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合集下载

药理学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药理学 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肝产生代偿性改变: 影响冠脉血流动力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尿酸水平。
长期使用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K)可防碍其他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①肝表面LDL受体增多,促进血中LDL向肝中转移,导致: 阻断胆汁酸的重吸收(口服后不被肠道吸收,与胆汁酸形成络合物随粪便排出):胆汁酸↓→胆固醇↓
高脂蛋白血症பைடு நூலகம்分型(P281.
HMG-CoA合成 抑制药:他汀类
HDL
胆固醇 CM
VLDL 贝特类
胆汁酸结合树 脂:考来烯胺
LPL 组织细胞
LPL
LDL
IDL
血浆 胆固醇
分类
主降TC及LDL的药物
(1)HMG 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statin) (2)胆汁酸螯合剂(考来-colest-)
主降TG及VLDL的药物
(1)苯氧酸类(贝特fibrates) (2)烟酸nicotinic acid
CM及VLDL ↑
血脂变化
TG↑↑↑
TG↑↑ TG↑↑ TG↑↑ TG↑↑↑
TC↑
TC↑↑ TC↑↑ TC↑↑
TC↑
与贝特类或烟酸类联用: 现认为:烟酸↓细胞cAMP →酯酶↓脂肪细胞分解出FFA↓→肝合成TG原料↓→↓VLDL 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病理复杂,本类药物涉及面较广。
考来-colest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胆固醇合成增强--与汀类合用
吉非贝齐(gemfibrazil) : 主要降TC兼降甘油三酯(TG) 氯贝丁酯(clofibrate): 长期使用引起脂溶性维生素(A、D、K)可防碍其他脂溶性药物的吸收。 不良反应较轻,主要是轻度胃肠道反应。
其他:多烯脂肪酸;
烟酸→烟酰胺+核糖腺嘌呤等→辅酶I和辅酶II,为脂质氨基酸、蛋白、嘌呤代谢,组织呼吸的氧化作用和糖原分解所必需。 烟酸还有周围血管扩张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抑TXA2促PGI2)作用。 血浆LDL-C和TC ↓ 胆汁酸结合树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适应症及使用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发生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调节有关。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这些药物在调节动脉粥样硬化免疫系统中的适应症以及使用说明。

一、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的适应症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患者:1.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相互影响,加重了血管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动脉损伤和高血压病情。

2.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同时免疫系统的异常调节也是其发病机制之一。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可以改善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血管炎症和损伤,对于控制糖尿病和防治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3. 高血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而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可以降低血脂水平,改善血脂代谢障碍,减少血管脂质沉积,进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情。

二、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的使用说明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并按照以下要求进行合理的用药:1. 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和免疫系统的异常情况,选择适合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进行治疗,每个患者的用药方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2. 药物剂量的调整:起始剂量一般较低,根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疗效,逐渐调整到有效剂量。

同时,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如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调整用药剂量。

3. 药物联合应用: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可以与其他相关药物联合应用,如降压药、降脂药等,以提高疗效。

4. 注意不良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调节药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如肝肾损伤、胃肠道反应等,应注意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理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习题集附答案

