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观察与实验
第二节 学会观察

第二节学会观察
教材分析: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本节课中以学生观察月季花为例,帮助学生了解科学的观察方法,通过观察花粉粒使学生学会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而显微镜的使用是学生没有接触过的,又是初中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所以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是本节课的重点,涉及到的模仿临时装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举例说出观察的基本方法。
技能性目标:尝试观察的基本方法。
情感性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⑴图片(可以是风景、动物或植物)
⑵带花的月季枝条(4人1枝)、放大镜、显微镜、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按实验组准备)
学生:⑴预习书第7页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⑵花、白纸。
教学过程:。
湖北省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实验《观察叶片结构》说课课件新人教版

设计意图:微观 了解实质 宏观 感知实物
增强联想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六 教学过程
5 观察三:樱花叶气孔主要分布在正面还是背面?
提示:将樱花树叶放在70℃ 的水中观察。
设计 意图
学生理解能力
整合课程资源
渐入微观结构
降低难度,突破难点,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
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六 教学过程
6
探究活动二:制作叶的下表皮临时装片 提示:叶片先对折,再从折痕处撕取。
实验说课 《观察叶片的结构》
说课流程
1 设计思路 2 教材分析
5 教学准备
6 教学过程
3 学情分析 7 教学反思 4 教学策略
一 设计思路
观察叶 的结构
叶片的结构ຫໍສະໝຸດ 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 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描述:叶片结构 适应功能特征
2.能力目标: 制作徒手切片 练习使用显微镜 提高探究、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目标: 体验实验活动 养成严谨品质 强化安全意识 领会探究方法
二 教材分析
(三)教学重难点
制作叶的徒手切片中 如何切片和装片中如 何取材
三 学情分析
好奇心强 实验兴趣浓厚 操作不规范 随意性大
学 情 分 析
年龄特征
知识结构
会 使用显微镜 能 制作临时装片 知道 科学探究步骤
2
3
4 5
6 7
六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大树底下好乘凉? 2. 自然界叶的形态千姿百 态,它们的结构是不是也 是千姿百态? 3.叶有哪些结构与它的什 么功能相适应?
第二节_观察研究的类型与具体方法

第二节_观察研究的类型与具体方法一、自然情景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这是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观察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一)自然情景中的观察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包括自然行为的偶然现象观察和系统的现象观察,能搜集到客观真实的材料。
其优点是:使对象的行为表现处于自然的状态,故而能搜集到观察对象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真实的材料。
其缺点是:研究者多处于被动状态,整个观察活动及过程更多地取决于观察对象,有时研究者需要等待观察对象特定行为的出现;观察到的材料往往是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表现,而不了解更为深层的、内在的过程与原因,容易造成错误推断。
(二)实验室观察实验室观察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目的,在对观察对象发生的环境和条件加以控制或改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优点:这种观察有严密的计划,有利于探讨事物内在的因果联系;它可以把各种偶然的、次要的因素加以排除,是观察对象的行为特点呈现得更加清楚;可以重复进行,使观察更为深入、细致和全面。
二、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一)直接观察直接观察是凭借人的感官,在现场直接对观察对象进行的感知和描述,因此直观具体。
优点:由于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不存在任何中介物,因而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
缺点:研究者的感官只能接受一定范围的信息;感官的灵敏度有限;人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有限。
(二)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是利用一定的仪器或其他技术手段作为中介对观察对象进行考查。
优点:这类观察突破了直接观察受到人的主观能力的局限,扩展了观察的深度和广度。
缺点:因需要专门仪器,经费开支较大,仪器的使用也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正常状态。
三、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一)参与式观察参与式观察,又称局内观察,是研究者直接参加到所观察的群体和活动中去,不暴露研究者真正身份,在参与活动中进行隐蔽性的研究观察。
七上实验整理

