察浅析网络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征王国煜(陕西广播电视台 体育休闲频道运营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1)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传统媒体与网络新闻媒体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总结出网络新闻报道的特点,如即时性、全面性、互动性等。

这能对传统媒体如何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新闻传播带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网络新闻;报道;特征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8)06-0158-01一、重大突发事件与网络新闻的范畴(一)重大突发事件本文所研究的重大突发事件是指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有巨大的影响力。

事件的发生会对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对社会的公共秩序造成严重影响,如地震、火灾等灾难性事件。

(二)网络新闻本文对网络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特点进行了研究,文中所说的网络媒体是指微博、微信、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等所有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媒体。

二、网络新闻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优势(一)时效性突出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特征之一。

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其中“新近”就指的是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之所以“新”,是因为报道及时且迅速,将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公众。

1.时效性强。

网络的发展为网络新闻报道提供了条件,使得网络新闻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报道速度。

例如,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14点35分,中国网友在美国微型博客网站Twitter 上发布“北京地区有轻微震感”的消息;14点46分,新华网发布“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的准确快讯;央视直到15点《整点新闻》才以头条形式播出地震消息;15时20分,央视新闻频道才正式启动并直播,比网络报道晚了近半个小时,而此时的相关网络报道已是铺天盖地;传统纸媒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更是于次日才做出地震信息报道。

[1]2.更新速度快。

事件发展动态实时更新,这也是网络新闻报道的一个突出优势。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概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点概述1.突发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是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测和预防。

例如,疫情爆发、食品中毒等突发事件都属于这一特点。

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需要迅速应对。

2.快速扩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以快速扩散为特点,可以迅速传播到较大范围内的人群。

这种快速传播往往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程度加剧,对公众和社会造成更大的冲击。

3.不确定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往往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

例如,病原体、传播途径、潜伏期等信息往往在事件初期是不确定的。

这给应对措施的制定和执行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4.多方面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疫情爆发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停滞和人员流动的限制,从而对社会经济产生重大的冲击。

5.群体易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常会选择特定易感人群进行传播,如免疫力较弱的儿童、老年人等。

这些易感人群往往对疾病的感染和后果更加敏感,需要特别关注和保护。

6.需要综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需要综合的应对措施,涉及到卫生、医疗、防控、宣传等各个方面。

这需要卫生部门、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多方合作,共同应对。

7.媒体关注度高: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的影响较大,媒体通常会高度关注。

媒体的报道和宣传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公众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

8.境外传播: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不再局限于一些地区或国家,而往往会跨越国境进行传播。

这增加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和应对的复杂性。

以上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些特点概述。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和合作是保护公众健康和减轻事件影响的关键。

安全教育手抄报 突发事故的特点

安全教育手抄报 突发事故的特点

平安教育手抄报突发事故的特点
一、引发的突然性突发事件是事物内在矛盾由量变到质变飞跃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契机诱发的,诱因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易发现的隐蔽性,它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是人们所无法把握的,这就是说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预测的。

二、目的明确性任何突发事件(除自然事件外),都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欲望性,因为人们选择和行为的目标,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

自然事件本身虽无目的性,但是在处理这类事件的过程中,人们的目的性也是十清楚显的。

三、瞬间的聚众性任何一类突发事件,都必然要涉及一局部人的切身利益,使其产生心理压力和变化,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不安也属正常。

尤其是社会性的突发事件,多是由少数人操纵,通过宣传煽动把一些群众卷到事件中来。

近期,在一些地方因地界、征地、拆迁安置而发生的突发性事件,往往是一人纠合,数人响应,使其具有聚众性。

四、行为的破坏性不管什么性质和规模的突发事件,都必然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五、状态的失衡性如果我们将社会的正常秩序看作是均衡状态的话,那么突发事件那么使社会偏离正常开展轨道而出现了失衡。

由于事件的发生,会使人们生活处于不稳定状态,昔日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遭到了破坏,组织常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已失去了作用,必须用特殊的手段才能奏效,整个组织处于无序之中。

上述突发事件的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突发事件是组织面对生死存
亡的决定性时刻。

正因如此,人们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对突发事件进行研究,以使组织和领导者在危机中处于主动地位,经受由此带来的种种压力,稳固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突发事件报道的新特点] 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让我国人民根本没有丝毫准备,在这场猝不及防的8级地震面前,众多国内电视媒体打破了以往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不仅报道信息及时、准确,还积极动员全国人民为灾区捐赠善款,展现出了中国电视媒体该有的品格、公信以及社会责任感。