药理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习题集附答案

第十四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是(D)A.洛伐他汀B.烟酸C.普罗布考D.考来烯胺2.下列哪种药物可阻断肠道胆固醇的吸收(B)A.烟酸B.考来烯胺C.洛伐他汀D.吉非贝齐3.能产生抗氧化调血脂的药物是(D)A.考来替泊B.烟酸C.吉非贝齐D.普罗布考4.关于洛伐他矴的叙述,错误的是(C)A.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B.用于治疗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C.用于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D.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引起的高胆固醇血症5.下列药物中具有抗LDL氧化修饰作用的是(A)A.普罗布考B.烟酸C.洛伐他汀D.美伐他汀6.下列哪种药物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合用可增强降脂作用(A)A.考来烯胺B.非诺贝特C.烟酸D.氯贝丁酯7.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应首选(B)A.洛伐他汀B.烟酸C.普罗布考D.吉非贝齐8.能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减少胆固醇合成的药物是(A)A.烟酸B.辛伐他汀C. 考来烯胺D.氯贝丁酯9.能增强肝HMG-CoA还原酶活性的药物(C)A.考来烯胺B.烟酸C.氯贝丁酯D.洛伐他汀10.能产生骨骼肌溶解的药物是(A)A.辛伐他汀B.考来替泊C.吉非贝齐D.普罗布考11.关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C)A.普罗布考是抗氧化剂B.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使之消退C.保护动脉内皮药不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D.H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12.下列哪种药物具有抗LDL氧化修饰作用(A)A.普罗布考B.美伐他汀C.乐伐他汀D.氯贝丁酯13.能明显提高HDL的药物(B)A.氯贝丁酯B.烟酸C.考来烯胺D.不饱和脂肪酸14.氯贝特的不良反应中哪一项是错误的是(A)A.皮肤潮红B.皮疹、脱发C.视力模糊D.血象异常15.能明显降低血浆胆固醇的药是(D)A.烟酸B.苯氧酸类C.多烯脂肪酸D.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二)、多项选择题1.苯氧酸类的降血脂特点是(ABCDE)A.能著降低TG、VLDL、LDL、升高HDLB.对单纯高TG血症病人的LDL无明显影响C.对单纯高TC血症病人可使其LDL下降15%D.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E.降低血浆黏度作用2.普罗布考的药理作用是(ABDE)A.降低TC(总胆固醇)B.降低LDL-CC.降低BLDLD.抗氧化作用E.降低HDL-C3.具有抗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作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药有(ABCD)A.调血脂药B.抗血小板药C.抗氧化药D.硫酸多糖E.脂肪酸4.具有抗血管内皮损伤的硫酸多糖类药物有(ACDE)A.肝素B.华法林C.硫酸软骨素D.硫酸葡聚糖E.硫酸类肝素5.考来烯胺降血脂作用是(ABC)A.与胆酸络合而中断胆酸的肝肠循环B.增加胆固醇向胆酸转化C.影响胆固醇的吸收D.减少胞内CAMP含量E.增加胞内CAMP含量二、简答题1.简述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机制。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链激酶
总结词
链激酶是一种非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可促进血栓溶解,但易引起过敏反应 。
VS
详细描述
链激酶是一种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可激 活纤溶酶原,从而溶解血栓。它对纤维蛋 白的特异性较低,易引起过敏反应。链激 酶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其 他血栓性疾病。
阿替普酶
总结词
阿替普酶是一种特异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可高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发挥溶栓作用。
详细描述
阿替普酶是一种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物,可高选择性地激活纤溶酶原,从而溶解血栓。与链激酶相比 ,阿替普酶具有更高的纤维蛋白特异性,可减少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阿替普酶在临床广泛用于治 疗急性心肌梗死和其他血栓性疾病。
其他溶栓药物
总结词
除上述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溶栓药物如瑞 替普酶、替奈普酶等,也具有溶解血栓的作 用。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药物治疗概述 • 降脂药物 • 抗血小板药物 • 抗凝药物 • 溶栓药物 • 其他药物治疗方法
01
药物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的原则
预防为主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病 因之一,因此药物治疗应以预防为主 ,控制危险因素,防止病情进一步恶 化。
个体化治疗
其他降脂药物
01
考来烯胺(Cholestyramine): 结合肠道内的胆酸,减少胆固醇 的重吸收。
02
考来替泊(Colestipol):结合 肠道内的胆酸,减少胆固醇的重 吸收。
03
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 环氧化酶,减少血栓烷A2 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 聚集。
适用范围
详细描述

推荐三种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成药

推荐三种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成药

推荐三种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中成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西药,一种是中药。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三种中成药,这三种中成药在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有很好的效果,这三种中成药就是血脂康胶囊、丹蒌片、荷丹片。

血脂康胶囊的主要成分为红曲,红曲是中医里的一种中药,红曲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检测下,发现红曲有很好地降低血脂的作用,同时也有抑制胆固醇生成的作用。

因此血脂胶囊可以很好地降低血脂、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且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防止动脉粥硬化斑块的形成。

血脂康胶囊对高血脂以及动脉粥样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血脂康胶囊还有除湿祛痰、活血化瘀的功效。

血脂健康胶囊对于因脾虚、痰湿引起的病症有一定的效果,对脾虚痰湿表现出来的气短、乏力、头晕、头痛、胸闷、腹胀等现象有很好改善。

血脂健康胶囊的副作用比较小。

丹蒌片也具有疏理郁气,治疗阳气不足.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作用。

但是丹蒌片的活血化瘀主要是因为情绪郁结不顺,阳气不足,造成的血瘀症状,因此如果是因为心情不好劳累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可以服用丹蒌片。