七上实验整理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实验一:目的:模拟鱼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步骤:1、在一个气球里装20克沙子,用橡皮筋扎紧口子,吹足气,放在水缸里,观察气球在水缸里的沉浮。
2、放松橡皮筋,将气球里的气放出一些,再看看气球在水缸中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3、不断地放出气球中的气,观察气球在水缸中的位置的变化。
实验现象:气球最先浮在水面上,随着气体的放出,气球逐渐下沉,最后沉入水底。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实验二:目的:探究不同人、不同手指的指纹是否相同。
实验步骤:1、先仔细观察自己的十个手指的指纹,看看不同手指的纹路是否相同。
2、再用放大镜观察一个手指的指纹,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大小的变化。
3、选择其中一个手指,用红色印泥将哪个手指的指纹清晰地印在白纸上,并将自己的指纹和同学的指纹进行比较。
实验现象:不同手指的纹路不相同: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指纹变大。
实验结论:不同的人、不同手指的指纹不相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实验三:目的:1、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练习根据不同测量要求选择刻度尺。
2、初步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初步学会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实验步骤:1、观察各种刻度尺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填入下表2、测量物体的长度(1)估计待测物体的长度,填入下表。
(2)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的刻度尺,填入下表。
4、用烧杯测量小石块的体积(1)用烧杯将适量的水(估计能浸没石块)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填入下表。
(2)将小石块用细线拴住,缓缓放入量筒内的水中。
当石块沉到筒底,并被水完全浸没时,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刻度值V2,填入下表。
5、取出小石块放回原处,把量筒内的水倒回量杯中,整理好仪器。
第四节温度的测量实验四目的:1、学会根据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温度计。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3、学会使用体温计。
实验步骤:1、观察不同的温度计,熟悉它们的用途,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2、用气温计测得当前实验室的气温。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共28张PPT)

3、挤压水果可以得到果汁,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的哪一部分?
沸水中煮一下,就变成了青菜汤,这是因为活细胞中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
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学会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者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
1、制作临时装片时,染色会对细胞产生什么影响?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不经过染色的临时装片?
让盖玻片的一边接触载玻片的水滴,轻轻地平放
撕展盖
合作用直接相关的结构是________。
D.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5、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果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 圆圈,该圆圈可能是( )
B
6、在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最容易看到的细胞结构
结构②除保护作用外,还能控
是( C)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观察植物细胞
(4)图中⑥表示的物质具有流动性,它的流动可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___________。
观请察同植 学物自细学胞P42内容,思考以下问把题: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
第2、二通节过观观察察植自物己细制胞作的临时装片水,认纸识植从物细盖胞的玻基本片结的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
润标本的全部。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
实验步骤分哪几步?
关键字:
擦滴
撕展盖
染吸
黄瓜表层
果肉细胞 (可见叶绿体)
B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42—46页内容: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 (新版)浙教版

__和反_光_镜 __;要使视野(shìyě)变暗,光可圈调小__
__,使平用面__镜 __;要使视野(shìyě)变亮,光可圈调
大__ __凹,面使镜用__
__。
第六页,共29页。
认识(rèn shi)显微镜 1.(19分)如图是普通(pǔtōng)光学显微镜,读图回答问题:
第七页,共29页。
左
第三页,共29页。
3.练习使用低倍显微镜: a.安放:左手托__ 镜座__,右手握__ 镜_臂_,镜筒在
_前___,镜臂在__后__,放在___左_前方。 b.对光:转动__ 物镜(wùjìn_g_),转使换_器_ 低倍物镜(_w_ù正jìn对g)
通光孔,再转动__ 遮光_器_,让__ 较大_光_对圈准通光孔。
第二节 细胞(xìbāo)
第一页,共29页。
第2课时(kèshí)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页,共29页。
1.实验目的: (1)认识__ 显微镜 __的结构,知道各结构的 __ 操作方法 __。 (2)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__ 微小(wēixiǎo_)_的,物并体学习 绘制__显微图__。 2.实验器材:__ 显微镜__、__“上”字载玻_片_、铅 笔(qiānbǐ)、头发、线、纸片、透明塑料尺。
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换用高倍镜 D.用更大的光圈
第十八页,共29页。
11.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要使视野变亮,可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C.镜筒下降,当物镜靠近载玻片时两眼注视目镜 D.要使刚观察到的物像更清晰,可调节(tiáojié)细准焦螺
凹
第二十六页,共29页。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 B
鞋子排排队中班科学教案