媒体报道的及时性
突发性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

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使得自然界、社会、社会中人的存在状态的恒常性遭到破坏或发生断裂,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冲击和震撼。

在突发事件爆发阶段,虽然时间短暂,但公众感觉最为强烈,是对其心理造成的冲击最严重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十分迫切,媒体应当在第一时间承担起披露消息、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要千方百计地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这是新闻媒体面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本能要求,也是尽快向世界报道灾区真相的神圣使命。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的汶川地震,在15:00,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

15:05,央视第一次电话连线重庆台记者苟海东,报道重庆遭遇震灾情况;15:20,新闻频道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16:40,中央电视台记者随温家宝总理登上专机,奔赴灾区,并于飞机降落后第一时间播出温家宝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中国领导人抗震救灾的决心展现在世人面前,也令人们意识到灾难的严重程度。

22:00,
央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开始在综合频道与新闻频道同步并机直播。

这次地震报道符合新闻的本质,遵循了新闻规律,产生了最佳的传播效果,新闻报道的及时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媒体报道信息公开透明
“这次汶川大地震报道,给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受众最深刻、最漂亮的印象,就是我们的信息公开达到了最大化、最优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史上,重大突发灾害性报道达到这样的信息公开程度,是史无前例的。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

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我们决不隐瞒,也从未隐瞒,已知死多少人就报多少人,城市损毁是什么样子就报什么样子,遇到困难是什么就说什么,工作进展到什么程度就说是什么程度,不掩饰、不夸大任何信息,敞开天窗,阳光运作,使广大群众对灾区的了解达到了媒体掌握了多少信息、受众就知道多少信息的知情程度。

这种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给第一时间的救援提供了保障。

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部队的调动都是公开透明的,第一时间就向社会进行了披露,这些都对救援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真实的报道深深地感动了世界,世界各国的媒体无条件进入受灾现场进行报道,我国政府、传媒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披露为他们进一步报道震情提供了素材,这样就使中国的震情、灾情在全世界得到了传播,引起了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很多国家为我国灾区提供了大量的救灾物资、人员等方面的援助,这些与我们对这次灾情的信息公开披露都有关。

媒体强大的组织和动员作用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马杰伟5月19日发表文章《四川地震与媒介事件》
指出,汶川大地震犹如强大的磁石一样,把世界各地(尤其是华人社会)的人卷入灾区群众的悲喜交集之中。

在这次突发事件中,平民视角和人情味让新闻报道内容具有很大的感染力量,让受众的心灵为报道所吸引和震动,巧妙地运用了与受众在心理上的接近性,而引起受众的共鸣。

正是这些报道,使13亿人乃至全球的目光,在最短时间内集中在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那个小小的山地县城。

截至5月18日12:00,社会各界向汶川灾区捐款总额达8945000000元(根据民政部公开统计数据),5月18日晚,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爱的奉献》――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活动”,将全社会的募捐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宣传文化系统最大的一次募捐活动,结束时现场共募集各类款项超过15亿元,创下一次性募捐活动的最高纪录。

媒体不仅具有巨大的传播和宣传作用,还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作用,它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媒体人员的高度责任感和职业精神
当记者没有亲自遭遇某一事件、不能确信这一事实是否发生时,不能盲目听信他人的意旨和叙述,记者要亲临现场获取第一手材料,是新闻记者的天职。

在灾区第一线的中央和地方记者,真实介绍了灾情和无数感人的细节,塑造了他们的职业使命感。

四川电视台的记者说:“我们必须在工作岗位上,宣传党和政府的重大部署和救灾的万分火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守望家园,是新闻人的重大职责。

”经历过1998年抗洪、2003年SARS 等多次重大突发事件的新华社记者徐壮志说:“我在北川采访的时候,遭遇了堰塞湖溃堤警报,所有的人都在往外跑,但有两种人往里走,一类是军人,一类是记者,我为我的同行感到自豪。

”5月12日15时20分,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并机直播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直播时长超过60小时,在直播过程中,近十位新闻主播轮番上阵,他们的敬业精神,
感动了亿万观众。

这次新闻报道的巨大成功,我们开始学会正确面对各种突发的责任事故和自然灾害,学会了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基本的信息传播功能,将政府的应对措施迅速公之于众,使之起到沟通信息、凝聚人心、预防灾害和指导灾难救援工作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关于灾难的全方位公开报道,无疑是科学发展的第一步。

对灾难的及时、公开报道是减轻和克服灾难的良好基础,是我国新闻传播的巨大进步,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

(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007级研究生)
编校:杨彩霞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