丹蒌片的主要中药材有10种,最主要的是瓜蒌皮、薤白、丹参、川芎、泽泻几味药材。

其中丹蒌片中的药材薤白具有通气解散,也就是理气顺气的功效,而丹蒌片中的丹参主要是补足阳气的作用。

川芎、泽泻则是具有很强的活血化瘀的作用,这几种药材组合起来就具有调气,梳理气息的作用。

还可以调节血脂的代谢过程,同时改变血液流速的问题,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丹蒌片目前市场上为薄膜衣片,丹蒌片一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5片,服用时间为每次饭后服用。

有些患者出现拉肚子的情况,少数出现口干。

荷丹片是理血剂,具有活血化瘀、化痰降浊的作用。

荷丹片和丹蒌片不同的是,荷丹是通过减低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液的流动速度,降低血脂的指数,来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

在荷丹片中的主要成分有荷叶,丹参,山楂,番泻叶、补骨脂(盐炒)等几味药材,其中荷叶的主要作用是行气祛湿、凉血的作用。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药理作用和用途】
【作用】 激活脂蛋白脂肪酶、促进VLDL和三酰甘 油分解,抑制胆固醇合成,显著降低血 液中VLDL和三酰甘油,轻度降低胆固醇
【临床应用】
治疗严重高TG血症和家族型高脂蛋白血症 的首选药。也可用于消退黄色瘤。
【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
• 主要为胃肠反应。轻度腹痛、腹泻、恶心, 饭后服用可减轻。
【不良反应及用药指导】
1、胃肠道反应 2、变态反应 3、转氨酶、碱性磷酸酯酶及肌酸磷酸激酶 升高--检查肝功能
二、影响胆固醇吸收的药物:
胆汁酸螯合剂—考来烯胺、考来替泊
• 【药理作用】 • 【应用】 • 【不良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作用】
考来烯胺+胆汁酸→胆汁酸重吸收↓→肝内Ch转化↑ →肝内Ch↓ →LDLR活性↑→LDL-Ch经受体 进入肝细胞 ↑→血浆 TC和 LDL –Ch降低
三、氯贝丁酯类
贝特类(又称苯氧芳酸类)
• 氯贝特(clofibrate),安妥明(毒性大) • 吉非贝齐(gemfibrozil),诺衡 • 非诺贝特(fenofibrate),力平之 • 苯扎贝特(bezafibrate),阿贝他 • 益多酯(etofylline clofibrate), 多利酯 • 利贝特(lifibrate),降脂新 • 辛普贝特(ciprofibate)
高血脂的表现
黄色瘤
动脉粥样硬化
A
危险因素
冠心病、心肌梗死 AS 间歇性跛行
脑血栓、脑梗死
调节血脂 三大法宝
调节饮食结构 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调节脂蛋白的药物 ❖抗血小板药 ❖扩张血管药
影响胆固醇吸收药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及 胆固醇药 HMG-CoA还原酶抑制药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用药
硫酸多糖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水平、抗氧化 等作用,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常用的硫酸多 糖包括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治疗药物
总结词
除了抗氧化剂和硫酸多糖,还有多种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详细描述
这些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等,可以针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病理生理机制发挥治 疗作用。例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抗炎等作用,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贝特类药物可以通 过降低甘油三酯水平,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等作用,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1 2
α受体拮抗剂
如哌唑嗪和特拉唑嗪,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
直接血管舒张剂
如硝普钠和硝酸甘油,可直接扩张血管,降低 血压。
3
肾素抑制剂
如雷米普利和阿利吉仑,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 素系统,降低血压。
05
抗炎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
水杨酸类药物
01
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
总结词
抗氧化剂是一类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药物。
详细描述
抗氧化剂可以通过消除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等作用,降低内皮细胞损伤,延 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常用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等 。
硫酸多糖
总结词
硫酸多糖是一类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多糖类药物。
详细描述
丹参多酚酸盐
具有抗凝、抗血小板作用,可改善微循环。
03
降脂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瑞舒伐他汀
类他汀药物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及使用方法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及使用方法

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调节动脉粥样硬化的免疫系统的西药及使用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其主要特点是血管壁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和阻塞。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因此调节免疫系统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