鞋子排排队中班科学教案第一节:引入教师示范将一双鞋子放在桌子上,并向学生们提问:“你们平时上学的时候,鞋子是怎么放的?”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第二节:观察实验1. 实验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实验材料:各式各样的鞋子、洗衣篮、橡皮筋。
实施步骤:1) 教师将多种不同类型的鞋子分别放在桌上,鼓励学生用眼睛仔细观察。
2) 教师随机抽取一只鞋子,要求学生描述该鞋子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并与其他鞋子进行比较。
3) 学生将鞋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分门别类,可以按照颜色、用途等进行分类,然后用橡皮筋将鞋子分别绑在洗衣篮的不同位置。
第三节:总结与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提醒学生一起回答以下问题:- 在实验中,你们通过观察鞋子发现了哪些特征?- 通过将鞋子排队,你们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你们是如何将鞋子分类的?- 你们认为,为什么需要把同类的鞋子放在一起?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将学生回答的问题归纳整理,并指出鞋子排队和分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节: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和分类,如书籍、水杯等。
2.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布偶、玩具等按照特征进行分类,并进行排队。
第五节:讲解彩色鞋带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颜色的识别和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实验材料:黑色和白色相间的鞋带(或者其他颜色鲜明的物品)。
实施步骤:1) 教师将黑白相间的鞋带交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
2) 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颜色排序规律,并将鞋带按照颜色排序,可以用绳子将鞋带串起来。
第六节:总结与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在实验中,你们是如何找出鞋带的颜色排序规律的?- 你们觉得为什么找出颜色排序规律很重要?2.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思考什么场景中需要将物体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102257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答: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叶绿体(一般看不到线粒体)
2、使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目的是 什么? 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几乎是无色的,碘液用来 使细胞核着色,以便观察。
比较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异同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壁
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玻片标本——载玻片和盖玻片
总结 你还记得制作植物临时装片的步骤吗?
擦
滴 染
撕 吸
展
盖
黄瓜表层果肉细 胞(可见叶绿体)
黑藻叶片细胞 洋葱鳞片叶内 表皮细胞 (可见叶绿体)
生物图的画法及注意事项
l.图的大小要适当,在纸上 的位置要适中。一般稍偏左 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 出注字和写图名的地方。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保护并控制物质的进出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近似球形,内含遗传物质
内含细胞液,植物酸甜苦辣 等物质就溶解在细胞液中
流动能够加速细胞与外界环 境的物质交换,是新陈代谢 的场所
P44
讨 论
1、洋葱鳞片时表皮细胞和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或黑藻叶片细胞)有哪些相同的结构?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二节 观察植物细胞
一、思考
能否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 察呢? 要看得清楚被观察的物体,应该要让被观察的材 料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薄而透明
二、实验: 观察植物细胞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 料制成。
第二节观察研究的类型与具体方法

1
一、观察研究的类型
(一)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性观察法的优点:细致、深入,能掌握第一 手的资料,能发现未曾料到的情况,还可以追究 问题的根源、查明原委和症结。 缺点:观察后记录 非参与性观察:参与与观察时间短,观察者其发 展比较被动,观察内容简单而不深入,但了解情 况、增加感性认知、发现某些问题、搜集信息的 手段有益。
现代设备的优点: 1、形象性 2、重现性 3、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排除因现代化设备出现造成的干扰 2、及时处理技术故障 3、善于使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发挥其优势
4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
(三)实验观察和自然观察
1· 、实验观察: 优点:观察程序化、观察问题结构化、克服情绪 的影响、精密和精确性 适用用范围:验证性研究 2、自然观察: 优点:灵活机动、简单易行、情况真实 缺点:材料整理难度大、不易进行定量分析、不 能重复观察、外部行为 适用用范围:探索性的研究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 9来自第三节 观察研究的实施
一、观察准备阶段 (一)确定观察的问题 (二)制定观察计划:人物、事件、时间、 地点和原因 (三)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四)做好理论准备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
10
二、实施观察阶段
(一)进入观察现场 三个条件:1、符合调查研究搜集资料的要 求 2、具备必要的人、财、物等条件 3、当地部门和观察对象不反对 进入现场的方式:隐蔽和公开 (二)进行观察 和被观察者搞好关系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 6
(五)偶然观察和系统观察
偶然观察:新发现 系统观察: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教育系
7
(六)开放式观察和聚焦式观察
开放式观察:按照事件自然进行的实况描 述 聚焦式观察:一个具体的问题。事先有准 备好的表格
(新)冀教版生物七上《第2节 学会观察》公开课(教案) (7)