目前,有一些西药被广泛应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的调节,本文将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一、某药物名1某药物名1是一种抗炎药,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减少炎症反应,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其使用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1片,需在饭后用温水服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遵医嘱,避免超量使用或突然停药。

二、某药物名2某药物名2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具有调节免疫过程和降低免疫反应的作用。

它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该药物常以注射剂的形式使用,每日需注射1次,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某药物名3某药物名3是一种免疫抑制剂,能够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减少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

其使用方法为口服,每日3次,每次2片,最好在饭后服用。

使用过程中需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免疫功能,以避免免疫系统过度抑制导致感染的发生。

除了以上所述的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西药可被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的调节,如某药物名4和某药物名5等。

这些药物的使用方法与上述药物类似,但具体剂量和使用频率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指导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物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和用药指导,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随意停药。

同时,患者在用药期间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总之,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药的西药及使用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和斑块形成,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药理精品题库 第二十七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药理精品题库 第二十七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七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内容提示及教材重点】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中动脉主要因单核细胞浸润连同受损内皮细胞摄取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粥样斑块致使靶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导致急性临床事件的心脑血管疾病。

抗AS药主要有:调血脂药、抗氧化药、多烯脂肪酸类和动脉内皮保护药。

(一)调血脂药:包括HMG-CoA还原酶抑制药(他汀类)、胆汁酸结合树脂、苯氧酸类(贝特类)和烟酸类。

他汀类在肝脏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Ch)合成减少,反馈性调节导致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减少,临床用于:1、调血脂(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III型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性和肾性高脂血症);2、其它:肾病综合征、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预防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骨质疏松等。

胆汁酸结合树脂主要有考来烯胺(消胆胺),口服不吸收,与胆汁酸牢固结合阻滞胆汁酸的肝-肠循环,抑制Ch吸收,加速肝内Ch降解,反馈性降低LDL。

与他汀类合用有协同作用,但不宜同时口服。

临床适用于IIa、IIb型及家族性杂合子高脂蛋白血症。

贝特类包括氯贝特(安妥明,已少用)、吉非贝特、苯扎贝特、非诺贝特等。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TG)及VLDL,轻度升高HDL-C,临床主要适用于原发性高TG血症、Ⅲ、Ⅳ型高脂蛋白血症。

烟酸类主要有烟酸,大剂量能降低血浆TG和VLDL,升高HDL,与他汀类或贝特类合用可提高疗效。

为广谱调血脂药,对Ⅱb和Ⅳ型最好。

(二)抗氧化药:主要有普罗布考。

抑制氧化LDL生成及其引起的一系列血管病变过程,降低血浆TC和LDL-C,对血浆TG和VLDL一般无影响。

临床用于各型高Ch血症,包括纯合体和杂合体家族性高Ch血症。

对继发于肾病综合症或糖尿病的Ⅱ型脂蛋白血症也有效。

(三)多烯脂肪酸类:降低血浆TG、VLDL,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适用于高TG高脂血症。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减少,这也是此类药物降低胆固醇的原因之一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主
要用于1 型高脂蛋白血症,对 IIb型高脂蛋白血症, 应与降TG、VLDL的药物合用。
二、胆汁酸结合树脂
【不良反应】 常见腹胀、嗳气、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长期应用可引起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应注意补充。
调血脂药的分类
动脉粥样硬化
是一种慢性炎症过程,脂质代谢障碍使脂质积聚于 血管内膜,引起出血和血栓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及 钙化,动脉壁增厚变硬、血管腔狭窄。动脉内膜积聚的 脂质外观呈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常累及大、中动脉,是冠心病、脑梗死的主要 病因之一。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正常管腔
变窄的管腔
基础与临床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1.综合治疗:①合理饮食,饮食总热量不应过高防止超重。
②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③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④其他方面。 提倡不吸烟,可饮少量酒。⑤控制易患因素。
2.药物治疗:①降血脂药物。②抗血小板药物。 4.选择最佳给药时机:稳定型心绞痛在上午易发作,宜在 早晨用药;变异型心绞痛在休息睡眠时易发作,宜在睡前用药。
烟酸还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作用。
烟四酸、类烟酸类—烟酸
【临床应用】 为广普调血脂药,除Ⅰ型以外的各型高脂血症均可
应用,其中对Ⅱb、Ⅳ型者最佳。也可用于心肌梗死。 与他汀类或贝特类合用,可提高疗效。
烟四酸、类烟酸类—烟酸
【不良反应】 可引起皮肤潮红,痛痒等。 胃肠道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也较常见。
肝病患者、孕妇、哺乳期禁用。
拜斯亭事件
2001年8月8日,德国拜尔公司宣布停止 销售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原因是美国 有31例,其他国家有21例因服用该药导致横 纹肌溶解症而死亡。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课件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课件

叶酸类药物
叶酸类药物能够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预防血管损伤。它们通过促进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保护血管 内皮功能。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少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的形成。
抗氧化剂类药物
抗氧化剂类药物能够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阻止粥样斑块的形成。它们通过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功 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减少氧化应激损伤,阻止粥样斑块形成。Leabharlann 药物治疗的适应症和作用机制
1
适应症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2
作用机制
不同类别的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达到降低胆固醇、保护血管内皮等目标。
3
...
后续幻灯片将对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介绍。
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被广泛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它们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的活 性,减少胆固醇合成,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它可 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分类
他汀类药物
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阻止动脉粥样硬 化的进展。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药物
减少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叶酸类药物
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预防血管损伤。
抗氧化剂类药物
ACE抑制剂类药物
ACE抑制剂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 张素转化酶的活性,降低血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PPT课件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本课件将介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 分类、作用机制以及治疗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药理学24调血脂药

药理学24调血脂药

临床将脂蛋白分为: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中间密度脂蛋白(IDL) 高密度脂蛋白(HDL)
apo
主要有A、B、C、D、E五 类。不同的LP含不同的apo。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分型
I IIa IIb III IV V
脂蛋白变化

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HMG-CoA) 是肝细胞合成Ch过程的限速酶,催化HMG-CoA生 成甲羟戊酸(MVA),MVA是内源性Ch合成的关键 步骤。抑制HMG-CoA还原酶则减少了内源性Ch的 合成。 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脂)
普伐他汀(普拉固)氟伐他丁(来适可)

有效降低血浆胆固醇,使动脉粥样硬化斑

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胆汁酸结合树脂可用于:Ⅱa型高 脂血症。也用于Ⅱb型。 不良反应有:
恶心、腹胀、便秘、脂溶性维 生素缺乏症、高氯酸血症。
二、主要降低TG及VLDL的药物 (一)贝特类(苯 氧 酸 类 药)
氯贝丁酯(氯贝特、安妥明、Clofibrate Atromides)不良反应多,不降低冠心病的病死 率。新型贝特类如: 吉非贝齐(诺衡、Gemfibrozil) 苯扎贝特(必降脂、Bezafibrate) 非诺贝特(力平脂、Fenofibrate)
血浆LDL
乙酸
HMG-CoA还原酶
3
胆固醇
络合剂 + 胆汁酸
减 少 外 源 性 胆 固 醇 的 吸 收
LDL 胆固醇 受体
7α-羟化酶
2
胆汁酸
1