第二节学会观察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观察的根本方法。
2.能够说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考前须知。
3.说出观察的一般步骤。
二、能力目标1.能够制作简单的临时装片。
2.能够熟练的使用显微镜。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的观察方法,养成学严谨的观察习惯。
重点难点显微镜的使用和考前须知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准备显微镜、带花的月季枝条组织教学〔引〕春天,田野上、公园里、庭院中,到处都盛开着色彩绚丽的鲜花,校园里栽培的月季也悄悄地开放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1. 观察月季枝条〔引〕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这段带花的月季枝条,仔细观察,注意它的茎有什么显著特点?〔有刺〕小叶的边缘时圆滑的还是锯齿形的?〔锯齿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2.观察月季花〔引〕下面我们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来观察一下月季花,你们将观察结果记录到课本的取一枚雄蕊上的花药,用解剖针刺破,利用放大镜观察花粉粒。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观察结果:花粉粒变大。
4.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引〕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比拟小,如果想要观察更加清楚的物象,我们就要利用显微镜。
下面我们就学习用显微镜观察显微镜。
在开始利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粒之前,我先给同学们示范一下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在使用显微镜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临时装片的制作:取一个载玻片,将刺破的花药在上面涂抹一下,盖上盖玻片。
这样,一个花粉粒的临时装片就制成了,〔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A、取镜和安放: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10cm处。
特别要禁止单手提着显微镜走,防止目镜从镜筒中滑脱B、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同时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面向光源。
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C、安放装片:把制作的花粉粒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并用压片夹压住,让标本正对通光孔。
D、调焦:两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让镜筒徐徐下降,至物镜距玻片2~5 ㎜处。
科学总结

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且寻找它们的生产、发展的原因和规律。
第二节:观察和实验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科学的重要方式。
3.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4.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5.在实验室,我们要逐步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仪器,仔细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在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所测数据。
6.酒精灯:加热天平和砝码:测质量停表:测时间药匙:取少量粉状的试管架:放臵试管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7.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8.1米=106微米=109纳米9.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0.测量方法:(1)让有刻度的一面紧贴被测物体。
(2)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3)准确值+估计值+单位11.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
12.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首先要看清楚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
测量前,量筒必须放臵在水平桌面上。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13.用排水法测不规则物体体积:(1)先在量筒内注入一定量的水为V1(2)将东西浸没在水中测体积为V2(3)V1-V2=V第四节:温度的测量14.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15.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俯视大仰视小17.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设定为°。
0和100之间分为100等分,每一份就表示1摄氏度。
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
18.水银体温计不回落的原因:在测量温度时,下端玻璃泡大,中间有一段特溪弯曲的玻璃,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回落。
19.温度计量程不能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
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
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
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1)试管架:(2)试管:(3)停表:(4)酒精灯:(5)显微镜:(6)天平:(7)量筒:(8)刻度尺: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
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
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
(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
(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
(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
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
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大班科学观察实验