肠腔
考来烯胺的药理作用
降低血浆总胆固醇、LDL-C, 轻度增加HDL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洛伐他汀 Lovastatin
不良反应 一般剂量无严重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有血清转氨酶升高
二、影响胆固醇吸收和转化的 药物
(离子交换树脂或胆汁酸螯合剂) 考来烯胺 Colestyramine
(消胆胺、降脂树脂Ⅰ号) 考来替泊 colesipol
(降胆宁、降脂树脂Ⅱ号)
胆固醇
7α羟化酶
胆汁酸
胆固醇
7α羟化酶
胆汁酸
考来烯胺 Colestyramine
药理作用与机制
与胆汁酸结合→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胆汁酸重吸收↓→ 7α羟化酶作用↑→胆 固醇转化成胆汁酸↑
胆汁酸↓→肠道吸收外源性胆固醇↓ 代偿
肝细胞表面LDL受体增加 HMG-CoA还原酶活性增加
考来烯胺 Colestyramine
多烯脂肪酸类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
n-6类 亚油酸和γ-亚麻酸,降血脂作用弱
n-3类 α-亚麻油酸外,还有长链PUFA,二十
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在海洋藻类及海鱼、贝类脂肪中含量丰富, 多烯康胶丸等鱼油制剂属于此类药
其他调血脂药
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游离胆固醇(free cholesterol,FC) 胆固醇酯(cholesterolester,CE) 甘油三酯(trigkyceride,TG) 磷酯(phosphdipid,PL) 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FFA)
概述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抗氧化剂 ——
普罗布考 (Probucol,丙丁酚)
能降低血浆TC水平但对TG无影响 口服吸收不完全,餐后服用吸收增加 主要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调血脂作用 ↓TG、 VLDL, ↑HDL-c, HDL2
2. 非调血脂作用
PG AA LT Antithrombosis
Instead of
N-3 PuFA
血管扩张
AA TXA2 - - PGI2 +++
pt聚集 +++ ---
EPA TXA3 -
+
PGI3 +++
---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的释放 ↓VSMCs 增殖和迁移
➢ ↑红细胞的可塑性, 改善微循环
➢ 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细胞因子的表达
临床应用
➢ 高TG性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
n-6 型PuFA
亚油酸、γ-亚麻酸
月见草油: 含亚油酸70%, γ-亚麻酸6%-9%
第四节 动脉内皮保护药
(Endothelial protective agents)
Drugs:
低分子量肝素 天然类肝素:
硫酸乙酰肝素 硫酸软骨素 藻酸双酯钠
药理作用
➢保护内皮 ➢抑制白细胞黏附及迁移 ➢ 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抑制血小板聚集
使用调血脂药应注意的问题
➢高脂血症患者首先应采取控制饮食、增加运动、
减轻体重等一般性措施。三个月后,未达目标水 平者应给以调脂药物。
贝特类药物对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调节
Apo A-I 产生
Apo A-I 基因表达
SR-BI 表达
Apo A-II 基因表达
活化的PPARa
SR-BI 产生
ABC-1 基因表达
Apo A-II 产生
LPL 基因表达
LPL 产生
ABC-1 产生
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调血脂作用
↓ TG 20-50% ↓ LDL-C 5-20%↑ HDL-C 10-20%
临床应用
➢ II,IV 型高脂血症等 ➢ 低HDL血症 ,高 LP(a)血症
Ⅲ. 降低 LP (a) 的药物
降Lp(a)的药物
The commonly used drugs
各类调脂药物的调脂作用比较
LDL-C HDL-C TG
他汀类
18-55% 5-15% 7-30%
胆酸螯合剂 15-30% 3-5% --/
横纹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
肌细胞受损伤分解,将内容物释放 入血浆,而导致肾脏损害(肾衰)的一种 疾病。临床表现为肌肉痉挛性疼痛、压痛、 关节疼痛和疲劳、肌无力等。病人尿色异 常(黑色或红色),并伴有全身不适、发 热、恶心、呕吐等 。
拜斯亭事件
2001年8月8日,德国拜尔公司宣布停止 销售拜斯亭(西立伐他汀钠),原因是美国 有31例,其他国家有21例因服用该药导致横 纹肌溶解症而死亡。
他汀类药物( mg )
阿辛 洛 普 氟 托伐 伐 伐 伐 伐
… 10 20 20 40 10 20 40 40 80 20 40 80 … … 40 80 … … … 80 … … … …
脂质和脂蛋白水平的改变
TC LDL-C HDL-C TG
-22% -27% 4-8% - 10-15% -27% -34% 4-8% -10-20% -32% -41% 4-8% -15-25% -37% -48% 4-8% -20-30% -42% - 55% 4-8% -25-35%
4S: Simvastatin(辛伐他汀) 20~40mg/d,
TC、LDL-C、TG分别↓25%、35%和10%,
HDL-C↑8%,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的相对危险
↓30%,冠心病死亡相对危险性↓42%。
不良反应
1. 消化道功能紊乱 2. 肝转氨酶升高 3. 骨骼肌毒性: 肌痛,
CPK (肌酸磷酸激酶)↑, 横纹肌溶解症
➢合理选用调脂药物:贝特类可降低LDL-C和TG;他
汀类降LDL-C比贝特类明显,降TG和升高HDL不 如贝特类。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TG,但降低TC效果差。 ➢烟酸类部分患者用后有脸红、心悸、皮肤僵痒和
胃肠道不适。
➢降胆固醇药对肝脏有一定损害。 ➢人体需要一定量的血脂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 ➢应忌烟酒。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对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VLDL IDL LDL LDL-R
Synthesis
胆系排泄
50% 31%
食物胆固醇
19%
INTESTINE
吸收
50% 50%
排泄
胆固醇吸收抑制 —依折麦布
依折麦布(Ezetimibe)
唯一的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单药治疗(10mg/d)LDL-C约降低18%
依折麦布 18% 1% 4%
贝特类
5-20% 10-20% 20-50%
烟酸类
5-25% 15-35% 20-50
第二节 抗氧化剂
【LDL 的化学修饰】
LDL
Chemical modified
Ox-LDL Gly-LDL Gly-ox-LDL LDL-CIC
动脉粥 样硬化
➢ 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影响
临床应用
1. 各种类型的高脂血症 2. 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第三节 多烯脂肪酸类
(PuFA)
n-3 型多烯脂肪酸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二十碳五烯酸 )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 ) α-linolenic acid,α-LNA( α-亚麻酸 )
第二十四章 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医学院药理学研究所
动脉粥样硬化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变化
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吸烟 糖尿病
年龄 性别 肥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肉眼观察
正常管腔
变窄的管腔
动脉粥样硬化显微镜观察
第一节 调血脂药
1. 血 脂 的 组 成
1. 血 脂 的 组 成
药理作用
(1) 调血脂作用 (2) 抑制血小板聚集 (3) 扩张血管作用
↓ TG 20-50% ↓ LDL-C 5-25% ↑ HDL-C 15-35% ↓Lp(a)
动员 FFA
烟酸的作用机制
TG 合成
Apo B
VLDL
VLDL 分泌
肝脏
VLDL
血清VLDL分解为 LDL减少
血清 LDL-C
LDL
HDL
循环
肝细胞
全身循环
肝脏产生VLDL 和apo B减少
作用机制 :
↓脂肪细胞的脂解作用:↓脂肪酶活性, 使 FFA 从脂肪细胞释放↓,致肝脏合成 TG 和 VLDL 的原料不足,由于VLDL 合成 释放↓,继而 LDL 来源↓。
↓formation of TXA2, ↑formation of PGI2.
升高
240 160
减低
>40
60 <40
<150 150-199
>200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
临床实用的高脂血症(血脂异常)分型
• 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极低密度脂蛋白) • 混合性高脂血症(上述两者都高) •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常用的调血脂药
降低TC和LDL的药物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药物: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普伐他汀, 氟伐他汀 及阿伐他汀 .
药物前体: 洛伐他汀, 辛伐他汀 活性药: 普伐他汀
药理作用
1. 调血脂作用: ↓LDL-c > TC > TG , ↑HDL-c
药物特点: 剂量依赖性; 用药2周出现明显疗效, 4 -6周达高峰
他汀类药物降脂疗效对比
作用机制:
考来烯胺在肠道通过离子交换与胆汁酸结合, 结合后发生下列作用:
a) ↓脂类吸收 b) 阻止胆汁酸的重吸收 c) ↑ 肝内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 ↓胆固醇的水