大班科学观察实验在大班科学观察实验中,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实验分为三个部分:天气观察、植物观察和物体浮沉观察。
通过这些实验,幼儿将学会观察、提问、探索和分析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一节:天气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教导幼儿如何观察和记录天气。
首先,幼儿们需要了解常见的天气类型,例如晴天、多云、阴天和雨天等。
然后,他们将每天观察天气情况,记录当天的天气类型和温度,并用画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将学会观察和记录天气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绘画和记录技巧。
第二节:植物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首先,每个幼儿都将获得自己的植物苗并养护它们。
幼儿们将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包括新叶的生长、花朵的开放和果实的成熟等。
他们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每一次的观察,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变化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将学会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心。
第三节:物体浮沉观察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引导幼儿观察物体的浮沉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浮力和密度的概念。
首先,我们会给幼儿准备一些不同材质的物体,如木块、铁块和塑料块等。
幼儿们将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每个物体的浮力和密度。
通过这个实验,幼儿将学会观察和比较物体的性质,并理解浮力和密度对物体浮沉现象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大班科学观察实验,幼儿们将从观察和实验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他们将培养良好的观察力、提问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同时也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与其他幼儿的合作和分享,他们还将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些实验既能够满足大班幼儿的学习需求,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能够让每个幼儿都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和发现精神的小科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实验和观察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科学实验室里的常用仪器
2、了解实验观察的方法,学会记录和描述简单的实验现象
3、知道人直观判断的局限性,要通过实验科学的判断,实事求是
二、教材分析
1、重点: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2、难点:正确的使用仪器,如何记录
3、教具:P8 图1-12 、P7图1-13 的投影片、放大镜12个、课件
4、课时:1
三、教学过程
(一)常用仪器介绍
引入: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一步是什么?(可叫学生回答),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找到资料和证据。
科学课和其他课较明显的区别就是要动手做实验,所以先要熟悉一下实验室的仪器。
(1)试管架、试管、试管夹和试管刷(可先让学生上来演示如何使用,指出错误——试管夹如何套试管,为什么?试管的拿法,试管刷顶部毛的用途等)(2)停表
(3)天平和砝码(简单介绍,在以后的质量测量里再详细介绍)
(4)电流表电压表(问学生是否可以在家里用这两个测,注意量程等)
(5)显微镜(放手指放大的挂图,发现很多细菌,教育学生要注意卫生)
(6)酒精灯(叫学生上来点,然后怎么盖灭,可以用手捏灭,由此说明三层火焰的温度)
(二)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1、鸡蛋上浮实验
(1)仪器介绍:可以先让学生回答要用到的一起的用途和名称,要注意哪些情况。
(2)思考:放入盐后鸡蛋会怎么样(一般学生都知道),那么我们放糖呢,会怎么样,如果放熟鸡蛋呢,又会怎么样)
(3)做实验:叫两位同学上来做,一男一女,男的用玻璃棒搅拌,女的放盐,一般要放比较多的盐,期间可以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鸡蛋浮起来的原因。
(等鸡蛋浮起来的时候,拿着瓶子在班级里逛一圈,让学生记录现象)。
(4)然后用另一个烧杯里加糖,自己示范,故意说糖不够,这样蛋就没浮起来。
然后让学生回去自己做,然后下节课告诉老师答案。
(5)让学生回答上浮的原因。
(盐水有浮力,水有浮力吗?为什么木头能浮在水面
上,而鸡蛋则不能呢?最后说明原因,盐水的浮力比水大)
2、几种溶液混合的实验
(1)闻白醋:可以先请学生上来确定一下这是不是真的白醋,然后说明闻化学药品的正确方法,用手扇。
(2)自己先做A+C,用滴管取A,把C倒进试管,然后把滴管里的A倒入,边做边让学生观察现象。
(比如故意把标签先正对学生,然后再转到朝手心再
倒)
(3)请学生上来做其他三个实验,注意安全,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让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并记录。
结果可在实物投影仪里面放出,让学生看的更清晰。
(三)判断
课件演示,去掉背景前后,让学生知道,不能光凭直觉去判断一个物体。
而应该通过实验,比如用尺量书上的线是否直,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来证实。
培养实事
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指纹实验
2个人一组,观察自己的指纹,实现可让学生回答大家的指纹是不是都一样。
最后有印泥,让学生把指纹映在上面,然后用实物投影仪让大家一起比较,讨
论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利用这一点,现代科技中有哪些应用,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回答。
(007的指纹锁,
银行用指纹确定身份,超市保管钱物的箱子,还可以利用指纹破案等)(五)其他测量工具
显微镜,已经提到过,再强调卫生,并引出微生物的概念。
天文望远镜,哈勃,观察星体等等
雷达,红外线遥感,侦察卫星(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做简单的介绍)
四、教学后记:
这节课考虑到学生刚进中学,没有过化学实验的经验,所以,先通过老师的师范和个别学生的动手示范来学习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里。
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去验证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这节课时间比较紧,因为学生的操作有快有慢,所以,用放大镜看指纹这点,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去穿插。