d) ↑LDL受体 : LDL-c↓, TC↓
临床应用
IIa 、IIb型高脂蛋白血症
不良反应
恶心,腹胀,便秘,高氯酸血症
3. 依折麦布 (Ezetimibe )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2. 脂 蛋 白 的 组 成 及 功 能
【脂蛋白的种类】
密度
(g/ml)
0.95
VLDL
乳糜 C微M 粒
1.006 1.02
IDL LDL
1.10 1.15 1.20
HDL2 HDL3
5
10 20
Lp(a)
40
60
CM残粒
直径 (nm)
80 500
【脂蛋白的生理功能】
CM
转运外源性 甘油三酯及
胆固醇
LDL
转运内源性 胆固醇
VLDL
转运内源性 甘油三酯
HDL
将胆固醇从 周围组织转
运到肝脏
【脂蛋白的临床意义 】
LDL CM
VVLDLL HHDLL
我国人群血脂分层切点
血脂项目 (mg/dl)
TC LDL-C HDL-C TG
合适范围 <200
<130
边缘升高 200-239 130-159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
【 胆固醇的合成】
HMG-CoA还原酶
MVA
鲨烯
胆固醇
【 他汀类】
乙酰CoA 乙酰乙酰CoA
HMG-CoA
MVA
HMG-CoA还原酶
他汀类
鲨烯
胆固醇
作用机制
➢ ⑴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 ↓Ch合成。
➢ ⑵代偿性增加LDL受体数量及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